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黄新卫先生在联谊会网站的文章中... 下一主题:关于推荐季灏参选2010年诺贝尔物...
 [31楼]  作者:wangyanqiang  发表时间: 2009/04/04 10:48 

对【30楼】说:
你的观点是:一方面,气体和液体的流动会产生旋涡,或者说,旋涡是由物质的运动产生的;另一方面,物质是由旋涡产生的.是这样的吗?
[楼主]  [32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4/04 21:08 

不全是这样。我说,旋涡的产生与物质的层次有关。气体和液体的流动就会形成旋涡,但如果旋涡力小,就只是同一物质的层次,没有大的变化。坟前烧纸发生旋涡,旋涡力只是卷起纸灰。骇人的龙卷风、台风旋涡力比较大,卷起了海水和尘土,但仍然没有质的变化。
太阳系旋涡卷起了氢气,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核聚变。物质上升了一个层次,星球就出现了。
真空里的旋涡产生粒子。但真空里的东西不叫物质了。所以,不是你说的“一方面,旋涡是由物质的运动产生的;另一方面,物质是由旋涡产生的.”这样说,就搅乱了。应该这样说:非物质层次的旋涡旋聚成物质微粒;如非物质层次的旋涡力比较大,就会旋聚成物质原子。宇宙就诞生了。如果非物质层次的旋涡力不够大,旋聚成的物质就又衰变成非物质了。宇宙里的物质不管怎样运动,其动力都源于当年的非物质运动。宇宙里的旋涡只能使物质提高一个层次。
[楼主]  [33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4/08 21:11 

 

5)天王星行星系

天王星行星系起源于太阳系形成时的第五个圈层。其形成时间和机理与木星行星系相同。天王星行星系也有众多的卫星和光环。外侧的卫星也有逆行的。

天王星行星系的倒地自转和冥王星行星系有很大的关系。冥王星行星系的轨道在天王星行星系和海王星行星系之间,且靠近天王星行星系。当冥王星行星系闯进天王星行星系的轨道后,天王星行星系从后面追上了冥王星行星系,其南极撞上了冥王星行星系的北极。结果,天王星行星系的南极向后翻滚了约90度,冥王星行星系的北极则向前翻滚了180度,好象反向自转。冥王星行星系的一个卫星也被撞得脱离冥王星行星系,进入海王星行星系,成为海卫一。海卫一表面融化,没有陨石坑,一方面说明碰撞剧烈,另一方面也说明原为异类。这就是天王星行星系倒地运行、冥王星行星系反向自转、海卫一逆向运行的原因。

 [34楼]  作者:219.148.86.*  发表时间: 2009/04/09 08:11 

存在非物质的运动?
 [35楼]  作者:219.148.86.*  发表时间: 2009/04/10 08:11 

对【32楼】说: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非物质层次的旋涡”
[楼主]  [36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4/13 21:47 

非物质层次(以太)的旋涡指的是科学家们说的真空里的旋涡,可以生成一些物质粒子,但随后又湮灭。

 

 

10)彗星

彗星在古代叫扫帚星、妖星,多与灾乱相联系。其实,彗星是太阳爆炸后没有被旋聚的冷凝物质,主要有岩石、硅酸盐和冰。一部分彗星源于大行星的尘埃环,大部分彗星是比冥王星行星系及外小行星带更远的碎屑带的遗留物。有的个头还很大,是一块块完整的石头。表面有凹陷,有突起。它们与冥王星行星系及小行星带同代、同面、同性,是太阳系边缘星云的一部分。随着宇宙的膨胀,太阳系边缘星云逐渐偏离了太阳系平面,使涡面更弯曲。它们的轨道也越来越扁,近中心点越来越近,远中心点越来越远。总有一天,它们会被太阳或其它行星系俘获,或者,进入太阳系边缘那黑暗的空间。

牛顿曾认为:"彗星的运动极为规则,是受行星运动规律支配的。但旋涡假说却无法解释;因为彗星以极为偏心的运动自由地通过同一天空中的所有部分,绝非旋涡假说可以容纳的。"牛顿时代的旋涡假说可能过于简单,不能解释彗星的极为偏心的现象。其实,大多数彗星是上一代太阳系的成员,与新生的太阳不在同一个旋涡内,其轨迹肯定偏离了新的旋涡平面,与之存在一个轨道夹角。新朝廷亲近新阁员,疏远旧阁员。新阁员就在身边,其运动轨迹多为圆形。旧阁员路途遥远,觐见结束就要离开,其行迹能不是扁扁的椭圆吗?与那些新阁员的觐见行迹相比,旧阁员的觐见行迹显然偏离了圆形。旋涡论完全可以解释彗星的运动。

彗星的尾巴一直背向太阳。科学家们认为那是由于太阳风的吹扫。旋涡论认为,其实不是这样。彗星的尾巴一直背向太阳的真正原因是太阳系的喷力排斥一切物质。行星都要向外排队,而且距离大,何况彗星?!当你转动着甩起一串铁球时,转动速度越大,尾部的铁球离你就越远。这和你的呼气毫无关系。喷力时时存在,彗星的尾巴只好一直背向太阳。太阳风只是太阳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喷发方式,对彗星影响不大。

2005年7月4 日,美国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射了一颗炮弹深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意图了解其物质组成,从而破解太阳系起源之谜。思路没错。只是彗星与目前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是否同代,尚不得而知。根据旋涡论,太阳和八大行星是同一时代的,其原始物质组成应该是一样的。若彗星与目前的太阳和行星同代,则太阳和行星都应该是由无数个彗星组成的。只是太阳和行星已经今非昔比了。拿46亿年没有变化的彗星与沧海桑田的太阳和行星相比,恐怕没有比头了,只能忆一忆往昔而已。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探测到坦普尔1号彗星自发地喷发,高达2千公里的喷流朝向太阳喷发,形成壮观的彗发。天文学家们解释说,喷流是因为太阳的照射导致彗核物质温度升高而爆发。我却认为喷流和彗尾一样是高速运行的彗星自行解体的表现。当然,温度升高的彗核更容易解体。

2007年,霍尔姆斯彗星大爆发。彗发高达140万公里,超过了太阳直径,成为太阳系最大的天体。彗核一边旋转,一边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喷发尘埃物质。科学家们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霍尔姆斯彗星为何大爆发,彗发外表为何呈圆形。我认为:彗星与行星一样都是前代太阳爆炸的产物,有固体,也有气体。如果彗星象地球一样旋转,就会产生两极喷发。当然,彗星的两极与地球不一样,是倾斜的,一极指向太阳,另一极向外。这次大喷发就是彗星多年旋转积聚能量的结果。至于为什么彗发外表呈圆形,则是因为彗星的一极刚好指向地球。

