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破解沈博士的三个法宝 下一主题:中日双向法时刻比对---Sagnac效应
 [31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6/24 22:13 

也许这个老董是装糊涂,呵,不过老董是相对论巴的头呀,影响可不小,
而且我认为只要是注重实证的人,都值得大家以理相待?
 [32楼]  作者:酸草莓评论家  发表时间: 2008/06/24 23:05 

黄新卫:

从酸草莓评论家提供的图片看,他还没有想明白,如果光相对闭合光路的速度是c,该怎么解释存在相位差。
---------------------------------------------------
同时出发速度是c两列光相遇,因存光程差(举例说恰好差1/4个波长的距离),而产生相位差,不是吗?
相位差生成利用这原理制成的仪器常用于检测精细平面加工。

 [33楼]  作者:酸草莓评论家  发表时间: 2008/06/24 23:36 

 [28楼]  作者:yanghx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修改来源删除

另外就是与“环路包围的面积无关”,这一点也很重要,
--------------------------------------
又被忽悠了吧,环路包围的面积又不是sagnac效应推导必要条件(必要数据)!那当然与sagnac效应无关了.

sagnac效应推导到最后才用圆环面积S简化替代式中出现的 圆周率*R*R

 [34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6/24 23:47 

这没错,可是在此实验之前可没有人怀疑过sagnac与“环路包围的面积无关”,
以前的三角形、四边形光路也都遵从sagnac与环路包围的面积相关,
 [35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5 08:55 

我以前不熟悉迈克尔逊-盖尔实验,后来看到网友我如下文字:

===================================
在1925年由迈克尔逊-盖尔合作完成的著名实验中(如图二所示,其中的速度箭头方向,都是指地面的以太漂移方向),整个光路是一个约为339×613平方米的矩形闭合回路,光束从激光器光源出发,经半透镜A分为两路,分别经反射镜BCD和DCB返回A点再进入荧光屏。由于在AB段与CD段之间向东运动存在的速度差异,使整个系统处于转动状态,因而双向光束经同一距离而出现=====时间差======进入荧光屏形成干涉条纹。
======================================
我大为不解,难道没有“时间差”就不会形成“干涉条纹”了?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36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5 08:59 

对【31楼】说:
我没有必要装糊涂,我真的不知道迈克尔逊-盖尔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我从来没有找到过相对地球静止不转动的激光陀螺可以测量地球自转速度的资料。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37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5 09:04 

在网友介绍的迈克尔逊-盖尔实验中有如下文字:
---------------------------------------------
而在D向A传递则要向西偏转同样值,反向传递的光速偏转刚好相反,
===================================
这是不可能的,固定在地球上的俩镜子之间的光斑不会移动,不论地球自转或公转的速度有多大,也不论是否存在以太风。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38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6/25 17:19 

sagnac效应可以表现为时间差Δt也可以表达为相位差Δφ,转换公式为:
Δt/T=Δφ/2π
其中T是光的周期,

对于“迈-盖实验”确实一时还找不到详细的资料介绍(英文的也还没有找到),
如同sagnac效应一样,似乎是被一些人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可以先考虑一个比较简单的情况:
围绕极点做一个多边形光路(静止于地面),反射镜可以任意的多,于是接近一个圆形光路,
极点在这个圆形光路的中心,这样由于存在地球自转,
两个方向的光从同一点A出发,再回到A点的时间就会不同,这个时间差(或相位差)就是sagnac效应,
这不是假设,“迈-盖实验”已经证明了的,
只不过他们的多边形光路不是设在极点,而是在芝加哥,这就要换算出当地的地球自转角速度分量,
这些都是初等物理的简单运算,相信前辈们不会在这上面出错的,
而就他们当时的装置,换算后的结果是应该出现236/1000的相位差(我们自己有时间也可以演算一下看),
实际的测量结果是230/1000(干涉条纹移动量为0.230),
这点误差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了,其精度就现在看也算不错了,
具体参见刘志波、刘岳泉提供的英文资料:
http://www.mathpages.com/rr/s2-07/2-07.htm


以下资料也可以参考:

《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北方交通太学挑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维叙北方交通大学 简水生

“12年后的1925年, A1bdrt Miohelson和Gale两人,将8km 长的下水管道抽空后,
建成一个巨大的Sagnac干涉仪。借助于当时能检测十分之一干涉条纹变化的探测仪器,
测出略高于地球自转15度/hr的转动速率。”


