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黄新卫先生在联谊会网站的文章中... 下一主题:关于推荐季灏参选2010年诺贝尔物...
《旋涡里的宇宙》简介
[楼主]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2009/02/19 17:27
点击:6234次

 

《旋涡里的宇宙》

袁玉刚  著

甘肃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

《旋涡里的宇宙》是一部用全新视角探索、揭示、破译宇宙及其真相的作品。全书以旋涡为主线,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推理,力图展示一个真实可信的宇宙。

第一篇《旋涡论》提出了旋涡三定律、两定理;研究了旋涡中物质的分布和物体的运动形态;指出了旋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机理。

第二篇《旋涡与地球系》解答了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旋涡形成之谜、地球和月球的形成之谜、地球引力之谜、地壳运动之谜、地球潮汐之谜。

第三篇《旋涡与太阳系》提出了太阳系旋涡起源的假说、三代太阳系成员的假设、太阳还要爆炸的论点和太阳系要膨胀、消亡的论断。揭示了太阳系引力之谜、星云收缩之谜、太阳核聚变之谜、日冕温度异常之谜、太阳黑子之谜、行星诞生之谜、行星椭圆轨道之谜、行星磁场之谜、元素来源之谜、行星间距之谜、行星光环之谜、天王星行星系倒地运行之谜、冥王星行星系反向自转之谜、海卫一逆向运行之谜、彗星尾巴之谜、行星自转之谜、。

第四篇《旋涡与星系》提出了星系的一种新模型──旋涡模型。籍此解释了银河系的诞生之谜、星系的演化之谜、星系旋臂之谜、星系爆发之谜、黑洞之谜、中子星之谜、超新星之谜、脉冲星之谜。

第五篇《旋涡与粒子》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模型──旋涡模型。据此破解了原子的放射性之谜、中子之谜、核外电子不下落之谜、夸克囚禁之谜、介子和超子之谜、波粒二象性之谜、超导之谜。

第六篇《旋涡力与物质》提出了力的新定义。指出第一推动力就是旋涡力。旋涡力可分为强引力、电力(弱力归于电力)、引力、强斥力、磁力(弱力归于磁力)和斥力。分析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指出:物体之间是没有引力作用的。据此,解答了暗物质之谜、暗能量之谜、反物质之谜、旋力质量之谜、惯性之谜。

第七篇《旋涡场与空间》提出场的新定义。把场分为引斥力场、电磁场和强引斥力场三种。宇宙大磁场决定了星系、恒星系和行星系的小磁场。破解了场的起因之谜、地球磁场之谜、天王星磁场之谜、月球磁场之谜。

第八篇《旋涡与宇宙》给出了一些定义和说明,提出了宇宙诞生、演化和消亡的旋涡假说。回答了粒子、电和质量是如何产生的这一疑难问题。

 

目录

第一篇     旋涡论

第一章   奇妙的旋涡

第二章   旋涡论

第二篇     旋涡与地球系

  • 第一章 地球上的旋涡

第二章   旋涡里的地球系

第三章   旋涡里的地球

第三篇     旋涡与太阳系

第一章   旋涡里的太阳系

第二章   旋涡里的太阳

第三章   太阳上的旋涡

  第四篇     旋涡与星系

第一章   旋涡里的星系

第二章   黑洞

第三章   中子星、脉冲星和超新星

第四章   银河系

第五篇     旋涡与粒子

第一章   旋涡里的原子

第二章   旋涡里的次粒子

第三章   波粒二象性

第六篇     旋涡力与物质

第一章   旋涡力

第二章   物质

第三章   力与物质

第四章   力与物质运动

第七篇     旋涡场与空间

第一章   空间的定义

第二章   场的定义

第三章   空间与场

第八篇     旋涡与宇宙

第一章   有关定义及说明

第二章   宇宙的模型

第三章   宇宙的诞生

第四章   宇宙的演化

 

通讯地址    玉门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电话号码    0937-3921257

邮政编码    735019

电子邮箱    yuanyg420@sohu.com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82320.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黄新卫先生在联谊会网站的文章中... 下一主题:关于推荐季灏参选2010年诺贝尔物...
 [2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9/02/19 22:56 

你太牛了!如果有人给你炒作一下的话,你也会成为二霍金的。



旋涡与宇宙、宇宙的模型、宇宙的诞生、宇宙的演化这应是哲学所探讨的问题。而哲学是源于物理原理为基础的,你没有在物理上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就大谈宇宙问题就有点急于求成之嫌。



※※※※※※
逆子
 [3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09/02/20 10:27 

涡旋力简介


在上个世纪之初,天体物理学家们面临一道难题,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牛顿理论偏差值:43角秒每百年),这是引经据典的学者们无法解释的,也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无法通过的一道难关。这时年仅37岁的爱因斯坦于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基础》,德国数学家史瓦西依照广义相对论场方程解出了水星进动之谜;因此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被看作建立广义相对论初期的第一个重大实验验证。后来测得的地球、金星等行星的近日点进动值也与广义相对论的计算吻合得相当好。水星进动与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光谱线的引力红移称为广义相对论的三大判据。
在新世纪之初,又有一道难题摆在天体物理学家面前,这就是NASA(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先驱者10号”、“伽里略号”等四艘宇航器减速问题。美国科学家经十多年的观测,发现宇航器的减速受到的作用相当于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百亿分之一,因此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提出质疑,不过,另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飞行轨道是依据最好的参数计算出来的,怀疑基本定律为时尚早。
本人经长期探究,于2001年用卡文迪许扭秤测出万有引力不仅有法向分量(即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而且有切向分量的存在,并得出公式。以我们地球为例,除了原有万有引力(即法向分量)之外,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其周围还有涡旋力(即切向分量)的存在,该涡旋力(即切向分量)与地球自转速度成正比关系。
在引力理论方面要选代表人物,看来非开普勒、牛顿和爱因斯坦莫属。值得注意的是三位代表人物中有两位同意行星或恒星自转可以在周围产生涡旋。开普勒设想引力象车轮辐一样,一方面使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不能跑掉(即法向分量),另一方面又随着太阳的自转迫使行星绕太阳转动(即切向分量)。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待验证的预测,叫引力框架拖曳[frame dragging];当一颗行星或恒星在空间自转时,它会将时空拖曳在其周围。这一点极像下面这个例子,当你在装满水的碗中放一个球,并使其自转,球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会将水沿球转动的方向拖曳,球附近的水会转动得快一点,离球越远,摩擦力对水的拖曳效果就越弱。牛顿理论不承认星球自转产生涡旋,所以牛顿理论就过不了“水星进动”这一关,也过不了宇航器减速这一关,不仅如此,还在很多天文现象中束手无策,诸如太阳系角动量问题,金星逆自转问题等……。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实验室得出的结论也须接受实践的考验才能上升为理论。利用涡旋力(引力切向分量)公式,可解释并计算以下问题。

