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绝对速度的问题已经被攻克了 下一主题:永动守恒定律
[楼主]  [9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03 06:10 

接[76楼]:
我有很多证明电子加速后,动能增加,正电量也增加的有力事实验证。
电子在加速过程中不断吸收来自加速源的能量,也就是正电荷,电子速度越来越大,但正电性也越来越大,负电性就越来越小,因此正极对电子的引力也越来越弱,造成电子接近光速的加速困难。
当高速电子撞击一个靶体后,负电荷最先受到靶体上自由电子的排斥,留在原子外面,高速并且质量大的由正亚电子组成的电子核率先撞击上靶体,并进入原子核内,使得靶体上的原子核带正电量增加。这时原子核就会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将K层电子俘获进入原子核内,发生β+衰变。此时L层电子要去填补这个空穴,向下跃迁放出X射线。实质上就是原子核的正电位提高后,从最内层将电子的负电外衣夺走,剩下显正电的或中性的部分。这时上一层的电子来填补这个空穴时,将这个电子的剩余部分强力排斥出原子,这就是X射线。它具有很大的质量。这就是X光子。还有一个情况,这个被原子核剥夺了负电的电子,被L层其他电子所吸收,向上跃迁,成为俄歇电子。这是我结合原子核物理学及我的亚电子理论给出的解释。
而被高速电子撞击发生了β衰变的原子,在电子辐照停止后还会继续发生β衰变,将夺得的负亚电子和打入的正亚电子相继释放出来,也就是靶体会成为放射源。
[楼主]  [9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03 08:13 

一个最能说明电子正电的核进入原子核内部然后产生X光的例证是:
X射线的产生效率和靶体原子量是正比关系。
[楼主]  [9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03 14:27 

X光子的穿透能力很强,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电中性的。它和中子流、γ粒子流一样,都是电中性的粒子流。因此这类粒子流的穿透能力都很强,能穿透金属这些电子电场很强的物质。
而普通光子不具有这样的特点,普通光子的能量越大,其穿透能力越弱,衰减越大,并且不能穿越金属。根本原因也是普通光子具有能被电子吸收的正电荷特性。
[楼主]  [9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03 14:53 

中微子、X射线、γ粒子流、中子流因为电中性,物质中电子和原子核对它们的库仑力作用小,它们的穿透力才强,基本它们能不偏折地撞击到原子核上。它们的区别只在于质量大小不同。
[楼主]  [9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6 17:03 

就我[6楼]给出的论断,谁有能力给予反驳?
[楼主]  [9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15:27 

接[35楼]、[43楼]:
已知了我定义的磁电场强度,即Em=μ0cI/2πd,又知道了Z0=μ0c,因此Em=μ0cI/2πd可以写成Em=Z0I/2πd=U/2πd。

[楼主]  [9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17:55 

真空相对于光子类比于导体和电子。真空中的正亚电子可以通过与介质的碰撞形成电流,是正亚电子跳跃传导。正亚电子在导体中不能象在真空中那样传导,是因为导体内有多余的带负电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吸附住正亚电子使其不能继续碰撞。但是电子却能够被外电场所驱动,电子运动时就荷载了正亚电子一起运动。所以光线是电流,导体中流动的也是电流。它们的本质都是能量粒子—正亚电子的转移,但转移过程不一样,但都达到了目的—能量的传输。
这种认识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用我的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一切光电、电磁效应。
[楼主]  [9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20:17 

电阻R(单位为欧姆)和电导G(单位为姆欧)互为倒数,其乘积RG=1,是个无量纲的数值1。由此我想到
ε0μ0c^2=1也是个无量纲数1,而μ0c正好是真空特性阻抗Z0,因此ε0c必然是其倒数,我把它叫做G0,定义为真空中的特性电导,其单位为姆欧。这是一个严格的对称关系。因此光在真空中传播和电在导体中流动具有相同的关系。ε0c和μ0c一样也是具有和R和G一样的实质关系。它们互为倒数,本质是一种东西,都是表示正亚电子或电子在真空中传播遇到的阻力关系和电子在导体中传播遇到的阻力关系。G0=1/376.730313461=0.00265441872944……姆欧
[楼主]  [9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20:56 

