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联谊早报(第十一期)(2008年10... 下一主题:专家回复:质疑相对论是一个简单...
王汝通的实验已经证实参考系间光速遵循伽利略变换规则:Δt = 2vL/c2
[楼主] 作者:宇观系统论  发表时间:2007/12/29 08:34
点击:3071次

修改的 Sagnac 实验 -- 测量在匀速直线运动光纤中两个
相反方向传播的光束的传播时间差
Ruyong Wang a, Yi Zhengb*, Aiping Yaob, Dean Langley c
a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St. Cloud, MN 56301, USA
b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St. Cloud, MN 56301, USA
cPhysics Department, St. John's University, Collegeville, MN 56321, USA
用一个光纤 "传动带"来研究作匀速直线运动光纤中两个相反方向传播的光束的传
播时间差. 我们发现一段长度为Δl 的光纤无论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圆周运动, 当
以速度 v 和光源和探测器一起运动时都会产生传播时间差Δt = 2vΔl/c2.
关键词 Sagnac 效应, 光速, 光的传播, 光纤陀螺
1.导论
Sagnac 效应 [1] 表明在一旋转圆盘上的两个光束, 一个以顺时针方向走闭合迥路, 一个以
逆时针方向走, 它们会以不同的时间走完这迥路. 两者的时间差一般以Δt = 2AΩ/c2 表示,
式中A 是迥路所包围的面积, Ω 是旋转角速度 [2]. 对一个半径为R 的圆光路来说, 时间
差可写成Δt = 2vl/c2, 其中v = ΩR 是圆周运动的速度, l = 2πR 是圆的周长.
Sagnac 效应是v/c 的一级效应. 它在很多系统中, 大到绕世界的 Sagnac 实验 [3], 小到
光纤陀螺 [4] 中都有. 在光纤陀螺中, 当一单模光纤绕到线圈 N 匝后, Sagnac 效应增加
到Δt = 2AΩΝ/c2 或 Δt = 2vL/c2,式中L 是光纤长度. 光纤陀螺的传播时间差也可用
相位差表示, Δφ = 2πΔtc/λ, 式中λ 是光在自由空间的波长.
大家都承认 Sagnac 效应的存在和重要性. 但对它的解释却有好多种 [5]. 一般在解释中都
用到旋转参照系. 但 Sagnac 本人并不用相对论来解释 [1], 而有些人用广义相对论来解释
[6]. 我们设计了一个修改的 Sagnac 实验来探究传播时间差是仅在旋转运动中出现, 还是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也出现. 我们的实验是重要的, 因为它表明传播时间差也出现在匀速直线
运动中.
2. 方法
从概念上讲, 我们可以把如图1(a) 所示的光纤陀螺分成两个半圆, 中间如图1(b)所示的那
样用光纤连起来. 当两端的轮子旋转, 光纤就动了起来. 我们可把这新装置叫做光纤 "传
动带". 如果两边半圆保持相同, 中间用不同长度的直线光纤, 这样我们就可以研究匀速直
线运动引起的传播时间差. 事实上对一个光纤 "传动带"来说, 整个迥路的两束光的传播
时间差是迥路中各线段上的传播时间差的总和. 因此比较两个有着相同的半圆部分, 但中间
直线光纤长度不同的光纤 "传动带"(图 1(c)) 就能揭示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光纤线段上是
否有传播时间差. 和光纤陀螺一样, 光纤 "传动带"也可有多圈来增加传播时间差.
光路包围的面积是转动引起的 Sagnac 效应的决定因素. 如果匀速直线运动部分也存在传播
时间差, 这传播时间差就应该和光纤包围的面积无关. 因此我们设计了另外两个光纤 "传
动带"的形状, 一个是零面积(图1(d)), 一个是8 字形(图1(e)). 在零面积的形状中, 除
了两端外, 传动带主体所包围的面积几乎是零. 两个沿相反方向运动的直线光纤就象在平行
轨道上相对擦肩而过的两列火车. 在8 字形中, 从旋转的角度讲, 两个被包围的面积有着相
反的方向, 因此整个迥路的有效包围面积接近零. 亦即如果把8 字形状放在旋转圆盘上做实
验, 两个反绕部分的相位移动是相互抵消的.
我们的实验和 Fizeau 型实验 [7] 不同. Fizeau 型实验中的介质(水或玻璃)是动的, 但光
源和探测器是静止的. 而在我们的实验中, 和 Sagnac 型实验一样, 光源和探测器和介质一
起运动.
3. 实验
实验用光纤 "传动带"来做. 我们把一个光纤陀螺 [8] 加以改造, 在原来的光纤中加进额
外的 50m 单模光纤如图 2 所示. 两个直径为 30 cm 的轮子和一个聚酯纤维带组成一个传
动带, 而额外的光纤就绕在这传动带. 再用一个长 1.5 m 的机械传送带带动轮子, 绕的光
纤迥路就运动起来了. 要组成零面积时就再加二个轮子把光纤向内挤压, 使迥路中间部分基
本上不再有什么面积. 要组成8 字形把聚酯纤维带两头扭转就行. 光纤陀螺放在机械传送带
