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本论坛禁止骗子及其帮凶发言,刘... 下一主题:量子纠缠----科学向宗教曲膝投降
[楼主]  [121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2 12:06 

[现在的问题是,变分与积分是不是可以交换]

可以交换!我就是这样做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在数学上就有这样的交换定理:定积分的微商等于被积函数的微商再取定积分。
这里微商之后并没有继续积分,因为被积函数的微商后的定积分等于零,那么只有零的定积分才等于零,所以被积函数的微商必然等于零,就在这个数学分析的前提下得到了欧勒微分方程。其中的数学逻辑既精彩又严密。过一关显一将!每过一关都必须迸发一个数学灵感才能闯过去,最后居然得到了绝热方程,这都是事先万万没有料想得到的!结果出来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 比熵平衡规律 属于 普遍规律。

热力学体系的死寂态标志着体系的总熵出现了一阶微商等于零,因为体系的总熵不再增减!而体系的总能量一直保持不变。
不允许体系拥有更多的极值物理量,否则就构成了 超定方程组 !超定方程组是无解可求的!
[楼主]  [122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2 12:30 

[你或许根本就没有对比熵就高度z的积分计算。你所谓的积分,可能只是虚晃一枪而已,实际所谓的变分仍旧是对局域的比熵进行变分,没有实现对整个体系的总熵进行变分。]

当然在事先无法进行积分,因为此时尚不知道密度分布函数,从何积起,只是个定义式(形式)而已;所以实际上相当于就是“对 局域熵 进行变分”。
[楼主]  [123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2 12:50 

[不知道更高级的教材上是不是考虑到,(3/2)RlnT-Rlnρ=C?如果没有考虑到,那么可以研究一下,但或许修正还是比较小的。]

修正并不小!因为天体的半径很大,所以由引力所导致的温度梯度的积累会达到千万度,这就足以导致天体发光放热!而且这也修正了傅氏热流定律,即势场梯度与温度梯度一样都属于传到热流的驱动力!傅氏热流定律仅仅适用于等势面。
 [124楼]  作者:lywcy68  发表时间: 2010/08/02 12:53 

别担心,何沛平先生不至于让你死不瞑目的。
[楼主]  [125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2 17:19 

[为得到(3/2)RlnT-Rlnρ=C,不必使用变分,光利用du+pdV=0以及p=ρRT就可以得到,就是局域点气体元的绝热产物。]

不用变分法是不行的!那你就得假定各个局域之间虽然存在着温度的差异但却不存在传导热流!这时候还没有理由说这句话!只能认定整个体系处在绝热器壁内!各个局域之间是否存在温度差异?这种温度差异是否引起传导热流?都不知道!所以在讨论过程决不能只局限于局域量分析,必须积分各局域的熵,认定其总熵在死寂态不再变化;这是平衡态原理的结论,但平衡态原理只是指出死寂态体系各点的物理参数不再随时间而变动;并没有强调温度一定均匀分布着,只知道死寂态体系的总熵不再变化,这并不等于知道各局域的熵也各自不再变化?这是只有使用变分法最公平最无争议最无偏颇。至于交换积分与微商(变分)的次序,那就不属于物理学的理由了!之后的处理都是依据微分学法则进行的!与物理无关,因为建立起数学模型(数学方程)后的运行,就是纯数学问题,就像当公安机关将涉案嫌疑人移交法院后的案件运行就是纯法学的问题。至于 变分法 并没有对体系的总熵(先求出定几分)进行变分,实质上依然是对局域熵(被积函数)进行变分,那就是数学法则的允许(等效),这就不需要接受物理质疑——你如何知道各局域的熵会保持不变的?你既然允许体系可能存在温度梯度,那么为何不允许各局域之间存在傅氏热流,你如何保证傅氏热流不适用于场力线上?这一系列的质疑都被变分法中的数学运算法则所驳回——我们变分法并不知道那么多,只知道交换定积分与变分(微商)的次序不改变结果,这不需要物理学提供理由这只是数学运算法则!