因此
单位长度均匀带电直线间的静电力公式F1=λ^2/2πε0d也可以写成
F1=λ^2/2πε0d= μ0c^2λ^2/2πd
也可以写成F1=λ^2/2πε0d= μ0I^2/2πd(这和平行通电导线受力公式形式一样)
同样可以写成F1= μ0I^2/2πd=Z0I^2/2πd,这其中的Z0I^2和电阻的功率计算中P=I^2R又具有相同的形式。
也可以写成F1= Z0I^2/2πd=I^2/G02πd

单位长平行通电导线间受力公式F2=μ0I^2/2πd 也可以写成以上各种出现过的各种形式。

由上面分析可见,导线或均匀带电线受力主体都是电荷,并不理会其中的电荷是静止的还是流动的。
真空中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也都可以写成真空特性阻抗和真空特性电导(也可叫光电导或光导)。

[楼主]  [10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21:30 

真空中特性阻抗Z0正比于μ0,系数是常数c。真空中特性电导(光电导)G0反比于μ0,也就是反比于Z0,但正比于介电常数ε0。这个对于光的传导,也就是正亚电子在真空中的传播,遵从电子在导体中传播的一切规律。
光在介质中传播,会遇到阻碍,这就是光阻抗。光阻抗就是正亚电子在介质中碰撞,加速、减速引起的光传播阻力。但这是不消耗能量的阻力,所以叫阻抗。就如同交流电流通过电感、电容一样遇到的抗。抗虽不消耗能量,但是却会改变相位、传播速度。
[楼主]  [10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22:07 

补充一下:电导的单位过去叫姆欧,现在叫西门子。
[楼主]  [10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22:07 

补充一下:电导的单位过去叫姆欧,现在叫西门子。
[楼主]  [10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29 23:32 

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意思:当初在定义ε0、μ0它们的时候,没把它们当作一回事,也不知道它们之间有ε0μ0c^2=1的关系。后来发现了这种关系,但是依然没有把它们看作是一种东西的两个写法。
电阻R和电导G在电路分析计算中只用一个即可。具体用哪个视计算方便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倒数关系,随便用哪一个都可以。我们最经常用的还是电阻,电导只有在网络计算、传递函数时用起来比较形象,比如跨导。计算时不用除法,变成了乘法运算,方便了运算,但不是非用这种形式不可。

真空中的磁导率也如是,过去人们并不知道它们是一回事的两种写法。要是早知道了就会把舍掉一个,只定义ε0就可以了,甚至于把c也包含进去,直接定义一个真空特性光电导G0或者真空特性阻抗Z0就可以了。真空特性阻抗是后来才知道的。我根据真空特性阻抗,直接推理它的倒数叫光电导。那么ε0μ0cc=1就变成了Z0G0=1,也就是Z0=1/G0或G0=1/Z0。本质上无区别,想写在分母上就用Z0,想写在分母上就用G0。
磁导率和介电常数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互为倒数的关系。历史上从没人敢这么用过。也没有人想过它们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写法。
[楼主]  [10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30 00:56 
[楼主]  [10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30 00:56 

从ε0μ0cc=1到εμvv=1我们可以看到,因为ε=ε0εr,ε0是已知常数,当一种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为已知,在该物质中的光速v也已知后,该物质的相对磁导率、绝对磁导率也都能间接获得了。
磁导率反映了物质中电子可被极化的程度,磁导率越大,说明物质中能被极化的电子越多,极化后的磁场越强。它也说明了物质中含有的、能影响正亚电子的物质密度越大,该物质越难透光。相反磁导率越小的物质,能影响正亚电子的物质密度越小,透光性就强。但在金属中,因有自由电子吸收正亚电子,所以磁导率小的也依然不能透光。
[楼主]  [10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1/30 01:05 

因εμvv=1,所以v=(εμ)^(-1/2)=(GZ/vv)^(-1/2)=(vv)^1/2,因为GZ=1,这都是恒等变换。
[楼主]  [10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2/05 15:10 

接[73楼]、[81楼]
我的电磁场理论,不同于传统的电磁场理论。我理论中的电磁场是基于带电粒子的运动的。粒子本身带电,同时和介质中的电荷构成电极子,形成磁场。也就是磁场始终跟随粒子和介质的作用位置的。是有物质作为依托的电磁场。也就是我说的能量离不开物质。
而传统电磁场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认识。在不承认真空中有物质的情况下,出来个电磁波包,这个波包一会儿变电场一会儿变磁场,它是完全是说不通的理论。