上和它一起运动. 由于光纤陀螺只对转动起反应, 因此光纤陀螺的匀速直线运动不会产生任
何相位移动. 光纤陀螺的光源是 1310-nm 的超发光二极管. 光纤陀螺在加入额外的光纤后
再重新标定, 一个弧度的相位移的输出是 1162.6 mV. 光纤陀螺的相位差是正比於vL 的,
比例常数是0.03200 弧度/(m2/s).
实验用叁种光纤 "传动带"形状, 不同的光纤长度和不同的传送带速度, 共对廿四种不同
的组合进行了测量 (图 1). 传送带速度在 3 到 9 cm/s 之间. 光纤迥路有 2.5, 4.0, 8.0
和 16.0 m 等不同的周长, 每个周长都是绕三圈. 50 m 光纤的多余部分绕在一直径 9 cm
的线圈上, 而线圈和光纤陀螺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 因此不产生额外的相位移动. 对廿四种
不同情况, 每个作约八次重复测量, 而每次测量都是在传送带速度稳定后作 500 到 5000
次采样. 对每次测量计算了相位移动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然后对廿四种情况的每一种作平
均. 图 3 是相位移动的平均值, 它们和光纤长度及光纤在实验室中的运动速度成正比. 光
纤 "传动带"输出的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对零面积, 8 字和规则形状分别是0.03200 ±
0.00528, 0.03300 ± 0.00274, 和 0.03171 ± 0.00282 弧度/(m2/s), 而总的
是0.03229 ± 0.00365 弧度/(m2/s). 这些都和光纤陀螺作纯转动时的输出Δφ =
4πvL/cλ = 0.03200vL 一致.
4. 讨论
如图 3 所示, 在所有形状的光纤 "传动带"中都清楚地观测到了在运动的光纤中两个相反
方向传播的光束的相位移动或传播时间差. 相位移动Δφ 以及传播时间差Δt 与总的长度及运
动光纤的速度成正比, 不管光纤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还是作圆周运动的. 我们还做了一些小轮
子的实验以及把光纤再加一些曲线运动. 它们都证实上面的结论是对的. 为了检验相位移动
和 v 及 L 分别有线性关系, 在图 4 中我们把相位移动用速度归一化,可看到结果和运动光
纤长度成正比.
有一点是很有兴趣的: 当光纤的直线部分越来越短时, 规则形状的光纤 "传动带"变成一
个光纤陀螺. 而8 字的光纤 "传动带"变成两个相反缠绕并互相反转的光纤陀螺. 它们的
相位移动是互相加强的. Sagnac 效应的相位移动经常是用包围的面积作为一个因素来表示
的, 但我们的结果表明运动光纤的长度和速度才是决定因素, 而不是包围的面积.
最后, 在一给定速度把长迥路的减去短迥路的, 我们发现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光纤线段的相位
移动和其长度是成正比的. 我们可得出结论: 一个有速度v 和长度Δl 的匀速直线运动线段
贡献Δφ = 4πvΔl/cλ 或 Δt = 2vΔl/c2, 和作圆周运动的光纤线段一样. 和 Sagnac 效
应一样, 在我们实验中观测到的传播时间差是另一个 v/c 的一级效应.
我们实验中传播时间差Δt = 2vΔl/c2 与折射率无关, 这与 Sagnac 型实验一样. 它表明
在真空(折射率=1) 中也会有相同的结果. 这一点也可用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的空心核单
模光纤 [9] 组成光纤 "传动带"来检验. 而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真空光导中出现传播时间差
这一现象对真空中光的传播意味着什么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5. 结论
在运动光纤中两个相反方向传播的光束的传播时间差正比于光纤的总长度和光纤的速度, 与
究竟运动是圆周运动还是匀速直线运动无关. 在有着速度v 和长度Δl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光
纤线段中, 传播时间差是2vΔl/c2.
感谢
作者感谢海军研究实验室 Robert Moeller 的技术帮助. 感谢海军研究实验室借给光纤陀螺.
感谢沈小楠的帮助.
图1. (a) 一有着与光纤一起旋转的光源和探测器的光纤陀螺改变成 (b) 规则形
状的光纤 "传动带". (c) 规则形状但有着不同长度的直线光纤线段. (d) 零面
积形状. (e)8 字形.
图2. 实验装置. 用一机械传送带来带动光纤迥路并以同样的速度带动在光纤陀螺
中的光源和探测器.
图 3. 光纤 "传动带"相位移动对光纤速度和长度的乘积. 符号 + 是零面积形状,
x 是8 字形, o 是规则形状. 直线是全部测量的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的结果.
图 4. 用速度归一化的相位移动对光纤长度. 所用符号与图 3 相同. 直线是所有
数据的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