涡旋力十二大判据[定量计算,高中生可掌握]
1.水星进动43″每百年.(牛顿理论的偏差值。)
2.金星进动 8.4″±4.8″每百年.(牛顿理论的偏差值。)
3.地球进动5.0″±1.2″每百年.(牛顿理论的偏差值。)
4.“先驱者10号”等四艘宇航器减速问题。(其减速相当于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百亿分之一)
5.月球离地,(每年3cm).
6.地球自转周期变慢。(每百年0.00164s]
7.科里奥利力下落东移.
8.火卫一绕火星运动,公转周期变慢,每周0.1ms
9.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进动;900公里高空的极轨卫星轨道面进动每日1度。由于轨道面相对涡旋力垂直静止,该状况为证明涡旋力及公式准确性的绝佳机会。
10.地球扁园性,5×10—5m/s2;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轨道每天产生近万米的影响,这一现象可用涡旋力理论解释并计算。卫星轨道计算中最大摄动项——非球性摄动,并非地球的扁率引起,而是涡旋力的作用.
11.太阳风加速:到达地球的时候,射流速度一般在每秒钟450千米左右.
12.本人经长期探究,300多人各自反复验证;于2001年用卡文迪许扭秤测出涡旋力存在,并得出公式
新的引力公式 :
F=Fn+Ft
法向分量Fn=GMm/r^2
切向分量[涡旋力]Ft=kGMmωCosα/r^2

其中K=0.4为系数,ω为旋转球角速度,单位:圈/秒;α为轨道倾角.由于九大行星均处于太阳赤道平面,故Cosα≈1。
使用新的公式,容易理解、计算简便,高中生都可掌握并亲自解答世界难题。
参考:
1. 周衍柏. 理论力学教程 .(第一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4
2. 潘永祥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2
3. F. W .SEARS等. 大学物理学.1979-3
4. I.A.SIMOV.宇宙.地球和大气.1972
5. C.SAGEN.太阳系.1975
6. A.P.FRENCH.牛顿力学.1971
7. 易照华.天文学进展. 1983-6-8
8. 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知识.1976-9
9. 魏凤文.时空物理纵横.
10. 向德琳.唐沅.银河系自转曲线. 天文学进展.VOL.NO.4P356.
11.“用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测引力切向分量”《物理通报2002.9》

12.《神秘的涡旋力•万有引力的伴侣》江西教育出版社电子书2003.3
13.《神秘的涡旋力•万有引力的伴侣》21世纪出版社2005.3
[楼主]  [4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2/20 21:18 

回逆子:
科学是允许探索、允许失败的。既然是探索,就要超越,就要打破许多条条框框。这还谈不上急于求成,只是推进地远了些。但比霍金的推论要更接近实际。比如:日冕温度为什么比光球高?霍金的理论没有给出答案,我的理论则明确地指出,因为日冕是由两极喷出的太阳中心的高温物质落向赤道而形成的。
回zhuyh123456朱永焕:
“除了原有万有引力(即法向分量)之外,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其周围还有涡旋力(即切向分量)的存在,该涡旋力(即切向分量)与地球自转速度成正比关系。”
你的理论是地球自转产生涡旋力,而我的理论是旋涡力产生地球。物质一点一点地被旋涡旋聚到旋涡中心,越来越大,越来越紧,越来越圆,进而形成地幔,产生热量,融化冰雪。你认为涡旋力是万有引力的伴侣,而我则认为万有引力是旋涡力的一部分,是旋聚原子以上物质时旋涡力的代名词。
欢迎辩论。
 [5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9/02/21 23:08 

对【4楼】说:

差矣!

你我不能与霍金相比,一种商品与理论(理念)的炒作不是想炒就可以作成功的。

从中国的商界而言,史先生从脑黄金起家到失败,现在搞到脑白金,从传统思想来讲,它是一个最大的骗子.可从商界来讲,他是一个最为成功的商人.你从其中能悟点什么呢?



※※※※※※
逆子
[楼主]  [6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2/22 20:34 

回逆子:
你说"你我不能与霍金相比,一种商品与理论(理念)的炒作不是想炒就可以作成功的。"
言之有理.怎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既然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些奥秘,就索性将它研究到底。也许还会发现新的大陆。如果听任人云亦云,恐怕浪费了目前可以百家争鸣的大好时光。劝君大胆一些,勇敢一些,闯它一条金光大道,也未可知.
 [7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09/02/23 11:12 

暗物质之谜释析
徐万民  2007.04


摘要:通过论述银河系在自转过程中所形成的旋转质量场效应,指出旋涡星系内部不仅发生着万有引力作用,而且还存在着涡旋力。在银河系涡旋力的作用下,恒星由圆形轨道演变为椭圆形轨道;由于恒星及伴星系在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上处在加速运动状态,速度不断增大,因而产生了虚假的暗物质效应。

关键词:旋转质量场效应 恒星椭圆形轨道 虚质量

一、暗物质问题的提出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天文学家们在测定星系团的质量时发现,用动力学方法和光学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别极大。在观测所及的宇宙中,各种化学元素(或中子、质子)的质量总和,不超过宇宙总质量的1/10,而其余9/10的物质则是看不见的。宇宙质量出现了短缺,人们把这部分不可见的物质称为暗物质。

在天文学上,要测量恒星和更高级天体系统(如星团、星系、星系团等)的质量,向来运用两种基本方法——光度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用光度学方法测得的质量叫光度质量,用动力学方法测得的质量叫动力学质量。

最初,至少有两位研究星系动力学的天文学家,在比较宇宙的光度质量和动力学质量时,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宇宙质量短缺”现象。

1932年,年轻的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在研究恒星运动时意外发现,为了说明恒星来回穿越银道面的运动,银盘中根据质光关系得出的恒星总质量,不能满足恒星运动的动力学要求,银盘中需要产生这些引力效应的物质总量,至少是看得见发光物质总质量的三倍。为此,奥尔特最早提出了银河系中存在“隐匿物质”的设想。

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茨维基也分别采用光度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测量了后发星系团的质量。结果发现,用两种方法得出的质量差别极大,动力学质量要比光度质量大400倍。茨维基把这种反常结果解释为:后发星系团的主要质量并不是由看得见的星系贡献的,而是由其中大量看不见星系贡献的。用光度学方法测出的质量,只包含发光区的物质质量。因此,只要在不发光区含有大量的质量,光度学质量就会比动力学质量小得多。至于这些质量是由什么物质贡献的,茨维基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把它们称之为“下落不明的质量”。

此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质量不相符是星系群和星系团的普遍现象,只是短缺质量没有像茨维基等人所设想的那么大而已。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一些光度暗弱的天体陆续被发现,光度质量值也有了相应地提高。目前天文学家们认为,后发星系团质量不符因子约为3—7,室女星系团约为8,星系成员更多的富星系团可能在10左右。

现在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在我们宇宙中,大体有90%以上的质量下落不明,人类能见到的物质最多不到10%。换句话说,宇宙中除了质子、中子、电子等物质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原则上不会发光的物质。在对星系的研究中,尽管人们假设了各种暗物质的候选者,但它们都不能满足暗物质的质量要求,追踪暗物质已成为现代天文学研究的热点。

二、对暗物质存在的质疑

如果说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其可见物质只占宇宙物质总量的10%,这就意味着我们关于宇宙诞生、星系演化、恒星形成的一系列理论,都必须重新做出修改。因为现代天文学理论是相对可见物质而言的,而真正主宰宇宙命运的应该是占宇宙物质总量90%以上的暗物质,可见物质对宇宙演化的影响是微不足道。因此上说,暗物质的存在是对现代宇宙学的一种否定,一个简单观测上的推论,却在动摇着天文学理论大厦的基石。

