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搬掉科学的绊脚石 下一主题:新闻:地球正远离太阳,无法解释
 [151楼]  作者:xdd1114  发表时间: 2010/04/22 17:20 

季灏老师,您好!
不是说您的“实验”违反了测不准原理,而是说“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违反了测不准原理。
这不是您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中就是这样写的”。
是您的“实验结果”迫使我们来反思这个问题的......
“对一个电子”而言,认为m0不损失,即m0=M0;当v确定时,动量p=mv就是唯一确定的了。
这违反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也就是说与前人大量的实验结果相悖。
用这种方式对您的“实验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当然也与您的“季灏实验”相孛,其原因是质量m0随速度的增加而损失......
您看这样回答行吗?
丁健




※※※※※※
ok!
 [152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0/04/22 18:00 

丁先生:你好!
希望用计算数据说话。
 [153楼]  作者:xdd1114  发表时间: 2010/04/22 20:02 

您应该是季灏老师吧......
拙文《在相对论框架内合理解释季灏实验》您应该是第一个看到的,其中:
6、 找出R=18cm处电子的质量mR及电荷量eR
7、 验算并证实R=18cm处电子的质量及电荷量已是初值的1/2.71828
两段,就是用计算数据说话。您是物理老师,如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直接指正......
谢谢!


※※※※※※
ok!
 [154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0/04/23 06:42 

丁先生:
测不准原理(或不确定原理)是极其荒谬的:
两个电子,一个电子在(0,0,0),另一个在(1,1,1);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斥力在两点的连线上。
如果一个电子的坐标在(0±1,0±2,0±3)另一个在(1±10,1±11,1±12),请问他们的斥力的连线是怎样的?


※※※※※※
-150
 [155楼]  作者:xdd1114  发表时间: 2010/04/23 08:18 

周宪先生,您好!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只将自己的最大能力集中到解释“季灏实验”这件事情上。您的问题如有解答,还请示教。对其中的真知灼见,我会虚心学习的。此后如有提问,未作回答,还请见谅........

※※※※※※
ok!
 [156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0/05/21 07:25 

周宪先生:您好!
我想用这个帖和你讨论。维护相对论的人很多人不懂相对论,或没有很好的研究相对论。例如:1,有人说由于同步辐射了,20Mev同步辐射了轨道变小了,那么4Mev的轨道变大了,怎么解释?他懂相对论吗?懂相对论的人是不会提这个问题的。2,康普顿效应,理论解释中假定电子在原子中是静止的,这不对,电子是围绕原子核运动的。所以张元仲教授收集了五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实验没有把康普顿效应放到证明相对论的实验中去。他们认真研究过相对论吗。
 [157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0/05/22 11:19 

关于康普顿散射,我没有仔细研究过。如果他们是设电子静止而得出证明相对论的结论,那么这种证明实在是太毛糙了。
 [158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0/05/22 17:55 

周宪先生:您好!
理论证明中就是这样,所以如果说证明相对论正确,还不如说相对论错误。质能关系的证明也是这样。所以张元仲教授收集了五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实验没有把康普顿效应放到证明相对论的实验中去。道理就在这里。
 [15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6 14:05 

对【156楼】说:

2,康普顿效应,理论解释中假定电子在原子中是静止的,这不对,电子是围绕原子核运动的。所以张元仲教授收集了五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实验没有把康普顿效应放到证明相对论的实验中去。他们认真研究过相对论吗。

【【【SHEN RE: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速度只有0.01c,比起它的散射速度是可以不计的。另外,即使考虑电子的初始速度,理论也是可以计算的,也不难(譬如,逆康普顿散射就是要考虑电子初始速度的)。总之,电子初始速度可以不计,误差不大。】】

 [16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6 14:40 

补充[159楼]: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速度只有0.01c, 动能为1到10电子伏特。被X射线散射之后,电子速度可以为原先的几十倍,所以电子原先的速度可以忽略的,可以看做静止的。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
 [16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6 14:52 

