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用统一场论破解程稳平ccxdl的炸不... 下一主题:张祥前用统一场论解释双生子佯谬
关于几种物理观的对话
[楼主]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2011/10/29 19:50
点击:6104次

《关于几种物理观的对话》第一部分

  关于两种时空观的对话》

叶波

葛兴:

    时空问题历来是物理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但是奇怪的是时间和空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定义,于是各人有各人的定义,大家都争得不亦乐乎。

那么什么是时空呢?时空是一个物理基础问题,只能从具体的物理过程中推导和抽象。由于资料的繁杂浩大,这里主要地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和当代的时空观。

 宗荣: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对空间和时间就有许多论述。他对时空的论述很多,这里虽然仅作简单介绍,仍然觉得太长。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地把处所作为自然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加以考究。首先,他系统总结了当时希腊人一般持有的处所概念,反复、仔细地考察分析了各种观点,肯定了处所属于物体,但与特定物体可以分离,最后得出某物体的处所是该物体的包围者之内界面的结论;其次,与他的目的论的运动理论相联系,他提出了天然处所的概念,赋与不同的处所以绝对的不均匀性。处所的界面理论与天然处所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处所概念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是他对当时一般看法的精致化,后者则是他整个自然哲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论证虚空不存在以及有限宇宙的等级结构都与此有关。

事实上,时间概念的三种日常广延、处所和虚空经验都一一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头脑里,他都摆出来进行讨论,但由于想以上述处所经验为主导来概括和综合诸经验,他自己也感觉碰到了一些困难:第一,处所应该有长宽高三维(这是广延经验),但只有物体才有三维,可是,处所不能是物体(上述处所经验);第二,处所应该有独自的存在,不依赖于所包容的东西(这是容器或虚空经验),但是,这个独自的存在在哪里存在呢(处所经验)?它岂不是还要有一个处所从而出现无穷倒退?通过搜集各种空间经验,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处所可能是物体的形式或形状,因为每个物体的直接处所直接包围着它,是该物体的界限,而形式和形状就是界定物体的界限;第二,处所可能是物体的质料,因为质料就是一物体的各种属性发生变化而它保持不变的东西,处所也是这样,内容物发生变化而它不变;第三,处所可能是物体自身界限之间的间隔;第四,处所可能是物体的上界,因为处所正是区别于物体而又在外面包围着物体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这虚空不存在。处所概念被他用来否定虚空的存在:他总结了人们主张虚空的种种理由,其中重要的有三种:第一.说虚空就是空着的处所,当它包容物体时,被认为是实的,当失去自卫队包容物时被认为是空的;第二,虚空是运动的必要条件,正如麦里梭和原子论者所说,如果有运动就必然有虚空,若没有虚空,到处充实,物体就不可能改变处所,不可能发生处所方面的运动;第三,“有些人以事物有稀和密为根据,认为虚空显然是存在的”,没有虚空就不能压缩和膨胀,而没有收缩和膨胀,就没有稀和密。

    针对第一理由,亚里士多德说,所谓处所是一物体的包围者的内界面,它既预设了包围者也预设了被包围者,说虚空是空的处所就是说它是没有被包围者的包围者,这是自相矛盾的,与说有无小孩的父亲,不可喝的饮料,不可感觉的感觉一样的荒谬,从逻辑上说不通。

    针对第二理由,亚里士多德说,虚空并非是运动的必要条件。因为一,运动可以是性质变化,不涉及处所;二,即使是处所运动,也不需要虚空,物体可以相互提供处所,例如流体的旋涡运动就是这样。

    纵观整个自然哲学的历史,肯定虚空者大多坚持虚空是运动的必要条件,而否定虚空者则坚持虚空不是运动的必要条件。像笛卡尔,为说明运动无须虚空,举的例证也是流体的旋涡运动。

    亚里士多德对虚空的否定不只是消极地指出主张虚空者的理由是不成立的,而且从自己的运动理论出发给出了积极的否定。他说.虚空不仅不是运动的必要条件,相反,若承认虚空,运动就会变得不可能。运动有两种,若是天然运动,则可以论证虚空中没有天然运动,因为天然运动来自本性,来自趋向天然处所的本性,虚空是完全均匀无差异的,因此,一个物体一旦进入虚空,它就没有任何理由往这里而不是往那里,往这个方向而不往那方向运动,唯一的可能是不动。

空间也不是像虚空一样的东西。那些主张有虚空存在的人认为,虚空就是一种没有任何可见物体的一个空的体积或说没有任何物体存在(甚至像空气一类的物体也没有)的空的体积。这种体积处处均匀一致,它只是一种纯粹盛装物体并使物体有“空间”运动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反驳了这种观点,它认为运动不必要有虚空作为条件,相反,有了虚空反而不能运动。因为运动必须要有差异,而没有差异的均匀一致的空间不能提供这种差异,虚空中没有内部区别,没有“上”、“下”之分;再说,在虚空里的任何地方都同等的没有阻碍,因此事物照理应一律地向其中一切的地方运动,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还可能证明如下,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其运动所通过的介质密度呈反比,而虚空中是没有介质的,固物体照理应在虚空中以无限大的速度运动,这也是不可能的。在亚里士多德的看来,恰恰相反只有在空间里,没有虚空才能有运动。因为一切运动都以自然物体的自然运动为先在条件,而自然物体的自然运动只有在空间里才能实现,只有空间里才有内部的区别、差异,才能给物体提供自然运动的动力。 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被称之为“现在”时间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时间的客观基础是运动,它依赖于运动,没有运动便没有时间。但时间只是“运动的某某”,而不是运动本身,即时间是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柏拉图认为时间就是天球的运动,毕达哥拉斯则更将时间等同于天球。而时间的前与后是以“现在”为限点的,“现在”是过去的终结,也是将来的开始:“现在”是一个中间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于一身。“现在”是时间前后的一个限点,是属于时间的,但它又不是时间的组成部分,正像点是属于线的,但线不是由点构成一样。时间虽是可分的,但它的过去部分已经不存在,将来部分又尚未存在,“现在”又不是时间,因此时间没有一个部分存在着,这看似导向了时间的虚无主义。“时间是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时间的客观基础是运动,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是运动的,时间是关于运动的某某,时间不能脱离运动,有其客观依据。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时间观概念,是对时间的唯物主义理解。第二,时间是一种,时间不是运动本身,每一事物的运动变化依赖于该特定事物自身和其处所(空间),但时间却是不与某一具体事物及其处所直接而特定地相关,时间只一般地与运动相关,出现于一切处所,和一切事物同在;另外,运动变化总有快慢,而时间本身是无快慢的,相反,运动所说的速度——快慢是由时间来度量的。具体说来,时间是关于运动的数,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是被数的数,至于由谁来数这个数,亚里士多德似乎没有很明确,也不会在乎。一方面,他认为,如果说除了意识或意识的理性而外没有别的事物能实行计数的行动,那么,没有意识的话,也就没有计数和计数的数,也就没有时间;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又明确说,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是客观存在的,它有前和后,而前和后作为可数的事物就是时间。虽然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有运动这个客观的基础,它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他又似乎对于能不能有人的意识、理性之外的东西来实施计数这一行动,从而有计数的数即时间这一问题,它似乎没有明确回答,只是提而不论,没有进一步探讨,并且他也没那个兴趣、没那个念头去探讨。因为希腊人的世界观是自然观,其哲学的主题不是人,而是自然。在希腊人看来,人是属于自然的,人只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万物都遵循自然法则。第三,时间是关于前后的数,这前后的分界点是“现在”。“现在”属于时间但不是时间。这个“现在”在一种意义以上是同一的,在另一种意义上是不同的:就其作为时间前后的一个分界点,就它作为数的单位来说,它始终是同一的、不可分的、无部分的一个限点;但作为不断继续着的“现在”,又是不同一的,“前一个现在”与“后一个现在”是不同一的,否则时间就不能连续,也就不能计数连续的运动了。 总的说来,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以物质运动作为时间的客观基础,是一种自然时间观;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5655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用统一场论破解程稳平ccxdl的炸不... 下一主题:张祥前用统一场论解释双生子佯谬
[楼主]  [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0/30 11:35 

黄宝:
迄今为止,在伽利略这儿,时空的观点已由开普勒达的见解完成了进一步发展。伽利略致力于研究运动中物体,尤其是在日常经验中处理的地面上的物体,这一事实导致了他的另外一些不同的见解。首先,伽利略明确抛弃作为一个说明原理的终极因果性概念。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家们分析地面上的运动或“局部”运动的方式,他们的分析旨在于回答为什么运动而不是怎样运动的问题,这种分析是按照在任何即定的运动中涉及到的实体来发展的,因此像作用、激情、有效原因、目的和自然位置这样的词和短语便占据统治地位。就运动本身而论几乎不置一词,至多只是在自然运动和猛烈运动,在直线运动和圆运动等之间作一些简单的区分。把为什么运动作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是以性质术语和名词短语进行的,可是对伽利略来说,怎样运动才是分析的目标,这种分析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进行的。
对伽利略来说,科学方法的第一步(即在一组事实中进行直观把握)的一个本质部分,对定量组合起来的这些要素的直观把握则会产生观察到的事实。在这项艰巨的任务中,他发现早期数学家和当代数学家的工作所提供的帮助极为有限。天文学确实总被看作是应用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已经有人认识到运动是一个几何概念。伽利略和托利拆利一样则尤其专注于力学。可是伽利略的问题绝不只是创造一种新数学来取代经验哲学家的唯心主义物理学。很自然,他发展这种新术语的原则是较为谨慎的,即接受日常用语的那些尚无精确含义的术语,如力、阻力,运动,速度,加速度等等,然后赋予它们精确的数学意义,也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定义它们,以致力于它们能够在数学家们已经熟悉的线、角、曲线、图形等定义的旁边取得其地位。当然,伽利略并没有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完全系统地认识到这种需要,也没有这样来满足这种需要,甚至伟大的牛顿在这点上也难免产生混乱,出现差错。伽利略提供了他认为需要的新定义,在许多情形中,精确含义要从他的用法中,而不是从任何特定的陈述中推测出来。但是从他的新术语中,可以推出某些对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极其重要的推理。
首先,对怎样运动的数学研究必然要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推到一种显著的地位,当我们使任何情形的运动受数学处理支配时,我们把它分析为在某些单位时间里走过的某些单位的距离。那时,人们还没有抓住把运动在数量上分析为时间和空间这一可能性的重大含义,关于空间和时间之本质的根本问题是在其他方面提出来的。必须记住,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经院哲学中,与定量方法相对立的定性方法,不仅使时间和空间变得极不重要,意味着真实世界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物体的世界观也不重要。
就时间来说,在伽利略的著作中有一些对近代形而上学特别有意义的特点。按照空间或距离来讨论事件,就是要赋予已被经院哲学家视为纯属偶然的一个特征以新的重要性和尊严,就是要向其物理思维受亚里士多德支配的人们提供一个新定义,这的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变,因为它使自然界成为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这就涉及到一个焕然一新的宇宙观,这个宇宙观的转变存在一个巨大难题。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代哲学历程中,变化(当然包括运动)要么被否认、忽视、不愿承认,要么被神化;它不曾得到过合理的说明。那时人们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存在者,通过他那完善的美,他把作为一个较高存在的可能载体的东西永远引入运动之中。他是所有善的神圣和谐,这种和谐现在被认为是在理想活动中实现的,他永恒地出现,本身虽然不动,却是一切变化的启动者。用近代的术语来说,现在不动地存在着,但却不断地把自身引入未来。因为我们已经遵从伽利略,把具有记忆目的的人从真实世界中流放出来。因此时间在我们看来不过就是一种可度量的连续统,只有此时存在着,那个时刻本身并不是一个时间参数,它只是在逝去的无限延伸和尚未践踏的未来的无限伸展之间的分界线。我们忘记了我们不再是近代形而上学的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忘记了作为一个可度量的连续的时间——在有规律的、庄重的寂静中,从死寂的过去运动成为未诞生的未来的现在分界线——是这样一个概念,如果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物理学睁必定会成为真实时间中的一个局部要素,由此重新赢得的一种更广泛的哲学,就要考虑把运动还原于自然界。
我们具有的时间是一个可以在数学上度量的间隔。运动的时间性可以归结到严密数学的术语,这个进一步的强调也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它意味着对于近代物理学来说,时间变成了一个不可逆的第四维。时间,像一维空间一样,可以用直线来表示,可以使之与类似地加以表达的空间事实相等同。伽利略对速度和加速度的精确研究使他设计出一种对时间进行几何表示的简单技术,这种技术特别适合于他试图说明的真理。由于他,物理世界开始被设想为一部完美的机器,每个人如果对现在的运动有详尽的知识和支配能力,他就能充分预言和支配这部机器的未来事件。由于把人从真实世界中排除掉,这样真实世界似乎是受机械必然性制约的。沿着这个趋势开始思考,在近两个世纪之后便导致了拉普拉斯那段著名的评论:了解原子在任何时刻的位置和运动的一种超人智慧能够预言未来事件的整个进程。在一个其现在不过只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运动的数学极限的世界中,假设这种超人智慧,事实上,假设任何智慧、理性、知识或科学的存在,都会使入觉得有些异常;可是,近代形而上学家们不顾一切地与新的空间观所提出的比较简单的困难斗争着,几乎没有时间或精力来攻击当前的时间概念中出现的更令人困惑的丑闻。伽利略已经发现,在时间中存在着某种能够完全在数学上加以处理的东西,这毕竟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就他的工作的这一方面而论,在他之后的数个世纪的天文学预言越来越精确,这些预言正好在第谷•布拉赫的努力中产生了惊人的飞跃。思想家们现在都很熟悉对运动进行精确测量的思想,伽利略本人发明了对运动进行更精确的时间测量的方法。
[楼主]  [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0/31 19:50 