星尘号带回来一些彗星上的物质,经过分析认为是极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物质钙铝化合物和硅酸镁微粒。这说明彗星也源于太阳的爆炸。

 [37楼]  作者:219.148.84.*  发表时间: 2009/04/17 11:30 

按照楼主的说法,世界是非物质的,世界产生于非物质,也将在非物质中被湮灭
[楼主]  [38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4/18 18:51 

回37楼:   

      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产生于非物质,也将湮灭成非物质。

 

 

    地球行星系、金星行星系和水星行星系

    据分析,当原始太阳系形成时,并没有地球行星系、金星行星系和水星行星系。如果把行星系当成当代太阳系的儿子,那么,火星行星系、木星行星系、土星行星系、天王星行星系和海王星行星系是太阳系少年时所生,地球行星系、金星行星系和水星行星系应该是太阳系青年时所生,而内小行星带则是少年时所生的葡萄胎。在旋涡力作用下,原始太阳形成后继续旋聚,留下一个由较重、较大的物体组成的物质环。这个物质环再断裂、旋聚成星球。依次诞生了地球行星系、金星行星系和水星行星系。所以,这些星球之间的距离及其分布规律和外侧的那些行星系不同。因为它们都处于太阳系的第零层,所以,小圈层的个数只能为一。行星系之间的距离都基本相同。

    地球行星系首先分离出来。太阳系的旋力吸走了地球行星系所在圈层里的气体,只留下一块块固体碎块。其中,有一个特别大的碎块速度相对迟缓,慢慢自转,形成旋涡。旋涡力使其它固体碎块象旋臂一样尾随在后,渐渐围绕旋聚在一起,形成地球行星系。其中,地球行星系的光环又断开并旋聚成了月球。

金星行星系在地球行星系形成之后也诞生了。它的自转轴向前翻动180度应该是某个小行星的碰撞造成的。有一个较大的小行星撞上了金星行星系的某一极,使金星行星系自转轴向前翻动了180度,而那颗肇事的小行星则粉身碎骨,分成几块。

水星行星系是最后分离出来的。它绕日一圈所用的时间为88天,自转一圈用时58.3天。绕日转两圈恰好自转三圈。如果把自转一圈称为一"天",把公转一圈称为一"年",则水星的一"年"等于水星的1.5"天"。自转速度慢正好说明水星原本就是原始太阳的行星环。关于水星长轴的进动速率,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是每百年1º32′37″,而按照牛顿的引力理论计算出来的则是每百年1º33′20″。这相差的每百年43″只是计算公式的误差,并不是什么行星的影响。爱因斯坦改进了计算公式,计算地更加精确,但硬说成是由此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性确实是太牵强附会了。

[楼主]  [39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4/25 15:30 

 

8)冥王星行星系

冥王星行星系是第二代太阳系的遗民。冥王星行星系与八大行星系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形成的,所以运行轨道不一样。冥王星行星系曾经和天王星行星系相撞,北极向前翻滚180度,因而整体反转。扁平而斜交的运行轨道说明其远离太阳系中心,类似于长周期彗星。将来,冥王星行星系可能会被遗弃成为边际小行星的一员或者被其它行星系捕获。

冥王星与其卫星彼此相对并围绕行星系旋涡中心旋转,是因为两者都没有旋进第0层,都处于冥王星行星系卫星的地位。应该算双星。冥王星行星系是阐述旋涡、旋力质量和黑洞的范例。

9)外小行星带

外小行星带也应该是第二代太阳系的遗民。它们都位于遥远的柯依伯带,只有个别的小行星能有幸进入行星的区域,绝大部分无缘朝圣,只能在太阳系边缘那暗无天日的时空中飘荡。但它们依然遵守太阳系的纪律,跟着太阳系一起运动。外小行星带的成因和内小行星带相同,只是旋涡力更小而已。

有些小行星表面覆盖了一层火山玄武岩。科学家们解释说是由于与其它星体碰撞造成的,甚至说是放射性同位素释放能量造成的。其实,这些小行星是太阳爆炸的碎块,表面覆盖了一层高温形成的火山玄武岩是理所当然的,就是核心也应该是火山玄武岩。

小行星也有自转,但因为它们处于旋涡的边缘,受到的旋涡力太小,无法形成快速的自转。所以不少小行星不是球形,而是奇形怪状。有的像块石头,有的像个土豆。有的大,有的小。

 

[楼主]  [40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5/02 21:38 

 

 旋涡里的太阳

第一节    太阳是如何演化的?

1、流行理论简评

目前的演化理论一致认为:恒星光和热的来源是氢核聚变,即四个氢原子聚合成一个氦原子。当氢核聚变产生的辐射压力与引力平衡后,太阳的体积和温度就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当氢原子全部聚变成氦原子后,辐射压力下降,引力使太阳体积收缩,温度又升高,四个氦原子继续聚变成碳原子。当氦原子全部聚变成碳原子后,体积又收缩,温度又升高,碳核聚变又开始。照此下去,直到全部聚变成铁原子。目前,太阳核聚变的原料依然是氢。

氦核聚变、碳核聚变及以后的重核聚变速度特快,太阳为尽快调整结构而迅速膨胀。也就是说,当氢核聚变结束后,太阳就膨胀成体积大十亿倍的红巨星。那时,水星将化成蒸汽,金星只剩下固体,地球的海洋会沸腾蒸发。当氦核聚变结束后,太阳仍会继续膨胀,地球会被烧焦。

这种理论较好地阐明了太阳发光的机理,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太阳的光谱里不仅有氢、氦,而且有在地球上发现的所有元素。日珥和太阳风里也有在地球上发现的所有元素。这些元素来自哪里?       

2、旋涡理论

旋涡论认为:在太阳圆盘中,星云物质众多,面积特大。恒星发光说明恒星里产生了氢核聚变。但是恒星的聚变能量是从其旋转轴上喷出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参与了核聚变。参与核聚变的只是中心的一部分物质,其余的全为不发光的物质──氢暗物质。太阳发光只是其生命历程的开端,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随着两极半径的加大,能量积聚得更多,太阳中心的温度升高,氦核聚变就开始了。而氢核聚变则退至外层。之后,太阳中心的温度升得更高,锂核聚变又开始了。而氦核聚变则退至外层,氢核聚变则退至更外层。依此类推,太阳中心生成了铁原子,向外依次为:锰原子层、铬原子层......氦原子层、氢原子层。也就是说,当太阳变圆即整个太阳都在发光时,其发出的光包含了所有的原子聚变发出的光,而不仅仅是氢原子聚变。这就是太阳光谱的真实面目及其成因。当然,内部核聚变的产物不容易辐射出来。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太阳表面以下的核聚变。

 [41楼]  作者:yzkzl  发表时间: 2009/05/05 21:40 

万物皆太极
[楼主]  [42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5/14 21:42 

 

