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场力温梯矢量”可分解为沿着流... 下一主题:等比定理:a/A=b/B=(a-b)/(A-B);...
《质能相当性的初浅推导》的分析评价
[楼主]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2013/01/25 14:50
点击:16330次

 《质能相当性的初浅推导》的分析评价

 

爱因斯坦在1946年的论文《质能相当性的初浅推导》(后面简称爱文)中,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辐射压表示式以及光行差的表示式,推出终极版的质能方程。此前三十多年间还推出六种不同版本的质能互变的公式,他自认为最成功的还是本文中引用的第七版。本文的《质能相当性的初浅推导》原文,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425页)。

 

一、爱因斯坦用虚拟事物推演质能方程的原文      

 

[[质能相当性的初浅推导

关于质能相当性定律的下面这个推导,以前未曾发表过,它有两个优点。尽管它用到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但不必预先要求这个理论的形式结构,而只用到三条事先已知的定律:

(1)动量守恒定律。

(2)辐射压的表示式:那就是在一固定方向运动着的一组辐射的动量。

(3)关于光行差(地球的运动对于恒星表现位置的影响布雷德利Bradley)的著名表示式。

 我们现在考查如下这样一个体系(有的版本说空中有个平台,在平台上设坐标系。引用者注)。设物体B相对于[坐标]系K0来说在空间中是自由地静止的。两组各有能量E/2的辐射S和S分别沿着正的和负的X0方向在运动着,最后都被B吸收了。由于这种吸收,B的能量增加了E。因为对称的缘故,物体B对于K0仍然是静止的。

现在我们从[坐标]系K来考查这同一过程。K对于K0是以恒定速度υ沿着负Z0方向运动着。对于K来说,这一过程描述如下:

物体B沿正Z方向以速度υ运动着。两组辐射的方向,现在对于K都同X轴作一交角α。光行差定律说:在第一级近似中,α=υ/c,此处c是光速。从K0来看,我们知道B在吸收S和S时,速度υ保持不变。

现在我们把关于Z方向的动量守恒定律用到坐标架K中的我们这个体系上。

1.在吸引之前,设M是B的质量;那么Mυ就表示B的动量(按照古典力学)。每一组辐射有能量E/2因此,由麦克斯韦理论的一个著名结论,它具有动量E/2c。严格地说来,这是相对于K0的S的动量。但是,当υ比起c来是很小的时候,相对于K的动量,除了一个第二数量级的量(υ^2/c^2比1)以外,该是同一数值。这个动量的Z分量是Esinα/2c,或者说Eα/2c也已够精确了(除了一些数量级较高的量),那就是Eυ/2c^2。由此,S和S合起来共有一个在Z方向上的动量Eυ/c^2,所以在吸收之前,这体系的总动量是Mυ+Eυ/c^2

2.吸收之后,设M是B的质量。我们这里先预料这样的可能性:质量随着能量E的吸收而增加(为了使我们考查的最后结果贯彻一致,必然要如此)。体系在吸收后的动量因而是Mυ

我们现在假定动量守恒定律成立,并且把它用到Z方向上去。这就得出了方程Mυ+Eυ/c^2= Mυ,或者M-M=E/ c^2

这个方程就表示质能相当定律。能量增加E同质量增加E/c^2联系在一起。按照通常的定义,既然能量还留下一个附加常数未定,我们就可以适当选取这个附加常数,使E=Mc^2]]

 

二、对质能方程原文的通俗解释及指出形式上的错误

 

这个生编硬造的小论文发表在1946年1月纽约出版的《技术杂志》上,不太深奥但对相对论知之不多者也不好理解,下面是本文按原文的意思改编作通俗陈述:

 

[[质能方程编造者先往空间放置了一动一静两个坐标系,再加一个相对静坐标系静止的物体。根据相对论原理,只要动坐标系以速度υ相对静坐标系及物体运动,自己不运动的物体就相当于对动坐标系以速度υ运动。

从物体的运动方向两侧不知有多远但等距的发来等量的电磁辐射能以光速运动,射向物体并被物体吸收。两辐射垂直射向物体,由于物体也在运动,所以构成一个光行差α角,这个角度用光速c与物体的速度υ的比值正弦值近似确定。

