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论“绝对时空”的错误,必定导致... 下一主题:答复李学生先生来信(下)
再次用朴素简陋的思路导出 引力温梯论……没人挑战,看来真的 达到 横扫天下无敌手的地步啦!!!
[楼主]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2013/02/27 21:36
点击:3448次

  

 

其实这里的道理十分朴素简陋:就是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来说就是在说 分子的动能梯度等于其所遭受到的合外力▽E=m(g-a)(含引力、惯性力或撞击力),由于分子只有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直保持不变,分子之间的相互撞击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很随机,所以其统计结果对于同一个分子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 受到来自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力的矢量和几近于零,统计时间越长所遭受的撞击次数就越庞大也就越趋近于零。该分子只剩下大小和方向一直永恒不变的重力的作用,所以由其重量所决定的动能梯度的大小和方向一直保持不变。对于每一个分子来说都是这样,而且对于同一个小局域(如一立方公里的范围内)所有相同分子量的分子所遭受到

依据“熵增原理” ,运用二元函数的混合(偏)微商与其次序无关的基本法则可以顺利导出平衡态的(同种)单原子理想气体内的“比熵”s=dS(V,N)/dN 处处相等的重要结论。因为依据“熵增原理”绝热封闭的单元系理想气体的(总)熵S(V,N)在准静态压缩(或膨胀)过程,体系的总熵保持不变,用微分式表示即为:dS(V,N)/dV=0;若对此微商再对另一种参量N(摩尔数)进行微商当然也等于零,即对“零”的微商等于零,用混合微分式表达即为:d[dS(V,N)/dV]/dN=0;现在 再注意到 二元函数的混合(偏)微商与其次序无关的基本法则,即可得到:d[dS(V,N)/dV]/dN=d[dS(V,N)/dN]/dV=ds0/dV=0 若引入关系式dV=Adz即得:ds0/dV=ds0/dz=0;故得重要结论,平衡态体系的比熵s0与其位置(坐标)无关。换言之:平衡态体系的比熵处处相等

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一直保持不变,而且相互一致,所以这些分子的动能梯度的统计平均值的大小和方向也都一直保持不变而且相互一致,这在宏观上的表现当然就是表现出 一定的即正比于重力场强度的“温度梯度”;因为 所谓温度就是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统计平均值,

βT=(∑E)/n ……(1)

“β”乃属热容常数

▽E=mg

可以在(1)式的两边同时取“梯度”么【亦即 在(1)式两边同时冠以运算符号“▽”】

▽(βT) =▽(∑E)/n 

"▽"与"∑"的运算次序可以交换么:

β▽T =▽(∑E)/n=∑(▽E)/n =μmg≠0

所以 只要引力场强度g≠0,则必有▽T≠0;说起来也就是这么点儿朴素简陋的破事儿,正如同沈建其所说的,此乃小儿科的伎俩,此等雕虫小技何足挂齿,不值一提;越说越丢人……

如果不是有大神仙 黄国友等大教授们的坚持反对,鄙人还真不好意思提起这破事儿。

 

 

 

 

参考文献 

[1]  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  赵凯华,罗蔚茵,《力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7

[3]  赵凯华,罗蔚茵,《热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

 只要承认气体内所有分子在自由程中都存在着方向一致的动能引力梯度就好:分子动能引力梯度的平均值(∑▽E)/n就是分子动能平均值(∑E/n的引力梯度▽[∑E/n]即有关系式:(∑▽E)/n=▽[∑E/n];一般地有∑▽B=▽ ∑B;即交换运符次序不影响其结果(即运符交换律);而分子动能平均值正比其温度(∑E/n=βT;其道理就这么简单。

 

 

运用质点系的相关理论处理单原子理想气体系统所得结果比波耳兹曼积分微分方程(H定理)的推论更朴实明了。

在力场中每个(理想气体)分子(在自由程中)都服从  (热运动)动能定理 ▽E=m(g-a);设 分子的热运动动能表示成  E=(mu^2)/2;其中m为分子量,u为分子相对于小局域气团的质心的运动速度,即有 u=v-C;其中v为分子的平动速度;C则为气团质心的平动速度;g表示外场加速度,a为(小气团)质心加速度。

