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未来30年注定了的中国经济的没落 下一主题:陨石坠落时它的(角)动量哪里去...
 [121楼]  作者:欧阳飞  发表时间: 2016/04/26 11:00 

就你这个水平,不要丢人现眼了。
任何时刻计算,火箭和火箭内的燃料获得的动量为所有喷出气体的反动量代数和。这时候火箭如果继续燃烧加速,也是火箭内燃料的动量分给火箭的,这时候计算火箭和刚喷出的气体动量和相对地球是不变的。火箭内燃料开始是和火箭一样的速度,也是高速远离地球,喷出后气体相对地球速度变小,动量变小了,火箭加速了,火箭相对地球动量增加了,但它们总动量不变,即使是喷出的气体速度是高速远离地球。
[楼主]  [122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4 13:33 

先知先觉的朱老先生也无力替动量守恒的普适性辩护了么?
[楼主]  [123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8 10:45 

普霖先生的85楼说得很好:
“两个球碰撞,你无法站在一个球上证明动量守恒还是不守恒。”

在茫茫真空中,两艘封闭的飞船M和m以速度V相撞时,A船中的观测者坚持认为是B以速度V撞过来,根据动量守恒有:mV=(M+m)v1——v1是他认为相撞结束后两艘飞船残骸应该具有的最终速度:与B原来的速度同向;
而B船中的观测者却认为自己没动、是A以速度V撞到自己的船,他根据动量守恒算出:MV=(M+m)v2——v2是他认为相撞结束后两艘飞船残骸应该具有的最终速度:与A原来的速度同向;


只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连最基本的二体相撞都自相矛盾!!!

两个不同参照系中的观测者计算出来的结果v1与v2不仅数值大小不同,连方向都各异:一个与B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另一个与A的原速同向!


黑黢黢的宇宙深空中两个物体相撞时:到底谁说了算呀?

这些问题被掩盖,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站在地面看问题。
离开了地面参照系的帮助,经典理论立马漏洞百出。
可惜有人死活不肯承认!
[楼主]  [124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8 10:45 
[楼主]  [125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8 11:22 

任何一个物理过程,只可能有一个最终的必然结果。

最后的碰撞结局,可不是草包数学大师们躲在书房里倒腾公式就能推算出来滴!

具体要看两者的材料硬度、质量比、碰撞点离各自质心的偏离度。
——在某些想当然的书呆子眼里:宇宙中飘荡着的每一块陨石都是超级探测器外加巨型计算机!

一般来讲,当M》m时,才能忽略碰撞前后M的速度变化,比如彗星与木星的相撞,计算这一碰撞事件将释放多少能量时,没有谁会去计较木星的速度变化:因为木星太大了!而且高温使得表面的冰层融化、木星也不再是刚体——这个时候得出的计算结果mVV/2就是冒充物理学家的数学巫师们热衷于吹嘘的近似值罢了。

可惜仔细一推敲,巫师们的结果却顾头顾不了腚:

既然以木星上的观测者为准,那么他认为自己没动、是彗星撞过来——在他眼里自己的动量是零。于是他判断:碰撞结束后木星将带着彗星一起后退!
——而刚才他计算两者相撞将放出多大的能量时却是假设木星的速度不变为前提的!!!

一句话:彗木相撞时,彗星的动量被物理大师们选择性的遗忘啦!——谁要是较真,谁就是不懂物理嘛!
 [12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08 11:31 

谁说了也不算。动量守恒必须是客观地看,即观测者必须置身事外,不参与到其中。你说的两种情况都是观测者的主观行为,把自己也参与进去了。

如果硬要站在观测者所在位置A观看另一个物体(体系)B,那个物体B不属于不受外力的物体(体系)。任何受到外力的物体,动量都不守恒。

一定要把握住“系统不受外力是系统动量守恒的必要条件”。
[楼主]  [127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8 11:33 

口气不小的欧阳飞呀:
彗木相撞时彗星原来具有的巨大动量到底哪里去了呢?
是被你藏起来了么?你好大的胆儿呐!