物体对动坐标系的相对运动有动量Mυ,两份对称能量合起来为E,两份对称的动量合起来为E/c,合起来的动量E/c乘光行差的正弦角函数υ/c,得到利用光行差构造的与运动物体同向的动量Eυ/c^2;由于物体吸收能量质量发生了变化,即变为后来的质量M,但必须要求物体的速度υ不变以保证最后从公式中消去。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于是有原先质量的动量Mυ加上吸收能量的光行差构造的动量Eυ/c^2等于后来增加了质量的动量Mυ,即Mυ+Eυ/c^2=M’υ;移项为Mυ-Mυ=Eυ/c^2并从等式中消去速度υ,得到M-M=E/c^2;令M-M=M再乘c^2,最终便得到了质能方程式E=Mc^2。

 

最简单地解释质能方程的编造原理 ,可建一个模型:在一条笔直宽阔的公路上,中间线上站立一人B提着装半袋米的袋子(袋子中的米相当于空间中的不明物质);另一个人C从B人身边顺路跑过去(公路相当于静参考系,跑步的人相当于动参考系);根据相对论原理,动参考系运动了,也就等于站立的B人以C人的速度朝C人相反方向运动了;公路两侧外边上有两人D和E拿同型号充满电的强光手电,同时打开照射中间线上人提的米袋子;按质能方程的结论,米袋子获得能量和动量,质量增加了(米多了)。]]

 

暂且不论虚构事物的荒谬,单从这个质能方程的推导形式上看,就存在着明显的的错误和逻辑混乱:

 

编造质能方程用了参考系,却不是真正的参考系,这种参考系可叫空白参考系。参考系是人主观设定的参照标尺,但要以实在的物体为依托,也就是说参考系一定有实在的物体为内核。没有真实物体的空无空间不能设立参考系,你硬设了参考系也是无意义不成立的。质能方程编造用空白的参考系,还要一动一静,动者对静者而言说得过去,静者对谁而静没有根据。接受光行差动量的虚构物体是静止的又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静参考系的;运动就离奇了,用动参考系的运动为对照反衬静物体运动,这不是真的运动。结果空间中只有空白动参考系和辐射能量在运动,物体没动,相对物体的光行差条件不成立。

 

原文中有示意图,图示一物体两侧成一直线射来能量,物体在运动,两辐射各有一个倾向运动方向的角度,这个角度就是光行差角。爱文的图错了,光行差角度应该向物体运动方向后方倾斜而不是向前方倾斜。光线实际方向还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因物体运动使本来对准物体中部的光照到物体后部,所以从发光初始位置指向物体画出光线应该向后倾斜。原文中光行差角度三角函数值用正弦取得是错误的,应该用正切。光线有方向但不是矢量,不能合成和分解。由于向后倾斜的光线不是光的实际光路,因而利用光行差角函数正弦的动量z分量不成立,也就不能产生与中间运动物体同向的动量增量。

 

质能方程中的辐射能是什么能量,从爱文中利用辐射压和光行差来看,那种莫明其妙的能量终究是光,至于什么光没有要求。两股能量还要各是一整份能量的一半,对物体恰好对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受能量的物体不偏不倚地保持直线运动,看来凭空编造也讲究精确性。两份能量条件不足,因为没有相应的物质不能有辐射能量。两份能量等量容易办到,与中间物质保持等距,三者成一直线麻烦些也能办到。质能互变推演在一个宽广场景下进行,但看不出能量与物体有较大距离和物体悬空有什么特别意义,若不论距离便可制造一个满足质能互变的原理和程序的小型质能互变机器,使人们应用质能互变时一按开关即可。

 

原文最后说既然能量还留下一个附加常数未定,我们就可以适当选取这个附加常数,使E=Mc^2,但查遍字缝也看不到那个未知常数藏在哪里。有《质能相当性初浅推导》的全文在此为证,常数是虚拟的也是有形的,不出现可能是忘写了。

 

三、对质能方程理论本质的分析评价

 