所以 变分法 这一环节绝不可遗漏!这是最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因为《大气科学》没有运用变分法(没有借助这一交换定积分(变分整体总熵)与微商(变分)被积函数的次序 这一数学运算法则)才不被统计物理专业所接受的!因为《大气科学》没有回答统计物理的质疑!所以决不能避开变分法这一关键环节。
 [12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5 13:16 

TO [125楼]:

可以不用变分法。当它是永久静置气体时,层与层之间的热传导停止,因此dQ=TdS=0, 也就是du+pdV=0, 将它与p=ρRT联立,就可以得到(3/2)RlnT-Rlnρ=C。
[楼主]  [12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5 14:15 

[层与层之间的热传导停止,因此dQ=TdS=0, 也就是du+pdV=0, 将它与p=ρRT联立,就可以得到(3/2)RlnT-Rlnρ=C。]
此乃《大气科学》的思路。

对于死寂态;体系的一切宏观流(热流、粒子流)都不存在!一切宏观参量都与时间无关!也就是说,一切宏观 (强度)参量(压强、密度、温度)都与时间无关!但此时没有理由判定各种(强度)参量也与坐标无关。
在非平衡态有:P=p(t,x,y,z);到了死寂态;必有эp/эt = 0 “э” 表示偏微分算符,但是却可有
эp/эz ≠ 0 ;同理对于死寂态也必有 эT/эt = 0 ;但 是否也可能有 эT/эz ≠ 0 ? 这就争论不休了!莫衷一是!此时,必须打出 一张王牌:体系的总熵的一阶微商等于零!即 平衡态原理(无熵变);只有绝热封闭的体系的总熵才有等于零的一阶微商(熵函数处在极点也许是拐点)因为熵是可以创生的;而体系的能量一直保持不变。

只有这张王牌才能息事宁人!
dQ=TdS=0,中的TdS=0必须首先知道эs/эz = 0 ? 此时还没有理由知道эs/эz = 0
必须使用变分法!


[楼主]  [128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5 16:10 

最大熵原理(平衡态原理、无熵变、体系总熵一阶微熵等于零) 乃热力学体系 首要约束条件! 否则 你就无法确定热力学体系究竟会不会平静下来?

 [12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5 19:22 

与эs/эz是不是0无关。

我这里的TdS=0含义是指曾与层之间没有热传递。这点与эs/эz是不是0无关。TdS=0不是指在z上是不是有增量。

现在我与541218反过来了。前几日我还在担心“TdS是不是0”与“эs/эz是不是0”有关呢。当时我以为“эs/эz是不是0”将决定“TdS是不是0”,也问了与541218现在一样的问题“此时还没有理由知道эs/эz = 0 ”。

其实不必有这个担心。

注意:对于平衡态,TdS=0,就等价于熵最大,等价于“体系总熵一阶微熵等于零”。虽然非平衡的绝热过程也有TdS=0,那时并不等价于熵最大。但对于现在的问题,物态方程和力平衡方程中,所有量都与时间无关,那么就是平衡态。此时TdS=0,就等价于熵最大,即你所说的“平衡态原理、无熵变、体系总熵一阶微熵等于零”。

以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认为,541218在沟通上有问题,他原本就想研究这么一个永久静置气体问题,但却使用了不少动态概念,处于动态与静态的矛盾之中。这导致对方思路混乱。北大的老师,以及我等,都受到这个影响。现在看来,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物理问题,答案也很简单明确,无非是一个习题而已,原本不应该有这么多麻烦。
 [13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5 19:28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TdS=du+pdV,熵dS=(du+pdV)/T,可以从这个式子得到熵的表达式。你的所谓“体系总熵一阶微熵等于零”,其实就是等价于一开始就直接使用dS=0.所以我与你是完全等价的。
[楼主]  [131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5 21:11 

准静态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体系一直处于热力学平衡态,但气缸内的气体的熵却一直在增加着!但是该气缸外的热源的热熵却一直在减少着!两者之和恰好等于零!所以整个大体系的总熵虽然在平衡态过程保持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局域的熵也一直保持不变!只不过各个局域熵的代数和一直等于零。

对气体作无粘滞加速流动的过程就是一个 (著名的) “定熵流动过程”(参与《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如超流体液氦的加速喷射);那就是一种动态过程;静态 就是动态过程的一个(平衡)状态!“过程”就是由一系列连续(渐变)的 “状态”连续而成。我们只关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平衡态(最大熵状态,熵的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当体系从非平衡态逐渐逼近平衡态的过程中挑选一种状态——无熵产状态。以后,体系就定格在这种状态!