    2、旋涡理论

    旋涡论认为:在太阳圆盘中,星云物质众多,面积特大。恒星发光说明恒星里产生了氢核聚变。但是恒星的聚变能量是从其旋转轴上喷出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参与了核聚变。参与核聚变的只是中心的一部分物质,其余的全为不发光的物质──氢暗物质。太阳发光只是其生命历程的开端,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随着两极半径的加大,能量积聚得更多,太阳中心的温度升高,氦核聚变就开始了。而氢核聚变则退至外层。之后,太阳中心的温度升得更高,锂核聚变又开始了。而氦核聚变则退至外层,氢核聚变则退至更外层。依此类推,太阳中心生成了铁原子,向外依次为:锰原子层、铬原子层......氦原子层、氢原子层。也就是说,当太阳变圆即整个太阳都在发光时,其发出的光包含了所有的原子聚变发出的光,而不仅仅是氢原子聚变。这就是太阳光谱的真实面目及其成因。当然,内部核聚变的产物不容易辐射出来。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太阳表面以下的核聚变。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太阳是一个燃烧着的气体恒星。从外向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氢气层和氦气核心。但是,太阳风大约95%是质子,4%是α粒子,1%是碳、氮、氧、氖、镁、矽和铁。其成分与太阳差不多,几乎包含了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这说明,它们显然来自太阳。还有,地球上发现的所有元素来自太阳系内还是太阳系外?如果是来自太阳系内,就只有来自太阳。太阳是制造元素的大熔炉。

      根据旋涡论,太阳是在旋涡力作用下旋聚起来的氢云团,其结构比目前认识到的结构复杂得多。剖开太阳会发现,在太阳的光球之下,有一个尚未参与反应的氢原子层即暗物质层。再向下,才是正在反应的氢原子层。再向下,应是氦原子层。还有锂原子层、铍原子层......铁原子层、钴原子层、镍原子层......放射性元素层。也就是说,地球上发现的所有元素在太阳里都有相应的圈层。由此看来,太阳的结构为洋葱形的层状结构。从外向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和氢气层、氦气层、锂层、铍层......铁层、钴层、镍层......放射性元素层。2002年6月,VLBA射电望远镜发现天鹰星座里的一颗编号为W43A的恒星从两极向外喷射螺旋状的水柱,时速大约60公里,从而形成"脉泽"。据报道,墨西哥和西班牙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行将死亡的恒星k3-35的内核及恒星周围的两股气流内都存在着水分子。说明恒星里可以生成水及其它化合物。地球上的水也应该来源于已逝的太阳。太阳系随处可见的冰应该是太阳爆炸时抛向太空的水蒸汽冷凝后保存下来的。

    

    铁是在太阳中心形成的,需要的旋涡力特大。卡文迪许用铁球做实验得到了引力常数是一种巧合。铁原子携带的旋涡力显然较大。如果改用其它物质,得到的数据就不同了。

    极轴是钴、镍等放射性元素区,形成的高速粒子沿极轴向两极喷发,太阳风速度达300公里/秒,离开太阳后增加到1000公里/秒,到达地球时依然不减速,抵达太阳系边界时才减慢。太阳风沿太阳磁力线前进。到达行星系时集中到行星的两极,形成极光,这也是地球表面约有1019个/立方厘米粒子,而地球以外只有5个/立方厘米粒子的原因。日冕是两极粒子喷发的扩散层。色球、光球是太阳强烈辐射的浓密区,就象地球的大气层,基本上为球壳形。因为地球离太阳比较近,所以,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是圆圆的、火红的。离开太阳系,再回头看太阳,就不是这样了。太阳变成了星星。

      由于太阳的核聚变比较复杂,并不是流行的理论所谓的分阶段进行,所以,氢核聚变的速度相对要慢一些,太阳的演化速度也相对要慢一些。太阳的晚年不应该出现一个红巨星阶段。这是因为:第一、太阳系的旋涡力是不变的,物质的核聚变能力不会增加。氦核聚变、碳核聚变及以后的重核聚变速度只会比氢核聚变慢,不会比氢核聚变快,能量也要比氢核聚变小。如果核聚变速度越来越快,能量越来越大,就不会出现稳定的铁质星核。第二、太阳的物质越来越少,重核聚变比氢核聚变更困难、效果更差,辐射和喷发更少、更弱。第三、太阳向中心收缩是循序渐进的。太阳的结构不需要什么调整。
 [43楼]  作者:124.118.16.*  发表时间: 2009/05/22 15:50 

老袁,祝贺你,业余生活很丰富,很有成就。
[楼主]  [44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5/22 21:24 

谢谢!爱好而已。希望多多指教.

根据旋涡论,太阳是在旋涡力作用下旋聚起来的氢云团,其结构比目前认识到的结构复杂得多。剖开太阳会发现,在太阳的光球之下,有一个尚未参与反应的氢原子层即暗物质层。再向下,才是正在反应的氢原子层。再向下,应是氦原子层。还有锂原子层、铍原子层……铁原子层、钴原子层、镍原子层……放射性元素层。也就是说,地球上发现的所有元素在太阳里都有相应的圈层。由此看来,太阳的结构为洋葱形的层状结构。从外向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和氢气层、氦气层、锂层、铍层……铁层、钴层、镍层……放射性元素层。2002年6月,VLBA射电望远镜发现天鹰星座里的一颗编号为W43A的恒星从两极向外喷射螺旋状的水柱,时速大约60公里,从而形成“脉泽”。据报道,墨西哥和西班牙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行将死亡的恒星k3-35的内核及恒星周围的两股气流内都存在着水分子。说明恒星里可以生成水及其它化合物。地球上的水也应该来源于已逝的太阳。太阳系随处可见的冰应该是太阳爆炸时抛向太空的水蒸汽冷凝后保存下来的。