质能方程中的辐射能动量和光行差角都是很小的数值,凑成光速平方经公式变换由分母变分子后成为极大的数;但开初输入的辐射能量不大,经公式变换就凭空放大亿万倍,这种放大变化到哪也说不通。质能方程最终表达式没有速度,公式变换过程中的速度多大都行,而且空中物体是静止的;物体受到没有大小量度的电磁波照射就可变换来巨大的能量,比物体速度达到光速时的动能(E=Mc^2/2)还要大二倍,其神奇力量会令《西游记》中的法术自叹弗如。

 

动量守恒定律表示一个系统内各物体运动变化遵循总动量保持不变的规律,不能表现物体吸收和辐射能量的动量变化进而引起质量的变化。经典力学中,动量是动量,能量是能量,二者不能随便联系到一起。辐射能若有动量,又使物体原来的动量增加,物体速度要发生变化,而质能方程编造者为消去式子中的不同物理量和不同情况的质量的速度,对物体受能前后和辐射能动量取同一速度,是错误的。相对论者为表现质能的相对和互换,编造的速度不变质量变化的动量,没有动量守恒了。辐射能没给物体直接增加能量,而是把能量除光速变动量,最后把动量消去速度又换成能量,这样换来换去把原先的物理因素都换没了。

 

辐射压也叫做光压,是电磁辐射对物体表面所施加的压力。辐射压来源于辐射能,爱氏编造质能方程把辐射能变为辐射压,有利用压力的方向性使不明物体得到动量增量的意图。原文中“由麦克斯韦理论的一个著名结论”,即辐射能有动量,不见于麦克斯韦理论,应该是假托而不是根据。物体受光照产生的辐射压小的微不足道,用辐射压要适得其反。太阳光的能量不算小,也没有多少辐射压;据计算,假设太阳光直射到地面而且全部被地面吸收,每平方米的压力为4.7×10的负6次方牛。辐射压是一种作用,似乎有使受压物体增加小得无法计算的动量,但这个动量在普通运动中放大千百倍都是该忽略的对象,它怎么能使物体的质量显著变化呢。

 

光行差指运动中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视方向与假设观测者静止看到的天体真实方向的偏差,是一种运动相对性的观测效应没有实际作用效果。质能相当性推论中的光行差没有实际意义,物体吸收辐射无论是否获得动量,都与光行差表现的观测效应无关,所以不需要光行差参与。利用光行差,目的是为了用光行差的光速与光压中的光速拼凑光速的平方。质能方程的指导思想是质量与能量互变,物质放出能量质量减少,吸收能量质量增加。从逻辑上说,质能互变应该是推出质能方程后的结论,但在质能相当性的推导中却先拿出做了根据。原文说我们这里先预料这样的可能性:质量随着能量E的吸收而增加,目的是要贯彻预想的结果与公式的结果一致,其实都是主观的结果。

 

经典力学的物理定律都是从实际出发的,如牛顿第二定律的F=ma,是从物体受力运动后实际测量力、质量和加速度物理量得到的,以此构成的计量关系对其他具备条件的物体都一样。实际物质的质能互变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毫无疑问要在理论编造的条件下发生。通常的物质不能发生质能互换,因为物质无条件的随时随地发生质能变化,这个世界恐怕不存在了。如此说来,解铃还需系铃人,若不满足物体有动量、辐射压和光行差的条件就不能产生质能互变。这就给应用公式带来麻烦,普通条件下质能互换不了,应用一次就要使实物按编造条件摆放并动作还要注入辐射能,有多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即通常条件下使质能互变呢,维护相对论者应该想个办法。

 

质能方程编造使用的虚拟事物且原理简单,可很容易地转化为真实的实验:依据原编造的原理和程序,用三架飞机等距并排飞行(两边同速,中间稍慢些,在能量变质量过程可差半个机身),两边的飞机同时向中间飞机发射强光或别的强电磁波能量;中间飞机本身有动量,受辐射压和光行差影响又增加动量,应该产生质能公式表达的能量和质量变化吧。此物理模型与质能方程的编造原理相同,维相者会相信这个实物实验能产生质能互变吗?估计他们不认可。他们会说:此质能实验与想象中试验是两码事,实物实验不能产生质能变化但想象中试验定能产生,心想事成嘛。