葛兴:
只要一提到牛顿的时空观,就会连想起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这种批判似乎牛顿只有绝对时空观而没有相绝对时空观。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在牛顿力学中,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马赫的批判存在着三个问题。其一,牛顿很清楚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是纯粹思维的东西,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因为牛顿把书取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当然也是数学抽象了。而且他直截了断地把绝对时间称为数学时间;其二,牛顿不仅有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而且也有相对空间和相对时间的概念。牛顿的相对空间和相对时间的概念和我们实际上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很清楚,牛顿的相对时空是绝对时空的一部分,是对绝对时空的量度。马赫用相对时空去否定绝对时空并不高明;其三,马赫和牛顿一样,并不明白牛顿力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力的本质没有解决。如果弄清了力是物体的相互碰撞,我们只要把碰撞迭加到所研究的对象上,没有碰撞或碰撞正好能相互抵消的就是惯性系,否则就是非惯性系了。

黄宝:
这个观点值得商洽。经典力学总结了低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它反映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与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同一物体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到的运动学量(如坐标、速度)可通过伽利略变换而互相联系。这就是力学相对性原理:一切力学规律在伽利略变换下是不变的。
  然而现代科学证实,宇宙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空间和物质,也不存在绝对流逝的时间。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都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且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同时性的相对性,是爱因斯坦论述相对论的一个重要依据。然而很多人并未彻底理解这个问题。
  同时性的相对性,产生的根源是测量速度慢而引起的,而并非经典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时,是指绝对的同时,是假设测量信号无穷大的结果,或者是处于距离两个事件的位置,信号传递的时间相同。相对同时,是和测量速度和位置相关的,是主观同时,而不是客观同时。例如:AB两处发生爆炸,空气静止,在AB中间的人同一时间听到AB两处爆炸,而靠近A处的人,先听到A处的爆炸,后听到B处的爆炸声,他听到的结果不在一个时间点上,就是不同时的。
  在智者想来,这两个结果,完全是统一的,每个人测得的物理现象都没有错,错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结论,是可以得到“公认”的唯一结论。只要每个人都由测量现象,扣除信号传递需要的时间,都可得到,两个事件“同时”发生这个结论;或者都用无穷大速度测量,也会得到同时这个结论,所以同时性,是可以公认的结论,物理本质本身,不存在同时的相对性,是客观的规律,具有绝对性。用绝对时空观思考问题,没有什么不对,而采用相对时空观,则会导致不同的人对AB爆炸事件的描述可以不同,而不必将其统一起来,其结论,也变成了主观结论,随着测量者的位置而变化,而不是客观的结论。

葛新:
你的这一说法在网上能轻易查到。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真的是这样的吗?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时间和空间与物体的速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来说,时间和空间与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总之,时间和空间与物体的运动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从哲学上讲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方式。
宇宙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空间和物质,也不存在绝对流逝的时间。但是,把绝对时空作为数学上的抽象概念来研究也不行吗?数学上不是用一个原点和三条汇交于原点且两两互相垂直的有向直线来表示空间的吗?不是用一条有向直线来表示时间的吗?点和直线在物理世界中存在吗?何况牛顿这本书的名称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呢,请注意其中的“数学”二字。这些东西马赫当然知道,只不过他明知故问罢了。
至于同时性的相对性谁都明白,也只不过爱因斯坦在这里小题大作或借题发挥而已。

黄宝:
是的,我的这些话正是从网络上抄来的。但是它代表了我们当今对时空的看法,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楼主]  [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1 18:32 

葛新:
时空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远远还没有解决。只不过我们先要替牛顿鸣不平,我们误解了牛顿的意思,他明明有相对时空的说法,但人们硬要说他的时空观是只是绝对时空观。
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6页这样写道:“一般人除了通过可感知客体外无法想象这些量(指时空),并会由此产生误解。为了消除误解,可方便地把这些量分为绝对的与相对的,真实的与表象的以及数学的与普通的。”他所说的绝对的与相对的,真实的与表象的,数学的与普通的,这些显然是并列关系。接着就按这种并列关系叙述了时间和空间:
“I.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由其特性决定,自身均匀地流逝,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又名延续;相对的、表象的和普通的时间是可感知和外在的(不论是精确的或是不均匀的)对运动之延续的量度,它常被用以代替真实时间,如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一年。
Ⅱ.绝对空间: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相对空间是一些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或是对绝对空间的量度,我们通过它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它一般被当作不可移动空间,如地表以下、大气中或天空中的空间,都是以其与地球的相互关系确定的。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在形状与大小上相同。但在数值上并不总是相同。例如,地球在运动,犬气的空间相对于地球总是不变,但在一个时刻大气通过绝对空间的一部分,而在另一时刻又通过绝对空间的另一部分,因此,在绝对的意义上看,它是连续变化的。”
牛顿在这里明明先说绝对时空的概念接着就说相对时空的概念,但人们为什么硬要说他的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呢?

宗荣:
这个问题我也有同感。可能是马赫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大家认为是对的,于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一下子也出了名,压倒了相对时空观,牛顿的相对时空观反倒被人们忽视了和遗忘了。

黄宝:
不是这样的。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但却把它们看成是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他所提出的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虽然在解决宏观低速下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时能很好的适用,但在离开宏观低速的条件时,便无能为力了。牛顿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的物质是脱离的,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进而提出了所谓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它虽然承认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但认为时空与物质运动无关,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时空的具体特性不受物质运动的影响,是绝对不变的。
而在狭义相对论里,时空不能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时空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影响,按照洛仑兹变换,随着物体速度增大会产生尺缩钟慢和质增。这是牛顿绝对时空观所不能解释的。

葛新:
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物理概念,不同的物理概念在相互关系上风、马、牛不相及多的是,这并不奇怪。那种时间与空间一定要相及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时间和空间研究的是运动两个不同的方面,时间是研究运动的过程,空间是研究运动的位移。这两者不相关是可以理解的。它与哲学上的辩证法并没有一点矛盾。
不过,人们普遍认为洛仑兹变换是对的,狭义相对论也是对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是对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当然也就错了。但实事上完全相反,洛仑兹变换是错的,狭义相对论也是错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是错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当然也就有一定道理了。
这个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三言两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好在这涉及到以太的存在性问题,在本书的《关于两种以太观的对话》中有详尽的论述。
总的说来是这样的: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中认为以太始终是流体,而实际上光是一种频率至少高到400×10^12赫的电磁波,这种频率交变力的下以太变成了一种固体。由于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原理错了,导致洛仑兹变换是错的,狭义相对论也是错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当然是错的了。
[楼主]  [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2 18:06 

黄宝:
声称自己有重大突破,那是靠不住的。谁能证明?谁认可?发表在那个杂志上?只有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经过别人重复验证,才能被认可。

葛新:
你这样说是对的。我本人在2011年第9期下半月的科学中国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新解释》的文章,全文是这样的:
“在物理学史上,迈克尔逊——莫雷试验是一个转折点。迈克尔逊为了证明以太的存在精心设计了一个用光的干涉来探测以太漂移的试验。
人们认为,我们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着一种称为以太的物质,它是光的媒介。光行差现象证明了以太相对太阳静止,地球以30公里/秒的速度在以太中运动。为了能捕捉到这种以太漂移,迈克尔逊把干涉仪固定在地球上,他认为干涉仪两条干涉臂上的光除了以光速在干涉臂上运动外,还会随地球一起以30公里/秒的速度在以太中运动。他根据以太对光来说是流体和干涉仪试验中的具体参数,计算出在试验过程中,只要将干涉仪转动90度,屏幕上光的干涉条纹会移动0.4个条纹。但试验的结果是干涉条纹没有任何移动,后经多次重复试验结果仍然相同,后来把这个没有条纹移动的现象称为“零结果”。并认为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太漂移,否定了“以太风”。以太风不存在,以太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试验结果在当时物理学界激起轩然大波。被开尔文称为当时物理学上空两朵乌云之一。
否定了以太也就是否定了电磁理论所要求的菲涅耳的静止以太说,这就使电磁学的基础受到了冲击。零结果使洛仑兹极为困惑,一再追问: “在迈克尔逊先生的实验中,迄今还会有一些仍被看漏的地方吗”?在这种无可奈何的背景下,为了挽救以太理论,他提出了长度收缩假设。
洛仑兹设想,观察者相对于以太以一定速度运动时,长度在运动方向上发生收缩( ),而在运动垂直方向上不发生收缩。这就刚好抵消了不同方向上光速差异造成的干涉条纹的移动,于是洛仑兹就在不抛弃以太概念的前提下解释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
莫雷和密勒在开尔文的敦促下,为了检验洛仑兹的收缩假设,于1904年做了一套钢制的不等臂干涉仪进行试验。它做工精细,调节方便,光路达64米,灵敏度有了新的提高。然而,实验结果比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所得更接近于零。由于不等臂干涉仪能测量到洛仑兹收缩(干涉条纹会移动),这就是说,洛仑兹收缩假设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而是被试验所否定。
为了挽救以太,长度收缩说是唯一的吗?不是,还有一种更好的理论,那就是波动介质变硬说。
人们普遍认为:固体永远是固体,流体永远是流体。但是这个成见对波的传播来说并不成立。
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往复振动时,介质的受力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微粒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传播波的地方的介质的流动性自动消失了,或者说此时传播波的地方的介质变硬了。所谓的“硬”,实际上是指介质分子活动范围小到和固体分子活动范围一样。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由于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所以只要波的频率足够大,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和在固体介质中一样快。这就是波动介质变硬说。
假设波在正半周的平均作用力是不变的,在此力作用下介质作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其移动的距离(等效于在交变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