在银河系中,主要是根据恒星的圆周运动速度,来计算轨道内侧物质质量的。如太阳距离银心27000光年,绕银心的公转速率是230公里/秒,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计算,银河系要能控制住太阳,就必须在太阳公转轨道内侧拥有1000亿倍的太阳质量。根据同样的方法,通过矮星系的运动测得的银河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0000亿倍。就是说,银河系90%的质量应该在太阳轨道以外。可见,暗物质幽灵是在用动力学方法推导星系质量时出现的。

暗物质的存在依据就是它的引力效应,那么,能不能是由于我们所运用的引力理论存在某种着缺陷,而导致计算上出现了偏差呢?不可否认是,用经典力学求得的恒星及星系的运动规律,还从来没有在星系空间环境下验证过。就像有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牛顿力学仅仅是从太阳系的观测数据中推导出来的,它是否适用于更广阔的天体尺度还大有疑问。如果这一大的前提不能确定,那么,通过动力学方法求得的银河系质量就值得推敲了。

三、旋转质量场效应

在太阳系范围内,天文学家们主要是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天体运行轨迹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研究了开普勒三定律基础上发现的,不过用牛顿万有引力计算出的行星轨道,与开普勒第一定律描述的行星运行轨道略有不同,万有引力只能为行星标准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而行星的实际运行路线却是椭圆形轨道。就是说,仅凭万有引力是无法准确描述行星运动行为的,万有引力定律不能解释行星椭圆形轨道的形成过程。

这种微小的轨道差异在万有引力定律问世之初,科学家们就已经注意到了,牛顿对此的解释是,这些星体在成为太阳系行星的时候,都是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切入运行轨道的。然而在广漠的宇宙中,不仅行星的轨道如此,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也都运行在椭圆形轨道上,难道星系内的恒星也都是通过俘获而形成的吗?

开普勒在发现了行星椭圆形轨道时就曾设想,来自太阳的引力应该像车轮辐一样,一方面使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不能跑掉;另一方面又随着太阳的自转迫使行星绕太阳转动。开普勒的观点不仅包含了万有引力,而且还预示了另一种力的存在。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了天体的引力效应是物体质量场的作用结果,而万有引力只是天体质量场在径向方向的作用效应,伴随着天体的自转,在质量场旋转的切线方向上还将形成一种力的作用,这就是旋转质量场产生的涡旋力。

一切旋转的物体,都将在其周围产生涡旋力。在太阳系中,太阳质量场涡旋力的作用,使行星的公转由圆形轨道演化为椭圆形轨道;在银河系及其星系群,由于银河系质量场的旋转,则产生了虚假的暗物质效应。

设银河系核心部分物质质量为M,太阳质量为m。,太阳的轨道半径为R,按照万有引力定律计算,银核所产生的向心力为:

F = G Mm0/R2 ( G为万有引力常数) (1)

当银河系演化为旋涡星系后,其质量场就会相应地转变为涡旋状结构。在径距离R处,银河系质量场的作用将由两部分组成,在径向方向上的万有引力,和旋转切线方向上的涡旋力。根据南昌市中学朱永焕老师的研究成果,旋转质量场对太阳所产生的涡旋力为:

F’= G Mm0ωk/ R2 = G’Mm0/TR 2 (2)
其中:式中ω为银核旋转角速度,T为银心自转周期,k = 0.40为比例系数,G’=2πkG 。

可见,银河系旋转质量场产生的涡旋力,与万有引力的作用效应不同。涡旋力与星系自转周期成反比,其方向与恒星的运动方向相同,它将加快恒星运动的线速度。

在旋转质量场的作用下,恒星将在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上获得一个加速度a:

a = F’/ m0 = G’M/TR 2

因而,恒星的运动速度将增大为:

V = V0+ △V ,△V = at ;

而此时银核所提供的万有引力——向心力不变,在线速度增大的情况下,恒星将在径向方向上发生运动,产生远离银心的速度(+)U,表现为以螺旋线轨迹向银心外运动。当恒星脱离圆周轨道发生螺旋运动后,银核的万有引力方向正好与径向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恒星在径向方向上的运动处在减速状态。当恒星在径向方向上的速度降至为零时,银核的万有引力大于恒星圆周运动的离心力,所以恒星将被从远轨道点拉回,产生接近银心的速度(-)U,表现为以螺旋轨迹向银心运动。此时,由于万有引力方向与径向运动方向相同,所以这一过程恒星将处在加速运动状态,并以较高的速度抵达近银心轨道点。在近银心轨道点,恒星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将再一次大于银核的万有引力,于是恒星又开始了下一周期的远离银心运动。

总结恒星的运动规律不难发现,在银河系旋转质量场的作用下,恒星实则处在一种变速运动状态,由两条螺旋曲线组成了椭圆形运动轨道。其中,在由近银心轨道点向远轨道点运动过程中,处在减速状态;在由远轨道点向近银心轨道点运动过程中,处在加速状态。但是,无论恒星处在何种运动状态,银河系旋转质量场在切线方向的作用力却一直在发挥着作用,所以,恒星在切线方向上始终处在加速状态,恒星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都在不断地增大;同时,恒星轨道的偏心率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银河系演化为棒旋星系。

恒星在切线方向的加速运动用公式表示为:△V = at = G’Mt/TR 2 ;其中t为恒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的运动时间,一般以恒星的诞生时间为下限。若不考虑旋转质量场效应,把旋转质量场产生的作用视为恒星的常规运动,那么,银河系必须增加质量△M,方以维持恒星稳定的轨道运动,因此存在如下关系式:

F = m0v2/R F = G m0M’/R2

M’= v2R/G

△M = M’- M= v2R/G - v02R/G = ( v2- v02) R/G

= 2πk Mt〔2(G M/R)1/2+ G’Mt/T R2〕/T R (3)

k = M’/ M= v2/ v02 =(1+ at/v0) 2 (4)

其中 at = G’M t /TR 2

通过分析公式(4),产生虚假质量的因素在于at/v0 ,而v0是恒星固有的圆周运动速度,由此可知,假设存在的银河系虚质量的大小,取决于银河系的实际质量、旋转时间、自转周期和旋转半径等诸多因素。因此上说,现阶段,我们根据太阳的运动速度和轨道半径所测定的银河系质量,也含有虚质量成分。比较虚质量的大小,我们就会发现,银河系的实际质量M和自转周期T相对来说是一个不变量,而每个恒星的诞生时间t和轨道半径R却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天文观测中,所测定到的银河系虚质量效应,与所选取的恒星有关。

银河系的第一批恒星产生在银晕之内,而这批恒星的年龄一般都在150亿年左右,相当于太阳系年龄的3倍,所以,通过银晕恒星计算出来的银河系虚质量,相当于根据太阳计算出来的银河系质量的数倍。

作为旋转质量场效应存在的证据,天文学家在观测远离银心17 — 20千秒差距的恒星和星团(主要是球状星团)以及反银心反向上几百个星云、星际氢云和一氧化碳云的运动时发现,银河系的自转速度在此天区并没有下降,太阳距银心8.5千秒差距,绕银心的速度为220公里/秒,而到20千秒差距处可达300公里/秒,即自转速度随着银心距离的增大而增加。1983年,英国天文学家霍金斯在距银河系中心20万光年的距离上,发现了一颗标记为R15的20星等的天琴座RR型变星,它的视向速度高达465公里/秒。