※※※※※※
黄氏时空由光频多普勒红移定义可变时间单位秒t'=tsquart[(C-V)/(C+V)].时间秒的变化导致了可变光速C'=Csquart[(C-V)/(C+V)].光速的变化导致了可变距离单位米l'=lsquart[(C-V)/(C+V)].黄氏自旋衰变相互作用模型:引力=动量变化率,电磁力=角动量变化率.超光速C=2ZM/r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02049-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联谊早报(第十一期)(2008年10... 下一主题:专家回复:质疑相对论是一个简单...
[楼主]  [2楼]  作者:宇观系统论  发表时间: 2007/12/29 08:36 

作者感谢海军研究实验室 Robert Moeller 的技术帮助. 感谢海军研究实验室借给光纤陀螺.

=================
看看,在外国的研究环境就是不一样,要是在国内,我们去哪借到光纤陀螺呀?好多实验构想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了,可是我们根本无法做实验。

※※※※※※
黄氏时空由光频多普勒红移定义可变时间单位秒t'=tsquart[(C-V)/(C+V)].时间秒的变化导致了可变光速C'=Csquart[(C-V)/(C+V)].光速的变化导致了可变距离单位米l'=lsquart[(C-V)/(C+V)].黄氏自旋衰变相互作用模型:引力=动量变化率,电磁力=角动量变化率.超光速C=2ZM/r
 [3楼]  作者:黄新卫  发表时间: 2008/05/17 21:22 