在 定熵流 中,尤其在其加速流动的流域,其密度、温度、压力可以与时间无关(即“稳衡态”、恒定的 流场)但各点的 压力、温度、密度 却可以各不相同;既可以存在温度梯度、压力梯度、密度梯度;其实依据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无粘滞匀加速流动的流体就等效于静止在匀强力场中的流体。那么各部分存在着温度梯度,究竟会不会引起热流呢?这就是争论的焦点!对于静止在匀强力场中的流体,肯定没有热流!但此时有没有温度梯度呢?这又是一个疑问!
但是 对于整个绝热封闭的体系来说,谁都坚信其总熵保持不变(处于最大熵状态、处于总熵的一阶微熵等于零的状态);所以将体系各部分的熵累加起来再微商,依据定积分与微商的次序交换不改变其结果的数学法则,即可先微商局域的熵。
这就是为什么整体法与局域法殊途同归的真谛!

就是因为定积分与微商可以交换次序的数学法则在消除了疑问!

直接微商局域熵,将隐含着许多疑惑,心有余悸,心里不踏实,而整体法却彻底消除了疑惑!何乐而不为!

我这里有两点:1,动态法求静态,2,整体法求局域。

静态寓于动态(过程)之中;局域寓于整体之中。 所谓 静态就是过程中的一个状态的定格,过程就是由一系列状态连续而成!路线就是由一系列站点连续而成。

局域与整体 静态与动态 这些概念都具有对立统一性的物理内涵。

这里的关键还是借助定积分与微商的可交换性才得以消除疑虑。


另外,这并不是 你我在争论,而是热统界(静态)与《大气科学》《可压缩流体力学》(动态过程)的普遍争论!热统界 决不能理解《大气科学》《可压缩流体力学》中的定熵流动(“多元大气柱”乃大气定熵流过程中的一个状态定格而以)。

就是因为《大气科学》《可压缩流体力学》没有引用 变分法 ;没有借用 定积分 与 微商 的可交换性的运算法则。不仅仅要依据最大熵原理(无熵变),还要借助运算程序的可交换性的数学法则! 才能堵住思维漏洞,使得逻辑过程严密得无懈可击!

这就是长期以来,热统界 拒不接受《大气科学》《可压缩流体力学》中的定熵流方程的症结所在!

而《大气科学》《可压缩流体力学》都以“来不及进行热交换, 近似绝热”来支吾搪塞!

这就是 我反复唠叨的 苦心孤诣!一旦 突破了这个思维屏障,热力学就会焕然一新!用北大赵凯华的话说,这属于《 非惯性热力学》 ,这属于 新兴学科 尚无统一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沈博士,你怎么就看不到这里的伟大意义的呢?北师大理学院的老师说,如果谁能给出严格理论证明:在匀强力场中绝热封闭久置着的理想体内不同的高度存在着永恒的温度差异!我们保证他获得诺贝尔大奖!
沈博士,你已经再三公开承认 这仅仅是一个习题而已——易如反掌!那你就易如反掌地获得诺贝尔大奖!
[楼主]  [132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5 21:16 

沈博士,你敢到北师大或者北大理学院去坚持力场能导致温度梯度这个论调么?其结果有二:1, 你被取缔教授资格;2,你必将荣获诺贝尔大奖!
二者必居其一!!!你敢么?你得三思!别再说这仅仅是一道习题而已!
[楼主]  [133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6 10:06 

“局域”不谈绝热与否,也不论平衡与否?因为 局域 (微小体积元) 无法实施绝热!只能对宏观体系实施绝热!对于 局域(微小体积元)永远处于平衡态!因为驰豫时间与其线度成正比。局域(微小体积元)的数学表达就是dxdydz,如果是球形其半径就是dr;所以局域的驰域时间极其短暂!在任何汹涌澎湃的过程,局域总是处于平衡态(局域平衡态);所以对局域的熵ds进行再一次微分,就是二阶无穷小 ;属于被忽略的一项。

所谓非平衡过程就是各局域之间存在热交换,同时存在着粘滞性相对滑动;但各局域内部总是处于平衡态,局域要么就是处于等温膨胀过程;局域只使用一个温度值、一个压力值、一个密度值,在局域内部不再谈论各点的密度、温度、压力如何?局域就是一个物理点。

变分法 只能使用于整个体系;因为对于整个体系可以实现绝热封闭。对整个体系的熵而言存在着最大值,也可能出现熵函数的 拐点,即体系必将出现整体熵函数一阶微商等于零的状态,此乃 平衡态原理 所注定的!至于后来为什么只是对熵密度(被积函数)进行微商,那就是数学法则(定积分与变分的运算次序具有可交换性)的问题,不需要再提供物理学理由;所以只有变分法才经得起诘难!



