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弦论 = 胡扯 + 八道 下一主题:正反王为民粒子的性质
 [121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09 15:56 

对【120楼】说:

答案是肯定的,生命存在起源,物质同样存在起源。从无到有,从有返回到无,应当说是宇宙所有物质存在过程的必然规律——生灭规律。到现在人并不知道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但是生命存在起源,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人怀疑,这并不妨碍人类对生命起源的研究。物质的寿命很长,超越了所有生命的历程。物质的起源必然比生命的起源更为复杂,对于超越人类历程的物质起源,也许人类永远也无法了解物质最初起源的真相,更无法去验证推想的结果,但是,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物质的起源是真实存在。它不会因为人类对它的不了解而不存在。

物质的历程和生命的历程应当是一个相似的过程。现在的生命可以说都不是起源时的生命,现在的物质也绝对不是起源时的物质。生命存在一个进化过程,物质也会出现一个变化过程。宇宙形成之初没有生命,说明当初的物质形态不能产生生命。现在的宇宙能产生生命,说明现在的宇宙物质和原来的宇宙物质有所区别。

宇宙的变化规律决定于宇宙存在的形态,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对于宇宙的变化来说是至关重要。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宇宙最初是怎样形成的,至少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宇宙是如何变化的。《新时空论》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

[楼主]  [122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3/09 17:57 

对【121楼】说:

生命起源跟‘物质起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物质是不存在起源问题的,如果物质起源之前什么都没有,
那就一切都不存在了,一切都不存在还会有什么??
如果认为物质可以由“一切都不存在”的地方产生,
相关理论除了无中生有就必定是神创…

 [123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0 08:57 

对【122楼】说:

生命不是物质,生命只是依附于物质而存在。一个生命总是伴随着物质同时出现,生命消失物质却不会消失,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物质和非物质的关系。这不仅证明了生命的非物质性,物质之外还有非物质的存在(物质并非唯一存在),非物质的形式也不会只有生命这种形式(只是人类没有认识而已)。而且证明物质和非物质存在某种相互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虽然目前我们还不了解,但这种关系的存在却是肯定存在的)。

最初的物质如何产生,确实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物质只能产生于非物质。

[楼主]  [124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3/10 09:18 

对【123楼】说:

“物质只能产生于非物质”

++++++++++

‘非物质’是什么?‘绝对真空’还是‘意识’?或其它什么(神鬼类)?

 [125楼]  作者:吴用10  发表时间: 2011/03/10 09:40 

非物质是什么?应该给出定义,才能说明:物质只能产生于非物质。

 [126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0 10:02 

对【124楼】说:
目前只能说生命就是非物质的一种形式。对非物质只能说存在,具体的物理性质和一切相关信息尚属空白,是我们研究探索的目标。
 [127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0 11:18 

