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5楼]说:
电子是怎么热离解出来的?不是吸收了13.6eV出来的吗? |
对[85楼]说:
电子是怎么热离解出来的?不是吸收了13.6eV出来的吗? |
在高温情况下,电子会跳到能级较高的轨道上,至于动能是不是增大我还没考虑好。但我知道在射击时子弹获得的动能远大于枪身获得的动能。 |
气体电离,能量主要体现在电子上了。吸收能量的是电子,放出能量的还是电子。
13.6eV=2.1789601284e-18 J的电子具有多大速度? 电子质量me=9.10938291e-31kg,电子电量e=1.602176565e-19 C,mp=1.67262171e-27 kg Ee=(1/2)mev^2 v=√(2E/me)=√(2×2.1789601284e-18/9.10938291e-31)=2.1872335583893159679756640384446e+6 m/s 假如电子对质子产生反坐 按照动量守恒计算质子速度mpV+mev=0 V=me*v/mp=9.10938291e-31×2.1872335583893159679756640384446e+6/1.67262171e-27 =1.1912046745447374352965693173807e+3 m/s 质子动能只有(1/2)mp V^2=0.5×1.67262171e-27 ×(1.1912046745447374352965693173807e+3)^2 =1.1866988235623442699425442708142e-21 J =7.4067917949002347936760906923778e-3 eV 可见,质子动能和电子动能比较相差悬殊。热能主要存在于电离后的电子中。 |
所以计算等离子体的温度时,就计算电子动能就可以了,质子部分速度很慢,质量很大,因而速度小得多,能量也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
对【92楼】说: 马老师,关于这个问题 的确不是王普林 马天平之流所能参与讨论的 我们可以建立一种简化的理想模型 即氢原子中的“S态”,即 球对称分布着的电子云系统,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考虑单色平行的光,即激光照射氢原子,导致氢原子中电子跃迁到高能级,譬如,从基态即“1S态”跃迁进入“2S态”,即跃入激发态,此时,氢原子外围的一个电子分布在“2S”原子轨道上,即处于半径更大密度更稀薄的球对称状态,在这种状态,其电子云的总熵并未增加,即属于可逆跃迁过程,在氢原子中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的可逆跃迁过程并不伴随温度变化及并不伴随热效应,但若用自然光即光的相位 偏振面都随机分布的特定频率的光子被氢原子吸收而跃迁,由于氢原子在吸收光子的过程不仅仅吸收了能量还吸收了光子所携带的动量,必须保证氢原子的瞬时动量即微观热运动所具有的动量与其吸收的光子的动量之和保持守恒,这就必然导致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时不仅其原子的电子云系统所拥有的能量(电子的平均动能与其平均势能之和)要发生改变,而且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瞬时动量也必然要改变因为吸收了光子的动量,当然比定引起其热运动动能的改变,但是氢原子中电子的动能却在跃迁过程只能减少,绝不可能增多,而且氢原子的平均动能并不纳入氢原子的质心运动的动能中进行核算即并不纳入氢原子的热运动能之内进行核算。氢原子吸收光子进入激发态,其电子的平均动能只能减少不会增多,但至于氢原子的热运动能究竟是减少还是增多那就要具体地看氢原子所吸收的光子与当时氢原子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关系而定,但不管氢原子所吸收的光子来自何方 其吸收光子后 电子的平均动能只能减少绝不会增加!至于究竟减少多少 遵循什么规律进行减少 也是可以严格推导出来的!但暂时在全人类 当然包括哈佛大学在内 也只有 朱顶余一个人能够胸有成竹。但至少有沈建其能够甄别吾所计算过程的真伪。但若 得到我稍微提示一下 不仅沈建其 就是马国梁甚至王普林但马天平绝对不行,也一定会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惊叹不已…… 哦 原来如此 简直就是小儿科的思路…… 我说 氢原子中电子吸收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即高能级中 电子的平均动能非但不会增加 反而在减少 而且必然在减少 究竟按照怎样的规律进行减少 ? 乍一听 这是一个玄之又玄 深奥莫测 的 世界难题 ,其实 我是将引力温度梯度论引入氢原子系统的球状电子云 即S态 系统 类比于 地球周围的大气圈进行类比性推理过来的 电子云跃迁过程是个可逆的定熵过程 至此 我就立即预断 跃迁后电子的平均动能只能减少不可能曾多 ,但类比性推理过程并不等于严格的推导过程 其结论是否可信,必须由实践来裁决,恰巧 虽然鄙人没有亲自去实践 但却联想到 了 里德伯光谱线精细结构常数 精辟地验证了 波尔原子原子轨道模型 也就等于验证了我的引力温度梯度论的推理结果,因为我引力温度梯度论预断 氢原子的各个S态电子云中电子的平均动能随着各个S态能级的升高 其电子的平均动能只能依次递减 而 得到里德伯光谱线精细结构常数 精辟地验证了 波尔原子原子轨道模型 也恰好给出了这条规律 即随着波尔原子轨道半径的增大其电子动能在依次递减 其实 波尔原子轨道模型很类似于 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模型,大家知道 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半径愈大其卫星动能就越小 但卫星的总机械能即势能与动能之和却越大 即卫星的能级越高 其卫星的动能越小。