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泉先生,我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志,我认为要证明相对论的错误、并不在于多搞新的实验、而是在于对过去成功的实验的认真分析。
我也并不是看到了斯托克斯的拖住以太的观点才形成拖曳观点的,而是早在20来年前就考虑到了光行差现象与迈-莫实验结果不矛盾,从书本上看到斯托克斯的拖住观点是在其后10来年的事。 是的,封闭的汽车内的声波与外面的声波是一次突变,比如,垂直冲击地面的平面声波,对于运动的汽车车顶、应该是有“声行差”的(偏前一个角度冲击车顶),于是,传到封闭车厢的空气就保持斜向传播了——这你我认为是无疑的吧!可爱因斯坦等人就犯了这么一个低级错误,他们认为传到车厢内、是垂直车厢底版传播的,以此说明、如果地球拖住了以太,在地面上就看不到光行差——那样被人吹捧得逻辑思维至高无上的伟人、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你说可笑不。 汽车内的空气和汽车外的空气相对折射率为1,按折射定律、没有折射偏向法线或偏离法线,入射角(即“声行差”角)等于折射角。运动的汽车与外面静止的空气的界面是一次性的明显。正如你30楼所说,地球拖曳以太层是由下向上减弱,没有明显的分界面。我认为那不要紧,因为“内以太”与“外以太”的相对折射率是1,光行差角也就是折射角,在微弱拖曳的顶层,内以太与外以太只有微弱的相对运动,就光行差角也是微弱的、在内以太的折射角也是微弱的,到了深入的另一层次,这层与上层又有新的相对运动,又将产生新的光行差角,新的光行差角加上前一层已有的折射角,就是对这一层的入射角,折射角又与那入射角相等(其实,这样的层次是不明显的,逐步加大的折射不是折线而是曲线),这样的渐变(不是汽车声波那样的突变)如果到了接近地面,以太被地球完全拖住,则地球运动所对应的光行差角(20.47″)就全部转化为折射角了,如果到接近地面以太还没有被完全拖住,那么,迈-莫实验结果就还有微弱的以太风,但站在地面的人是能看到完整的光行差的,其中包括以太中的折射角和以太风部分的少量真实光行差角. 曾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