∑E/n=βT    表示    分子动能的平均值正比于其温度Tβ为比例系数;∑“求和的运符;n表示分子数,T表示当地温度。

∑▽E= ▽∑E  表示求和梯度这两种算符位置的交换并不影响其结果;其中即表示梯度

μMg=(∑▽E)/n=β▽T = -μV▽p  中含有静力平衡条件 V▽p+Mg=0M=Nm,其中N为摩尔分子数;因为 g≠0

故因有μMg=(∑▽E)/n=β▽T ,故知 ▽T≠0;又因V▽p+Mg=0,故知▽p ≠0,再由状态方程得,

V▽p+p▽V=R▽T ;故知 p▽V=R▽T-V▽p=(1-Rμ/β)Mg≠0;即▽V≠0;其中V表示摩尔体积,固有Vρ=1;这里ρ则表示摩尔数密度。这里▽V≠0表示,在力场中气体的密度梯度不等于零。

   所有这些都是数理逻辑的结果;这里利用了:

静力平衡条件 , 状态方程 (含动能温度约定式【(∑E/n=βT), 动能定理 

获取 力场温梯关联式(μMg=β▽T≠0)以及p▽V=(1-Rμ/β)Mg≠0V▽p =-μMg≠0

 

 即使是 波耳兹曼 积分微分方程,也没有从理论上 导出在重力场中 不仅存在着压力梯度和 密度梯度 同时还必然存在着温度梯度,人们都可以利用静力平衡条件 确定 在力场中必然存在着压力梯度,至于究竟是否存在着 密度梯度或温度梯度,那就只能靠维象经验,因为谁都知道高空大气稀薄,所以就以为只存在着密度梯度,虽然也观测到了大气的温度梯度但由于太阳的辐射的干扰……因而掩盖了力场所贡献的那部分微小的梯度成分……

但是 密度梯度,压力梯度,温度梯度 这三个梯度 需要三个独立的关联式才能唯一定夺,人们仅仅注意到了状态方程与静力平衡这两个约束条件是不够的, 必须再注意到(分子)动能定理才能唯一确定,究竟 是否存在着温度梯度。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强调的是:即使如此 也只能得到定性的结论,因为其中尚存一个未知的比例系数“μ ”,至于其中的“β ”则属于定体比容(这属于已知量),欲进一步澄清这个比例系数“μ ”,必须再挖掘一个关系式……好在,现在已经可以定性地确定:在力场中的平衡态体系 不仅存在着压力梯度和密度梯度,还必然存在着温度梯度!这无疑是迈出了突破性(挑战性)的一大步……

&&&&&&&&&&&&&&&&&&&&&&&&&&&&&&&&&&&&&&&&&&&&&&&&&&&&&&&&&&&&&&&&&&&&&&&&

为了再挖掘出一个潜在着的参量关联式,我们不妨设想有这样一个过程:(在惯性空间)有一个气柱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产生加速度且渐渐增大......这就相当于惯性空间产生外力场且渐渐增大力场强度。此时该气柱也从参量均匀分布状态开始产生且渐渐增大压力梯度、密度梯度以及温度梯度,而且这正比于力场强度的温度梯度一直没有伴生传导热流,即其各局域一直处于热孤立(绝热)状态,各个局域都一直在进行绝热(可逆)压缩”......虽然各个局域的绝热(可逆)压缩的程度不尽相同,但却都具有共同的起点(初始状态)。或曰虽然各局域具有不同的压缩进程但却都处在同一条绝热曲线上。就是因为各个局域一直处于(无热流伴随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尤其具有共同的起点(初始状态)。

换言之,在初始状态,体系的一切热力学参量都处处相等,当然 其摩尔熵也处处相等,当其出现加速度且逐渐增大过程,诚然遂即出现了(正比于加速度的)温度梯度但却并未伴生传导热流,故而各局域便开始进行绝热(可逆)压缩,依据熵增定律(绝热过程其摩尔熵永不减少,只有绝热可逆的过程才能保持其摩尔熵不再增加)这属于一种定熵过程,也就是说各局域的摩尔熵一直保持着初始值不改变,因为体系初始状态各局域具有相等的摩尔熵,所以这种等摩尔熵的关系一直保持不变。这就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在力场中的平衡态各局域具有相等的摩尔熵