此半个周期的时间 。这里 是波的频率, 是平均加速度。

由于平均加速度 是一常量,于是介质微粒在正半周内移动的距离 与波的频率 的平方成反比,只要频率足够大,介质微粒在半个周期内移动的距离就可以足够小。频率大到一定的值,流动的介质对波的传播而言就和固体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负半周内介质微粒受力和运动方向都会相反。如果不考虑 的大小,波的频率达到1012赫兹时(如超声波),介质运动范围便在10-24米范围内。波的频率达到4×1014赫兹时(如红光),介质运动范围更在10-29米范围内。所以,波动介质变硬说从介质微粒运动具体数量级来看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但20多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当超声波频率达到几个特(1特=1012)赫兹时,它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竟增加了2倍多。
声波在冰中的速度约为3160米/秒,这正好是1450米/秒的2倍多。也就是说,频率达到几个特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象低频超声波在固体冰中的传播速度一样。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水对频率达到几个T的超声波传播的地方变得象冰一样硬。
要注意的是:波动介质变硬说是介质在传播波而且波的频率很高的时候表现出的类似固体的一种性质。它不是因为分子间吸引力大而将分子束缚在一起形成固体而变硬,波动介质变硬仅仅对频率很高的波才适用。同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变硬,只是在波传播的地方变硬。
由于真空中的以太是传播光的介质,真空中的以太和水一样,是一种流体;光和声音都是波;光的频率又非常之高,频率最小的红光都超过了400特。因此,有理由认为光在真空中以太中的传播类似于频率达到几个特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因为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我们就顺理成章地得到这样一个推论:真空中以太对光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
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迈克尔逊是根据以太对光来说是流体的前题来设计他的试验的,以太对光的传播好象固体一样就说明他的前题是错误的,这个试验的所有的具体计算也都是错误的。
如果以太对光的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就可以重新作出如下解释。
从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半反镜中发出的光,是在半反镜中传播后射出的,半反镜无疑是固体;对从半反镜中射出而进入干涉臂中以太的光来说,传播此光的以太又象固体一样。这样一来,半反镜和相连的传光以太就分别是固体和类似于固体,从而它们好象是两种固体连结在一起。而半反镜又是同地球固联在一起,相当于地球和传播此光的以太也是连结在一起。于是,对从半反镜中所发出的光而言,地球和传播此光的“类固体”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没有以太漂移,也就没有以太风。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水平臂和垂直臂的相同路程上花的时间相同,没有光程差。将迈克尔逊干涉仪转动90度,干涉条纹当然不会有任何移动,试验出现的零结果也就是必然的了。或者简单地说,真空中的以太对光而言是没有以太风的,即使以太对地球而言有以太风,但迈克尔逊——莫雷试验是用光来探测以太风的,这个试验当然是测不到以太风的零结果。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令人信服地和漂亮地证明了真空中的以太对光传播的地方好象固体一样。这就是说以太的确是传播光的介质,以太在传播频率很高的光时能“变硬”,也就是证明了以太具有惯性。我们在这里就找到了以太是一种有惯性的物质的确凿证据。所以迈克尔逊——莫雷试验正好证明了以太是一种有惯性的物质,而不是否定它。
波动介质变硬现象由于非常罕见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迄今为止仅仅发现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在水中传播这样一个实例。以致这一现象一百多年来没有被人们发现,即使是现在仍然鲜为人知。但它确实用牛顿的波动理论推翻了人们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零结果的原有解释,推翻了人们否定以太的结论,这可是一次举足轻重的拨乱反正。
波动介质变硬说认为介质在频率很低的波时是流体,只有在波的频率升高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表现出类似固体的性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光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它表现出了类似固体的性质。那么对频率很低的电磁波来说,以太应是一种流体。由于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因此低频电磁波的速度应就比光速小,人们已经有试验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波动介质变硬说是能用试验证明的。更深入的论述请见《电磁波速度与其频率的曲线关系》一文。”
[楼主]  [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2 19:06 

[楼主]  [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2 19:07 

[楼主]  [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2 19:09 

[楼主]  [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3 18:47 

宗荣:
这个问题的涉及面实在太广了。如果牛顿的时空观是对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就彻底错了,反之亦然。可是问题是人们都认为因斯坦的时空观是对的,谁是谁非这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黄宝:
《科学中国人》杂志虽然可以有版权,但算不得权威杂志。我们暂时无法判定谁是谁非,那只好让历史来证明了。总可以把你的时空观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葛新:
空间是物体运动的位移及其无限延伸;时间是对物体运动周期的计数及其无限延续。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运动的量化,时空是用来说明运动的。如果位移和时间同时具体地确定了,物体的运动也就随之确定。物体运动的具体位移如果确定了,具体的空间就随之确定。物体运动位移的无限延伸如果确定了,某一抽象的空间也就随之确定。所有物体运动位移的无限延伸的总和就是抽象的总体空间概念。由具体空间到抽象空间就是由有限到无限的转变。时间也是这样,如果对周期运动的周期的计数是具体的,就是具体时间。历史上有人说时间是一列数字就是对这一系列周期运动的周期的计数结果。如果对物体运动周期的计数变成无限延续,那就是抽象时间了。牛顿也明确指出抽象时间也就是无限延续。因此时空的这一定义既包括了具体时空同时也包括了抽象时空,由相对时空到绝对时空正是由有限到无限的转变,这与数学上也是不谋而合的。

宗荣:
我们还是先来具体地讨论空间吧!
[楼主]  [1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4 19:46 

葛新:
好吧!那就具体谈谈空间。
我国古代有“上下左右谓之宇”的说法。这里的“宇”显然就是空间的意思。什么是空间?这里的空间是对物体方位的量度。物体是指自身的大小形状,方位是指与其它物体的位置关系。
一、实空和虚空
1、实态和虚态
如果桌子上有个玻璃杯,其内部可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装有东西,另一种状态则是空的。我们把这两种状态分别称为实态和虚态。
2、实态和虚态的可检验性
这两种状态可以用手或其他物体来加以检验,如果杯内是实态,手或其他物体是伸不进杯内或在伸入时要排出杯内的东西;如果是虚态,则手或其他物体可以很容易伸入杯中而不排出杯内的东西。
3、实空和虚空
空间任何指定的范围内,都是由这两种状态组成。我们把实态的空间范围称为“实空”把虚态的空间范围称为“虚空”。实空是指该部分空间已被某种东西占有,能阻碍其它东西进入。虚空即是该部分空间可以看成基本上未被占有,对其它东西进入的阻碍可以忽略不计。
4、实空的基本性质
实空能阻碍其它同类东西进入。我们把实空的这一特性称为实空的基本性质。
5、实空和虚空的量化
如果把实空记为1,把虚空记为0,那么就得到了数学中二进制的两个数字。由实空和虚空组成的各种物体有一定大小,是可以量化的,能用相应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实际上,某一方向的长度就是空间在这一方向上的具体量化。
如果把某一区域截面的实空处涂黑,虚空处涂白,我们就得到了该区域截面的黑白图片。
6、实空和虚空的相对性
实空和虚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选取的实空参照物不同而不同。
如果把人体不能进入的地方称为实空,人体能进入的称为虚空,那么自然界的图景就是一幅幅活生生的人类世界:有高山、大海、天空、地面、高楼大厦、动物、植物等等。
如果把中子不能进入的地方作为实空,中子能进入的地方作为虚空,那么以上的人类世界图景就完全消失了,而是质子、中子、介子、轻子、重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原子、分子等等。于是,一幅幅基本粒子世界的图象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把星星看成实空,星星以外的空间看成虚空,这时自然界的图象就变成了由恒星、行星、卫星、慧星组成的太阳系、银河系等星系世界了。
由此看来,作为参照的实空不同,得到的世界图象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实空和虚空并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例如地球对于人体而言,它是实空,而对于中微子而言,则是空空如也,可以忽略不计;地球表面大气层对于人体而言,可以看成虚空。而对于气体而言,它并不是虚空,而是充满了空气。它能使用螺旋浆的飞机上天,能产生破坏力巨大的台风。因此,不同的实空,其对应的虚空也是不尽相同的。
7、实空和虚空的不可分性
实空和虚空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的。不难想象,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一种被认识到的实空是由更小的实空和虚空所组成;从任何虚空中总可以找到更小的实空。总的来说,没有纯粹的实空和虚空,也就是不存在不含任何虚空的实空,也不存在不含任何实空的虚空。实空和虚空相互穿插,相互渗透,不能分离。
8、实空和虚空的不连续性
因为实空被虚空所隔开,虚空又被实空所隔开,因此实空和虚空都是不连续的。
[楼主]  [1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5 18:30 

宗荣:
你都一、二、三起来,看来你要长篇大论了。

葛新:
是这样的。我认为这样条理更清楚一些。
二、空间的本质
实空和虚空都是不连续的,把它们合在一起才组成一个连续的空间。从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空间是实空和虚空的组合。这种组合自然包括了它们的界限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空间 = 实空 + 虚空
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是自然界的抽象。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实空和虚空分别对应于数轴上的有理数和无理数,具体的空间对应于数轴上的线段,宇宙或自然界则对应于整个数轴,即整个实数集。这样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互相穿插和不连续,就好似实空和虚空的互相穿插和不连续。
三、空间、物质和自然界的关系
具体的物质或物体都是由实空和虚空构成的一个整体。很明显,整体的物质具有实空的性质。但对于比它更小的层次而言,物质内部是有空隙的,也就是物质的内部也存在着虚空。严格地说:物质是由实空和虚空组成。
归根结底,自然界也是由实空和虚空组成的。那么,空间、物质和自然界都是由实空和虚空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一般而言,有限的空间和物质是等同的,物质是某一具体的有限空间。自然界的物质层次在大的和小方面都是无限的,无限的空间等同于自然界。
把空间归结为由“实”和“虚”两个要素组成是科学的和必要的。因为这样就最简单地抓住了自然界中最本质的东西。这不仅是合乎辩证法的,而且为辩证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样定义的空间和以往的空间有所不同。显而易见,这种空间是无限可分的,因此,在任何一种具体的实空中,都有存在着无限个层次的实空和虚空。也就是说,在我们周围的空间中,分布着无限个层次的物质,它们中间的大多数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被统称为暗物质。这一点,极其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认为看不见的空间是一种什么东西也没有的绝对真空。空间的这一定义就正好克服人们绝对真空的错误认识。
四、实空和虚空无限可分性
我们以上提出的实空和虚空无限可分只是一种猜想,以下提出具体说明。
可以这样认为,引力是由复杂的碰撞过程所产生(在第二章中会详细讨论)。例如一个钢球,它的引力主要地是由内部粒子的碰撞才能产生。比较大的粒子是进入不了钢球内部的,必须由更小层次粒子的碰撞,才能产生钢球各分子之间的引力,以保持钢球的形状。同理,一个分子、原子和电子也必须由比其更小层次的碰撞才能保持其形状。由此类推,只要有一种粒子存在,为了能保持其形状,就必然受到另一种更小的粒子的碰撞。只要把这种碰撞的粒子作为该层次的实空,这种粒子肯定又是在运动着的,因为只有运动着的粒子才能发生碰撞。考虑到运动是在虚空中进行,该层次中必须有虚空才行。因此,实空和虚空的层次是无限的。也就是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实空和虚空层次的无限性用反证法很容易证明。假设实空和虚空的层次是有限的,其最大值为N。对于第N+1层次来说,它也必须由更小层次粒子的碰撞,才能产生粒子各部分之间的引力,以保持其形状。于是N+1也成立,这与假设N相矛盾。因此,实空和虚空的层次是无限的。
[楼主]  [1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6 20:27 

宗荣:
我们再来具体地讨论时间吧!