过去,由于科学家们没有意识到旋转质量场效应的存在,一直以为,银河系的质量场只产生万有引力作用,恒星的运动速度应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开普勒第三定律);所以对于恒星的这种异常运动行为,无法做出解释,用太阳运动参数计算出来的银河系质量,不足以维持银晕恒星稳定的轨道运动。为此,天文学家们猜测,在太阳系的轨道之外一定存在着大量的看不见的物质,这就是银河系“暗物质”的由来。

四、星系间的相互作用

旋转质量场效应不仅存在于星系内部,也同时存在于星系之间。在天体力学中,计算星系间万有引力作用效应,从来不考虑星系质量场的形态,这是因为星系演化初期,其质量场呈球对称状,所产生的万有引力效应与星系的质量成正比,与星系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到了星系演化中期,由于质量场作用传递速度的有限性,伴随着星系的旋转,球对称状质量场已演化为旋涡状结构,因此,星系间的相互作用为旋涡状质量场作用效应所取代。

旋涡星系间存在三种作用形式,同方向旋转的星系相互吸引,逆方向旋转的星系相互排斥,自转轴相互垂直的旋转星系不发生作用。

银河系是旋涡状星系,它所在的本星系团是一个典型的疏散星团,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却有三、五个星系聚合为次群的现象。目前已知,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通过观测可以证实,集聚在一起次群中的星系,其旋转方向是相同的。

下面以双重星系为例,推导出同方向旋转星系相互作用公式。设银河系质量为M,伴星系质量为m,两者相距为r。两星系未发生旋转时,质量场处在球对称状态,两星系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为:

F = G Mm/r2

当银河系及伴星系演化为旋涡星系后,两星系的质量场就会相应地转变为旋转状态,银河系相对伴星系在旋转切线方向上产生的力为:

△F = G Mmk(ω1+ω2)/ r2 = G’Mm(T1 + T2)/ T1 T2 r2

(T1 、T2为两星系的自转周期);

a = △F / m= G’M(T1 + T2)/ T1 T2 r2

若把星系旋转质量场的作用结果视为万有引力效应,那么,经过时间t后,银河系的虚质量效应值为:

△M = atr (2v0 + at) /G 星系间的旋转质量场作用效应与星系内部旋转质量场作用效应相同,作用力的方向始终与伴星系的线性运动方向保持一致。

在以银河系为中心的星系群中,由于伴星系的质量相对较小,因此在银河系旋转质量场的作用下,它们就像银河系中的恒星一样,遵循相同的运动规律,在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上产生一个加速度,运动速度不断增大。又由于星系群旋转质量场的作用时间较长,早期星系间的距离较近,所以银河系旋转质量场产生的加速效应非常显著,为此,现在所观测到的伴星系都具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其他星系群的情况也同样如此,这就是用光度学与动力学两种方法在测量星系群和星系团的质量时,不能得出统一结论的原因。

以往,由于科学家们没有意识到宏观天体系统的旋转质量场效应,只是根据星系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计算天体系统的质量,所以必然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天体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看不见的物质。而实际上,无论是在星系内部,还是在星系之间,所谓“暗物质”都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所观测到的只是旋转质量场产生的虚质量效应。

参考文献:
[1] 李啸虎.《科学风云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步林,成松林.《简明天文学手册》.科学出版社,1986.
[3] 肯·克罗斯韦尔著,黄磷 译.《银河系——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海南出版社,1999.
[4] 朱永焕《神秘的涡旋力》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2005.


 [8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9/02/24 22:37 

对【6楼】说:

我一般是不谈宇宙学的,我觉得他离我有点远。第一我涉及不到第一手资料,第二,作为个人观点来讲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理论的话,我们还没有得到“许可”,也就是就我们还没有入围的资格。

我看羊歌乐先生所著《科学大领悟》中对于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分析中,有引力场时滞一说。我认为如果有引力时滞的话,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引入。用类似于静场中电力线的方式来描述引力场。如果太阳转动的话,其引力线也同时转动,其引力线的分布就是一个涡旋引力场。这也可能是涡旋星系形成的原因之一。

 

 



※※※※※※
逆子
 [9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09/02/25 09:03 

水星进动?
1。开普勒设想引力象车轮辐一样,一方面使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不能跑掉{牛顿万有引力};另一方面又随着太阳的自转迫使行星绕太阳公转{涡旋力}。本人用卡文迪许扭秤已测出旋转球周围有涡旋力 存在,并得出公式。用涡旋力补充后的牛顿引力公式,可解释并计算许多问题。广义相对论的预测——惯性系拖曳{frame dragging}应当是涡旋力。
2。按开普勒的设想,太阳发出一种类似磁力线的东西,我们不妨称之为引力线,太阳自转带动引力线旋转,向九大行星传递涡旋力。九大行星公转角速度小于太阳自转角速度因此产生进动。月球也是如此,获得角动量,远离地球。如果卫星公转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角速度,则卫星不切割引力线,不受涡旋力,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就是如此。如果卫星公转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角速度,涡旋力阻碍卫星运动,则卫星角动量减少,轨道衰减下降,成千上万颗废弃的人造天体都是如此,火星的卫星火卫一也是如此。
3。太阳不自转或自转角速度小于水星公转角速度,水星不仅不能进动,反而要退动。因此用史瓦西度规解决水星进动[牛顿理论偏差值],本人实在不敢苟同。若用广义相对论的惯性系拖曳来解释水星进动,本人认为倒是不错的。当年爱因斯坦用水星进动问题攻克了牛顿的坚固堡垒,现在看来是个方向性的失误。
4.解决水星进动[牛顿理论偏差]目前方法很多,国内就有十几种,但用涡旋力补充的引力理论来解释,小学生就能懂[定性分析],高中生可定量分析.
5.反思:没有力的作用,没有角动量的传递,没有能量的转换,水星能进动吗?

1.水星进动的实验探讨:[不用花钱,一刻钟完成]
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取一根线,长五十厘米;线的一端固定一颗小钢珠,也就是单摆.手持单摆上端,从上往下看,小球为直线运动.手微微用力逆时针旋转,使小球运动轨迹为椭圆.手停止用力静止,小球维持 椭圆轨迹.手微微用力逆时针旋转 ,可看到椭圆在逆时针进动,即椭圆的长轴在绕椭圆的一个焦点逆时针旋转;反之亦然,如手微微用力顺时针旋转 ,可看到椭圆在顺时针进动,即椭圆的长轴在绕椭圆的一个焦点顺时针旋转.
亲眼所见:椭圆轨道进动;亲手所感:力是轨道进动的原因.
牛顿引力使水星运行为椭圆轨道,太阳自转产生涡旋力,由于水星公转角速度比太阳自转角速度慢,故水星受到涡旋力作用轨道进动.[牛顿理论偏差值]
定量计算:[高中]
基本数据:水星距日 d =0.58×10^11m,太阳质量 Ms=1.98×10^30kg,太阳自转角速度 ωs=4.64 ×10^-7rod/s太阳自转周期 t=25 天,偏心率e=0.2
水星切向加速度 at=--- qKωsMsG / d^2----------------.①
角速度差:q=1-25/88 =0.715
取平均值: at-=1/π∫0→π(at×cosωtdωt)......②
=(2/π)at
一周期 水星进动角dθ dθ=(1/2)at-×t^2×360/2πd(1-e^2) ------------- ③
代入数据:dθ=[.2×0.716×0.40×4.64×10^-7×1.98×10^30×6.67×10^-11×(25×24×3600)^2×360] /[ 2×2π^2×(0.581×0^11)^3×(1-0.2^2)]
=7.98×10^-6度 .
100 年合 1460 周期,故世纪进动 1.165×10^-2度(42 angle seconds);这与实际观测值 1.2×10^-2度是较吻合的.
[楼主]  [10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2/26 11:51 

