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有意思!三巨头都注意“落体”。 下一主题:牛顿力学三定律是可以推导出来的...
 [61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10/27 13:23 

fuj0 , 再看也是那几句话,你倒要看清楚我是怎么说的!“你说”:“如果媒质是运动的,声波的往返时间变为T1‘=L/(c+v)+L/(c-v)=T1/(1-M^2),M=v/c。”;“又说”:“根据最新的试验数据,两个梅塞腔的频率始终是相等的。地表根本没有465米的以太风,连一米都没有。”;“接着说”:“很显然,用以太风解释光纤试验测地球自转是行不通的。”。
你的话前后自我矛盾!前面媒质是运动的,你拿来做比配,有如说两个梅塞腔有空间(以太)风相对管体以速度v运动!请问你两个梅塞腔有空间(以太)风吗?没有观测到!光纤试验有空间(以太)风,可用其解释该试验,却被你说成用用以太风解释光纤试验测地球自转!当然,有人用它测地球自转是行不通的,你的这句话虽正确,可是你前面的各种说法和测地球自转毫不相干!你否定不了我对你的毫不相干判断!
 [62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0/27 21:35 

对【11楼】说:

    ....以太漂移不能吹偏光传播方向....

============================

谢谢你,这句话是对这类实验现象高度概括的经典解释,我那用了很多词句都没有你这句话的说服力,以太是因为观测者运动而整体漂移,不是“吹偏光传播方向”。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63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0/28 12:33 

62楼老刘:
这只是初步的分析,更深层次的成因还在思考之中。光行差现象也支持"以太风不能吹偏光传播方向".
 [64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0/28 13:03 

对【15楼】说:

这个图只是理论上的示意图,并非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两头都是通风的话,怎么可能形成声驻波干涉呢?
你可以在网上查找到演示声驻波干涉的不少简单装置,可没有两头漏风的?
基本都是一个声源通过一个弯管把声波导入一个管子里,经过封闭的管口反射回来,
(就可以看到管中的水或塑料小球的有规律周期分布)
试想如果把管口敞开,让空气穿过流动起来,怎么可能还有反射声波呢?也就不会有声驻波了?

 

乐器上最简单、明显、常用的驻波类比就是琴弦,至于吹管乐器的共振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一般称为“共鸣腔”(不是驻波的问题),
比如拉二胡或小提琴,琴弦的运动是驻波问题,而琴体就是“共鸣”的问题了,
笛子和箫的振动是由气流引起的,不是驻波干涉,然后就是竹管的共振、共鸣,跟驻波干涉没关系,

 

不过从目前的声学实验看,我还是难以下结论,有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稳定性等,



 [65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0/28 13:15 

对【52楼】说:

现在的技术连摆弄一个原子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单原子、单电子发射了,千万别信那些说法,
不要说单粒子发射,就是一群粒子发射,
只要这群粒子都不与窄缝边缘发生碰撞,就没有任何干涉条纹出现,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个玩具激光器照射一张纸的边缘,看看干涉条纹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的,
现在激光束也可以作的很细了,让一束0.1mm的激光束穿过一条0.15毫米的窄缝看看?
只要这束激光不与窄缝边缘相碰,就根本不会出现干涉条纹,更不要说单光子发射了?

 

电子束也是一样,电子束与任何一个物体的边缘碰撞后,都会出现干涉环,
但是如果电子束碰不到物体边缘时,不要说一个电子,就是一群电子也没有用的,



 [66楼]  作者:灵光云是婊子  发表时间: 2008/10/28 20:24 
 [67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0/28 21:27 

fuj0:
请你回答60楼问题,不然表示你已经主动投降了。
 [68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10/29 14:08 

[62楼]刘岳泉先生,
不必这个话题上和fuj0说什么,所谓以太风,是指以太和非以太物质,无论谁相对谁运动的所谓风。早期是指以太绝对静止,其它物质运动而以太不随其运动产生了所谓以太风。总之,fuj0用以太风去维相,纯属胡扯!
 [69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0/31 21:09 

楼上的qstt:
fuj0的意思是:如果存在自转以太风,就会影响互垂驻波腔的频率。
但实验没有测到。他以此推翻以太的存在。认为相对论比新以太论更合理。
他并不是用以太风去维相。

