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黑洞万有引力... 下一主题:赵凯华老师于次日即予明确回复:...
[楼主]  [61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3  发表时间: 2015/01/16 07:39 

对【59楼】说:
小精灵审核。今天再次贴出昨天的草稿:

一开始介入,我就思考认为,中点距离静止的B越来越近,因此主观上认为中点距离静止的B的长度间隔越来越小,因此认为质点位置在减速。。

44楼中,我仅仅画出中点移动一次的x4 - x3小于x2- x1 ,就认为可以以此类推的判断,中点移动距离会递减。当时如果我继续画出中点移动两次的位置,就不会让大家久等了(惭愧呀)。


今天下午,感觉你的坚定不移需要我认真核实,因此才按55楼继续使中点移动两次、三次的位置,结果显然,证明质心速度恒定。。(惭愧呀)。

===不过,以前我提出的丁字碰撞模式,值得你验证。丁字碰撞模式可以推广为十字碰撞,比如,A、B、C三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D小球质量为10m,以相同速率十字碰撞,结果恐怕将难以遵守你的【ci+ci1= 0 】。
 [62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5/01/17 16:53 

对【61楼】说:

只要是 质心对撞无论是斜碰还是直线碰撞还是“品字字”形还是“器字形”都严格服从“反射定理”。你理解不了的就声称“否定”了  这就是你的老毛病

希望你拿出严谨的证明  再说话  展示你的证明过程 

[楼主]  [63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3  发表时间: 2015/01/17 20:28 

对【62楼】说:
541218 在62楼中没有以往的长篇大论模式的批评,是好现象。

假设光滑静止平面上,ABC三个小球将发生碰撞,碰撞点位于静止平面坐标系的原点。
其中,以C的速度v3=u为正方向,质量分别为m的小球A和B在一条直线,C小球质量为10m,C垂直于AB连线运动,
其中,速率相同的ABC三个小球以“品”的模式,在t=0时刻分别距离碰撞点的距离相同,在t=0时刻开始相互同时碰撞。

(其中可以假设存在一个小球D,D的质量为0.00001m,A、B、C、D四个小球“十”字模式相互垂直的同时碰撞,由于小球D质量小,因此可以忽略小球D并且简化为ABC三个小球以“品”的模式相互同时碰撞)

分析:
在静止平面坐标系中分析。
1、
在ABC三个小球模式中,AB在一条直线上,以C的速度v3=u为正方向。
则在正方向上,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v2=0,根据质心速度公式,
Vc=(m1×v1+m2×v2+m3×v3)/(m1+m2+m3) ……(1)
Vc= (m×0 + m×0 + 10m×v3)/(m+m+10m) = 10v3 /12 ……….(2)

但是,由于,AB在一条直线上,在t=0时刻、在t=0时刻分别距离碰撞点的距离相同,因此,AB的中点位于碰撞点处于静止。显然,系统的质心速度就是C的二分之一,系统的质心速度就是
Vc = v3 /2 …(3)

(3)式与(2)式矛盾,说明(2)式不成立。
所以,质心速度公式不适用于“品”的碰撞模式。
相似道理,在A、B、C、D四个小球“十”字模式中,质心速度公式不一定成立。

所以,朱老师的方程式““v+v1= V1+V=2Vc……【10】”、不适用于“品”的模式。

2、
根据系统的质心速度为Vc = v3 /2 …(3),在静止平面坐标系中分析ABC碰撞模式:

根据常识推测,由于ABC速率相同,因此,质量10m的小球C,撞击质量分别为m的两个小球AB,
在碰撞以后不能反弹,小球C在碰撞以后会减速为v3’,v3’方向与v3相同。
v3+v3’﹥ v3 ….(4)

根据朱老师的方程式“v+v1= V1+V=2Vc……【10】”,根据(3)式,把v3和v3’代人,得到

v3+v3’= 2×Vc = 2×v3 /2 = v3 …(5)
显然,(5)式违反(4)式。
所以,朱老师的方程式“v+v1= V1+V=2Vc……【10】”在三个小球的“品”的碰撞模式中不成立。

3、
相似道理,(假设存在一个小球D,D的质量为0.00001m,A、B、C、D四个小球“十”字模式相互垂直的同时碰撞,由于小球D质量小,因此可以忽略小球D并且简化为ABC三个小球以“品”的模式相互同时碰撞)。
相似道理,朱老师的方程式“v+v1= V1+V=2Vc……【10】”在“十”的碰撞模式中不成立。
[楼主]  [64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3  发表时间: 2015/01/17 22:18 

