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没有人为基础理论进行辩论,因为都... 下一主题:宇 宙 守 恒 定 律-----终极理论
有重要发现传给你们
[楼主]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2010/08/12 21:37
点击:5150次

黄德民、冯劲松、季  灏、刘岳泉请将你们的电子邮箱告诉我,有重要发现传给你们。我的邮箱yeboyebo@163.com

黄新卫知道吗?谢!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24238.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没有人为基础理论进行辩论,因为都... 下一主题:宇 宙 守 恒 定 律-----终极理论
[楼主]  [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3 03:05 

冲 诺 请 战 书
相关单位、相关领导、相关同仁:
叶波不自量力,鼓起勇气,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写下这份《冲诺请战书》。
(一)
古有毛遂自荐,今有叶波冲诺。
我一直在冲诺的崎岖小道上攀登着。冲诺就是争取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要冲诺呢?说来话长。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者。
记得当年中学生的我,在物理课时看到很多物理单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伏特、安培、焦耳和欧姆等,用来纪念和表彰那些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我急切地问物理老师,这些物理单位中有不有以中国人命名的呢?老师说,没有!当时我脑袋就“轰”的一声,一动不动地呆在哪里,我的心灵被深深地砍了一刀!堂堂中华文明大国,近代竟然没有一个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值得纪念,这是国耻啊。这一夜,我哭了。从此我学习更认真,似乎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后来我又知道世界上每年都评诺贝尔奖。它是用来奖励全世界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我又急切地问物理老师,这些获奖的人中有不有中国人呢?老师又说,没有!我脑袋又“轰”的一声,一动不动地呆了好半天,我的心灵被深深地砍了第二刀!又一个国耻啊!我也不知梦里哭醒多少回,足足伤心了一月有余。那时,我就暗暗地下了决心:零的突破,从我做起!
追求,探索,奋斗,拼搏。不知不觉地就过了花甲之年,每想到零封诺贝尔奖的国耻,想到文化大革命丧失的十年青春年华,想到曾为大学系学生会主席,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实验环境,毕业分配时想到大学当教师也不成,想到四十多年来一次次的磨难,想到几百个新观点得不到发表就要被埋没,想到这一辈子快完了还一事无成,想到三十多年精神病史的妻子,想到自己深受五病折磨而半身不遂,想到曾经贫困到只有一碗剩饭招待省城里来的大学老同学……我的内心在大声地呼号:“老天啊,为什么对我这样的不公平!”只觉得悲从心头起,愧自胆边生,这时我已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到后来禁不住嚎啕大哭,哭得很伤心,很伤心……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这样写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好一幅苍凉的秋野夕照图!触景生情,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这不正是我暮年的生动写照吗?
藤枯了,树老了,黄昏时乌鸦的一天生活也即将结束了。不知不觉地人就老了,过了今天也不知有不有明天!小桥下的流水,水边的人家也即将消隐在夜幕之中,也许我永远再也见不到它们了。我迎着萧瑟的秋风在一条冲诺的崎岖小路上单人匹马地攀登了一辈子,没到顶峰,人累了,马也瘦了,实在是筋疲力尽,就要倒地了。正象那徐徐西下的夕阳。为中国冲诺事业而操碎心的我啊,漂泊在天涯一事无成。
就在这看似山穷水尽之际,事情突然有了重大转机,因为我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冲诺的机会终于来了!
胡锦涛指出,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
温家宝总理最近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宽容失败。”
听到这些温馨的话语,只觉得心头一暖,勇气大增,顿时信心百倍,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灯灭前一亮,人死前一旺,为了中国的冲诺大业,我下定决心:竭尽全力,拼命一博,今天就准备死在冲诺的战场上了!
我信心十足地重新攀登在冲诺的崎岖小路上,我要不断地攀登,攀登,再攀登,一直到达光辉顶点,使得冲诺一定成功。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是一个党员,是一个高级工程师,也是一个有良知的本土中国人。通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有了重大的突破。为了能在五年内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实现零的突破,我郑重地向党、政府、相关的科学部门以及科学同仁们提交这份《冲诺请战书》、五篇冲诺论文和三个冲诺试验。强烈请求得到应有的重视、支持和帮助。
(二)
科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中也有人为的推理和判断。这就难免可能存在着主观和错误。
例如,人们由麦克斯韦的电磁波方程推导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
v=1/SQRT(ε0μ0 )
式中ε0 和μ0 分别是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就完全由真空中的电磁常量决定,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又因为媒质的折射率n=v/c也与频率无关,所以,在麦克斯韦理论中,媒质是无色散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紫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红光小,这就证明了媒质是有色散的。于是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麦克斯韦理论本身是有缺陷的,进而根据人们对太阳耀斑的观测,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也与频率有关。这里不是否定电磁波速度方程,而是说真空电磁波速度不变是有条件的。只有当频率大到某一限度,以太对电磁波的传播变硬得象在固体中一样,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才真正是不变的。