CvlnT+RlnV=常数);即满足同一个绝热方程: (T^CvV^R=新常数。

 

这个结论对(理想气体)自引力体系很必要;因为只有依据这个绝热方程,再结合 状态方程以及静力平衡条件这个三个约束条件方可唯一确定自引力体系的三个未知函数:即压强分布函数,密度分布函数以及温度分布函数;若对其温度分布函数求导即得精确的温度梯度函数;这时所得的温度梯度已经不再是定性的结论了。

顺便指出,人们在建立声学方程时早就使用着绝热方程(被人们称之为泊松方程)。(人们使用绝热方程的)理由是,因为声振动过程太快,介质中出现的温度梯度瞬间即逝,来不及驱动(传导)热流,故而近似作一种绝热波动过程,也只有这样所得的声速计算公式才得到测量结果的支持。现在方知,并不是因为介质中出现的温度梯度瞬间即逝,来不及驱动(传导)热流,而是这种非惯性运动(振动)所导致的(正比于当地加速度的)温度梯度不管持续多久都不会导致传导热流的产生;因而在可逆的绝热波动过程,介质各点的热力学参量必然被同一个绝热方程所关联。

 %%%%%%%%%%%%%%%%%%%%%%%%%%%%%%%%%%%%%%%

 【例题一】参照本文的讨论;解答 自由下落的气球内部为何并无密度梯度、压力梯度,更无温度梯度。

答:依据(热运动)动能定理 ▽E=m(g-a);可知,虽然自由下落的气球内部的每个分子一直在重力的作用下于自由程中作自由下落运动其加速为-g,而气球质心也在做自由下落运动其加速度也是-g,所以其热运动动能梯度等于▽E=m(g-a)=0,因为g-a=0;再仿照上述计算方法可知也就不存在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

【例题二】参照本文的讨论;解答 在太空中(无力场空间)做加速运动的气球内部为何出现密度梯度、压力梯度以及温度梯度。

答:依据(热运动)动能定理 ▽E=m(g-a);可知,虽然外力场等于零,即g=0,但其质心的加速度a并不等于零a≠0

所以存在着热运动动能梯度▽E=m(0-a)≠0;当然也就存在着压力梯度、密度梯和温度梯度。

【习题一】参照本文的讨论及例题;解答 在太空中(无力场空间)做旋转运动的气球内部为何出现密度径向梯度、压力径向梯度以及温度径向梯度?

【习题二】参照本文的讨论及例题;解答 在地球表面,静止着的气球内部为何出现密度铅垂梯度、压力铅垂梯度以及温度铅垂梯度?

【习题三】 论证静态大气层不存在密度水平梯度。

 

虽然分子在自由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具有方向一致的动能梯度但并不意味着此时气体整体质心必然在作加速运动,因为当且仅当分子具有方向一致的速度才会表现出气体整体质心的宏观运动。

众所周知,静止于地面的气柱(内盛气体的箱子)的质心相对于地面既无速度也无加速度,但该箱子内部的气体分子在自由程中却一直保持着方向一致的动能梯度即具有方向一致的重力加速度,那么为什么整个气体的质心却没有重力加速度呢?因为整个气体质心的加速度应该等于各个分子的加速度的平均(只对于单元系),这里最容易被疏忽的就是器壁一膜层(分子直径的厚度)的分子却叠加着方向一致的器壁反弹加速度(器壁的托力所致),这些加速度的平均值恰好抵消了重力加速速度,但必须注意:这只出现在器壁的一膜层,而在气体内部分子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并没有被抵消,所以只是在气体内部存在着温度重力梯度,而在器壁的一膜层则存在着巨大的反弹温度梯度,因为假定器壁属于零度的刚性壁,

由于在气体所有分子的平动动量和等于零,所以气体质心没有速度,即没有宏观运动,但内部气体(器壁的一膜层气体例外)质心一直具有重力加速度,故而也一直具有温度重力梯度。气体质心一直具有加速度不等于一定具有速度,就好比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直具有向心加速度,但一直不具有向心速度;所以万不可将方向一致的动能梯度与宏观运动相捆绑。

