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刘学璞:论刘路现象及延伸
从石缝里发出的呐喊--物理学急需一场认识革命
[楼主]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2012/03/12 12:02
点击:4786次

 

从石缝里发出的呐喊--

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是科教兴国的杀手

物理学急需一场认识革命!!!

柏青山(退休教师)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公共物理教学中心

Email:yang.changbiduan@163.com

 

【摘要】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已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我国的科学却相形见绌。我们的科学知识几乎全是舶来品,我国的科教也被带着洋气的统领者们绑架,使我国的科学具有极强的依附性,也使绝大多数研究者掉进西方的染缸里。我自豪地说,在中国只有认定对未知世界不能讲道理、谈认识的性格倔强、思想不受约束的质疑、挑战已有理论的自由研究者(民科)才真正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研究道路。然而,统领者们并不把我们看成一支发展中国科学的力量,反为维护让他们成名成家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而歧视、打压、封杀与之抗争的民科,把我们的研究当垃圾一样扔掉,剥夺了发言权。有双重身份的科学高层也不掌握政策,也跟着人云亦云,反错了人、带错了路。本文通过科学高层、统领者们的言行揭露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根本性的错误和对科学、对科教兴国的危害。这等天大的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科学只能被洋人带向虚无,科学发展无望、科教兴国无望、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无望。我心急如焚,不得不冒死从石缝里发出向政府、政协、科学工作者、民众的吶喊: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是科教兴国的杀手,物理学急需一场认识革命!!!希望读者不要再被已有的成见所左右,能仔细斟酌、明辨是非,为科教兴国共同担起应负的责任。

【关键词】   依附性  独立自主的研究精神  传统观点实验是检验方法的唯一标准  科教兴国

 

1 中国科学的依附性

由"科学猜想:第六次科技革命来了"(田心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5日)的报道中知悉,身兼数职的何传启先生(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同响时代现代化管理咨询中心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仅凭猜想就把"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赌注下在了"新生物学"上。很明显,这是猜想的猜想、是短视与莽撞的发效,是职业病。因为任何科学的结论都出现在严格证明之后,一位思想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研究者从不说过头话;中科院白春礼院长的《新科技革命的拂晓》(中国科学报2012 01 04)一文看似老道,但作的还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文章。其实,他们的猜想都是洋货的再造,根本就没有中国人的意识。如此下去,中国的科学还能自立门户、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吗?

白院长在"洞察科技革命新趋势"一节说:

"科学革命是能够引发人类生活观念深刻变化的科学巨变。技术革命是引发人类生产方式深刻变化的技术巨变。产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重大的科技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共有五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概在16世纪和17世纪,它的标志就是近代科学的诞生,这个科技革命的表现有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等。第二次科技革命在18世纪中后期,标志是蒸汽机与机械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中后期,标志是内燃机与电力革命,出现了内燃机、电机、电讯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第五次科技革命是在20世纪中后期,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信息网络为标志,表现为电子技术、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乃至信息网络的产生。"

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一次革命发生在哪里,看到: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在哪里呢?新科技革命的特征主要包括: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涌现出一批重大的理论突破;要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应该涵盖50%的人群。"

追寻下去作者在"把握未来战略机遇期"一节

"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据以进行前瞻谋划和重点部署,谁就很可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首先要侧重研究科技发展,特别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分析各国科技革命的竞争力与创新潜力,全面把握科技发展的态势,前瞻并掌握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需要建立全面的学科发展研究体系与数据平台,系统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大趋势:

第一,梳理五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史,追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认知科技发展的规律,分析科技发展的宏观态势;第二,运用计量学等研究方法,探寻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的规律;第三,发挥科学院专家在洞悉科技发展态势方面的重要作用,请院士和其他前沿科学家分析科技发展的走势和突破口。"

评论:看了《新科技革命的拂晓》一文,白院长对"革命"二字在认识上还是对洋师父亦步亦趋,并不符合中国人的革命涵义。中国人谈革命总该是倒下一个旧的,立起一个新的。说技术革命还有个替代作用,若谈科学革命就说不通了。试想,在科学内部都是谁革了谁的命呢?文中把"巨变"称为革命,似乎用"巨变"就能把科学包含进来。但我认为,所谓"巨变"是丢弃了过程,作了两个不连续时间横断面上的比较。其实,当我们把这"巨变"展开就会看到变化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作者说,科学发生过"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等"和"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的两次革命。照此认识,电动力学"引发人类生活观念深刻变化"并不比这两次差,何况又是相对论、量子论的基础。为什么不把它看成一次革命呢?我认为,由于科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彼此牵连,无法仅就其一谈成就。根据中国人的革命涵义,哥白尼否定地心说确立了日心说算是一次,此外物理学再没有发生过革命。因为物理学一直追求对自然界在认识上、理论上的统一。它的发展也表明,我们总是根据已知来认识未知的,说明了人的思维具有连续性,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靠人的思维连续性来积累知识,使我们的认识循序渐进、逐步广阔、逐步加深的,既不是"巨变",也不是文中说的革命。因此,白院长与何传启先生说物理学发生过两次革命是洋观点,不但不符合事实,也不是中国人该有的认识,标志着中国科学的依附性,独立自主的研究精神至今也没有树立起来。

奇怪!白院长的文章题目既然是《新科技革命的拂晓》,怎么会在拂晓连其方向、轮廓也没有看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理解"拂晓"呢?我看,从"先兆"、"前夜"、"来了"、"拂晓"的认识变化反映的是,我国科学的浮躁之气在科学的高层就已经沸腾了。怕落后就以这种抢先部署来催生中国科技独占鳌头吗?由于他们还不认识科学发展的偶然性以及科学本身潜藏的根本性错误,这样做对科学研究只能是干扰、给国家又增添了吃闲饭的队伍。

我认为,科学的发展是冲向未知的世界,如何发展、在哪里突破、怎样突破实属偶然、难以预料,是不能通过部署用推测捕捉到的,这是被物理学的发展证明了的事实。它犹如一场战争,是用千、万战士的牺牲才能换来一位出头将军的。因此,科学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决定并不需要指挥棒。中国科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独立研究的自由、也不尊重独立研究者,作为中科院的院长应该把精力花在为研究者营造一个科学民主和尊重独立自主研究精神的大环境上,作好政策上的保障,让人才自己冒出来。然而,作为科学的高层及统领者们始终不忘领导,管控的僵化恰是发展我国科学的最大障碍。

诚然,当今人们普遍预感物理学面临一场革命。以我之见,这是因为物理学本身积累的矛盾、与新实验的矛盾、不同认识的激化,已使它无发包容了,但这场革命是什么性质、发生在哪里人们并不清楚。而我研究物理学三十年却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科学急需一场破除统治物理学传统观点的认识革命,即物理学还处在获取未知现象量的发展上,在牛顿之后并没有取得质(理论)的突破。它直接证明,白院长与何传启先生的猜想毫不沾边,是自欺欺人。这恰是国家之痛!