而对于频率较低的电磁波,以太对它的传播不是象固体一样,而是随着频率的升高逐渐变硬,传播的速度也就会随频率增大而增加。因为以太在不断地变硬,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至少有一个在发生变化,此时电磁波方程中的速度不变就不再适用。但人们坚信麦克斯韦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不变这一方程,把它作为一种信条。据此推断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致使磁和光的本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在这里,以真空低频电磁波的速度是随频率变化的为突破口,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1、既然真空中低频电磁波的速度是随频率而变化的,在米波及以下频段,频率越高,波速越快。由此,就能断定以太是一种能随电磁波频率增高而逐渐变硬的物质,它的的确确是具有惯性的。这就等于找到了以太存在的物质性质的证据。人们为了找到以太存在的蛛丝马迹,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的结果。没想到在这里真正的找到了以太存在的证据。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又因为只有波才能使传播它的介质变硬,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不可能使介质变硬。因此,我们同时又证明了光的确是一种波。
3、如果真空中低频电磁波频率增大到微波或可见光频段以上,此时以太对这种电磁波的传播就变得象固体一样。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不需要用在运动方向上长度收缩的假设,而是用以太传光似光纤来解释。因为光纤中的光不受以太风的影响,无论怎样转动干涉仪,光的干涉条纹都不会发生变化。
4、以太是存在的,就可以进一步揭示磁的本质: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
5、同样地也可揭示光的本质:光是交变的量子以太涡旋的密度波。
6、既然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可以用以太传光似固体来解释,洛仑兹在运动的方向上长度缩短的假设就是错误的,洛仑兹变换当然也错了。
7、洛仑兹变换错了,以洛仑兹变换为基础的狭义相对论跟着错了。
凭心而论,上述每一个重大突破一旦被本人设计的试验进一步证实,获得诺贝尔奖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不是捕风捉影,不是纸上谈兵,不是臆想,不是感情用事,更不是假设。这是从试验出发,对前人某些试验的本质重新进行审查,审查后有完全不同的见解。前人对某些试验的解释的确是错误的,这并不是武断地下结论,因为可以用已有的试验和本人设计的新试验来证明这些结论。(更详细的论述见本人后面提交的5篇冲诺论文和设计的3个冲诺试验。本人其它方面的冲诺论文有百余篇,以上5篇论文不过是冰山一角。)
曾记否?地心说因为不符合太阳绕地球转动这一事实而走下历史舞台,燃素说和热质说也因不符合物理事实先后被淘汰出局。凡是错误的东西迟早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三)
科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这样说,能获得诺贝尔奖是自然科学创新的最高境界。冲诺不是靠决心就行的,而是靠重大发现。但重大发现不一定仅仅依靠尖端仪器设备和高超的数学水平,数学水平虽然不高但物理方向正确也能获得重大发现。例如法拉弟发现的电磁感应。所以本人有重大发现并不奇怪。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人获取诺贝尔奖的机终于会来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有全党全国和所有的中国人一齐努力,众人捧柴火焰高,才能把握这个机遇而使这次冲诺成功。
创新难,难于上青天。但不创新没有重大的突破又何能获取诺贝尔奖?创新面对的是旧传统,旧观念的阻拦,而旧传统,旧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要冲破它的束缚是十分困难的。但要创新,又一定得冲破它。
创新会受到主流派的封堵。创新是新生事物不断被创造出来的过程。新生事物一开始总是少数派的,是弱小的。而主流派的旧势力总是强大的,凶猛的。 新生事物容易被扼杀在摇篮中。创新派的大多数是从某一方面对主流派的否定,它必然会受到主流派的反扑,主流派本能地持续不断地压制那些萌芽之中的新生事物。新生事物从出生那天就注定要和旧势力作殊死的斗争,但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新生事物的。因为新生事物代表着真理。
创新会到受权威的封堵。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权威,权威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现象。人们对权威普遍怀有尊祟之情,这本来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尊祟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不少人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一旦发现与权威相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想当然地认为必错无疑。这就是创新一定会被权威所封堵的原因。
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来说,权威定势显然是要不得的。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人们往往很难突破旧权威的束缚,有意无意地沿着权威的的思路向前走,总是被权威牵着鼻子。所以,当今的重要的是时刻警惕权威封堵,我们尊祟权威,但是决不应该把他们的结论变为我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势。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创新常常是从推翻权威开始的,或者说,敢于提出推翻权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
创新活动还会被各种重要刊物封堵。一个创新的观点要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也比登天还难。所有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一般都必须有两名以上的权威审稿通过才行。只要有一名权威否定,这一创新的观点就一定会被封杀。