对局域无需谈论平衡态原理与绝热。
[楼主]  [134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6 22:16 

[层与层之间的热传导停止,因此dQ=TdS=0, 也就是du+pdV=0, 将它与p=ρRT联立,就可以得到(3/2)RlnT-Rlnρ=C。]
这仅仅是启用了热力学第一定律!依然没有涉及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平衡态原理、无熵变)。

[dQ=TdS=0, 也就是du+pdV=0]满足这个关系的不仅仅是平衡态(无熵变)也适用于 稳衡态。譬如当流进这个局域的热能与从这个局域的另一侧流出的热能相等时,也满足dQ=TdS=0,以及du+pdV=0,这就有漏洞了!就不是严密得无懈可击的了!所满足的情形不具有唯一性。

对于死寂态体系中的各个局域,不仅其所拥有的熵一直保持不变,而且其所拥有的物质也是保持不变的,其温度也是保持不变的!按照你的逻辑:就可以依次推断各局域所有的物质、热能也都相等?

所以不能因为各局域的熵(对时间)保持不变,就可以推断各局域的熵保持相等(对空间坐标也保持不变)。
对于 死寂态 可以肯定 没有热流和粒子流,这只能断言各局域的熵对时间保持不变!但尚不能断言各局域的熵对空间坐标也保持不变? 亦即虽然有 эs/эt = 0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也有 эs/эz= 0 。在死寂态虽然各局域的熵一直固守一个常数;但各个局域所守的常数也并不一定相等。

但 变分法 就严格导出 在死寂态体系 比熵 等于一个常数(与空间坐标无关)。而在变分法中这比熵是用于整个体系的;而且欧勒方程中在对密度、温度偏微熵的过程也蕴含着对空间坐标的微熵,因为密度、温度都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所以从欧勒方程中所得到的常数那就是与时间、空间都无关的常数。
[楼主]  [135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7 08:06 

只有 依据 平衡态原理(最大熵原理) 运用 变分法 所获得的 熵平衡条件 才经得起诘难!才是颠扑不破的结论;心里才能踏实,才心无余悸!才理直气壮!才算是 据理力争 !得理不饶人!才能阐论得 伶牙俐齿!才能 拍案而起 侃侃而谈 铿锵有力 铮铮有词 口若悬河 唾液四溅 清楚明白 无懈可击 震慑四座 寂静无声 无言以对 以理服人
 [13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7 16:07 

越来越无聊了。一个无深刻意义的的习题被一个臆想者上升为多学科大融合意义,这太晚了。你在200年前可以去这么写一本书,或许是有意义的,现在你再来这么进行大学科意义提炼,拾人牙慧,无创造性可言。

原本是一个简单习题,却被你在与人沟通时,弄得颠三倒四,让对方思路错乱,跟着你的思路走,以致对方胡言乱语(我一开始的几个帖子也有胡言乱语)。对方原本是在讽刺你,认为温度梯度决不可能有。但没有想到,这个温度梯度却真的存在,的确讽刺错了。但你也有责任,自己一开始思路也不清。

对于你的“只有 依据 平衡态原理(最大熵原理) 运用 变分法 所获得的 熵平衡条件 才经得起诘难”,当然,这的确会更严格,更舒服一点。你可以去使用。但是你来进行宏观超大学科意义上的说法,则太晚了。一个简单习题罢了。你说得哪一句话有新意?即使要来进行宏观超大学科意义上的佛法弘扬,那也被一两百年前的人弘扬过了。
 [137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7 16:18 

关于你说的“[dQ=TdS=0, 也就是du+pdV=0]满足这个关系的不仅仅是平衡态(无熵变)也适用于 稳衡态。譬如当流进这个局域的热能与从这个局域的另一侧流出的热能相等时,也满足dQ=TdS=0,以及du+pdV=0,这就有漏洞了!就不是严密得无懈可击的了!所满足的情形不具有唯一性。 ”

这其实不是漏洞。虽然一个du+pdV=0对应着很多种情形,但这无所谓,只要我研究的情形满足du+pdV=0即可。这里,我只要du+pdV=0的必要条件即可,不涉及du+pdV=0的充分条件。

如果你真的有心,喜欢使用变分法(作用量原理),而不是场方程,那么你应该对三个条件统统使用变分法,即不直接使用dp+mgρdz=0,而是先给出作用量(这比较容易做到),证明作用量最小的变分方程是dp+mgρdz=0;也不直接使用p=ρRT,而是从某个作用量出发(这比较难),证明平衡的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是p=ρRT。这样做,才是真正体现你的“宏观超大学科意义上的佛法弘扬”。你原先做法,只对(3/2)RlnT-Rlnρ=C进行变分法,却没有对p=ρRT,dp+mgρdz=0进行使用变分法,属于不伦不类,有害于你“宏观超大学科意义上的佛法弘扬”的声誉。
[楼主]  [138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7 17:46 

太晚啦?拾了前人的牙慧?没有新意?步人后尘?