葛新:
也好,就这样吧!
古人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里就有时间的概念。时间这一本来十分简单的概念已被有些人弄得玄而又玄,无法理解。
每天我们都会不止一次地提到“时间”这个词,“现在几点了?”,“什么时间开始?”,“多长时间?”
那么时间是怎么产生的呢?从认识和测量时间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在白天和黑夜的循环过程中,逐步产生了“日”的概念;从月亮的圆缺循环过程中产生了 “月”的概念;从寒暑的循环中产生了“年”的概念。
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
什么是时间?相对时间是对运动过程的量化,是表示运动过程长短的物理量。如何量化?具体地说,是通过对某一具体运动周期的计数来对运动过程进行的量度。因此,时间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周期运动。相对时间就是具体的计数,绝对时间就是这种计数的无限延续。
相对时间是对运动过程的量化,这种量化的基准是某种周期运动的周期长短,量化的方法是对周期的计数,计数又只有从小到大一个方向,因此时间是一维的。
一、时间单位的周期性
具体时间单位都分别对应着一种特殊运动的周期。例如年、月、日,分别对应着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年、月、日的多少则是对相应的运动周期进行计数。
二、时间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运动周期的计数过程是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的。众所周知,计数过程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已经计数的是过去,正在计数的是现在,暂未计数的是将来。因此,时间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三、时间的连续性和无限性
由于对过去运动周期的追溯和对未来运动周期的计数可以是连续的和无限的,时间也是连续的和无限的。也就是说时间既没有开端,也不会终结。
四、时钟的结构
时间的量度正是通过对一个具体运动周期的计数来实现的。所有测量时间的钟都是由一个特殊的周期运动和对运动周期多少进行计数的机构所组成的。例如,一个机械手表里有一个作周期运动的摆轮和对其摆动周期进行计数的时分秒齿轮计数机构。石英钟也是由一个石英晶振和相关的分频器及由各种门电路构成的计数器组成。
五、相对时间的相对性
相对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因为选作时间基准的特殊的周期运动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其运动周期之间并不是绝对地保持不变。例如,精确测量表明:年、月、日的周期都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变快,有时变慢,总的趋势在变长。它们之间的变化也不成比例。根据对古珊瑚虫化石以及当今珊瑚虫的年轮和日生长线的研究表明,晚石炭纪的珊瑚化石每年平均有385—390条生长线,而现代珊瑚在一年的生长期中约有360条生长线。也就是,晚石炭纪一年约有385—390天,而目前一年约是360天。
特别地,每种具体的物体或其周期运动都有一定的寿命,无论其寿命多长。若作为某种时间基准的物体或其周期运动消失了,那么这种具体的周期运动也就根本不存在了。我们必须选取新的时间基准。因此,绝对不变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绝对精确和永恒的钟是不存在的,牛顿的绝对时间也是不存在的,但绝对时间可以抽象。
六、时间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时间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没有时间的物质运动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首先,时间离不开物体的运动。时间只是形式,它总是以物质运动为内容的。如果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那就是没有经历时间,也就是没有这种现实的时间。
从时间的量度也可以说明时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年,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就是一天。可见,离开物质的运动,时间是不可思议的。
同样,物质的运动也离不开时间。物质的运动不能没有时间的形式。如果说某种东西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那就是不存在于任何时间中的东西,也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肯定了时间物质运动不可分,也就肯定了时间的客观存在性。时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同物质运动一样是客观存在的。
七、绝对时间是不存在的,只能抽象。
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间是机械论时间观的典型代表。牛顿的所谓“绝对时间”,就是把时间看成是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时间就象川流不息的河流,发生什么事也好,不发生什么事也好,发生这样的事也好,发生那样的事也好,它总是均匀地流逝着,一句话,时间同物质的运动是无关的。 显然,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间是不存在的,但是,这种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间作为数学上的抽象是完全可以的,同时也有其重要意义。
八、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是从不同的侧面和运动相关联的。空间是从位移的角度和运动相关联,时间是从某一特殊物体运动周期和运动相关联。位移和特殊运动的周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属性,因而时间和空间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除了和运动相关联外,再没有其它的关联。
空间、时间和质量是与速度的大小无关的。那种认为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变慢,尺子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变短,物质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变大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九、时间、空间和运动的关系
如果对象的运动速度用v来表示,对象的空间位置用S来表示,对象的时间位置用t来表示,那么运动速度等于对象的空间位置变化(对象的位移)与对象的时间变化(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这里的运动和位移是有方向的矢量。
[楼主]  [1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7 18:45 

黄宝:
你的这些说法虽然很简单很直观,我们还是难以接受。

葛新:
我还没有说完呢!接着上面继续,写成数学式子,也就是:
v = S2 - S1 / t2 - t1 = S / t
1、不难看出,速度是对运动的量化。因为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方向,速度的大小可以看成是运动的大小,运动和速度有完全相同的意义。因此物体的运动完全可以用其速度来表示。
2、 如果S2 - S1 = 0,则v = 0,运动没有发生。t2 - t1也不能为零,否则就没有意义,也就是说运动只有在不同的时刻才能作出判断,否则就没有实际意义。只有S2 不等于 S1 ,t2 也不等于 t1运动才有意义。因此,运动必须具备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这两个要素才行,单独一个要素并不能描述运动。
通过物体的运动把空间和时间联系了起来。在这里空间是与位移相关联的,时间是与运动过程相关联的,时间和空间各自独立,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3、运动和空间、时间的关系是:运动等于对象的空间变化与相应的时间变化的比值
十、度量时间的工具和基准
时间度量的工具是钟。测量时间的钟都是由一个特殊的周期运动和对其周期多少进行计数的机构所组成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作为时间尺度;公元前二世纪,人们发明了地平日晷,一天差15分钟;一千多年前的希腊和我国的北宋时期,能工巧匠们曾设计出水钟,精确到每日10分钟误差;六百多年前,机械钟问世,并将昼夜分为24小时;到了十七世纪,单摆用于机械钟,使计时精度提高近一百倍;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石英晶体震荡器出现,对于精密的石英钟,三百年只差一秒。
自十七世纪以来,天文学家们以地球自转和世界时作为时间尺度:当地球绕轴自转一周,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人连续两次看见太阳在天空中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平太阳日。1820年法国科学院正式提出: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为一个平太阳秒,称为世界时秒长。
由于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不规则变化和长期减慢,所以世界时每天只可精确到1×10-9秒。
1953年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钟研制成功。1963年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铯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1秒。此定义一直延用至今。
十一、什么是时空
因为空间只是某一瞬间实空和虚空的图象,它是静止的。因此要全面地认识自然界,还必须考虑到实空的运动。这种考虑到实空和虚空不断变化的活动图景称为时空。如果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时空 = 空间 + 时间
空间是反映物质的存在性,时间是反映物质的运动的过程。它们是物质两种不同的基本属性。
由物质不灭可知,自然界是永恒存在的。由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可知,自然界是永恒运动着的。因此,自然界既无起点又无终点。也就是时间无始无终。
十二、两种时空观
在牛顿力学中,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即:空间是绝对的——空间任意两点的距离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时间是绝对的——事件(过程)持续的时间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同时性是绝对的——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所有的惯性系中观察都是同时的;质量是绝对的——物体的质量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这一时空观与人们的经验是完全相符合的。
而狭义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相对的,运动的时钟延缓——时间膨胀(钟慢)效应;空间是相对的,运动的尺度缩短——长度收缩效应;同时性是相对的——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察是不同时的;质量是相对的,质量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时空观与人们的经验是完全不相符合的。这一时空观错在哪里呢?
尽管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即运动的相对性和光速为常数是对的,但是,狭义相对论根据这两个假设得到的所有推论都是错的。这是因为人们至今并不了解光的本质,不懂得以太传光似固体。实际上洛仑兹变换是不存在的,狭义相对论中随运动速度的增加,时钟变得越慢、尺子缩得越短以及质量不断肢增加的效应都是不存在的。
[楼主]  [1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8 20:32 

黄宝:
你的时空观与牛顿的时空有很多是相同的。而且你的时空观与物质的概念搅和在一起,很难区分开来。

葛新:
在生命和人类诞生以前,物质就是存在的,世界和人类都是因为物质的存在而存在。物质构筑了纷繁美丽的大千世界。因此,世界和空间是充满物质的。
什么是物质?
列宁给物质下了一个哲学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在哲学中,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从属于物质。
意识是有了人类以后才有的。即使没有意识,物质也照样存在。因此,不应该把物质同意识扯在一起。没有意识,什么是物质?所以,应该在客观世界中去寻求物质的定义。
什么是物理意义上的物质呢?
只要全面认真地考察一番,不难知道物质是对空间的占有。这里占有空间的泛指石头、水、原子、中子等任何一种客观实体。
具体地说,已占据了某空间的物质就会反抗别的物质来占领该空间,这就是碰撞。因此,凡是能相互碰撞的双方都是物质。
在碰撞过程中,总动量保持守恒。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也是碰撞过程的规律。当然,这里的碰撞包括人们宏观上看得见的和微观上看不见的。
我们知道,意识或精神是不会占有空间,它们是不会发生碰撞的,因此它们不是物质。
物质的这一定义是不会产生任何矛盾的,而且和人们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也是兼容的。
人体是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物质世界的。人体的感觉并不一定是完全可靠的,同时人体的感觉只能感知自然界很少的一部分。例如,我们看到的影子、虚象、海市蜃楼等就不是物质,因为它们不会占有空间,不会发生碰撞。但是它们是客观存在,可见客观存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物质。只有客观实在的东西才是物质。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客观世界的很少的一部分。原子分子和暗物质我们就看不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听到的声音也不是物质,是空气分子运动而产生的声波。嗅觉、味觉和触觉所感知的当然是物质,但也只是物质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质量是物质一个重要属性,什么是质量?质量是对物质的量化,也就是物质的多少。物质和质量是互为存在的,没有无物质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物质。
怎样来求出质量的多少呢?实际上,可以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来测量物质的多少。可用“千克原器”的仿制品作为质量的基准,使它去碰撞待求质量的物体,只要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就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公式求出另一个物体的质量。
质量基准是由人们规定的。1791年法国政府规定1(分米)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千克,并于1799年用铂制成质量与此相等的圆柱体,叫做标准千克,保存于法国档案局。因此也称之为“档案千克”。1872年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档案千克比4℃时1(分米)3的纯水质量小0.04克。此后就选取了档案千克作为质量单位的基准器。
1883年,用铂铱合金制出的质量基准器1千克原器是仿照档案千克制定的。它是一个高和直径都为39毫米的圆柱体。当时共制成41个千克原器的质量基准,现在在国际单位制中仍采用千克原器作为质量的基准。
测量物体质量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受力平衡,例如使用天秤或弹簧秤。称量的方法归根到底仍然是在使用碰撞的方法,只不过这种碰撞是人们看不到的。因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碰撞,我们会在第二章中详细地讨论这一问题。
占据空间、客观实体、能碰撞和有质量是同一个意思。“实”就是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有质量,就意味着有碰撞能力。反过来,占据空间的多少、碰撞能力的大小就含有质量多少的意思。质量是通过碰撞过程来测量的。物质和质量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质量的地方就一定有物质。空间和物质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物质只占有空间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空着。
什么是物体?物体这一概念可以看作是不言自明的,如果硬要下个定义,则物体是由各种物质和各种层次构成的某个整体。其实物质也是有一定层次的,因此物体和物质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线。只不过在物体和物质这两个名词同时使用的时候,似乎物体的层次和结构要更大一些,所包含的物质种类要更多一些。
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物质结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物质以不同的层次分布,这种分布是不连续的。目前,通常认为可分为微观、宏观和宇观三个大的层次,每个大的层次又可以再分为若干个小的层次。
1、微观系统的层次
微观系统是指目前已知的分子、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物质系统。
2、宏观系统的层次
宏观系统包括地球上的物体、卫星、行星和恒星所构成的物质系统。
3、宇观系统的层次
宇观系统一般是质量或尺度很大物质系统。它包括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和总星系所构成的物质系统。
物质的层次是互相联系和无限可分的。任何一个物质层次无不都是上有更高的层次,下有更深的层次。层中有层,层层相联。任何一个物质层次只是无穷层次系列中的一个“关节点”,从而形成层次的等级性。某个层次总是由下一个或下几个层次所组成。
物质的种类极其繁杂,性质也千奇百怪。就拿恒星来说吧,太阳只是一颗普通的中等恒星。恒星中有光度比太阳亮几十万倍的巨星,也有光度只及太阳几十万分之一的矮星;有的恒星体积比太阳大千、百倍甚至百亿倍,但密度只有地面空气的千、万分之一,有的恒星体积比地球甚至月亮还小,但密度却大到水的密度的几万倍甚至于上亿倍;恒星的质量有比太阳质量大或小几十倍的,恒星的表面温度有几万到十几万度的,也有表面温度只有几百度的红外星;中子星的直径只有20到40公里,质量却同太阳相当,密度大到每立方厘米上亿吨,表面温度高达一千万度。
在自然界中,物质以各种形态出现。例如大家熟知的固、液、气以分子或原子为基本单元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此外还有由高速运动着的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等离子态、有由中子构成的中子态、有弥漫于较大空间的各种场态物质、还有所谓的由正电子反质子反中子构成的反物质等等。
总之,辽阔的大地,巍巍的群山,无边的星辰,微微的粒子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15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11/11/09 08:03 