01-17 20:28的贴(审核中),计算出现错误。

现在认为,根据已知规律,朱老师的“反射定理”,在三体碰撞中成立。

祝贺朱老师的v+v1= V1+V=2Vc……【10】。
[楼主]  [65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3  发表时间: 2015/01/19 07:05 

对【62楼】说:
对【64楼】说:
前天晚上,由于在逻辑上暂时感觉束手无策,才无奈何的表示支持v+v1= V1+V=2Vc。
但是,果然,昨天早晨起床以前就想到了反对质心运动定理的依据,因此新文章是【质心运动定理和质点组动量守恒定律存在例外】,中午基本完成文章后,搜索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 第三版),仍然发现我的新文章比较自然可信。
......暂时这样了。
 [6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5/01/25 08:23 

搜索一下“牛顿碰撞定律”,我在网查到“百度提问”,一个学生在问:

牛顿碰撞定律的问题
2009-07-01 17:19 niuhaoyuan | 分类:物理学 | 浏览1281次
今天看到两物体碰撞,碰撞前后的速度之差之比为定值,比如,两个物体之前的速度为V1O和V20,碰后为V1和V2,则(V10-V20)/(V1-V2)=e(定值),其中e由两种物体的材质决定。
然后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加入选取两种使得e不等于1的物体,不过做成质量相等的,如果正碰后反向弹开,则根据动量守恒有mv10-mv20=mv1-mv2,两边约去质量M,则得到V10-

V20=V1-V2,这不是显然与e不等于1矛盾吗?为什么呢?

提问者采纳

你忽略了速度方向的问题,(V10-V20)/(V1-V2)=e式子中V1 V2方向是朝哪边?
再有,e不等于1的物体碰撞后弹开,不一定是完全弹性碰撞,即像你说的反向弹开,也有可能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即碰撞后两物体朝一个方向运动



此外,还搜索到:
牛顿碰撞定律_相关论文(共18922篇)_百度学术
被引频次: 1 多点碰撞中的牛顿碰撞定律 《力学与实践》
试论牛顿碰撞定律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
从牛顿碰撞定律到非牛顿意识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牛顿碰撞定律的尝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微博]

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牛顿碰撞定律的尝试管允中(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摘要本文以轻质有阻尼弹簧为力学模型。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了非弹性碰撞过程的碰撞定律。关键词牛顿

定律,非弹性碰撞,恢复系数。在牛顿碰撞定律中。两个物体碰撞后的分离速度(VA-VB)和两物体碰撞前的接近速度(UA-UB)之比为一恒量。称之为恢复系数r,即

:我们尝试着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上式。设在光滑水平面内的X轴上.有两个物体A和B.其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A、mB和UA·UB。每个物体都附有一个轻质有阻尼弹簧。

其自由长、形变时的形变量、倔强系数和阻尼系数分别为dA,dB,ξA.ξB,KA、KB和μA,μB,在碰撞时.这两个弹簧是串联的.其等效值分别为d.ξ.K.μ

.它们的关系是:设在计时开始(t=0)时.两物体开始相碰.这时物体A在坐标原点。两弹簧开始变形.这时有:到时刻t.两弹簧发生了形变。两物体的位置为:两物体在

弹力和阻尼力的作用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这两个微分方程。可得:其中:碰撞开始后。弹簧形变量ξ再一次达到零的时刻τ.即为A、B两物体碰撞结束时的分离时刻

.从(5)可得:求出τ时刻的即为分......(本文共计2页)


所以,建议朱顶余先生转告赵凯华老师:牛顿碰撞定律,在30年前的大学物理教科书中本已经有(我在高中时曾从旧书摊里买来一本旧的大学物理教材,上面就有),现在为何没有了?最近三十年间出版的教材,均没有这个议题。牛顿碰撞定律,是对牛顿定律的很好的应用,建议赵教授把它们加进去。
 [67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5/01/25 08:28 

"v+v¹= V¹+V=X", 这个在牛顿碰撞定律中就已经出现过。20-30年前的大学物理教科书中有,后来的教科书都删除了。我记得叫作“牛顿碰撞定律”。那里还包括了非弹性碰撞,用一个系数e表示非弹性的程度,那里有一系列的关于碰撞前后速度关系的结论,e=1就代表朱顶余先生的情形(完全弹性碰撞)。

另外,这里朱先生考虑的是一维碰撞,因此,
MV¹-MV→m(v-v¹)= M(V¹-V)……【1】
MV¹²-MV²→ m(v²-v¹²)= M(V¹²-V²)……【2】

两个式子可以进行代数相除,得到【2】/【1】= v+v¹= V¹+V=X……【3】。
但是如果是二维碰撞,那就无法直接相除(除了也得不到可用的结果),因此就没有意义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16636037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