2   科教兴国的杀手

现在,我科学问顶的伤疤还隐隐作痛,深深的感到物理学已退变成了一门统治人们思想的宗教,统领者们宣传的是传统观点,判定文章的取舍也是以反不反我当今传统观点的共识为标准,而不是依据文章的对错和意义。我看,这是因为他们是靠传统观点成名成家,把自己当老大、唯我独尊,将不见经传的挑战已有理论的自由研究者(民科)视为对一家之言的威胁,而采用歧视、打压、封杀的招数,剥夺了我们的发言权。去年,圈内人的一篇中微子超光速的实验报告就震惊了世界,而早已有的质疑相对论质速关系的季灏实验,尽管请了几位专家亲临实验也挑不出问题,还是不被中科院的领导重视;我的包含不存在光障的《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和作为否定波粒二象性基础、具有波产生机制的、继牛顿之后唯一出现的第二个理论-《弹性波的粒子理论》也不被各家杂志所理睬,把文章邮给了白院长也石沉大海。这真是应了一句俗话:宁予外鬼,不予家奴。科学在他们手里已失去了公正,他们按自己的规则游戏,早把科学本身、国家前途丢在脑后。由于我是同传统观点的彻底决裂者,在所有叛逆者中唯独我的研究直接关联着科教兴国的成败,使我能从石缝里冒死发出向政府、政协、科学研究者、民众的呐喊: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是科教兴国的杀手,物理学急需一场认识革命!!!

众所周知,物理学的发展与科教兴国的核心问题都是创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如果物理学不能创新,科教兴国也就失去了源动力。而今,物理学的创新几乎没有。这是因为统领者们及主流群体的思想、认识还在传统观点的束缚之下,而能促使物理学发展的民科又遭到他们的歧视、打压、封杀,完全堵死了创新的路。我的研究表明,在物理学中探索未知世界的假说均不是正确的理论,也不属于理论范畴,而是获取未知现象的成功方法。关于这一结论的证明用不着长篇大论,仅一个认识未知世界的起点是获取现象,就足以认定假说在理论(道理)上必错、逻辑荒谬。由此看到,物理学存在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以归纳总结已知现象的规律来揭示其本质规律的理论研究,即有理研究。如,建立在实验现象规律之上的牛顿力学及普朗克对电磁辐射能量不连续的揭示;另一种是为认识未知世界先以假说来获取现象的方法研究(创新),即无理研究。如,经典波动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这是我们认识自然界的两条腿,也是构成物理学的两大成份。因为传统观点必竟是错误的,它使物理学的发展由粒子性、波动性、波立二象性构成了对自然界认识的闭合性,已使物理学钻进了难以再发展的死胡同。遗憾的是,统领者们看不到这种变化,仍然坚持传统观点,既承认上述三大假说是创新,又抱定它们是正确的理论、相对的真理不放,根本不懂所谓创新就是对物理学现存的一切都必须破字当头去闯出获取未知现象的新路,从而把无理研究与有理研究混为一谈,使之相互羁绊,也就自断了发展物理学的两条腿,人为地阻断了物理学的发展。由此也能看到,传统观点也导致了我国在教书育人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却不懂师者无师的道理;说是加强素质教育,但施行的仍然是书本是真理、老师代表真理的老一套,给学生灌输的全是不能违反的"真理",使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侯就成了这门宗教的信徒、失去了探索未知的自由、没有了大胆猜想的空间。其结果,只能把人才培养成庸才、会念经的和尚,从根上就断送了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尽管我们意识到教育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适应而进行教改,但决定教改成败的根子--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却不在人们的视野之内,使得几十年的教改不见起色。现在,统领者们已经认识到"‘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这本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物理学的良机,但他们并无反思,更不理睬民科同他们抗争的提醒,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科学取得突破的前兆,一再错过认识传统观点的错误和改变我国科教颓势的机遇。下面,以统领者们的言行为据来认识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已使物理学的发展病入膏肓了。

3   贻效大方的"捍卫真理"一说

所谓传统观点,就是物理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以"实验是检验理论唯一标准"形成的理念。它因物理学取得的成就而确立,是物理学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如果在科学民主的旗帜下,通过不同观点的平等讨论它的错误是容易被认识的,科教兴国的颓势也能得到及时的扭转。怎奈科学的高层和统领者们只看到三大假说取得的成就,认识不到传统观点的错误和危害,充当了传统观点的守护神,以"捍卫真理"的名义歧视、打压、封杀质疑、挑战理论的民科。如此野蛮的行为与他们头顶高悬的"科学、民主、爱国、奉献、唯实、求真、协力、创新"十六个大字完全背道而驰。这种倒行逆施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传统观点对物理学几百年的统治,已形成了自产自消、自我繁衍的独立王国,以及通过物理学取得巨大成就进行传统观点的教育和宣传让全世界人都信以为真。难道他们就不知道科学的真理不存在对立面,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是越辩越明的、不需要捍卫的吗?就不懂,不同观点的争论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吗?若"捍卫真理"正确,我们党提出的双百方针岂不是错了?中科院高悬的那十六个大字岂不是在与"捍卫真理"对抗?

事实表明,质疑、挑战理论的叛逆者是越打越多、越封杀越多,已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大军,其中教授、研究员、高工、教师、工程师等正是这个大军的主体。由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表明,他们不是头脑发热,而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反复推敲、深思热虑得到的结论。有的已经与世长辞,奋斗了一辈子也没看到最后的结果。用《百度》搜索一下便知,他们遍布各个领域,特别是质疑、挑战相对论已遍布中国、遍布全世界,早已成为异见的主流。其实,反相对论就是反近代理论,因为相对论与量子理论已融为一体,相对论倒了物理学的理论大厦也必将坍塌下来,科学的高层及统领者们觉得这是在掀翻他们的家底、失去了代表真理的地位,也就必遭他们的疯狂镇压。

至今,人们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重大创新成果大多都属于年青人?直言之,这是因为年青人最少保守、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敢于走自己的路,正是他们的这种叛逆精神才符合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才作出重大成就的。凡将这样的年青人称为天才者,皆因不明其理或自圆其说、或有利可图。若人们都能明其理,重大创新成果就会同人的知识量成正比,不再有年龄的界限。遗憾的是,科学的高层及统领者们并不懂这个道理,也致使他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对立面。

4   "理论创新"是误导

当今,"创新"、"理论创新"、"创造理论"之声不绝于耳,已成为科学的高层及统领者们在公众场合的口头禅。对于这样带有指向的表态、教诲,我既感受到他们对发展物理学的渴望,也觉得在传统观点束缚下对假说的认识还不得要领。如,对"创新"的认识。虽说"创新"是发展物理学之必须,但我们却不认识从无到有的"创新"是个无理的过程。说明我们并没有从三大假说中认识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够"创新"的只能是方法而不是理论,其关键就是对物理学现存的一切都必须"破"字当头,去闯出获取未知现象的新路。从我们对三大假说的承认可知,"理论创新"是对"创新"的释义,是把"创新"框在传统观点之下更明确提出的发展物理学的错误指向。我们剖析"理论创新"的提法:其中的创新,一方面说明我们领悟了假说始于创造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我们承认三大假说为正确的理论、相对的真理的错误认识。正是这种矛盾的认识曲解了创新,表明我们还没有看透理论是不能创新的、创造的。这是由于理论是揭示自然界本质规律的学说,是对其必然性的阐述,而自然界的本质规律不管我们是否知道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造的,因此理论只能通过归纳总结已知现象的规律来揭示、发现自然界的本质规律,却不能创新或创造它。可见,提出"创新"、"理论创新"、"创造理论"的指向是误导、是来自我们对假说在认识上的错误经验,自然"创新"也只是"理论创新"、"创造理论"的略语,都未能给物理学的发展指出正确的道路。除强化传统观点对物理学的统治之外,依然是严重地阻碍着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浪费着科学生产力、损害着我们科教兴国的大业。