有从无中生,有向无中灭,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违背这一规律,宇宙同样不会例外。宇宙是具体存在,宇宙之外必然是不存在。因此说,宇宙的背景是无,宇宙的基础是无,宇宙从无中而生,宇宙向无中而灭。有和无虽然可以互相转化,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是自然规律的客观反应。宇宙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变化的呢?这一问题超出了哲学的范畴,必须由物理学来解答。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出现,合理地解答了这一问题。宇宙产生于大爆炸是哲学和物理学共同得出的结论。
对于已经存在的有限宇宙,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是决定宇宙形态的主要作用力。引力的合力是向心力,引力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宇宙物质集中于一点。今天的宇宙物质不但没有集中于一点,而是以均匀分布的形式向外膨胀。因此表明宇宙的形态是引力和膨胀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膨胀力,只能产生于宇宙大爆炸。引力作用和宇宙大爆炸产生的膨胀作用的交替作用,导致了宇宙在不断收缩和膨胀的交替中循环,逐步完成由生到灭的历程。我们今天的宇宙只不过是无数次循环的一次。
宇宙大爆炸一词本来是宇宙大暴涨一词的贬义词。但是,巨大的能量在突然间以极限速度释放,推动整个宇宙极速膨胀,本来就是爆炸。把宇宙大暴涨称为大爆炸反而觉得更准确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这是因为:
第一、宇宙膨胀说从动力学原理证实了宇宙膨胀的动力产生于大爆炸。
第二、宇宙三维空间是均匀各向同性的现象符合大爆炸产生的效果,解释了物质在引力作用下没有产生向中心聚集现象的原因。
第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一步证实了宇宙射线的存在和射线运动导致空间膨胀的不可阻挡性。
宇宙在膨胀这一事实是无法否认的。如果以膨胀的速度反推回去,宇宙中所有物质必将聚集在一起。因此,宇宙不但存在一个中心,而且存在一个绝对静止点。 物质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消亡,宇宙膨胀初期聚在一起的物质必然是整个宇宙物质的总和。最初的物质和今天的宇宙相比,只是物质的形态和分布的不同。从物质的高度集中,到今天宇宙三维空间物质的均匀分散;从物质的原始形态,到今天宇宙物质的丰富多样,充分说明粒子的膨胀、裂变、聚变反应是宇宙形成的必然过程。因此说宇宙产生于大爆炸是比较准确的。在爆炸中四种作用力相互作用共同产生了爆炸效果。粒子的快速膨胀、裂变和聚变反应产生的强相互作用力,形成宇宙空间膨胀和所有物质向外扩散的主要动力。爆炸中释放出的一部分粒子组成的粒子流,形成宇宙射线。以光速向外运动的宇宙射线迫使宇宙空间以光速向各个方向迅速均匀膨胀,形成宇宙空间。在宇宙大爆炸时,爆炸力是克服引力做功。宇宙射线不受引力的作用,所以宇宙射线以不变的光速辐射。不受任何外力干涉均匀膨胀的结果,必然使宇宙空间的形状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物质受引力作用做减速运动,两者的运动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相差非常大。
宇宙产生于大爆炸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以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得到证实。之所以说大爆炸理论是假说,是因为大爆炸理论还不能准确解释宇宙最初是怎样开始和产生的,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和机制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证实。抛开宇宙形成的复杂过程,单从宇宙的基本形状和运动的规律来说,宇宙空间的形状应当是宏观意义上的球形或近似于球形。宇宙空间运动的速度应当是宇宙射线运动速度,等于光速。这两点是可以肯定的。
[楼主]  [128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3/10 11:24 

对【126楼】说:

“目前只能说生命就是非物质的一种形式”
++++++++++++
生命可以脱离‘物质载体’吗?给出个实例看看怎么样?

换句话说,没有具体物质去做载体,这样的生命有么?在哪里?

 [129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0 11:35 

对【128楼】说:
非常遗憾,非物质是看不到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正在探索研究中的命题,现在只能说现象,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因为我们只能看见生命依附于物质存在,而不知道生命不依附物质时,是什么情况。非物质决不是局限于生命一种形式,我们没有发现的事物是很多很多的,不可以犯盲人摸象的错误。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许多未知的现象都存在于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130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0 12:14 

对【128楼】说:
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形态,而看不到生命脱离物质以后的形态。这只能证明人的观察能力有限,而不能证明只有人看到的才是客观存在。人不了解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生命的存在让我们发现了非物质的存在,知道了物质并不是唯一存在,给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广阔的视野,而不是说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一切。深层次的问题谁也无法回答,但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131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0 12:31 

对于膨胀的球形宇宙必然存在以下三点:
(1)、均匀膨胀的空间必定开始于一个静止的中心点。
(2)、射线运动是空间膨胀的动力,空间膨胀的速度就是射线运动的速度,等于光速。
(3)、时空变化是一体的,不可分割。
宇宙空间膨胀时,由于宇宙物质扩散的速度不同,运动速度最快的射线运动首当其冲成为开拓宇宙空间的排头兵。射线运动是球形宇宙空间膨胀的动力,空间运动只和射线运动有关,和落后的其它物质运动无关。在球形的宇宙空间中,由原点发出的无数条射线,其基本状态除方向不同外,其它的运动状态和物理特性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取一条射线作为分析对象。(如图——1所示)