同时依据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定律可知,分子之间的动能撞击梯度之和必然恒为零,所以不必担心动能重力梯度被撞击梯度所磨平。

器壁一膜层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虽然一直等于零,但其反弹加速度的平均值却一直不等于零,所以具有温度反弹梯度。

总之,一旦存在着宏观的力场热力学体系的分子必然叠加着方向一致的动能场力梯度,即必有温度场力梯度。但由热源引起的温度梯度却未必关联着宏观力场。

器壁层的那部分气体所遭受到的器壁反弹力之和正好等于气体系统的总重力。而容器内部气体的分子的相互碰撞并不能改变其总重量。所以容器内部气体的整体质心是一直具有重力加速度的,而且处处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所以处处具有动能梯度即处处具有温度梯度;但其处处不具有速度,所以没有宏观运动。
各分子都具有方向一致的动能梯度,即意味着气体的整体质心具有动能梯度,动能梯度即等于其重力,即气体内部处处具有重力; 故其处处具有温度重力梯度。

器壁层内的分子受到刚性器壁反弹力的作用产生方向一致的动能弹力梯度,所以存在着温度弹力梯度,器壁层内分子所遭受到的反弹力的总和正好抗衡气体系统的总重力;因为气体系统内各分子所遭受到的外力冲量之和恒等于零,由于整个气体系统一直保持相对于地面静止(即系统质心的动量变化为零),这被分解为两部分,即器壁层 与非器壁层这两部分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冲力,只不过恰好互相抵消而已,所以气体的这两部分各自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冲力梯度。器壁层的温度弹力梯度是很巨大的;而非器壁层内部的温度重力梯度几乎均匀一致且很微弱。这种分析很合乎事理。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90176.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论“绝对时空”的错误,必定导致... 下一主题:答复李学生先生来信(下)
 [2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3/02/28 00:28 

我来问一问朱顶余或其他任何主张引力温梯之人一些问题,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过关:-)

第一组问题:

▽E=mg是什么意思?它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明白无误地列出推导的前提,这很重要)?特别地,这个公式对单个原子或分子与对一定的宏观体积内的分子或原子的集合其意义或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吗?

 [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2/28 01:23 

对[2楼]说:
我对该理论目前还没有态度,这是因为温度定义的问题。▽E=mg我理解是重力势能对高度的微分,即mgh对h的微分。也就是重力势能的梯度,并不是动能的梯度。请问作者,我理解是否有误。且气体分子在稳定状态下,没有向下(或任何方向)的平均加速度,也就是任何方向的平均速度矢量都是零。因此重力势能不能转化为向下的动能,也更因此重力势能的梯度不能代替动能梯度。势能梯度不为零,但动能梯度为零。请作者考虑是否疏忽。
 [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2/28 02:15 

对[2楼]说:
现在我态度开始明朗了,确应该是楼主判断有误。
此外温度的准确定义还是要做的,如果大家没精力,我想我也要完成这件事。
[楼主]  [5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07:16 

对【2楼】说:
[楼主]  [6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07:20 

▽E=mg是什么意思?它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明白无误地列出推导的前提,这很重要)?特别地,这个公式对单个原子或分子与对一定的宏观体积内的分子或原子的集合其意义或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吗?
%%%%%%%%%%%%%%%%%%%%%%%%%%%%%%%%%%%%%%%%%%%%%%%%%
答:因为E=(1/2)mu^2,即表示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其中,m表示分子量,g则表示重力加速度。
mgdz=dE,也就是说 当分子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分子的重力对分子做了功:mgdz,依据质点的动能定理可知这个功必然引起分子的动能增量dE
所以,▽E=mg导出前提:质点的动能定理mgdz=dE
对于多个分子的集合体,就叫做 质点组动能定理。
对于一个“质点组”的动能定理,就得分别讨论,第一是指整个质点组的质心的运动速度与整个质点组的总质量所决定的质点组的整体动能 这叫做(气团的)宏观动能,其形式与单个分子的动能定理取相同的形式。
则不是本课题所关注的问题,那就还有质点组内部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所决定的动能定理,由于这里只讨论理想气体,所以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忽略,所以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力,只有相互碰撞,相互碰撞过程所服从的动能定理的形式为,dE=fds。其中f表示随机撞击力,

