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0楼】说: 再看一看天体力学中以及GPS定位与导航系统中应用的是什么同时性(Introduction以及Consistency with Special Relativity两节):http://www.metaresearch.org/cosmology/speed_of_gravity.asp> |
对【30楼】说: 再看一看天体力学中以及GPS定位与导航系统中应用的是什么同时性(Introduction以及Consistency with Special Relativity两节):http://www.metaresearch.org/cosmology/speed_of_gravity.asp> |
对【31楼】说: 再请研究研究为何GPS中只能用坐标同时性也就是绝对的同时性,而不能用相对的同时性:http://areeweb.polito.it/ricerca/relgrav/solciclos/ashby_d.pdf> |
这种绝对同时性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爱氏同时性定义多么幼稚,现在仍抱这种观点不放的我估计智商不会超过一百! ※※※※※※ 牛 东 |
看电视剧“毛泽东”,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得益于那个时代的一群有志青年的奋战。对照这群品行高尚的革命者本人自觉汗颜。
希望中国理论物理学界也有这样一批人,为国争光。 |
对【34楼】说: 支持。为了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进来,我们应该可以做点什么,这是为公;我们这些人的一点心得也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是为私。公私兼顾。 |
对【30楼】说: 看来你确实没有读懂我的帖子。 求解一个问题,不论涉及到多少参数,只能用一个时空参考系,只有在统一的时空单位条件下才能运算。即使两个惯性系时空单位不同,也需要换算成统一标准,否则是不能运算的!在ZPS定位系统中用绝对同时性符合解题要求。这和不同惯性系时间不同没有关系。 因为运动参考系相对于地球会因运动产生运动效应,缺失运动物体本身的运动过程。产生X'=X-vt,t'=t(C-V)/C.的运动效应。所谓的时空变化,实质就是运动参考系会忽略本身的运动过程。 而地面参考系则不会忽略各种运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把各种运动参数纳入运算过程就是对不同惯性系时间不同的修正。 你不研究物体运动产生的运动效应,自然不知道运动带来的客观变化。看不懂是必然的。 |
建议曹教授对垃圾帖子不看为妙,更别回复,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去。 ※※※※※※ 牛 东 |
你所不知道的狭义相对论——第11章:爱因斯坦其人其智(III) (b)关于广相的原创性。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相对论尤其是广义相对论一直被主流物理学界与主流媒体宣传为一个极为艰深且极富创造性的理论,然而事实却是,这个理论最核心的要素是对他人思想的盲从与仿效,这里所指的就是由Riemann等首倡、由马赫等表述的有名的马赫原理。根据这个原理或假设,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应该对局部的惯性运动以及非旋转运动的定义做出贡献,换句话说,这些概念在一个不含任何物质的宇宙里应该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整个广相就是关于如何实现马赫原理的一个尝试,而且很遗憾,它是一个不成功的尝试(【Wald84】,Page 9)。
而另一方面,作为广相必要数学工具的微分几何,虽让外行人望而生畏,却是连一般智力的人都能够学懂且掌握的东西,而事实却偏偏证明,被这个实际并不高深的工具所反反复复折磨的恰恰是那位被主流媒体吹捧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正因为如此,他才不得不把几乎所有与数学有关的计算与研究委托给同事或亲友(【Weinstein02】,【Jansen02】)。当然,这是后话。
然而如果真的认为爱氏在广相中一点也没有创新也可能冤枉了她,比如空间与时间的弯曲就是他的“杰作”;不理解?没关系,等轻信盲从的习惯让你的智商也像爱氏变得高达250,或者等岁月的消磨让你患了老年痴呆症,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理由明白这样的“深奥”的“真理”的。
(c)由于爱氏的宇宙模型可以看做是他的广相理论的一部分,所以这一部分不再单说。
(d)关于他对光的本性的理解的原创性。关于这个主题,他的核心思路有两条,一条是光像经典物质粒子一样在穿越天体附近时会受引力场的作用,这一思路明显地来自牛顿;另一条是光的能量是以离散化的形式存在的,而这一思路无疑来自普朗克。这些原本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一旦到了一心歌功颂德而无半点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的主流物理学界以及主流媒体的嘴里,一切竟都变了味:在他们眼里,尽管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与其他任何人一样都放屁,但是因为成分所有不同——哪怕是极微细的差别,所以便有理由相信爱氏的屁比别人的更香。更加悲哀同时也更加令人恶心的是,这样的跟“屁”虫与吹“股”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比如西陆网相对论论坛上)。
(e)他对光电效应理解的原创性。现代科学史上同时也是诺贝尔奖授奖史上最为荒谬同时也最为无耻的一幕莫过于把一项别人早应得到、早已得到的奖励在十五年之后再次重新授予一个丝毫不配获得它的人;我这里是指德国物理理学家Lenard因其长达十数年在光电效应方面卓越的实验与理论工作而于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事,我这里又指在来自科学界以及媒体强大的压力与误导下,诺贝尔奖委员会又昧着良心再次于1920年把这一奖项授予了爱因斯坦一事,以致经过近百年媒体的误导与欺诈性宣传,在普通人的心目中爱氏而非Lenard竟成了光电效应规律的象征,但是没有比这更离谱,没有比这离真实情况更遥远的了。事实上,光电效应是一个极其微妙而复杂的实验,它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观察能力与高超的实验技巧,而且需要持久的耐心与毅力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因而这项重大的科学发现由Lenard这样严谨而务实的实验物理学家做出绝非偶然,而相比之下,爱因斯坦所代表的简直就是所有这一切的反面,这真是科学史上一件非常滑稽而又耐人寻味之事。
那么Lenard在光电效应研究方面究竟取得了什么不寻常的成就以致让我对他赞美有加?我又为何断言爱氏的诺奖注定问心有愧?我们下次分解。 |
科学史上的悲剧,如此弱智的光电效应粒子论获奖,居然把真正的波动论光电效应发现者的光芒遮盖得如此彻底?