如果真的如此? 那我就放心了!我就可以放心地去死了!因为,我只是担心在我死后,没有人会再愿意提起力场也可以导致温度梯度的话题了?

我在这个论坛曾几次发帖——指在 投石问路 ………… 也曾多次发起“豪赌”…………试图 敲山震虎,但都未见应答…………我以为我出生太早,进入无人之境,和者盖寡…………

万万没有料到 沈博士 无愧于一个博士称号,的确博学多才!虽然不属于热统专业的博士,但却胜过热统专业的博士! 奢望在全国能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拥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博士!一专多能的博士!


在力场中的死寂态热力学体系 有了“温度梯度”(熵平衡条件)(热力学静态方程组)这根中流砥柱,就可以横架跨海大桥啦!就可以轻松破译诸如:热寂论之谜,恒星(如白矮星)永恒发光之谜;“温度梯度”(熵平衡条件)(热力学静态方程组)还可以引入电子云系统,顺利破解类氢原子基态电子云的几率密度分布函数;替代了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
熵平衡条件 即 比熵平衡规律 具有普遍性意义。比信息熵平衡规律 很有指导意义。

依据 “温度梯度”(熵平衡条件)(热力学静态方程组) 的严格求解获悉:类氢原子的基态电子云是有界的!大气是有界的!气态天体是有界的!并不是按照负指数规律延伸到无穷远处。

修正了 傅氏热流定律! 傅氏热流定律 以为只有温度梯度才是热流的驱动力! 引力(惯性力)也都是热流的驱动力!所以在引力场中必须存在一定量值的温度梯度(热流驱动力)与引力(所对应的热流驱动力)相抗衡,方可保证无热流!

若将 du+pdv=0与vdp+mgdz=0相加并积分便得:H+mgz=C 其中 “H” 表示 理想气体的 摩尔焓 ,这就是著名的 《可压缩流体的力学》中的 静力学方程;还可得到 H+1/2mu^2+mgz=C 即可压缩流体的动力学方程。

其实 比熵等于常数这个关系式早已被各个领域所运用(如 波动方程、汤玛斯费米方程);只不过人们既没有对其进行大张旗鼓地严格证明(讨论);也没有应用到静态热力学体系,人们一直以为在重力场中物系的温度仍然应该是均匀的!前苏联的廊道在《统计物理学》中也没有注意到在力场中,平衡态流体的比熵总是处处相等!

北大理学院的赵凯华至死不悟!负隅顽抗,坚决否认力场与温度场也会有瓜葛。他们认为力场只能影响粒子的分布规律。

比熵平衡规律还指出在死寂态,氢气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组分比总是保持处处相等!并不是氢气聚集在上方!比熵平衡规律是对整体而言的,并不是只对某一种成份而言的 !

总之 比熵平衡规律 将会修正我们许多传统的生活体验!

沈博士,确认 温度梯度(比熵平衡规律) 并不是结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这只是一个序幕,将有更多的精彩推论接踵而来…………这才刚刚打开宝库的大门(捅破了窗户纸),金银珠宝 琳琅满目………… 等待有识之士的挖掘…………




 [13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7 19:14 

用温度梯度研究恒星(如白矮星),是值得研究的。网上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恒星(如白矮星)的极端复杂的论文,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考虑了温度梯度,有待查。

至于你说的“ “温度梯度”(熵平衡条件)(热力学静态方程组)还可以引入电子云系统,顺利破解类氢原子基态电子云的几率密度分布函数;替代了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 ”则属于胡说八道。原子内电子个数少,不存在温度概念,也谈何熵的概念?? 但作用量原理和变分是存在的(薛定谔方程就可以通过作用量的变分得到,任何场方程都是如此),则是普遍规律。