氢原子 乃至所有分子轨道中的电子的能级越高 其中电子的平均动能就只能越小。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是从波尔原子轨道类推得到的 而是运用 引力温度梯度论 推广进入电子云系统所得到的英明伟大的光辉结论 引入原子轨道的指导思想是 认为 不仅大气系统符合最大熵原理 即使 电子云系统系统也服从最大熵原理 即将最大熵原理引入电子云系统,大家知道 电子云系统的信息是量子力学的独家任务,现在 将最大熵原理引入了电子云系统 简直是实现了一次飞跃 一次大革命 大统一 即将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统一起来了 彻底废除了 薛定谔方程 引入了 欧勒方程组 即用 欧勒方程组替代了 薛定谔方程 使得量子力学从“假设”升级为“逻辑推理”,使得量子力学真正上升为一门谨严的理论体系 不过将量子力学 与 统计物理 大统一 将最大熵原理引入 电子云系统 实现政权平稳过度 军队入城 交换与番号 改编 都还得小心缜密 稍有不慎便会节外生枝 弄出尴尬来 所以我在一开始 提出 激光 照射氢原子气体 要求光子 的入射方向和相位必须一致 而且必须是针对一群氢原子 而不是一个氢原子 因为 一个氢原子就谈不上 熵, 但是到了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系统 的熵 却又是只拥有一个电子便可以使用“熵”概念了,这里存在着概念上迂回曲折的转变 稍有不慎 你便会晕头转向摸不着北 甚至产生怀疑,极易背叛革命 必须慎之又慎 这就需要 引入 “粒次”的概念 来拯救革命 即虽然 电子云中只是一只猴子在跳 但是 由于电子的瞬息万变 其变幻无常的次数足以产生平稳的统计效果,即对瞬息万变的一个粒子跟踪抓拍一万次 与对一万个粒子群的众生相只抓拍一次 具有同等的效果。即因“粒次”数 都等于一万。一万个氢原子个吸收一次光子,与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万次光子的统计效果是相同的。 所以 我不仅仅提出了新方法即电子云系统定态的最大熵法 而且引入了新概念“粒次统计法”,这就统一了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可以通用一个方程组 和一个概念 一个原理。 殊途同归。我独辟蹊径的逻辑结果 居然意外地得到 里德伯常数的佐证,这就是我曾说过的 是真理必将左右逢源 处处巧合,殊途同归;而谬误必将自相矛盾 勉强拼凑 牵强附会 四处碰壁 危机四伏 走投无路 灾难接踵而至 四面楚歌 将就了这个又抵触了那个 张口结舌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终于倒闭崩溃 破产 解体 |
你就会东扯西扯,扯歪了题。我说氢气被电离成等离子体,能量基本都在电子中,你避而不答,你扯电子轨道。
你[72楼]、[73楼]不是说“温度与电子的动能无关”吗? 现在是在说温度和电子速度的关系,不是电子轨道和速度的关系。请回答我以各层问题。等我想和你聊轨道时你再聊轨道,不要转移话题。 |
行星运动的确是轨道越高,能量越大。势能越大、动能越小。但使我困惑的是:温度是对各质点平均动能的反应,似乎各质点不论质量大小,动能皆相等。只是质量小的速度必然大。希望老朱指点。 |
你就会东拉西扯。我说氢气被电离成等离子体,能量基本都在电子中,你避而不答,你说电子轨道。
你[72楼]、[73楼]不是说“温度与电子的动能无关”吗? 现在是在说温度和电子速度的关系,不是电子轨道和速度的关系。不要转移话题。 |
就算你拿轨道打马虎眼,你给我找个行星跃迁的例子来。电子受光子撞击,电子会跃迁到高轨道,要是有有个星球方向朝向地球撞击月球,一定把月球撞击落地,落地后的地球不会再飞回月球轨道。 |
对【98楼】说: 温度是对各质点平均动能的反应,似乎各质点不论质量大小,动能皆相等。只是质量小的速度必然大。希望老朱指点。 马老师说的完全正确。 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这些粒子必须属于地位平等 的粒子,譬如 九大行星之间就属于地位平等的粒子;行星与卫星之间就属于地位平等的粒子。现在 明白了吧。当且仅当 氢原子 彻底热离解成自由电子 与 质子(即氢原子核) ,此时 就是两摩尔等离子体系,此时 电子 与 氢原子核(质子)就处于地位平等的状态,即电子的平均动能与氢原子核的平均动能必然保持相等, 但若 氦原子 在室温时 氦原子 并没有发生热离解 此时 氦原子中的电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无关,即使处于绝对零度时的氦原子中的电子的动能平均值与三百度时氦气中氦原子中电子动能的平均值相等,这绝非是一厢情愿的主观猜想,而是可以给出严格证明的!也许只有我朱顶余一个能够给出严格的数理证明。 |
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放射性粒子,母核和粒子的动量和能量都不一样。物理不是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的。 |
对【102楼】说: 原子核裂变(含放射)成多个独立的粒子后必须经过频繁碰撞达到热力学平衡后 其统计平均值必然相等。这是显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