 

结束语

 

所谓的质能相当性定律,是利用现有的物理公式和数学坐标系再加上想象的物体和能量凭空编造的,物质和能量都是虚拟的。这种随心所欲地编造,不是科学研究,简直就是打着科学旗号的杂耍。从质能方程编造过程看,编造者固执一种想法倒不一定存心愚弄世界,但被崇拜成教义就祸害世界了。物体吸收能量增加了质量没有任何实际的测量根据,质能互变在事理和事实上都说不通。可以说相对论者编造的质能方程根本不能实际应用,任何关于质能方程得到验证的说法都是维护编造和继续编造。

 

作者:郭连成

2015年8月15日于吉林松原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88023.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场力温梯矢量”可分解为沿着流... 下一主题:等比定理:a/A=b/B=(a-b)/(A-B);...
 [2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3/01/25 15:53 

爱因斯坦是位很谦虚很正直的人。他怀疑过自己的许多结论经不住推敲。而是那些把他当敲门砖的人极力神化他,吹捧他的结论如何如何得到“证实”。那些人不是真不懂就是别有用心。
[楼主]  [3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3/01/27 08:16 

马先生好!
觉得您的文学功夫上乘,何不来对一下牛人的对子。
[楼主]  [4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3/02/08 09:10 

支持相对论的官科,有真的不懂,有别有用心。
[楼主]  [5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3/03/01 09:18 

胡编乱造成科学。
 [6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3/16 12:52 

郭连成先生呀,你找到了惯性力的反作用力在哪里了么?——要加油哦!
[楼主]  [7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3/03/17 14:28 

能找到桌子对桌面上石头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能找到惯性力的反作用力。
 [8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3/17 17:08 

奇了怪了,连始作俑者自己都开门见山地阐述惯性力只是一个“假想的”、“只有受力体、没有施力体”的虚拟物,你倒好:给幽灵颁发了一张出生证!
[楼主]  [9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3/03/30 16:55 

“奇了怪了,连始作俑者自己都开门见山地阐述惯性力只是一个“假想的”、“只有受力体、没有施力体”的虚拟物,你倒好:给幽灵颁发了一张出生证!”

始作俑者弄错了,将惯性现象当成了惯性力。现在该给惯性力正名了。
 [10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3/30 18:45 

郭连成先生啊,你真打算呆在惯性力的陷阱中自弹自唱一辈子么?

 [1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3/03/31 23:35 

实际上,"每一组辐射有能量E/2因此,由麦克斯韦理论的一个著名结论,它具有动量E/2c",本身就已经包含了E=mcc,只不过这是光子的。
然后再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就能得到物质的E=Mcc。

当然,爱因斯坦还需要一个假设,即“我们这里先预料这样的可能性:质量随着能量E的吸收而增加(为了使我们考查的最后结果贯彻一致,必然要如此)”。没有这个假设,他的推导就会不自洽或者没有意义。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爱因斯坦在这里推导时,并没有使用动量的显式p=(M0/(1-vv/cc)^(1/2))*v. 如果用了这个式子,就什么都不必推了,因为p=(M0/(1-vv/cc)^(1/2))*v本身就隐含了E=Mcc。 所以,他用的是低速近似情形,避开
动量的显式p=(M0/(1-vv/cc)^(1/2))*v,在低速近似角度论证出物质的E=Mcc。

以上爱因斯坦思路本身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必然的("每一组辐射有能量E/2因此,由麦克斯韦理论的一个著名结论,它具有动量E/2c",本身就已经包含了E=mcc,只不过这是光子的)。

楼主没有看懂爱因斯坦的推导,初级水平的自说自话。
 [12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4/01 07:33 

在“相对论”这一块,我们还是应该信赖沈建其的。鄙人也从内心深处坚信爱因斯坦的质能联系定律不会出现逻辑错误。如果有谁试图挑战爱因斯坦的质能联系定律很可能就意味着是挑战者自己对爱因斯坦的质能联系定律的推导过程理解出错。

