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太原两会开完了? 下一主题:答复北京大学俎栋林教授
 [31楼]  作者:杨发成  发表时间: 2011/03/24 14:36 

对(6楼)说: 在迈克耳逊干涉仪中的两束相干光源是由一个半反射半透过的镜子实现的,这两束相干光就相当于杨氏双缝(或两个针孔)的次级源,每一束相干光包络面就相当于一个所谓的“波阵面”,显然,只要你遮挡住两束相干光中的任何一个,干涉条纹立即消失,这是对的。
 [32楼]  作者:cmjihao  发表时间: 2011/03/25 07:47 

杨发成先生:你好!
我十分同意你的无论是干涉还是单缝衍射,都是粒子群体的综合统计,它不是波。你说在干涉仪中的一个非常狭小的缝不能形成明显的明-暗条纹的,最多也只能是视场照度比较均匀的亮区域,你可能是单个缝宽度较大而形成了单缝衍射。只要缝能使光通过。就一定会形成明显的明-暗条纹的,
 [33楼]  作者:杨发成  发表时间: 2011/03/25 14:04 

对上楼说:在干涉仪中双缝之一,该缝是非常狭小的(或杨氏干涉仪两针孔遮住其一),用相干光或激光照射,接收屏上不可能形成明显的明-暗条纹的,最多也只能是视场照度比较均匀(但不绝对)的亮光区,但孔径稍大就有衍射环纹出现,或缝宽稍大就有衍射条纹出现了。理论分析是这样,梁建中还亲手试验过——他电话告诉我的。
 [34楼]  作者:cmjihao  发表时间: 2011/03/26 07:31 

杨发成先生:你好!
只要缝能使光通过。就一定会形成明显的明-暗条纹的,我做过很多次。
 [35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26 10:36 

单缝也是两个壁组成,就相当于两个次光源,当规则间隔的群通过单缝时,两个壁分别反射群,则从单缝出射的群被两个壁反射成两组群,两组群又因为入射光本身就是规则间隔而呈现为规则间隔的两组群交叉,结果出现密集度的重新调整,如果屏对于群的密集度有选择性的吞吐(因为屏的原子本身有个固有频率——其内电子绕核核能及分布式固有的,这个固有本身就表现了某种喜恶),就会形成明暗条纹。
其实衍射和干涉都是一回事,因为衍射边缘也是许多次光源组成的,和两个、三个缝没有本质的差别。就如同晶格衍射,本身是规则间隔的晶格原子次级作用的结果。
至于说原子如何起到次光源作用,这里面,电子起作用,原子内部应该还有光子交换现象,光子的交换导致中心力场,中心力场也会使光子发生偏执(这是耿琦)的观点。
 [36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26 15:59 

一个光子究竟是一个串还是一个团?波长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在光为粒子派中也有分岐,小于光波长的狭缝有没有衍射?这需实验回答
 [37楼]  作者:杨发成  发表时间: 2011/03/26 16:20 

考虑到学术界人际关系的友好往来,该问题的讨论我选择——回避。
 [38楼]  作者:hudemi  发表时间: 2011/03/26 22:18 

不知为什么,这篇好文章我今天才第一次看到。
我是倾向于光是粒子的,所以从粒子的角度如何解释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关注的。
前一段时间,西安的耿琦老先生送给了我一组论文,文中详细讨论了如何用粒子观点解释干涉、衍射等现象。其中有一点我们是有共识的,我们都认为,是光子与小孔的作用导致了干涉衍射现象。我们认为,小孔材料的分子、原子半径不同,可能对衍射条纹间隔有影响。为此我还专门与沈建其进行了电话讨论,他认为不可能。
季灏老师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实验。如果季灏老师有条件,建议做一下单孔衍射实验,保持其它所有条件不变,只让小孔材料不同(尽可能选取两种分子、原子半径差异大的材料),看衍射图形有何变化(主要看明暗间隔大小的变化情况)。

黄德民
 [39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27 07:06 

究竟光源发出的光本身有没有周期和规则间隔?我认为有。特征光谱就是明证。
另外,光源本身也是原子的规则组合,本身就类似光俱组。
还有一个原因是核内电子周期运动,则发出的光子流也理应带有周期。
激光的良好单色性,而且激光的波长与光源材料对应也是明证。
所以应该有理由相信,从光源发出的激光本身就有周期性和规则间隔----这个间隔就显示一种“波动”,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介质波。
单缝的两壁又是两组滤光器,原来本身就有规则间隔的光子流经过滤后形成两组间隔更细腻的光子群,其间格不仅在军、师、团之间,还表现为营、连、排。也许,光源发出的光本身是连、排,经两个双缝后北分为师、团。每个师、团内细看,依然有连排。
我以为,奔着这个方向去理解,就能阐释光的复杂现象(山大光电所张天才说,光现象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多),大家想想:一个光子内含的粒子远远要多于曹操的八十万部队,而这部队中的每个士兵又相对独立,能不复杂吗?
 [40楼]  作者:cmjihao  发表时间: 2011/03/28 06:47 