2.6 终观 唯物主义 皆可知论的四大观止

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肯定没错。但由于哲学与科学的物质定义都不对,所以不仅科学无法证明物质世界的因太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哲学实在观,而且哲学也无法说明物质世界的因太具体而难于把握的科学实物观,最重要的由此使物理学无法阐明物质世界的因太简单而难于至信的自然实体观。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实事求是的从逻辑学出发,先确定什么是物,再确定什么是物的质,然后自然的就能建立起哲学与科学相统一的正确世界观。

因为哲学的“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定义,由于客观实在的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所以不对;而科学的“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实物”的定义,由于物体本身都是实物所以也不对;至于逻辑学的“物质是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定义,由于“物”严格的讲就是实物的指称,所以其“质”则应是实物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哲学性质与因相互作用而相对运动的科学性质的统一指称才对。

又因所有实物(包括人)都是由因具有匀速圆周运动与匀加速直线作用的性质或趋势,而在轨道上高速高频的转动与相互摄动着的质子构成;所以当人的感觉器官中的质子与外界质子之间的势能变化,通过人的神精系统中的质子传递到人的大脑中的质子时,就构成了人的意识活动的精神现象,因此第一性的物质自然的就是不依赖于第二性的人的意识,并为第二性的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所有实物都具有的相互作用与相对运的基本性质。

还因人的大脑是高度发达的实物,发达到不仅具有对通过感觉感知到的外在事物的表象进行划分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感性认识的机能,而且具有对外在事物的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归纳与演绎等理性认识的机能,最重要的具有对外在事物的规律与原理及理论进行证明与检验、完善与发展等真理性认识的机能,所以物质世界即统一于感性认识到的物体性质定义,也是统一于理性认识到的物体本质观念、还是统一于真理性认识的物体实质学说。

简而言之,只要我们实事求是的从逻辑学出发,就可以用相统一的简单无假的哲学定义与精确无误的数学定理及确定无疑的科学定论,证明朴素的由原子与虚空构成的宇宙,与机械的力学原理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及辩证的物质第一性与意识第二性等唯物观都是最好的终极论断,进而还能够发现波普尔提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及思想世界之间为世界1产生世界2、世界2创造世界3、世界3说明整个世界的理论就是世界观的最好的终极学说。

世界观的终极学说

世界1(人类认识的物质现象):
由因相互作用而相对运动的现实质点构成的自然的理想实体
或因引力作用而高频振动的己知质子构成的物理的客观存在

世界2(人类意识的精神活动):
由现实质点的因相互作用而相对运动构成的自然的实体属性
或己知质子的因引力作用而高频振动构成的心理的主观思维

世界3(人类思想的知识体系):
由相对运动的现实质点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自然的属性学说
或高频振动的己知质子因引力作用而构成的真理的自然常识

================================================================
自然物理观——看自然力学的对称结构与物理统一的客观事实(WORD版)
全文下载网址:http://www.qiji.cn/eprint/abs/2322.html
作者:思林(提交人:silin007 2005年1月30日)

※※※※※※
即别轻信人说的,也别坚信己学的,更别迷信书写的;只信亲眼能见的,而且亲手能算的,关键亲身能验的;科学事实
[楼主]  [1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09 20:20 

宗荣:
你的时空是由物质的运动所引起。只要有了物质的运动,时空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以物质的运动是非常关键的。

葛新:
你的理解是深刻的。如果没有运动,时间就不能存在,空间也只有一种永不变化的状态。
运动一词是不言而喻的。它在哲学里研究得比较透彻。哲学中关于运动的主要观点是在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无限丰富的多样性正是在它的运动中展现出来。
一、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实在基础。一般说来,没有无运动的物质和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首先,没有无运动的物质。从小尺度的微观粒子到大尺度的天体,无不处在运动之中,无不经历生成和灭亡的历史。不论无机界还是有机界,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一定的运动形式而存在。离开运动,任何物质形态既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被人们所认识。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也只有运动着的物质才能发出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和仪器而被人们所认识。
一般而言,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提起运动,总得说是什么东西在运动,总得有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变化的主体只能是物质的东西。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是电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有没有精神的运动?当然有。思维的过程,思想的发展,就是精神运动。但是精神运动是离不开人脑生理过程的基础的,而人脑就是高度严密复杂的物质体系。
必须注意,影子不是物质,影子可以运动。影子是从属于某一主体的,象人影从属于人体一样。影子还与光源的方位有关。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这说明运动和物质一样是世界的普遍状态,说明运动是绝对的。但是在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过程中又存在某种静止的状态。所谓静止,就是指的以下两种情形:第一,在特定条件下,事物的某种特殊形式或特殊状态的运动停止了;第二,在特定条件下,事物仍然保持它自身的性质不变。这两种情形,都说明静止状态是相对的。第一种情形,说明静止是事物的局部状态。第二种情形,说明静止是事物的暂时状态。
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离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离开运动讲静止,离开静止讲运动,是把静止或运动状态绝对化,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这里要注意的是,把运动状态绝对化和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是同一回事。辩证法承认事物发展过程有绝对的一面但反对任何一种绝对化。
承认绝对运动是十分重要的,承认相对静止也是十分重要的。不理解静止,就不能真正理解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就无法区分事物,就根本说不清什么东西相对于什么在运动,当然也就无法把握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固然是由物质的永恒的运动而产生的,却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没有相对的静止状态,就没有物质的分化,世界只是混沌一团,谈不上什么世界物质的统一性。这个运动和静止、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学说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三、物质运动有它自己的规律性
物质运动是极为复杂的并有它自己的规律性,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波动、定轴转动、定点转动、涡流运动和布朗运动等。 除此,还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生命运动。如生物的神经、血液循环、消化、排泄、免疫、遗传、繁殖、思维和进化等高级生命运动。
物质世界由于它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产生出并显示出它的无限的多样性。但是,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杂乱无章,而是有它自身所固有的运动的规律的。认识物质的运动,最根本的就正是认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规律是事物的一种内部联系,也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是独立于人们意识而存在的东西。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物质,只能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当然就不能创造和消灭物质运动的规律,而只能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结果。承认不承认规律为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即承认不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唯物史观物论和唯心史观心论相互斗争的重大问题,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就必然承认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同时否认了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客观唯心主义把事物的规律性说成是由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赋予的,主观唯心主义则把规律说成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所谓认识世界,就是认识各种事物的规律性。所谓改造世界,就是以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作指导去变革事物。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是顺利还是不顺利,是成功还是失败,从认识论上说,其分界就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是否符合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四、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很明显,物体间的运动是相对的。必须事先选择一个参照物,根据物体与其方位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由于参照物的选定是任意的,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对一列正在高速奔驰的列车而言,如果选择路基为参照物,则列车在铁道上高速运动。如果选择车厢为参照物,则列车是处于静止状态。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只要有一个物体在作相对运动,那么所有的物体都在作相对运动。特说明如下:
任何的物体与地球要么保持相对运动,要么保持静止。我们又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转,因此和地球保持静止的所有物体都在绕太阳运转。同样地,和太阳保持静止的所有物体都在绕地球作相对转动。就象太阳东升西落那样。显然,任何物体只要选择太阳或地球作为参照系,则至少和其中一个参照系在作相对运动。因此运动又是绝对的。
五、真运动与视运动
真运动与视运动是不同的,所谓真运动是能够判断出物体本身在运动。因此真运动也可称为动力学的运动,例如从地面上看到的正在行驶的火车,火车的运动是一种真运动。视运动只是人们观察到的一种运动,并不意味这种运动是真实的,也有可能观察到的运动其实是不动的,而是观察者本身在作相反方向的运动。例如火车上的人,就会发现地面在后退,这是一种视运动。
太阳东升西落,是真运动呢,还是视运动呢?这就是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地心说和日心说不仅是一个信仰问题或相对运动的问题,它是一个物理真实问题,也是一个物理本质问题。运动除了有相对性外,还有真实性。
绝对的匀速直线运动从理论上是无法辩别谁是真运动或视运动,绝对的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种逻辑抽象,它并不存在。
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时会受到力的作用,从施力情况和受力分析,一般地能判断谁在作真运动。
例如,从太阳系来说,一般地,是小的东西绕着大的东西转动。太阳和地球是在绕它们公共质心转动,它们公共质心实际上就可以近似认为是太阳的中心,地球绕它们公共质心转也就是地球绕着太阳中心转。同时,太阳绕它们公共质心转动一周的时间要千百亿年,太阳实质上也可以看成是不动的。
我们知道,在火车上会产生这样一种有趣的景象:顺着火车运动的方向,近处的物体相对于远处物体在倒退,远处的物体则相对于近处物体在前进。也就是说,近处的物体相对于远处物体有一个向后的位移,同样地,如果地球真的在运动,在地球轨道半径两端,就应该看到比较近的恒星相对于比较远的恒星有一个位移。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上叫做视差位移,也就是地球轨道半径在该恒星处的张角。称为恒星的视差。恒星的视差很小,只有零点几个角秒。一直到十八世纪,终于测出了恒星的视差,证实了地球确实是在绕太阳转动着。这也就是人们测到了地球真的是在绕太阳转动。
[楼主]  [1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0 19:04 

[楼主]  [1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2 01:01 

宗荣:
时间、空间、物质、质量、速度、动量和能量是很容易搞混的物理量,它们各有不同,又相互联系,希望你能把后面的物理量再作一些研究。

葛新:
好的,我们就谈谈质量、动量和能量。
一、质量、动量和能量
在牛顿力学里,质量、动量和能量是三个完全不同的量。质量表示物质的多少,动量是和速度一次方相关的物质运动的量度,能量是和速度的二次方相关的物质运动的量度。
质量是对物质的量化,速度是对运动的量化。运动的物质同时包含有质量和速度,而动量mv和动能1/2mv2的公式中正好包含有且只包含有质量和速度,因此,动量和动能都是对运动物质的量化。也就是说,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角度来度量物质的运动。
质量是物质的多少,速度是物质运动的快慢,它们都是物质的属性。同样地,动量和动能也是物质的属性。物质是动量和动能的载体,动量和动能是物质的属性。动量和动能都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动能是可以转化成其它能量的,因此,各种能量都是等价的。也可以这样说: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属性。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二、动量和能量的区别
既然动量和能量都是物质运动的量度,为什么要用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同一物质的运动呢?
这是因为动量和能量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动量是一个矢量,而能量是一个标量。在方向确定的直线运动中,既可使用动量公式,也可使用能量公式;在转动过程中,运动的方向时时在变化,只好使用角动量公式和能量公式;而在分子热运动的过程中,分子的运动方向是随机的和不确定的,在这里只能使用能量公式而不能使用动量公式了。简单地说,在既知物体的运动方向又知物体运动的大小时,使用动量公式;在不知物体的运动方向仅知物体运动的大小时,使用能量公式。
[楼主]  [1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2 01:50 