无穷大圆周两相邻点的直线Sagnac效应 Sagnac效应很早就对光速不变原理提出过挑战,但是支持相对论的人认为Sagnac效应不对光速不变原理构成挑战,因为旋转圆周是非惯性系,超出了狭义相对论的范围,可以在广义相对论范围内解决。
但是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不难发现,Sagnac效应足以否定光速不变原理。
如图2所示,半径为R的圆周以角速度ω旋转,光信号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绕圆周运动一圈,时间差为4vπR/(c^2-v^2)。
那么光信号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通过圆周两相邻点A和B,时间差为△t=2vL/(c^2-v^2),其中v=ωR,L为AB之间的弧长。也就是说,光信号从B运动到A的时间短于从A运动到B的时间。

图2

令v不变,R→∞,则ω→0。这时,AB绕圆心的旋转运动变成了水平直线运动,而△t=2vL/(c^2-v^2)仍然不变,仍然存在直线Sagnac效应!。可以看出,只要 v和L不变,△t与角速度ω和半径R无关。光信号从B运动到A的时间仍然短于从A运动到B的时间,这就对光速不变原理构成了挑战!
以上是我最近写的文章片断,准备在海门举行的光速是否不变研讨会发表。
现在有了王汝勇老师的论文,就更有把握了。
谢谢宇观系统论 !

※※※※※※
《从真实同时推导出有别于伽利略和洛伦兹的新变换》http://bbs2.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newphysics&message=10472
 [4楼]  作者:likeran  发表时间: 2008/05/30 10:42 

gyxdldsh.bbs.xilu.com各位同道的老师有空去这个网页看看发表一点观点,我是相对论修正主义者,写了自以为是这方面最新的时空概念和理论请老师们指教交流,我是刁盛会
 [5楼]  作者:119.48.94.*  发表时间: 2008/09/03 09:21 

我们实验中传播时间差Δt = 2vΔl/c2 与折射率无关。这点非常重要。
 [6楼]  作者:119.48.94.*  发表时间: 2008/09/03 09:23 

与折射率无关说明曳引系数是0
 [7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08/09/03 10:35 

曳引系数是0,无法解释斐索流水实验。
 [8楼]  作者:董银立  发表时间: 2008/09/03 11:00 

不是拖引系数是0,而是仪器平动时,拖引效果抵消(正反光速同样增大或减小)。

※※※※※※
流水和气流不会改变其中超声波束的传播方向——动煤质波动理论呼之欲出!
 [9楼]  作者:119.48.87.*  发表时间: 2008/09/03 13:04 

纠正一下,曳引系数是0虽能解释与折射率无关,但解释不了其他实验。用菲涅耳的曳引系数1-1/n2能说明传播时间差Δt = 2vΔl/c2 与折射率无关。也能解释其他许多实验。如:霍克实验,光纤陀螺仪中条纹移动跟n无关,菲索流水实验,塞曼运动玻璃棒实验。当然,有些是近似正确值,说明正确的曳引系数接近1-1/n2。
 [10楼]  作者:平阳睡狮  发表时间: 2008/09/03 15:29 

我认为该实验与菲佐实验的设计思路相仿。地球内部及周围的以太虽相对于地球静止,但当地球上的物体相对于地面都以速度V运动时,穿过物体内部的以太会在地球和物体的共同拽引作用下发生滞缓流动,其流速介于0和V之间。
 [11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9/03 21:46 

    是否满足参考系间光速的伽利略变换规则问题,要取决于在不动介质背景中究竟是光源运动还是观测者运动,波速与波源的运动状态无关是所有波动的共性,这时都不服从伽利略变换规则。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12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09/03 22:11 

