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思林:化学元素周期律为什么不从比质子更小的粒子开始? 思林的问题:【质子若可分的话,化学元素周期律为什么不从比质子更小的粒子开始?】 粗糙回复:“分子”应该是“物体中能够保持该物体相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吧,这里也出现了“最小微粒”,显然,这种“最小微粒”,是由原子组成的吧!! |
回思林:化学元素周期律为什么不从比质子更小的粒子开始? 思林的问题:【质子若可分的话,化学元素周期律为什么不从比质子更小的粒子开始?】 粗糙回复:“分子”应该是“物体中能够保持该物体相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吧,这里也出现了“最小微粒”,显然,这种“最小微粒”,是由原子组成的吧!! |
西陆陈诚建议您还是把这个帖子删了吧!否则请先纠正这个观点:“氢多一个质子后,将可能变成氦”。
※※※※※※ 即别轻信人说的,也别坚信己学的,更别迷信书写的;只信亲眼能见的,而且亲手能算的,关键亲身能验的;科学事实 |
对【2楼】说: 请注意“将可能”三个字!“将可能”≠“一定能”… “氢多一个质子后,将可能变成氦”一说,是指“氢”开始不稳定,开始向“氦”的方向变化… |
[3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4 13:57 ------------------------------------------------------------------------------------------ 氢多一个质子后,绝不可能变成氦!因为氢多一个质子后一定成同位素氘!两个氘才有可能变成氦!删帖子吧……※※※※※※ [silin007]是在思想丛林中维护正义(真理)打击邪恶(谬误)之最基本的观念方法理论等的终极总结者[思林终结者] |
之所以叫做“粗糙回复”,这里叙述的是大致的趋势(多一个质子或者少一个质子的某元素性质将要变化),思林有必要在“氢多一个质子后一定成同位素氘!两个氘才有可能变成氦”上面下功夫吗? |
[5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4 14:20 之所以叫做“粗糙回复”,这里叙述的是大致的趋势, 思林有必要在“氢多一个质子后一定成同位素氘!两个氘才有可能变成氦”上面下功夫吗? ---------------------------------------------------------------------------------- 晕!思林用得着在中学生都知道的“氢多一个质子后一定成同位素氘!两个氘才有可能变成氦”上面下功夫吗? |
[2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09/06/14 13:49 请先纠正这个(错误)观点:“氢多一个质子后,将可能变成氦”。 [3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4 13:57 请注意“将可能”三个字!“将可能”≠“一定能”… “氢多一个质子后,将可能变成氦”一说,是指“氢”开始不稳定,开始向“氦”的方向变化… [4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09/06/14 14:11 氢多一个质子后,绝不可能变成氦!因为氢多一个质子后一定成同位素氘!两个氘才有可能变成氦! [5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4 14:20 之所以叫做“粗糙回复”, 这里叙述的是大致的趋势(多一个质子或者少一个质子的某元素性质将要变化), 思林有必要在“氢多一个质子后一定成同位素氘!两个氘才有可能变成氦”上面下功夫吗? ------------------------------------------------------------- 唉!这么明显的小小错误用得着下这么大功夫辨解吗? |
之所以叫做“粗糙回复”,这里叙述的是大致的趋势(多一个质子或者少一个质子的某元素性质将要变化),假设要在某错别字或者氢、氦的局部小问题上下功夫,那就没必要再往下讨论了,就这样留给大家看我的笑话吧… |
[8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4 14:39 之所以叫做“粗糙回复”,这里叙述的是大致的趋势(多一个质子或者少一个质子的某元素性质将要变化), 假设要在某错别字或者氢、氦的局部小问题上下功夫,那就没必要再往下讨论了,就这样留给大家看我的笑话吧… ---------------------------------------------------------------------------------------------------- 还是把这帖删了吧!思林只为早日打倒相对论并不想与谁过不去!况且问在《关于质子不可分的重大科学发现》帖中! |
思林先生,你以为我想跟你过不去吗?我吃饱饭撑着了吗? 如果某人要用“质子”去取代历史上的“原子”,那尽可以另开帖子专门给与说明:原子指的是不可分粒子。 如果在我的帖子中去由我的“原子”概念得出“‘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一说,那不是胡说八道吗? |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0 13:34
“基本粒子若不基本就不能叫基本粒子”“原子若可分不能叫原子”都对! 不过,历史总是发展的吧,过去有人把某些粒子都叫做“基本粒子”, 据说那些“基本粒子”有300余种: 今天发现一个比原子更小的粒子,把它命名为“基本粒子”, 明天发现另一个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也把它命名为“基本粒子”, 思林可以把那些称呼都叫做“科学”胡(涂)话,这没错! |
…思林可以把那些称呼都叫做“科学”胡(涂)话,这没错! 为什么没错??因为思林的“基本粒子”指的是不可以再分割的粒子“质子、中子、氕核”!! 既然不可以再分割,那还不是“基本粒子”吗?不就是“最小的微粒”吗?怎么会错呢?? |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0 13:34
“基本粒子若不基本就不能叫基本粒子”“原子若可分不能叫原子”都对! |
陈诚先生:
劝你别再费力和他说那些,什么问题都会被他搅得污七八糟,你反复说他也是那样,无聊得很。 你看他13楼说明什么东西了?说了多少遍了! |