节选
http://wenku.baidu.com/view/36cd6bed4afe04a1b071de86.html>
中的一段话:“根据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变化的磁场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电场,而变化的电场也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磁场。因此,电磁场可以在没有自由电荷和传导电流的空间单独存在。”


上面这段是错误的。它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他认为电磁场可不依赖于物质而单独存在,他不知道磁场是什么。
因为没有纯真空存在,所以真空中的介质粒子可以被电场极化出电荷的。这些极化出的电荷再产生的电场,才是磁场。如果没有这些介质颗粒存在,那么无论电场如何变化,其周围总是电场,而不会激发出磁场。比如说,平行板电容器中间及其周边如果是纯真空,则极板的电压变化在极板间及其周围也只能变化的电场,不能够激发出磁场。电场必须作用的介质粒子上,使之产生极化,极化出的电荷再次发出的电场,才是磁场。


[楼主]  [10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2/11 00:49 

地球就如同挂在室外的球,带正电的光子就如同天上下的雨。不管下多大、多长时间的雨,这个球除了表面是湿的以外,不会因持续下雨而增加重量,同理,因此地球的带电量也不会增加,这都是浅显的道理。
[楼主]  [10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2/11 04:53 

同理,就是把这个球放入大海里,淹没在海面下,这个球的质量也不会增加。
 [110楼]  作者:rgnucgng  发表时间: 2013/12/18 23:43 
[楼主]  [11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6/18 07:04 

接[98楼]
前面推导出光的欧姆定律写成U=μ0cI=I/ε0c
将λ=I/c代入上式,得到:
U=μ0cI=λ/ε0
=λc/ε0c
=Q/C
大家已经看到了,这是一个电容器容量、电压和电量的关系式。这里U为伏特、Q为库仑、C为法拉。令人振奋不?这里又一次证明了λ=I/c光速定律的关系推导是正确的。

[楼主]  [11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6/18 16:10 

U=λ/ε0 分子、分母可以同乘任何物理量结果不变,因此也可以变成U=λd/ε0 d=Q/ε0 d
ε0=Q/ Ud=C/d
可以把真空介电常数理解成单位距离的电容量。
 [113楼]  作者:水星进动  发表时间: 2017/01/04 23:26 

大家觉得这证明如何?
[楼主]  [11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7/01/06 05:07 

设有一真空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两半径为r的圆极板相距d,极板面积是S=πr^2,r>>d,不考虑边缘效应,则电容器电容量C=ε0S/d。真空介质所占空间体积为V=Sd。我在电容器两端加上直流电源充电至电压为U,电容器的储能为
Ee=CU^2/2=ε0SU^2/2d……(1)

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E=U/d
U=Ed,代入电场能量式子(1)
Ee=ε0SdE^2/2

得到电场强度E=√(2Ee/ε0Sd)

根据H=ε0cE

我得到H=ε0c√(2Ee/ε0Sd)

磁场能
Em=VBH/2
=Sd μ0(ε0c√(2Ee/ε0Sd))^2/2
=Sd μ0(ε0^2c^2(2Ee/ε0Sd)/2
=Sd (ε0(Ee/ε0Sd)
=Ee

我们已经看到,在电容器中,存在电场能Ee,同样也存在等量的磁场能Em=Ee,那么,一个电容器中会有两份能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只存在一份能量!要么把这份能量看作电场能Ee,要么把这份能量看成磁场能Em,只能看成一种。这就是我说的,磁场和电场只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同一种场。

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场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我的极化场理论。
[楼主]  [11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7/01/06 08:46 

补充【114楼】全过程
磁场能
Em=VBH/2
=Vμ0HH/2
=Vμ0H^2/2
=Sd μ0(ε0c√(2Ee/ε0Sd))^2/2
=Sd μ0(ε0^2c^2(2Ee/ε0Sd)/2
=Sd (ε0(Ee/ε0Sd)
=Ee

化简时用到了ε0μ0cc=1。
[楼主]  [11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7/01/06 14:49 

我在此又一次证明了,磁场不是电场的二级效应、磁场不是运动电场的相对论效应。磁场和电场没有近似关系,也没有高次项的关系,它们本来就是同一种东西。

我说到这里,大概还会有人绕不过圈来。
[楼主]  [11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7/01/06 15:07 