但鄙人总觉得沈建其比较偏科,沈建其是理论物理专业的科班生,受过系统的严格的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但是 沈建其依然对理论物理专业的基础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没琢磨清楚,更没有融会贯通,可以说是不及格。

作为理论物理专业的科班生,不应该仅仅对“相对论”得心应手,因为,《相对论》仅仅是理论物理专业的基本课程之一,还有《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场论》、《力学》、《连续媒质力学》、《宏观电动力学》、《物理动力学》、《相对论》仅仅是寓于其中的理论工具而已。

希望沈建其不要有负于理论物理科班生的身份,应该力争尽快精通《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场论》、《力学》、《连续媒质力学》、《宏观电动力学》、《物理动力学》(含 《相对论》、《数学物理方法》、《物理光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等理论工具)

不过沈建其自以为这些都是低级教材,但是沈建其并没有真正吃透这些低级教材,更没有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的程度  ;另外沈建其还必须 放弃虚荣  不要怕露馅 不要怕说错  不要躲避  要敢于面对 更不要霸道,更不要自以为是 更不可误以为只有科班生才是真正的学者,我有个朋友叫李国荣他是山西太原人 他1982量曾获双博后证书,现任 (北京)中科院 医学物理博导,李博导气宇非凡 他要我从网络里赛选出理论物理精英  作为他的盟友,我只认为沈建其与杨新铁还将就……杨新铁不躲避而且很谦虚很沉稳  但沈建其 既躲避又霸道 很不谦虚  其实 一个人的理论即兴应辩实力只许一个电话即可判定 用不着自我维护  只是因为沈建其很年轻这就是你沈建其的优势,所以老朽并没有放弃对你的争取 因为李国荣 杨新铁 朱顶余我们都老了…… 希望后继有人  沈建其便是最佳的“猎物”  …… 但不知沈建其是否希望今生今世在学术领域有所作为???有些课题需要世代相继的不懈努力……光凭一代人是不够的 因为人的寿命不过百年  有些理论及其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的酝酿……

 其实躲避就是一种最彻底的露馅 最狼狈的尴尬……

 [1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3/04/01 12:15 

对【12楼】说:

我教的课程就是量子理论和电磁学,搞的研究、发表的论文也属于这两块。

相对论倒是副业。 

 [14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4/01 16:36 

对【13楼】说:

建其,你应该承认,在其他小伙子当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数理逻辑思路……至于你沈建其虽然能够轻松尾随我的逻辑思路 但是依然未能达成全面的共识……老朽只是牵挂一些尚未被学者一致彻底否决  的那些“苦心孤诣”……  譬如 北师大的博导们以及王令隽理论家都不约而同认定“力场绝不可能干预温度分布”而沈建其、杨新铁、曹盛林等学者则坚决认定“力场能够干预温度分布”。如果北师大的博导们以及王令隽理论家与沈建其、杨新铁、曹盛林等学者一致认定“力场与温度分布无关”或者一致认定“力场虽然能够干预温度分布但却属于基本常识”,老朽一定毫无怨言,彻底自我反省,必将以为问题一定出在自己的身上!现在的局势并不是我与教授们的观点对峙;而是教授们内部各执一词!所以沈建其不应该怪罪鄙人在自卖自夸。而是你们教授一族在与你沈建其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如果仅仅是老朽的自言自语,你完全可以不予搭理。因为驳倒一个民间非物理专业的大言不惭 毫无意义,关键 这并不是老朽自己在大言不惭,而是北师大的博导们以及王令隽理论家的意见,所以你沈教授驳斥的对象并非民间的一位理盲,而是你们同行内部的一派势力;沈教授不妨写一篇论文:《坚称力场能够干预温度分布 但这与热二律毫无冲突》;但至少说“比熵平衡规律的导出思路”是绝无仅有的吧?其实在《工程热力学》、《(可压缩)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中早就使用着“比熵平衡规律(绝热方程)”,所以“比熵平衡规律(绝热方程)”并不是鄙人的杜撰(独创),鄙人只是说 这个“导出思路”是绝无仅有的;前人虽然早就在使用着“比熵平衡规律(绝热方程)”但并没有做出如此严格的数理证明,只是作为一种近似,即认为“流体元”在快速流动过程来不及进进行热交换而被近似作绝热过程而已,对于长期静止在重力场中的流体则不可能存在着稳恒的温度梯度。

