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物理新观念 下一主题:[中挑科字*08*第 23 号]
 [31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7 23:36 

对【26楼】说:

如果用一列粒子流呢?有的直接穿过,有的拐弯,最后在屏上形成密集度的规则调整.

例如:一列中,第一个穿过A缝,第二个穿过B缝,在一定时间,大量的粒子在屏上表现为密集度规则的打入——这个过程需要肯定粒子流中的每一个相对于缝口速度就是一个常数,于是,缝就是弧的中心..........

所以,你只要把大量电子看作规则间隔的列,那么,就会经过长时间,两个弧列结果在屏上形成交错,交错处电子密集度大.

 [32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17 23:57 

对【27楼】说:

衍射不是干涉吗?主要是太虚的“子波源”理论把问题搞复杂了,
缝衍射其实就是直射光的“绕射”(特殊折射)与边缘反射光的干涉,
这是以前画的一个图:

其实这些都可以自己试一下就知道的,而且是自己得到的第一手知识,
比如用两张纸片靠近,开始间距大约5mm吧,然后用被放大的激光点照射到两纸之间(要照到边缘),
会看到两个“边缘干涉条纹”,然后缓慢把两张纸靠拢,可以看到衍射条纹是怎样由边缘干涉条纹转变而来的,
其实现在学术界的不少衍射实验就是一个让激光照射到一个很细的十字丝上,

 

[楼主]  [33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8 01:01 

老杨,衍射和经典的双缝干涉形成的条纹不一样吧。

况且是否形成衍射还与波长和隔断的尺寸有关,当然衍射还有其他条件。

[楼主]  [34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8 01:09 

对【31楼】说:

如果用一列粒子流呢?有的直接穿过,有的拐弯,最后在屏上形成密集度的规则调整.

例如:一列中,第一个穿过A缝,第二个穿过B缝,在一定时间,大量的粒子在屏上表现为密集度规则的打入——这个过程需要肯定粒子流中的每一个相对于缝口速度就是一个常数,于是,缝就是弧的中心..........

所以,你只要把大量电子看作规则间隔的列,那么,就会经过长时间,两个弧列结果在屏上形成交错,交错处电子密集度大.

/////////////////

你上边说的这种情况只能导致两个单缝试验的叠加,而不是双缝产生的干涉。

别人做过类似试验,比如双缝试验中随机轮换关闭一条缝。这就可以看成一列粒子有的穿过A缝,有个穿过B缝。但是试验结果没有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指的是若干等强度的明暗条纹。视频显示4个

你说的情况只能产生两个亮条纹,好比是两个靶环放在一起。

 [35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8 06:19 

对【34楼】说:

<中国科技学术论文集><物理及其应用>2006年,原子能出版社,摘.共两页

http://lunwen.cnetnews.com.cn/29/O_287748.html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ZEDI200608001070&dbname=CPFDTOTAL>

 

 [36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8 06:22 

对【35楼】说:

这是第二页

 [37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08/11/18 06:45 

波动理论早已解释了光的干涉,何必再假设一个亚光子?只要承认光子的自旋,也不需要以太有弹性。但是光子的交变电磁场是一定有的,“场”就是以太。至于“场”由什么构成,是旋子、光介子、磁极子、负能态的“真空”……尚无定论。
粒子说带来的困惑就是光干涉的几率波说。说几率,并非全无道理:1.每个光子的状态都不完全相同。2.它们经过狭缝时,狭缝原子分布、热运动、电子云形状、原子的电磁场形状都不一样,造成前后光子会向各个方向衍射。
但是,光子向各个方向衍射的几率是相同的,到达明条纹与暗条纹处的光子的几率也是相同的,并不能认为到达暗条纹处的光子少。暗条纹处正反相相互抵消的光子多,所以比明条纹处热(已有实验证明)。
在用晶格做狭缝的光干涉实验,是因为晶格极狭,它的原子电磁场对光影响很大,使光在晶格内形成二次发射。经晶格场的重新整合,光不得不再按E=hν的规律从晶格缝隙中射出,形成了规则的图案。这时亮点处有光子,暗处无光子,与经典光干涉是不一样的。
[楼主]  [38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8 13:03 