没有曹教授的这段科学史料的挖掘,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百年前还有Lenard这样一位真正了不起的物理学家! ※※※※※※ 牛 东 |
你所不知道的狭义相对论——第11章:爱因斯坦其人其智(IV) 那么Lenard到底对探索光电效应做了哪些实质性贡献呢(【Wheaton78】)? 首先,他详尽而系统地探索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这包括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光电流随外部条件如电压、所用光的类型、光强等变化的规律,其中当然也涵盖了以爱因斯坦命名的那个所谓光电效应规律的一个核心方面,即光电子离开金属板的最大速度取决于所用入射光的频率,而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事实上,以上规律正是Lenard的关键发现之一,而且Lenard以其精湛的实验技巧摸索出了确定光电子最大速度的具体而准确的方法。
其次,Lenard对光电效应的探索与研究为现代原子理论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现实以及理论基础。比如,光电子的发射与吸收等特征让他感到原子是一个动态的东西,而原子体积不是由物质实体所充斥,而是由快速运动的虽同时包含了正、负电荷但却整体呈电中性的亚原子单位所构成。特别地,既然Lenard坚信入射光不是被光电子所吸收,而是通过共振让原子释放电子即所谓的诱发假设,那么对光电效应的探测自然就是探索原子固有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事实上,由于诱发假设要求光电子产生的前提是入射光的频率等于金属原子中电子的固有频率,而光电子的生成不是由于吸收了外部光能而是二者共振所致,那么任何光电子的速度自然就是原子本有结构中的电子速度的一部分,即被释放的光电子的速度是在原子内部事先决定的,而这一结论恰恰是现代原子理论的一个核心信条,但是Lenard却以明确的实验手段与证据早于Bohr等至少五年提出这一想法(1908 vs 1913)。
最后,直到今天主流物理学界以及主流媒体仍试图让人相信Lenard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一个过时的理论,但是迄今为止的所有证据所证明的恰恰相反。以下详述这些证据。
1、 Lenard的解释以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为基础,而爱氏的光子解释却否定或抛弃了经典的波动论,这样的事实不仅是当初(指1905年)物理学界以及诺贝尔奖委员会接受Lenard而排斥爱因斯坦的关键根据,它至今仍然是我们这样做的强有力的根据,因为一个世纪以来支持麦氏电磁理论的证据是增多和加强了,而不是相反。 2、 现存的所有证据表明,爱氏1920年因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奖既不是由于他的理论更正确,也不是由于在1905年至1920年之间这个理论又得到了什么新的实验证据的支持,而是由于学术界以及媒体对诺奖授委会长期施压与误导的结果,而所谓1915年的Milliken实验支持爱氏理论的说法同样有严重的误导嫌疑,因为:一、这个实验根本无法区分两种不同解释,二、这个实验涉嫌严重的造假,三、实验者一开始便存在强烈的主观动机,即为了证实爱氏的理论而设计。 3、 早在1909年甚至之前,Lenard的理论已经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为一般的物理规律,而爱氏的解释则因为以牺牲光的经典波动理论为代价而被学术界排斥并拒绝。 4、 早在1909年前后Lenard已经同爱氏关于光电效应有过真诚的探讨,并表示,如果对方的理论能够整合现有实验数据并回答现存的诸多疑问,他才会对这个理论感到满意。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爱氏做到了这一点。 5、 反对Lenard理论的一个重要说法便是,如果光电子只是简单地被从原子中置换而出,而不是由于吸收了入射光,那么金属加热之后所发射的光电子其最大速度应该高于未加热之前。