回zhuyh123456 :
引力场是什么?是引力所能够控制的范围。引力线是人为地画出来的,像个蜘蛛网,很形象。但是,这个蜘蛛网要旋转起来。一旦转起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适应了。场内的物质要受到引力线的控制,但场中还有一个斥力,类似于磁力。斥力排斥物质。于是,物质距旋涡中心时远时近,轨迹为椭圆形。注意,不是太阳转动带动引力线(这是笛卡儿的观点),而是旋涡力线带动太阳、行星和小行星在旋涡里运动。这是我们的观点不一致的地方。
暗物质应该分为两部分,一小部分是真正的看不见的物质,因为它们不发光。绝大部分是非物质,是引力效应。就藏在牛顿的万有引力里。中心天体的质量里(黑洞里)就有这部分暗物质。为什么天体们不会分崩离析?因为有旋涡力。天体是在 旋涡中旋聚成的,身不由己啊。
在旋涡中,不管运动方向如何,物体之间都无法相互影响。运动方向相反或者相同都不会相互吸引或者排斥,因为各有各的运动方向。这是旋涡里的小旋涡的相互关系确定的。

水星进动不过是旋涡里的天体的一种运动方式。用不同的公式计算,进动的结果就不一样,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11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09/02/26 17:11 

1."引力线是人为地画出来的,像个蜘蛛网,很形象。但是,这个蜘蛛网要旋转起来。一旦转起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适应了。场内的物质要受到引力线的控制,但场中还有一个斥力,类似于磁力。斥力排斥物质。"以上说法根据什么?
2.本人仅相信实验与数据.
[楼主]  [12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2/26 18:18 

回zhuyh123456 :
根据是:
1、 天体公转的轨迹大部分是椭圆形;核外电子的运动轨迹(电子云)大多数是椭圆形。这正是引力与斥力并存的特征。如果只有引力,没有斥力,天体都应该聚到一起了,哪还有大千世界。
2、地球系、太阳系是有边界的,也就是说,引力并不能够作用到无限远处。先驱者一号和二号遇到的速度问题应该是边界反映。证明引力线不是发散的射线,应该是扭曲的蜘蛛网,到某个地方就不归蜘蛛管了。所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到处适用、完全正确的。
 [13楼]  作者:zhuyh123456  发表时间: 2009/02/27 09:29 

1.yuanyg4200 :"水星进动不过是旋涡里的天体的一种运动方式。用不同的公式计算,进动的结果就不一样,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您能用您的理论对水星进动[牛顿理论偏差]进行分析吗[最好定量]?
2."天体公转的轨迹大部分是椭圆形;"这问题,牛顿早已解决.
3."地球系、太阳系是有边界的,也就是说,引力并不能够作用到无限远处。先驱者一号和二号遇到的速度问题应该是边界反映。证明引力线不是发散的射线,应该是扭曲的蜘蛛网,到某个地方就不归蜘蛛管了。所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到处适用、完全正确的。"本人实在不敢苟同.关于"先驱者11"等四艘宇航器减速问题,是引力与涡旋力共同作用,本人解决.



[楼主]  [14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2/28 18:47 

回zhuyh123456 :
"不敢苟同"不要紧,相互争辩也是应该的,百家争鸣嘛。我之所以说"引力线不是发散的射线,应该是扭曲的蜘蛛网,到某个地方就不归蜘蛛管了。所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到处适用、完全正确的"是因为我考虑到了各种力的统一问题。力是有作用范围的,不可能一直作用到无限远处。太阳系是有边界的,推而广之,宇宙也是应该有边界的。
关于"天体公转的轨迹大部分是椭圆形"这个问题,牛顿有牛顿的看法。而我则认为,之所以是椭圆形是因为天体的运动被旋涡力限制在一个圈层里。圈层的内外边界就是天体的近心点和远心点。
[楼主]  [15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03 18:27 

太阳系的圈层结构
太阳系的星球是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整个太阳系还是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几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苦苦探索,希望能回答这个千古难题。
1、“提丢斯-波德法则”
1766年,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J•D•提丢斯发现九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遵循某种规律。当时的柏林天文台台长J•E•波德 将其归纳成一个经验公式即“提丢斯-波德法则”。 提丢斯和波德发现,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从里向外成倍地增加,符合某个倍增数列的规律,并且空出了一个位置。在此基础上,波德归纳成一个经验公式,即数列的每一项乘以0.3再加上0.4就等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天文单位)。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 木星 土星
数列子项 0 1 2 4 8 16 32
太阳行星距离 0.387 0.723 1 1.524 ? 5.203 9.539
法则计算距离 0.4 0.7 1 1.6 2.8 5.2 10
因为火星与木星之间出现了一个空缺,他们大胆推测,其间应该存在一个行星。
1781年英国伟大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19.267 ,与计算距离19.6 相差不大。1800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谷神星,距离为2.77,与计算距离2.8 几乎完全吻合。在此之后,人们又在这个区域发现了数千颗小行星,证明这个预测是正确的。
但是,也有人认为法则毫无意义,只是个数字游戏而已。因为之后发现的海王星距离为30.1,与计算距离38.8 相差甚远。冥王星的距离为39.5,与计算距离77.2相差更远。
2、我的新发现
是法则错了还是另有原因?笔者利用旋涡论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一些奥妙。
一是太阳系的圈层结构符合旋涡规律
行星的间距取决于所在的圈层。如果把水星、金星、地球和太阳都算做第0层,则数列即可重新排列如下:
地球 火星 小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圈层数 0 1 2 3 4 5 6
间距 1 2 4 8 16 32 64
亚圈层数 1 2 4 8 16 32 64
可见,行星的间距取决于其所在的圈层即0.3乘以2的圈层次方。
二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太阳系得到了证实
在同一圈层里没有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行星。每层均有(至少有)一个行星系。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数千颗小行星只是占据了一个行星系的位置,至于为什么这些小行星没有形成行星系,后面再专门论述。由此可以推测:行星系都是由所在圈层里的物质旋聚而成的。亚圈层(0.3个天文单位)里的物质可以参与行星系的旋聚,形成一个完整的行星系,也可以不参与行星系的旋聚,各自为政。
三是圈层决定了行星系的椭圆运行轨迹
圈层不管大小都有一定的宽度。正是这个宽度限制了行星系的运行轨道。行星系的运行轨迹为什么是椭圆形?科学家们有许多种解释。但按照旋涡论的观点,在旋涡力的作用下,圈层的最里边缘就是行星系的内边界;圈层的最外边缘就是行星系的外边界。行星系只能在圈层里面运动,根本无法越雷池一步。也就是说,最里边缘就是行星系的近日点,最外边缘就是行星系的远日点。这样,行星系的运行轨迹只能是一个不太规则的椭圆或鱼形曲线。
四是大圈层里窄外宽的特征反映了旋涡力的特点。
[楼主]  [16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07 09:29 