《光电惯性技术发展现状》
http://www.defenseonline.com.cn/gfjs/jygd/jygd2000-12-1.htm

“零偏不稳定性(有时也叫作零偏漂移)与零偏偏位不可混淆。零偏偏位是陀螺
在没有围绕敏感转轴旋转时错误指示出的微小旋转速度。比如在地面导航系统的应用中,
当车辆静止时,可以通过测量计示旋转速度来估计零偏偏位值,只要知道了这个值,
就可以从陀螺输出中将之减去,而获得准确的旋转速度。

一个光纤陀螺制造商讲述,在这项技术的早期,公司的工程师困惑于高质量和高灵敏度陀螺
生产的固定而无法解释的计示结果,一个被告知该现象的外行人员发现,这个值与地球旋转
导致的某种东西相对应。在精确的应用中,这种现象能够导致15°/小时的输出。”


 [39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6/25 19:14 

对【38楼】说:

    当年居然还有一个8km长下水管道被抽空的实验,我可又是第一次听说了,能“测出略高于地球自转15度/hr的转动速率”可见实验精度之高。事实上地球的自转周期是86164.1秒,干涉条纹的移动量理论值是每小时15.041度。他们先期的那个著名的“339×613平方米的矩形闭合回路”,一直找不到所使用的光波波长数据,这个回路也有1.9km光程,道理上是不会产生0.006个条纹误差的,很可能是因为光波波长数据选择误差所致。

.

    很可惜,这一次的“科学”给人类所开的玩笑实在是太大了,Miohelson穷其一生所有一切探索的以太漂移,被他两次找到后就都这么轻易地放弃了,这样的伟大科学家居然远没有普朗克他们的名气大!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楼主]  [40楼]  作者:黄新卫  发表时间: 2008/06/25 20:14 

对【32楼】说:
【同时出发速度是c两列光相遇】,这个c是相对哪个参照系的?是相对光纤的吗?

※※※※※※
《从真实同时推导出有别于伽利略和洛伦兹的新变换》http://bbs2.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newphysics&message=10472
 [41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6/25 22:10 

M-G实验是用的碳弧灯,


这是Wikipedia的解释:

《Michelson-Gale-Pearson experiment》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elson-Gale-Pearson_experimen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The Michelson-Gale-Pearson experiment (1925) is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and the Sagnac-Interferometer which tests the theories of special relativity and luminiferous ether along the rotating frame of Earth.

The aim was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has an effect on the propagation of ligh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Earth. The Michelson-Gale experiment was a very large ring interferometer, (a perimeter of 1.9 kilometer), large enough to detect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Earth. Like the original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the Michelson-Gale-Pearson version compared the light from a single source (carbon arc) after travelling in two directions. The major change was to replace the two "arms" of the original MM version with two rectangles, one much larger than the other. Light was sent into the rectangles, reflecting off mirrors at the corners, and returned to the starting point. Light exiting the two rectangles was compared on a screen just as the light returning from the two arms would be in a standard MM experiment.

The outcom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hat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Earth as measured by astronomy was confirmed to within measuring accuracy. The ring interferometer of the Michelson-Gale experiment was not calibrated by comparison with an outside reference (which was not possible, because the setup was fixed to the Earth). From its design it could be deduced where the central interference fringe ought to be if there would be zero shift. The measured shift was 230 parts in 1000, with an accuracy of 5 parts in 1000. The predicted shift was 237 parts in 1000. According to Michelson/Gale, the experiment is compatible with both the idea of a stationary ether and special relativity. However, while the idea of stationary ether (except Lorentz's ether) contradicts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special relativity explains both experiments.


=================================================
《A NEW PHYSICS by William Day》
http://www.fnd.org/pgs/physics/newphy_rvw_halfox.htm

Michelson and Gale (in 1925) reported on an improved experiment designed to test: “Theory of the effect of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the velocity of light as derived on the hypothesis of a fixed ether.”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in which “…two hundred and sixty determinations…” were made were positive.

The observed results were 0.230 +/- 0.005 (fringes)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0.236 +/- 0.002 fringes. An amazingly close agreement between observations and theoretical prediction. Dr. William Day reprints the Michelson-Gale report in an Appendix to his book for which this reviewer applauds the author! Ask yourself the question, “Why do the scientific professors teach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the early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and ignore the extensive data and high accuracy of the Michelson-Gale report?” You will probably consider the same explanation as this reviewer and, I believe, Dr. William Day has reached. The Michelson-Gale data did not fit the currently-accepted model of physics, therefore, the data was ignored and, unfortunately, still is. Dogma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acts in some cases. Fortunately, Day’s model of Physics is free of dogma and explains many of the unexplaine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that are unexplained by current physics.