由于分子的重力一直存在着所以分子撞击过程的总动梯度必然是:     dE+dE=fds+mgdz
这里的分子动能E就是指分子相对于气团质心的运动能,由于气体属于静止的气体,所以分子的动能也就是相对于容器的运动能。
静止状态的气体系统内部 分子依然在频繁地碰撞与飞舞着……所以虽然气体系统整体的质心没有运动,但对于每一个分子依然在热烈地运动着;每个分子的运动当然一直服从着动能定理dE+dE=fds+mgdz.
难道,这里还有什么值得挑战的么?还有什么来路不明的么?导出前提坚硬而明确。

[楼主]  [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08:04 

对【4楼】说:

温度的定义当然必须首先弄清楚,否则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还谈得上什么创立新的热力学理论……那不是在胡扯

淡么

王老弟,你说呢?

难道 温度的定义你到现在还没弄清楚?你以为分子的热能必须包括 势能?错!分子的热运动动能指的是分子在振动

平衡态就具有的最大动能,重力势能更不在内,必须是指分子停留在某一高度时分子所具有的的飞行动能才算是分子在某一个高度时所具有的的热运动能。你以为理想气体分子虽然在高层或底层所具有的的平动动能并不相同,这并不能说它们的热运动能不相等即不能说它们的温度不相等,你以为热运动能应该同时包括分子所拥有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以及分子之间的作用势能,大错特错!分子在重力场中随着位置的变动其重力势能将变动,这直接影响着分子的平动动能,但你以为只要将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重力势能或分子间的作用势能加起来就会保持常数,不对,即使是这样也并不保持常数,除非在重力场中 不存在密度差异 那么分子的平动动能与分子的重力势能之和就保持一个常数了。即使是不存在密度差异的气体系统也不宜将分子的势能也算进去,因为这样就会乱了套,因为物体的熔点就是用温度来标志的温度越高物体就越软化,这就是因为分子的动能越大越软化,并不是结合势能越大越易于软化,那么弹簧伸长状态就是分子之间的势能较大的状态 难道这也算是温度较高的状态,那么这些势能能够流动么?能够转移向低温物体么?势能越大其热熵就越大么?在统计力学的相空间中只有广义动量空间和广义坐标空间 并没有势能空间,所以若定义 势能也属于热能的范畴那就会轮了套。那么温度就不会趋于平衡,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势能是无法流动的,势能也不能增加混乱度,随机的热运动却能够增加混乱度,所以若将分子间作用势能也一并囊括进热能的范畴,那就会处处碰壁,一片混乱。 所以,这些热能概念的修正和调整 早已做过尝试  行不通也  鄙人几十年来的深入缜密的思索 精确的推导 兼顾方方面面 权衡利弊 做出了最佳的抉择  你们都以为鄙人是个大傻瓜 大笨蛋  鄙人聪明绝顶 敏感的很  机灵得很  你们都以为能够超越我 其实 都是在自以为是 不打不相识  只有通过残酷的较量和决斗 才会深切地体会到 更有能人比己强百倍!

 [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2/28 10:15 

对【7楼】说:
温度的定义确实不清楚,比如一个单位体积内有1个速度为10m/s的运动粒子,另一个单位体积内有两个速度9m/s的运动粒子,朱兄告诉我,哪个体积内的温度高?
[楼主]  [9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0:23 

对【8楼】说:

你必须死死咬住“平均”这一关键词。

 [10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  发表时间: 2013/02/28 10:34 

m表示分子量,g则表示重力加速度。
mgdz=dE,也就是说 当分子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分子的重力对分子做了功:mgdz,
====== 好奇:静止的重力场中,什么力,才能使分子的高度发生变化?(不能使用动态的加速度性质代替静止引力场性质)
是否在今天,你的两个观点全部受到否定?
[楼主]  [11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0:38 

对【10楼】说:
这些傻问也只有你这个笨蛋才会提出……只有绝对零度的物体中 分子的高度才不会改变,对于气态物系而言,分在自由程中飞行,怎么会避免其高度发生变化呢?
 [1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2/28 10:42 