铁是在太阳中心形成的,需要的旋涡力特大。卡文迪许用铁球做实验得到了引力常数是一种巧合。铁原子携带的旋涡力显然较大。如果改用其它物质,得到的数据就不同了。
极轴是钴、镍等放射性元素区,形成的高速粒子沿极轴向两极喷发,太阳风速度达300公里/秒,离开太阳后增加到1000公里/秒,到达地球时依然不减速,抵达太阳系边界时才减慢。太阳风沿太阳磁力线前进。到达行星系时集中到行星的两极,形成极光,这也是地球表面约有1019个/立方厘米粒子,而地球以外只有5个/立方厘米粒子的原因。日冕是两极粒子喷发的扩散层。色球、光球是太阳强烈辐射的浓密区,就象地球的大气层,基本上为球壳形。因为地球离太阳比较近,所以,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是圆圆的、火红的。离开太阳系,再回头看太阳,就不是这样了。太阳变成了星星。
由于太阳的核聚变比较复杂,并不是流行的理论所谓的分阶段进行,所以,氢核聚变的速度相对要慢一些,太阳的演化速度也相对要慢一些。太阳的晚年不应该出现一个红巨星阶段。这是因为:第一、太阳系的旋涡力是不变的,物质的核聚变能力不会增加。氦核聚变、碳核聚变及以后的重核聚变速度只会比氢核聚变慢,不会比氢核聚变快,能量也要比氢核聚变小。如果核聚变速度越来越快,能量越来越大,就不会出现稳定的铁质星核。第二、太阳的物质越来越少,重核聚变比氢核聚变更困难、效果更差,辐射和喷发更少、更弱。第三、太阳向中心收缩是循序渐进的。太阳的结构不需要什么调整。
第三代太阳发光时,星云圆盘的边界还在地球之外。也就是说,那时的太阳系只有五大行星。随着星云圆盘的收缩,地球、金星和水星才相继诞生了。正因为如此,这三颗行星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行星不同。当然,太阳系的星云收缩是一个渐慢过程。当太阳发光、物质圈层形成,即绝大部分物质旋向中心时,星云收缩的速度已经下降,太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当外层氢原子全部聚变出氦原子后,太阳又进入另外一个稳定期。
太阳几乎旋聚了太阳系所有的物质。太阳虽然几乎处在太阳系中心,但还没有完全旋进中心,其自转轴仍然有点向外倾斜,其公转轨道依然非圆,也仍然在进动。不要以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实,它也和行星一样,只是个二传手,只是个受力体。如果物体落到了太阳上,那也只是被它接着了。因为它旋到了旋涡中心附近,它可以替天行道,以至于瞒过了人类。太阳系好比是一个国家,太阳是一个皇帝,行星好比臣民。皇帝和臣民都是人。皇帝驾崩,国家权力依然存在。换个皇帝,国家还是国家。

[楼主]  [45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6/03 22:33 

 

    3、太阳的归宿

    关于太阳的归宿,有许多令人振奋的理论。总的来说,不外乎爆炸成一颗超新星和冷却为一颗白矮星两种。目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氢核聚变结束以后,太阳大小的恒星会变成一颗红巨星。最外边的几层物质飞抛出去,形成行星云并被激发成发亮的雾环。恒星的核则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向内坍缩,形成一颗地球大小的白矮星,其中的原子核和电子简并成"简并气体"。如果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4(强德拉塞卡极限)~10倍,恒星核向内坍缩得非常迅速,导致质子和电子简并成中子。如果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0~100倍,恒星核向内坍缩得更加剧烈,就会形成所谓的黑洞。

    这种理论忽视了一种东西,那就是,物质没有引力。恒星是在旋涡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爆炸不爆炸完全取决于星系的旋涡力和恒星旋聚的速度。当太阳核心积聚的核聚变能量太大时,就会炸碎太阳,再来一次物质大循环。否则,太阳只有慢慢冷却成为一颗白矮星。在100多亿年中,太阳也有过多次超新星爆发。但主要是喷发粒子。只有爆炸才能形成固体小行星一样的固体碎块。那种认为太阳能够各向同性地向外喷撒物质并且核心会自动向内坍缩的观点是不对的。太阳的物质抛撒主要在两极。速度较小的物质会重新落回太阳。只有那些速度接近光速的物质粒子才能喷发出去形成行星状星云。这些粒子有能力落向遥远的太阳系边界,当然也能够落到地球上。但这样的粒子轰击只能毁灭生命,不能消灭地球。只有太阳爆炸,才能毁灭地球。

    太阳的核心不会自动向内坍缩。在旋涡力的作用下,核心的物质密度是不同的。越靠近旋转轴,物质的密度越大。但太阳系的旋涡力不会增加,只会减少。大密度的物质并不能继续向内坍缩,而是会喷发出去。即能够生成什么样的重元素是固定的。根本无法"简并",更无法自动坍缩。

[楼主]  [46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6/08 22:23 

太阳温度之谜
众所周知,太阳核心温度高达1000多万摄氏度。巨大的能量以各种方式向外传递,形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按照热力学基本原理,太阳的温度从里向外应该逐渐降低。光球层温度已降至6000多度,色球层温度已降至4000多度,色球层之外的温度应该降至4000度以下。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日冕的温度却剧升至300万度左右。这就是难解的太阳温度之谜。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苦苦探索,试图寻找谜底。先是推测太阳核心具有某种携带大量热能的物质向外散射,到达日冕后突然释放,形成异常高温。后来又提出太阳表面和日冕之间存在许多高温带电等离子体巨环,电流流过巨环加热等离子体,是巨环把热量传递给日冕。最近,又发现太阳表面和日冕之间存在许多磁场束或者磁毯,是磁力线的反复湮没或重接给日冕传递了热量。
对于太阳的温度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太阳的核聚变非常剧烈,核心温度高达1000多万摄氏度,而日冕只有300万度左右,这并不违反热力学基本原理。至于光球层、色球层与日冕的温度差异则应考虑热源以及热的传递方式和传递通道问题。
1)太阳能量的产生
太阳内部具有所有的核聚变。从外向里依次为氢聚变、氦聚变、锂聚变……直至放射性元素。也就是说,太阳系中所有的元素都是在太阳内部聚变成的。在太阳核心,重核聚变在生成重元素的同时产生大量等离子体以及质子、中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粒子。
太阳氢聚变的温度有1000万度,产生的能量很大;太阳深层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更大。
[楼主]  [47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6/14 10:30 