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特别地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行。比如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创新人才,有极其重大的发现。我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呢?我向刊物投稿,与权威的观点相违背,不予发表。我自费出版一本书,没有消售渠道。我向科研部门申报课题,因不合主流方向,不予批准。我参加各种创新研讨会,只有十几分钟的发言机会。我在各种论坛发帖探讨,无人重视不说,反被一些网民骂得狗血淋头。我纵有天大的本事,权威和守旧势力的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把我封得严严实实,我又如何才能脱网而出呢?实在无计可施,只好向上级自荐,又往往被认为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在党制订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好形势下,在党多年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今天,我把龚自珍《已亥杂诗》这样改一下,作为我的心中寄托的莫大希望。
科苑生气恃风雷,诺奖零封究可哀。我信政府必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四)
周光召说:在中国本土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是地处边远山区、一个在自由自在地做深入研究的民间科技工作者。这说明这位曾经的中科院院长对民间科技力量有所认知、有所期盼。
怎么说呢?我正好是这样一种人。湖北咸宁是山区县,我是贫农的儿子,也是一位民间物理科技工作者,特别重要的是我始终在自由自在地做深入研究,不受任何权威思想的约束和影响。
有人认为一般地一个新的国家在成立三十多年后就能获得诺贝尔奖。可是新中国都六十华诞了,还没有一个本土中国人获诺贝尔奖,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也说明我们以前对创新工作的力度还抓得不够,科技创新还没有深入人心。也说明中国旧的文化体制需要改革。比如,我希望所有重要刊物要开辟一个问题讨论的栏目,文责自负。这个栏目由思想开放的人主持。在这里不同的观点可以进行争论,真理是越争越明的。一来可以活跃学术气氛,二来可以从中受到各种启发,让新理论新思想能广泛被人们所熟悉。同时也应该把发表创新文章的篇数作为评价该刊物办刊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应该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
是否官科民科双管齐下,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多一个民科方面军就多一分冲诺的力量。民科有它的特点,它们的水平虽然参差不齐,有些固执。但闯劲大不保守,创新欲望强烈。长期坚持学习研究的民科就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尽管我是一个民间科技工作者,我也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为国家和民族争光雪耻,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本人立志冲诺50年,具体的冲诺行动起码也有40年。在冲诺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尽管本人数学知识有些欠缺,但物理基础知识扎实,本科毕业,高级职称,并非等闲之辈。我的思想特别活跃,创新欲望特别强烈。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引下,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在力、电、磁、光和天体演变的物理本质上有了一系列新的认识,有几百个新观点。著有《物理学统一原理一书》。从碰撞的基本物理性质入手,在把力和碰撞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给力下了一个“力是物体间的相互碰撞”的精确定义。先后证明了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探讨了“斥力、引力”;“静力、动力”;压力、摩擦力、万有引力、大陆飘移的力和电磁力的起源。建立了以太新力学模型,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引力佯谬(西利格佯谬)、光度佯谬(奥伯斯佯谬)、太阳角动量困难等问题作了新的解释。探讨了磁、光以及天体演变的本质、提出了力的大统一原理的新模式、归纳出自然界统一原理。可是,这一切又有谁知道?
说句非常不谦虚的话:我虽然没有机会参加经典力学大厦、电磁大厦和天体演化大厦的基础建设,但我却给它们封了顶。因为我最终解决了力、电、磁、光和天体演化的本质问题。这句话本不该我说,但我不说恐怕就没有人知道,不久也就会被埋没,也就永远没有机会再说了。人们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一定极高,一般水平的人是不配的。可是谁又知道我对自然界本质的悟性有多深多广呢?我的数学和物理水平非常一般,但我对大自然的悟力绝对是顶尖的,这才是创新最重要的素质。我只好实话实说,别无他法,还请原谅我的“狂妄”。我受党的教育培养几十年,有了重大发现理应大胆地向上级部门报告,以期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冲诺成功,我就豁出去了,什么脸面也顾不得了。
冲诺的机会终于来了!敬爱的党啊亲爱的祖国,我虽然解决了冲诺的理论问题,但冲诺的试验已经超出我个人的经济能力。在这个节骨眼上请上级相关部门支持我!不需要很多的钱,只要一点点就足够了。主要的新试验设备是研制一台工频(50赫兹)雷达,用来证明工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比光速要慢几十上百倍,这个试验不要一年就能完成。如果完成了我设计的三个试验,就有十分把握在五年内拿到诺贝尔奖!要想冲诺成功,没有党和国家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只要作一个工频雷达的试验就有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希望,何乐而不为?中国人啊!可一定要抓住这稍纵即失的机遇。如果现在坐失良机,将来一定会追悔莫及!
冲诺路漫漫,何处是尽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恳求党、政府、科技部门和全国人民相信我支持我的冲诺行动。只要完成两个步骤就行:
1、在国内重要科学杂志上公开发表我的五篇冲诺论文。
2、提供经费,协助我完成三个冲诺试验并公开发表试验报告。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以走的,只有那些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每当我遇到困难,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就会指引我: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每想到没有一个本土中国人能拿到诺贝尔奖,每想到人到晚年一生的心血就要被埋没,我就情不自禁地哭着唱道:“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胡锦涛想念温家宝…… ”。