特别注意到下面这段:
“Why do the scientific professors teach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the early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and ignore the extensive data and high accuracy of the Michelson-Gale report?”

看来国外也有与我们一样的疑问:为什么教授们总是讲授M-M实验的零结果,却忽略了高精度的M-G实验?


======================================================
这里有一些M-G实验的介绍和计算方法:
http://renshaw.teleinc.com/papers/ph97fi1/ph97fi1.stm


看来只有慢慢搜索这个M-G实验的碎片,逐步拼凑、还原出较完整的历史实验资料了,

 

 

 [42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6/25 23:33 

对【41楼】说:

    前面的内容还没看,最后提供的链接文章>我早已收存并做了翻译,但原文找不到了,这篇链接是我收存的那篇文章经修改后再发表的,简单对比了一下可能只增加几个图片(图1和图5,其他还没看)。

.

    关键是文章中关于迈-盖实验的数学证明,我的原始论文就是参照他这方法证明的,后来受到龚益群的质疑(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有些牵强附绘),最后终于被我攻克这个难题而获得了现在论文中的结果,所以我说 我的论文> 是对迈-盖实验八十多年以来唯一完成的严格数学证明。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3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09:56 

假如地球自转“完全不能曳引光煤质”,在地球两极,相对地球静止的激光陀螺能够导致15°/小时的输出,在赤道上时,能能够导致0°/小时的输出.

.
在不同纬度应有不同的效应。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44楼]  作者:酸草莓物理学家  发表时间: 2008/06/26 10:12 

对【40楼】说:

这从光程差分析,那是从静止坐标系分析的了

基于分光器(光源)、干涉屏也是随光纤转动的(与光纤静止不动),那,若从站在转动光纤上观测分析,那我也想想看用经典理论如何得出sagnac效应的。

 

 [45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6/26 10:21 

对【41楼】说:

According to Michelson/Gale, the experiment is compatible with both the idea of a stationary ether and special relativity. However, while the idea of stationary ether (except Lorentz's ether) contradicts the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special relativity explains both experiments.

这句话是关键。

另外,你怎么能看wikipedia???

 [46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10:23 

若从站在转动光纤上观测分析,那我也想想看用经典理论如何得出sagnac效应的。
-----------------------------------------
在仪器系,(经典理论的观点是)正反光速大小不一样,照样得出sagnac效应。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47楼]  作者:酸草莓物理学家  发表时间: 2008/06/26 10:29 

对【46楼】说:

这解释有p用啊


能解释因不同转速而产生不同干涉条纹变化吗?能测得出不同转动速度吗?

 

 [48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10:41 

对【47楼】说:

再教你一次。在仪器系:

那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的速度就应当分别为

v'=c-ωR,   v"=c+ωR。           (1)

/
环的周长为L=2πR,因而两束光在环中的渡越时间分别为

/

t'=2πR/v', t"=2πR/v"。         (2)--

/
两者的时差为△t=t'-t"=4πωR^2/c^2(1-ω^2R^2/c^2),略去二级小量,得

△t≈4πωR^2/c^2 。                 (3)

/
环路包围的面积是S=πR^2,因而上式可改写成

△t≈4ωS/c^2 。                     (4)

/
单色光的周期为τ=λ/c,因而与上述时差对应的条纹移动数目是
    △N=△t/τ=4ωS/cλ。               (5)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49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6/26 10:49 

董银立 ,
用你的拖拽理论解释一下迈克尔逊-盖尔实验吧
 [50楼]  作者:酸草莓物理学家  发表时间: 2008/06/26 10:51 

对【48楼】说:
多谢指教!
难于理解的是:
站在转动光纤上观测分析,分光器(光源)、干涉屏、光纤、观测者之间都是静止,如何得出【那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的速度就应当分别为v'=c-ωR, v"=c+ωR 】?
 [51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11:16 

难于理解的是:
站在转动光纤上观测分析,分光器(光源)、干涉屏、光纤、观测者之间都是静止,如何得出【那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的速度就应当分别为v'=c-ωR, v"=c+ωR 】?
---------------------------------------------------
你站在相对论的角度——任何系光速都相等,当然无法得出上述结果了。按照经典理论,光速C是相对光煤质的,而仪器运动无法曳引光煤质,因此在仪器系正反光速大小不等。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52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11:18 

对【49楼】说:
我不知道迈克尔逊-盖尔实验的具体结论是什么,你有没有相关资料?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53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6/26 11:23 

对【52楼】说:
详见41楼
 [54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6/26 11:35 

董引力,给你一个更详细的连接

http://adsabs.harvard.edu/abs/1925ApJ....61..140M>
 [55楼]  作者:酸草莓物理学家  发表时间: 2008/06/26 11:48 

对【51楼】说:

那么,v'=c-ωR, v"=c+ωR中的ωR即是光煤质所引起速度变化了。(首先恭喜,那静止光纤螺陀的也可测出光煤质对光曳引速度了,即测出以太了!)但因为仪器运动无法曳引光煤质,所以仪器运动不管快慢,光煤质对光影响ωR一定了,那产生不同干涉条纹变化又如何来? 