对【4楼】说:
第一个体积内平均为10m/s,第二个体积内平均为9m/s,那就是第一个体积内的温度高了。明白了。

那就是说越往高空去,空气越稀薄,分子运动速度越大,温度越高。这个动能梯度怎么反过来了,又纳闷了。 

[楼主]  [13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0:58 

对【12楼】说:

必须是指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决定的动能之平均值才正比其温度,当然对于总共只有一两个分子的质点系来说,这就

与温度无关了!如果气体极其稀薄乃至 每立方公里的空间只能偶尔找到一两个分子在游逛着,这也可以也只能用温度来描述,因为 这同样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为你并不能保证其他空间的分子就不会闯入这个空间……

[楼主]  [14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1:02 

对【12楼】说:
温度这个概念是一种统计性概念  一两个 或者千百个分子的统计平均也不能保证精确稳定,如果有近一摩尔的粒子的集合系统 对各个粒子的随机参量进行统计取平均 也许表现得足够稳定。
 [15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  发表时间: 2013/02/28 11:18 

对【11楼】说:

引用主帖 "其实这里的道理十分朴素简陋:就是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来说就是在说 分子的动能梯度等于其所遭受到的合外力▽E=m(g-a)(含引力、惯性力或撞击力),由于分子只有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直保持不变,分子之间的相互撞击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很随机,所以其统计结果对于同一个分子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 受到来自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力的矢量和几近于零,统计时间越长所遭受的撞击次数就越庞大也就越趋近于零。该分子只剩下大小和方向一直永恒不变的重力的作用,....。"

    ====根据w=fs,分子受到来自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力的矢量和几近于零,因此动能变化为零;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分子的高度发生变化为零。

 [1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2/28 11:19 

 对【13楼】说:

偶尔能闯进来的也不是善类,也带着很大能量才能进来的。

对【14楼】说:
所以说呢,还是要有一些约束条件才能对温度下一个准确定义。电离层的粒子数也不少摩尔,平均速度也确实挺高的,让它们和铁块撞击达到热平衡,铁块温度也上不去。要不然温梯还真就倒着了。

对【15楼】说:

时间很长后,每个分子所受合力也为零。下面有重力,下面还有分子的排斥力,对吗。

 [17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3/02/28 12:36 

对【6楼】说:

基本前提错误,基本概念不清,主要逻辑混乱,整一个糊涂蛋,还好意思到处献丑!

~无忧仙人

 [18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  发表时间: 2013/02/28 13:59 

对【11楼】说:

    假设,在月球上,忽略太阳光影响,有一个非常高的玻璃管,上端开口、下端密闭,如果从上面向玻璃管内倒入相同初始温度的气体,使重力做工,使气体重力势能变成动能、使气体流动。

 

     那么,经过一定时间,气体热运动达到平衡。

     如果认为下面的气体动能大于上面的,那么,根据对流常识,将产生对流,将使平衡状态的气体产生对流。显然违反"气体热运动达到平衡"的前提。

     如果产生对流,结果就仍然需要达到热平衡、或者达到上面的气体动能大于下面的气体动能才能平衡。

 

     忽略太阳光等外界影响时,无论如何,玻璃管内的气体在达到热平衡时,下面的气体动能不能大于上面的气体动能。否则就自己引起对流、重新平衡。

     所以,如果没有外界的动力(输出能量),那么气体达到宏观运动平衡状态时,下面的气体动能不能大于上面的气体动能。

 

     因此,正比于重力场强度的"温度梯度"不应该存在。

[楼主]  [19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6:34 

果然没出所料 物理学领域的争论带有浓厚的思维模式 世界观 物质观 思维观念的色彩 这没有破解微分方程那么单纯,因为只要你所给出的解析式能够使原方程得到恒等式,便能使大家闭嘴!
在物理学问题上 企图达成共识 简直是幻想!
这里有观念问题和思维方法问题。
但估计大家的争论都真诚的!
 [2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2/28 17:43 

对[19楼]说:
真诚是不能否认的,这里每个人都怀着赤诚报国的心。您是、他是,我也是。
[楼主]  [21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7:44 