[楼主]  [2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2 21:20 

四、质量、动量和能量的守恒定律
质量、动量和能量都有它们对应的守恒定律。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人们后来发现,不仅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在任何变化中物质的质量都是守恒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近代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在自然界中,大到天体的相互作用,小到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都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兹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萌发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人完成。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或运动量发生转移时,能量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五、质能互变吗?
在狭义相对论里,质量和能量以所谓的质能关系式E=mc2相联系。有人说说,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仅从公式表面来看这种说法就是错误的。E=mc2中的c2是常量而不是常数,如果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式中只相差一常数,才可以理解成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如果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式中相差一常量,就不能这样理解了。E=mc2应理解为:以光速c运动的质量m所具有的动能是E /2。(1/2E= 1/2mc2)在这里质量仍然是m,一点也没有少。
质量和能量的单位是不同的。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提法极为不妥,它引起概念混乱,就象1公斤可以转化成几米一样混乱。
实际上,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又由更小粒子组成,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物质的层次越小,其运动的速度也越快。于是物质所具有的内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与其层次有密切关系。所考虑物质的层次越小,其内能越大。物质释放能量的多少,与物质从哪个层次上释放能量有关。随着某个层次物质的逃逸,它必然会带走一定的能量。因此,不是质量转变为能量,而是随着运动物质的逃逸带走了物质的内能。物质的减少是物质的逃逸,而不是物质的消灭。一般地,任何能量的释放,都必然伴随着物质的运动。有时候,由于物质太小,这种逃逸的物质不能被人们探测到,被误认为是物质变成能量。
因此,质能关系式中的能量,充其量不过是物质在核反应这一层次中,逃逸的物质以光的速度带走了能量,决不能作为一般规律。质能关系式不是永远成立的,因为它不能解释类星体爆发的能量,这种不可思议的能量已经被人们所观察到。类星体爆发的能量,可以用物质从更深层次释放能量来解释。
质量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质量的属性。质量只能转化为质量,能量只能转化为能量,质量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决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六、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
历史上,奥斯特瓦尔德创立了“唯能论”,反对唯物论。他认为“能量”是万物的本源,能量是万物的本质。提出能是唯一实体,物质不过是能的表观形式,是各种能量的空间集合。这个观点否认原子和分子的客观性。
他说:“为什么钟能走动呢?这因为他们每星期要给钟上一次发条。可是等这发条松了,钟也就不走了,而发条照旧还在钟里呀。可见不是发条,而是藏在发条里的另一种东西使钟走个不停,这就是能量。”
在一次自然科学家的会议上,他发表了《克服科学的唯物论》的讲演,立刻遭到了著名科学家普朗克和玻耳兹曼的反对。他的这种“唯能量”的观点,受到许多著名化学家的激烈批评。
尽管奥斯特瓦尔德后来自己认识到唯能论是错误的,勇敢地加以改正,并在1908年最终皈依了科学原子论,承认了原子和分子的现实存在,但唯能论的历史影响是深刻的。
有些人至今不顾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属性,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道理,仍然持有唯能论这一观点。
七、关于热寂说
在克劳修斯的晚年,他不恰当地把热力学第二定律引用到整个宇宙,认为整个宇宙的温度必将达到均衡而不再有热量的传递,从而成为所谓的热寂状态,这就是克劳修斯首先提出来的“热寂说”。热寂说否定了能量转化的实际意义,而且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范围无限的扩大了。
抬头看看宇宙里的点点繁星,特别是太阳,就会发现其热运动的场面极其壮观激烈。再低头看看地球上的勃勃生机,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根本没有半点热寂的影子。这是对热寂说的最好否定。
热寂说其实仅看到散热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发热的一面。太阳、火、电灯和摩擦都会发热。如果只看到每一个人都会死,就得出人类会灭亡,这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人有生有死,生的人越来越多,寿命也越来越长,人类怎么会灭亡呢?热寂说正是犯有同样的错误。
散热是热的转化而不是热的消灭。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这些化学能再不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的仅有热能。植物内的化学能在人体内又转化成热能,能量虽然转化来化转去,但它是守恒的,不生不灭。热可以永恒地转化,物质世界永远也不会热寂。
热的传递可以看成是热能从集中到耗散,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值到低值。也就是说自然界的自发过程是系统从概率较小的有序状态向概率较大的无序状态的过渡,平衡态即是具有最大概率的最无序的状态。
不过,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言的演化方向似乎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所言的演化方向正好相反。前者断言自然物质中存在着从有序到无序,终结于最大无序状态的演化趋势;后者指出生命系统中存在着的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即使在无生命的物质系统中, 依然存在着从耗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很简单地,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凝结成水,水凝固成冰就是从耗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更特殊地,恒星无疑是在不断地发光发热的,恒星的光和热是从那里来的呢?在我们宇宙中存在很多小层次的暗物质,暗物质肯定具有暗能量,这些暗物质在通过恒星的时候受阻碍变慢而凝结成原子氢。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原子氢可进行一系列的核反应放出巨大的暗能量,从而使恒星发光发热。恒星灭亡时会分裂成多个小的碎块,每个碎块又可以孕育成一颗新的恒星。
暗物质相互凝聚成最简单的原子氢和原子氢相互聚合成氦的过程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它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暗物质和原子氢所含有的自由能变成热能,从而这一热能是负的(把消耗的热能看成是正的,产生的热能就是负的),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负熵S=-Q/T。这些负熵与宇宙中极其巨大的熵增加过程相抗衡便足足有余了。
同时,这一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它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不会使环境产生更大的熵增。唯一有影响的是暗物质变成了明物质。有人会问,当暗物质减少到0,这一过程不是终结了吗?
当然不会发生这种情形,因为我们只说了一半,还有熵增过程没有说。熵增的过程是由有序变无序的过程,恒星中产生出来的热,最终会使氢等明物质重新还原成暗物质而完成一个循环。
不难理解宇宙中散逸的热变成暗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这些自由能又在恒星中重新集中起来变成热,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是热的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
由此可见,认为整个宇宙都发生着熵增加,最后整个宇宙将会达到热平衡,熵值达到最大,温度差消失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整个宇宙都发生着熵增加是不符合事实的,恒星中的暗物质变成明物质的过程就是熵减的,宇宙永远不会达到热平衡,熵值不会达到最大,温度差永远不会消失,宇宙不会热寂。
其实,热寂说是热的静态平衡。宇宙实际上是热的动态平衡。热能主要产生于恒星,在那里暗物质变成明物质,氢聚变为氦,自由能变成热能,产生负熵;这些热能在宇宙间产生正熵,热能还原为自由能,氦裂变为氢,明物质又逐渐变成暗物质。在这里物质守恒,能量守恒,正熵和负熵也相互平衡。
总而言之,热寂说静止地,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典型案例。全面来看,热能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消耗,宇宙永远不会热寂。
[楼主]  [2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3 19:07 

黄宝:
什么是暗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具体问题必须搞清楚,不可臆想。

葛新:
我认为它们是正负电子对。在本书其它部分还会陆续提到。正负电子对所带电荷正负抵消,质量又很小,所以很难探测到。
在我们宇宙中存在很多正负电子对,它以很高的速度运动所以具有能量,这些正负电子对在通过恒星的时候受阻碍变慢而凝结成原子氢。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原子氢可进行一系列的核反应放出巨大的暗能量,从而使恒星发光发热。
正负电子对相互凝聚成最简单的原子氢和原子氢相互聚合成氦的过程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它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正负电子对和原子氢所含有的自由能变成热能,从而这一热能是负的(把消耗的热能看成是正的,产生的热能就是负的),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负熵S=-Q/T。这些负熵与宇宙中极其巨大的熵增加过程相抗衡当然足足有余了。
正负电子对还有一系列其它作用,我们以后还会在适当的时候讲到。
 [22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11/11/14 07:22 

[楼主] [2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3 19:07
黄宝: 什么是暗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具体问题必须搞清楚,不可臆想。
--------------------------------------------------------------------------

思林: 什么是物?什么是质?什么是物质?这些最根本的具体问题必须搞清楚,不可臆想。


※※※※※※
即别轻信人说的,也别坚信己学的,更别迷信书写的;只信亲眼能见的,而且亲手能算的,关键亲身能验的;科学事实
[楼主]  [2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4 18:09 

黄宝:
你的时空定义中都用到“无限”的概念。什么是“无限”?它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弄清。

宗荣:
“无限”问题触及到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大部分主题。当我们试图了解宇宙的起源及其物理本质时,一再遇到“无限”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初期物理学界产生之时,科学家便已经发现他们正不断地面对“无限”这个恼人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就很难再向前发展。但同样的麻烦后来却一再发生,当他们试图了解量子机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黑洞理论时,“无限”的问题几乎无所不在。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黑洞的中心便会压缩成一个数学上的点,不占据任何空间,而且它的密度会达到无穷大。
这并不仅仅近代物理学,而是从古至今,人类试图掌握“无限”概念。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今天人们对“无限”的困惑,与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时代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惟一的差别在于:由于科学家对宇宙本质的深刻探讨,我们巳能从古希腊人所不能想像的角度去窥视“无限”这一深奥的问题。
芝诺是第一个深入探讨“无限”概念的古希腊哲学家,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悖论论中,他宣称要体现行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永远无法完成这个行为中所需要的无尽动作。比如某人走一段特定的距离,他必须先到达这段距离的中途点,此后还有另一半距离等在前方,依此类推,在这个人面前有无穷多的中途点,因此,他绝不可能到达原先预定的终点。乍看之下,芝诺的观点似乎很难言之成理,但有些现代哲学家却认为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论点中,其实蕴含着极为深奥的思想。我们不打算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想指出,“无限”这个概念实际上早在两千年前便开始困扰着人们了。
此后很长时间以来,这种困惑依然挥之不去。伽利略甚至说这是个根本无法理解的概念,他举出许多关于“无限”的矛盾性质,并且承认他自己根本无法了解它。奇怪的是伽利略却认为宇宙是“无限大”的,这位科学革命的始祖始终认为宇宙中有些东西(如无限)是不可理解的。
伽利略并不是惟一一位被“无限”概念所困扰的科学家,从牛顿到霍金都不断发现自己或多或少必须面对“无限”这个概念:牛顿发现自己必须追究到无穷小,才能解决重力理论引发的问题,但是,他却根本解释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无穷小”,事实上,直到两个世纪后,这个问题才最终被解决。
霍金则必须借用他自称是“虚时间”的概念,才能避免在研究时间的起点与终点时出现“无限”的问题。如霍金所说,这样,就不存在宇宙在大爆炸时被“无限”压缩的理论。他假定在特定状态下,时间维度将出现空间维度的性质。如果真是如此,宇宙便没有起点,也不会有我们所熟悉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从一开始时间就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仅仅是四维空间。
现代科学家其实也不断遇到困扰古代哲学家的同一问题——“无限”。虽然几千年来,哲学家与科学家无不费尽心思研究,但“无限”仍然神秘如昔。有人可能反对波格斯所说的“世界具有幻象的本质”,但是只要深入思索“无限”这个命题,恐怕也会同意波格斯的说法其实还是相当精确的。大致说来,人类与“无限”进行了几千年漫长的奋战。
[楼主]  [2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5 20:22 