5    科学的高层及统领者们对创新一窍不通

我们来看《前沿科学》杂志(其编委均是国内外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刊登的一篇很具有代表性的指导研究者如何创新的文章,标题是"为开拓科学前沿铺路架桥"( 作者:本刊编辑部 2008 1期  背景是反相已搞得轰轰烈烈 )。其中说:"科学前沿是已知和未知的分界线,开拓前沿是进入未知领域,无路可循,本质上属于创新。"后面又说,"本刊的审稿标准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具体化为:前提假设明确,逻辑推理无误;持之有故具体化为:实验可重复,理论与实验结果无抵触。"请注意,这不是一己之见,而是全世界科学统领者们的共识、代发的同音。

评论:我们把这两段话联系起来,这又是传统观点给统领者们造成认识错误与混乱的一个典型例证。所谓"无路可循"是已知不通、理不能达之义。由于假设来自已知的推广,但已知并不包含未知,因此"无路可循"的未知同已知并无因果关系、必然的联系,因此同逻辑无缘,未知是不能通过"前提假设明确,逻辑推理无误"来获得的。再者,前提为"无路可循",怎么能通过没有根据的假设就有了路、有了理?这岂不是前后矛盾?说明这位作者还认识不到,假设是造成假说犯逻辑错误的始端,与"逻辑推理无误"是南辕北辙的。作者对开拓创新提出"前提假设明确,逻辑推理无误"的要求纯属天方夜谭,对创新一窍不通,给研究者指出的是条绝路,恰是对创新的扼杀。统领者们从物理学的假说中看不出,只有不受已知的羁绊、不怕犯错误、大胆地去编造自我的猜想,才是开拓未知世界的诀窍;挑明来说,所谓创新,就是去犯错误、通过谬论来实现获取未知现象的猜想。我要告诉他们人对未知是无理可讲的,人们之所以不认识创新,是因为排斥错误、厌恶错误的观念早已把错误与成就对立起来,使得我们对能获取未知现象的假说在认识上也只剩下了正确的一根弦,从而生成错误的传统观点,使物理学处在病态的认识之中,并将它的发展引向虚无:如,滋生在近代理论之上的宇宙大爆炸、弦理论;超越近代理理论触及未知的所谓暗物质、暗能量。

6    对民科的歧视、打压、封杀

61  作为中科院的领导本该贯彻双百方针,有广纳四海的胸怀,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珍惜并鼓励各种观点向科学进军。然而,长期以来,对持质疑、挑战传统观点的民科不但不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平等的对待,反而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上作"《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报告"(路甬祥院长2005年)中,对爱因斯坦以及近代理论的创建者取得的成就作了绝对化地肯定和颂扬,其中也不指名地向民科发出了告诫:

"第三、给我们的启示,我认为是科学的想象力需要严谨的实验证据支持。前面讲到了提出科学问题很重要,要勇于挑战已有的科学理论,勇敢的提出质疑,但是这种质疑绝不是胡思乱想,绝不是毫无根据的,狂妄的去挑战已有的真理,而是需要严谨的实验作为依据。"

无疑,这是作了一个打压民科有理的表态、宣言,更加助长了以拿国家、地方项目基金的研究者-官科以及抱他们这棵大树的盲从打压民科的气势。

评论:这个"《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报告"的产生背景是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一百周年,也恰是国内外的反相对论已成潮流。自然,这个报告是代表中国科学界作的表态,其特点就是多了一项对民科的指责。由于路院长指责民科的观点不正确,也就将自己、统领者们置于矛盾之中,处在尴尬的境地。

很明显,整个报告是根据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作出的,我们就依据这段话来揭露传统观点的错误。在这段话中,路院长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公认的理论是由"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确认的,要质疑它们也必须以严谨的实验作依据。那么,实验是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呢?否!因为实验是产生认识的基础,在路院长的逻辑中居然无视了实验是需要认识的对象,其结论必须由人的认识作出。以书本为例,除介绍实验之外所讲的哪一条、哪一结论不是由人的认识作出的?试问,我们作多少实验能证明来自先验假说的理论是正确的?对这个问题,恐怕请来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也是枉然。其实,实验的作用仅仅是制造现象供我们认识和利用,实验本身所能机械检验、证实的仅仅是获取现象的方法是否有效,除此之外它什么也肯定、否定不了。这是因为实验给出的仅仅是客观事实,它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都要由人的理性认识作出。我们知道,理论是揭示自然界本质规律的学说,是对其必然性的阐述。由于自然界的本质规律潜含在现象之中,由现象规律来确定,因此理论必须建立在已知现象规律之上。由此可知,检验理论的标准必须是实验与人的理性认识相结合。再者,理论属于人的认识范畴,认识问题也必须由认识来解决。由此可得结论:"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是实用主义的、错误的,我们应该把这一《标准》改为"实验是检验方法的唯一标准"。无论是谁,认为我们对一无所知的未知世界能创建揭示自然界本质规律的正确理论那都是痴人说梦,是先知先觉,是唯心的。由于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由《标准》确立,自然也是必错的。我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科学不仅仅依靠理论来发展,也依靠实验和获取未知现象的经验方法来发展。想想,古代的炼铜、炼铁、火药的发明都不是近代科学的产物。理论的建立能使科学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其后的发展依靠的还是人们闯出来的经验。

可见,这个"《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报告"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还不认识物理学中的三大假说均不是理论。那么,路院长对理论给出"已有的科学理论"、"已有的真理"的结论不但与事实不符,也发出了科学等于真理之谬见。虽说这是统领者们一贯的认识,却无视了当今对科学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来把握,是他们多迈了一步把科学与真理混为一谈了。据我给科学下的定义:科学就是在追求客观真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人类有贡献的、包含着正确和错误的、分门别类的知识或体系。它把科学与真理作了区分,否定了科学等于真理的偏见。再者,什么是"已有的科学理论"?什么是"已有的真理"?既然是科学理论、真理,为什么还提倡对它们"要勇于挑战"呢?纵然"真理"二字指的是相对真理,但相对真理之间也是相容的、是认识层次问题,并不是具有对错性质的挑战问题。因此,这一问就暴露了传统观点已无法驾驭当今的现实,给统领者们带来的是思想混乱、认识的飘忽不定,才造成既承认了《标准》,又否定了《标准》的矛盾。简言之,至少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已有的真理"来评价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合适。因为创建者在猜想出它们的时候都含糊其词、不知所云,难道继承假说的统领者们比其创建者还高明?我看,这是徒弟捧师傅,意在借光吧?