黄德民先生:你好!
材料不同(尽可能选取两种分子、原子半径差异大的材料),衍射图形有明显变化,直边,双缝,单缝都做过。
 [41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28 07:15 
 [42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3/28 10:11 

一个光子内含的粒子远远要多于曹操的八十万部队,而这部队中的每个士兵又相对独立,能不复杂吗?
=============================================================================================
问题是光子在周围造成的交变电磁场也是应该量子化的。
问:
1.光子周围的交变电磁场属于曹操的八十万部队吗?
2.粒子通过场相互作用还是只存在粒子通过碰撞而发生的吸引排斥?
3.我认为:场,或以太,是造成波动的根源。波动与粒子是物体的两个方面。正如人有身体,但也有身体造成的万有引力场。
 [43楼]  作者:hudemi  发表时间: 2011/03/28 20:59 

对【40楼】说:

季老师好!

我等着您的好消息和数据。

 

 [44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11/03/28 22:30 

我是光子说的反对者,这认为所谓光子说者是上了爱氏的当了。

光子说应首先回答一个问题,可见光与电磁波是一回事吗?

如果是的话,首先应从电磁波的波动效应来用光子来解释,这样可见光是光子流一说一定能成功。

另外一种可能有是否定电磁波一可见光是同类,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

否则还是空谈,如同回到爱氏原点。

我认为研究光子应先学习一下光子的发现的历史及其历史背景。我记不不错的话,好像是普朗克“发现”的,爱氏推广的。




※※※※※※
逆子
 [45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29 04:33 

回周宪和逆子先生:
我却认为电磁波的实质也是光子(亚光子)群流,只不过是群的体积、间距比光大了点。电磁场也是光子流动。
电磁波和电磁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物体对于其内光子流(亚光子流)的吸收排放。是因为吸收排放产生的力作用。
 [46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29 04:43 

电磁波可能是没有轴而惯性前行的巨大数目糖葫芦串组成的规则间隔的群。
振荡电路每振荡一次就发出一个糖葫芦串(也就亚光子串)构成的群,群前进的方向就是电场,群垂直方向就是磁场。由于群是立体的,就同时表现为电和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电磁波。
光内部亚光子群的体积没有电磁波大,但密集度和间距比电磁波小。
 [47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3/29 10:35 

问题是,电子或光子的交变场的范围是极大的。世界上哪有这样大的糖葫芦光子!糖葫芦与糖葫芦之间挤在一起手是没有办法拿的。
你现在纯粹是为了自圆其说而胡编乱造,哪里有什么实践证明!你愿意说故事是你自己的事,但是有没有人相信呢?
如果说光子可以分割,分出来的部分只要有规律可循,称其为亚光子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你的亚光子是相互分离而又规则列队,呈巨大的糖葫芦队列。一个光子的面积或体积大概比汽车还要大。
 [48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29 10:49 

对【47楼】说:老周:下雨你知道吧?首先,雨水都是一滴滴组成的串,每个串就是一个光子,电磁场就是雨的区域。光子这个串是电子能级跃迁吐出的,一个电子能级跃迁吐出一个光子(一个类似糖葫芦而没有轴杆靠惯性运动的亚光子串),许许多多电子能级跃迁就吐出许许多多光子就形成电磁场,如果光源受变化的力,就间断性得吐光子群,就是电磁波,也就是阵雨。你在雨区被雨淋就是电磁场的力作用。 当然,潮湿的区域,没有云,空气中也有水珠,这些水珠就是亚光子海,但不是光传播的必要媒介。因为空气不是雨水传播媒介。
 [49楼]  作者:吕庆立  发表时间: 2011/03/29 21:53 

这个实验没有产生干涉条纹的原因就是因为双缝的尺寸太大,两缝的间距太远,缝的宽度和间距是250000nm,而波长则是6596nm,差了2个数量级,这种缝的宽度对这么小波长的光来说,缝的边缘效应太小了,宏观上根本表现不出光的波动性。建议使用1200GHz的电磁波进行实验,看看到底有没有干涉现象。
 [50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3/30 10:30 

对【48楼】说:

1.照你这么说,单个光子不能形成场,一个光束也不能形成场。

2.你这种用比喻代替科学,结果在人们印象里只能是含糊不清,莫衷一是。在讨论科学的本论坛上,也属于没有意义的言论。

3.光的种类很多。你的糖葫芦能够解释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吗? 