35,36楼

 

1,我讨论的是电子的干涉不是光子,主要是针对你的“粒子流,两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你不要转移话题。

2,其实我还想就此试验打击一下于你持同一观点的黄德民,及只会喊口号的李子丰。

3,你用亚光子的说法根本解释不了电子干涉实验,因为你的说法需要两个电子和光子同时到达屏幕。而试验结果是一次只有一个电子到达屏幕。这一点我已经强调多次。请你把我的以前发言好好看看。

4,双缝试验中随机轮换关闭一条缝。这就可以看成一列粒子有的穿过A缝,有的穿过B缝。但是试验结果没有干涉条纹。

5,你的压光子理论问题多多。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两束波是相遇可以叠加然后也可以分离。两个粒子就不行了相遇后反弹或者粉碎等等,效果决不会和波相同。你把光看成纯粒子,那么两个缝产生的光粒子会相互碰撞。某个粒子在到达屏幕前都要碰个10个8个的。如何产生干涉条纹??? 其实你在画图时,肯定会发现我提的问题,你故意回避了。

6,总之,你的思想是受了“光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粒子流”的影响。你把这句话移植到了粒子干涉现象。其实这句话只可以帮助初学者理解波粒二象性,但是,它不是对波粒二象性的确切解释。

 [39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18 17:25 

对【33楼】说:

干涉一般总要有两束光,可单缝或细丝的干涉却找不出两束光,所以特称其为“衍射”,
其实只要考虑到“边缘反射”就行了,有些资料可以参考:

http://yanghx.5d6d.com/viewthread.php?tid=120&page=1&extra=page%3D1>

 

 [40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18 17:26 
 [41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1/18 18:16 

38楼fuj0:
粒子派正是因为有两位领袖级科学家的支持,才会走到今天。牛顿和爱因斯坦(应该叫领袖级谬论学家)
你既然反对光粒子派的观点,那么你就是光波动派了。光的波粒二象派那是劈脚族,脚踩两只船。就像人分为男人和女人,没有叫阴阳人的。波粒二象派有点阴阳人的味道。
欢迎你的加入,也欢迎粒子派的学者加入波动派的行列。
 [42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18 21:18 

对【12楼】说:

....按照保留定域性的量子理论观点,如果不插入第二块半镀银镜B,那么光子经由确定的线路ACB或者线路ADB传播,最终在检测器1或检测器2处得到光子的信号。如果插入第二块半镀银镜B,我们观测手段发生改变,光子立即以量子迭加态同时经两条线路穿过B并发生干涉。

....引力透镜现象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而基于引力透镜的延迟选择实验,却推翻了相对论的定域性基础。

=================================

    如此荒唐的“定域论”不知究竟是相对论的还是量子论的?

.

下面,请看我的理论解释如何﹕

.

    要解释电子双缝干涉现象,我们不妨从鸭子游泳带动的水波“附波”现象着手释疑,如果我们从池塘中设两个通道,鸭子只能从一个通道口游过去,那么它所带动的“附波”肯定也会同时进入另一个通道口,只要能保持这“附波”的振幅,在鸭子再遇上这分开的水波后就自然产生了“干涉”效应。

.

    当然,鸭子游泳肯定要消耗能量,我认为电子遇到以太阻力却几乎没有能量损耗,因为以太是一种无粘超流体,而鸭子的能量损耗都是被水分子的粘性阻力所吸收。电子实质上是一种首尾相随的旋转孤立波光子,所有实物粒子与光子的差别主要是波动速度大小不同,光子当然也就会表现出鸭子游泳的“附波”现象了,所以在数十亿光年之外发出的光子始终能保持完整的波阵面直线传播。

.