图——1 射线运动产生的时空变化关系图

用X轴表示一条任意射线空间,当射线从原点沿 轴方向以光速运动时同时产生空间和时间。和普通坐标轴不同, 轴是一个两用坐标轴,它不但是空间坐标轴,而且是时间坐标轴。用光速 表示坐标轴的单位刻度,在坐标轴上如果刻度的空间长度单位是光年,则对应的时间单位是年。如果空间长度单位是光秒,则对应的时间单位是秒。射线运动时,运动距离随运动方向累积,射线轴上各点的数值是固定的值,空间距离表现为一条直线。射线运动产生的时间从射线端逆运动方向累积,射线轴上各点的数值是动态变化的,每一点的时间随运动距离的增加总是不断累积,形成时间长度。在射线空间的每一点上,空间表现为点时,时间则表现为线。对每一点的时间长度,用一条垂直于射线轴的时间轴t表示。由X轴和t轴组成平面直角二维时空坐标系。在X轴上,坐标原点的时间最长,依次随运动方向递减,运动点的时间为零。 X轴上各点的对应时间,表示时间在坐标轴上的分布规律。把X轴上每一点不断累积的时间称为时间长度,把X射线轴上时间分布的范围称为时间宽度。按照时间的分布规律,由时间长度和时间宽度在变化中形成动态时间三角形。在X射线轴上,用L表示射线空间膨胀的距离,用t表示运动的时间长度, 表示射线运动的速度,根据经典力学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为
t=L/C

式中,t ,L 都是变量,时间随空间变化,互为因果。因为射线运动速度等于光速,在同一介质中光速是不可以变化的,是恒定的,所以C是常量。 因此我们把C规定为时空常量。这个式子是时空关系的唯一表达式,所以把它称为时空关系式。
时空关系式表明,在同一射线方向上,空间膨胀所产生的时间等于膨胀距离相对于时空常数的倍数。
对照二维平面直角时空坐标系,时空变化遵循以下规律:
(1)、时间依赖于空间存在。空间变化必定会引起时间变化,时间变化说明空间一定在变化。空间变化是时间变化的原因,时间变化是空间变化的结果。空间和时间是相互对应的,空间坐标轴的刻度单位是光速,既包含空间长度单位,同时也包含时间单位。空间长度既是空间距离同时也是对应距离的时间长度,空间和时间不可分割。
(2)、时间只存在于产生的空间,空间以外没有时间。在同一射线方向上,空间只有长度,时间不但有长度,而且有宽度。如果空间是点,时间必定是线。如果空间是线,时间必定是面。 在同一射线方向的空间长度上,时间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时间长度是空间每一点上的时间累积,单位是秒或年。时间宽度是时间在空间的分布范围,单位(为了区别时间长度和时间宽度)是光秒或光年。空间坐标轴上各个点对应的时间,是对时间在空间分布的总体描述,是时间的分布规律。时间长度、时间宽度、分布规律是描述时间的三要素。
(4)、时间和空间的形态不同,度量方法也不同,时间三角形既不是空间,也不占有空间。空间坐标是有形的,而时间坐标是无形的。时间坐标轴上表达的时间是存在于空间定点的,时间坐标轴只是形象化表达空间定点时间的累积数量,所以时间坐标轴并不存在于空间,只存在于人的认识和感觉中。
(5)、时间的变化只和空间膨胀的距离有关,不论速度是否变化,产生的时间都等于空间膨胀的距离和时空常数的比值,和速度的变化无关; 不论向任何方向膨胀,只要膨胀的距离相等,产生的时间就相等。和运动的方向无关,
(6)、运动点时间为零。 膨胀点和所有的空间点一样占有同体积的点空间。和所有空间点不同,膨胀点空间经历了整个运动过程,是最早产生的空间点。所有空间点都有不同程度的时间长度累积,只有膨胀点空间没有时间累积,至始至终时间为零。说明本身运动产生的时间,只在产生的空间定点上累积,不在运动点空间累积。本身运动产生的时间在运动点空间不能体现,这是运动空间具有的自然特性。这种空间特性我们称为运动空间时间缺失。
(7)、空间是能量膨胀的体积,所以宇宙之外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宇宙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没有宇宙之外。
 [132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1 10:30 