不过,我很想竭尽全力挽救大家: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思路开始,但愿能引导大家进入一定的认识高度……

不妨将问题从零开始……首先考虑一种单纯的明白的理想气体系统的平衡态
譬如 有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被绝热封闭在一个绝热壁的圆柱形容器中 静置在安静的地窖里一万年,没有收到热的和机械的干扰 ……依据热力学平衡态原理 这个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应该处处具有恒定的热力学参量,譬如 压强、密度、温度随着高度的分布函数必然已经确定下来。

那么 试问 该理想气体系统的 压强、 密度、 温度三个参量随着高度的分布函数究竟是怎样的呢?这里显然含有三个未知函数,p(z)、ρ(z)、T(z).这就像求解三个未知数那样 需要建立三元方程组,这三元方程组必须要具备也只能拥有三道相互独立的代数方程来联立成三元方程组,再从中求解出这三个未知数。同理,理想气体系统平衡态时的这三个未知的参量分布函数也需要建立三道相互独立的函数方程组来联合解出这三个未知函数,而不能靠主观猜测。但这里 只有两道函数方程是公认的: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kρT;
还有就是静力平衡条件:dp+mgρdz=0;

那么这第三个呢?应该是 绝热方程:T^(3/2)=ρC
现在的问题的关键就是:这第三道函数方程为什么是绝热方程?就是因为 热力学体系的平衡态必须服从“最大上原理”,因为 热力学体系的平衡态属于一种统计平衡态 属于众多随机事件,只服从统计平衡规律,譬如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在几何空间的密度分布只能服从统计规律,这个分布规律的准则就是必须满足最大熵的要求,也就是说密度、温度作怎样的分布才能使得体系的熵达到最大,那么就是以这种分布状态作为终极状态,换言之 什么样的分布状态拥有的概率最大,那么这种状态就是体系的最终状态,就好比说 谁的选票最多 谁就是总统。那种分布的熵最大也就是哪种分布出现的概率最高!所以只要找到熵最大的那种分布函数,那么就是体系最终的分布函数。
那么体系的密度、温度作怎样的分布,就会使体系达到最大熵的状态呢?这就好比说 究竟当x取多大的值时y才会达到最大值呢?那就是求函数极值的问题,类似地,这也是一种求极值的问题,不过这里所要求的极值是体系的总熵达到极值时体系的密度‘温度分布函数应该取怎样的形式,而不是某个参量应该取多大的数值,所以这不全同于函数的极值问题,这叫做“泛函”的极值问题,这属于“变分问题”,其基本思想就是谋求当体系密度’温度做怎样的分布才会使体系的总熵达到极值,建议朋友们各自去寻求一下……不过鄙人的寻求(即破解“欧勒方程”)的结果 就是只有当体系的密度、温度分布服从绝热方程的要求时,体系的总熵(即“泛函”)恰好达到驻点(进行了“泛函分析”)。所以鄙人认为应该选择 “绝热方程” 作为“最大上原理”的“全权代表”。
尤其值得庆幸的是,这种选择居然左右逢源,不仅顺利获得了大气科学中的多元大气模型即大气柱的温度绝热递减率,而且获得了 可压缩流体的“静力学方程”,还获得了 声学波动方程 顺利导出了理想气体中的声速公式;还获得了《量子化学》中著名的“汤玛斯—费米方程”即多电子原子的统计函数……
这就是鄙人的幸运和骄傲!这也是 大神仙 所万万没有想得到的!大神仙以为 我朱顶余从1973年初春便开始钻研热力学至今 四十年如一日 一无所获 还是个大蠢蛋……其实我研究热力学的时间跨度 已经超过 无忧仙人 的呼吸史 1973年 无忧仙人不知在研究什么世界难题? 至今还表现得如此无知、愚蠢兼无德! 此乃人类教育学的失败!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怎样索取知识更要学会怎样做人!
[楼主]  [22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8:04 


有了这三道函数方程即可唯一地解出 绝热封闭的理想气体平衡态的密度、温度、压强的分布函数了

如果 通过求解这个函数方程组 获得温度分布函数为与高度无关的常数,那就有力地说明 在重力场中温度分布没有梯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kρT;
还有就是静力平衡条件:dp+mgρdz=0;