    尽管以太是一种超流体,却无法保证光子(包括其他所有实物粒子)的“附波”永远绝对不扩散,必然要导致光子的能量损耗,这就是“宇宙红移”现象的根本实质。“附波”的能量大小也许就是决定牛顿引力强度的根本原因,传递牛顿引力的以太介质密度大致占全部以太密度的10-20(精确数据有待验算)。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3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1/18 22:05 

老刘:
你的解释也是一种可能。
不过,有个问题必须考虑。就是电子(鸭子)的速度没有波的速度快。
两者不同步会出现问题。那么先到达波,在到达电子,将不会出现波动性。
你可以认为,后面的波影响了先行的电子的落点分布,但是同样有问题。
fuj0说了:电子是一个一个发射的,相隔很长时间的,不会发生“后续波影响前行电子落点分布”事件的。
 [44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18 22:52 

对【43楼】说:
    鸭子只能带动一个孤波(与激波相当),你说鸭子带动的孤波比它本身还快就是奇闻了,我的孤波光子理论就与这有很多类比性,现在已经推广到所有实物粒子的结构上,最为神奇的是精确定量地解释了所有电磁力学原理。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5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1/18 22:58 

44楼:
看来这种波的速度很慢啊,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跟物质运动速度相同的。
不太合理,能否详细说明一下它速度为什么跟物质运动速度相同。
 [46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18 23:25 

对【45楼】说:
    是物体运动对介质的一种挤压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为什么光波的速度只是恒定为c而电子波速可以是任意值?一个首尾追逐旋转运动的孤立波,要是还不理解也就没办法了,我不可能在这里把相关资料全部公开。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7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9 08:31 

对【38楼】说:

35,36楼

fuj0先生认真讨论,非常高兴!

1,我讨论的是电子的干涉不是光子,主要是针对你的"粒子流,两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你不要转移话题。

请看文章最后一段(36楼贴出文章最后),我谈到了电子,其实,电子的双缝干涉也是大量电子的行为.只要我们假设电子枪发射的电子列相邻电子间隔恒定(事实上,电子枪发射电子通常是在周期作用下发射的),那么就构成粒群波.就有粒子群密集度的调整问题).

另外:电子可能是巨大的光子群.

关于一个电子是不是同时穿过双缝(即电子有没有分身术?),一般认为是没有的.但是电子列通过双缝时,有的穿过A缝、有的穿过B缝,由于缝壁的反射折射作用,个别电子会改变原来运动方向,形成双缝后的电子交叉弧群,就有了电子群密集的的重新调整........

以上现象只要有两三个电子是规则间隔成列——这是可以理解的,例如:因为电子枪本身就有点阵原子结构。所以,电子列构成粒群波是非常自然的事——当然也就有了电子列的杨氏干涉。

2,其实我还想就此试验打击一下于你持同一观点的黄德民,及只会喊口号的李子丰。

我们都在寻找物理现象的根源,只不过我们没有用到以太!相对论寻找物理现象根源了吗?没有!它是立足于假定.相对论对于光速为什么是常数问题,从来没有思考!——所以,我在新华网对“易经算命”说:相对论才是宗教呢!

3,你用亚光子的说法根本解释不了电子干涉实验,因为你的说法需要两个电子和光子同时到达屏幕。而试验结果是一次只有一个电子到达屏幕。这一点我已经强调多次。请你把我的以前发言好好看看。

不一定同时到达!因为屏幕记录的电子密集度是长时间记录的。屏幕上的照片也是长时间刻画的。

 粒群波密集度在缝屏上记录可以长时间记录不同时刻的电子打入——这正是粒群波的优势!因为粒群波的粒子根本不是“消失”、“增加”,只不过是重新组合——对于屏来说,完全可以在长时间记录这种不同时间的组合。请你慢慢想!