“宇宙无限”和“绝对时空”的假设,毫无疑问可以使时空问题简单化,所以它成为一些人的美好愿望,但是愿望毕竟是愿望而不是事实。只要自己问一下自己:“宇宙为什么会无限?时空为什么是绝对的?”就会知道这种假设是没有根据的。关于无限宇宙我提了八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可以回答,所以假设只能成为假设,愿望再美好也不能代替事实。
物质可灭,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不管你是否承认,都改变不了客观事实。硬着头皮坚持,毫无疑义。
只有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从善如流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科学不相信感情,沉溺于主观想象,自欺欺人,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
 [133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11 11:06 

 

用 t=L/C 描述宇宙时空变化的规律,既准确,又简单。一个看似简单的理论,蕴藏着极其高深的内涵, 从简单中感悟复杂,从朴素中领略奥妙,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

 [134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3/24 09:31 

t=L/C ,宇宙空间各点产生的时间,等于这一点相对于宇宙膨胀点的距离和宇宙膨胀速度的比。这就决定了在同一射线方向,时间的图像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而不是正方形。这是和绝对时空观的根本区别。
每个惯性系都是在已经形成的宇宙空间运动,每个惯性系在享有宇宙空间产生的时间外,还会因自身的运动形成运动空间时间缺失,所以每个惯性系的时间特性和宇宙空间总体的时间特性是不一样的。
由于惯性系的整体运动状态是一样的,所以不论惯性系的体积有多大,在同一惯性系中时间都是均匀分布的,在同一射线方向,时间的图像是一个正方形,正好和绝对时空观的理论吻合。每个惯性系的时空相对于整个宇宙时空可以当做一个点空间来理解。
绝对时空论者,把惯性系的时空特性推广到整个宇宙时空,而忽略了惯性系和宇宙整体时空状态的差别和研究,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
 [135楼]  作者:czlasst  发表时间: 2011/04/26 14:29 
 [136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4/26 15:55 

能认识到牛顿的“朴素时空观有待锤炼”是一件非常可贵和非常有意义的事。朴素时空观建立在对局部时空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和盲人摸象一样,所以必须锤炼。
宇宙产生于大爆炸是哲学、物理学共同得出的结论,上千名天文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经过长期的大量的观察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尽管目前的大爆炸理论五花八门,并且有很多的错误,它只说明人类对大爆炸的原因、过程还没有足够的、正确的认识,大爆炸理论有待完善,并不能因此否定宇宙产生于大爆炸的事实。
无知的人,凭肉眼观察,主观想象,就想否定用最新设备,顶尖级科学家长期观察的结果,真是可笑之极。
[楼主]  [137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4/26 19:16 

对【136楼】说:
“宇宙产生于大爆炸是哲学、物理学共同得出的结论…”
+++++++++++++++
不宜随便相信“宇宙产生于大爆炸”结论!…
如果问:“大爆炸”之前有什么,你怎么回答?
 [138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4/26 19:36 

确实不知道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有什么。我们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等于这个问题不存在。
在科学领域,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太多了,正是因为不了解才去探索,探索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新理论的出现,都会让我们了解一个新的领域。说句实在话,人类连自己本身都不是完全了解,但人类既不会把不了解的部分去掉,也不会因此而否定不了解的部分是客观存在。

所谓的前沿科学,就是未知领域。现在虽然不能解释大爆炸所有的问题,但仍然可以确定宇宙产生于大爆炸的基本事实。比牛顿时空观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能相信没有任何根据 宇宙无限论,为什么不能相信有根有据的宇宙有限论呢?