是我这个较真的人丢人现眼呢?还是你这个贪污动量的人可耻呀?
 [128楼]  作者:欧阳飞  发表时间: 2016/05/08 20:24 

楼主,你敢用真名实姓么?
在123楼,你连碰撞除了要遵循动量守恒外,还要遵循动能守恒(如果是弹性碰撞)都不知道,还在谈什么碰撞后的速度。你高中物理学过关没有?
127楼,你说木慧碰撞,巨大的动量,对谁巨大的动量?
你认为你有天大的发现是吧,全世界的人都傻,就你聪明?
 [129楼]  作者:欧阳飞  发表时间: 2016/05/08 20:47 

本以为你是一时想不通,第一次发帖很委婉地指出你错误,希望你能想通。
实际情况是你高中物理学没学好,还没真正理解动量守恒,你不知道参考系,不知道标准在哪里。沉醉在自己的伟大发现中不能自拔。
到此为止,我们不是一个频道上的人,没法交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仲裁,只有打不完的口水仗。如果你认为你有伟大的发现,那你就努力去推广吧。
[楼主]  [130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9 12:57 

丢人现眼的欧阳飞呀:答不出问题就想躲进乌龟壳当屋檐大王么?
这论坛可不是你自己家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哦!

茫茫真空中,两艘封闭的飞船M和m以速度V相撞后,结果是什么呀?你不是自吹懂透动量守恒定律么?
那就把你计算出的结果亮出来吧!

吹牛皮谁不会呢?

[楼主]  [131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9 17:30 

普霖先生这次表现得也太严谨了吧?
随便翻开一本教科书,二体相撞问题都解答得头头是道哟——于是动量守恒深入人心,甘愿舍身护驾者多如牛毛。

哪一本教科书可曾以存在外力为由推三阻四呢?

——太空中M与m以V相撞的结果是什么?——
————————难道这个问题无解么?

朱顶余老先生会第一个不同意吧?
 [13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09 17:47 

必须要严谨,动量守恒的条件就是,系统不受外力。谈在桌面上的那些球的碰撞,也都是不考虑桌面摩擦、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考虑了外力还有动量守恒吗?都被桌面摩擦到停止了,球们还有动量守恒吗?

但是,如果存在摩擦,你就要把桌面也考虑进去、就要把固着桌面的地球也考虑进去。你也就不能再站在地面上了。因为你在地面上,看不到地球速度变化。
 [13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09 18:18 

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解。你可以假定一个观察者在碰撞前靠惯性和M或m其中之一同步运动,但观察者和M或m是在力上分离的,碰撞不对观察者的速度产生影响,观察者依旧按碰撞前的惯性速度运动。这时,观察者就可以客观地看碰撞了。
[楼主]  [134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09 20:23 

说得好。
假设张三原来与M并排结伴同速运动,而李四是m的僚机。

那么碰撞后张三与李四各执一词:
张三认为:M与他原来是相对静止的,是m以速度V撞向M;所以残骸应该与m的原速同向。
李四反对:在他眼里M才是肇事者、m的动量原来是零,残骸必须与M原来的速度同向。

如果官司打到你手里,你能怎么判呢?

——实际的结果是:
张三与李四的分析都不可能与最终的结果吻合——实际的碰撞后果取决于两者的材质、质量比M/m的大小、碰撞点相对于各自质心的偏离度。

最后俩人根据同一视频测算出来的各残骸碎片的动量总和既不符合张三的预测、也不可能符合李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的结果!
吹得天花乱坠的动量守恒定律纯属一厢情愿。
 [13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09 20:23 

在太空有两个运动的太空舱M和m,它们拥有绝对速度V和v,观测者原来身处其中之一,具有速度V或v。观测者可在碰撞前离开,使用太空漫步紧跟着其中之一运动,稳定后剪断绳索。然后观看两舱相撞,但观测者要有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样可以观看很久,但他就有去无回了。如果不剪断绳索,保持松弛,则他只能能看到碰撞瞬间的双方速度,不能持久。这是题外话。总之,不受撞击影响的、和舱分离的观测者能看到动量守恒。
 [13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09 21:31 

