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为什么相对论迄今不能被推翻? 下一主题: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61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5/15 23:06 
 [62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5 23:38 

fuj0先生:
两个灯泡在静止系里边时间一样位置不同。但是要按照相对论把两个灯泡同时放在两个系里边,保证还是两个灯泡。灯泡在运动系的位置值和时间值都要做变换。这样就保证两个灯泡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在静止系的坐标值下边,标出对应的变换值。这样做很麻烦,不好理解。但是我们起码可以勾勒出在性对论下应该怎么画光球。
======================================
您可以试着画一下,但需要即符合相对论的两个基础,有能表达您的理解才行。如果我对您画的图能看懂,能理解即可继续讨论。如果我认为您的图不能表达您的观点或者不能返映相对论的两个基础,我会提出修改意见来。

两个光球的图,在推导出时间相对后,绝对要扔掉。因为此后我们永远不能保证能够两个球和相对论并存或同恰。
======================================
如果您认为两个光球在推导出时间相对性以后要扔掉,那么您就同时扔掉了时间相对性。您还需要用其他的方法来重新推导出时间相对性来,否则没法继续研究。

怎么想,这两个光球是行不通的。

======================================

您可能遇到了更大的疑惑,为什么不先怀疑一下相对论是否正确?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释光速不变,还原一个光球。不知道黄先生不用相对论,保证两球,会推出什么。
======================================
注意,爱因斯坦是用光速不变来创建相对论的,而不是相反。另外这里黄先生自认为是用相对论才保证两个球的,如果不用相对论,必需保证只有一个球。我还担心,您如果只用一个球,恐怕也要脱离关于按相对论讨论的约定。

 [63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8/05/15 23:54 

讨论者们的情商都很高,而且很执著、很坚韧。
 [64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5/16 02:10 

刘教授,
我没有画图软件,我描述一下。

只有X轴,没刻度,一个球。
标明球左右两侧位置和时间(X1, t),(X2,t) 。
把这些值作洛仑兹变换(X1',t'1),(X2',t'2),代表运动系的观测者用同样的表和尺观测到的情况.

把这两套值分别标在球的左右两侧。这样就可以表示两个观测者观测的情况。


你的图的模式我也想过,问题是这样

你在O系 的光球外边画两堵墙,你还能同时把这两堵墙放在O’系里边吗?相对论告诉我,两堵墙的距离应该窄一点。这样,当你把两个系画在一起时,为了同时表示两个呈现就必修再画两堵墙。这样更乱了。另外,你的图t和t’是任选的。这相当于两个观测者任意挑出两个时刻的观测图放在一起研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分开来,各看各的不就完了。把两个坐标系放在一起,画上各自的呈现,这样做只有在绝对时空有意义。所以我认为,要用相对论,两个系分开画。不要画两个坐标系再加上两个球。

还不如只画一个球,底下标两个观测值就完了。
我们只看见的是一个球,只不过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黄德民是光介质以太思想,总觉得他保住两个球是想说两个光在两个系里边跑,都是C。

这也是为什么,我老想画两个系一个球,即保证光速不变,又保证是一束光。

另外你的两次见光问题,既然你说两个波阵面在各自系传递,问什么B能看到别的系的光

 [65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5/16 04:11 

对【46楼】说:

沈博士,

AB和A'B'当然是两件事。从来没怀疑过。

我说的放在一起一个球的意思是:能不能通过改变坐标的方式,把一个球同时画在两个系里。

我通过同时标两组坐标值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66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6 06:46 

fuj0先生:
按您的想法我试画了一下,但由于存在问题不能完成:
一是用你的标注法不能表达洛伦茲变换的单向性,也就是说不能把两个系的观点同时反映出来,A系认为(X,t1)与A'系的(X',t'1)共时,但A’系却认为(X',t'1)与A系的(X,t1)不共时,你的标记法不能表达这个相对论观点。

二是您的图不能表达两参照系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其实表达洛伦茲变换最准确的二维时空图就是宋先生画的那个图,您不妨先研究研究。
目前,沈先生最知道这个讨论的要害,所以沈先生必然要保住“两个球”,沈先生也可能有办法保住,否则相对论在沈先生那就完蛋了。黄先生其实保两个球的目的就是发现了沈先生很难解决由两个球所代理的麻烦,最终逼迫沈先生放弃两个球。
fuj0先生似乎还没有看出个中利害。感觉fuj0先生对相对论似乎不是很扎实?建议您从狭相产生的原因、光速不变的假设、同时性的相对性、时涨尺缩这样的过程全面复习一下,有时人们由于更关注结果反到把基础忽视了。
多年来,沈先生从不愿讨论基础,这一次也很难躲过这个坎。