太阳能量的释放
一般来讲,太阳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向外传递。光球层和色球层就是这些方式传递的结果,是太阳的真实表面。但是,这些方式传递得太慢了。内部热量积聚得太多,就会发生喷射或者爆炸。氢弹的爆炸是失控,太阳的爆炸也是失控。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太阳可以控制自己的核聚变,这就是递次聚变、定期喷射。这是由太阳的圈层结构决定了的。
递次聚变是指太阳从外向里分级聚变,即氢聚变、氦聚变、碳聚变和氧聚变,直至生成铁等重元素。氢聚变需要1000万度高温。根据分子热运动定律,分子平均运动速度达到7×105m/s就可以产生氢聚变。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越向里太阳圈层的轨道速度越大,分子平均运动速度也越大,完全可以达到这个速度。太阳风的速度达到106m/s,就证明了这一点。聚变的能级越来越高,各种元素都会相应产生。
定期喷射是指太阳周期性的喷发。耀斑、日珥、太阳风都是太阳定期喷射的现象。大型喷射22年一次,小型喷射时间间隔较短。
太阳定期喷射要受热源和通道的影响。太阳浅层的定期喷射象喷泉一样比较频繁,但能量较小,只能突破表层,形成太阳整个表面的气体流动。太阳深层的定期喷射象火山一样次数较少,但能量较大,能够形成太阳表面的耀斑和日珥。太阳核心的定期喷射次数更少,但能量特大,能够形成太阳风。太阳的自转轴是核心物质喷射的通道,所以,太阳风主要发生在两极。据报道:2002年1月4日,几百万吨的带电粒子组成的等离子体以350万公里的时速从太阳两极喷向太空并形成多个形状不一的旋涡。俄罗斯科学家发现,日冕局部区域的温度高达1000万度。如此高的温度只有和太阳核心直接连通才能获得。太阳表面和日冕之间是有许多高温带电等离子体巨环,巨环也可以传递热量,但是,其传递的热量不足以影响整个日冕温度,只能影响日冕的部分区域。否则,就观察不到它的存在。太阳表面和日冕之间是存在许多磁场束或者磁毯,但它只是高温带电等离子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太阳两极的喷射能量特大,理应形成两个耳状高温气体球。但是,由于受到太阳系旋涡力的制约,大部分喷射物质要流向赤道,从而形成日冕。两极的喷射物质温度特高,日冕的温度当然要比光球层和色球层的温度高得多。这些喷射物质推波助澜,前缘热浪导致光球层部分气体的鱼跃,产生黑子群,并且向赤道移动。当前缘热浪到达中纬度区域时,黑子数量最多,日冕形状整齐;当前缘热浪到达赤道时,黑子数量最少;当前缘热浪在赤道上碰撞时,黑子全部消失,日冕沿赤道向外延伸。日冕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是因为核心物质要喷射到一定高度,然后发散,向外传递热量。就象空中焰火爆炸,爆炸处的温度应该最高。
太阳的能量喷射取决于自转的速度,自转得越快,喷射得越强烈。这种现象已在双星系统中被发现。
 [48楼]  作者:cuizhenshan  发表时间: 2009/06/14 12:24 

老袁,祝贺你,这些内容很可能为人类的探索注入了新鲜血液。

※※※※※※
《CZS时空论》网址: http://cuizhenshan99.blog.163.com/ ; http://hi.baidu.com/cuizhenshan99 ;
[楼主]  [49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6/20 09:23 

在太阳喷发的极大期,黑子数达到极大。日冕两极与赤道的高度一致,形状整齐。因为受日冕的约束,色球的形状与日冕类似。在太阳喷发的极小期,黑子数达到极小。日冕在两极变小,在赤道处向外延伸。而色球的两极则比赤道厚了10%。当太阳喷发处于极小期时,两极的喷发物质少,两极的日冕相对应该较薄弱。所以,色球在两极的厚度略大些。在赤道处,两极喷发的物质刚好相遇,日冕自然向外延伸。当太阳喷发处于极大期时,形成日冕的喷发物质从两极向赤道推进,日冕显得整齐一些。所以,色球的厚度相对均匀些。
太阳风是太阳喷出的以质子和电子为主的粒子流。以两极的喷发为最剧烈。喷发力来源于太阳系的喷力(含磁力和斥力),物质沿喷力方向前进。同时伴有强大的磁场,干扰行星系。粒子喷发和磁场的产生是伴生现象,不是粒子喷发产生了磁场,也不是磁场推动粒子喷发。据观察,太阳风离开极区逐渐加速。其实,不是太阳风加速,而是速度就是那么大。离极区近的地方的太阳风之所以速度较小,是因为所看到的并不是垂直于太阳表面的太阳风,而是受太阳系旋力的制约流向赤道的太阳风。
总之,太阳浅层核聚变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向外传递,形成太阳的光球层和部分色球层。核心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不容易传递出去,就会沿自转轴从两极定期喷射,产生太阳风。由于受太阳系旋力的制约,部分喷射物质要流向赤道,形成日冕。从两极喷射出来的核心重核聚变产生的物质温度比浅层氢聚变传递出来的温度高得多,所以,日冕的温度就比光球层和色球层的温度高得多。
轩辕十四是一颗快速自转的恒星。其两极的温度达到15100摄氏度,比赤道高5100摄氏度,因而也比赤道亮了5倍。织女星的赤道地区比其它地区暗淡得多。两极的温度比赤道高2300K。这足以证明恒星冕的高温是因为两极喷发物质向赤道降落的缘故。
恒星的喷发有时非常剧烈,从两极看起来,好象爆炸,变成超新星。但实际上,从赤道方向看,就是两极大喷发。所以,行星状星云具有多种形状。蚂蚁星云、蝴蝶星云都是行星状星云。I型超新星不含氢(喷发前后都不存在氢元素),说明恒星系的氢已经全部聚变了。喷发后也无法产生氢核聚变,只有一片明亮的星云,好象恒星全部炸掉了。其实旋涡中心仍然有一颗尚未发光的暗物质星球。II型超新星含氢,说明恒星系的氢没有全部聚变,喷发后仍可以迅速产生氢核聚变,在一片明亮的星云里仍然有一颗闪烁的新星。好象恒星没有全部炸掉,中心留下了一颗密度特大、能量特大的星核即新星、中子星或者黑洞。其实,新星只是恒星露出来的核心,中子星也是原恒星喷出了中子流,并不是什么由中子组成的星球。宇宙中根本没有由中子组成的星球。脉冲星也是恒星露出来的核心。其喷流流量小、速度大、旋转快,又没有什么约束,容易发生摆动。其光束扫过地球,好象恒星发出的脉冲。至于黑洞,与超新星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太阳就是一颗II型超新星的新星。如果从银河系的另一侧来观察,太阳大喷发时就成为一颗II型超新星,中心的太阳也是一颗新星,说不定还是颗中子星呢!
[楼主]  [50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6/27 08:55 

太阳的死亡
太阳的爆炸就是死亡,是一种革命性的改朝换代的方式。在太阳系中心,还会再形成一颗新的太阳。就象一代皇帝消失,还会产生新的皇帝一样,太阳也会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直到变成白矮星。现在的太阳至少应该是第三代恒星。
流行理论认为:白矮星是死亡了的恒星。这一点是对的。但流行理论又认为白矮星引力仍然很强,能够吸引伴星的物质──氢,在表面再次发生核聚变,然后爆发成新星。这多少有点牵强。试想,白矮星之所以成为白矮星,是因为其引力较小、外围无轻元素补充所致,哪来这么一个含氢丰富的伴星呢?更何况,即使有这种情况,获得轻元素的白矮星也难以在表面发生核聚变,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莫名其妙的白矮星爆发和新星诞生了。白矮星是太阳的晚年。由于旋涡力小,轻元素少,难以形成可以发光的恒星。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核聚变。白矮星里依然有核聚变,甚至还有核裂变,所以,它仍然发射无线电波。等到白矮星冷却下来,太阳就彻底死亡了。白矮星只能在自己的领地里默默地绕银河系旋转,尚在的行星也会继续绕这个白矮星运行。但随着宇宙的膨胀,太阳系迟早会消失。那时幸存的行星就会完全脱离太阳系,各自独立地运行。
[楼主]  [51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7/02 18:27 