关于对季灏实验的一个新的测试建议

关于季灏实验,我认为原因主要可能是:电子能量其实没有在各次操作中变化,也就是总是一个常数。
如果说随着能量增加,电子速度接近不变(都是接近光速),质量也不变,那么能量承担者是什么物理量呢?奇怪了!!
既然我注意到季灏说了一句话,他的实验中“同步辐射有,但不明显”,那么我提出一个新的测试建议:把磁场增大10倍或以上,从而明显产生同步辐射,但不同的电子能量会有不同强度的同步辐射。如果名义上的4M,6M, 9M,12M, 16M, 20M的多种能量电子在经受同步辐射之后,还是沿着同一个轨道和半径,那么很明显,这些名义上的4M-20M的多种能量电子其实只有一种能量,那么我的猜测“电子能量其实没有在各次操作中变化”可能是对的了(瓦里安2300C/D型加速器是有问题的)。如果有六个轨道,那么说明这些电子能量(4M,6M,9M,12M, 16M, 20M)是对的。总之,既然在原始季灏实验中,六种能量无法被区分开来,那么同步辐射的加速度和辐射功率的异同总应该把六种轨道区分开来吧。
 [162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10/05/26 21:40 

    似乎余先生也是在瓦里安2300C/D型加速器中做了类似的实验印证了季老的实验结果,现在可能是因为他正在为既查不出原因又没有更好的理论解释而烦燥。我偏向于认为是瓦里安公司的仪器问题,甚至是它们的设计原理本身就有问题,如果真是质速公式有错还不早被他们的设计专家们发现了?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邪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163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0/05/27 07:51 

刘岳泉先生 :你好!
我烦燥什么,烦燥的是维护相对论的人他们查不出原因,只能怀疑瓦里安2300C/D型加速器有问题,实验结果出来以后我第一个就怀疑瓦里安2300C/D型加速器给的能量是同一个能量。我还和瓦里安公司的高级教授讨论过一个上午。根据相对论他们的机器肯定没有问题。我们还做了试验,6个不同的能量穿过物体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仪器设计,如果达不到设计能量标准机器会自动停止。
 [164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7 13:01 

康普顿效应有三大意义(它其实更多地被认为是属于证明光的量子效应的实验,而相对论质能与质速公式已经被当作是不证自明):(1)证明了光的粒子性;(2)证明了光子质量hv/cc与光子动量hv/c的正确性;(3)证明了在微观粒子碰撞时,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仍旧成立。还有第(4)条(证明了相对论质能与质速公式)其实已经包含在第(3)条中,无须多强调("不证自明")。张元仲的书中{张元仲《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科学出版社,1994)}没有把康普顿效应专门列入(但也不是不提到),当然也是有一些原因的,主要是X射线(大约千电子伏特能量)能量还不够太高,还不够达到完全的相对论性,确切地说,它是处于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的交界领域。如果光子能量再低一点,用电子的牛顿力学也是可以处理的;能量再高一点,就需要使用相对论力学了,而且主要还是应该用相对论力学(见下面补充的文字)。所以,季灏的观点(不列入张元仲书是因为电子在原子中有运动速度)是不对的,而是因为"它是处于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的交界领域"。实际上,张元仲书中也不是没有提到康普顿效应。在张元仲书p.150底部小字部分提到:"......由质能关系知道,光子的质量hv/cc,光子动量hv/c。康普顿用这种光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在自由电子上的散射现象(康普顿效应)。"这里张也提到"光在自由电子上的散射",也就是说,康普顿散射从来都只被看作是自由电子与光子的作用,电子绕原子核的速度可以不计(只有在光电效应中,因为是电子与可见光的散射,电子才不能被看做自由电子)。张的这一章节(p.150前后几页)主要是关于光子衰变为正负电子以及正负电子湮灭为光子的。比起"光子衰变为正负电子以及正负电子湮灭为光子",同样作为"光子-电子散射"类属的康普顿效应所以只配作为配角了(小字部分注释)。