to14楼:请看思林的“‘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 你问他,究竟历史上哪一种原子不可分了?他答不出来,因为他思林找不到任何不可分割的大家公认的那种原子。 他只能这样横扯:因为“质子、中子、氕核是同一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微粒)”!所以“原子”不可分(【思林的原子】=【质子、中子、氕核】)!! 也就是说,【思林的“原子”=质子=中子=氕核】!! 因为我思林把【质子、中子、氕核】叫做原子,所以,原子不可分割!! 所以,“‘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 这便是思林的逻辑… |
[14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9/06/14 22:04 陈诚先生: 劝你别再费力和他说那些,什么问题都会被他搅得污七八糟,你反复说他也是那样,无聊得很。 你看他13楼说明什么东西了?说了多少遍了! --------------------------------- 思林的“13楼”说明陈诚先生在正常讨论时还知道是与非!而qstt先生说多少遍也不知道是与非! 即:陈诚先生认为思林的观点:“基本粒子若不基本就不能叫基本粒子”“原子若可分不能叫原子”都对! 注:如果“物质是无限可分的”那么在科学上的讲:就是宇宙中不存在基本的(或不可分)基本粒子(或原子)! 顺便送qstt先生一副对联: 在论坛上 对别人的学识 做出有凭有据的 客观批评应是 即利于人又利己的良言 在辩论中 对别人的人品 做出无凭无据的 主观责骂则是 害不了人反害己的妄语 |
回复[15楼] 之一: to14楼:请看思林的“‘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 ------------------------------------------ [主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2009/06/08 "基本粒子不基本"与"原子分可"都是"科学"胡话! 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91076.html [64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09/06/10 12:59 "基本粒子不基本"与"原子分可"都是"科学"胡(涂)话! 基本粒子若不基本就不能叫基本粒子!(对不对?)原子若可分不能叫原子(对不对?)!名不正...... [65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0 13:34 “基本粒子若不基本就不能叫基本粒子”“原子若可分不能叫原子”都对! --------------------------------------------- 此问题是明摆着的:将(可分的)元素叫(不可分的)原子是科学胡涂话! |
回复[15楼] 之二:
你问他,究竟历史上哪一种原子不可分了? 他答不出来,因为他思林找不到任何不可分割的大家公认的那种原子。 -------------------------------------------- 可见你是俩都“闭着眼睛、张着嘴巴、不走脑子”的科研妄言者! 例如说“思林找不到任何不可分割的大家公认的那种原子。” 纯属妄言:因为思林找到了不可分割的大家不公认那种原子! |
回复[15楼] 之三: 他只能这样横扯: 因为“质子、中子、氕核是同一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微粒)”! 所以“原子”不可分【思林的原子】=【质子、中子、氕核】!也就是说,思林的“原子”=质子=中子=氕核! 因为我思林把【质子、中子、氕核】叫做原子,所以,原子不可分割!所以,“‘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 这便是思林的逻辑… -------------------- 这不是思林的逻辑…(这是陈诚先生颠倒黑白的胡涂逻辑!) 思林的(以被陈诚先生您以认可了的)逻辑: 因为原子概念指不可分的微粒,所以将可分的微粒叫原子是‘科学’胡(涂)话! |
回复[15楼]小结:
椐据陈诚先生此前就屡屡以“没时间、害怕伤感情”回避问题, 一认为有机可乘就““闭着眼睛、张着嘴巴、不走脑子”瞎说: 请看思林的“‘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 你问他,究竟历史上哪一种原子不可分了? 他答不出来,因为他思林找不到任何不可分割的大家公认的那种原子。 他只能这样横扯: 因为“质子、中子、氕核是同一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微粒)”! 所以“原子”不可分(【思林的原子】=【质子、中子、氕核】)!! 也就是说,【思林的“原子”=质子=中子=氕核】!! 因为我思林把【质子、中子、氕核】叫做原子, 所以,原子不可分割!! 所以,“‘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 这便是思林的逻辑… ------------------------------------- 第一、陈诚先生已认可了思林的“原子可分是科学胡话”的说法! 第二、思林找到任何了不可分割的、但大家还没公认的那种原子! 第三、思林发现并能证实“质子等是同一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 第四、思林没因为把【质子等】叫做原子,所以,原子不可分割! 第五、事实是因为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可分的科学胡(涂)话! 第六:陈诚先生将如此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是弱智还是诚心捣乱? ※※※※※※ [silin007]是在思想丛林中维护正义(真理)打击邪恶(谬误)之最基本的观念方法理论等的终极总结者[思林终结者] |