葛新:
公元前5世纪,芝诺发表态了著名的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悖论。
他提出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 1000米处开始,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10米时,乌龟仍然前于他1米,等等。于是芝诺辩解说,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决不可能追上它。
其实,我们根据中学所学过的无穷等比递缩数列求和的知识,只需列一个方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推翻芝诺的悖论:阿基里斯在跑了1000(1+0.1+0.01+…………)=1000 (1+1/9)=10000/9米时便可赶上乌龟。
人们认为数列1+0.1+0.01+…………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这里的“无穷”并不等于“无限”,数列虽然无穷,并不表示其各项和也是无穷的。无穷等比递缩数列就是这样。芝诺的很多悖论大都是这样。
现在就来谈谈宇宙的有限和无限。
一、中国古代的两种宇宙观
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中国历史上一直持有两种观点。盖天说和浑天说主张空间有限,而宣夜说主张宇宙无限,宣夜说是我国历史上宇宙无限论的思想。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汉代就已明确提出。
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认为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
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宇宙无限论占有绝对优势。张衡《灵宪》曰:“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庄子•庚桑楚》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剽者,宙也。”都主张宇宙无限。
古代诗文中经常流露出宇宙无限的观点。王勃《藤王阁序》中有云:“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陈子昂《登幽洲台歌》更有绝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应该说, 在宇宙无限问题上,中国人所形成的这种深厚的文化心理对于今日宇宙无限论者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二、宇宙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不可能证明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首次提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正题)与宇宙在时空上无限(反题)这两个命题都可以成立,都可以得到证明,因此,在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上存在着一个矛盾,一个二律背反。这就是康德著名的“四个二律背反”中的第一个。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也有界限。
证明:如果我们假定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么在任一给定的时刻,一个永恒已经逝去,事物状态前后相继的一个无穷系列在世界上已经过去。但一个系列的无穷性正在于它不可能通过连续的综合来完成。因此,一个无穷的世界系列已经过去是不可能的,故而世界的开端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这是需要证明的第一点。
关于第二点,让我们再假定其反面,即,世界是一个并存事物的无穷既定整体。一个量如不是在某种界限之内被直观到,则其大小只能通过对其各部分的综合才可设想,而且,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即,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反复添加直至完成,这种量的总体才能被设想。因此,为了设想作为整体的、充满所有空间的世界,对一个无限世界各部分的连续综合就必须被看成已完成了,也就是说,在历数所有并存事物时,一个无穷的时间应被看成已经过去。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存事物的无限汇集不能被看成一个给定的整体,也不能被看成同时给定。因此,世界在空间广延上不是无限的,而是有界限的。这是争论的第二点。
反题:世界无开端,也没有空间界限;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证明:让我们假定它有一个开端。由于开端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在它以前有一个时间事物不存在,所以,必定有一个在前的时间,那时世界不存在,即,必定有一段空的时间。但在一个空的时间中发生事物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时间的每一个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都不拥有存在而非不存在的特殊条件;而且这不论对事物自已发生还是通过其它原因发生都成立,在世界中,有许多事物的系列的确能够发生,但世界自身不可能有一个开端,因此,世界在过去的时间方面是无限的。
关于第二点,让我们从假定其反面开始,即,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且有界的,因而存在于一个无界的空虚空间中。这样,事物就不仅在空间中相互关联,还与空间关联。由于世界是一个绝对总体,它外头将没有直观的对象,因此,就没有世界与之关联的东西,世界与空虚空间的关联将是一种与无对象的关联。但这种关联,从而空虚空间加于世界的界限,是空无。所以世界不可能在空间中有限,也就是说,它在广延方面是无限的。
很明显,康德对此二律背反提出了一个数学和逻辑学的证明。
康德的二律背反羞涩难懂,不好理解。宇宙空间无论是有限还是无限都是不可能的还有如下更简单的证明。
宇宙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宇宙空间存在有一个边界。假设边界附近有一物体由界内向界外运动,在穿越边界的时候,如果运动不能发生,说明界外另有物体阻碍该物体的运动,如果运动能够发生,物体就会穿越边界,在这两种情况下边界都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宇宙空间是有限性的说法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或者说,宇宙空间不可能是有限的。
宇宙空间是无限的,也就是宇宙空间是无所不包的。那么,宇宙空间包不包含宇宙空间自身呢?如果说宇宙空间不包含宇宙空间自身,那就和“宇宙空间是无所不包的”相矛盾。如果说宇宙空间包含宇宙空间自身,包含宇宙空间自身的实质等同于有一个界面把宇宙空间包围起来,这又和“宇宙空间是无所不包的”相矛盾。因此“宇宙空间是无所不包的”这个说法有逻辑问题,也就是宇宙空间无限性的说法在逻辑上有问题。从而我们无法给宇宙空间的无限性下一个合符逻辑的定义。或者说,宇宙空间的无限性也是不存在的。
总之,宇宙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从数学和逻辑学上是不可能证明的。诗人海涅说得好:“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一个白痴才指望有一个答案。”
[楼主]  [2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6 19:45 

三、无限性是时空的属性
哥白尼的宇宙边界是太阳系,随着人们观测水平不断地提高,视界在不断地扩大。实际上,望远镜可以越造越大,视野越伸越远,总可以观察到以前没有观察到的空间,自然而然地形成无限无边的宇宙概念。
自伽利略和牛顿之后,人们普遍接受了时空的无限性。特别有了空间坐标系以后,可以很直观地把宇宙的体积看成是无限的,无论沿宇宙空间中任何一点的任何一个方向看过去,都不能找到它的边界,宇宙空间是欧几里德几何中的三维的无边和无限的空间。
无限、无边的观点之所以被普遍承认,除了天文观测事实以外,还有一个这样无法解答的问题:若承认宇宙是有边界的,或有限无边的,界限的外面又是什么?
无限、无边的宇宙观和牛顿的无限的时空相吻合。牛顿力学为无限、无边的宇宙观点提供了依据。因为按万有引力的规律,一个有边界的宇宙将不能保持稳定,在边界上的星球将处于特殊位置,星际间的万有引力将把它拉向中心。于是,一个无限无边的宇宙模型又从牛力学找到了根据。
在观测中,宇宙是高度均匀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分布都是均匀的。无限数目的星体以均匀的密度分布在宇宙空间中,无论哪个天体,哪处时空和哪个方向都不居于特殊地位,它说明宇宙的结构是如此一致,我们有可能以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建立全宇宙的模型。
但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带来了许多佯谬,首先一个佯谬是所谓光度佯谬,它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奥尔伯斯在1823年提出的,所以也称奥尔伯斯佯谬。它指出,如果太空中均匀地分布着无穷多个恒星,那么这些星光积累起来,宇宙空间里将处处光辉夺目,宇宙中任何一点都将会感受到无穷大的亮度,地球上也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然而这一推论与事实不符,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这样的,黑夜和白天还是很分明,这就构成了光度佯谬。奥尔伯斯本人提出了解释佯谬的一种方法,即星际尘埃遮住了大部分星光,但这一解释是不够的,即使考虑星际消光,因星际物质将被星光加热产生辐射,结果天空仍应是无限亮。这一佯谬其实是人们没有考虑到辐射能可以转变为其它能,如果考虑到辐射能可转变为暗物质的暗能量,光度佯谬就不会发生。
1894年德国的另一位天文学家西利格尔指出:如果星球无限多而且均匀分布,那么宇宙中任一有限区域的物质(质量有限)将被区域外的物质(质量总和为无限大)所吸引,有限区域内的物质无法依靠自身的引力收缩成星体,因为恒星会受到宇宙中所有其它恒星的引力,虽然这些引力或强烈、或微弱,但最终的合力将是无穷大,从而将恒星撕成碎片。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引力佯谬”。
在以后我们将详细讨论万有引力实质上是两个物体的存在,破坏了正负电子对各向同性而产生的。如果考虑到正负电子对之间的互相碰撞,正负电子对的这种差异不可能保持到无限远。就象水面上航行的船只所激起的浪花不可能伸向无限远处的道理一样。因此,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律在空间尺度上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以后,引力不再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减小,而是减小得更快一些。在相当遥远的距离外,万有引力实际上已不存在了。很明显,这种万有引力的机制根本不存在“引力佯谬”。
因此,认为宇宙是无限的观点是合理的。尽管人们能测察到的宇宙是有限的,但这种界限一次次被打破,趋于无限。同时,这种有限性并不能否定宇宙是无限的这一逻辑推理,更不能否定客观宇宙就是一个无限宇宙这样一个事实。因为无限的宇宙是存在于主观之外的客观实在,人们无法最终确定,因而宇宙的无限性与人们是否能最终确定无关。
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无限性是时空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和无需证明的。在物理学研究的宇宙概念中,因为物理学不等于数学和逻辑学,所以物理学中的宇宙概念不完全是数学和逻辑学中的宇宙概念。不用考虑数学和逻辑学中关于它们的宇宙不可能是无限的所谓证明。
[楼主]  [2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7 19:02 

四、稳恒宇宙学和大爆炸宇宙学
1、 稳恒宇宙学
稳恒态宇学认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它主张宇宙从未有过开始,或者更确切地说,宇宙乃是处于连续的创造过程之中。当宇宙膨胀之时,总密度减少,但密度存在一个下限值,宇宙不会在密度低于此值的情况下存在。当宇宙接近这个下限值时,便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来使密度再度升高。因此当宇宙不断地膨胀时,新的物质便连续地在星体中创造出来以填补空隙。新形成的物质就是构成星系的氢。每个新星系团将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而逐渐衰老以致死亡,但又形成新的星系团。新星系形成,老星系死亡,但宇宙的总密度不变。并且总是存在有各种不同年龄的星系。因此,宇宙在任何时期检验都是一样的。尽管个别星系团有所变化,但总体图象是始终如一的。
稳态宇宙学提出以后,曾得到了几方面的支持,其一是大爆炸宇宙学难以解释的星系产生问题,在这里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说明。因为只要在稳态宇宙方程中,物质的产生和宇宙的膨胀不是正好地得到补偿,就可能出现稳恒态附近的起伏解,解中恰好呈现了物质分布的局域不均匀性。在稳态宇宙学中,不出现高温、高密度的初态,避开了难以摆脱的“奇点”困扰。
像一切其它宇宙模型一样,稳态宇宙模型也有一些先天不利的因素。它引出了一个物质不断创生的假设,这是现今物理学无法解释与理解的。此外,近年来的一些观测结果也给它增加了诸多不利的因素,例如对河外射电源计数结果与它的预言数不一致。更重要的是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表明,宇宙的早期确实呈高热状态,稳态宇宙学对3K的解释却是牵强和不自然的。此外,它还不能对现今宇宙中氦元素的形成与丰度做出解释。面对如此多的难题,在目前,这一宇宙模型不如大爆炸宇宙那样得到较多的公认。
2、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一个有限宇宙。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存在一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的奇点,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由于爆炸而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模型能统一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又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大约为3K。这一结果无论在定性上或者定量上都与大爆炸理论的预言相符。但是,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大爆炸宇宙学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困难问题。
但是,能否把大爆炸的宇宙看成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呢?没有任何人能回答。
3、微妙的变化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稳态宇宙模型的一些先天不利的因素,有的已经变成无比有利的因素。例如,它引出的一个物质不断创生的假设,也就是在星体中产生出氢的假设已经得到观察的证实。
光谱分析令人信服地证明,在早期的恒星、中期的红巨星和晚期的白矮星中氢和氦的质量比总是3:1。而当今恒星的演化理论认为,在恒星开始形成时氢在不断地消耗,氦和其它元素在不断地增加。即年轻的恒星主要是氢聚变为氦。在红巨星中主要是氦聚变为碳,而在白矮星中氢则几乎耗尽。但观察到的事实是:无论是在年轻的恒星中还是在中期的红巨星中或是在晚期的白矮星中氢和氦的质量比都是3:1,这充分说明在各种类型的恒星中一定有氢生成。因为氢在不断地消耗,只有氢不断地生成来补偿才能维持氢的比例不变。同时氢和氦的质量比总是保持不变也是令人奇怪的。因为既然在红巨星中是氦变为碳,红巨星中氦的比例应逐渐减少才对。但红巨星中氦的比例无论多久都丝毫不减少。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如果把核反应看成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在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中,氢是反应物,而氦则是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一固定的质量比例,这个化学反应就一定是可逆反应。因此,可以判断氢聚变为氦的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即氦也可以裂解为氢。达到动态平衡时氢和氦有一个固定的3:1的质量组成。也就是说,氢占75%氦占25%。25%的氦恰好是宇宙中氦元素的丰度。于是乎,宇宙中氦元素的丰度问题也同时得到解决。无论恒星怎样演化,恒星中总有氢生成,核反应只有一个——氢聚变为氦。
至于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也有新的解释。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有一种以太,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正是温度为3K的以太的本底噪声。我们将会在以后详细讨论这一问题。
这样,稳态宇宙模型的主要的先天不利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尽管大爆炸宇宙学今天占有主导地位,由于它基本上是唯心的,必然经受不了历史事实的考验,最终一定会让位于稳恒宇宙
[楼主]  [2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8 20:35 