 [51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3/30 11:55 

对【48楼】说:

1.照你这么说,单个光子不能形成场,一个光束也不能形成场。
=============================================

单个光子、一个光束在亚光子海中运行,可以冲击这个海,就如同子弹列冲击空气。
-------------------------------------------------
2.你这种用比喻代替科学,结果在人们印象里只能是含糊不清,莫衷一是。在讨论科学的本论坛上,也属于没有意义的言论。

3.光的种类很多。你的糖葫芦能够解释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吗?
------------------------------
你只要把许多糖葫芦串积聚成群列,就有了“偏振”,其实,你所谓“场”也无非是群的现象。偏振是横波现象,可是群也能演化出偏振。并不难!
 [52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3/30 15:39 

亚光子海
======================
你否定以太,却又认为真空中有什么亚光子海。在真空中只有一束光,哪里来亚光子海?亚光子海能够脱离光独立存在吗?
我感觉亚光子这个假设在你头脑中重复了千万次,对于你已经成为事实了。
 [53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4/03 23:45 

季灏老师:
同意双缝干涉是单缝衍射的叠加,以及衍射图案与材料有关,但并不同意实验结论,因为干涉现象并不依赖缝壁的作用,迈-莫实验就没有什么缝,一样有干涉,干涉显然与光程差有关。狭缝材料类似玻璃的折射,材料不同,折射角度不同,干涉图案就会不同。另外,我以前用数码相机做一些工作,发现用相机闪光后的结果令照片明亮,但我在侧面用同步闪光灯进行补光(两灯同闪),结果让我大为惊讶,照片一团漆黑,仔细观察,发现只有附近一小灯的光照如故,两闪光完全抵消,解决方案是遮挡其中一个闪光灯,或者改变拍摄距离,这用粒子论如何解释?当初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我没有考虑其他问题,直接找闪光灯老板换灯,可笑吧?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54楼]  作者:鹏翱九宵  发表时间: 2011/04/06 08:16 

光是电磁波,不是粒子,不存在光子。
舞蹈和体操不是人群,人群不等于舞蹈和体操。
单个粒子没有群体效应,它不产生波。
 [55楼]  作者:yuann38101  发表时间: 2012/03/13 09:12 