 [14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7 19:26 

用电的和磁的方法造成温差,本来就有,但我不认为这是对傅氏热流定律的修改。理由是:
引力场不是直接被引入傅氏热流定律。傅氏热流定律为:温度的时间导数+温度的空间导数(含拉普拉斯算子)=热源。这里没有直接出现引力场强。引力场强是影响了方程右边的热源的分布,所以最终在傅氏热流定律中出现了引力场强。所以,这不是直接的对傅氏热流定律的修改。你要是愿意,可以用任何方式去影响热源,但这不等于说你对傅氏热流定律做了修改。就像在重力场中物体要做自由落体运动,但你用其他力(电磁力)拖住小球,这不等于说你对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做了修改。这的确是一种现象,但这种所谓“修改”不具有深刻意义。
 [14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7 19:39 

http://www.gipsky.com/mediawiki/index.php?title=%E6%81%86%E6%98%9F%E7%B5%90%E6%A7%8B

恆星結構方程式
最簡單和最常用的恆星結構模型是球狀對稱的準靜態模型,假設恆星是處在穩定狀態並且是球型對稱,它包含4個基本的一階偏微分方程:兩個用來描述物質和壓力隨著半徑的變化;另外兩個用來描述溫度與光度隨著半徑的變化。[4]。

在組成的恆星結構方程式 (利用假設的球狀對稱)中,要考慮的各項是物質密度 <math>\rho(r)</math>、溫度 <math>T(r)</math>、總壓力 (氣體的熱壓力加上輻射壓)<math>P(r)</math>、光度<math>l(r)</math>,和在距離中心<math>r</math>,厚度<math>\mbox{d}r</math>的球殼,每單位質量的能量孳生率<math>\epsilon(r)</math>。這顆恆星被假設局部熱力平衡(LTE),所以物質和光子的溫度相等的。雖然局部熱力平衡不是嚴格的被遵守,因為對指定的殼層之下的溫度永遠比上面的高,良好的近似範圍可以估計是光子的平均自由徑 <math>\lambda</math>,因為這個長度遠比考慮的溫度變化為小,也就是說<math>\lambda \ll T/|\nabla T|</math>。

第一種狀態是流體靜力平衡 :恆星內部向外的力量來自壓力梯度與來自萬有引力向內的力量完全平衡。

<math> {\mbox{d} P \over \mbox{d} r} = - { G m \rho \over r^2 } </math>,
此處<math>m(r)</math>是在殼層<math>r</math>內部累積的總質量,G 是萬有引力常數。累積的總質量依據 質量連續方程式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增加:

<math> {\mbox {d} m \over \mbox{d} r} = 4 \pi r^2 \rho .</math>
質量連續方程式的積分由恆心中心(<math>r=0</math>) 至恆星半徑為(<math>r=R</math>) 之處時,就可以得到恆星的總質量。

考慮能量從球殼向外傳送的是能量方程式:

<math> {\mbox{d} l \over \mbox{d} r} = 4 \pi r^2 \rho ( \epsilon - \epsilon_\nu )</math>,
此處<math>\epsilon_\nu</math>是單位質量以微中子的形式產生的光度(通常不會與一般的物質產生交互作用而逃離恆星)。在恆星的核心之外,核反應不會發生,也就是沒有能量產生,因此發光度是一個常數。

能量轉移方程式決於能量轉移的模型而有不同的形式。以傳導性的光度轉移(適用於白矮星),能量方程式是:

<math> {\mbox{d} T \over \mbox{d} r} = - {1 \over k} { l \over 4 \pi r^2 },</math>
此處k是 導熱率。

在能量以輻射傳送的情況下,這適用於主序帶上與太陽類似,核心外有殼層包圍著的大質量主序星的恆星內部:

<math> {\mbox{d} T \over \mbox{d} r} = - {3 \kappa \rho l \over 64 \pi r^2 \sigma T^3},</math>
此處<math>\kappa</math>是物質的不透明性,<math>\sigma</math>是 斯特凡-波茲曼常數,並且波茲曼常數被設定為1。

在能量以對流傳送的情況下(適用於所有主序帶上沒有輻射部分的巨星和低質量恆星),已知可用數學公式還沒有一個是嚴謹的。對流的能量傳送通常都使用混合長度理論,混合長度理論對恆星氣體的處理是認為分離的各種不同元素,保留了周圍的溫度、密度和壓力,但是在恆星內能移動的距離就是特徵長度,稱為混合長度[5]。對單原子 理想氣體,混合長度理論認為:

<math> {\mbox{d} T \over \mbox{d} r} = \left(1 - {1 \over \gamma} \right) {T \over P } { \mbox{d} P \over \mbox{d} r},</math>
此處<math>\gamma = c_p / c_v</math>是絕熱指數,在氣體就是比熱的比率(對完全電離的理想氣體,<math>\gamma = 5/3</math>.)。

