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66楼】说:
三,相对论的严格公式 作者认为,劳伦斯的迴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的公式(6)和季先生论文中公式(3)都是不妥的。他们用的离心加速度中的v只是电子真实速度矢量v的一个切向速度分量vT 。仅有vT则电子不可能在磁场中拐弯。vT在磁场B中产生的罗仑兹力fN=evTB是改变电子运动方向的主动的向心力,用来抵消向心力fN的离心力m vT2/r是被动产生的。若是完全抵消了则法线方向合力为零,电子将是从切线方向射出的直线运动。因此,离心力mvT2/r总是滞后並小于向心力fN的。差值△fN = fN - (mvT2/r)会产生向心加速度aN及其时间积分的向心速度vN。vN让电子向内运动微小距离,即切线与圆弧线之间的间隙。vN的罗仑兹力fT =eBvN 沿切线方向的反方向使电子减速,fT远小于fN。令ψ=fT/fN=vN/vT,在迴旋半径为R的圆周上两点A和B各画一条切线,两切线交点N至圆心O的连线ON与弦AB相垂直且交点为H。令α为切线AN与弦AB的夹角,则:sinα =NH/AN=AH/R。当A与B足够接近,则:vN/vT ≈ NH/AN,sin α ≈ α,从而:ψ=vN/vT ≈ α,即弧线AB对圆心所张角的一半。vN与vT两个矢量不断地合成使得vT在半圈内方向转了180度,因此180度中vN的总和∑vN = 2vT。无论α取值的大小如何,半圈内vN的总和的作用总是一样的。从每度内vN约为vT的1/90,由此可粗略地估计出ψ值约为1/100。 电子的动量变化率与罗仑兹力平衡的正确表述是季先生的矢量公式(1),用相对论因子γ = m/m0 =[1-(v2/c2) ]-1/2式(1)改写为: d(m0 γv)/dt = m0 γ(dv/dt) + m0v (d γ/dt) = -ev×B (8), (8)式中(dv/dt)与v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直线加速器中 (dv/dt)与v的方向相同。磁场B中(dv/dt)沿法线方向,v沿切线方向。令β= v/c, fP = m(dv/dt),fC = v(dm/dt),则比率K=fC /fP为: K = fC / fP = v m0(d γ/dt) / m0γ(dv/dt) = (v2/c2) / [1-(v2/c2)] = β2 γ2 (9), 电场中的电子加速过程dm/dt为正,fP和fC是同方向的电场力。 fP增大电子的速度,fC增大电子的质量。磁场中与离心力平衡的法线方向力fN 正是fP 的具体体现。切线方向力fT正是fC的具体体现。fT沿 v的反方向减小电子质量,dm/dt为负。 由公式(9)和电子总能量E= γ m0 c2,m0 c2 = 0.511MeV,算出的不同电子总能量时的γ和K= γ2 β2见下表①。 表①不同电子能量对应的γ和KE(MeV): 1 -----2 -----3 -------4 -----6 -------9 -----12 -----16 -----20, γ: 1.9569--3.9138--5.8708--7.8278--11.741--17.612--25.483--31.311--39.139, K: 2.8300--14.318--33.467--60.274--136.87--309.20--545.06--979.21--1530.8, 电子总能量低于0.8MeV(动能小于0.3MeV)时,动量变化率中的速度变化力fP大于质量变化力fC,fP才起主要作用。由表①可见,电子总能量高于1MeV后fC就比fP大很多,能量愈高比值K愈大,4MeV为60多倍,6MeV为130多倍。 高于4MeV时电子速度与光速的比值β等于1的误差在1%以内,速度的变化的影响己经不重要了,电场力fE主要是增大电子质量的力fC。当更高能量的电子射入磁场中,其速度v增大甚微,主要是质量增大使得动量mv增大,从而更难以弯曲它改变方向。要减小其动量主要是靠vN的罗仑兹力fT减小电子的质量。从K= fC / fP大于60,ψ约1/100,可得fT = ψKfP ≈ 0.6 fP。