对于康普顿散射,还可以补充一些文字:实际上,根据历史事实,对于康普顿散射,主要还是必须用相对论处理,因为一开始对这种散射的研究其实是针对能量更高的γ射线:(本节中以下为引用)早在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伊夫(A.S.Eve)就在研究γ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性质时,首先发现了康普顿效应的迹象。γ射线的散射问题经过多人研究,英国的弗罗兰斯(D.C.H.Florance)在1910年获得了明确结论,证明散射后的二次射线决定于散射角度,与散射物的材料无关,而且散射角越大,吸收系数也越大。所谓射线变软,实际上就是射线的波长变长,当时尚未判明γ射线的本质,只好根据实验现象来表示。1913年,麦克基尔大学的格雷(J.A.Gray)又重做γ射线实验,证实了弗罗兰斯的结论并进一步精确测量了射线强度。1919年康普顿也接触到γ散射问题。他以精确的手段测定了γ射线的波长,确定了散射后波长变长的事实。后来,他又从γ射线散射转移到X射线散射。这就是X射线的康普顿散射。康普顿的学生,从中国赴美留学的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和检验有很大贡献,证实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测定了X射线散射中变线、不变线的强度比率R随散射物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证实并发展了康普顿的量子散射理论。

结论:康普顿散射,主要还是必须用相对论力学。它的高级翻版(光子衰变为正负电子以及正负电子湮灭为光子)已经高度准确地验证了相对和量子力学,这是量子电动力学的古老任务了(1940-1960年代)。

 [16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7 13:05 

"我们还做了试验,6个不同的能量穿过物体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已经否证了牛顿力学。牛顿动能E=mcc/2如何体现。

不是瓦里安2300C/D型加速器有问题,就是磁场有问题。磁场(使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磁场)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加速器自带磁场,还是由外围设备提供的?他的磁场B是不是也可以自动调节的呢,是常数还是变数?这些我不熟悉,不敢继续说了,有待季灏自己说了。
 [16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7 13:20 

对【162楼】说:
"如果真是质速公式有错还不早被他们的设计专家们发现了", 这句话说得对。如果质速关系错,那么他们设计的能量其实都不是真实的能量,譬如原本以为是10MeV,实际出来是30MeV,用这个来放疗,不是要死人?!极端严重。为什么没有出现这严重事故?什么原因?也许季灏实验中,根据实验得到的轨道半径,由瓦里安2300C/D型加速器出来的能量与根据相对论公式算出来的能量比较要低(除了4MeV),所以不死人?! 用了七十年的回旋加速器物理规律都是好好的,忽然这个规律现在不灵了。匪夷所思。有趣,但可以肯定,可以当做一个笑料来处理对待,肯定是实验设备在哪里出问题了。
 [167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10/05/27 20:50 

对【163楼】说:

    误会了,我是说余先生在同样的机器上做类似实验印证了你实验结果,证明你们俩位的实验都是可靠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就要另找原因了。既然你们已经证明了“6个不同的能量穿过物体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间接证明了质速公式成立,而它们的磁偏转半径都是18cm无非是机器按照原设计程序而自动调制了磁场强度。

    我认为在外国人所有的著名实验中,最大的造假是中微子实验。阿波罗造假那是美苏争霸的结果,却必然成全真正的第一个中国“嫦娥奔月”(而且一定会是哪位美女),难道真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邪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16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7 21:42 

刘岳泉问的“它们的磁偏转半径都是18cm无非是机器按照原设计程序而自动调制了磁场强度”,这个问题我一直多次问季灏而不得(我多次问:他的磁场B(使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磁场)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加速器自带磁场,还是由外围设备提供的?他的磁场B是不是也可以自动调节的呢,是常数还是变数?这些我不熟悉,不敢继续说了,有待季灏自己说了)。 被余本鲲讽刺,季灏不理睬。刘岳泉,看来这个问题属于“鄙陋和盲目”了。
 [169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0/05/28 06:49 

刘岳泉先生:你好!
没有误会,因为你说现在可能是因为他正在为既查不出原因又没有更好的理论解释而烦燥。你说“6个不同的能量穿过物体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间接证明了质速公式成立,不对!穿过物体的能力并不代表能量。你说无非是机器按照原设计程序而自动调制了磁场强度。不对!请看我的文章。要想和人家讨论就必须先看懂人家的东西,否则怎么讨论。
 [170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0/05/28 08:12 

现在我只能叫你165,我不是给你敲警钟,我只给你提个醒,你不要忘记你是大学教师,不是一个小混混。
 [171楼]  作者:上帝之友  发表时间: 2010/05/28 11:55 

我认为季灏先生的两个实验至少有两个科学发现:

1.均匀磁场中不同能量电子在接近光速运动时的运动轨迹几乎相同。
2.接近光速运动的不同能量电子打在铅板上产生的热量几乎相等。

这是两个实验现象,也是两个科学新发现。
为什么是新发现呢?因为在季先生做实验前,没有类似的实验,主流科学并不知道粒子的运动轨迹或产生的热量几乎相同,不然的话,季先生在那些主流科学家面前做实验时,他们就会说:“哈哈,你的实验结果我们早就知道了,教科书上都写着呢。”他们没有这样说,包括俄罗斯、美国、中国的一些科学院士当着季先生的面也没有这么说,他们在季先生做实验前并不知道有这样的实验现象。

对于新的实验现象,应当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以前的理论如果能够解释以前的实验现象,但如果不能解释新的实验现象,那就要对旧理论进行改进。即使现在没有很好的解释,但也可以为将来必然会出现的新理论打下基础。

不管怎样,季先生的实验发现都会使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
 [172楼]  作者:上帝之友  发表时间: 2010/05/28 12:30 

科学发现是自然科学前进的关键,科学史就是一部发现史。
当大量科学发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催生出一种理论,理论不一定是真理,它只是一种工具。

百分之95以上的诺贝尔奖颁给了科学新现象的发现者。
 [17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8 14:41 

对【169楼】说:

大家都是在向季灏询问实验情况,是物理讨论,由于我们没有见过设备,所问问题会比较粗陋,但季灏需要认真回答。季灏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感到委屈,有委屈就需要耐心解释,而不是以什么165来挖苦人。年长者应该有年长者的豁达。

话说回来,我自然是绝对不信季灏实验结果。我只是非常好奇,越是无法弄清根源,但越好奇,尤其是在我绝对相信季灏结果错误的时候。

此外,我还要再强调一下我几年前的观点:1)主流物理学家也希望相对论实验出现反例,这样就又是一个乱世,又是出英雄的时代,可以让我们建造功业,可惜,现在从来没有这样的反例出现。2)我不是维相者,我是破相者(想突破相对论框架,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论,或许将相对论纳入低能近似范畴)。除此以外,相对论是不是成立,跟我其他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尽管其他工作也使用了相对论),相对论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空架子,无论是什么伽利略变换,还是Lorentz变换,抑或各向异性的Edwards变换,我们的工作都可以套进去,因为时空变换这个空架子不是核心(它只是一个舞台),哪个变换(舞台)更符合实验,就套哪个变换,舞台上的演戏才是核心。如果出现了实验反例,且真的可靠,那么意味着我们的舞台要换一下,这样也就有了新的工作的乐趣和新的工作可做。季灏实验如果真的成立,意味着需要一个新的不同于伽利略变换和Lorentz变换的新变换,我们呼唤新变换,建立新舞台,可以演绎新的戏剧,成就一番业绩,虽然我乐观其成,但我绝对不信季灏的实验,尽管其根源我完全不清楚,但我相信与其一百分地尊重对手季灏,不如一百二十分地尊重前人更多的对手。季灏也应该如此,尊重前人的实验。什么叫尊重,就是要分析前人的实验,至少要提及一下,否则毫无科学规范可言。我说的话,是自然真实的观点,而非如季灏等人般意气用事。

 

 [174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5/28 14:51 

To 上帝之友:
季灏的“均匀磁场中不同能量电子在接近光速运动时的运动轨迹”实验(同类型)过去已经有很多了,不是新实验。只是过去的实验为何能以0.04%精度验证相对论力学,而季灏的却完全得到一个与此大相径庭的结果,匪夷所思。我们在想原因。我原本以为这个原因很简单,季灏他们或者我可以很容易找到,可是找不到,这越是令我好奇。那么得找找过去的实验的问题,季灏可以一起找,也必须找(而且这是他成就业绩的机会,类比李和杨提出宇称不守恒)。他把好话当做垃圾。

但如果过去实验有误差,这样更奇怪,大量的过去实验何以会怎么偶然地产生与相对论一致的所谓实验误差??