還需要狀態方程式,關係到其他區域的壓力變化,適用於材料,像是溫度、密度、化學組成等等。相關的狀態也許必須包括理想氣體定律、輻射壓、來自電子簡併的壓力等等。

與一系列的邊界條件組合,這些方程式的一個解可以完整的敘述恆星的行為。典型的邊界條件設由觀測的參數來設定數值,適當的恆星表面(<math>r=R</math>)和中心(<math>r=0</math>):<math>P(R) = 0</math>,意思是恆星表面的壓力為0;<math>m(0) = 0</math>為在恆星的中心沒有質量;如同必須假設密度是有限的,<math>m(R) = M</math>就是恆星的總質量;而<math>T(R) = T_{eff}</math>是恆星表面的有效溫度。

雖然現在的恆星演化模型能描述赫羅圖的主要特徵,重要的改進已經能將與我們再傳送現象的知識及現下仍不確定的因素移除,但最困難的挑戰依然是擾動的數值作業。一些研究小組正在開發的模型可以演算在三度空間的簡易擾動。


 [14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7 19:48 

根据[141楼]楼以及其他关于白矮星的文字介绍,我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在白矮星和其他星体生命期内,从来不可能发生长久静态平衡的死寂现象,星体内一直发生着对流和辐射以及传导。所以,我们在这里得到的模型不能适用于星体结构。

第二,根据[141楼]中的“混合長度理論”之下面的文字其实就与541218的(3/2)RlnT-Rlnρ=C地位等同。我已经多次指出,dQ=TdS=0, 也就是du+pdV=0,可以得到(3/2)RlnT-Rlnρ=C。但在[141楼]中,dQ不等于零(因为在白矮星和其他星体生命期内,一直发生着对流和辐射以及传导),所以]“混合長度理論”之下面的文字其实包含了541218的(3/2)RlnT-Rlnρ=C,且比541218的(3/2)RlnT-Rlnρ=C的更为广泛和一般。

结论:对于温度梯度这一概念,在热力学体系,如白矮星和其他星体理论中,是普遍现象,早已被研究,不存在什么新意。
[楼主]  [143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8 08:53 

白矮星并不是死寂态!!!!白矮星永远不会死寂!你我在这里所讨论的模型一直是理想气体,忽略了热辐射!理想气体仅仅是一个不荷电不带磁的弹性质点的无序集合而已,必须忽略热辐射!必须是死寂态!

而通常的白矮星模型都考虑了热辐射和传导热流!所以白矮星并不属于热力学平衡态!

你设想一个质量巨大的气态天体完全由单原子理想气体组成(理想气体分子受到引力的作用)。达到死寂态!理想气体内部只有传导热流!没有热辐射,更不会电离 也不会发光!当这种理想气体天体达到死寂态时,就用你我所达成共识的这个热力学方程去了解它的一切内涵…………你就会发现这个理想气体天体的内部将具有千万度的高温;如果没有热辐射,就不会有传导热流!如果允许它发光和热辐射,这个气态天体就是白矮星,就会永远发光就会电离 永远存在传导热流永远不会死寂!就会永远沸腾不息 这就是为何不出现死寂态的根源!

其能量来源就是引力从太空中云集而来…………实现了恩格斯的遗愿:辐射到太空中去的热一定可以通过一种未知的物理途径重新集结起来重新活跃起来,指出这个途径将是人类今后的一个课题。


沈博士,这里指出了热能重新集结的物理机制——引力原来也是传导热流的驱动力!太空中的热能在引力的驱动下沿着引力的方向朝着引力中心集结,直至达到极高的温度,导致发光放热…………这就是白矮星发光放热的能量来源…………引力乃热寂的克星!这就是 热环论 !即构成了热和熵的大循环!

这个设想  十年前就与北大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的博导李万标以及李飞龙博士畅谈过了!他们毫不惊讶!

[楼主]  [144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8 09:16 

(3/2)RlnT-Rlnρ=C这个关系式早就被汤玛斯费米运用于量子化学中作为破解原子核外电子云几率分布的重要关系式,这个关系式被他们称之为:泊松方程。温度被演化为电子几率动能的平均值;电子云也是有压力的!氢原子核外虽然只有一个粒,但是这个电子的动能与位置只能用几率密度来描述!所以就等效于将这个电子研成细末按照其几率密度撒布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而且每颗细末的运动特点就像地球周围大气分子的运动特点。通过这样的等效转化就可以运用热力学方程组了!别轻易就下结论!