估算6MeV的电子在磁场B中降至4MeV所需时间,从fT ≈ 0.6 mv2/r,fT做功半圈(用4MeV的电子质量m,速度v = 0.9918c): W =∫0πfTds ≈ 0.6πr mv2/r ≈ 1.89mv2 ≈ 1.85mc2 由此可见,fT做功的路径不到半圈就可使电子的总能从6MeV降到4MeV。 切向力fT做负功使电子质量减小从而动量减小,主要体现为沿切线方向发射向前的同步辐射。法线方向力fN只能改变电子的法向动量,不可能产生沿切线方向的同步辐射动量。正因为如此,电子在磁场中的同步辐射直至1947年才被F. Elder等人意外地在同步加速器运行时发现,而没有成为证实相对论预言的考证实验。只是当F. Elder等人在意外发现之后才想起D.Iwanenko和I.Pomeranchuk曾在1944年预言过:存在有电磁辐射会限制电子感应加速器的能量提高。朱洪元、J.Schwinger先后于1948年、1949年各自讨论了同步辐射的辐射功率及其角分布与频率分布等问题。以1965年诺贝尔奖得主J.Schwinger[3]为代表的同步辐射理论是:基于电子按规定的路径运动, 用1897年J.J.Larmor的经典加速辐射功率P的公式,和高速荷电粒子的Liénard – Wiechert推迟电磁势,算出的同步辐射功率为γ 4 P,再做量子电动力学修正则为γ 6 P。Larmor的辐射功率公式为: P=2e2a2 / 3c3 (10), e和a分别为电子的电荷和加速度。将磁场B中迴旋加速度a代入式(10)则:P= 2e4β2 B2 sin2α / 3m02c3 (用高斯单位制,避免用真空导磁率和真空介电系数),α为电子速率与磁场的夹角。 同步辐射理论继承了经典的电子路径和辐射公式,也就继承了劳伦斯迴旋加速器理论的磁力分析及其无法解释实验结果的缺陷。由表①可见:对5.5MeV、12MeV和20MeV能量的电子,同步辐射功率比经典迴旋辐射功率P分别相应高出1百万倍、1.7亿倍和40亿倍。这三种能量电子的迴旋半径和速度基本相同,经典迴旋辐射功率P也相差不大。同步辐射能量比1/170/4000与电子自身的能量比1/2.2/3.6严重不成比例,从而无法用同步辐射的耗能来解释不同能量的电子迴旋半径相同的实验结果。 同步辐射喷射出的动量对电子的反冲作用力称为Abraham- Lorentz-Dirac力>,它如同真空涨落的阻尼作用力一样使电子减速。若将涨落真空阻尼改为磁阻尼,即是说,切向同步辐射的反冲,使电子获得反切向速度,並产生反法向的罗仑兹力及其引起的反法向加速度和速度。反法向速度的罗仑兹力fB沿切线方向,是减小fT的磁阻尼力。fB是由反切向力fT产生的电子同步辐射,经辐射反冲速度由磁场B反作用到电子上,是典型的负反馈机构。其导致的电子的能量损失减缓而自动地趋向动态平衡,並最终让fT做功半圈所损失能量从约1.85 mc2降为约1 mc2。对季先生实验是:入射电子在半圈内由于fT做负功,使6MeV的电子基本上降回到4MeV时的质量、速度和轨道半径。对迴旋加速器则是:电子每穿过一次电场所增加的能量,大部分都会在进入磁场的半圈中损失掉。再进入下半圈的电场加速(高能时主要是增加质量),构成电场加能-磁场减能的循环。从而得到高能电子轨道半径与其质量(或能量)无关的结论。 以上是按相对论式(1)的计算结果,无需再做量子电动力学的更正,就与实验相符。这又出现一个疑问,在J.Schwinger尚未用量子电动力学更正同步辐射公式的1954年之前,同步辐射理论与实验结果是否严重不相符? 因为在电子能量20MeV时γ 6比γ 4大了千倍以上,100MeV时大了三万倍以上。现在仅用相对论(经典的劳伦斯理论加fT修正),而未用量子电动力学更正,也与实验结果相符。只是混用了牛顿力学观点dm/dt=0的式(6)和式(3)才得出了与实验不相符的结论。 迴旋加速器中从第n圈到n+1圈电子的能量变化不显著,反切线方向力fT的作用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从60圈约4MeV到135圈约6MeV累积的能量变化为2MeV,被一次性地按季先生的实验方式对比展现出来,罗仑兹力切向分量fT的作用就明显了。电场的加速增能作用每圈都是一样的,前60圈增加了能量4MeV,后75圈只增加能量2MeV,也表明磁场减小电子能量的作用随着能量提高愈来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