请战人 叶 波

(湖北)咸宁市冲诺科技创新开发研究中心

2010-7-31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看了我的《冲诺请战书》,期待您们的评论,请你们不吝赐教,挤出一点时间回复宝贵的交流意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信您们一定会支持我!

电子邮箱:yeboyebo@163.com
电话:07158139195
手机:13476954113
通讯地址: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区马柏路9号
附 件
1、冲诺论文
(1)、《真空电磁波速度与频率关系曲线》
(2)《迈克尔逊——莫雷试验证明了什么?》
(3)《以太是超流体》
(4)《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
(5)《光是交变以太量子涡旋的密度波》
2、冲诺试验
(1)《真空电磁波速度和频率关系的试验研究》
(2)《尺缩判决性检验试验》
(3)《以太是超流体的试验研究》

抄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科技司、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南京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天文台、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人民日报》编辑部、《求是》杂志编辑部、《中国科学》编辑部、《中国工程科学》编辑部、《前沿科学》编辑部、《力学学报》编辑部、《天文学报》编辑部、《光学学报》编辑部、《光明日报》编辑部、《科技日报》编辑部、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科技厅、咸宁市人民政府、咸宁市科技局

抄送:
胡锦涛、温家宝、路甬祥、周光召、宋 健、万 钢、师昌绪、葛墨林、马大猷、王绶琯、吴岳良、何祚庥、张直中、赵沁平、刘燕华、李静海、朱道本、倪维斗、冯记春、韩 宇、何鸣鸿、马 扬、王伟中、谢焕忠、杨玉良、叶玉江、陈盈晖、马晋并、 吴晓东、鄢德平、朱蔚彤、朱小萍、白以龙、陈洪渊、陈佳洱、程国栋、崔尔杰、冯守华、冯宗炜、符淙斌、郝吉明、贺福初、贺贤土、黄荣辉、金鉴明、李 灿、李培根、林国强、林其谁、刘嘉麒、马宗晋、欧阳自远、强伯勤、田中群、汪品先、王 浩、王静康、王占国、王众托、吴常信、吴良镛、夏建白、项海帆、徐建中、杨 乐、张继平、张亚平、张 泽、郑南宁、郑树森、钟 掘、周炳琨、周秀骥、朱作言、左铁镛、陈良尧、程建春、邓文基、丁大军、冯世平、高锦岳、 龚旗煌、郭光灿、贺贤土、汲培文、匡乐满、李 淼、李福利、李建新、李树深、李有泉、李志兵、刘伍明、柳卫平、龙桂鲁、卢炬甫、罗 俊、马伯强、马龙生、马余强、孟 杰 、欧阳颀、余振苏、盛 利、孙昌璞、王 牧、王 炜、王恩哥、吴 颖、向 涛、邢定钰、闫沐霖、叶沿林、于 渌、张广铭、张天才、张卫平、张元仲、张钟华、郑 平、周海军、周鲁卫、邹冰松、佘卫龙、赵道木、陈秉乾、范良藻、张镇九、吴水清、羊歌乐、冯劲松、季 灏、李子丰、刘岳泉、黄新卫、黄德民、丁一宁、刘启新、饶正良。

 [3楼]  作者:黄新卫  发表时间: 2010/08/13 08:39 

叶波老师您好!我收到了您的邮件。但是据我所知,中国并没有人有资格推荐诺贝尔奖候选人。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根据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的介绍,诺贝尔奖的评选程序与时间表如下:

1. 提名工作在评选和颁奖的前一年开始。每年的9月,诺贝尔委员会向提名人发送邀请函和提名表格,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经济、和平奖大约各发出3000份邀请函,文学奖大约发出600-700份邀请函。诺贝尔奖对提名人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通常只有如下几类人选才有资格成为提名人:皇家瑞典科学院成员;曾获得该项诺贝尔奖的人;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冰岛5国各大学相关学科的教授;当年9月前由皇家瑞典科学院决定认可的大学教授、科学家。此外,一国作家协会或类似机构的主席可能成为文学奖提名人,一国中央政府或国会成员、国际法庭大法官、大学校长、社会科学教授、和平研究机构和国际事务研究机构负责人、挪威诺贝尔学院的卸任顾问可能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人。自我提名和不符合资格人选的提名无效。

 [4楼]  作者:鹏翱九宵  发表时间: 2010/08/13 11:54 

白日作梦!自不量力!
[楼主]  [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3 17:29 

3楼
新卫;你误会了。我不是申诺而是冲诺。只有三个试验成功了,才具备申诺条件。

4楼
我知道会有许多人会这样说,你去说吧。你又没有看我的文章和试验设计,就下结论,未免太轻率了。
 [6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10/08/13 20:31 

    叶老你好!很久没你的消息总是挂念你,见到你的发帖非常高兴,希望能留下电话联系。目前气温反常酷暑难忍,保护身体比“冲诺奖”同样重要,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尽管我一直在等你的好消息,需要户外解决的还是等天气凉爽点再办吧,这种天气忙实验别太辛苦了。最近我一直在集中精力重新探讨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值的牛顿引力摄动函数级数展开计算方法,从而彻底摧毁广义相对论的根基,现在进展非常满意。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邪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7楼]  作者:ewe222  发表时间: 2010/08/13 21:00 

2001年7月在本论坛,我提出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不成立(破碎的电磁波)。不过记录被盗这个号的傻瓜全删了,这小子整个是历史的罪人,不过现在我用通讯e-mail把号找回来了。
[楼主]  [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3 21:33 

对【6楼】说:

岳泉你好!谢谢你的关心。

我是正式的向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发送《冲诺请战书》,最近我会去北京向抄报和抄送人员发送《冲诺请战书》。你是我计划抄送人员之一。所有附件都会发送到你的电子邮箱中。请告诉我你的邮箱地址或给我邮箱发一个信件。

 [9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10/08/13 21:45 

对【8楼】说:
    邮件已发,去北京就等天气凉爽点吧。

※※※※※※
相对论一派胡言 物理界混淆是非 时空物绝对独立 “倒相者”返璞归真
 [10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08/14 05:23 

老叶:某区域内以太同时传播低频电磁波和高频光波,请问:这段以太是固体还是气体?
 [11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08/14 05:32 

按照老叶的观点:以太经常同时兼做固体和气体。因为以太常常一边传播电磁波,一边传递光波。
我们知道:气体和固体的分子间隔和热运动是不同的。那么同时兼做固体和气体,以太子的间隔如何处理?以太子之间的力作用如何?
 [12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08/14 05:38 

老叶是以太论困境的典型代表!
[楼主]  [1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4 10:09 

对【10楼】说:
 

崇安:

仅对于电磁波的传播而言:(如果不是对电磁波的传播而言,以太永远是流体)

以太对稳恒磁场是流体,它在以太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光速的1/100-1/300,对电磁波是固体还是流体不确定,由其频率来决定。从1Hz-300MHz,随着频率上升,以太逐渐变硬,电磁波速度逐渐增大。到了微波及以上,以太完全变硬得象固体一样。

这不是信口开河,有太阳耀斑的观测证明。本人也设计了新的试验来证明。

 

如果你想看我的论文和试验,请告知你的电子邮箱地址,或发一个信息到我的邮箱也可。

 

还有冯劲松、季灏、黄德民、刘久明、曾云海等老朋友都可以获得我的论文和试验设计。

 

                                                 叶波

 [14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08/14 11:18 

对【13楼】说:

老叶: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按照媒介理论,一段媒介是能同时传播各种频率的振荡而不受影响

例如空气能够同时传播许多频率的声波,而且声波可以互相穿越

设想地球周围的以太,在传播电磁波时是流体,可是,它还在同时传递光波,这时候,按照你的理论,就是固体

于是,我就要问:地球表面的以太究竟是固态还是液态?总不能说它既是固态,又是液态吧?因为固态和液态“分子”间距(以太微粒间距)是不同的!

