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民剽窃前人成果的证据: 1690年瑞士Nicolas Fatio de Duillier [1] 和1748年法国Georges-Louis Le Sage [2] 提出的“引力的微粒子碰撞理论 ”, 都得出了平方反比定律和与质量成正比的力。 1911年和1921年 C. F. Brush [3] 分别在Nature 和 Phy. Rev. 发表论文提 出了“引力的动力学理论”。 1918年 Q. Majoran(1871-1957)从微粒子碰撞引力论得出:微粒子可被物体部分地吸收,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 化,表现为物体有‘表观质量’和‘真实质量’的差别,得出引力具有屏蔽效应。他不但得出了引力的平方反比定 律和正比于质量,而且由引力屏蔽效应得出:微粒子碰撞产生的引力与牛顿引力定律之间存在存在微小的差 别,并开始了定量比较的测量[4]。 1920 年他发表的论文 ‘On gravitatio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39,488-504(1920)中,介绍了他的理论和实验。他是用真空天秤测量用线悬在真空玻璃管内铅球的重 量(1274g)。当玻璃管外用104 kg水银包围形成8.4cm厚屏蔽层时,铅球的重量减小0.00097±0.00016毫克,屏蔽 效应的引力相对减小为7.6x10-10。 1971年P. Bandyopadhyay 和P. R.Chaudhuri[5]在Nuovo Cimento 杂志发表题为《引力与中微子》的论文。 1980年R.Barbierl[6]提出有质量的中微子将引起新的作用力。 1981年A.G.Doroshkevich, M.Y. Khlopov, R.A. Sunyaev等人 [7] 在第10届Texas相对论天体物理研讨会上发表 “中微子静质量的宇宙学碰撞”。 王为民曾以不懂英文为由,抵赖他的剽窃行为。但1981 年后的各种媒体用中文报道的 乌恰耶夫的‘中微子引 力论’,他不能抵赖说:‘他没有看见或他不懂中文’。 进入网站即见下述报道: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乌恰耶夫提出了‘中微子引力论’,他以‘中微子气’代替引波,认为宇宙充满了中微子气,中微子以亚光速进行着杂乱无章的运动,其中一部分总是要被天体吸收的,结果每个天物体都获得一种‘脉冲力’,此‘脉冲力’的大小等于其吸收的中微子质量与其速度乘积。在日地系统中, 地球向日面承受的中微子流比背日面要弱,由此产生的脉冲力恰好抵消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离心力。宇宙间各天体运动都可以如此解释。在这里根本不需要吸引之力。” 王为民的《万有引力定律作用机制的宇宙风假说》,据他自己说是1998年提出的,並寄给了周光召、路甬祥、何祚庥院士等人(未见展示寄出或收到证据)。在1999年8月发表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上)一书中。王为民应该存有该书,应可在网上公布其论文的照相文件。我怀疑他的论文发表的真实性,是因为王为民在网上公布的论文竟然一篇参考文献都没有附上,这违反了中国和世界各国正规论文发表的规则。 中文媒体从1980年起就大量报道国内外科技动态,光明日报还在1996年起进入互联网。就是认可了王民 1999年正式发表了他的论文,王为民至少有15年以上的时间从中文媒体的报道中剽窃乌恰耶夫的 ‘中微子引力论’ 观点(从网上至少也有 3 年的剽窃时间 )。 参考文献 [1]Nicolas Fatio de Duillier(1690a), "Lettre N° 2570">, in Société Hollandaise des Sciences, Oeuvres complètes de Christiaan Huygens, 9, The Hague, 1888-1950, pp. 381–389, Nicolas Fatio presented the first formulation of his thoughts on gravitation in a letter to Christiaan Huygens> in the spring of 1690. http://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778578/f388.table> [2] Georges-Louis Le Sage (1756), "Letter à une académicien de Dijon..", Mercure de France: 153–171 ; The first exposition of his theory, Essai sur l'origine des forces mortes, was sent by Le Sage to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at Paris in 1748, but it was never published .[3] C. F. Brush , Nature 86,130-132 (1911); and Phy. Rev. 18, pp.125-126 (1921) [4] Q. Majorana,Philosophical Magazine 39, 488-504(1920) [5] P. Bandyopadhyay and P. R.Chaudhuri, Nuovo Cimento B>, Volume 1, Number 2>, 73-84 (1971), [6] R.Barbierl,et.al., Phys. Lett. 90 B 249 (1980) [7] A.G.Doroshkevich, M.Y. Khlopov, R.A. Sunyaev, A. S. Szalay and Ya. B. Zeldovich ,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Volume 375, Tenth Texas Symposium on Relativistic Astrophysics, pp. 32-42 (December 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