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机在播放画面的时候,胶片是步进运动的。在胶片暂停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光从背后发出。在胶片移动过程中,光被挡住,并不照向胶片。 |
电影放映机在播放画面的时候,胶片是步进运动的。在胶片暂停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光从背后发出。在胶片移动过程中,光被挡住,并不照向胶片。 |
荧幕上出现的画面,不仅是不连续的,中间还出现很长时间的黑色。 |
荧幕上无光时(黑色),持续时间超过有光时间,但它不进入人眼的记忆。眼睛对有光和无光这两种情况的对待是不一样的。 |
把一张写了黑字的白纸,快速在你眼前一晃,你只能看见白纸、看不到黑字。 |
它记忆下的有光信息什么时候删除呢?我认为不是视觉细胞自动定时删除,而是由读取数据后删除的。 |
读取数据并删除信息的这段时间,视觉细胞的感光功能可能被临时禁止。 |
这就好象,你是视觉细胞,站在我前面、我是传导信息的神经细胞,站在你身后。 |
同样,你转过脸来跟我说“黑暗”的时候,你也是失明的。这时有光进来,你不知道,等你和我说完话,光已经没了。 |
视觉细胞得到光信息其实就是获得能量,这个能量并不是直接送到大脑的,其中就要经过多少次的倒手。它获得信息后碰撞到传递神经上,管不管什么神经触突不触突,总之都是需要作用过程。它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同时接受新信息。 |
你把信息传递给我的过程,是你失去光能量的过程,也就是我说的清零的过程。 |
也就是说,视觉细胞在得到光能量后,一直维持(暂留)着,直到能量被传递到传导神经上。 |
实际就是这样的事实:无论什么相互作用,都有强弱效应。眼睛看东西,如果光太弱就看不见,如果光足够强,但作用时间不够,也看不见。电脑和手机屏幕上的灰度就是控制显示时间长短来实现的。 |
对[108楼]说:
对真空的电子显示器(如老式电视机)来说,这个调节灰度是控制电子束强弱变化,在液晶屏上,是控制液晶的透光能力实现的。一般液晶屏的背光由亮度控制。这个控制是控制总背光。 |
真LED是显示屏上每一个发光点都是一个独立控制的发光源,这种屏造价很高。目前可能高级的手机是真LED的。 |
对【110楼】说: 点阵屏都是这样形成灰度或亮度。利用时间长短来调节强度、灵敏度的设备有很多。步进电机、无刷电机的驱动,相控阵雷达方向扫描,PWM电源调节器..... |
对[114楼]说:
你说的那些都属于PWM方式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是利用负载惯性得到平均效果的,它和模拟量控制有很大区别。 |
比如说,一个2537埃的紫外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EEPROM上,10分钟可以完成擦除,你用PWM方法把它的占空比变成50%、25%、10%,它需要20分钟、40分钟、100分钟依然可以把它擦除。如果你降低光子的功率,把它变成黄光、绿光、红光,则永远不能将其擦除。 |
这道理和光电效应一样。能在某些金属中激发出光电子的光,不管强度弱到什么程度,它都能在某些金属中激发出光电子,只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量灰少。如果是不能激发出光电子的光,不管多么强,也不能激发出光电子。 |
WPM出来的东西,如果不经过有惯性环节的滤波,其强度值不变。只有经过了有惯性的东西,看平均值才会降低。 |
有背光的液晶屏上的像素点也如是,某个电压作用在液晶上,引起了它透射程度的改变。电压大小不同,可以让光全通过、全反射、部分通过。这些电压可以值是直流电压。采用PWM方式不过是把直流电压进行斩波,经过滤波后形成合适的直流电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