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荣:
你在讨论万有引力时说过,这种暗物质其实主要是正负电子对。在天体内正负电子对减速结合成物质,放出其自由能,然后物质接收各种能量而离解成正负电子对。必须承认,这一假设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目前还不能接受这一假设,因为你目前还不能够用试验来证明这一假设。
葛兴:
你说得对。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任何假设必须由试验检验。但仅仅由试验室来试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试验室都达不到恒星的条件。所以对于恒星的演化必须主要靠逻辑推理。
我们提到,地球对正负电子对的阻碍作用使得正负电子对的速度不断变慢,当速度小到某一限度,正负电子对会在地球内凝结成最简单的元素——氢。由于氢原子是一个一个地生成的,这一个一个的氢原子还没有来得及结合成氢气,因而它们必然是原子氢。原子氢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它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的热核反应。这些热核反应都是能释放巨大热能的。
如果这些热核反应真的能进行,那么,具体的说是那些核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讨论这一问题。
人们早知道氮和氧分别约占大气成份的78%和21%,其它各种气体只占大气成分的1%。和大气中其它气体相比,氮和氧是非常特殊的。
地球表面的水则更多了。地球的固态表面(即地壳)的一部分被浩瀚的大洋覆盖着。有人曾这样计算过,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山峰、沟坡夷为平地,或者假定地壳是一个理想的球面,那么,围绕地壳的海水层厚度,大约为2750米。地理学家们说,地球表面约有70.8%为海水所覆盖。一位美国宇航员从外层空间瞭望地球后,开玩笑说,我们的星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而不是地球。
地球上这么多的氮、氧和水如果没有不断的补充来源是不可思念的。不然的话,各种物质,各种气体的成分应趋于平衡,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地球上的氮、氧和水是从那儿来的呢?这是一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1938年,美国核物理学家贝特发表了氢通过碳——氮——氧循环而聚变的论文。这篇论文给加州理工学院凯洛格实验室的核物理学家以极大的刺激,因为他们一直在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年轻的福勒从1933年起就在这里研究碳——氮——氧循环中的第一个反应,进行碳核捕获一个氢核形成氮同位素核氮7的实验,还测量了碳核和氮核受质子轰击的作用截面。他们的实验研究定量地给出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提供了检验碳——氮——氧循环可行性的实验依据。
在碳——氮——氧循环中首先由碳核和一个质子碰撞,质子打入碳核使之变为氮的同位素 N(7,13),它是放射性的,很快放出正电子和中微子形成碳的同位素C(6,13),它和质子反应生成氮核。新的氮核和质子相碰撞形成氧同位素O(8,15), O(8,15)也是放射性的,它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后衰变成氮的同位素N(7,15);最后,N(7,15)和一个质子碰撞形成碳核和氦核。 这一系列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因此,只要有足够多的质子,就可以成为稳定的能源。碳——氮——氧循环的结果是4个质子合成一个氦核,同时产生2个正电子、 2个中微子和3个光子,释放出25.03兆电子伏特的能量。参与反应的碳元素在核反应前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氮、氧同位素只是在中间过程中产生又消失。
他们认为,只有在1500万开以上的高温条件下,碳——氮——氧循环核反应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只有在比太阳质量大很多的恒星上,这种核反应才成为提供能源的主要途径,实现由氢到氦的聚变。
如果认为暗物质在地球内部不断地生成的是原子氢,原子氢的化学性质象原子氧一样非常活泼,使得碳——氮——氧循环的核反应除了最后一步外都能进行。于是我们就用原子氢非常活泼的化学性质,解决了核反应能进行的条件问题。为什么最后一步核反应不能进行呢?这是因为核反应如能进行,必然有氦生成,但在地球的大气中氦的成分太少了。
由于前几步的核反应中有N(7,13)、N(7,15)和 O(8,15)。因此,在碳——氮——氧循环核反应的过程中间阶段,有氮和氧的同位素生成,不稳定的氮和氧的同位素最终会衰变成稳定的N(7,14) 和O(8,16),它们会自动生成氮和氧的气体N2和O2,同时两个原子氢也会结合成H2。氢和氧也会在高温的地壳中燃烧而生成水。氮、氧和氢的气体和水会在地壳里扩散,扩散到了海洋中脊裂缝中就会逸出。水会补充到海洋中。氮、氧和氢则会补充到大气中。由于氢是最轻的气体,它很容易从最顶层的大气逃逸到大空中。
因此地球上的氧、氮和水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