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批判相对论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通过一些深入的讨论,我发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算是相对论所说的光速不变? 在我的脑子里,光速不变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真空中光速的值永远是30万公里每秒。一是指光不管从哪里发射,它的速度在任何参考系上测量都是30万公里每秒。 但当我在参考系上考虑的时候,或者在与别人讨论的时候,发现大家并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下意识地认为,光速不变是指“在任何参考系上测量光速大小都一样”。如果相对论的光速不变真的是这个意思,那么,很不幸,我们都被愚弄了。因为,不管是在哪个参考系上做实验,光速值肯定是不变的。意思是说,光源,检测光的设备都固定在同一个参考系上的话,实验测量光速的大小不变是伽利略变换下的常识。这与测量炮弹的速度没有区别。不管在哪个参考系上测量同一炮弹,往任何方向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做光速变化实验之前必须先弄清楚。
我一直认定光速不变是通过光与实验系统(设备)产生相互作用实现的,这就是董银立攻击我的《自然系统的物理学原理》中对光速不变性的解释(个人观点,对错难免)。这确实好比设备“背着”媒质走似的,实验中的光是已经与实验设备产生了相互作用的光,不再是原来发射的光(不管光的来源如何,实验设备都可看作是发射实验光的“新光源”)。或换句话说,它只在与实验设备相连的“媒质”中传播。从媒质的角度考虑,光速不变是光在不同的媒质相中“无缝转换”实现的,因为,一种振动(波动)在媒质中转换确实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如果光是独立运动的粒子就不需要媒质,但与实验设备作用后,实验设备就是新的“光源”,好象光是从接受它的镜片发射的,这种机制与波动作用的机制一样,为了便于区别,大家可以把光的这种速度转换机制称为“黄转换”或称光速的“无缝转换机制”,这种光速转换机制定型于1991年我写《宇观系统论》第二稿的时候)。我对我的媒质相转换模型寄予了全部的希望,可是,却也没有一个人同意我的光速模型,说明,这种模型也“不得人心”。还是紧扣实验这个主题吧,从前面我的假设来看,我认为,用独立的设备(如干涉仪)做实验绝对不可能得出光速不变的结论,不管你是用与实验设备固连的光源还是用与实验设备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光源,结果都一样(有人认为不一定,但我认为必定)。所以,我直接亮出我的观点,只有用硬对硬的距离时间测量,我们才有可能否定“光速不变”,但我担心的不是实验的难度,而是,如果我们用硬对硬的距离时间测量,用实测的距离S与实测的时间t计算光速,如果用V=S/t计算得出的速度不等于光速,这能不能算是否定相对论的光速不变性原理?相对论者认不认这个硬对硬的距离时间测量实验结果?这就是我专门开这个贴来讨论什么是相对论的“光速不变”这个简单的问题的原因。大家在讨论时围绕这个中心进行。 ※※※※※※ 黄氏时空由光频多普勒红移定义可变时间单位秒t'=tsquart[(C-V)/(C+V)].时间秒的变化导致了可变光速C'=Csquart[(C-V)/(C+V)].光速的变化导致了可变距离单位米l'=lsquart[(C-V)/(C+V)].黄氏自旋衰变相互作用模型:引力=动量变化率,电磁力=角动量变化率.超光速C=2ZM/r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19日 09时38分45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10分13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10分56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14分40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16分29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17分24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20分50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22分21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34分16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宇观系统论在2007年12月20日 08时37分02秒做了满意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