 [175楼]  作者:上帝之友  发表时间: 2010/05/28 17:35 

对【174楼】说:

我是完全相信季先生的实验结果,至于季先生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解释,我持保留态度。

我为什么相信季先生的实验结果呢?这里有我的直觉,更有我的逻辑推理:

1.这么多的人,包括有些院士、实验仪器的实际拥有者、还有沈博士你,为什么不能直接就否定季先生的实验现象。

2.我相信这种由能量转化成的质量M和牛顿所定义的质量m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质量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比如碰撞的瞬间会释放能量,粒子在中国的对撞机中和HLC中的速度相差很小,都接近光速,碰撞释放的能量却有巨大不同。但这种粒子在季先生的量热实验的条件下,释放的能量却会相差很小,在均匀磁场中运动的轨迹也基本相同。

要解释季先生的实验现象,恐怕需要新的理论。

 [176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0/05/28 18:01 

叫你112,165,都是你发的帖,本来好好的叫你博士,你不配。
 [177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10/05/28 19:42 

对【169楼】说:

    根据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物体在介质中所受阻力与它的截面和能量的乘积成正比,因而可以轻意推导出其能量的指数衰减公式与射程,无数的实验已经证明高能电子同样服从这一规律(超高能电子只需略作修正)。在牛顿的《原理》一书中就对介质力学的这些规律作了大篇幅的论述,如果你们已经证明“6个不同的能量穿过物体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也就定性地印证了当年贝托实验关于加速电子能量的增量与电子初始速度无关的重要结论,同样也就证明了我用牛顿力学方法推导出来的质速公式。

    “无非是机器按照原设计程序而自动调制了磁场强度”这句话是我瞎猜的,因为在我的论文中也证明了洛伦兹力公式严格成立(至今也没谁怀疑这个公式),我和大家一样找不出更好的解释理由。余先生从去年质疑你的实验到这次与你持完全相同的观点,甚至据此认为物理学“在完全不经意的地方会出乎意料的杀出一匹黑马”,我知道问题绝不会那么简单,所以说他在为此“烦”。

    瓦里安2300机头设有一个270度的弯转电磁铁,这个270度的半径是固定不变的,不同能量电子经过此处必须要有相应强度的磁场才能使电子射出来,否则机器将自动停止运转。而这一过程应该是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的,所以我怀疑这个程序已经影响到“场外”磁场强度的调制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这是一匹真正的黑马。在电子超高能区域(指按电场加速能量的计算值)的能损,毕竟偏离我用牛顿理论推导公式预期值的10%左右(据粱彬彬提供的图表数据),只是在几十上百MeV能级之内是不应有什么大出入的。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邪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178楼]  作者:拉方  发表时间: 2010/05/28 21:44 

高等物理学支持冯劲松的实验和观点:温度升高重量减轻,温度降低总量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物体的万有斥力增大了,万有斥力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自然,温度低时万有斥力减小了,所以表现重量增加。

万有斥力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
万有斥力比万有引力按着距离衰减的快,所以宏观尺度范围,物体主要表现出万有引力。

但是到了微观原子尺度,万有斥力是巨大的,略。

 

 [179楼]  作者:lywcy68  发表时间: 2010/05/28 21:56 

照你的逻辑,太阳抛出的日珥就不应该再跌回去而应该加速远离——能量放大。
 [180楼]  作者:拉方  发表时间: 2010/05/28 22:15 

科学学点评范良藻:

1,主题观点不明确,通篇似是而非。

2,事实上主观想客观评介季灏先生的四个试验论文。可是却用了“点评”字眼。周知:“点评”有批驳的内涵。如果不是用词不当,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不可取。

3,季灏实验主题方向不错,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很重要,应当肯定之发扬之鼓励之。作为中科院成员更有责任安抚处理之。可事实相反,已有冷嘲热讽之意。有失于中国科学帅才水准。自降格个成为了不伦不类之人。

4,范先生的学术水准地下,科学学不得不用科盲字眼。范先生属于中国不懂科学的典型。

范先生说:“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同时也不断纠错中前进的知识体系”,这已无疑表明范先生不懂永恒绝对真理神圣科学,科盲。

5,范先生更不懂得,物理学的最高判官是科学学,而不是“实验结果”。科学学不排斥实践,但藐视实践论,实践唯一论是熊的服务,简称熊论。

6,所以科学学结论,范先生通篇似是而非昏昏昭昭自欺欺人。胡萝贝蘸酱油——啥也不是。

谢谢关注。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667560577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