[楼主]  [1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4 12:30 

对【14楼】说:
  人们认为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是不变的。由于光也是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也就是光速,约为每秒三十万公里。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只由真空中电磁常量决定,与其频率等其它任何因素都无关。真是这样的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先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谈起。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秒,但20多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当声波频率达到几个太(1=1T=1012)赫兹时,这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竟增加了2倍多。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实验最终以高弹性介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一现象,解决了困扰物理学20多年的难题。意大利科学家的高弹性介质理论认为,超声波的频率越高,水的弹性越高并更难移动,成为一种高弹性介质,超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扩散就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声音在固体冰中的速度约为3160/秒,这正好是1450/秒的2倍多。也就是说,水对频率达到几个太赫兹的超声波的传播有点象固体冰。

人们认为:固体永远是固体,流体永远是流体。但是这个成见对波的传播来说并不成立。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介质往复振动时,其受力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振动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介质的流动性消失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事实表明,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

光的波动说认为以太是传播光的介质。以太和水一样,是一种流体,而光和声音又都是波。因此,有理由认为光在以太中的传播类似于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因为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流体介质随其传播的波的频率不断增高会逐渐变硬,波的速度就会不断增大,直到介质象固体一样为止,这应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常高,频率最小的红光就约为400 太赫兹,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以太对光的传播也好象固体一样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由低频增大到光频时,其传播速度在某个频段上也应增加。

但是,人们根据Maxwell的电磁波方程,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v=1/SQRT(ε0λ0)

式中ε0λ0分别是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就完全由真空中的电磁常量决定,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又因为媒质的折射率n=v/c也与频率无关,所以,在Maxwell理论中,媒质是无色散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紫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红光小,这就证明了媒质是有色散的。于是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Maxwell理论本身是有缺陷的,进而认为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也与频率也有关。这里不是否定电磁波速度方程,而是说真空电磁波速度不变是有条件的。只有当频率大到某一限度,以太对电磁波的传播变硬得象在固体中一样,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才真正是不变的。而对于频率较小的电磁波,以太对它的传播不是象固体一样,而是随着频率的升高逐渐变硬,传播的速度也随频率增大而增加。因为以太在不断地变硬,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至少有一个在发生变化,此时电磁波方程中的速度不变就不再适用。

    光有理论上的东西还不行,必须找到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有关的具体证据。那里有这样现成的证据呢?我们联想到太阳耀斑。产生太阳耀斑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爆发,只要用射电望远镜或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不同频率电磁波到达地球的先后,就能判断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是否有关。如果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同时到达,波速与频率自然没有什么关系,如不是同时到达呢,那就是与频率就有关了。怎样确定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是否同时到达呢?

    射电天文学对太阳耀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一旦太阳上突然发生耀斑之类的强活动时,便会出现一种变动剧烈、迅速而且频繁、短促的"射电爆发"。射电爆发起源于低层色球,然后抛射到高层日冕的广阔的太阳大气中,因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做"色球爆发"。它们的辐射强度非常大,从4毫米到40米之间的所有波长上都会出现。可是在不同的波长上,它们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

在微波段的射电爆发是最简单的一类,通常是一开始强度突然上升,迅速达到极大,然后较缓慢地下降。

分米波爆发比较复杂,按照频谱性质分为如下两类:一类为分米波连续辐射,其频带较宽,形态与微波爆发相似,故认为它是微波爆发在长波端的延伸。另一类为分米波快漂移爆发,其持续期很短,常成群出现,它的特征是辐射频率随时间发生很快的变化,从高频漂移到低频,漂移速率很大,通常超过每秒100兆赫。

在米波和十米波段的米波射电爆发与其它波段射电爆发完全不同,仅凭单个频率上的观测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叫做"太阳射电频谱仪"的仪器来研究它们的活动过程。这种频谱仪能在很宽的波段内,利用快速扫描的方法,来同时进行许多波长上的观测,如果不考虑爆发的强度,就获得了爆发的频率和时间两个参量的"运动频谱图"。

米波射电爆发相当复杂,通常根据太阳射电频谱仪记录到的不同特征,把米波爆发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这里仅详细讨论Ⅱ型爆发。

Ⅱ型爆发与太阳耀斑有密切关系,几乎所有Ⅱ型爆发都与耀斑相伴发生。Ⅱ型爆发具有较慢的频率漂移,因此又称慢漂移爆发。这种爆发的特点是,其频率明显地随着时间从高频向低频漂移。也就是说,先看到的是高频电磁波,后看到的是低频电磁波,持续时间约5~10分钟。这种爆发的频率漂移速率较慢,一般是每秒钟不到1兆赫。且频宽较窄,只有几兆赫。Ⅱ型爆发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它具有谐波结构,两个频率之比接近1 :2。