 

fuj0既然没有回答60楼的反问,说明他已经投降了。

 [70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1 12:20 

感觉现在的“磁共振”装置或许有可能帅先成为“速度计”,
因为以太论认为磁场就是以太风,所以理论上说,所有可以测量微弱磁场的装置都有可能成为“速度计”,
而“磁共振”装置就涉及到微波共振腔、外加磁场、待测磁场、中间介质(样品),
但它不是测量的驻波腔频率变化,而是驻波腔输出强度的变化,
我以前也总说:这个以太风估计只会影响驻波腔的输出强度,

总之,如果激光陀螺是“一阶效应”的话,都存在低转速下的“闭锁问题”,
那么驻波干涉如果象fju0所说是类似声驻波“二阶效应”的话,灵敏度就差了不少,
再加上那个“闭锁问题”,基本也就很难测到什么了,
那么怎样解决“闭锁”呢?就是要事先产生一个频差,以后才能测量这个频差的微小变化,
比如机械抖动、加法拉第室、加交变磁场等等,总之很象“磁共振”中对微波驻波腔做的事,

另外都知道光陀螺对磁场很敏感,比如说把一个光陀螺放进一个螺线管里会如何呢?
陀螺内的两束光哪一路会变慢?哪一路会变快?应该可以事先预料到吧?
因为螺线管产生的就是一个以太旋风,

 [71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01 14:32 

    有谁知道这“差频检波器”(Beat frequency detector)的工作原理吗?从激光(Laser)梅塞管中发出的激光是如何被精确检测出来才是关键的。如果能将“差频检波器”置于激光器正前方,分别直接精确检测出东西方向(相互调头)的激光波长,问题就解决了,不过频率差是肯定不存在的。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72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1/01 17:20 

71楼的刘兄:
你的想法跟我的差不多,通过测东西方向同频率光波的波长确定地表光速的各向异性。
衍射光栅的衍射角大小跟频率和光速无关,跟波长有关。应该能够测出这种差异。
但奇怪的是,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奇怪了,难道光源遵循波长恒定原则,而不是频率恒定原则。 或者是要求太高了,现在还没有搞明白,正在研究中。
“差频检波器”,我也不太了解。你就网上搜索吧。

你可以到光电论坛申请个号,那里的高手应该能够帮你解决这种问题。而且那个论坛跟光学、激光、量子物理关系比较密切。可以汲取更多的知识。网址:http://www.oecr.com/bbs/index.php>。而且还有许多PDF等格式的资料可以下载,太爽了。我还发现了老杨的号了,土豆。

 [73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1 17:47 

Beat frequency detector大概应该翻译成“差频探测器”,就是一个光电管而已,
两个频率相差较小的光同时照射后,就可以从光电管输出其差频了,


 [74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1/01 17:50 

楼上杨兄:
你认为东西方向的光速差异能不能通过衍射光栅测波长来测出啊?
 [75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1 17:53 

是呀,在那里我是叫土豆,
我在那里的“干涉环清晰度周期性”研究估计以后会与原子的回旋辐射“圆周期”有关,
可惜现在他们总认为是什么频率分裂的兰姆效应造成的,也只好等待吧,
 [76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1 18:14 

按说是有可能,刘志波也考虑过这个事,
因为干涉条纹的位置分布与窄缝到屏幕的距离d有关,
如果d存在直线sagnac效应,就应该会有条纹移动,
可是d的长度很有限,sagnac效应就很小了,恐怕难以观测到呀,

 [77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01 19:16 

对【73楼】说:
   没这么简单吧,光电管会有这么高的灵敏度?前后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现代要求小于10的负20次方秒了,这实际上与光波频率本身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78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01 19:30 

对【72楼】、【76楼】 说:
    双缝衍射光栅应该是测不出波长变化的。在以太漂移条件下,波长不同频率总是不变的,同时到达两个不同缝隙的光波再投到干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的位置,只取决于相同波长经过的时间频率,如果调换方向后的速度小波长也小但时间频率总是恒定不变的。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79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2 00:53 

其实也很简单,两束同频率干涉光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环,如果两光束之间存在不大的频差,
则干涉环就会移动,如果光电管放在某条亮纹处,那么由于条纹的移动,
就会得到一系列亮、暗光脉冲信号,这个光脉冲信号的频率就是差频,
所以差频越大,干涉环移动速度越大,当然也可以把光电管放在干涉环的中心,效果一样,
光脉冲就是干涉环中心的“明暗环吞吐”,单位时间内“吞吐”的数量就是差频,