太阳的磁场
同样具有大磁场和小磁场。所谓大磁场就是太阳系的旋涡力赋予太阳的不能常常变化的较弱的磁场,两极的略大一些。所谓小磁场就是太阳自身运动形成的常常变化的较强的磁场,黑子的磁场最强。
连接太阳正负极的轴叫磁偶极轴。磁偶极轴并不总是与太阳自转轴重合,而是与太阳活动有密切关系。当太阳活动极小时,磁偶极轴与太阳自转轴方向一致,与赤道面垂直;当太阳活动极大时,磁偶极轴与太阳自转轴方向垂直,与赤道面平行;当太阳活动由极小变成极大时,磁偶极轴由与太阳自转轴方向一致逐渐变成与太阳自转轴方向垂直。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太阳小磁场。它是两极物质喷发形成的,与太阳的大磁场或者地球的磁场形成的原因不一样,不是自转形成的。两极物质喷发越大,太阳小磁场就越强;反之,两极物质喷发越小,太阳小磁场就越弱。当太阳物质喷发小时,喷发方向与太阳自转轴方向基本一致,产生的太阳小磁场方向也与太阳自转轴方向基本一致并且比较弱,磁偶极轴与太阳自转轴方向就基本保持一致,与赤道面垂直;当太阳物质喷发大时,喷发方向与太阳自转轴方向不完全一致,有时就是垂直的,产生的太阳小磁场方向也与太阳自转轴方向不完全一致甚至垂直并且比较强,磁偶极轴与太阳自转轴方向就有一个夹角甚至垂直。赤道附近喷出的太阳风远比两极的太阳风小,但测出的磁场强,对地球的危害大,主要是因为它直对着地球。
太阳磁场产生的理论主要是发电机理论。上个世纪科学家们提出了旋涡运动与环向场作用产生极向场的机制,应用了平均场理论和现代计算机,依据观测资料,丰富和发展了太阳发电机理论。其中,主流发电机模型是界面发电机和通量输运型发电机。 这些模型能够解释一些太阳的磁现象。但是,由于他们都没有很好地理解环向流、子午流以及黑子的运动机制与起因,既照顾这个,又照顾那个,搞的模型看起来很全面,实际上不对症。更不应该的是,竟然不考虑太阳核心的作用。
旋涡论认为:太阳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系的旋涡力的作用和太阳的自转。当 太阳系旋涡力形成原始太阳的时候,就已经把太阳旋涡的力赋予了太阳。这个力就包含了太阳磁场力。太阳旋涡力的旋力旋聚太阳,喷力喷发物质。因为喷发的物质粒子带电,所以,我们测到了太阳的磁场。太阳的大部分带电粒子在太阳里,太阳里的磁力线远比外面的密。站在南极向北看,太阳右旋,相当于电子右旋。根据我的左手球体法则,四指弯曲指向电子运动的方向,拇指即指向磁场N极的方向。产生的磁场N极指向地理南极。这个磁场的能量远比银河系磁场在此处的能量大,足以抵消银河系磁场的影响。这就是太阳的大磁场。
2002年12月,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太阳的大磁场主导着太阳的活动。大磁场既可减缓又可加速太阳的旋转。之所以具有大磁场,是因为太阳在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太阳转动得快,说明近银心,当然大磁场就强,太阳的活动就强烈。太阳转动得慢,说明远银心,当然大磁场就弱,太阳的活动就不那么强烈了。说“大磁场主导着太阳的活动,大磁场既可减缓又可加速太阳的旋转”是不全面的。太阳的磁场弱了,看起来,太阳的活动也弱了,黑子也少了。当然,地球的磁场也变弱了。
至于太阳的小磁场则是非两极喷发的产物。哪里有喷发,哪里就有小磁场,小磁场的方向主要是径向。所以,太阳的表面上磁场很强也很乱。但是,无论如何,太阳表面上的磁力都应该是指向赤道的,而原子物质则会流向两极。因为原子物质不受磁力的影响,只受重力的影响,就像地球上的空气会流向两极一样。
太阳的磁场各向异性。就是南北两极的磁场强度也不一样大,具有不对称性。这是由于太阳在轨道上运行时上下波动。当太阳赤道向南偏离轨道面时,北半球旋转速度加快,北极喷发变大,北半球磁场变强,而南半球旋转速度变慢,南极喷发变小,南半球磁场变弱。反之,当太阳赤道向北偏离轨道面时,南半球旋转速度加快,南极喷发变大,南半球磁场变强,而北半球旋转速度变慢,北极喷发变小,北半球磁场变弱。太阳不断地波动,磁场就不断地变化,太阳的活动也就不断地更替。
[楼主]  [52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7/04 11:10 

今年,太阳是个平静年。黑子好久不见了。我的理论认为黑子是太阳两极的旋转喷发,然后旋涡向赤道运动,被人们看到了。最近,美国的天文学家的发现证明了我的观点。6月17 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太阳在极区附近产生喷流。“喷流会缓慢地从极区迁移到赤道,当喷流达到22度的临界纬度时,新的太阳黑子就出现了。”太阳的活动周期是22年。原因可能是轨道的大波动。黑子磁极的反转则有可能是有的黑子落向赤道方向,有的黑子落回去了。
[楼主]  [53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7/08 21:44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上出现的暗黑斑点,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之一。几百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谜。如:黑子为什么是黑的?成对黑子的磁极为什么相反?黑子为什么只向赤道移动?黑子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等等。作者根据旋涡论提出一种新的物理模型,以抛砖引玉。
1、黑子的特征
(1)黑子的结构
黑子由较暗的核心──本影和围绕着的较亮的晕环──半影构成。据最新观察,太阳黑子外围是明亮的丝状、低温等离子体气流旋涡,旋涡中心是一个黑色的洞。
(2)黑子具有较强的磁场
黑子的磁场强度一般为1000~4000高斯,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磁场强度与黑子面积成正比。磁力线垂直穿过本影,与半影呈一水平夹角,而逐渐与太阳平面平行。磁力线的扭转和旋涡结构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强。
(3)黑子磁场的极性不同
黑子磁场以双极为多。靠近赤道的叫前导黑子,紧随其后的叫后随黑子。在同一太阳活动周中,前导黑子的极性与后随黑子的极性相反,北半球的前导黑子的极性都相同并且与南半球的前导黑子的极性相反。
(4)黑子中有物质旋转流入流出
黑子具有埃费希德效应,高能粒子沿洞壁上及半影里的磁力线旋转流出或流入。据观察,粒子向太阳内部流动时,一开始速度较小,当到达距太阳表面4800公里处后,速度突然加快。粒子旋涡位于半影里,本影里物质比较稀薄且透明。前导黑子与后随黑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南、北半球的前导黑子的自旋方向也相反。
(5)黑子周围的气体温度很高
2000年9月的太阳黑子群AR9169的黑子周围围绕着的气体温度高达100万度,而黑子的温度只有4000度。
(6)黑子主要在纬度30°附近出现,逐渐向赤道靠近并消失。黑子出现之前,光球上先出现光斑,色球上先出现谱斑。谱斑区出现局部磁场,可以看到一些微黑子。黑子刚刚出现时是一个小黑点,逐步发展成四周密布小黑子的极性相反的两个大黑子,较多的黑子组成黑子群。黑子群上空常常产生一些暗条、日冕凝聚和耀斑等太阳活动现象。黑子在分裂之前会出现跨越本影的亮桥。
[楼主]  [54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7/23 21:10 