 [139楼]  作者:同花顺365  发表时间: 2011/04/26 19:44 
[楼主]  [140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4/27 09:26 

假设宇宙是有限的,那即表示宇宙有边界,
请问,边界外面是什么(只要粗略回答)?
 [141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4/27 09:38 

宇宙是存在,所有存在不论它的属性如何都属于宇宙的范畴,只有不存在不属于宇宙,所以宇宙之外只能是不存在,正确的解释是:宇宙是有限的,有限的宇宙之外什么也没有,是一个“无”的境界。换句话说,宇宙之外什么也没有,就是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物质和一切可能的存在,所以宇宙之外是“无”。宇宙的背景是“无”,宇宙产生于“无”,宇宙最终回归于“无”。
[楼主]  [142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4/27 20:18 

“宇宙之外只能是不存在”
++++++++++++
既然“宇宙之外”都“只能是不存在”了,那还有“宇宙之外”吗?
 [143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4/28 08:54 


当然存在宇宙之外。
因为宇宙是存在,宇宙之外是不存在,宇宙的边界就是存在和不存在的分界线。我们生活在“有”的世界,所以不能体会“无”的世界,但“无”确实是一种“境界”。有限的宇宙存在于“无”的包围之中,“无”是宇宙的背景。
人之所以不能理解“无”,是因为人总是习惯用宇宙“有”具有的物理性质来理解“无”。殊不知,一切物理性质和法则,只适用宇宙之内,宇宙之外不遵循宇宙之内的任何法则。理解宇宙之外,我们的思维必须跳出宇宙法则的束缚。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停留在“有”的层面,那么他就不能正确的理解“无”。只有真正理解了“无”,才能理解宇宙之外。
[楼主]  [144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4/28 09:33 

对【143楼】说:
  “宇宙之外不遵循宇宙之内的任何法则”
  +++++++++++
  你的任何法则都应该是在宇宙之内的吧,既然“宇宙之外不遵循宇宙之内的任何法则”,那你是用什么法则去推理出‘当然存在宇宙之外’结论的?
 [145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4/28 10:19 

【因为宇宙是存在,宇宙之外是不存在,宇宙的边界就是存在和不存在的分界线。我们生活在“有”的世界,所以不能体会“无”的世界,但“无”确实是一种“境界”。有限的宇宙存在于“无”的包围之中,“无”是宇宙的背景。】
对于宇宙之内,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宇宙是具体存在,所以宇宙是有限的。因为有限是一切存在的必然规律,无一例外。有限必然有边界,必然有宇宙之外(不属于宇宙范畴的就是宇宙之外)。“当然存在宇宙之外”是遵循宇宙自然法则,对宇宙存在形态的推理结果。一切“有”都属于宇宙之内,只有“无”才属于宇宙之外。我没有用宇宙法则解释宇宙之外的“无”,你能指出我对宇宙之外的解释是遵循了宇宙之内的哪一中法则吗?
[楼主]  [146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4/28 11:13 

你认为‘物质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有问题吗?
 [147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4/28 12:15 

在特定条件下成立,但不是普遍规律。这不是现代物理学的结论吗?弱相互作用不守恒、湮灭反应不守恒、等等不是已经得到证明了吗?
[楼主]  [148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4/28 15:00 

“湮灭反应不守恒”
+++++++++
能给出具体例子吗?
 [149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1/04/29 10:11 

我们民科的最大不足就是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不能做实验。这不表示我们的水平低,而是表示我们的经济实力不行。所以对于反物质的实验我们没有能力去做,只能相信别人的实验。这些实验的报道很多,很容易查到。
如果你不相信别人的实验,很简单,你可以做个实验证明他们错了。
如果你也无法做这个实验,有两个办法你自己选:
1、相信别人的实验。
2、在别人做的实验中找出一个可以推翻“物质和反物质相互湮灭”的实验。
[楼主]  [150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11/04/29 10:39 

对【149楼】说:

在别人做的实验中找出一个可以推翻“反物质相互湮灭”的实验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研究任务之一:正负电子对撞后,会出现什么物质。
除了未被发现的而外,当前已经发现的,正负电子对撞之后的新物质是:x1835

换句话,别说“正反物质(相遇)相互湮灭”即使对撞,也会有新物质产生,
如果正负电子相遇只能湮灭,国家就没必要花了大量资金制造、改进对撞机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416009902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