一个人降生后,就会有人给他起个名字,叫A叫B叫思林,都没有错吧。 历史上,已经有人把被发现的某粒子A叫做原子(类似于A降生),科学发展到后来,人们公认的定义是: 【原子释义】: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微粒。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质子释义】:一种粒子。用符号p表示。带正电,电量为1.60×10-19库,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是氢原子核,也是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中所含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中子释义】:一种粒子。用符号n表示。1932年,查德威克在研究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中首先发现。不带电,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86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之一。某种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的中子数等于其原子量和原子序数之差。 历史上,除了还没有被发现的极个别人而外,并没有任何人把“中子”称为“原子”!!你思林大概就是(“中子”=“原子”)的始祖了。 且不说“中子一定不可分”结论,这是否有实验严格验证,就算是已经严格验证了,原子和中子的含意也是存在原则区别的:假设思林陈诚都不可分割,总不能说思林就是陈诚吧。 “思林找到了不可分割的大家不公认那种原子”?你至多只能说,“思林找到了不可分割的大家不公认的某粒子X或中子等” 且不说【质子、中子、氕核】是否不可分还存在争议,就算是没有争议了仍然是“中子”≠“原子”,至多有结论,思林已经严格证明:中子不可分割。 如果把大家公认的可分的原子叫‘科学’胡(涂)话!这本身不就是胡(涂)话吗? |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0 13:34
“基本粒子若不基本就不能叫基本粒子”“原子若可分不能叫原子”都对! ------------------------------------------------------------------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4 17:00 思林,我不想回帖了,主要是害怕伤感情, 我们保留各自的观点吧让朋友们去评说吧!! 你的观点:质子中子氕核是同一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最小的微粒)! 我的观点:不存在最小物质微粒,即: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
回复[21楼] 之一:
一个人降生后,就会有人给他起个名字,叫A叫B叫思林,都没有错吧。 历史上,已经有人把被发现的某粒子A叫做原子(类似于A降生), 科学发展到后来,人们公认的定义是: -------------------------------------- 历史事实是: 近代人认为刚发现的化学元素都是不可分,所以把元素都叫原子! 现代人发现元素可分,就错误的认为“不可分的东西也可分了”? |
回复[21楼] 之二:
【原子释义】: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微粒。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质子释义】:一种粒子。用符号p表示。带正电,电量为1.60×10-19库,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是氢原子核,也是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中所含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中子释义】:一种粒子。用符号n表示。1932年,查德威克在研究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中首先发现。不带电,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86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之一。某种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的中子数等于其原子量和原子序数之差。 ---------------------------------- 这些都是现代科学的错误认识!也就是“科学”胡(涂假)说! |
回复[21楼] 之三:
历史上,除了还没有被发现的极个别人而外,并没有任何人把“中子”称为“原子”! 你思林大概就是(“中子”=“原子”)的始祖了。 且不说“中子一定不可分”结论,这是否有实验严格验证,就算是已经严格验证了,原子和中子的含意也是存在原则区别的:假设思林陈诚都不可分割,总不能说思林就是陈诚吧。 “思林找到了不可分割的大家不公认那种原子”? 你至多只能说,“思林找到了不可分割的大家不公认的某粒子X或中子等” 且不说【质子、中子、氕核】是否不可分还存在争议,就算是没有争议了仍然是“中子”≠“原子”,至多有结论,思林已经严格证明:中子不可分割。 ------------------------------------------------------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4 17:00 你(思林)的观点:质子、中子、氕核是同一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最小的微粒)! 我(陈诚)的观点:不存在最小物质微粒,即: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
回复[21楼] 之四:
如果把大家公认的可分的原子叫‘科学’胡(涂)话!这本身不就是胡(涂)话吗? ---------------------------------------------------------------------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9/06/10 13:34 “基本粒子若不基本就不能叫基本粒子”“原子若可分不能叫原子”都对! |
问:元素周期律为什么不从比质子更小的粒子开始?