《标准》的错误也在前一段话对民科的表态中反映出来:

"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到,科学归根到底是证实知识体系,一旦理论与严密的实验结果出现了不一致,无论这种理论权威性如何,无论这种理论曾经得到多少人,多少年的信奉,作为一名科学家,都有理由去质疑这个理论本身,并且努力去完善它,或者创造新的理论去替代它。科学探索的最终结果是对发现的自然现象做出精确的理论解释,而做出理论解释,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理性的质疑精神,更需要深邃的思考能力和缜密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论思维的能力。我们前面看到的这些科学家,他们不光注重实验,而且注重理性的思维,而且注重运用数学的工具来进行科学的概括。"

虽说这前一句话是假设性的表态,却承认了有这种可能。那么,这"一旦"二字就是对《标准》的否定、对传统观点的否定。因为承认《标准》就不会有"一旦",承认了"一旦"也就否定了《标准》。可见,这一表态带出的是对"已有的科学理论"、"已有的真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而后一句说的很完美,我却认为无论是被肯定、颂扬的爱因斯坦等近代理论的创建者,还是有此完美认识的统领者们都不具备这种能力,仅仅是对民科设了一道高高的门坎,起到对他们的吓阻作用,反映了其内心对他们的厌恶。由"一旦"带来的矛盾和"创造新的理论"的明显错误证实了"科学归根到底是证实知识体系"是跟着实验跑的短视之见,还不知何为方法、何为理论;也毫不知晓,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猜想(假说)就是从某个疑问或目标展开的恰是胡思乱想,从胡思乱想中缕出头绪、目标、找到出路的,什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思维的能力"纯属后继者的主观臆造;更不知数学在假说中的作用就是,借用物理上的假设为铺垫使数学成为跨越物理上的无知来探索未知的工具,实现猜想的试验品。

"创造新的理论去替代它"是对原有理论的否定,但原有理论的权威性、被人信奉总是有原因的,只有将原有理论定位在获取未知现象的方法上,才符合前者对原有理论的否定,也交代了后者的成因。统领者们对获取未知现象的假说不能给予恰当的肯定,在于他们从洋师傅那里继承了认识问题的机械化。而我给出原有理论的权威性、被人信奉的归处,是让诸位看到统领者们、主流群体以及大多数民科的思想都僵化在对三大假说的肯定、否定、修正、重建或追求理论统一的怪圈中,不动传统观点必迈不过"科学的沉寂"这道门坎。

综上所述,"《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报告"颂扬了几个人又压了一群人,是反民科的表态、宣言,并没有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却暴露了传统观点给统领者们、给物理学界带来认识上的错误和混乱。

62  有的院士,如郝柏林、何祚庥也公开地站出来,指责民科搞的是膺科学、伪科学,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研究。抱他们这棵大树的盲从,如打假英雄方舟子、司马南、双料博士田松等也跟着起哄、大造舆论,污蔑广大民科是中小学文化( 若真是这样,我看那是国家的幸事 )、搞的是伪科学( 这个词纯属是垃圾 );  

63  所有官办刊物对民科质疑、挑战理论的文章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封杀。更露骨的是,就连《科学时报》主办的《科学网》在"欢迎向论文频道投稿"的须知中都明文规定"谢绝民科投稿"(2008);

64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也将反传统观点的文章拒之门外;

65  三思电子杂志只准发表污蔑民科的文章却不允许民科反驳;

66  官科们举办的全国会议也歧视民科,不给发言权;

6科学院更把民科当成疯子、让我们手捧文章投诉无门;

68  我的遭遇:

681  在2006年,我将《真实的物理学》[后改称《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投到吉大学报,遭两次回绝:

第一次退稿函:

本刊认为该篇文章存在学术观点分歧,不宜在本刊发表。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 11 2   

第二次退稿函:

柏老师你好。审稿专家认为该篇文章对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质点概念、碰撞理论、波动理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诸多物理文题的理论根基产生怀疑,并进行理论推导。所推出与教材不同的理论结果源于作者出发点公式的错误[指我用功能原理证明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从(机械)动量守恒定律,这是我为说明质点概念的严谨性所举的例证],所以,后继的公式及讨论没有意义,仅举一例说明:作者投稿中的第六页,公式(11)与公式(12)中间的公式,即 ,按照作者的说法,该公式是对物体 应用的功能原理。而研究为单个物体时,功能原理的物理意义是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专家说的是一个质点的动能定理),因此,如果对 应用功能原理,正确的公式是 ,而不是 。另外,作者称 为碰撞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而能量的损失是与物体系相联系的,而不是针对单个物体的(专家认为单个物体就是质点,连非弹物体本身就是物体系都不知道)。鉴于公式出发点的错误,后继的讨论没有意义。

结论:作为投稿文章,如果有一处是原则性的、或出发点的错误,不论其它结果如何,就不应该发表,否则会误导读者。即使修改也不能发表,因为,修改后的结论就与教材内容一致,更没有发表价值。

综上,编辑部认为该篇文章不宜在本刊发表,请改投他刊。谢谢您对本刊的信任与支持。

                    吉林大学理学版编辑部

                             2006 12 9

6.8.2   又于2010年又将三种碰撞作为一文投到《大学物理》:

编辑同志:你好!

"三种碰撞并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这篇文章在贵处已近四个月,不知审的怎样,望能给个答复。

谢谢!

柏青山老师:您好!

您的论文"三种碰撞并不遵从动量守恒定律"(稿件编号: 090704)经审查没有通过,主要意见是:碰撞过程是否遵循动量守恒是有条件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文中只起到警示作用, 缺乏新意.(该意见含糊其词,三种碰撞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在今天也照样讲着,我否定了几百年人云亦云的历史成见怎能说"缺乏新意"?它与近代理论的牵连他们更看不到了。)

谢谢您的投稿。

《大学物理》编辑部

6.8.3   2008年将《弹性波的粒子理论》、《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两篇文章投到"前沿科学"得到的回复是

柏青山老师:

您好!两篇论文已收到。我们将尽量帮你找专家看看,也希望您自己也努力试试。感谢来稿!祝工作愉快!

《前沿科学》编辑部(2008 7 4)

      柏青山老师:

您好!我们转给有关编委看您的两篇稿被推辞了,我们也无能为力了。您还是自己想想办法找找专家看看吧!

感谢来稿!祝工作愉快!

《前沿科学》编辑部(2008 7 14)

柏青山老师:

您好!上次来京告知您的稿子在主编处,但由于主编不是物理方面的专家,所以仍不能作为您稿件的推荐人,还需您自己想办法。对您的境遇我们深表同情和理解,但也无能为力了,实在抱歉!祝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前沿科学》编辑部(2008 9 2)

6.8.4   2009年我先将《弹性波的粒子理论》一文投给"中国科学",审了三个月也不见消息。在认为有希望的情况下,又把《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投去,很快就得到两篇文章的接连答复,因内容基本一样,仅示出一个作代表:

柏青山作者,您好!

  谢谢您的来稿,虽然您讨论的是基础理论问题,有一定的新见解,但不是热点研究。根据编委会的意见,我们要减少理论文章。故您的文章不适合在中国科学上发表,谢谢您对我刊的支持!