宇观系统论 ,
王汝通的实验不错,可是你的文中根本看不见有图片。
只有一个结果:传播时间差是2vΔl/c2,让人难看出时间差是什么引起的;引起的具体数据不知道,你的介绍中也未说及推理的理论为什么和怎样产生的时间差;因此,别人必然会乱批。
我坚信一切运动速度遵从伽利略变换规则,我很早就设想把斐索实验中的流水改为运动的实心玻璃和中空而密闭的玻璃管,只是无条件和精力的空想。
Sagnac 实验也同样证明了用伽利略变换可解释;王汝通的实验如果确实排除了用该面积的表达,当然就是大收获!
与折射率无关的拖曳系数是最好的!但不知王汝通的实验拖曳系数是如何得出?具体数值是多少?拖曳系数和光纤运动速度改变是否有关?
当然,更值得将来弄清楚为何有那么样大小的拖曳系数?
如果曳引系数是0,不知什么意思?曳引系数,是指空间(或你们所谓以太)运动速度与运动物质速度的比值。例如,设运动物质速度为v,空间(或你们所谓以太)运动速度为v',而且v'=fv,0<f<1;f=v'/v;f即曳引系数。那么,如果曳引系数是0,则是说空间(或你们所谓以太)相对观测者静止,v'=0;光纤运动时这在逻辑思维上这是不可能的!
曳引系数是0,设光纤总长为L,设光线在光纤内的空间传播速度为c',由于该空间不随光纤运动(f=0,则只有v'=0),或者说该空间总是相对地表静止,那么由于光源和观测器也总是相对光纤静止,则光源和观测器相对空间的速度为v,光线在光纤内正向传播时间由于光纤运动而路径延长,所用时间t1增多:
t1=L/(c'-v)
光纤内反向传播时间由于光纤运动而路径缩短,所用时间t2减少:
      t2=L/(c'+v}
则出现时间差为:
       Δt =t1- t2=2Lv/(c'^2-v^2)   ----(1)
而Δt = 2vΔl/c2 文中所说可能即Δt = 2vΔl/c^2 。如果说L是实验中可设定变量,则(1)也可表达为:
     Δt =t1- t2= 2vΔl/(c'^2-v^2)   ----(2)
可看出,由于v^2显著小于c'^2,所以式(1)式(2)和Δt = 2vΔl/c^2恐怕难以用实验区别!和黄新卫说的时间差是 △t=2vL/(c^2-v^2)也难以用实验区别!
但是,这种光纤运动对其内空间毫无拖曳,和理论性逻辑思维难相合!

如果曳引系数f=1,则v'=v,因为我认为, 实心玻璃和中空而密闭的玻璃管低速时可能基本拖曳真空同行,高速时才可能有明显差别,但无实验依据;不过因为曳引系数f=1,则光纤内的空间相对光纤总是基本静止,并由于光源和观测器也总是相对光纤静止,那么光线在光纤内正反向传播时间也总是相等!何来时间差?所以,光纤运动速度究竟要低到多少才基本看不出时间差?我不了解该实验或光纤陀螺运动变到低速直至停止运动时的时间差变化,所以不好定论;但高速时显然具有时间差,因此此实验具有时间差而有曳引系数0<f<1。
 [13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09/03 22:13 