答:质子、中子、氕核是同一种不可分的基本粒子! |
一枚彻底摧毁相对论等的科学氢弹
[楼主]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2001/08/06 1 正如相对论的挑战者们所言:当代科学正面临一场革命,其势不可阻挡。 但我发现:当代科学正面临的这场革命,不仅是其势不可阻挡;而且是其势快如破竹。 因为,可以说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仅仅是因为牛顿在对前人的无可置疑的伟大成就(即:伽利略的圆惯性定律和自由落体定,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以及惠更斯的向心力定律等)进行伟大综合时,将物体之间相对不变的引力关系的恒量,说成了在宇宙中绝对不变的普适常数; 由此才导致了在宇宙中普适的万有引力,到了原子中被人为的错误(即:在行星结构上向心力与万有引力之间是一种变换不变性的恒等关系,也就是说在宏观天体之间是引力关系,到了微观电子与质子之间根本不可能变成电磁力关系,况且向心力公式与电磁力公式之间的数学关系不成立)给忽略不计了; 否则,随着原子也具有行星结构的发现,物理学早在以越来越无法自圆其说的相对论为主将、以与热质说同出一辄的电质说(电磁论)为前锋、以创造出原子中测不准的幽灵之测不准就不科学的量子论为后卫,建立起来的由反粒子、反物质、反宇宙等等,实属反科学的现代物理学王国之前就完成了统一大业。 即:依据在周而复始转动的天体之间还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引力摄动的事实;用牛顿的推理法则一、除那些真实而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去寻自然事物的其他原因,法则二,所以对自然界中的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不难发现光即介质波动也非粒子移动更非波粒二象,而是引力摄动。 而要证明这一发现并不难,只要您能够先放弃从别人的说教中学来的即复杂又模糊还不确定的物理知识,就能利用从自己的思索中悟懂的即简单又精确还确定无疑的自然常识,在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子中的氢原子上,看到一些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宇宙之最基本的基础方程,就是宇宙中普适之向心力公式。 m u u / r = F(牛顿) m 为质子或氢原子的引力质量 u 为质子在轨道上的旋转速度 r 为质子在旋转时的轨道半径 F 为质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 这就是在仅由因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而在各自轨道上旋转质子,构成的即无电子也无电荷更无其他任何东西之无核的氢原子模型。而在科学界重新接受了所有原子都只是由质子合(核)聚变成的的事实之际,就是相对论与量子论以及现代物理学等被这枚在科学上最基本的的原子弹(科学氢弹)炸得的灰飞烟灭之开始。 |
质子是否可以衰变,实际上当前仍旧存在着争议,并没有任何实验或者任何理论表明:质子是永恒的;质子是一成不变的;质子是不可分割的;质子是构成物质的终极微粒(或最小微粒)! 据说,由印度和日本科学家组成的实验小组利用印度柯拉金矿的废矿井作实验测定质子的衰变。此实验装置重140吨,由1.2厘米厚的铁板组成,铁板间安装了34层探测器,用以探测粒子的能量。整个装置在地下2300米的深处,等效于7600米深的水,该装置于1980年安装完毕。那么为什么要钻到地下深处去做实验呢?这是因为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中微子和 m 子,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利用几千米厚的地层,把干扰检测的宇宙射线中的中微子和m子“过滤”掉。经过两年观察共发现六个被认为是质子衰变的事例,其中三个据说是比较可靠的。按这样的观测数据计算,质子的平均寿命大约为l030年。 |
楼主这样的巨资实验多了,不说可能“比较可靠”谁还给他们钱了!还是讨论正题吧:
[楼主]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2009/06/14 13:37 回思林:化学元素周期律为什么不从比质子更小的粒子开始? 粗糙回复: “分子”应该是“物体中能够保持该物体相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吧, 这里也出现了“最小微粒”,显然,这种“最小微粒”,是由原子组成的吧! 也就是说,物质微粒只能在某尺度范围保持某种物质属性! 比如鸡蛋,它有孵化小鸡的物质属性,把鸡蛋分割后,鸡蛋便失去了孵化小鸡的物质属性。 换句话说,鸡蛋也是一种“最小微粒”,这种“最小”是跟某种“物质属性”关联着的。 结论:不包含任何物质属性的“最小微粒”是不存在的! --------------------------------------------------- 鸡蛋可分割成蛋壳、蛋清、蛋黄!水分子分可割成氢和氧! 氢分割成了质子与电子吗?质子分割成了夸克吗?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