         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致礼!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中国科学G辑》

看看吧,他们对民科的研究充满了敌意,剥夺了其发言权。我的两篇颠覆物理学之作竟然在指不出一条错误的情况下,也遭到了无理回绝,对我的申辩也均不理睬。这究竟是为什么?他们的科学道德在哪儿?还对得起头顶高悬的那十六个字吗?这仅仅是民科和我的不幸吗?他们已把科学窃为己有的独立经营的店铺了!当你以"‘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的眼光看到,国家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换来的几乎是满天飞的废纸时,联想一下他们对民科的歧视、打压、封杀就会明白,‘科学的沉寂'正是他们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的杰作。

7   对民科的歧视、打压、封杀等于给他们自己拉起了一道警戒线

在"前沿科学"杂志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先生认为:

"当前科技界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对自己发展科学的自信心不够。他说,缺乏自信心表现在多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表现为独立思考提出来的研究命题很少,大多数或者主要的都是跟着国际风向走。同时,不敢挑战权威,迎合国际观点,做一些验证性的工作。"

我看,马俊如先生只是隐晦地说出了中国科技界对国外的依附性,并没谈到我国科技落后的根源就是没有营造出科学民主、尊重独立自主研究精神的大环境。使研究者不敢、不愿去冒高风险,只能作国外的跟屁虫。从我不循规蹈矩将后半辈子赌个净光,知我者谁能不以我为戒呢?再看看科学的高层和统领者们对民科的歧视、打压、封杀,又被多少人当成了前车之鉴,有谁放着康壮大道不走,偏选那 "越轨"的死路一条呢?他们根本认识不到,这歧视、打压、封杀民科本身也为他们自己拉起了一道警戒线,起到了自我封杀的作用。这就是辩证法!此种双向效应就造成了我国人才的全面毁灭,我国还怎么能出人才、出大师、出大的成就、出诺奖的获得者,受损失的能不是国家吗?

8   展望

通过统领者们的言行与评价,我们能够明白,物理学为什么急需一场认识革命,必须破除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的原因了。由此带来的根本变化是:

其一,在世界观方面: 

唯物论在科学领域首次战胜了唯心论,并使唯物论在科学领域扎根。

其二,在物理学方面:

所有的矛盾都能自然地消除,物理学的内容却无需更动,仅需恢复假说的本来面貌,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物理学。

其三,在人的变化方面:

我们看清了西方科学机械化思维的短处,发扬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留给我们的辩证思维、追求本质、全面认识问题的长处,从而有了中国人发展科学的自信心,使之成为科学的主人,彻底地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有了务实、大胆创新的自由,并能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已知现象规律展开理论研究,使个人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也使那些给不出新的预言空玩数学游戏者没有了市场,不再浪费国家的财力;

科学民主、独立自主的研究精神就会自动成为每个人的素质,中科院高悬的那十六个大字也就会自动成为人们科学研究的准则,使当今这支科学队伍能真正成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

一个认识了、摆脱了愚昧的新时代就从这里开始,有了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环境,凭有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国人的聪明,还怕不出人才、不出大师、不出大成就、不出诺奖的获得者么,还怕科教不兴、国力不强吗。

参考:

E政广场:  科教类 建议14631号  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必须退出历史舞台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64797.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刘学璞:论刘路现象及延伸
 [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2 17:27 
 [3楼]  作者:魏恩庆  发表时间: 2012/03/12 23:20 

顶下
 [4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13 19:01 

实验不能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因为同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实验只能是检验理论的一条途径。
[楼主]  [5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3 21:20 

回4楼:
实验只能机械地检验获取未知现象的方法是否有效。此外,实验什么也肯定、否定不了,因为检验理的标准不但靠实验,也靠人的理性认识。
 [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4 14:50 

[2楼]的文章不知怎么被删除了。现在重贴:
--------------------

栢老师:
我在网上某些论文网站看到您的《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一文,也看到“从石缝里发出的呐喊--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是科教兴国的杀手 ”一文。我只看了《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一文中的一个例子,即p.9“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您讲“两个物体m和M相撞,最后粘连在一起,以相同速度运动”,得到“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我认为:您在(13)式中的热能w=∫fdl(积分区间是0和L)就已经错了。这里L为“碰撞过程中,m相对于静止参考系的位移”。热能w=∫fdl的积分区间绝对不是[0,L],而是[0,a], a为碰撞过程中,m对于M的相对位移(a小于L).

其实栢老师这个问题是高中的一道普通的习题,只不过那里常以木板(M)和滑块(m)的形式出现:木板在光滑地面上静止,一滑块在木板上滑行,木板在滑块所施与的摩擦力作用下运动起来,最后木板与滑块以相同速度运动(不再有相对运动)。这道题目,很简单,其中我们可以证明:如果L为碰撞过程中,滑块m相对于静止参考系的位移,a为滑块m相对于木板的位移,那么就有一个“定理”:摩擦力F乘L,即为木板增加的动能与摩擦所生热量w之和;摩擦力F乘a,是变为摩擦所生热量w, 总之也即等价于:摩擦力F乘(L-a),为木板增加的动能。

在栢老师的计算中,有两个“力”:F, f。 我不清楚f的物理含义是什么,他没有说明,但是类似摩擦力。如果真的是摩擦力,那么热能w=∫fdl的积分区间绝对不应是[0,L] ,而应该是[0,a], a为碰撞过程中,m对于M的相对位移(a小于L)

我举的“木板-滑块”问题水平方向上只有一个力(摩擦力)。栢老师所举例子有两个力(F, f),因此是非完全弹性碰撞(因为还涉及弹性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从栢老师的解题过程看,F是弹性力与摩擦力之和,f是摩擦力(但是他把位移积分区间弄错了)。

告诉栢老师,这类“木板-滑块”问题高中生算得滚瓜烂熟,有三四种算法(分别以静止系、木板、滑块为参考系),都是自洽无矛盾的,根本不会出现“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栢老师的第二个错误是w=∫fdl中的位移dl,他把dl等于为M的速度与dt的乘积,实际上应该是M与m的相对速度与dt的乘积(因为为生成热能w, dl是M与m的相对位移,而非m相对于静止系的位移)。

我认为以上问题是栢老师得到 “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的根源。

非完全弹性碰撞问题,计算起来很复杂(但已经有系统理论,里面还定义了碰撞系数,只要知道了物体的碰撞系数,就可以根据碰撞角度和速度等物理量计算热量。不过所有这些计算中,也不会出现什么“非完全弹性碰撞…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如果为了研究完全非(或非完全)弹性碰撞,我认为“木板-滑块”问题是最理想的(而且这个过程还是匀变速的),可以取代栢老师的那个物理问题。

由于网上无法下载《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我没有该文WORD文档,我只提如下一个简单例子。供栢老师参考。
 [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3/14 17:17 

对【6楼】说:

柏老师是一个自以为是者,一个“浏阳河”式的人物。

就连这些小儿科的习题,柏老师都搞错了,令人遗憾,简直不可思议……

沈建其是唯一合格的物理老师!我虽然不亚于沈建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却不是物理老师……

希望对所有物理老师进行 物理习题考试……测试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考题】写出:理想气体自引力体系平衡态的压强分布函数,密度分布函数以及温度分布函数。这就是一道典型的习题……如果不能轻松完成这道习题,就愧对自己的职称!!!至少说还不及(我之流的)外行呢……