还有、此案例中,各系光速不等又如何?你把c、c/2、c/3放上去又如何?

------------------------------------------------
[51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11:16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难于理解的是:
站在转动光纤上观测分析,分光器(光源)、干涉屏、光纤、观测者之间都是静止,如何得出【那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的速度就应当分别为v'=c-ωR, v"=c+ωR 】?
---------------------------------------------------
你站在相对论的角度——任何系光速都相等,当然无法得出上述结果了。按照经典理论,光速C是相对光煤质的,而仪器运动无法曳引光煤质,因此在仪器系正反光速大小不等。


 [56楼]  作者:酸草莓物理学家  发表时间: 2008/06/26 12:01 

而仪器运动无法曳引光煤质,所以仪器运动不管快慢,光煤质对光影响一定了,那产生不同干涉条纹变化又如何来?

(本内容己修改插入55楼)
 [57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12:54 

那么,v'=c-ωR, v"=c+ωR中的ωR即是光煤质所引起速度变化了。【【ωR是仪器相对光煤质的速度】】(首先恭喜,那静止光纤螺陀的也可测出光煤质对光曳引速度了,即测出以太了!【【静止的仪器相对光煤质的速度是0,你测什么风?】】)但因为仪器运动无法曳引光煤质,所以仪器运动不管快慢,光煤质对光影响ωR一定了,那产生不同干涉条纹变化又如何来? 【【你也太笨了,你的运动无法曳引声煤质——空气,因此当你运动速度不同时,你看到的声速是不同的。】】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58楼]  作者:酸草莓物理学家  发表时间: 2008/06/26 13:55 

对【57】楼:

我从44楼下半段起一直到55楼一直站在光纤上(即仪器系)分析,你也是,你现在又想跳到那个系分析?

回到仪器系中,光煤质产生拽引速度矢量叠加上去分析!!
就从你光煤质说吧,并且仪器运动无法曳引光煤质,那么,

若光煤质各向同性(光煤质产生拽引速度各方向相等(唯一是零)……)

难于理解的是:
站在转动光纤上观测分析,分光器(光源)、干涉屏、光纤、观测者之间都是静止,如何得出【那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的速度就应当分别为v'=c-ωR, v"=c+ωR 】?
----------------------------------------------

若光煤质各向异性(光煤质产生拽引速度各方向不等),你又如何自圆其说:【【静止的仪器相对光煤质的速度是0,你测什么风?】】

我的讨论到此为止了.你57楼也不是对你自己48楼【经典物理解释】的本意解释.没意思 88

 [59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6/26 14:04 

对【58楼】说:

我再解释最后一次,如果你还不解,就不要再问我了。

假如地球上无风,当你静止时,你会发现正反声速大小相等(你测不到风);当你运动时,你会发现正反声速大小不等(好比你在仪器系正反光速不等),因为你的运动无法曳引空气。



※※※※※※
当用加速度计测量地球加速度的实验出现零结果后,无人惊呼:难道地球的加速度是零?!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当mkex-ml实验测量地球速度是实验出现零结果后,人们又何必惊呼:难道地球静止在绝对空间里?难道地球是宇宙中心?
 [60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6/27 14:27 

对【45楼】说:

其实狭义相对论是肯定无法解释sagnac效应的(当然也可以用非惯性系来回避),
广义相对论是否能解释sagnac恐怕还不一定,借用A-B实验的类比方法也存在不少问题,
总之说相对论可以解释sagnac效应可能还需要重新审视,
其实既然广义相对论也认可以太的存在,为什么不用以太的方法去解释sagnac效应呢?
一定要舍近求远,用A-B实验来间接类比?

 

以太论也要发展,当时的以太论无法解释的M-M实验不一定永远就解释不了?
只是要做出可信的解释,要有一系列实验的验证,这个在以太论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之前确实不太容易,

 

原来wikipedia要用英文检索才能看到,以前没注意到这个,
这个信息化社会里,检索、搜索信息会越来越显得重要,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81530189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