(1)黑子产生的原因
太阳内部氢、氦核聚变产生的一部分能量可以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的方式传递出来,形成太阳的真实表面──光球。然而太阳核心重核聚变以及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却无法通过上述方式向外传递,积聚的能量只能通过高能粒子的喷发来释放。耀斑、日珥、黑子和太阳风都是这种高能粒子的喷发现象。但黑子又与其它几种有所不同。就喷发速度和能量来说,黑子和耀斑相近而比日珥和太阳风小;就喷发方式来说,黑子的旋转速度比其它几种都大。正是这种高能粒子的高速旋转喷发和回落在太阳表面形成了黑子。所以,黑子具有较强的磁场。
(2)黑子的真实结构
这种旋转喷流从光球内喷出,又落回光球,在光球表面形成黑洞似的只有磁力线没有粒子的本影和洞边缘的既有磁力线又有粒子的半影。磁力线主要集中在本影里,粒子旋涡则位于半影里,高能粒子沿洞壁上及半影里的磁力线运动。旋转喷流离开光球表面后,立即扩散,与色球混为一体,因而表现不出温度的差异。2003年10月,太阳上的黑子发生日闪,随之出现了强烈的物质抛射事件。速度极大的粒子流扑向地球。证明黑子就是太阳表面上的旋转着的高速粒子喷流。
(3)黑子的类别
如果旋转喷流原地落回,就会形成单极黑子;如果旋转喷流落向异地,就会形成成对黑子;如果旋转喷流能量特大且落向异地,就会形成成对大黑子群,中心的黑子面积大,外围的黑子面积小。
在引力的作用下,旋转喷流重新落入靠近赤道的光球表面,形成极性相反的黑子。因为粒子从后随黑子旋转喷出,落向前导黑子,两者旋转方向相反,所以,前导黑子的极性一般和后随黑子的极性相反;由于太阳南、北两半球旋涡的旋向相反,粒子旋转喷流的磁性当然也相反,所以北半球的前导黑子的极性都相同并且与南半球的前导黑子的极性相反。而在随后的太阳活动周中,前导黑子的极性与前一周的刚好相反则可能是由于阶段划分的原因。
[楼主]  [55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7/27 21:21 

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冰火两重天”是说小行星带里侧多为火成岩,外侧满是冰球状的天体。最近的《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说,这一现象是因为冰球状的天体是外来的。由于行星的影响,太阳系外围的一些冰球状天体被弹射到小行星带上。我认为这个模型太离谱了。小行星带之所以“冰火两重天”是因为其所处的位置。本代太阳系形成时,小行星带离刚形成的太阳很近,地球还没有出世。太阳发出的热灸烤行星。火星上的冰化成水蒸汽逃逸。小行星带的里侧也是如此,只剩下岩石。而外侧依然如故,还是冰雪。火成岩是在原始太阳里形成的,不是后来烤出的。即使外侧的冰球里依然包着火成岩。木星以外的天体里也包有火成岩。英美科学家们的新解释不对,小行星带应该是没有形成行星的葡萄胎。
[楼主]  [56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7/31 21:53 

4、有关现象释疑
(1)黑子为什么在纬度30°附近出现,在赤道附近消失?
黑子主要在太阳的两极或两极周边出现。由于角度的原因,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它。只有在30°附近,才能看清楚。以至于错误地认为黑子主要在纬度30°附近出现。两极太阳风以极高的速度从两极向赤道推进,从而推动已形成的黑子沿外磁力线向赤道靠近。在赤道附近,太阳的磁场强度最小,两极太阳风会合后沿赤道径向扩散,高能粒子的高速旋转消失,黑子就消失了。
(2)成对黑子的磁轴为什么与赤道夹角30°?
因为粒子喷流落向日面时,在空中的东向运动的速度比向赤道移动的速度大一些,而成对黑子的磁轴方向正是这两个方向运动的合成。所以,与赤道呈一定的夹角,就象舟楫横渡河流,航线总与河岸呈一定的夹角一样。
(3)南、北半球前导黑子的极性为什么相反?
因为喷发物从两极喷出,向赤道下落。从地球看太阳。北半球的后随黑子是左旋喷发旋涡,喷出后落向赤道,形成前导黑子。因为前导黑子是左旋喷发旋涡物质下落形成的旋涡,所以是右旋。同样的道理,南半球的后随黑子是右旋喷发旋涡,喷出后落向赤道,形成前导黑子。因为前导黑子是右旋喷发旋涡物质下落形成的旋涡,所以是左旋。这就是在南半球会形成左旋前导黑子;在北半球会形成右旋前导黑子,南、北半球前导黑子的极性相反的原因。
(4)黑子的活动周期为什么是22年?
因为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之一。太阳的活动周期是11年。在高峰年,太阳内部积聚了10年的核反应能量突然大喷发,黑子就特别多。在平稳年,太阳核裂变能量已经释放,黑子当然就少了。
[楼主]  [57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8/04 22:09 

总结一下我和主流观点不一致的地方:
1、太阳黑子是太阳内高速粒子向两极旋转喷发和回落造成的一种旋涡现象。
2、太阳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系旋涡力的作用使太阳自转。自转引起的物质旋聚和摩擦产生电子。含有电子的物质向两极运动形成磁场。
3、太阳的爆炸就是改朝换代。老的死亡,新的诞生,并不是太阳没有了。
4、太阳的核心不会自动向内坍缩。不会变成中子星。
5、太阳核心重核聚变产生的物质从两极喷射出来,又落向赤道,形成包着太阳的日冕。核心重核聚变产生的物质温度比浅层氢聚变传递出来的温度高得多,所以,日冕的温度就比光球层和色球层的温度高得多。
6、太阳目前的燃料不仅有氢,还有氦、锂等。产品也不仅是氦,还有锂到铁到镭等。
 [58楼]  作者:221.7.242.*  发表时间: 2009/08/05 11:48 