该反对无效,因为加热之后:一、可以是整个分子或原子的速度增加,而不是围绕原子核的电子速度增加,二、即便就单个的电子看,其速度因为吸收能量而增加了,但是由于整体来看电子的轨道与能级分布并未改变(只是逐层推移),因而以共振为基础的诱发理论所得结论显然不受影响。然而更重要的是,以上结论也不因为吸收或共振的差别而改变。 6、 反对Lenard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诱发理论可以很好解释有关金属的(常规)光电效应,但是却无法满意解释1911年以及之后发现的气体内发生的类似效应。该反对无效,因为金属与气体内的光电效应完全可能涉及不同的机制,因而拿其中的一种情况去否定另外一种情况下的解释没有任何逻辑基础,何况Lenard针对气体给出的解释是否像反对者所说的那样不能成立还可能受到质疑;欢迎有志之士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7、 爱氏在1905年前后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基本肯定是业余水平,它所获得信息应该更多来自于自己的妻子Mileva而不是独立搜索或思考的结果,因为Mileva早在1899年前后就做过Lenard的实验室助手。有鉴于此,爱氏1905年关于光电效应的文章是否为其独立研究的结果都成严重疑问,更遑论提出过于优秀的职业科学家的理论或见解。。
结论:如果1909年之前(含1909年),甚至1920年之前,Lenard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站得住脚的,那么无疑它今天仍然成立;这不是说Lenard的所有假设细节都一定正确,但是它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核心结论却是经得起推敲的,因而爱氏所得诺奖以及他的理论今天所处的地位是犹太媒体庇护下的少数犹太科学家寄生文化以及寄生生活方式(即使用误导或欺诈性手法夺人之有)的最有力证据。 |
金属与气体内的光电效应完全涉及机制是完全相同的。那个时代对孤立波现象不了解,共振诱发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
逸出并不需要连续不断的稀疏波,一个孤立波光子足可以使壳层电子一次获能而逃逸出来。 用光的粒子论来解释光电效应,最大的荒唐之处是“碰撞截面”太小而根本就不可能产生任何的光电流。 ※※※※※※ 牛 东 |
对【42楼】说: 今天又一新贴已经提交(正被审核),希望屋里学大师喜欢。 |
在本论坛上能让我全文拜读的长篇大论,你这是第一次,其他超过五百字的就看不下去了。 ※※※※※※ 牛 东 |
对【43楼】说: 为这个贴子补充一点两条内容:
8、 反对Lenard理论的第三个理由是,光的经典波动理论不能满意解释光电效应,而且这其中最重要的障碍是光波被吸收的时间似乎快不到应有的数量级。该反对无效,因为不仅诺奖获得Lamb与人合作给出了这样的经典波动论解释(【Lamb68】),而且其他不少学者也给出了同类解释,有些这样的解释甚至比Lamb的解释还要更漂亮、更有说服力,参见【Stuewer70】;【Lindner】,http://home.epix.net/~hhlindner/Writings/Photoelectric.pdf;【Ragazas>10】等。
9、 反对光的经典波动论者以康普顿效应为例说明光同时具有能量与动量,因而是物质粒子;然而这是一个无效推理,因为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必然又会动量的涉入与变化,事实上,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光波不仅有能量,而且有等效质量、动量以及压力,所有这些都是或者都可以理解为电磁性质的,没有丝毫的证据表明光有经典的或机械的质量,反面的正确倒是存在(【Luo03】)。不仅如此,康普顿效应同样存在波动或离散化的光能量解释(【Lindner】,【曾清平09】)。
说明:刚把内容序号编辑了一下,以便与前贴吻合,
|
光波被吸收的时间只需一个波动周期就够了,主要时间是在光电管的电流仪器应答反应时间上,不知实测结果如何?