[楼主]  [8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4 21:32 

回6楼:
建其:你好!
这些年来,你对我的帖子很少发表意见。知道是你,我很高兴。
关于你提的问题我再重述一遍:
设,在静止参照系中,刚性物体m同完全非弹性体 M 碰撞时刻为x1=0,在碰撞结束时刻,两物体衔在一起的位置为x2= L。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设m对M的作用力是F。那么,F不但使M产生动能,还要产生热能,这一过程就同时发生在m同M相互作用的由0—L的位移中。因此,我把F2分为两部分: f 是产生热的力,F- f 就是产生动能的力,它们所作的功(对 L积分)自然是碰撞产生的热及动能。
根据力的合成、分解,我认为你没有根据作出:
1, 这个滑动磨擦力F就不能按产生动能和热能分为两部分。起码,按等效是没问题的。而你认为F 在相对位移0— a作的是产生热的功;
2, 这个a既然是相对位移,它就是以M为参照系中的位移,在静止系中不存在这个量。
3, 退一步说,由于a< L,对F从0— a的积分,也可等效化为f从0—L积分,得到总功能原理的形式、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
“严格地说,应该是:在L这个位移中, F是m对 M的总作用力,它虽然可以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但要注意:生热的力f(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提供给M动能,生热在数值上是w=∫fdl,积分区间是[0,a]。栢老师的划分是错误的。”
你这种认识存在矛盾:既然你承认“F是m对 M的总作用力,它虽然可以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这已有明确的分工,就不该再有“生热的力f(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提供给M动能”。
对一个物体来说,动能与动量都又速度v代表,它们是不可拆分的,有动能的损失比哟动量的损失。因此,对完全非弹性碰撞不会遵守噶量守恒定律。
建其,你看还有问题吗?
[楼主]  [9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4 21:39 

改错:
1, 这个滑动磨擦力F就不能按产生动能和热能分为两部分吗?,,,,而你认为F 在相对位移0— a作的是产生热和动能两部分的功;
[楼主]  [10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4 21:50 

回7楼:
有水平不在是不是物理老师。就此贴我希望您能指教。谢谢!
 [11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3/15 09:24 

对【10楼】说:

我完全同意【6楼】的思路的结论。

也同意【1楼】的埋怨……

同时,也期待着柏老师早日写出如下【习题】的答案……此乃一块“试金石”……您若能顺利写出该“习题”的答案,您就会彻底挽回您的学术声誉 甚至还将 辉映人寰 万古流芳……否则……您也就只有……

 

【习】写出:理想气体自引力体系平衡态的压强分布函数,密度分布函数以及温度分布函数。这就是一道典型的习题......如果不能轻松完成这道习题,就愧对自己的职称!!!至少说还不及(我之流的)外行呢......

 [1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5 11:49 

柏老师说:先谢谢你对我文章的关心。下面谈一下我的认识: 1,m 同 M 的完全非弹性碰撞中,0 到 L 是m 在 M中在静系的总位移。这个位移中, F是m对 M的总作用力,它要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所以,0 到 L的位移中 f 作的功就是产生的热能,而 M的动能部分是 F - f 的力产生的。 【【沈回复:栢老师,摩擦力也可以做正功(如我的“木板-滑块问题”中,只有一个力,即摩擦力,它也使得静止木板加速起来,获得动能)。所以,栢老师的“0 到 L的位移中 f 作的功”其实除了热能外,还包括使得M增加动能的贡献。真正热能部分,其实只是f乘上M与m的相对位移。】】

而你是把位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产生动能,另一部分产生热,用的是总 力 F。【【沈回复:对于“木板-滑块问题”,只有一个力,可以把把位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产生动能,另一部分产生热。不过在栢老师问题中,总力F为F-f和f, 其中F-f(位移是0到L)产生M的动能, f(位移是0到L)除了产生热,还有增加M动能的贡献。而栢老师认为f(位移是0到L)仅仅产生热。】】 其实,它们在碰撞中哪一时刻都存在这两部分力。 【【沈回复:它们在碰撞中哪一时刻都的确存在这两部分力,但f(位移是0到L)除了产生热,还有增加M动能的贡献。当然,栢老师也可以说,通过重新定义f, f中产生动能的这部分可以划归到F-f。 但是接下来栢老师还要对“热能w=∫fdl”进行微商,由于我认为“热能w=∫fdl的积分区间绝对不是[0,L],而是[0,a], a为碰撞过程中,m对于M的相对位移;且dl等于M与m的相对速度与dt的乘积 ”,而不是栢老师的“dl等于为M的速度与dt的乘积”。总之,栢老师的“在L这个位移中, F是m对 M的总作用力,它要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这是不存在的划分。严格地说,应该是:在L这个位移中, F是m对 M的总作用力,它虽然可以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但要注意:生热的力f(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提供给M动能,生热在数值上是w=∫fdl,积分区间是[0,a]。栢老师的划分是错误的。】】】】

2,上面也是对你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你看,我的认识还有问题吗?欢迎讨论。柏青山 【【【【【沈回复:栢老师对力进行划分,看起来好像是两个皮球相撞(一部分力暂时将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然后转化为M的动能,另一部分力将能转化为热能。只是我认为另一部分力(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也要提供给M动能)。如果是“木板-滑块问题”,则不需要对力进行划分,无疑简化了所研究的问题。我建议研究“木板-滑块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更清楚,可以避免出错。总之,产生热能的那部分力(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也要提供给M动能,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热能w=∫fdl在数值上无法写成积分区间是[0,L],积分区间应该写成[0,a]才对。 热能的dl与转化为动能的那个力的dl,是不同的(栢老师却认为相同)。沈建其 2012-3-13】】

 [1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5 12:03 

对【8楼】说:

建其:你好!
这些年来,你对我的帖子很少发表意见。知道是你,我很高兴。
关于你提的问题我再重述一遍:
设,在静止参照系中,刚性物体m同完全非弹性体 M 碰撞时刻为x1=0,在碰撞结束时刻,两物体衔在一起的位置为x2= L。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设mM的作用力是F。那么,F不但使M产生动能,还要产生热能,这一过程就同时发生在mM相互作用的由0—L的位移中。因此,我把F2分为两部分: f 是产生热的力,F- f 就是产生动能的力,它们所作的功(对 L积分)自然是碰撞产生的热及动能。

 【【沈回复:Julia这里有重大错误。可分两种情况说明:①如果M,m是两个皮球之间的碰撞,那么m的动能还要先转化为皮球内的弹性势能(好比一个弹簧),弹性势能再转化为M的动能。此时,F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提供皮球弹性势能,另一部分(摩擦力)提供生热。但是,这里要强调,摩擦力也可以做正功。所以,摩擦力在L这个距离上,也有一部分功可以转化为M的动能。由于在柏老师的计算中,根本体现不了“m的动能还要先转化为皮球内的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再转化为M的动能”这个过程,那么栢老师的这个物理问题其实在本质上就是我的“木板-滑块”问题。②对于“木板-滑块”问题,根本不存在栢老师所说的分解。只有一个力,这个力在L这个距离上,一边增加M的动能,一边生热。白老师的分解是错误的。为了让栢老师和Julia(是否同一人?)看清,我会将“木板-滑块”问题好好算一下,给你们看看。你们只要研究“木板-滑块”问题就可以了(不要去研究两个皮球之间的碰撞,因为那里还要转化为皮球材料的弹性势能,很复杂,但是这种问题已经在教材上研究过了,如那里需要定义“弹性系数”,来概括皮球材料的弹性本领)。】】

 [14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5 12:22 

对【8楼】说:
根据力的合成、分解,我认为你没有根据作出:
1
, 这个滑动磨擦力F就不能按产生动能和热能分为两部分。起码,按等效是没问题的。而你认为F 在相对位移0— a作的是产生热的功;
 【【【沈回复:我没有说“F 在相对位移0— a作的是产生热的功”。我的话的含义是“热w在数值上等于Fa (如果F恒定)”。对于我的“木板-滑块”问题中,F是恒定的。】】