[3楼] 黄新卫说的时间差是 △t=2vL/(c^2-v^2),则显然有曳引系数;不知几位说的是什么意思?
例如,与折射率无关说明曳引系数是0就是按菲涅耳系数的说法,菲涅耳系数只是一种“不知何故”的关连性!与折射率有关的曳引系数是具矛盾的巧合,Sagnac 效应与光路包围的面积关连性,也不过是角速度与面积有关连性,而非面积引起的时间差!
或者说,假如时间差是 △t=2vL/(c^2-v^2),则实心玻纤和中空而密闭的玻纤高速运动时拖曳其内真空以低于v的速度跟随玻纤运动!但其时间差△t=2vL/(c^2-v^2)只不过高度符合而非理性推论。
我如此说的依据是:如同上面设定,v'=fv,0<f<1;f=v'/v;f即曳引系数,光线在光纤内正向传播时间t1为:
     t1=L/(c'+v')=L/(c'+fv)
光线在光纤内反向传播时间t2为:
t2=L/(c'-v')=L/(c'-fv)
则其时间差为:
    Δt =t2- t1=2Lv/(c'^2-v'^2)  
或   Δt =t2- t1=2Lv/[c'^2-(fv)^2]   ----(3)
如果说L是实验中可设定变量,则(3)也可表达为:
     Δt =t2- t1= 2vΔl/(c'^2-v'^2)  
或 Δt =t2- t1= 2vΔl/[c'^2-(fv)^2]   ----(4)
可看到!式(3)和式(4)与式(1)式(2)的时间差值根本没有可明显观测出的区别,有区别的仅是:式(1)式(2)的时间差是正向传播时间减反向传播时间t1- t2,而式(3)和式(4)的时间差是反向传播时间减正向传播时间t2- t1 !
要想区别出这种区别,除非能通过观测各自的观测频率,才能区分究竟是式(1)式(2)的时间差符合实验,还是式(3)和式(4)的时间差符合实验;因此,就看该实验能不能也可观测其不同接收(观测)频率了!否则,该实验就是个模糊实验!包括Sagnac 实验!!!
我们再反向思考!上面所说的v'=fv,v'和v都是指光纤和光纤内空间相对地表的速度!假设大约是f=0.5左右,则v'也是光纤相对真空(包括光纤内真空)的速度!则光线在光纤内正向传播时间t1,因为其内空间运动滞后于光纤,以此类推,结果与式(1)式(2)的时间差完全相同;或者说此状态空间相对地表的速度约等于空间相对光纤的速度!时间差也必高精度观测符合!因此该实验就是个模糊实验!包括Sagnac 实验!!!
除非能用光频率观测或别的办法区别空间相对地表的速度和空间相对光纤的速度!否则,该实验就是个模糊实验!包括Sagnac 实验!!!或者可以说:曳引系数大约是f=0.5左右!!!该实验和Sagnac 实验只能如此高精度判断!
 [14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09/03 22:18 

[9楼]的曳引系数接近1-1/n2与我的判断意思比较相同。
[10楼]平阳睡狮 在此与我的判断意思也比较相同。
 [15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09/03 22:39 

[11楼]刘岳泉先生的有个判断不恰当:“波速与波源的运动状态无关是所有波动的共性,这时都不服从伽利略变换规则”。
此判断不恰当的理由是:波速与波源的运动状态无关是所有波动的共性,是说的波点相对波源的运动速度不变!即波源无论运动否,波源发出的每一波都在媒质中是同一速度!实际上就是讲的观测者相对媒质静止!这根本不否定伽利略变换规则!也谈不上不服从伽利略变换规则;或者再说,观测者相对媒质也运动,则观测波速服从伽利略变换规则!此时观测者间接推理波源发出的每一波都在确定媒质中是个不变速度!此时这个不变速度是观测者间接推理,而非观测波相对自己或自己相对波的速度!
 [16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9/04 01:14 

对【6楼】说:

    与折射率无关并不说明“曳引系数”是零,而是正反方向因为折射率减速导致的时间延误值完全相等而抵消。

.

    尽管伽利略相对性在波动介质中被破坏,但是对于描述光的运动行为,完全可以近似地应用伽利略变换规则进行计算,只是对于高速和高精度实验要求的事列必须区别对待。

.

    楼主用“伽利略变换规则”的用词很准,有效地避免了“原理”二字的滥用。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17楼]  作者:平阳睡狮  发表时间: 2008/09/04 23:26 