那么这第三个呢?应该是 绝热方程:T^(3/2)=ρC

从绝热方程T^(3/2)=ρC 可以立即看出:因为在重力场中密度分布不是一个常数,所以温度分也就不可能保持一个常数。
所以现在的问题的关键,就是 这第三个函数方程应该是什么?但首先必须肯定 热力学体系对最终分布状态的确定必须服从最大熵原理,也就是说 不可能选取总熵最小的状态作为最终分布状态。平衡态的总熵函数必须不随体系密度变化而变化 即不再存在“熵产率”,譬如在体系的平衡态进行绝热可逆的压缩,虽然体系的密度在连续变化着但体系的总熵并不改变。
 [23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  发表时间: 2013/02/28 19:00 

虽然我不明白复杂的方程,但是,发现根本问题你没有解决。
什么力输出能量,才能使下面的气体动能,大于上面的气体动能。
如果没有持续得到能量,那么,底层的气体由于对流,将会达到热平衡。
 [24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3/02/28 19:04 

对【21楼】说:

既然爹妈没给那份聪明,就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个笨蛋;别说你朱顶余花了四十年,就看你一年以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样子,就是给了你四百年乃至四千年都是白搭。

好了,闲话少说,还是接着回答问题吧,有句老话,叫“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现在就给你这样的机会。

第二组问题:

你的mgdz=dE是从哪里来的?它可以导出吗?它是定义还是定理?dE中的E是动能还是势能?为什么它是其中的一个而不是另一个?

请朱顶余先想清楚了再答,免得让大家耻笑。记清楚了:你把问题说得越简单,那你就错得越丢人!

~无忧仙人

[楼主]  [25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9:31 

对【24楼】说:

mgdz=dE,关于这个表达式,我不是在一开始就交代了么,这是指质点的动能定理微分式,E表示分子的动能。质点的动能定理的语言陈述:质点所受外力之和与其位移的“点积”等于该质点的动能增量。

难道就连这个你也需要耗费四十年才能搞清楚?

[楼主]  [26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9:33 

“准静态”地绝热压缩重力场中的平衡态理想气体(当然属于封闭系统),则该体系的总熵必然保持不变。这唯一的可能就是处处“比熵”保持同一个常数。因为体系的总熵就是比熵乘以密度作为被积函数进行定积分 S=∫sρ(z)Adz ;其中的s表示 “比熵”;A为柱体的横截面积;z表示参考高度,H为柱体的总高度,ρ(z)表示高度z处的密度,因为ρ(z)Adz =dn,于是定积分可写成S=∫sdn ,又因为 平衡态封闭气体系统在绝热准静态胀缩过程体系的总熵保持一个定值(即属于“定熵过程”),换言之,在封闭气体的平衡态作绝热准静态胀缩的过程其体系的总熵与参量体积V无关,其数学表达式为:dS/dV=(d∫sdn)/dV=0
即有 (ds )/dV=0
又因为dV=Adz

故有 (ds )/dz=0

也就是说重力场中的平衡态系统比熵s 是与参考高度z无关的常数。 当然不允许含有λ/ρ(z)这一项。

****************************************************************

这样折腾的宗旨就是尽量撇开“泛函分析”,逃避“变分法”;只涉及微积分。

[楼主]  [2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19:41 

烦请诸位 将[22楼]与[26楼]联合起来审查……
 [28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3/02/28 19:51 

对【25楼】说:

那么请问动能E的原始表达式是什么?或者,动能定理的原始形式是什么?我要的是原式,我不需要什么微分式;因为教了二十年的微积分,我最清楚的事实之一就是,个别笨蛋学生如论如何也学不好多元函数的微分,而我现在就百分百地肯定,朱顶余就是这类人中的一员。

~无忧仙人

 [29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3/02/28 19:56 

对【26楼】说:
还变分?连基本的微分都把你弄到了阴沟里,玩变分不是瞎胡扯吗?
[楼主]  [30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2/28 20:15 

对【28楼】说:
E=f·ds + e      这就是质点动能定理的积分表达式。

E=f·ds + e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51091194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