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对本论坛诸现象的一点看法 下一主题:电和磁的触觉为什么不一样
 [91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4/19 08:23 

复制88楼
 [92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5/06 11:06 

复制88楼
 [93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5/18 23:51 

复制88楼
 [9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5/21 05:22 

对[29楼]陆先生说:
在低速情况下不用相对论考虑问题是共识。我只问,在一个速度30km/h和一个速度300km/h这两个匀速运动的火车上,同一小孩以同样推力抛同样铅球,以孩子为零距离起算,抛出距离一样不一样?孩子所做的功是否相同?铅球的动能一样不一样?
 [95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13/05/21 11:22 

“在任何参考系中(惯性参考系和一般参考系),处于不同位置的观察者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物理规律。由于它们的预言与观测相符合,所以不能断定哪个物理规律比另一个物理规律更实在,更正确。”
——哲学上这应该就是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96楼]  作者:__hegel  发表时间: 2013/05/21 12:41 

对【95楼】说:

由于它们的预言与观测相符合,所以不能断定哪个物理规律比另一个物理规律更实在,更正确.

----------------------------------------------------------------------------------------------------

也不完全是这样,还要看具体的某个规律是否与整个逻辑系统是否融洽,因此最终的一致的完整的逻辑系统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9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5/24 00:58 
 [9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5/24 02:00 

对[16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说:
就本栏目中无忧先生所举之例,我在《质量、动量、能量和速度有这样的关系》中,对列车上加速物体,在不同参照系中的能量计算和能量来源做了彻底剖析,结果表明在任何一般参考系中和在惯性参考系中有相同的物理规律,但是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同一件事,由于自己所在参考系不同,会忽略掉一些因素,是一些无法观察到的因素。
 [9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5/24 03:04 

又比如,在任何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做平抛运动,只要物体相对列车的初速度相同,在车上观察的抛物线就相同,抛物者消耗的能量也相同,这就是物理规律相同。但在地面看,抛物的距离变大了,计算的物体能量增量也大于抛物者付出的能量;如果在和平抛速度相同的参考系观察,则物体为自由落体。这就是观察点不同的结果。观察点不同只是会带来能量计算上的错误或矛盾。
 [100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5/30 20:14 


回头紧接89楼回94楼王普霖:(我都用" "表示假概念)
你要与我交流,得会区别真概念‘参考系'与 假概念"惯性系"。
‘参考系'是独立性的,即用一个坐标系O-XYZ,‘参考系'中的v(或u)叫‘绝对速度差’;"惯性系"是相对性的,即用两个以“相对速度”υ的坐标系O-XYZ、O’-X’Y’Z’。

说多了你会不懂的,你得首先搞懂‘绝对速度差’v(或u)是真概念,“相对速度”υ是假概念。
 [101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5/31 09:47 

接100楼:(我都用" "表示假概念)
所以,应始终用地面这独立性‘参考系'O-XYZ(请特别注意,因为火车仅是地面上运动物,不能与地面“平权”,就是到车上测得的数据,也要归结到地面‘参考系'O-XYZ中。)。
于是运用16楼所示的‘惯性速度叠加式’(或称为‘绝对性速度合成式’)u=(v+U')/(1+U'v/cc ):
速度30km/h和300km/h是火车与地面‘参考系'O-XYZ中的O点的‘绝对速度差’,应分别设为
v1=30km/h和v2=300km/h;而小孩推铅球速度为U'不变。于是,分别把v1和v2代入‘惯性速度叠加式’可得
u1=(v1+U')/(1+U'v1/cc )和u2=(v2+U')/(1+U'v2/cc )。
于是得u1、u2后,再到火车上计算和测量,就得小孩在两火车上推铅球的净速度(u1-v1)和(u2-v2)(这也已撇除了自由落体的速度)。
于是可知,U'虽不变,但在极限c的限制下,在10倍快的火车上的(u2-v2)收缩的就比(u1-v1)的多。

上面也已回答了王普霖 99楼。

 [102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6/09 03:43 

复制101楼
 [103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6/18 07:17 

复制101楼
 [104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7/02 08:40 



总之,同属一个运动的下、上级的两个‘绝对速度差’v和U’,才可叠加而压缩为u ;而“相对速度”υ 是分属两个运动的u和v在其一上的观察者的视觉合成,是不可知的量,怎能叠加?

只有在独立性、最优越的‘地面参考系’上,人才能观测知并测量知,是同属一个运动的u和v或是分属两个运动的u和v。

 [105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7/11 11:41 


复制101楼
 [106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7/26 07:15 

复制101楼
 [107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8/10 10:02 

复制101楼
 [108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8/22 10:43 

复制101楼
 [109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9/03 15:45 

复制101楼
 [110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09/25 16:28 

复制101楼
 [111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10/07 09:23 

复制101楼
 [112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11/28 09:59 

复制101楼。
总之,同属一个运动的下、上级的两个‘绝对速度差’v和U’,才可叠加而压缩为u ;而“相对速度”υ 是分属两个运动的u和v在其一上的观察者的视觉合成,是不可知的量,怎能叠加?

只有在独立性、最优越的‘地面参考系’上,人才能观测知并测量知,是同属一个运动的u和v或是分属两个运动的u和v。
 [113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12/08 18:08 

专回30楼:
这问题是无忧仙人(即曹广军教授,专门教研数学,是铁杆反相者。)在5楼提出的。爱氏冒用伽利略、洛仑兹威名,极尽做假伎俩之能事,埋下密密层层诈骗陷阱,曹广军教授被骗也情有可原,可以理解;但现在我把其相应的原真式子展示并运算给他看,他还是没反应,还在用相对论的伽利略变换式(可简称为"相对伽变式",画成图就是"相对惯性系")来反相,足见他实质是铁杆护相者。
其实 成为真反相者很简单,只要识破"相对伽变式"是假式子(只需小学数学知识),则就识破了相对论的其他
所有“式子”都假式子。
我批判曹广军教授目的是为了磨合,达到联合反相,是务实的。

 [114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3/12/30 11:08 

复制113楼
 [115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02/12 11:06 

复制113楼
 [116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02/24 12:37 

复制113楼
 [117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03/18 21:19 

所有的教授级空反相者都被表面上浅简的"相对伽变式"骗了,认为它没问题,结果也以其为基础写了他们的反相著作(都起码耗40余年),如梅晓春教授写了《二十世纪物理学基础研究》、齐绩教授写了《新物理》……等;如还执迷不悟,就不仅此生完了,且霉倒儿孙!
 [118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04/12 02:51 
 [119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04/12 11:20 

接117楼:
在数学上,“相对性伽变式”也在各个方面都犯错,例如它与r=√(xx+yy+zz)公式矛盾,这也证明它是假式子的铁证之一。
 [120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06/04 11:33 


再接113楼:
从楼主标题《同一物理现象,在一般参考系中,物理规律可以完全不同》可以看出,楼主和无忧仙人(即曹广军教授,专门教研数学,是铁杆反相者。)不自觉中已在否定"相对惯性系",但终因不敢否定相对论的伽利略变换式(可简称为"相对伽变式",画成图就是"相对惯性系"),而依旧又在用假概念"相对惯性系"。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69140720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