对王汝涌实验的尝试性解释
王汝涌实验证明:在运动光纤中,沿互为相反方向传播的光束的光程差Δt与光纤长度L和光纤速度v的积之间存在成比例关系,并确认Δt=2Lv/cc。
王汝涌实验不仅为更深入地研究萨格纳克效应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且为更自洽地解释萨格纳克效应提出了新的课题,其学术价值必将在未来得到充分展现。
本文试图对王汝涌实验给出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并证明
Δt=2L(fv)/(κκcc-ffvv]≈2Lv/cc。
1 以太及物体运动对其的影响
假设光是依靠以太传播的波,笔者赋予以太三种基本性质:1、以太是流性物质;2、以太可无限分割;3、物体相对运动拽引以太相对流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R,在任意两物体间的直连线上都必然存在着一个万有引力平衡点。若以太受万有引力作用,当甲乙两物体以相对速度V运动时,则分布在其直连线上的以太存在梯度流速。设甲乙两物体间距离为r,并以甲物体为参照系,对于其直连线上与甲物体间距离为r的任意点的以太相对于甲物体的流速v有v=Vr/R。
因所有天体离地球非常遥远,地球与所有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平衡点均在地球外部,故地球内部及表面的以太随地球运动而流动,不会出现以太风。而当地球上任意有限质量的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时,因这些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平衡点均其内部,故分布在这些物体内部的以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出现滞缓流动现象,其平均流速为fv(其中f为拽引系数,且0<f<1)。
2 光在光纤中传播的折合光速
因光在光纤中并非沿直线传播,而是沿折线传播,故光在光纤中的光速c’(称为折合光速)小于光在用于制造光纤的材料中的光速c,有c’=κc(其中κ为折合系数,且0<κ<1)。
3 对王汝涌实验的尝试性解释
当光纤以速度v相对于地球运动时,以地球为参照系,因顺着光纤运动方向传播的光的光速为κc-fv,逆着光纤运动方向传播的光的光速κc+fv,故得到
Δt=2L(fv)/(κκcc-ffvv)。
在κκcc>>ffvv和f/κκ≈1的条件下,上式可简化为
Δt≈2Lv/cc。

 [18楼]  作者:平阳睡狮  发表时间: 2008/09/04 23:39 

对qstt说:
王汝涌教授已将他的论文(原文版)传给我。您若需要,我可以转发给您。
 [19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09/05 00:37 

谢谢平阳睡狮先生的支持!
我的邮箱你知道,如得到王汝涌教授的论文,很有参考价值!麻烦你了。另外,不必称呼“您”更亲切随意些。
再告知我的邮箱为532260192@qq.com(或xccchxzw@TOM.com) 。
 [20楼]  作者:llgzcts  发表时间: 2008/09/05 02:50 

平阳睡狮:
您是否也能将王汝涌教授的论文(原文版)传给我一份?
邮葙:llgzcts@sina.com
 [21楼]  作者:122.139.86.*  发表时间: 2008/09/05 16:23 

对【16楼】说:

我不是在9楼纠正了一下吗,你怎么没看见呢。

如果这个实验中让光纤弯曲一些,即:两端点距离不变,光纤没有拉直,公式中的L将不是光纤长度。而是两端点的长度。

 [22楼]  作者:122.139.86.*  发表时间: 2008/09/05 16:33 

21楼中夸张一些,在固定距离的两点间绕上一堆光纤,条纹移动公式中的L还是两点的距离。而不是光纤的长度。
 [23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09/05 17:11 

王汝涌老师不妨试一下我在21楼,22楼提出的建议。结果肯定会是那样的。
 [24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09/05 17:23 

平阳睡狮:
能否把图发上来啊,谢谢!!
 [25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08/09/05 19:29 

xhzjzs 好象没看楼主的介绍?
说了:“ 相位移动Δφ 以及传播时间差Δt 与总的长度及运动光纤的速度成正比, 不管光纤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还是作圆周运动的”。
你却反复强调:“---在固定距离的两点间绕上一堆光纤,条纹移动公式中的L还是两点的距离。而不是光纤的长度”。
你是认为楼主所说实验资料事实为假吗?说点让人信服的道理为好。
 [26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09/05 19:43 

对【25楼】说:
你把图传上来,我跟你说清楚。
 [27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09/05 19:47 

对【25楼】说:

那两点是固定在传送带上的,随传送带一起运动。理解了吧?

 [28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09/05 20:03 

补充,22楼的绕法不能增加圈数。
 [29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09/05 20:27 
 [30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09/05 20:49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34746932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