沈教授 千万别误以为 这是 朱顶余先生的私人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朱顶余首先提出来的  是 浙江冯建明与胡杨斌、广东的苏万春 河南的谢荣庆他们先后提出来的,不过我也是最后才独立意识到的;所以“引力温梯论”绝不是朱顶余的“孩子”;我朱顶余也只是在饲养“螟蛉子”……朱顶余 对“引力温梯论”也不拥有知识产权。但朱顶余对“比熵平衡规律(绝热方程)的证明思路” 至少也具有部分的知识产权,不敢独揽,因为这里还有沈建其的实质性诘难(围追堵截)的启迪所导致的再加固再严密。

至于“比熵平衡规律(绝热方程)的证明思路”是否具有理论价值,能否促进热二律的再发展再升级……鄙人不便多说……还是由沈建其自己看着办……因为"比熵平衡规律(绝热方程)的证明思路"至少能使 《(可压缩)流体力学》中的“定熵流动方程” 也适用于重力场中的静止状态。由动态拓宽进入静态这就是一大进步……这次拓宽应该是一次质的飞跃???

不知 沈教授 对这次“质的飞跃”有何异议?

 

 [15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4/02 09:09 

[1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3/04/01 12:15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
对【12楼】说:

我教的课程就是量子理论和电磁学,搞的研究、发表的论文也属于这两块。

相对论倒是副业。

%%%%%%%%%%%%%%%%%%%%%%%%%%%%%%%%%%%%%%%%%%%%%%%%%%%%%%%%%%%%%%%%%%%%%%%%%%%%%%%%%%%%%%%%%%%

沈教授,老朽很高兴看到你的不甘示弱!这是沈教授与其他教授的区别所在,其他教授都充当孬种,懦夫,退缩……都声称 未曾学过热力学 ,譬如南开大学统计物理博导胡北来声称不懂热力学,只搞《统计物理》。
统计物理与热力学是不分家的,搞统计物理,必须以(质点)力学 与 热力学(含物理化学、可压缩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
沈教授 你也学过 《热力学·统计物理》你也应该学过《电动力学》,也应该学过《数学物理方法》,你也自学过《物理化学》,你也应该到阅览室浏览一下《工程热力学》或《(可压缩)流体力学》等低级教材以了解行情 取得共同的语言……
那你应该敢于面对“比熵平衡规律”(即绝热方程)……
[楼主]  [16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3/04/09 07:28 

对【10楼】说:

王春元先生呀,你以为百度就是真理,哈!

你应该读理工科物理学教科书,特别要看《理论力学》关于惯性力的定义。 

 [17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09 11:30 

郭连成先生啊,看来您是九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哟!惯性力这颗迷幻药丸就真的那么美妙么?

爱因斯坦瞎编等效原理的时候,都不敢给虚拟的惯性力配一个反作用力当老婆掩人耳目,任凭牛三颜面尽失;

作为广相的幕后黑手,等效原理从来都不敢抛头露面,只会躲在见不得人的角落里发恐吓信:谁不服,
就给谁贴上科盲的标签,让他永远别想在学术界混饭吃!

迫于学术权威的淫威,众人敢怒不敢言,更有糊涂僧众觉得这玩意儿至少能堵住部分糊涂质疑者的口,也就

乐得顺手牵羊,假戏真唱: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抄的次数多了,抄得时间久了,敢在这个

漏洞上挑刺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啰!

百年后的今天,郭先生居然想强行替惯性力配一个“同志”做遮羞布,爱因斯坦泉下有知,必定欣喜若狂喔!

[楼主]  [18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3/04/18 16:07 

农林牧副渔大学毕业生都不理解惯性力。要想明白力学一定要学习理论力学。
 [19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18 22:06 

在郭连成看来,不仅百度百科是在胡说八道,维基百科也需要彻底修改,爱问百科的回答都是信口雌黄?