窄缝干涉可以想象d和v都很大的情况,由于次级亮条纹是倾斜投射的,
所以d的sagnac效应使得实际的d变得很长,这个倾斜投射就使得屏幕上的亮条纹位置改变了?
现在的问题是:d和v都嫌小了点,怎样才能巧妙的增加这个d呢?难了点,
而且可以看出我们希望尽量观测远离中心的亮条纹,
可是这些条纹比靠近中心的条纹暗不少,而且这些亮条纹的边缘清晰度也较差,

 

 [80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2 01:14 
 [81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02 03:05 

对【79楼】说:

    我是问,光电管是如何区分如此微小差异明暗条纹的移动量?在坎特伯雷环测地球自转的数量级相对转动也要小于10的13次方分之一,fuj0

.

    现在进一步问,两个脉冲信号如何在光电管内产生干涉效应的?如果两个激光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和波长有差异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干涉而只有拍频,所以频率必须是一致的(进入干涉仪后的因速度相同而波长也相同了),只是先后到达的时间有微小差异形成条纹位移,而这种位移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

    双逢干涉原理就好理解多了,无非就是一个测量精度问题,如果测波长与漂移速度v大小有关,那么现代精度已经永远超过测地球自转每秒几百米的水平了。所以事实上与以太漂移速度是无关的,只要频率不变,干涉条纹的位置就恒定(即两个相同波长的波峰与波谷同时到达某一确定的干涉位置)。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82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2 15:21 

这不奇怪呀,你把光纤陀螺能测量的角速度转换成线速度就知道它测量时间差的精度有多高了,
关键是光纤陀螺双向光走的是同一条光纤,各种不稳定干扰可以相互抵消,
光电管的灵敏度并不低,只要嘈声干扰足够低,可以把有用信号放大千万倍(理论上没有限制),
但是如果信嘈比小的话,再放大多少倍也没用,因为嘈声也被同时放大了,

两个频率稍有不同时,干涉条纹不会消失,只会象跑马灯一样运动,运动速度与差频成正比,
光电管就是个计数器而已,记数单位时间内通过光电管的亮条纹数---差频频率,

现在精确测量光波波长的是光谱仪---棱镜或窄缝色散,谱线精确定位,虽然比较精确,但是光程很短,
再就是P-F干涉仪,光在P-F镜内是来回反射的,似乎难以应用,
如果能把光谱仪中的棱镜折射后到达屏幕的光程加长很多,估计也还是有可能的,
只是这个光程不能象MM干涉仪那样来回反射,光纤也使不上力,
 [83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08/11/02 20:29 

关于MM实验,如果考虑到地球的自转而不是公转,特别是如果不是在赤道附近时,理论上MM实验也不是0结果。
不过实验精度是一个问题。考虑到光纤陀螺仪有非常高的测量精度,如果能改造一下用在MM实验上,是有可能测的非0结果的。
不过我并没有估算可能达到的精度。另外高精度的陀螺仪恐怕属于禁运的。

 [84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02 20:33 

对【82楼】说:

    按照你有个帖子上的意思,光电管区分波纹间隙的灵敏度不过十万分之一左右,而这里的“差频检波器”至少还要再增加几个数量级的灵敏度。在德国的“坎特伯雷环”(Canterbury Ring Laser> )装置中使用的“检波器”,可以检测到5×10^20分之一的频率改变,所以现在我不知道这“此”“差频检波器”与“彼”“检波器”是否一回事,其工作原理又如何?他们可都是在常温条件下工作的,如果用光电管即使是原子的热振动引起的嘈声也不小呀,况且光电子的反应时间也是有限的。

.