不仅我成功地使用了!汤玛斯费米他们早就这样做了!


3/2)RlnT-Rlnρ=C这个关系式早就出现在各个领域(但形式与称呼各不相同),但是这个关系式却属于来路不明者,都没有明确的交代!在《数学物理方法》中建立(声学)波动方程过程也引用了这个关系式,但却被含糊其辞成物态方程!看来这个关系式3/2)RlnT-Rlnρ=C早就被人们蒙出来了!

我只不过是追根究底,要求教科书伶牙俐齿地交待清楚这个关系式的来历!科学来不得丝毫的含糊!


[楼主]  [145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8 09:25 

利用力场所导致的温度梯度尤其可以造出第二类永动机!

因为在同样的引力场中同样的高度对于不同分子量的气体(或液体或固体)会被力场拉出不同的温度梯度;这就可以在不同物质柱的同样高度出现永恒的温度差!利用由引力 所导致的这种永恒的温差就可以构成热机所需的两个热源如导致温差电偶永恒地工作…………

对傅氏热流定律的修正有多种形式有多种理解方式!你那种理解方式也可以,不构成争论。


[楼主]  [146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8 09:35 

总之,力场(含惯性力场、色散力场、应力场)也是传导热流的一种驱动力,这个最新结论,不仅骇人听闻,更有普遍意义!

迄今为止,也只有 西北工业大学的杨新铁老师与浙江大学的沈建其老师透彻理解坚决相信!在国内尚无其他高校理科老师对此结论达到如此深刻的理解!甚至许多高校理科老师痛恨这个奇谈怪论,就像李子丰痛恨光速不变的论调一样!

形势不容乐观!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浙大的老师理解力如此之强!浙大的盛正卯老师也一点即通!浙大是人杰地灵的高校!北方的老师拒不接受!誓死反对!
[楼主]  [14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8 09:59 

前人并没有意识到引力也会是热流的一种驱动力!
尤其在热统界并没有许多人(除了你与杨新铁老师)相信引力也会是热流的一种驱动力!

沈博士,你敢在《浙大学报》或《大学物理》等学术刊物上公开谈论你对“引力也是热流的一种驱动力!”的深刻理解和坚信不移么?其结果只有两种:1,沦为众矢之的!2,荣获诺奖!
二者必居其一!

你别以为,你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就属于路人皆知的东西;你并不是一般的人物!在全中国也不会找到几个!在这个论坛有几个插言的?除了你,别人皆不敢吭声!因为他们并不认同这个奇谈怪论!不理解就意味着背叛!
我从来不敢奢想你也能理解力场与温度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凡是你能理解的东西,你就说毫无新意?其实,简直是海外奇谈!
 [14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8 16:28 

我当然也在说白矮星不是死寂态!

虽然白矮星并不属于热力学平衡态,但是白矮星是一个热力学演化态。热力学演化态也有与引力场强有关的温度梯度,只不过这个温度梯度一直在演化。所以,根据上面我的帖子(141楼),“混合長度理論”之下面的文字其实就与541218的(3/2)RlnT-Rlnρ=C地位等同,前人其实已经考虑到了与引力场强有关的温度梯度。你的观念并不新。

[楼主]  [149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0/08/08 16:36 

引力(含惯性力、色散力、应力)与温度梯度一样也属于传导热流的驱动力,这个最新结论,不仅骇人听闻,更有普遍意义!

 [15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08/08 16:37 

这里指出了热能重新集结的物理机制——引力原来也是传导热流的驱动力!太空中的热能在引力的驱动下沿着引力的方向朝着引力中心集结,直至达到极高的温度,导致发光放热…………这就是白矮星发光放热的能量来源…………引力乃热寂的克星!这就是 热环论 !即构成了热和熵的大循环!
---------------

SHEN RE:
这里的粗糙现象不新奇。但你所谓的“引力原来也是传导热流的驱动力”倒不是很妥。如果说引力原来也是传导热流的驱动力,那么电磁力也有这个功能,如磁流体发电,就是把等离子体按照正负电荷分别聚集。因此这种说法不是引力独有的。

第二个不妥之处(也是你的错误)是:其实在白矮星发光的原因中,与热能没有多大直接关系。白矮星发光放热的能量来源有二:来自于引力势能转化为物质动能,热来自于引力势能;由于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凝聚,导致进一步的热核反应和高能物理反应,热来自于核能。在以上两个来源中,与“引力原来也是传导热流的驱动力”好像关系不大。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99990844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