 [67楼]  作者:222.244.152.*  发表时间: 2008/05/16 08:04 

和黄德民先生、刘久明先生相比,我的性子急些。


曾云海
 [68楼]  作者:sxgdyl  发表时间: 2008/05/16 09:16 

59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5 22:43

您说的第5条之后不正确,也包括第5条问题本身吗?第5条问的是能与不能。这种问题只能依据问题选择一种答案,问题本身应该没什么正确不正确之分吧。

那么就是我的答案不正确,我回答的是“不能”,您认为我的答案不正确,那么您的答案就是“能”了,可以这样理解吗?

也就是说,您认为B在见证A’事件的同时,也看到了B事件。(这个结论先留着,等我以后再行评论)。

----------------------------------------------------

这种思路是把两个坐标系看到的客观事实割裂了,认为两个坐标系各有一套“光线”,现就按着这种思路考虑吧。你第五条之后,包括第五条的解答都是不正确的。

具体说,两个坐标系都能看到A'事件和A'事件的光,B两次看见闪光的结论是错误的。前者符合“光速不变”,后者一定违背“光速不变”,这两个答案与你的答案正好相反。

要想证明你我的答案谁正确并不难。你可以先假设“B两次看见闪光”,然后给出A'事件在两个坐标系内的时空坐标,再给出你认为的另一闪光事件的时空坐标。通过计算、对比,很容易证明谁的答案是正确的,详细的我就不说了。
 [69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5/16 09:20 
 [70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5/16 09:48 
 [71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5/16 11:21 

刘教授,
我又看了看你以前的帖子。我发现我们关于各自呈现的理解不大一样。

根据一个事件各自呈现的精神:两个球只代表一个光事件在两个系的呈现,我们用两个波阵面代表这两种呈现,但是这不代表有两个实实在在的波阵面。这两个波阵面可以理解为测量一个光事件的两个结果。好比是一个人在两个系里照的像,两张照片一个人。我想沈博士也是这个意思。

你理解的各自呈现是一个光子产生两个实实在在的波阵面,分别呈现在两个系里边。按照我对各自呈现的理解,你的各自呈现实际指的是两事两现。

我们可能在这里有误会。然后很多地方说茬了。

 [72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6 11:47 

fuj0先生:
好比是一个人在两个系里照的像,两张照片一个人。我想沈博士也是这个意思。
============================================

我也是这个意思,但与那个“人”没什么关系,而是实实在在地产生了两个照片。

地面上的摄影员与火车上的摄影员都跑步向火车的运行前方报送这照片。火车上的摄影员跑到车头时把照片丢到了站台上,站台上刚好有一编辑B拣到了这个照片,此时地面的照片还没送到,但过了一定时间地面的照片也送到了,编辑先后拿到了两张照片。仔细想一想,有多少列火车编辑就能拿到多少照片,不是吗?

 

 [73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5/16 12:08 

对【72楼】说:

不是两个人送照片,是一个人送照片。

火车上的人认为他是在火车上走,到了车尾把照片扔给地上的编辑,计时为T'。

地上的人认为他是从地上走,把照片交给编辑时火车已经开走了,计时为T。

 

两个人送照片是两件事,我们的协议是一个事件,各自呈现。

 [74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6 12:45 

 对【72楼】说:

fuj0先生:

不是两个人送照片,是一个人送照片。

火车上的人认为他是在火车上走,到了车尾把照片扔给地上的编辑,计时为T'。

地上的人认为他是从地上走,把照片交给编辑时火车已经开走了,计时为T。

两个人送照片是两件事,我们的协议是一个事件,各自呈现

===================================

事件是那个“人的动作”,呈现是照片。一个“人”两张照片(一个事件两个呈现)。

如果按您的说法,没有火车,地面的编辑就收不到照片了。这与没有火车,地面的B也能见到闪光这样的常识相矛盾。

讨论中我们用闪光,而不是用蜡烛,就是为了在任意时刻都能画出确定的波阵面。

我在前面的比方中,使用“丢下”实际上是说,本应由车头的编辑接到的照片,让地面的编辑也白捡了去,结果他用“超传递速度”多得了一张照片。

 

[楼主]  [7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08/05/16 15:58 

对【51楼】说:

曾,

我什么时候说过"发现光速不变假设是错误的,相对论仍然正确"?