频率慢漂移爆发的传统解释是爆发源在日冕中以每秒钟一千多公里的高速向外运动,因而引起爆发的频率慢慢地向低频漂移。频率快漂移爆发则是爆发源在日冕中作每秒钟十万公里的巨速向外运动。这两种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爆发源在日冕中作从太阳中心向外的运动,它与我们越来越近。根据多普勒效应,此时频率漂移就应当从低频到高频(蓝移),而不是从高频到低频(红移),这就与观察事实严重不符。由于太阳万有引力的作用,耀斑开时始爆发物只可能因其巨大的爆发动能从太阳表面被抛起,先作从太阳中心向外的运动,爆发物上升到太阳表面一定的高度,其爆发时的动能全部转变成引力势能,在引力势能作用下爆发物才会下落。于是爆发开始时用爆发源的运动来解释频率漂移是不成立的。同时频率漂移为什么只在米波和分米波频段才有,而在微波以上频段上没有?这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爆发源在日冕中以每秒钟一千多公里的高速向外运动,不仅仅是米波频段才有爆发的频率慢慢地向低频漂移,所有频段的爆发都在作这种运动,都应有同样的频率慢漂移。

事实上,频率漂移爆发应当是由频率不同的电磁波速度各不相同引起的。其原理是这样的:太阳耀斑爆发时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也同时爆发。电磁波爆发传到地球时,频率较高的电磁波速度较快,先到达地球上的太阳射电频谱仪,频率较低的电磁波速度较慢,后到达太阳射电频谱仪,也就是频率高的电磁波先在太阳射电频谱仪上显示出来,频率低的电磁波后在太阳射电频谱仪上显示出来,这才是频率漂移产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已有资料,在分米波频段高频端及以上的电磁波的速度近似为光速。电磁波速度的减少主要是在分米波频段下端和米波以下的频段上。

从电磁波速度为光速的最小频率开始,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减小它的速度也随之变慢。怎样计算频率慢漂移中每下降1MHz波速减慢多少呢?可以这样计算:首先,光线从太阳传到地球大约要500秒的时间。其次,根据频率漂移小于1 MHz/秒,那么频率每低1 MHz的电磁波传到地球就要多花1秒,即501秒。此时电磁的速度变为:(300000km/秒×500)÷501=299400 km /秒=(300000-600)km /秒。也就是说,频率每降低1 MHz它们的速度的减小比600km/秒还应该大一些。

太阳射电频谱仪的观测资料表明,大约在3MHz~300MHz的米波频段上频率(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漂移的图象近似于一条向下倾斜的直带,它们间的关系近似于一次函数。所以,在此频段上电磁波速度下降的总值应大于:600×(300-3)=175800(km/秒)。

电磁波的最低速度是多少呢?电磁波可以看成是交变的磁场,稳恒的磁场可以看成是频率趋于0的电磁波,稳恒的磁场的传播速度就是电磁波传播速度的最低值。太阳耀斑爆发的同时一般会引起太阳上的大磁暴。光线从太阳传到地球只要8分钟,但太阳上巨大的磁暴到达地球形成地球磁暴要一到两天。根据相关资料,大约在800到2400分钟之间,这就充分说明光的速度要比磁场的传播速度快100~300倍,所以磁场的传播速度不是光速。人们普遍认为磁暴是耀斑爆发后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的磁场,从而产生磁暴。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地球产生磁暴的根本原因是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太阳磁暴传到了地球。在一定条件下,太阳磁暴也可以加速或减速空间中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它们主要是由太阳磁暴伴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速度也就是太阳磁暴的速度。完全不考虑太阳磁暴传到地球对地球磁暴的重大干扰是没有道理的。明眼人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对频率慢漂移的解释还是对太阳耀斑爆发一两天后地球才会产生磁暴的解释,人们都在千方百计地维护电磁波和电磁场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这一教条,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根据不完全统计资料对磁场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粗略综合如下:频率趋于0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1000~3000 km/秒。电磁波的速度在1Hz~3MHz频段上暂时没有收集到测试资料。假设在300MHz处波速为299400 km /秒,在3MHz处的波速为299400 km /秒-175800km/秒=123600km/秒,然后频率每上升约1 MHz速度大约升高600km/秒,直到 300MHz处的299400 km /秒为止。这个速度已经接近光速。在微波及以上频段,以太对光的传播已经象固体光纤一样,尽管频率还在升高,但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约为300000km/秒。当然,这里是根据频率漂移等于1 MHz/秒计算的,如果频率漂移小于1 MHz/秒很多,以上数值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以上是我第一篇论文中的一部分,只有看了我的全部5篇论,才会有一全面的理解。

 [16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08/14 13:28 

老叶:
我们测量上通常用的光电测距仪是发射的两部分频率的光,请看:

光电测距仪-原理    
手持式无反射合作目标激光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根据测定时间t的方式,分为直接测定时间的脉冲测距法和间接测定时间的相位测距法。高精度的测距仪,一般采用相位式。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原理是:由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调制器后,成为光强随高频信号变化的调制光。通过测量调制光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差φ来解算距离。
相位法测距相当于用"光尺"代替钢尺量距,而λ/2为光尺长度。
相位式测距仪中,相位计只能测出相位差的尾数ΔN,测不出整周期数N,因此对大于光尺的距离无法测定。为了扩大测程,应选择较长的光尺。为了解决扩大测程与保证精度的矛盾,短程测距仪上一般采用两个调制频率,即两种光尺。例如:长光尺(称为粗尺)f1=150kHz,λ1/2=1 000m,用于扩大测程,测定百米、十米和米;短光尺(称为精尺)f2=15MHz,λ2/2=10m,用于保证精度,测定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如果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速度,意味着同一台测距仪可能测得的距离与另一台(频率变了)不同,那么,测出来的距离还可靠吗?

这个距离在贯通工程中经过无数次检验!