太阳系的旋涡起源假说
1)星云旋涡的诞生
观察表明,银河系里的物质具有相对于银河系中心的每秒数百公里的运动速度,并且物质之间也具有相对速度,类似于在旋涡里运动。银河系是一个大旋涡。根据旋涡论,银河系的旋涡力使星云旋转、收缩和割裂,形成旋臂。在一个旋臂的一侧诞生了一个较大的主要由氢气组成的星云旋涡,这就是最原始的太阳系。原始太阳系的旋转是银河系的旋涡力形成的。
2)星云旋涡的割裂
太阳系具有旋涡力。旋涡力可以分成旋力和喷力两种力。两种力原是同一种力,但作用方式、作用方向各不相同。简单地讲,旋力使物质向旋涡中心大规模旋聚,并导致喷力的产生。反过来,喷力使物质向整个旋涡分散,并导致旋力的产生。在整个旋涡里,旋力和喷力两种力都客观存在,本是同根生,彼此也斗争。结果,旋涡中的物质被慢慢分开,形成一个个物质大圈层。大圈层里还会再分成一个个小圈层。大圈层的厚度是由其所在大圈层的层位决定的,即0.3乘以2的圈层次方。这是我的新发现。
圈层里的物质不会永远均匀分布。在适当的时间和地方,圈层里的物质环会断开并旋聚,最终形成旋臂。物质圈层里的质量分布很有规律。尽管外侧大圈层的宽度是相邻内侧大圈层的2倍,但是,其质量面密度却只有内侧大圈层的10%。这就是内侧行星的质量和体积远大于外侧行星的主要原因。在旋涡力的作用下,绝大部分星云物质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旋向中心,旋聚成较大的中心星球;外围的一个个物质大圈层则旋聚成若干较小的星球,并组成与中心同向旋转的旋臂;边缘的一个稀薄的星云环则成为太阳系光环。整个星云旋涡旋转成太阳系薄盘。
[楼主]  [17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07 09:32 

  
[楼主]  [18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08 18:13 

3)太阳的诞生
原始的太阳只是一个密度较大的星云旋涡中心──第零层。在旋涡力的作用下,旋涡中心的物质继续向中心旋聚,越旋越紧。尽管太阳的转动属于近似的车轮式运动,但其内圈层的轨道速度仍旧比外圈层的大,分子平均运动速度也较大。根据分子热运动定律,分子平均运动速度达到每秒105米时就可以满足氢聚变所需要的1000万度高温而产生氢聚变。产生的新物质氦和大量高速粒子沿极轴向两极喷出。此时的太阳还是一个巨大的旋转着的合铙形的物质圆盘,中间厚,外围薄,圆盘中心时而喷出一根光轴。近几年,红外天文卫星探测到许多正在形成中的恒星,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在一些原恒星的两极发现了高速喷流。证明恒星形成具有这样一个阶段。随着星云物质的旋聚,太阳星云圆盘中央的厚度越来越大,阻滞了两极喷发,更经常的则是整个圆盘的礼花喷撒。于是,氢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就会积聚在太阳中心,辐射成一个明亮的圆球。太阳就开始发光了。
4)行星系的诞生
太阳之外的星云圈层在旋涡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断裂和再旋聚,形成气体行星系。靠近太阳的星云物质密度较大,行星系旋聚彻底,外侧的星云断裂后还可形成卫星。边部的星云物质密度较小,行星系旋聚时,星云环没有断裂而留下了光环。
旋涡边缘则是一道似动非动的太阳系光环。
太阳系──一个具有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系光环和恒星系光环的标准的恒星系就这样诞生了。也许,你觉得这太简单了,根本不可能。但是,请记住:宇宙本来应该是简单的。只是经过几百亿年的演化,宇宙已经面目全非。再说,在地球上观察宇宙,能够看到的永远只是一部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让思维跳出宇宙,才有可能理解旋涡论。
[楼主]  [19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12 18:11 

太阳系是如何演化的?
太阳系中有发光的太阳、固体行星、气体行星、固体卫星、固体小行星、行星光环和彗星。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互不相同。它们虽然同出一源,但演化方式各不相同。气体物质原本就有,固体物质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行星之间的距离符合提丢斯--波德法则?为什么冥王星系轨道偏离旋涡面?为什么小行星系没有旋聚成星球?为什么金星系、冥王星系反向自转?为什么天王星系躺着自转?为什么彗星轨道扁而长?
1、太阳系第一代成员的诞生和演化
旋涡论认为:银河系的旋涡力在星云旋臂上诞生了太阳系旋涡。此时此处的星云只有氢元素。太阳系旋涡力使大部分星云被旋向旋涡中心,少部分星云被遗留在外围和边缘。旋向旋涡中心的星云旋聚成较大的星球,产生核聚变发光而成为太阳;遗留在外围的星云则旋聚成若干较小的行星系,行星系又可以旋聚成中心的行星、外围的卫星和边缘的光环;边缘的星云则成为太阳系光环。
由于物质旋聚的速度特别快,第一代太阳的极半径渐渐追上赤道半径,两极的喷力受到了压抑,中心积聚的能量无法喷发出去,因而发生了爆炸。大量物质──包括铁和岩石碎块飞到几十亿公里之外。当然,和第一代太阳同时形成的行星也随之灰飞烟灭。
2、太阳系第二代成员的诞生和演化
根据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在外力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小,质量小的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大。靠近爆炸中心的地方,物体的质量、物质分布的密度一定大于远处。炸弹的碎块分布也应该符合这种规律。爆炸之后,绝大部分物质包括气体和固体物质又迅速旋向中心,旋聚成第二代太阳。科学家们在地球上的陨石中发现了铁60,认为太阳系发生过超新星爆发,太阳是在剧烈的环境里诞生的,指的应该是第二代太阳。太阳里既有气体物质,又有固体物质。这就是恒星里发现大量行星物质的原因,并不是恒星吞噬了行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行星物质本来就是在恒星里制造出来的。)在太阳系外围留下一个稠密碎块带、一个稀疏碎块带,在边部留下一个稀薄的星云环。再往外还有一个第一代太阳形成时留下的光环。这个稠密碎块带逐渐形成了新的行星。这个稀疏碎块带就是柯依柏小行星带及奥尔特云带。当然,当第二代太阳的极半径渐渐大于赤道半径时,又发生了爆炸,大量物质飞到几十亿公里之外,摧毁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
[楼主]  [20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13 18:46 