我说的是"不使用光速不变,也可以推导Lorentz变换".

你的文字阅读能力也太差了一些吧.

 [76楼]  作者:sxgdyl  发表时间: 2008/05/16 16:10 

要想证明你我的答案谁正确并不难。你可以先假设“B两次看见闪光”,然后给出A'事件在两个坐标系内的时空坐标,再给出你认为的另一闪光事件的时空坐标。通过计算、对比,很容易证明谁的答案是正确的,详细的我就不说了。
---------------------------------------------
既然刘久明先生没有反应,那我就在详细一点吧。

假设O、O’重合发出光波,按照“两条光线”的思路,两个坐标系各有一条光线沿X轴正方向传播,S’系的光线为a’,S系的光线为a。按照刘先生前面的思路,a’到达A’与a’到达B为同一事件,a到达B为另一事件。刘先生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在S中有不同的时间,因此,B会看到两次闪光。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设a’到达A’与a’到达B这一事件在S’系中的时空坐标为(x’,t1’),在S系中的时空坐标为(x,t1);再设a到达B这一事件的时空坐标为(x,t2)。根据光速不变和洛仑兹变换有:

x’/t1’=c
x=r(x’+vt1’)
t1=r(t1’+vx’/c²)

由以上三式可得:

x/t1=c

该式说明a’从发生点到达B,在S系看来其速度也等于c,符合相对论的“光速不变”。

我们再来看a到达B这一事件的时空坐标(x,t2)。由于刘先生认为t2不等于t1,而上面又得出x/t1=c。于是得出,a在S系中的传播速度x/t2一定不等于c,这违背了“光速不变”。

这说明,为了满足“光速不变”,t2必须等于t1,a’与a这两条光线是同一条光线,B不会看到两次闪光。
 [77楼]  作者:sxgdyl  发表时间: 2008/05/16 16:13 

还有,不要用“照片”来理解“波球面”,这只能陷入误区。
 [78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08/05/16 16:28 

第三阶段讨论:

设有两相互运动的参考系O和O/,当它们重合的瞬间,在水平轴上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点上分别有两个闪光,这两个点在O系被记为A、B,在O/系中被记为A/、B/。此后两参考系相互离开。依据我们第一阶段的讨论结论,按相对论的观点,此后某一时刻,O系中能够观察到的光波阵面如图4所示(为大家看起方便,只作了二维图也未标注坐标轴箭头,并且有意把两参考系的水平轴错开了一点),分别是以A、B为中心的波阵面;O/系能够观察到的光波阵面如图5所示,分别是以A/、B/为中心的波阵面。很明显,两个发光点A/、B/并未因为O/系的运动被抛下,就象它们始终"固定"在O/系中一样,是一起随动的。这是从发光的角度来考虑的。
\\\\\\\\\\\\\\\\\\\\\\\\\\\\\\\\\\\\\\\\\\\\\\\\\\\\\\\\
上述是黄德民给出的题目(见1楼).时空变换指的是对于同一物理事件一一对应的变换关系,上述是题目究竟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谁也不清楚.所以是个无效的题目.

 更明确说,条件不足,不能确定是一个事件,还是两个不同的事件.

从两系看,若闪光都是同时发生的,按相对论,是指两件事.

一个系看是同时发生的,由另一系看则不同时,才有可能是指一件事.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了我著名为"一种非对称性的相对运动力学模型"文章,欢迎各位提出意见 http://www.paper.edu.cn/paper.php?serial_number=200801-828

 [79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08/05/16 16:55 
 [80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6 18:10 

宋先生的计算能满足下面的图: 

 

但是我把“同地点”稍作改动,您就又不能满足了。

如果我要求您同时满足两个图,您还能怎么处理?在这个图中,B先看到B事件,后遇到A'事件。

我已经事先宣布了,无论您选择能够两次看见还是不能两次看见,都将导致相对论无效。

 

 

 [81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08/05/16 18:32 

续78楼

设有两相互运动的参考系O和O/,当它们重合的瞬间(t=t'=0),在水平轴上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点上分别有两个闪光,这两个点在O系被记为A、B.(为了简便起见,我们设A在于原点,而且O系看两个闪光是同时发生的).时空坐标记作:

A(0,0,0,0),B(X,0,0,0)

此时,由O/系观察,则有: A'(0,0,0,0), B'(X',0,0,T')

搞清了时空相关性(同时性)才可以接下讨论.