[楼主]  [1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4 14:29 

对【16楼】说:

 请注意这一段话:

在微波及以上频段,以太对光的传播已经象固体光纤一样,尽管频率还在升高,但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约为300000km/秒。

不要到光,到微波的频率的电磁波,速度已经不变了。

 [18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08/14 17:14 

对【17楼】说:

你的这种观点可能是为了解释光的横波性而设立的。那么,电磁波不也是横波吗?光的横波性与频率没有关系。

你想一想,光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存在,如果因为传递光波使得以太发硬,那么星体的运动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果你认为以太同时是流体和固体,我觉得有点荒唐!

而且,引力的传递可能也是光速,而你的以太成为固体究竟对引力的解释有无益处?我们应该从更宽广的角度去判断是非。

水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大于平常,这可能有很多解释途径。未必非得固体解释!希望你不要以一个例子去冒险。太阳耀斑的传播可能有次光源。是一种整体效应。也未必就是以太固体、液体的证明。

 

 [19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0/08/14 19:17 

叶老:
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光速。感觉不合理。
慢光速度能降到17米/秒,那么其频率应该接近0了,可事实上不是。

尺缩实验已经有人做过,尺缩能产生一些效应,比较平行与垂直方向的差异就能测出。
比如:瑞利没有测出透明物质因尺缩产生的双折射。(实验者忘了)没有测出电阻因尺缩产生的阻值变化。
另外,不等臂长的迈-莫实验也是尺缩无法解释的。

超流体大概是没有产生能量激发,把能量交换给周围环境。跟以太没有关系吧。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20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0/08/14 19:30 

最近我一直在集中精力重新探讨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值的牛顿引力摄动函数级数展开计算方法,从而彻底摧毁广义相对论的根基,现在进展非常满意。
===============================================
我还得费力追赶你哦。我还在列摄动方程呢。不知你取得了什么进展?

我现在做词一首,以壮吾志。
乘光速机制之余威,
东割晶体光学、快慢光、非线性膏腴之地,
南拾引力场光速之沃土,
西取近日点进动之肥地,
北收非定域要害之郡。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21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10/08/14 20:22 

    记得似乎有一个什么证明量子纠缠信息传递时间因果律方面的实验,就是测定几十亿光年外相同事件不同频率星光到达的时间差异,结果证明它们的“真空速度”完全相同。我认为从以太论上的观点上看,在以太密度分布相同的区域内,不同频率的光速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冲诺试验”中的第一项是不成立的,但你要坚持“呈固体”我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邪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22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10/08/14 21:08 

对【20楼】说:

    首先是弄明白了为什么地球的牛顿引力摄动进动值是1160"多而不是1280"多,而且水星的牛顿引力摄动值必然会在560"左右,其次是证明了我的直觉能力简直就是天才!

    在我刚刚注意到 云野鹤 关于陀螺问题的讨论时,我就直接与原子光谱精细能级分裂和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问题联系在一起。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去计算,直到最近才发现Lagrange方程中的进动值计算公式,就是一个推广的地面陀骡进动公式!人家在百多年前就形成了具体系统理论公式,而我却还在猜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摄动函数进行级数展开计算。

    摄动函数关键是取决于以时间为自变量只能引出两个轨道的独立周期,现在要计算两个轨道交角计算两个周期混合平均值,要超过当年纽康的计算水平即使用计算机也很难。我只能分割为三个独立函数进行级数展开计算,尽管精度可以足够高,但这样的计算方法很难被主流认可。我想要做的,就是希望永远超过当年纽康的计算水平而获得真实的牛顿引力摄动计算值。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邪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楼主]  [2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4 21:09 

对【18楼】说:
 

我的这种观点不是为了解释光的横波性而设立的。横波、纵波、涡旋波的本质都一样。

"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介质往复振动时,其受力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振动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介质的流动性消失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事实表明,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

 

以太是传播电磁波的介质,以太只对频率非常高的光的传播才会变硬得象固体一样。而且是光来自动变硬,光走自动恢复。星体又不是光波,它的运动不会受到影响。

 

谁说以太同时是流体和固体?以太仅对光波的传播才好象是固体,除了对光波的传播以外都是流体。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

 

引力的传递速度没有测量试验,为什么要去猜度?

 

水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大于平常,本来有两种解释,但意大利科学家用试验证明水对高频超声波是一种高弹性物质。这有什么办法!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不信试验还能相信什么呢?

 

对太阳耀斑的研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24楼]  作者:贾洞  发表时间: 2010/08/14 21:33 

前几天详细看了叶波老先生在联谊会博客上的文章,今天又看了2楼和15楼,感觉也波老先生最近做了大量的工作,做了大量的思考,实属不易,但我认为叶老先生的理论存在很多想当然的问题,略指一二。

1:光的波动说认为以太是传播光的介质。以太和水一样,是一种流体,而光和声音又都是波。因此,有理由认为光在以太中的传播类似于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因为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
..........................................................
为什么有类比性,就一定要一样?在这个问题中,最大区别点在于以太粒子是无荷的,而水粒子是有荷的,那么,无荷的以太就没有电磁力的影响,可能没有万有引力的影响,也肯定没有分子间力的影响,这其中的差别会何其大,怎能断言类比。

2:高能带电粒子流的速度也就是太阳磁暴的速度。
..........................................
不是这种情况,太阳爆发要向地球喷出大量东西,各种射线,速度本来就可以存在差别,但光线达到地球后,却可以被楞镜色散,说明其在以太中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叶先生所谓的色散。
另一方面,磁暴可以是太阳磁场的波浪,与电子无根本关联,其与太阳光线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以随意类比。
.................................................................
张崇安的意见很值得参考,虽然其不是以太论者,也很支持刘岳泉21楼的意见。
[楼主]  [2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4 21:38 

对【19楼】说:
不是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光速。我认为所有不同频率的光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在微波及以上频段,以太对光的传播已经象固体光纤一样,尽管频率还在升高,但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约为300000km/秒。其实不要到可见光频段,到微波的频率的电磁波,速度已经不变了,也就是光速了。


慢光速度能降到17/秒?谁说的?