3、太阳系第三代成员的诞生和演化
同理,第二代太阳爆炸之后,绝大部分物质包括气体和固体物质又迅速旋向中心,旋聚成第三代太阳即目前的太阳。在外围留下一个稠密碎块带、一个稀疏碎块带,在边部留下一个稀薄的星云环。往外还有一个第二代太阳形成时留下的稀疏碎块带即柯依柏小行星带及奥尔特云带及光环。再往外还有一个第一代太阳形成时留下的光环。稠密碎块带逐渐形成了固体行星。它们离中心太近,轻物质全部被旋进太阳,剩下的全是重物质。光环会迅速旋聚出卫星。所以内侧行星没有光环。稀疏碎块带逐渐形成了气体行星。它们自身旋力较小,无法将系统内的物质全部旋聚在一起,所以不仅卫星数量多,而且仍然带着一道道光环。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土星的环有25万公里宽但却只有几十米厚。
据推测,在物质圈层形成时,太阳系中心的质量面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200万亿千克;地球所在圈层的质量面密度达每平方千米2000亿千克;天王星所在圈层的质量面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02亿千克。即每个圈层的质量面密度为里侧圈层的十分之一。
有些人认为:原始星云中本来就有固体物质颗粒。这些固体颗粒和原始星云一起凝聚成固体星球。但是,元素诞生的理论不支持这种看法,因为,固体物质不会天生,只有恒星才有能力创造固体物质。太阳系里出现的固体物质应该源于太阳系中心的天体──太阳。陨石研究者认为:晶粒硕大的陨石应该源于庞大的天体;陨石嵌粒的化学成分与太阳的相同;玻璃陨石应该源于星体爆炸。种种迹象表明遍撒太阳系的固体物质都源于原太阳。
那么,这些固体物质又是怎样被撒遍太阳系的呢?有人猜测,是太阳风把固体颗粒吹出去的。但那么大的固体星核及整块的小行星如木星、土星的卫星又怎样解释呢?也有人认为固体物质源于太阳系外。但两个太阳系相距遥远,那么大的固体物质难以跨系旅游。旋涡论认为,太阳系中所有的固体行星、固体卫星、固体小行星和陨石都源于太阳的爆炸。爆炸的产物当然也包括各种气体。
[楼主]  [21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17 19:07 

 

2005年1月,一个由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研究了一块中国发现的球粒状碳质陨石,认为是由于恒星的爆炸导致了太阳和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并说这向太阳系由尘埃云和气体冷凝而成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理由是:这块陨石中含有硫的同位素──硫36。硫36很少见,只能在氯36受到辐射时蜕变形成。氯36的形成主要是超新星爆发。所以,由这块陨石可以证明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是恒星爆炸来的。

我认为:这个科研小组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的确是恒星爆炸后的产物。但是,一、科学家只用地球上的一块陨石下结论显得证据太单薄。那么多的固体行星、固体卫星和固体彗星其实都是证据。没有恒星的爆炸,那么多的固体物质从何而来呀?二、恒星爆炸只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太阳系存在着旋涡力。不管爆炸与否,旋涡力都会把旋涡内的物质旋聚在一起,组成太阳和行星。试想,爆炸物飞向四面八方,只能形成星云,怎么能形成太阳和行星呢?由尘埃云和气体冷凝而成的传统观点是不对,但由恒星爆炸而成的新观点也不对。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应该是由太阳系旋涡力旋聚成的。

[楼主]  [22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20 19:24 

 

第五节    行星系是怎样演化的?

1、行星是怎样诞生的?

太阳系的旋涡力把第二代太阳爆炸后的产物旋聚成一个个物质圈层,同时,又把这些物质旋聚到旋臂上,形成较大的行星系旋涡。行星系旋涡又把这些物质渐渐旋聚在一起,形成行星系。由于太阳系旋涡力把内小行星带所在圈层及以里的气体吸进了太阳,只留下一块块固体碎块,所以,内小行星带及以里的行星系形成了固体行星系,以外的行星系形成了气体行星系。行星系再旋聚,行星与卫星就分手了。行星系旋涡力较大的形成了球形卫星,旋涡力较小的则仍然是原始形状,要么是光环,要么是碎块。

2、行星为何是球形?

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都呈球形。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始行星系都是透镜状的。随着行星系旋涡力的不断作用,物质逐渐向旋涡中心聚集。在喷力的作用下,中心的物质沿旋转轴向两极运动,导致两极的物质大喷发。喷出的物质又落回极区。久而久之,行星的极径就越来越大,慢慢追上赤径,形成球形。这种理论的证据有两点。一是行星几乎都是球形的,二是"地狱判官"的发现。这颗行星以每小时35000公里的速度向宇宙中喷发碳和氧气。地球也有这么一个喷发阶段,只是人类无缘会其一面。

3、各行星系的演化

1)火星行星系

[楼主]  [23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23 18:30 

 

3、各行星系的演化

1)火星行星系

火星行星系是最靠近原始太阳圆盘的行星系。它属于第一圈层,同时,又和小行星带同属太阳系固体物质圈层。太阳系旋力把火星行星系所在圈层里的气体吸进了太阳,只留下一块块固体碎块。旋涡力使固体碎块旋转并且聚集到旋臂上,形成较大的旋涡,渐渐旋聚在一起,形成火星及其卫星。尾随的物质主要为气体,至今火星仍然有一个带有尾巴的大气层。火星大气少是因为转速慢,不是因为质量小。火星曾经出现过星幔,产生过磁场,但很快消失了。火星上的冰化成水,很快又化成水蒸汽逸失。可见,火星形成时,太阳系里的温度是很高的,所以,火星非常荒芜。

为什么地球上生机勃勃而火星上却如此荒芜呢?那是因为火星先于地球形成。火星形成时上一代太阳刚刚爆炸,太阳系温度最高,火星上虽然也有生命演化所需要的原始物质,但缺少水的海洋,缺乏生命演化环境。地球诞生后,太阳系温度逐渐降低,地球上形成了浩瀚的大海,具备了生命演化所需要的一切条件。

火星内部依然在运动。南极的喷泉就是下火幔向南运动而喷出的结果。类似于地球南极的火山喷发。

火星还有两个同胞兄弟,一个是小行星脱罗,一个是小行星阿波罗。它们虽同出一族,却相差颇大,乃至各行其道。

2)内小行星带

关于内小行星带的成因问题,有人曾经提出过第十大行星爆炸分解和较大的小行星相互碰撞形成千万颗小行星的理论,也有人提出过半成品的观点。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不对的。内小行星带属于太阳系当时的第二圈层,同时,与火星行星系同属太阳系固体物质圈层。旋力吸走了其所在圈层里的气体,只留下一块块固体碎块。内小行星带距离太阳系核心比火星行星系远,旋涡力相对较小,小行星运动速度也相对较小。同时,这些固体碎块虽然也在旋转,但没有一个能形成核心的特别大的碎块,所以,形不成大的旋涡,无法把小行星们旋聚在一起,只好保持原始的圈层模样。有些小行星不仅自转,而且还有卫星,说明内小行星带上已经形成过旋涡,只是旋涡较小而已。

第90号小行星安提奥博是由两颗大小相当的小行星组成的。它们像跳交谊舞一样面对面地相互绕转。这个小行星的起源和冥王星系一样是处于同一个旋涡中的两个旋臂上。

小行星越接近太阳自转速度越快,有些人认为是太阳光照耀的效应。说是小行星吸收太阳光然后又反射,于是小行星产生了自转力。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小行星越接近太阳自转速度越快的原因是受到的旋涡力越来越大。