2, 这个a既然是相对位移,它就是以M为参照系中的位移,在静止系中不存在这个量。 【【【沈回复:这个am在静止系中的位移与M在静止系的位移之差,所以,在静止系中存在这个量。不过,我更重要的是要强调,“热w在数值上等于Fa (如果F恒定)”。这不但是一个热的本质体现,也是可以证明的。】】】

 [1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5 12:22 

对【8楼】说:
3, 退一步说,由于a< L,对F0— a的积分,也可等效化为f0—L积分,得到总功能原理的形式、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 【【【沈回复:这就是你的错误的根本原因。你这句话我本来一开始就想说,因为数学式子写起来麻烦,所以没有说。况且,你(或栢老师)最终还要对积分求导(见栢老师《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一文p.9“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内对“f0—L积分”进行求导)。你们将“对F0— a的积分,也可等效化为f0—L积分”或许可以暂时原谅,但是还要作进一步求导,就肯定出错误了。】】】 
沈曾经说:严格地说,应该是:在L这个位移中, Fm M的总作用力,它虽然可以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但要注意:生热的力f(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提供给M动能,生热在数值上是w=∫fdl,积分区间是[0a]。栢老师的划分是错误的。


Julia说:你这种认识存在矛盾:既然你承认“Fm M的总作用力,它虽然可以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这已有明确的分工,就不该再有生热的力f(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提供给M动能

说:你这种认识存在矛盾:既然你承认“Fm M的总作用力,它虽然可以分为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 ”,这已有明确的分工,就不该再有生热的力f(在L这个位移中)一边生热,一边提供给M动能 

【【沈回复:我这个划分,是针对两个皮球碰撞而言的,既有皮球弹性力,还有摩擦力(如果M,m是两个皮球之间的碰撞,那么m的动能还要先转化为皮球内的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再转化为M的动能)。但是,对于“木板-滑块”问题,根本不存在这种划分,只有一个摩擦力。

 栢老师的《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一文p.9又没有体现 “m的动能还要先转化为皮球内的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再转化为M的动能”这个过程,那么栢老师的这个物理问题其实在本质上就是我的“木板-滑块”问题。所以,栢老师这种力的划分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划分为弹性力和摩擦力(如完整研究皮球碰撞问题),那么摩擦力还是要做一部分正功,它具有双重功能,这种想干干净净划分“产生动能的力和生热的力 f”,是不存在的)。】】】

 [1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5 12:23 

对【12楼】说:
为了让栢老师和Julia(是否同一人?)看清,我会将“木板-滑块”问题好好算一下,给你们看看。你们只要研究“木板-滑块”问题就可以了(不要去研究两个皮球之间的碰撞,因为那里还要转化为皮球材料的弹性势能,很复杂)。
 [1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3/15 13:36 

完全弹性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一般情况下都属于不完全弹性碰撞。对于不完全弹性碰撞过程,当然可以将撞击力划分为两个成分:“弹性力”与“范性力”,这就等于两成碰撞过程的结合!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两种性质的碰撞(弹性碰撞与范性碰撞)隔离分别考虑,首先可以肯定由其弹性力成分所贡献的碰撞前后的总动量是严格遵循动量守恒定律的!

至于其中的范性碰撞对系统过程的动量变化是否守恒,就完全可以归结为沈建其的“木板——滑块”的问题。

其中“弹性力”绝不会对热有丝毫的贡献;但其中的摩擦力却不可避免地对动能变化做出了贡献。
所以 柏老师以为 摩擦力 对动能转移毫无贡献,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属于 中学生的错误!

希望柏老师 至少对质点动力学过程的动量守恒规律停止怀疑!但对其他领域如电磁运动过程是否也保持动量守恒,可以考虑
尽管柏老师在不完全弹性碰撞过程的动力学处理发生的差错,但对于柏老师老当益壮积极参与思索 关心物理学的理论发展的精神是难能可贵!是值得推崇的!谁都会出错!尤其对于老年人大脑的容量在持续萎缩减少,智力、注意力、尤其是记忆力都在锐减……出错率大幅提高,不比当年,决不能误以为柏老师是一个混进教师队伍中的低能儿!
 [1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5 15:14 

《物理学在理论上是一条错误链》一文在网上无法下载电子版(因为要求注册提供积分),我只是看了这么一页(p.9),其它未曾看。
我会将“木板-滑块”问题好好算一下,将word文稿发给你,请提供email. 我的是jqshencn@gmail.com
[楼主]  [19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5 18:34 

回8楼:
建其,我的两篇文章好多地方都有。如,预印本系统、反相吧刊,还可在百度输入“柏青山”也可查到。
我先把文章发给你。非常欢迎建其能提宝贵意见。
[楼主]  [20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5 20:54 

建其:你好!
我再把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从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部分再重复一遍:
设,在静止参照系中,刚性物体m同完全非弹性体 M 碰撞起始时刻为x1=0,在碰撞结束时刻两物体衔在一起相对静止的位置为x2= L。
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设m对M的作用力是F2。那么,F2不但使M产生动能,还要产生热能,这一过程就同时发生在m同M相互作用的由0—L的位移中(0—L是m的位移)。
那么, F2对完全非弹性物体M作的总功,即从0—L 对F2 dL积分==M的动能+损耗能w(如,热能)
问建其:这一步按功能原理写出的等式可有问题吗?
2,我设,w==从0—L 对f dL积分。这个f 仅仅是使M产生热。
问建其:这个f 如你说的既产生动能又产生热能是不符合我在题中的定义的。这就把问题归为我设的f 是否正确上,即把m对M的作用力F2分为产生动能的F2— f 及专用于产生热能的 f 是否正确。你否定它,就请讲出物理根据。
[楼主]  [21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6 07:01 

回17楼541218:
在质点动力学中都把碰撞当成一种作用类型来讲述,它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三种。而你对此并不知晓,却以人划线发此自以为是的外行贴子,还得出结论。这是对你自己不负责呀。

我们只打过两次交道,你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基本功是欠缺的,它会让你白耗精力。
 [2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6 09:43 

对【20楼】说:

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设mM的作用力是F2。那么,F2不但使M产生动能,还要产生热能,这一过程就同时发生在mM相互作用的由0—L的位移中(0—Lm的位移)。
那么, F2对完全非弹性物体M作的总功,即从0—L F2 dL积分==M的动能+损耗能w(如,热能)
问建其:这一步按功能原理写出的等式可有问题吗?