我真服了各位参考与者,避开这个关键点也能进行着讨论.但我可以断言,这样的讨论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了我著名为"一种非对称性的相对运动力学模型"文章,欢迎各位提出意见 http://www.paper.edu.cn/paper.php?serial_number=200801-828

 [82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08/05/16 19:09 

实际上,黄先生楼上所提的问题与几年前程稳平先生(好象是这个名字)所提的问题类同,他们试图以此导出洛变换的矛盾.

当时,沈博士用"两个事件不能用时空变换"这一道理给他上了十多天的课,都没能让他明白过来.最后,用[81楼] 所述法,一点就到位.

不知沈博士记得否?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了我著名为"一种非对称性的相对运动力学模型"文章,欢迎各位提出意见 http://www.paper.edu.cn/paper.php?serial_number=200801-828
 [83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6 21:00 

吴沂光先生:
在O’系,由于系内时钟也是经过校准的,所以对A'和B'的记法也为:
A'(0,0,0,0), B'(X',0,0,0)
只有经过一个运动过程之后,才会出现:
A(0,0,0,T1), B(X1,0,0,T1)和A'(0,0,0,T'1), B'(X'1,0,0,T'1)的区别。



 [84楼]  作者:222.240.99.*  发表时间: 2008/05/16 21:04 

我什么时候说过"发现光速不变假设是错误的,相对论仍然正确"?

===================================================================================================
沈建其,你没说过就好(不是说过没说过,而是要不是那么认为的)——好在你没给自己丢面子。
那么,我还是那句话,你不用光速不变也能推导出洛仑兹变换是不值得在这里摆谱的——因为大家认定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从光速不变假设推导出来的洛仑兹变换——光速不变是相对论的出发点,爱因斯坦先生不约定光速不变、相对论是走不出第一步的。


曾云海
 [85楼]  作者:sxgdyl  发表时间: 2008/05/16 21:13 

[80楼]

刘先生,你的图我看不到。
 [86楼]  作者:sxgdyl  发表时间: 2008/05/16 21:16 

[81楼]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一看到黄先生的帖子就发现了,不过我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这里。
 [87楼]  作者:刘久明  发表时间: 2008/05/16 21:35 

对【86楼】说:

宋先生的计算能满足下面的图: 

 

但是我把"同地点"稍作改动,您就又不能满足了。

如果我要求您同时满足两个图,您还能怎么处理?在这个图中,B先看到B事件,后遇到A'事件。

我已经事先宣布了,无论您选择能够两次看见还是不能两次看见,都将导致相对论无效。

 

 

 

重传一份试一试:

 

 [88楼]  作者:hudemi  发表时间: 2008/05/16 21:39 

我已出差回来,感谢大家一直坚持讨论。尤其感谢久明兄,一直在支持我。
我早就说过,我本想讨论完第二问题再来讨论第三问题的,没想到大家对第三问题如此感兴趣,却对第二问题置之不理。
建其在主贴中提到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但我在提出原问题时,是“刻意”不用发射装置、接收装置这些有形物体的,因为只要用到了这些有形物体,我们极易受到牛顿理论和日常经验的影响,难于单纯地不受影响地完全从坐标变换的角度思考问题,之所以考虑设定两个发光点(即将B点也设为发光点),主要是为了给B点赋予发射和接受这两种功能,既然O系中作为发光点的B在O'系看已变为B',根据线性变换“一点不可分离为两点的”的原则,在O系中作为接收点的B在O'系看也应相应地变为B'。我认为沈建其等人的回复不是从坐标变换的角度考虑的,更多是从日常经验或牛顿理论的角度加以考虑的。
不过,通过出差期间这两天的考虑,我认为我以前的考虑也是有失误的,即只考虑了空间坐标因素,未考虑时间坐标因素,作为发射点的B和作为接收点的B,尽管空间坐标是相同的,但时间坐标不同,不是同一点,变换到O'中也应不是同一点。
 [89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08/05/16 21:43 

[83楼]  作者:刘久明
 [90楼]  作者:sxgdyl  发表时间: 2008/05/16 22:02 

[87楼]

你只是把A'、B换了一个位置,结论是一样的。你83楼的帖子说明,还是把牛顿的同时搅和进来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226130962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