3)木星行星系

 [24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9/03/23 20:30 

    整体思路很好,就不知作者是否读过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我正在重温第二篇中第九章的内容,如果你能驳到牛顿的观点你就成功了,我们能超越笛卡尔击败牛顿吗?我现在是想将他们的理论思路合二为一,但是如果沒有更好的类比和任何进一步的假设看来是无能为力的。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25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9/03/23 20:51 

对【18楼】说:
    你的这种“旋涡力”就是牛顿引力,看来你完全停留在拉普拉斯时代,但他是利用牛顿力学推导出来的一种天体演化过程的一种现象,你却要当作一种新的力来研究,不过我是要找出比牛顿更本质的普适共性。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楼主]  [26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26 19:55 

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导致了质量无穷大、体积无穷小的宇宙蛋,使物理和天文研究走进了死胡同.所以,我说引力是存在的,但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物质没有什么万有引力,相反,物质是在旋涡力的作用下出现并且成长起来的. 地球公转不是绕着 太阳,而是绕着太阳系中心。杯子从桌子上掉到地上,是要掉往地球系旋涡中心,可惜被地球挡住了.如果没有地球,杯子会一直往下掉。知道地球怎么来的吗?就是一个个杯子和苹果的下落。不是杯子和苹果有什么万有引力,而是因为有地球系旋涡,旋涡的力把杯子和苹果旋聚在了一起。同样道理,其它的行星系也是这样在自己的轨道上被旋聚成的。

继续阐述

3)木星行星系
木星行星系是最靠近太阳系旋涡中心的气体行星系。它起源于太阳系形成时的第三个圈层即旋聚遗留下来的内侧第一个气体大圈层。在太阳系旋涡力的作用下,当圈层内一颗较大的固体碎块开始旋聚周围的物体时,木星行星系的旋涡就形成了。这个旋涡旋断气体圈层,旋聚圈层内一切物质,包括气体和固体,形成原始木星行星系。随着木星幔的形成及温度的升高,物质发生对流,铁质沉入核心,气体浮出表面。在遗留下一个个物质小圈层──光环之后,木星就静悄悄地诞生了。
太阳系中心的旋涡力能够把大量的氢原子旋缩在一起,强行聚变成氦原子,释放出大量光子。木星行星系的旋涡力偏小,既不能旋紧木星,又不能旋断星云环。所以,木星自身密度不高,还带着个漂亮的光环。(星云环断开的两个条件:一是密度要有较大的差异,有可以断开的地方。二是与旋涡中心的速度差要大。)木星自旋速度比太阳小,无法形成剧烈的核聚变,但是,旋涡中心仍然发生着核聚变。只是核聚变能量较小,无法突破木星厚厚的两极,形不成大规模的、连续的喷发,所以木星发不出可见光,但可以发出电磁波。在北极,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极区旋涡。这是从北极向外喷发物质形成的。有时,木星甚至可以从两极喷出电子流和Χ光。两极的热斑应该是内部能量的喷发点,因为在该区曾经观察到过紫外线和Χ射线。
木星具有很大的重核。科学家们之所以认为木星没有重核是因为木星太大了,星核的活动被星壳、星幔遮挡,因而无法得到星核的确切信息。
按照旋转致黑原理,木星上的大红斑应该是气团上升或者向外喷发的旋涡风暴,而周围的亮区应该是风暴的外围下降气团。大红斑和极区旋涡一样,都是木星喷发的产物。大黑斑一直处在高纬度,既不象地球上的台风向两极运动也不象太阳黑子向赤道运动。其原因是木星存在一定能量的喷发;而地球已经没有两极的喷发,台风可以刮向两极;太阳两极的喷发特别强大,黑子只有向赤道运动。有人说是南极的旋涡风挡住了大红斑向极区运动的道路,只是说对了一半。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南极旋涡推动力刚好和木星的科里奥利力相等,所以大红斑就一直在高纬度运动。大红斑反常地逆时针旋转是因为它处于20度的低纬区,赤道东风和中纬度西风共同作用导致。

 [27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9/03/27 00:33 

对【26楼】说:

    原来你回到了更古老的时代,伯拉图的哲学内函应该比你这要丰富得多。顺便说一下,我不仅解决了牛顿引力的作用机制问题,同时对于电和磁的作用过程问题的解决也已接近尾声。当然,我所说的解决是指严格定量的数理逻辑,而决不是泛泛而谈的哲学思辩。


    见识了,无缘再奉陪。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楼主]  [28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3/28 18:42 

 

4)土星行星系

土星行星系起源于太阳系形成时的第四个圈层。其形成时间和机理与木星行星系相同。土星行星系也有众多的卫星和光环。外侧的卫星也有逆行的。

土星自转速度很大。赤道上的自转周期比中纬度上的小。这是土核带动土幔、土壳进而带动大气层的有力证明。木星、太阳、星系、宇宙都是这样。地球也不例外。

2004年7月,卡西尼号飞船进入土星轨道,传回大批照片。土星的光环十分壮观美丽。数条主环从里到外延伸7万公里,宽窄厚薄各不同的光环轮廓分明,象唱片。我认为这就是旋涡力控制的结果。光环内有粒子成簇聚集的现象,这是因为具有一颗较大的能旋聚粒子的物体在起作用。主环的边缘异常锋利,这是旋力旋聚的结果。旋力总有为零的时候,总有旋不动边缘粒子的时候,所以,环一定具有整齐、锋利的边缘。光环上能产生波浪。那是卫星旋涡力的影响。可惜,卫星离得太远了,不能旋聚光环上的物质。潘恩就有这个能力。它旋聚了一部分光环物质,因而形成了一个恩克环缝。有的光环上喷出了大量氧气,那是该光环上仍然具有小型旋涡运动的证明,不是物体撞击。

土卫八直径1460公里,轨道半径360万公里。象月球一样,虽然有自转,但一直以同一面朝着土星。这一面较暗,只反射5%的太阳光,而另一面可反射50%的太阳光。科学家们说这一面较暗是由于表面具有碎石,我则认为这一面较暗一是因为表面下凹,接受不到阳光;二是因为未受过撞击,表面粗糙。再看看土卫九的表面就可以理解这一点了。土卫八和土卫九一样都是第二代太阳爆炸产生的独立的碎块。它们没有磁场。

 [29楼]  作者:wangyanqiang  发表时间: 2009/04/03 01:30 

大家知道,力是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楼主能否介绍一下旋涡力是怎样产生的?
[楼主]  [30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4/03 21:16 

旋涡的产生与物质的层次有关。在地球上,气体和液体的流动就会形成旋涡。坟前烧纸都会发生鬼抢钱。还有骇人的龙卷风、台风。没当蒙古高原天气边热时,大气向上运动,就会发生蒙古气旋,卷起地面尘土,引起北方沙尘暴。

      太阳系旋涡的起源与银河系的大旋涡有关。流体力学里有大旋涡产生小旋涡的专门论述。

      真空里也有旋涡,此起彼伏。这种旋涡产生粒子。粒子里的旋涡就产生原子。一个偶然的旋涡不断地发展导致了宇宙的诞生。这和大爆炸的观点是不同的。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605919837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