“电磁质量”顾名思义,就是电磁场具有有效质量的简称,恰恰是反对以太论的彭加勒在1990年最先提出了电磁场 的能量具有质量的观点。根据经典波动理论,介质的质量密度等于波动能量密度除以波速的平方,所以光波具有质量 和动量是无可置疑的,特别是作为孤立波用于以太光波的描述就更具体了。如果说波动没有动量,那么声波对耳膜的 挤压振动作用就不可思议了,即使有错也是错在理论,而不是错在波动现象本身。 康普顿效应更是如此。 ※※※※※※ 牛 东 |
本坛对样的帖子也要审核几个,难道西陆精灵成天吃饭没事专寻这类无聊当娱乐?简直就一变态者! ※※※※※※ 牛 东 |
你所不知道的狭义相对论——第11章:爱因斯坦其人其智(V) 二、 从爱因斯坦对其合作者的依赖程度看其人其智 如所周知,一个人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与人交流或合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即使一个人才华出众、智慧超群,他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精通,更何况还有一个时间与精力问题,而现代科学的高度专业化与精细分工又使得科学家们之间的彼此合作更为必要且富实效。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如果一个人真的到了事事、时时都依赖别人的程度,那就不正常了,那就说明要么是这个人的思想或态度要么是他的禀赋或能力出了问题,甚至是极为严重的问题,而对爱因斯坦的科研创作过程以及与人合作情况的认真考察表明,他正是这样的一个有问题之人。事实上,爱氏对合作者依赖的程度如此之深、依赖的范围如此之广,以至于他可以毫无悬念地堪称世界之最。
读者会对此感到吃惊甚至震惊,是不是?难道爱氏在所谓奇迹之年的1905年的有关狭相的文章也是与人合作而非独创的结果?是的,我们有来自当事人的直接证据表明事情的真相如此,因为不管是爱因斯坦本人还是他的好友Michele Besso都曾亲口讲过,狭相是合作的结果而非一个人的独创,不仅如此,还有证据显示其中的某些关键突破是归功于Besso而非爱因斯坦的(【Einstein05】Section 10;【Pais05】,Page139;【Weinstein12a】,Section 5.1)。事实上,如果一篇被誉为狭相奠基性的文章虽基于大量前人的结果而写成却未列任何参考文献,然而在文章结尾却对自己的好友Besso专门致谢,这件事本身已经足够耐人寻味。
然而Besso对爱氏的帮助远远不限于狭相一个理论;事实上,作为爱氏同窗、同族兼好友的Besso,他与爱氏合作如此之深、交流如此之广、友谊如此之亲密以及持久,以至于这件事注定要创造科学史上的佳话。但是非常诡异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Besso似乎只有资格做一位无名英雄,其原因不外乎长期以来主流物理学界、主流媒体甚至还有爱氏本人对Besso的回避、打压甚至贬低,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至今仍在某种程度上继续。然而随着大量有关广相的Einstein-Besso手稿以及其他证据的披露与面世,尤其是结合Besso本人对爱氏及其追随者对自己不恰当的合作定位的抗争,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对事情的真相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与把握。
千万莫以为Besso是爱氏人生最辉煌的相对论时期(1905-1916)的唯一帮手,事实上,在这个时期内他既不是唯一的合作者,而且在许多事情如广相的创立上不是最重要的合作者,因为Besso虽然为爱氏做了大量的数学或物理计算,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个专业的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因而无疑比同一时期爱氏的其他重量级的合作者如Marcel Grossman、Levi-Civita、David Hilbert、Hermann Minkowski以及Paul Ehrenfest等要逊色不知多少倍,然而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不可能对所有这些合作细节一一描述,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合作故事决非一两本专著所能写完的。
事实上,爱因斯坦不仅在创作每一篇重要文章中需要同事或朋友的帮助,而且在几乎每一个重大或关键突破上需要同事或朋友的帮助,他对同事或朋友的依赖如此之深、如此之广以及如此之持久,以至于离开了他们爱氏几乎寸步难行。如果把这样的一个庸人称为天才,那么真正的天才一定会被他的同类羞死。
如果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常常有一位不寻常的女人支持,那么每一位志大才疏如爱因斯坦之辈的所谓天才故事里也一定暗藏了众多的无名英雄! |
对【53楼】说: 此贴最后应加一句“而他们才是真正的天才”。 |
请教42楼物理学大师,期望将Lenard关于波动论光电效应的解释给介绍一下。 |
我只是这里的配角,仙人才是主角。
麦克斯韦理论的核心是振荡电路(电子运动)激发电磁波,那么反过来电磁波不就又可以激发势阱电子成电流? 光电效应是势阱电子整份地吸收光孤波,而康普顿效应则是将光波反射后的一种反冲运动,只吸收部份波动能量。 ※※※※※※ 牛 东 |
对【55楼】说:
诺贝尔奖获得者Lamb与其合作者对光电效应的波动解释:
Lamb, Willis E.>; Scully, Marlan O. (1968). "Photoelectric effect without photons, discussing classical field falling on quantized atomic electron>,” http://users.unimi.it/aqm/wp-content/uploads/Lamb-1968.pdf
|
对【57楼】说: Peter Franken 对光电效应的波动解释(概要): R. Stuewer, "Non-Einsteinia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R. Stuewer, ed. (Minneapolis, 1970), 5, 246 263;这有免费下载的: http://www.mcps.umn.edu/assets/pdf/5.11_Stuewer.pdf> (Section VI) |
对【58楼】说: Franken的详细解释可见: Atomic physic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tomic Physics, June 3-7, 1968, New York CityEditted by Benjamin Bederson, Victor William Cohen, Francis M. J. Pichanick Plenum Press, 1969; Titled “Collisions of Light with Atoms” on Page 377 (抱歉,下载不了) |
爱因斯坦得到诺贝尔奖是因为相对论,而不是光电效应。以光电效应发奖只是一个借口。
感谢无忧仙人为我们讲述了这么多相对论的历史。这些在书上看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