 [20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21 13:55 

郭先生啊,这个F3为什么就不能像你的惯性力一样向世界现实自己的存在呢?

 [2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4/21 14:38 

无底板潜艇啊,不要自欺欺人了,也不要钻牛角尖了。如果北极有大山,且足够大,会使地球重心北移,大气圈也会北移,大气层不再是厚度均匀的了。总之最后结果就是合力为零,不可能造成加速度。
 [22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21 18:49 

普霖先生啊,你认为山的高度是关键么?

珠穆朗玛峰可曾改变地球重心呢?大陆漂移是否曾经致使地轴摇摆么?证据呢?
大气圈在珠峰上空凸出多少米呢 ? 流体的压强梯度与容器的形状有关么?

——到底是谁在自欺欺人呢?

那就改成一万米好了,此高度处大气压为264百帕,是海平面处大气压的26%,那么ΣF=F3+F4≈0.74*F3

请问:
你凭什么认为这个ΣF就应该是聋子的耳朵呢?
 [23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21 21:47 

实际情况:
世界五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依次是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非洲650米,南美洲600米,欧洲300米。而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那是因为南极大陆上巨大而厚的大冰盖所致。冰盖的平均厚度为2200米,最大厚度达4800米,使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2350米,居世界之首。

北冰洋海拔高度为零,而南极附近的海拔约为4000米,此处大气压为616百帕,为海平面处大气压的60%。

那么∑F=F3+F4≈0.4*F4
物理大师凭什么认为这个∑F就应该是聋子的耳朵呢?
 [2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4/21 21:51 

那么十万米高的山对地球没有压力?这个力被狼叼走了?
 [25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21 22:03 

冰穹A,又叫DOME-A,位置为80°22′51〃S,77°27′23〃E,利用手持GPS初步测定的北高点海拔高度为4083米,距南极中山站1250公里,气温-31.5°,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整个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
冰穹A是个60公里×15公里的平台,一眼望去,一马平川。南极冰穹A大气稀薄、冷、干燥、尘埃少,冰穹A平均风速低于2米/秒,可以媲美太空环境。冰穹A只有0.5个大气压,空气稀薄,含氧量很低,人很容易出现缺氧情况,在冬天更是难以生存,冰穹A夏季气温零下40摄氏度,冬季气温达到零下80多摄氏度,是地球上自然环境中的最低气温。冰穹A的湿度也极低,由于水汽对亚毫米波段的电磁波吸收较为严重,在地球其他地方不能进行的亚毫米波段天文观测,在冰穹A都成为可能。
 [26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21 22:12 

24 楼:
普霖先生啊,你稍安勿躁。你说话越来越不用经过脑子了么?

地壳可以被视为一个刚性整体,不论何处高、何处低。
难道你想告诉我:高山对地壳的压力与地壳对高山的支持力最后都作用在地壳身上,而你却认为两者的合力不为零么?

你还没看出来我分析的是大气圈与地壳之间的相互作用么?

 [27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21 22:22 

至于地壳的某一部分与剩余部分之间的内力——它与大气压对地壳的压力又有何相干呢?

不要欲加之罪哟!

球体、椭球体都是对称的几何体,自然整个表面的大气压力合力为零。
而20楼的图示则属极端对称破缺时的特例。

 [2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4/21 22:30 

这个高山和地球是否一体和受力没有关系。在地球表面上摆上一坐高山,这个山对地面的压力是山的重量,这个高山和地球之间是一体的(比如焊接上了),那么焊接面的压力依然是这个山的重量。大气对地面有压力,地面对大气有支持力。高山对地面有压力,地面对高山有支持力。没什么矛盾,没什么不同。先生在做力的求和怎么就把山的压力忽略了呢?
 [29楼]  作者:无底板潜艇  发表时间: 2013/04/21 22:51 

 [3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4/21 23:20 

先生始终没搞清内力和外力的关系。气体压向地球,是引力对气体的作用,而不是外力的作用。比如先生在空中悬浮,您用双手把一个枕头(枕头类似空气)压向胸前(相当于引力),先生自己和枕头会一起向背部方向倒退么?会在空中引起合力不为零么?会有加速度产生么?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323021888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