宗荣:
物理本质和数学原理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既有不同又有联系。我们应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葛新:
对于物理学而言,物理本质和数学原理的关系只能是物理本质第一,数学原理第二。其原因如下:
一、自然界是可以量化的
前已述及,质量是物质的量化,长度是空间的量化,速度是运动的量化,时间是过程的量化,动量和能量是运动物质的量化。因此时空是可以量化的,也就是说具体的时空是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的。可以量化也是时空的重要属性之一。物质不灭,动量和能量守恒,这就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量化原理。
二、数学源于物理学高于物理学
数学是人们的思维工具,也是对物理实践活动的升华和抽象。数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有着它特有的自身规律。数学本身可以不理会客观存在,通过假设和逻辑抽象来揭示它自身的规律。例如,实际中并没有任何数的平方等于-1,但是人们可以假设i的平方等于-1,从而建立起一套复数理论。因此数学源于物理学,又高于物理学。
由于时空是可以量化的,只有通过数学的分析,才能把握量化过程,最终以量化的形式表达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例如:没有对数,开普勒难以建立天文学的重要规律——开普勒三定律;没有微积分,牛顿得不出万有引力定律;没有统计学,无法发展分子运动论;总之,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有时候,数学能更深刻地把握物理实质。任何一个基本或普遍的物理规律没有数学模式也是不可接受的。
实际上,要把深刻的物理实质和漂亮的数学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做不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前沿课题的研究方面。
三、数学原理成功的光辉典范
1、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三大定律就是一个把物理实质和数学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这是因为牛顿三大定律用完美的数学公式精确地描述了物理上的碰撞过程。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物体碰撞前后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只有两物体在碰撞过程中互相交换动量才行。因此,两物体碰撞过程的实质是双方交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也就是碰撞双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变化率。可以将任一方的动量交换率的大小定义为碰撞的剧烈程度——也就是力F,因此,由这一定义可直接得出F=mdv/dt=ma,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因为碰撞是相互的,两物体碰撞过程的实质又是双方交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如果将一方的动量交换率的大小定义为作用力F,另一方的动量交换率的大小就是反作用力-F,于是F=-F。这正好是牛顿第三定律。
如果物体不受碰撞,则其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为质量是一常量,速度也为一常量。也就是物体将保持它的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这又恰好是牛顿第一定律。
于是牛顿三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v=常量、F=ma和F=-F就完整地描述了一个碰撞过程。
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碰撞与力这样紧紧地连在一起——在碰撞时间里,两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地变化着,因而两物体不断地受到力的作用。碰撞过程开始,力的作用出现;碰撞过程结束,力的作用消失。同时,物体的被碰方向就是它的受力方向,碰撞作用点恰是力的作用点,碰撞剧烈程度的大小又正好是力的大小。这一切决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力起源于碰撞。
尽管直到现在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牛顿三大定律和碰撞过程的本质关系,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形式已经把力锁定为一个具体的碰撞过程。牛顿三大定律的数学形式把握了力的基本性质。
2、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站在法拉第和W.汤姆生的肩膀上,在创建电磁场理论的奋斗中经过三个步骤作了三次飞跃,使用高超的数学技巧,终于把电和磁统一起来,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不打算在此深入讨论这一专门问题,只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856年,麦克斯韦在《论法拉第力线》一文中,发展了W.汤姆生的类比方法,用不可压缩的流体流线类比于法拉第的力线,把流线的数学表达式引到静电理中。流线不会中断,力线也不会中断。只能源于电荷或磁极,或者形成闭合曲线。麦克斯韦通过类比明确了两类不同的概念,一类相当于流体中的力,另一类相当于流体的流量。
1861—1862年期间,麦克斯韦曾经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论物理力线》的论文。他借用兰金(W.J.M.Rankine)的“分子涡流”假设,提出自己的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有规则地排列着许多分子涡流,绕磁力线旋转,旋转角速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涡流物质的密度正比于介质的磁导率。
麦克斯韦假定分子涡流具有弹性,当分子涡流之间的粒子受电力作用产生位移时给涡流以切向力,使涡流发生变形,反过来涡流又给粒子以弹性力。当激发粒子的力撤去后,涡流恢复原来的形状,粒子也返回原位。这样,带电体之间的力就归结为弹性形变在介质中储存的位能,而磁场力则归结为储存的转动能。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全面论述了电磁场理论。这时他已放弃分子涡流的假设。他指出:电磁场是包含和围绕着处于电或磁状态的物体的那部分空间,它可能充有任何一种物质。介质可以接收和贮存两类能量,即由于各部分运动的动能和介质因弹性从位移恢复时要作功的位能。
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提出了有20个变量的20个方程。直到1890年,赫兹才给出简化的对称形式,整个方程组只包括四个矢量方程,也就是今天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在电磁理论方面的工作可以和牛顿在力学理论方面的工作相媲美。他紧紧抓住分子涡流这一物理实质,并以漂亮的数学形式表示出来,作出了伟大的历史综合,当然也是物理实质和数学原理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楼主]  [2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19 19:15 

四、物理学不是数学
数学是对大自然的抽象,而物理则是对大自然的映象。因此,数学和物理有相同的基础。物理学中也有抽象,从而物理学中也必然包括数学;数学中也有映象,所以数学中也必然包括物理。把物理学和数学孤立和对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但是,数学是以逻辑为主,物理学是以实验为主。数学只要合乎逻辑就行,而物理学则除了要合乎逻辑外还一定要合乎事实。把数学和物理学混同起来的观点也是不对的。从物理的观点来看,一个物理公式,其物理本质比数学公式更加重要。把握了物理本质,就保证了大方向不会错。而只注重数学公式,忽略物理本质,就可能会犯方向错误。在物理方向对头的情况下,数学水平越高,对物理本质的理解也就会越深。因此,数学修养太差的人,很难把握高深的物理本质。在物理方向不对头的情况下,数学水平越高,对物理本质的理解也就会错得越远。并不是数学越高,物理也就就越好。因此,数学不等于物理,数学不能代替物理。
因为物理学不等于数学,物理学的发展也不仅仅靠数学。数学是一种形式逻辑,光靠逻辑推理,物理学是不能前进的。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新发现的自然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发现的自然现象也将是层出不穷的。
数学中存在有许多客观上并不存在东西,这些当然就不适用于物理学了。数学中有很多人为的逻辑推理,在物理世界中并不存在。例如数学方程的解有很多不符合实际,必须删除才行。有很多数学公式并不符合和不适用于客观实际,有的在客观实际中根本就不存在。
五、数学原理失败的典型案例
1、地心说
在地心说中,希腊天文学家为了对行星运动给出合理的解释,特别按照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的传统,用完美的正圆运动的复合来再现行星的表观运动,即托勒密的本轮——均轮宇宙体系。随着观察资源的不断增多,到了哥白尼时代,轮子数已增加到了80多个。而根据日心说,只需用一个椭圆方程就解决了。
2、几何上的大统一
一百多年来,世界上包括爱因斯坦在内最优秀的科学家,想从几何上建立一个大统一的理论,尽管爱因斯坦花了后半生的时间也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把空间结构数学化和物理问题几何化。一组固定的几何方程式,怎么能描述万千变化的物理世界呢?这不是一种唯心的东西吗?可以认为它们的大方向错了。自然界的大统一只能从物质世界中去寻找,不能只从数学和几何中去寻找。这一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六、物理问题几何化的严重偏向
历史上,有时候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理论研究会走向一个极端,它们追求的不是深刻的物理本质,而是漂亮的数学形式。这就难免会用漂亮的数学形式去掩盖其深刻物理本质。而且很容易滑进唯心论的泥潭。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
在科学界普遍有一种倾向,过于追求漂亮的数学公式,而忽视其物理实质,在深刻的物理实质和漂亮的数学公式发生冲突的时候,干脆把物理实质砍掉。如麦克斯韦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式组以后,彻底抛弃了电磁物理模型,把磁的本质深深地隐藏电磁感应强度的散度为0这个公式之中。
偏面追求漂亮的数学形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牛顿告诉德勒姆(Dreham)说:为了避免让那些在数学上知之甚少的人损害我的思想,我故意把《原理》写得深奥一些。牛顿在《原理》中故意突出数学。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最初是借助于具有力学性质的“以太”涡流模型进行物理类比而推导出来的。但是,后来麦克斯韦在重建电磁理论时全部删除了关于媒质结构的论述。好象麦克斯韦在泼洗澡水的时候连小孩一起泼出去了。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给予人的印象好象只剩下几个方程了。
在1913年,爱因斯坦与格罗斯曼联合发表的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和引力论》中,他们提出了引力的度规场理论,用来描述引力场的不再是标量势,而是以10个引力势函数的度规张量,引力与度规的结合,把物理问题几何化。可以这样说,爱因斯坦已经把物理本质看得很淡,完全注重于数学形式了。
七、数学方程的物理意义
物理学中的量化是对大自然的量化,不是对其它什么东西的量化。而大自然首先是它的存在性,因而只有存在的东西才有意义。是深刻的物理本质决定还是由漂亮的数学方程式决定呢?显然是前者,只有把握了深刻的物理实质,大方向就不会错。数学是对物理实践活动的升华和抽象,它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由于它高于实践,所以被很多人所追求。一个无论多漂亮的公式,实质上只不过是一件漂亮的外壳,它不再含有具体的物理内容。
任何方程的解,可归结为是一些特殊的点线面。实际上,任何物质都是有大小的,严格地说,数学上没有大小的点,没有粗细的线和没有厚薄的面,在物理世界中都是不存在的。因此,点、线、面的概念甚至数学方程,在物理学上是建筑在沙滩上的,只能近似地去分析和理解它们。它不过是一种数学的抽象。
机械图纸上的实际尺寸都必须带有公差。实际的测量仪器和测量过程都有一定的误差,因此任何一个尺寸测量都不是绝对精确的,而只能给出其上限和下限。与长度的测量相似,质量和时间也是不可绝对精确地测量。除了那些计数值的测量以外,任何计量值的测量都不是绝对精确。因此任何过程是不可绝对精确地测量的。绝对精确的物理方程是不存在的。可以这样说,物理方程只是对具体过程的近似和模拟。那种认为物理方程的解一定是精确的看法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可以这样说,自然界是可以量化的,但是自然界是不能精确地量化的。
[楼主]  [2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20 19:14 

[楼主]  [3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1/11/21 19:32 

宗荣:
绝对时空观确实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其实很难想象。能否再作一些说明?
葛新:
物理上不存在的东西在物理上大量应用是非常多的。例如点、线、面在物理上是不存在的,但物理方程的解都是点、线、面,它们在物理上不是用得怪好?现将绝对时空观再作如下一些说明。
一、牛顿的观点
牛顿的相对时空概念,是整个牛顿力学体系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和概念出发,就一定要求有一个相对的实际可用的时空概念。物体的位置移动,就要求空间“空”;物体的静止,就要求空间保持相对的 “不动”;物体的匀速运动,就要求空间 “平直”、“均匀”;而且还要求时间相对的均匀,没有太明显的快慢节奏。反过来,只有相对时间和空间概念才能保证牛顿力学规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牛顿的力学定律(包括惯性定律)的表达里没有明确指明,所谓“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和“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对什么参考物体而言的,只要具体情况具体指定就可以。在牛顿力学中“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与参考物体有关的,运动状态及其改变的参考物体就是原物体。牛顿完全了解自己理论中存在有一些薄弱环节,他的解决办法是引入一个客观标准——绝对或相对空间,用以判断各物体是处于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状态。牛顿承认,区分特定物体的绝对运动(即相对于绝对空间的运动)和相对运动,也非易事。不过,牛顿是一个经验论者,他不能容忍在他的体系中存在先验的观念。他认为,物理的实在必须是能被感知的。那么,如何来感知他所规定的“绝对空间”呢?牛顿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用来判断哪些运动是相对于绝对空间的绝对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水桶实验。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42871999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