    还有,从原理上来说,坎特伯雷环可以产生超过20位有效数值精度的输出激光频率,但是在本主题帖顶楼中的梅塞管激光器的输出频率是否有精度限止?能输出8个以上有效数值的激光频率吗?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85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2 22:57 

光纤陀螺中是用光电管测量的光强度变化---电信号强度变化,这属于信嘈比的问题,放大倍数不是问题,
激光陀螺是用光电管测量的干涉环移动速度---电信号频率变化,这是与频率计的精度有关,
一般都要人为造成一个固定频差,以解决小转速下的“闭锁”问题,
所以实际测量的是这个固定频差的变化量,

光纤陀螺的利用很有限,王老师算是充分利用了,恐怕还是光纤MM干涉仪比较有希望,
极端的MM干涉仪就是爱因斯坦的“照镜子模型”,
如果人体的光到达近光速的镜子需要1小时的话,那么反射光被人看见就只是一瞬间,
(往返的sagnac时间差)
但爱氏认为这个效应并不存在,因为以前的MM实验是零结果,

现在的关键是光纤陀螺是用的同一根光纤,干扰可以相互抵消,所以信号可以放大很多倍,
光纤MM干涉仪是两条光纤,干扰无法随时抵消,信嘈比就相对较小(比陀螺小4-6个数量级),
不过这是个技术问题,相信今后的精度总会不断提高的,估计只要再提高2个数量级就够了,
其实估计现在国外的光纤MM干涉仪的精度已经够了,至少在空间站应该是够了,
问题是这样的尖端设备一般人无法接触到,出成果的机会就很小了,

高精度的光纤陀螺国内就可以制造或买到了,
高精度的激光陀螺好象还没有见到有商品,只有教学用的(德国产),


 [86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11/02 23:46 

对【85楼】说:
    不好意思,不明白你说些什么,似乎与我的两个问题关系不大(我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区分信号时间差),也没谁提光纤陀螺方面的问题。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87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08/11/03 14:35 

两条光纤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实验的时候,可以通过对调两条光纤的位置,来看位置变化出现的差异。
当然光纤很长的话。会出现问题。不过我们可以用光纤陀螺仪的办法,通过多次弯折,缩短外形长度。
教学用的光纤陀螺仪,不知道有多高的精度?显然这类东西是有军用和民用之分的。民用的精度应该差很多。

 [88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3 16:36 

光信号时间差的测量方法无外呼两种,一是用时间间隔计数器,一是用干涉法测量条纹移动量---光强度变化,
光纤陀螺就是一例,你说这个问题是否与光纤陀螺有关呢?

两条光纤的干扰就不可能是同时出现了,也就难以相互抵消,
教学用的光纤陀螺精度还不太了解,
 [89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3 17:50 

回想这些年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现有的几个关键性实验:
1、古老的sagnac干涉仪---MG实验,
2、光纤陀螺和激光陀螺,
3、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实验,
4、王汝勇实验,
现在看来我们对这几个实验可以说是反复推敲,滚瓜烂熟了,如果有必要可以再做做总结看看?

但是总不能停留在这几个实验上呀?靠这几个实验确实还很难说已经令人信服的证实了“光速可变”?
当然也有人说王汝勇的实验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至少已经打破了sagnac与光路面积S的固定关系模式,
显然已经看到:两路光的时间差只与速度v和L相关,
(所谓的sagnac效应其实就是一个初中物理的相对运动问题,也就是一般说的“光速可变”)
但是要得到主流学术的认可确实还不容易,他们有很多说法,比如依然是“闭合光路”的问题,
另外从实用性上看,也存在问题,比如还难以作为“速度计”使用,
不过也确实可以把现阶段已有的探讨结果做个总结,加以宣传,用以促进下一步的实验实施,

我感觉下一步的事情也许还要继续寻找有价值的实验,
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电磁学中的大量实验都很多的,我正在收集、整理,
有条件做的就自己做一下看,没有条件做的就查找相关实验资料,
总之,代着“以太思维”去重新考察一些习以为常的实验,应该会有新发现的,
比如fju0提出的“驻波腔实验”(包括微波),就要结合“磁场以太风”来考虑,
还有电子衍射、回旋辐射、自由电子辐射等等,总之思路不要太狭窄,
消极等待新实验的出现也不是个办法,不如把各种实验的基础打牢,包括一些很简单的实验,
尽量把它们吃透,对今后应该会很有用?
声学实验现在看来遇到一点困难,不过估计也不是很难克服的,循序渐进吧,
不过确实需要有一批实验爱好者才行,我现在有点孤掌难鸣了,呵,
不过好在现在各大学的网站上都有了不少实验的演示课件和录象,很有帮助的,大家不妨也收集、整理一下,

打赌下箸、喊口号的事就意义不大了,以后即使时机成熟了,你也抓不住的,
比如wg后的高考制度恢复了,还是那些多年潜心钻研的人受益多些?


 [90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11/03 17:50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26779747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