  【【【沈回复:这一步功能原理是对的,但是接下来你就有两个错误:(1dl应该是m的速度与dt的乘积,你却把它写成M的速度与dt的乘积;(2)热能w在数值上是F2Mm相对位移的乘积,你却改写为是小fL的乘积(继续求导,由此更会导致错上加错)。以上两点错误我在我即将给你们的“木板-滑块问题中的动量守恒”一文中已经叙说。】】】


2,我设,w==0—L f dL积分。这个f 仅仅是使M产生热。
问建其:这个f 如你说的既产生动能又产生热能是不符合我在题中的定义的。

,我设,w==0—L f dL积分。这个f 仅仅是使M产生热。
问建其:这个f 如你说的既产生动能又产生热能是不符合我在题中的定义的。
 

【【沈回复:像你那样的定义,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是你的人为划分(理由见下面)。】】

 

这就把问题归为我设的f 是否正确上,即把mM的作用力F2分为产生动能的F2— f 及专用于产生热能的 f 是否正确。你否定它,就请讲出物理根据。

 【【【沈回复:这种划分,是根本错误的。在“木板-滑块”问题中,完全不存在这种力的划分法。如果安装一个弹簧(或研究橡皮球,考虑势能转化),那么可以有摩擦力和弹性力的划分,但是摩擦力也要做正功的。把摩擦力再分为做正功的力和生热的力,也是错误的,即力的划分(“分为做正功的力和生热的力”),是不存在的。此外,如果真的要考虑安装一个弹簧(或研究橡皮球,考虑势能转化),但是栢老师的计算中根本就没有体现弹性势能的贮存和释放。所以,栢老师的计算,其实就是适合于“木板-滑块”问题的。我会把我对“木板-滑块”问题的完整研究发给你(Julia和栢老师是同一人?)。2012-3-16】】
 [23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3/16 09:58 

对【21楼】说:

柏老师:您知道么,曾经  赵凯华、罗蔚茵、胡北来、许江宁、杨新铁、沈建其……等都与我进行过无数次较量,不过他们都说你自己知道对与不对,用不着来问我

 [24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3/16 10:10 

对【21楼】说:

在牛顿力学领域,我尚未发现黑暗的角落……

关于您的错误,在下还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下一直以明朗的态度完全赞成 沈建其的一切言论与计算!其实您这些低档错误,用不着烦扰沈建其……您老应该一点即通,如果您继续坚持与沈建其抗辩……那就相当于吉林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马英卓的水平了……   我真的不明白 东三省的人就如此地愚笨吗  为什么 长三角地区的人就如此地聪慧过人呢  难道长三角地区 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25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3/16 10:22 

对【20楼】说:
柏老师,您的力作:“完全非弹性碰撞不遵从动量守恒定律”是错误彻底的乱作……您真的白费精力咯

烦请柏老师见识一下:http://www.stdaily.com/qykx/content/2011-11/10/content_375897.htm>

 

[楼主]  [26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6 10:37 

回23楼:
1,在山东泰安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把两篇文章送给了赵凯华,请他指教。至今,也未得到他的回信;
2,约三个月前,杨新铁看了我给他发去的《统治物理学的传统观点必须退出历史舞台》,还劝我不要到北京去抗争。接着我又给他发去两篇文章征求意见,至今没有回音;
3,至于罗蔚茵、湖北来、许江宁三位,从无来往;
4,关于沈建其,你就看这次结果吧。

“柏老师,赵凯华、罗蔚茵、湖北来、许江宁、杨新铁、沈建其……等都与我进行过无数次较量,不过他们都说你自己知道对与不对,用不着来问我”。
请问:你同他们无数次较量与我无关,怎么却对我作了结论?

“不过他们都说你自己知道对与不对,用不着来问我”。你说,这是什么意思?试问:谁会发错误文章?

 [2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3/16 11:01 

对【26楼】说:

4,关于沈建其,你就看这次结果吧。

^^^^^^^^^^^^^^^^^^^^^^^^^^^^^^^^^^^^^^^^^^^^^^^^^^^^^^^^^

柏老师,世上  只有沈建其既有实力又不辞劳苦乐于助人……我敢断言:您就是马英卓式的人物!

送您八个字:     彻底错误 自以为是

%%%%%%%%%%%%%%%%%%%%%%%%%%%%%%%%%%%%%%%%%%%%%%%%%

柏老师,您不妨去问问杨新铁老师,看我朱顶余的“引力温梯论”如何?

烦请您点击:

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54934.html

这是一块“试金石”,如果您真有实力,您就会拍案叫绝!

这是被 杨新铁、沈建其、曹盛林老师 反复 认可的结论,所以顺利进入《前沿科学》

您的杰作 因为错误彻底,所以 就连《前沿科学》也进不了……

我敢保证,只要 遭到 杨新铁、沈建其、朱顶余(亦即【541218】)这三位一致否认的言论,必将是一种谬论!

 

[楼主]  [28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2/03/16 13:14 

回22楼建其:
(1),你也同意是一个总力F2既产生M的的动能(1/2Mv^2) ,也产生热能w。显然是F2中的一部分力作了产生动能的功,另一部分力作了产生热能的功。

(2),根据(1),当然可设:产生热能的力为 f ,而产生动能的力就是F2 — f 。

(3),根据,这一过程就同时发生在m同M相互作用的由0—L的位移中(0—L是m的位移), 我们对完全非弹性物体M 写出功能原理:
0—L的∫F2dL = 1/2Mv^2 + w 且 w=0—L的∫fdl
移项得
0—L的∫(F2 — f)dl = 1/2Mv^2
当变到 0—t的∫(F2 — f)vldt = 0—t的∫Mvl(dvl/dt)dt 时,我确实用错了速度,即等号左边用了m 的速度,右边用了M 的速度。因此,是我错了。建其,我对你是万分的感谢!再次谢谢你!

我为什么那么自信呢?因为我用的是双重证法:由于一个物体的速度v表明,物体的动能和动量是不可拆分的,有动能的损失必有动量损失。这一点我坚信不移。我再考虑有无其它证法,若找到了,还想向你挑毛病。

 [2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3/16 14:34 

对【28楼】说:

(1),你也同意是一个总力F2既产生M的的动能(1/2Mv^2) ,也产生热能w。显然是F2中的一部分力作了产生动能的功,另一部分力作了产生热能的功。 【【沈回复:有此两个功能,并不意味着可以做你那样的划分。你看了我的WORD文章(计算木板-滑块问题后,就一清二楚了。)】】



(2),根据(1),当然可设:产生热能的力为 f ,而产生动能的力就是F2 — f 。 【【【沈回复:没有这种依据的。这样把一个力拆为两个,没有道理的,你看了我的WORD文章(计算木板-滑块问题后,就一清二楚了】】

(3),根据,这一过程就同时发生在m同M相互作用的由0—L的位移中(0—L是m的位移), 我们对完全非弹性物体M 写出功能原理:
0—L的∫F2dL = 1/2Mv^2 + w 且 w=0—L的∫fdl
移项得
0—L的∫(F2 — f)dl = 1/2Mv^2
当变到 0—t的∫(F2 — f)vldt = 0—t的∫Mvl(dvl/dt)dt 时,我确实用错了速度,即等号左边用了m 的速度,右边用了M 的速度。因此,是我错了。建其,我对你是万分的感谢!再次谢谢你!
【【沈回复:速度问题是一个。但还有第二个问题,热能在数值上只是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你把它拉长为是与L的乘积。如果是仅仅为了重新定义f,在数值上做做定义,可以暂时当作有道理,但是还要w它求导,必然得错误结果。】】


我为什么那么自信呢?因为我用的是双重证法:由于一个物体的速度v表明,物体的动能和动量是不可拆分的,有动能的损失必有动量损失。这一点我坚信不移。我再考虑有无其它证法,若找到了,还想向你挑毛病。

 [30楼]  作者:魏恩庆  发表时间: 2012/03/17 08:23 

对【27楼】说:
看了你的文章,估计大家都有那样的认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2791409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