张三和李四都对,因为他们站的参考系速度不同,因而观测到的守恒量不同,这我在前面说过的。但无论谁看,碰撞前后动量不变。
 [13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09 22:30 

你注意一下我【88楼】说的“一个系统的动量在系统之外的、不同的匀速参考系中看都守恒,但守恒量不同,这是客观得到的结果。但绝不能站在系统内看动量,那是没办法看的,因为那是主观得到的结果。”,你要特别注意守恒量不同这几个字。在系统之外的匀速参考系中观测系统的动量,其守恒量和观测者速度是有关的。观测者看到碰撞前系统动量是零,碰撞后还是零,另一个观测者因和系统有速度,它会看到碰撞前系统有动量8000,碰撞后还是8000。守恒量不同就是这个意思。
 [13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09 22:30 

我前面已经说过,系统动量的守恒量是和参考系有关的。相对守恒系统以不同速度运动的参考系看到该系统的守恒量是不同的。守恒的意思是保持不变,并不是保持同一。一个体系外的张三可以看到M-m体系动量守恒于80,另一个体系外的李四可以看到M-m体系动量守恒于8000,都是很正常的事。
[楼主]  [139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11 19:21 

如果是对心碰撞、M与m都是刚体,你可能所言非虚;
但实际上,陨石相撞,绝大多数属于偏心碰撞。当M与m相差悬殊时,特别是有大气层参与时,动量守恒就是一厢情愿了,角动量守恒倒是似模似样——也仅相对于各个涡流各自的回转轴成立;

要想同时符合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就是强人所难了。
 [14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14 13:47 

两个物体相撞,相撞前,比如一个M的V0=0,另一个m的速度是v0,系统总动量是mv0,总动能是(1/2)mv0^2。相撞后,有动量守恒式子MV1+mv1=mv0,其中V1v1v0都是矢量。

碰撞后的MV1,mv1动量守恒矢量关系式MV1+mv1=mv0,本身是不定式。它可以画成一个矢量三角形,mv0边保持不变,可以任意改变两矢量MV1、mv1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说有无数种组合满足动量守恒。因此,V1v1最终确定还取决于你碰撞的性质:是否完全弹性碰撞、是否对心碰撞、是否有能量损失的碰撞,是否引起了两物体产生了旋转。能量如何分配、如何转移都对这个守恒矢量式子不产生影响。能量守恒式子最后才能在无穷多个矢量三角形中确定下来一个唯一的MV1和mv1。物体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转动动能、转变成热能损耗掉,它们都会和所有矢量三角形中确定下来一个属于自己的,都是有解的。它们都不影响MV1+mv1=mv0这个式子的成立。

关于物体偏心碰撞,产生角动量即转动动能,还涉及到摩擦生热,具体公式推导会非常繁琐,很少有人能给出具体计算公式。但是,能量如何分配,都不会影响不定式MV1+mv1=mv0成立。角动量的生成也是一样,一个物体从无到有产生了顺时针的角动量,另一个物体一定产生一个逆时针的角动量。角动量也是守恒的。

至于具体碰撞后它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生热多少、多少转变为转动动能,你可以去研究相关的专著,你用计算结果再去核实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你就知道了。
[楼主]  [141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6/05/14 13:59 

普霖先生啊,您还在喋喋不休“守恒、守恒……”么?

该醒醒啦!

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教科书着实害人不浅!

很快我就能做出第一台既违反惯性定律、又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的人工机械装置、部件都能在网上买到。只需要组装一下就行了。
简单得让你不敢想象。
 [14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14 14:05 

你还是赶紧做出来吧!做好我好给你指出错误在哪里。
 [14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6/05/14 17:55 

教科书确实有很多错误,我就已经找出很多错误的地方了。反正这么说吧,外国人错了的东西,一定会出现在咱们的教材中。相对论导致的物理学错误,要占总错误的绝大多数。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688690185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