极化场理论特别注重的是:产生偶极电场的偶极子的极性排列形式。

直线排列的:通电直导线周围的偶极电场,如本主题帖中所示图形中的直线偶极子首尾相吸。它对细铁屑有极化,原理我以前讲过。

闭环排列的:把导线弯成闭环的回路,如通电多匝线圈,导线周围产生的偶极子也是首尾相吸成为闭环。它对铁磁物质有明显作用力。

辐射排列的:转动物体受力致极化(加速度极化)产生的偶极子排列形式。它表现为万有引力。
[楼主]  [11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7/01/06 22:50 

我的极化场理论指出,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是偶极子电场,是借助于真空介质颗粒的极化——退极化传播的。传播过程中,并不存在电场、磁场相互转化的问题。

如果说传播的是电场,那自始至终就是电场;如果说传播的是磁场,那也始终是磁场。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不能是双份能量。
[楼主]  [11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7/01/07 07:43 

前面说了,匀速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存在于运动物体中这一令人费解的问题,如同有人说电阻发热其能量不是从导线传过去的一样令人费解。但是,学说就是学说,它可能只是一种臆想,它也很可能就是物理真实。但是,费解的说法往往会招来痛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还没有接触到物理底层、机理的层次,而我往往在这方面下的工夫很大,也非常感兴趣,虽然我也觉得匪夷所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个泥腿子出身的人,偏偏喜欢把道理研究个透。我在这里发表观点,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是把研究的心得、认识、发现和大家共享。
[楼主]  [12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7/01/07 07:43 

在真惯性系中静止或匀速运动的非转动物体,比如一个实心球体,它上面的分子、原子仅受到它们之间的结合力,并不受外力,一般情况下它们是正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的,整体对外不显偶极子电性。

如果我让这个球体自转起来,这时球体上的分子、原子会受到力致极化(力致极化这词是我发明的,就是加速度极化):质量大的原子核被向外甩,因为原子核带正电,所以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几何中心会由重合变为不重合,正电荷会向外偏移。在原子级别上就会产生电偶极子,方向沿半径向外。这种极化我把它叫做辐射状极化。球体的这种极化也将周围空间中的场物质极化,使场物质也极化成辐射状,延伸到无限远的空间。被极化的场物质也含有了极化能。凡是处于空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场物质的极化,因此获得万有引力。物体在场物质中运动到不同位置,就受到不同方向的极化。在圆周运动中,场物质对物体不构成阻力,因为它在运动中,不断有新极化方向的等密度场物质进入体内,又有旧极化方向的等密度场物质离开体内,吞吐达到平衡。

物体的引力质量是和物体中可被场物质极化的物质数量成正比的。

我再来说一说惯性质量:惯性质量体现在受力的加、减速上,如果无加减速,则惯性质量虽有但体现不出来。为什么物体会有惯性呢?它其实就是加速运动物体从力源获取能量的过程。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加速,这时物体会产生力致极化。极化出的偶极子会继续极化周边的场物质,场物质受到极化,会将这种极化以光速传播到无限远,这样力源对物体的加速实际上是把能量传播到宇宙空间中去了。物体获得高速度是从力源吸收能量并传播到宇宙空间为代价的。一旦物体不再受力,物体维持恒速度不变,吞吐的场物质达到平衡,也就停止了净能量的流出。可以说,匀速运动物体的动能并不存在于运动物体之中。但是,匀速物体又确实有动能,这怎么解释呢?其实,运动物体的动能体现在减速上,如不减速,就体现不出动能。物体减速时也必须受力,这时物体受到和加速时相反的力致极化,它会从宇宙空间吸取极化能,并释放到施力者界面上。力致极化所需能量也是和物体可被极化的物质数量成正比的,惯性质量就是这个由来。

关于匀速运动物体的动能量不存在于物体中,而是存在于无限的场物质中的这个匪夷所思的观点,我曾经在本论坛和马国梁等几位先生披露过。这个观点很难被人接受,就如同讲波印廷矢量时说通电电阻发热其能量不是来自导线而是来自电阻外围一样令人费解!

同样,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升、降物体,其引力势能也不完全存在于引力源和物体之中,它还存在与两物体之间的场物质中。这个观点还比较容易被人接受。

不管是费解的,还是容易理解的,都是极化场理论的研究对象。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525599002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