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介质中传播,并不需要有形物质体在那里充当作用物之一。介质本身就是物质,它们就能接受作用。它们接受的作用也是需要介质传递的。 |
光在介质中传播,并不需要有形物质体在那里充当作用物之一。介质本身就是物质,它们就能接受作用。它们接受的作用也是需要介质传递的。 |
两隔空物质体只能通过介质传递作用。无介质不能传递作用,除非一个物质体撞向另一个物质体。 |
我这里有一个喇叭,它的纸盆每秒振动100次,发出的就是100Hz的音频,它的振动位移表达式是s=ASin200πt。它的速度表达式是v=ds/dt=200πACos200πt,如果最大振幅A=1毫米,则纸盆最大速度是0.2π米/秒,大约是0.628米/秒。纸盆在框架上固定着不能飞出去,就算在最大速度时纸盆飞了出去,它的速度也只和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不能达到无限,也不能达到声速。 |
如果空气分子都是静止的,声音的传播就会很慢。空气分子的固有速度越高,声音传播得越快。 |
太阳光从太阳发出后传播到眼睛里,并不是太阳和眼睛的相互作用。眼睛并没有发出光线作用到太阳。 |
眼睛接受到太阳光后,能量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这些能量在全身变成低频电磁辐射散发出去,方向是哪里都有。 |
物质之间的作用是有因果关系的,我打开手电筒晃你的眼睛,并不是你的眼睛被晃引起我按下电钮。 |
采样这个词,在电子技术上是指对物理量如电压的采样,其实就是获得电压这个物理量的信息。 |
两个物质体相互碰撞,碰撞之后的物质体的运动状态都被改变,这也是采样。 |
无数的气体分子做无规律的完全杂乱碰撞,它们撞到完全静止的墙上,反射回来的依然是完全杂乱的,人耳对它们的感觉是无声。 |
无数的杂乱运动的气体分子撞击到有规律运动的墙上,如喇叭的纸盆,则反射回来的气体分子就带有纸盆运动的信息。 |
每个反射回来的气体分子都带有一点纸盆的信息,撞击频率远高于纸盆振动频率的气体分子就采样出了纸盆的全部信息。 |
如果1秒钟内只有一个气体分子撞向纸盆,它不能还原出100Hz的音频信号,所以采样定理也完全有效。 |
一个铜锣,在空气中振动,会有声速的声音传播出去。如果它在真空中振动,声速的声波传不出去,但是会有光速的引力波传播出去。 |
物质体振动的频率任意,它们的最大振动速度也都不同,但是经过场物质的采样、传递,就变成了速度都一致的光。速度的一致性是介质作为,把速度放大到光速也是介质的作为。 |
不管有没有光源在发光,介质之间的超光速碰撞也总在进行。这种碰撞是无损碰撞。 |
在我之前,恐怕很少有人会认为光速决定于场物质的碰撞速度,大多数人都认为光子就是以光速从光源发出来的。 |
老王说的所有的,别人早就考虑并放弃了。通过第三者的作用有,但不需要第三者的作用是根本,是主流。如果只能通过第三者作用,作用效果不是平方反比规律,必然是指数规律。这个我早就说过,宇宙就两种作用规律,平方反比和指数规律。前者是更基本的规律。 |
前者没有速度概念,后者才会形成所谓的“速度”概念。 |
前者没有波的概念,后者有。我这里所说都不包括某些假设和完全理想的情况,比如不包括刚体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