我怀疑宇宙旋涡根本就没有那么简单。
以前我看电视时说:在九几年的时候(好像是这个时间,忘了!)有的人和火箭被旋涡卷进去过,但再也没出来过,这个问题连科学家都认为是个谜,我怀疑那个旋涡会不会通向别一个世界呢?或者说是不是外星人住的呢?还是是神仙?
[楼主]  [59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8/07 22:21 

第四篇 旋涡与星系
第一章 旋涡中的星系
一、星系新模型──旋涡模型
1、星系的形态
1925年,著名天文学家哈勃发现:绝大多数星系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核心,整个星系则对这个核心表现出旋转对称性。虽然这些规则星系可分为“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两类,但是,“椭圆星系”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旋涡星系”。即自转速度趋于零的“旋涡星系”。同时,哈勃在1922年确认了发射星云和反射星云的差异,证明了反射星云的辐射源是某个与之成协的恒星。哈勃基本上确定了星系的形态。但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出现一个比较合理的星系模型。
通过查阅许多资料,我认为星系的主要形态有以下几点:
1)核区存在着高速分子双极外向流
科学家们研究认为:在星系核区存在着明显的高速分子双极外向流和大尺度的速度梯度。
据此,可以认为:星系中心的核区经常沿两极向外喷射高速分子流。
科学家们还发现:γ暴时,有火球向外膨胀。从美国太空总署发布的有关星系照片及有关资料来看,这种膨胀具有方向性。即沿两极向外膨胀。
2)核区存在着部分物质回流
在火球向外膨胀过程中,中心区域的压强自始至终都远小于外部的压强,中心很大区域几乎都为真空,由于存在负压,一部分物质向内流动,形成回流。
物质回流与火球膨胀相互矛盾。一个膨胀的火球,中心区域的压强无论如何不应该远小于外部的压强。中心几乎真空导致一部分物质回流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是,膨胀和回流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或者不在同一个方向上。膨胀发生在两极;回流则发生在星盘上。
3)星系损失质量
天文学家们还发现:分子双极外向流都比较强,质量损失率比较大。在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上发现了类星体,这些类星体很有可能是星系喷射物形成的。可见,分子双极外向流损失星系的部分质量。
4)恒星盘风驱动分子双极外向流
星系红外源位于外向流主轴附近、红蓝翼的交界处,应该是外向流的驱动源。高速分子双极外向流由强烈的恒星盘风所驱动。但也有人分析表明,源的辐射压不足于驱动外向流。我认为:分子双极外向流的驱动力在辐射源中,但力的来源应该在恒星盘上。
[楼主]  [60楼]  作者:yuanyg4200  发表时间: 2009/08/11 21:37 

星系的旋涡模型
种种现象表明:星系是一种旋涡。旋涡具有旋涡力。旋涡力可以人为地分为旋力和喷力两种力。旋力作用在星系旋涡平面上。涡面上所有星球和星云物质都在旋力的作用下沿旋涡运动的方向公转、自转和进动,并向旋涡中心靠近即回流。喷力作用在星系中心。回流的物质被喷力加速,象炮弹一样从两极喷发出去并发生膨胀。物质的喷发导致星系物质的减少和旋涡的变小。
假设:星系之所以旋转是因为它们都处在旋涡中。旋涡具有旋涡力。旋涡力控制着旋涡中的一切物体,包括星系。
现在提出星系的旋涡模型:
1)旋涡的涡面是星系的主体
以银河系为例,银盘是银河系的主体,主要由四条巨大的旋臂环绕而成,最厚部分大约六千光年,从外围向边缘厚度越来越小。银盘以里的中央突出部分是一个由高密度的恒星组成的明亮的球体,直径约为一万光年。黑洞就藏在中央突出部分的中心。银盘之外的边缘部分还有一个运动速度相当缓慢的薄薄的物质环。
银河系旋涡里物质充足,在旋涡力的作用下,绝大多数物质都要向旋涡中心聚集,堆积成球体。外围物质也在向中心聚集,但速度和规模偏小,看起来运行轨道好象不变。太阳系就处于这样的位置。边缘部分的物质受旋涡力的影响较小,从微弱的公转和自转中可以勉强看出其归属。
2)旋涡的中心是星系的心脏
旋涡中心的旋涡力最大。旋进来的星球在这里被转化为高速粒子喷发出去,就象人的心脏,一边从星系的静脉──银盘里旋吸血液──粒子,一边向星系的动脉──两极方向的银晕里泵送血液──粒子,形成两极物质喷流。两极物质喷流所到之处都是星系的势力范围。此范围内可以有物质,也可以没有物质。没有物质并不意味着有暗物质。银晕里的粒子绝大部分又落回银盘,参加下一次的物质大循环。高速喷发的粒子形成视界。视界以里就是黑洞。视界以外是黑洞的吸积盘。再向外就是大质量恒星区。由于星系中心的旋涡力太大,所以,大质量恒星形成得快,死亡得也快。这些恒星非常巨大、非常炽热,发出蓝色的光,象是宇宙喷泉。它们的生命都很短暂,很快爆发成为超新星。超新星依然生命短暂,会再次爆发成新一代的超新星。
星系的心脏是中空的。空的地方就是黑洞。Χ射线、γ射线沿着洞壁向两极喷发。这种喷流时断时续。有时为细长形,有时为双锥形,有时为双球形,长度应该与旋臂相同。喷流由近光速的粒子组成,Χ射线、γ射线只是其中之二。
星系一般只有一个星系核。棒旋星系的星系核可以看做一对连体婴儿。这是与生具有的,是两个旋臂的里段进入了星系核,因而具有车轮式旋转方式的体现,不是两个星系的合并。对照一下四旋臂的银河系就会理解了。两个星系的合并一般要分出主仆。不规则星系还没有出现星系核。
星系两极方向的银晕也是星系的领地。在喷力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喷发星云就会产生旋涡,诞生新恒星。这些恒星的金属含量比星系盘里的恒星低得多。
3)旋涡的外围是星系的恒星密集区
旋涡的外围是正常恒星的摇篮。在这里恒星规则地排布着。离中心越远,恒星数量越多,质量越小,温度越低,寿命越长,运动速度越慢,行星越多。旋涡的外围具有两个、四个或更多的旋臂。旋臂是变化的。随着物质的旋聚,靠近中心的旋臂会旋向中心,逐渐消失。当然,远离中心的旋臂会逐渐向外扩散。
银河系是一个标准的旋涡星系。恒星密集区的外边界是一个由恒星组成的大圆环。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91509151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