4,双缝试验中随机轮换关闭一条缝。这就可以看成一列粒子有的穿过A缝,有的穿过B缝。但是试验结果没有干涉条纹。

实际上单缝也有干涉、衍射现象——只要把单缝的不同部位看作不同的次光源(电子发射源、反射电子源)——只是这种影响比双缝微弱,不易观测而已。 

5,你的压光子理论问题多多。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两束波是相遇可以叠加然后也可以分离。两个粒子就不行了相遇后反弹或者粉碎等等,效果决不会和波相同。你把光看成纯粒子,那么两个缝产生的光粒子会相互碰撞。某个粒子在到达屏幕前都要碰个10个8个的。如何产生干涉条纹??? 其实你在画图时,肯定会发现我提的问题,你故意回避了。

因为光是微粒群流,光子本身是大量的亚光子构成的群,所以光子和光子碰撞要发生全反射,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群中的微粒很小,相距可能很大,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碰撞问题!

6,总之,你的思想是受了"光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粒子流"的影响。你把这句话移植到了粒子干涉现象。其实这句话只可以帮助初学者理解波粒二象性,但是,它不是对波粒二象性的确切解释。

我们的观点与量子力学是相容的,等于给出量子力学的物理实质阐释(量子力学在数学上有道理,在物理阐释上有问题),尊重大量人的劳动,符合物理学前进方向,不是倒退.

[楼主]  [48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08:37 

我这次可没说电子是一个一个打。
电子发射是随机的,平均是一秒钟10个。

关键不在于是否一个一个发,而是是否一个一个接受。很多电子都被隔断挡住了。
 [49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9 09:02 

对【48楼】说:
肯定有平均间隔和统计性质,绝不是乱无序!电子的双缝干涉是大量电子完成的.另外:好象完全的实验电子双缝干涉没有,计算机模拟有.对于这类实验,我也仅仅是个别书本读来.
[楼主]  [50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1:37 

3,你用亚光子的说法根本解释不了电子干涉实验,因为你的说法需要两个电子和光子同时到达屏幕。而试验结果是一次只有一个电子到达屏幕。这一点我已经强调多次。请你把我的以前发言好好看看。

不一定同时到达!因为屏幕记录的电子密集度是长时间记录的。屏幕上的照片也是长时间刻画的。

粒群波密集度在缝屏上记录可以长时间记录不同时刻的电子打入——这正是粒群波的优势!因为粒群波的粒子根本不是“消失”、“增加”,只不过是重新组合——对于屏来说,完全可以在长时间记录这种不同时间的组合。请你慢慢想!
///////////

我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两个电子不同是到达屏幕表明两个电子不同时通过双缝。如果两个电子不同时通过双缝也可以产生干涉条纹,那么为什么轮换关闭双缝就不能产生干涉条纹了??






[楼主]  [51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1:42 

4,双缝试验中随机轮换关闭一条缝。这就可以看成一列粒子有的穿过A缝,有的穿过B缝。但是试验结果没有干涉条纹。

实际上单缝也有干涉、衍射现象——只要把单缝的不同部位看作不同的次光源(电子发射源、反射电子源)——只是这种影响比双缝微弱,不易观测而已
//////

你不要把水搅浑。单缝产生的衍射条纹和双缝干涉条纹一样吗?如果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等于两个单缝产生的条文叠加,我就同意光子或电子是纯粒子。
 [52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9 11:50 

我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两个电子不同是到达屏幕表明两个电子不同时通过双缝。如果两个电子不同时通过双缝也可以产生干涉条纹,那么为什么轮换关闭双缝就不能产生干涉条纹了??

====================
轮换关闭没有两组弧的交叉,不交叉就没有屏上电子密集度的调整.注意:即使电子流很若,只要双缝开,长时间也有交叉.因为这种交叉不是介质波干涉,是粒子流的密集度调整.
[楼主]  [53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1:54 

因为光是微粒群流,光子本身是大量的亚光子构成的群,所以光子和光子碰撞要发生全反射,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群中的微粒很小,相距可能很大,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碰撞问题!
////////////////

你给我算算一个光子有几个芽光子?
光子通过双缝后产生的牙光子的分布数学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亚光子不会相撞?
如果撞上了,会产生什么结果?