季先生:我支持你的“微观粒子不波动”说。光子是什么,提出光子的爱因斯坦,50年的思考,也没有能够揭开光子的秘密。其实,光子的存在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只是光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可能,光,不是爱因斯坦说的那么简单:“光子是光源发射的”。人眼看得见的光,与每秒30万公里运动的光。它们肯定是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系统构成。光速运动的粒子,人眼不可能看得见,人眼看得见的粒子不可能是以光速运动的粒子。爱因斯坦所说的光子:静止质量为零,呈现电磁中性,以光速运动,与正负电子对有相互转化关系。这样的光子,在任何光源都不可能产生。光源应该是电磁能源,一般是负电荷的电子所进行的电磁交替运动。光源能够产生并输出的,肯定不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光子。麦克斯韦又说光是能够产生电磁现象的媒质的横向振动。据上述可推理:光有较为复杂的系统构成;而且涉及光的看不见的传输媒质。可见,光,及与光有关的许多自然秘密都还未被揭示出来。光以光速粒子运动,有实验为证。可是,光有频率、波长、周期等波动属性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也为人们的经验和实践所熟悉。光既有光源的电磁能,又有与光源及其运动无关的光速动能。现代物理学对光的复杂性显然缺乏必要的认识。 我用“yuann38101”发表了一系列博文,认识到光确实具有复杂的系统构成。我肯定了以光速运动的粒子是产生于光源,是参与光源电磁交替运动的电子,得到了光的看不见的传输媒质所形成的电磁场的洛伦兹力提供的光速动能,空间确实存在能够产生电磁现象的光传输媒质,围绕电荷能够形成电场,围绕运动电荷能够形成电场、磁场的物质。被光源所产生的运动电荷——光源参与电磁交替运动的电子流,使光的传输媒质磁化极化形成了电磁场,其洛伦兹力使光源电子以光速向空间扩散;所以现象学的传统物理学认为:光是光源辐射的观念是错误的,光源并没有辐射电子的系统构成,当然也就不会有此功能。光的传输媒质,与围绕运动电荷能够形成电场、磁场的物质,是同一种看不见物质,充斥全宇宙,具有正负电子对系统构成,我称其为元粒子,它伴随光源被扩散到空间的电子,我也称其为光电子,被光电子磁化极化所形成的电磁场,就是电磁波。电磁波的洛伦兹力为光电子提供了光速动能。元粒子自身并不以光速运动,但伴随光速运动的光电子向空间延伸,所以,能够被人眼所看见。爱因斯坦所说的光子,只能是伴随光电子形成电磁波的元粒子,这样的光子构成了人眼看得见的光,但人眼所看见的光,不可能是单个光子,而是光子的集合,须有一定的密度。光子是不会波动的。所以季先生所说:“微观粒子不波动”说是正确的。波动说是扩散到空间的光电子的横向集合的变化率,与光源电磁交替运动有相同的变化率。有周期、频率、波长等波动属性,光的偏振被狭缝实验所证明。本质不是光子,也不是光电子的横向波动;本质是伴随光电子在空间延伸的电磁波的连续,需要光电子横向集合,光电子横向集合所起的作用,就是麦克斯韦所假想的位移电流对电磁波所起到的作用,对元粒子形成电磁波,为光电子提供光速动能的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性,使光电子以光速纵向直线运动,光电子横向集合才构成了光的波动性,光波的相干性是通过光电子横向集合的叠加来实现的。
麦克斯韦由于没有能够认识到光电子的横向集合,为使电磁波在空间能够连续,假想了“涡旋电场”的存在,能够产生“位移电流”。其实,元粒子包围电荷,形成电场,仅依靠正负电荷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并不能够形成涡旋电场,这错误为现代物理学对电磁波传输的错误理论:“光、电磁波传输不需要传输媒质”:因为“涡旋电场能够产生磁场,涡旋磁场又能够产生电场”。其实光的传输过程,有光电子在平行于波阵面的横向集合,根本以无须假想错误的涡旋电场赖产生“位移电流”。
上述关于光的波粒子两象性新说季先生能否同意?(详见“yuann38101”的拙文:“重新认识光”、“光的新认识简述”等)










 [56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2/03/13 12:25 

反对波动说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光不可能正弦波式地传播。不存在洛伦兹弹性以太介质。这应该是正确的。
但是光在运行中要受介质、场的影响。就这一点来说,光仍然是运行在介质里,场就是以太。光是横波,我们可以用自旋来代替振动。这就不需要弹性介质了。
二象性是成立的。但是长期以来,各派都对波动的形式有错误的描述,不是错误的把波动视作弹性媒质里的曲线运动,就是全盘否定以太,不承认波动。
 [57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13 18:42 

所谓“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原则性错误。“波”的本质是力,“粒”的本质是物质,这是两个概念完全不同的东西。虽然力和物质无法分开,但是把它们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真理在理解中产生!
 [58楼]  作者:yuann38101  发表时间: 2012/03/13 20:50 
 [59楼]  作者:yuann38101  发表时间: 2012/03/13 20:50 

光有频率、波长和周期等波的特征的事实也都能不承认吗?光的波动性能否定得了吗?我的认识能够支持季先生的“微观粒子不波动”说,是依据我对光的系统构成本质的认识,光的粒子是光电子,仅仅以光速纵向直线运动。应该说,现象学的现代物理学至今没有真正认识光,没有认识光的本质是什么。光的波动性是光的属性,不能说波就是力。光波是电磁力形成的,是运动电荷——光源电子在光源中的电磁运动,引起光传输媒质形成电磁场,电磁场的洛伦兹力,为光电子提供光速动能,同时光电子的横向集合就必然与光源电磁运动具有相同的变化率,光传输媒质被光源扩散电子磁化极化所形成的电磁场就成为具有光源电磁运动变化率的电磁波。
我记得有位网友反相对论,指正相对论的两个正确前提: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是错误的。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没有错,光速不变不仅已被实验证明,而且依据光的系统构成,能够理论证明光速不变。不要以错批错,遗笑于人。
 [60楼]  作者:ccxdl  发表时间: 2012/03/13 21:23 

对【38楼】说:

季做的这个实验是外行搞的东东,拿给专业搞光学实验的研究人员看,直接扔垃圾箱。

 浙大的光学实验条件不错,JQS为和不去实际了解核实一下。

光学专业与光电专业对光学知识要求不同,多缝光珊仪器是成熟产品,若存在季所说的问题,是造不出缝光珊光铺仪的。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696201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