不等臂长的迈-莫实验也是尺缩无法解释的。我太孤陋寡闻了,设计的试验正是这样的。请提供试验证据,本人不胜感谢!


以太是超流体请看本人的论文

 

-叶波-

[楼主]  [2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08/14 21:54 

对【21楼】说:
 

我也认为从以太论上的观点上看,不同频率的光速都是完全相同的。看看我论文中的电磁波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曲线就知道。

所以"冲诺试验"中的第一项是成立的。

 

我不坚持"呈固体"了,那是以前的事。原来我说"以太对光呈固体",现在改为"以太传光似固体",以太对光的一切方面都呈固体是不对的,只有以太传光的时候以太才好象是固体一样。

我也认为从以太论上的观点上看,不同频率的光速都是完全相同的。看看我论文中的电磁波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曲线就知道。所以冲诺试验中的第一项是成立的。 我不坚持呈固体了,那是以前的事。原来我说“以太对光呈固体”,现在改为“以太传光似固体”,以太对光的一切方面都呈固体是不对的,只有以太传光的时候以太才好象是固体一样。 

 

 [27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10/08/14 22:02 

叶波老先生所说的“以太对光的呈固体”是很容易理解的,当我们挥一下手,肯定会引起较明显的空气流动,所以我们说空气是流体,但这时我们听不到空气流动的声音。但我们说话时并不能引起空气的流动,我们却听到了说话的声音,可以理解为空气对声音不是呈流体。
贾洞说:以太“可能没有万有引力的影响”,这一点跟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以太是有质量的,所以一定存在万有引力的影响。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很难发现以太的万有引力影响,首先,在总星系范围内到处都分布着近乎均匀的以太,总体上呈零对称,万有引力的效应基本上被平衡掉了;其次,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以太随天体一起运动,万有引力的影响也很难表现出来。
 [28楼]  作者:贾洞  发表时间: 2010/08/14 22:26 

以太的种类默认分类 2010-07-29 00:08:44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我认为当前认识中的以太有两种情况:
1:电磁波以太,它实际上是最低能量态光子的海洋,遍布整个宇宙中,由于极限熵增的关系,其形成了饱和能场性,最低能量触动态的特征,因而其不具备粘滞性,任何运动物体的表面不可以将其拖动,但我认为,由于任何物质的原子结构都存在缝隙和相对空间,因而以太可以被囚禁在原子缝隙中,而成为囚能(就是原子能的来源)。这种囚能的关系符合惯性特征,其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我的论文《以太非粘滞性、连续介质可压缩流体力学原理》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专家审稿后认为我这篇论文非常前卫),我可能是目前第一个研究原子运动与压缩以太关系的人,而据了解,李政道也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认为原子能和宇宙暗能量是相通的。

2:万有引力场以太,它实际上是万有引力产生的基础,它从一个星体的质量本体出发,是原子结构某个键链的无限性外延,而形成的一种线性质量场,其范围为一个星体的万有引力实际有效范围,其随星体一起运动,自转与公转,由于其内曲性,当其被其他星体的引力线场冲击交割的时候,就形成了引力线场的运动性,交割曲折进动拉动力,而形成了基本的万有引力作用。我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论文,《地球万有引力的基本原理》在这种思考的基础上,我计算出了万有引力的量子化值,也从物理基础原理上,论证和推理出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并说明了距离平方反比的传达比效原理,也从理论计算上,证明了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是相同作用原理的同一种作用力,洛伦茨力和这两种力都具有同样的力学作用机制。我也从这种引力的思想出发,创造了论文《万有引力场拓扑致地球旋转的动力学原理》,第一次计算出了,地球自转一圈,可以从万有引力分量里得到的角动量为:.......,第一次从理论上解释和计算出了地球自转角动量的来源问题。我的这一系列论文中,国内顶级情况都接受外审过,并有一篇基本被接受。新的理论思想需要过程和支持,愿能够得到朋友的帮助。
对于以太的多种不可理解的属性之谜正在逐步揭开,而问题的关键是没有以太是无法解释世界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
-----------------------------------------------------
我非常支持这种看法,但现在的问题是,主流物理根本就不想为以太反案,他们提倡用场论来解决问题,这样就出现了真空存在能量,但不存在质量的怪现象。唯物论者真的不能接受这种奇特的呼来主义者。
 [29楼]  作者:贾洞  发表时间: 2010/08/14 22:32 

对【27楼】说:

 刘先生您认为:

我认为以太是有质量的,所以一定存在万有引力的影响。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很难发现以太的万有引力影响,首先,在总星系范围内到处都分布着近乎均匀的以太,总体上呈零对称,万有引力的效应基本上被平衡掉了;其次,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以太随天体一起运动,万有引力的影响也很难表现出来。
...............................................................................

科学界并没有发现各大星系之间会因为万有引力作用,而向一起靠拢的现象,相反却是在彼此之间离的更远。解释是宇宙在膨胀,这与万有引力的意义是严重不符的,也与零点能场的均匀性完全冒盾,最好的看法应该是,独立的星系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作用,万有引力作用是有范围性的。

 [30楼]  作者:__hegel  发表时间: 2010/08/14 22:52 

以太不是超流体,但是一大群以太的行为的某些方面可能表现得类似超流体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07489204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