 [54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9 11:55 

[51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1:42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4,双缝试验中随机轮换关闭一条缝。这就可以看成一列粒子有的穿过A缝,有的穿过B缝。但是试验结果没有干涉条纹。

实际上单缝也有干涉、衍射现象——只要把单缝的不同部位看作不同的次光源(电子发射源、反射电子源)——只是这种影响比双缝微弱,不易观测而已
//////

你不要把水搅浑。单缝产生的衍射条纹和双缝干涉条纹一样吗?如果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等于两个单缝产生的条文叠加,我就同意光子或电子是纯粒子。
==================================
实质完全一样:都是次光源效应,只要假定光速常数是相对于发射源或次源,惠更斯原理就有了基石(注意:这个基石不是过去的以太,而是次光源).
次光源可以改变群中部分粒子得运动方向,于是就能调整粒子群流的密集度和边界.
[楼主]  [55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2:12 

我们的观点与量子力学是相容的,等于给出量子力学的物理实质阐释(量子力学在数学上有道理,在物理阐释上有问题),尊重大量人的劳动,符合物理学前进方向,不是倒退.
////////////////////////////////

不是我打击你的劳动成果。

你的这篇文章只可以拿到中学课堂上。因为波长,频率这些概念对于初学者很难理解,所以老师一般用粒子流来解释波的一些概念。比如解释多普勒效应,书本上总是用人站在车上往车前或车后投球来解释。但是,讨论量子力学就不能用你的东西了。


基本上你的问题在于信息掌握不全面。结果导致错误的结论。

教材是传道用的,解惑的功能差一点。教材主要告诉你结论,没有义务详细介绍结论是如何产生的。教材会告诉你什么试验证明理论,教材不会告诉你什么试验证明了其他理论是错的。
[楼主]  [56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2:19 

张先生,

我对你的回答很失望。

我不认为你看不懂我说什么。你只是在回避,把水搅浑。

[楼主]  [57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2:27 

轮换关闭没有两组弧的交叉,不交叉就没有屏上电子密集度的调整.注意:即使电子流很若,只要双缝开,长时间也有交叉.因为这种交叉不是介质波干涉,是粒子流的密集度调整.
///////////
两个缝都开着,两个电子先后通过双峰,有没有两组弧的交叉?
[楼主]  [58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11/19 12:48 

解释一下

轮换关闭指的是试验过程中有一个雨刷似的东西反复摇摆,关一个,同时开一个缝。

不是指试验从头到尾只开(或关)某个特定的缝。
 [59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9 14:12 

对【57楼】说:

事实上,这个实验是长时间、大量电子实现的。单个电子或者十个电子也不会形成弧状群。

实际上,我说的“弧状群”(双缝就是两个交叉弧状群)是长时间、大量电子在空间某位置的投影集。

例如风化作用,是日积月累风沙力作用叠合形成的,电子的双缝干涉也是“日久月累”形成。

单个电子或两个电子肯定没有弧,问题是双缝干涉屏记录电子也是“日积月累”!

大量的日积月累的电子经过双缝恰恰在屏上落成两组交叉的弧。

您看明白我说的了吗?

 [60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08/11/19 14:12 

对【57楼】说:

事实上,这个实验是长时间、大量电子实现的。单个电子或者十个电子也不会形成弧状群。

实际上,我说的“弧状群”(双缝就是两个交叉弧状群)是长时间、大量电子在空间某位置的投影集。

例如风化作用,是日积月累风沙力作用叠合形成的,电子的双缝干涉也是“日久月累”形成。

单个电子或两个电子肯定没有弧,问题是双缝干涉屏记录电子也是“日积月累”!

大量的日积月累的电子经过双缝恰恰在屏上落成两组交叉的弧。

您看明白我说的了吗?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87588405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