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提不出新的理论取代相对论,说得... 下一主题:从物理学的最前沿回头看爱因斯坦...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楼主]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2004/07/14 09:47
点击:3748次

陈绍光走遍全国无敌手,不料在此论坛上却遇到行家, 弄得他四面楚歌, 正面是花木兰, 左边是李水, 右边是沈建其, 后面是乌江, 还有和满不时放点冷箭, 说陈还未出师,我看应改成还未入门的好, 我拜读了花木兰,李水,沈建其,和满的帖子, 都有道理, 再看陈帖,错误百出,改了又改, 特别是陈氏力使水星近日点退行,花木兰论证有理有节, 如果陈拿诺贝尔奖, 除非水星近日点退行,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50802.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提不出新的理论取代相对论,说得... 下一主题:从物理学的最前沿回头看爱因斯坦...
 [2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0:06 

回复:是我老眼昏花还是你看不懂回贴?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3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0:31 

回复:请senpy看一看陈老师的学生怎样回zox1c2小姐的贴!!老师说不懂不能装懂

一评陈绍光先生的引力理论

 

 



    陈先生通过对量子理论的Direc(狄拉克)真空涨落机制和弱电统一理论出 导出了真空极化压力公式(1)

 

                         

 

真空极化压力公(1)描述的正是通常的引力,(请参看第50653: 回复:jiuguang 这种方式可以吗? ) 其中一些次要问题,在此不作评论.下面是陈先生的引力方程,略有改动,使其规范化:

 

式(6)可改写成:



f f  n + f c                          (2)



f n G M m r/ r3        (3)



 



f c =-G Mm v /cr2         (4)

 

(3)式就是牛顿万有引力,(4)式是陈先生引入的陈氏力,式中黑体表示矢量,(3)式的负号表示引力与r的方向相反, (4)式表明陈氏力与天体的运行速度v的方向相反. 水星在过远日点之前,陈氏力在引力方向的投影使得引力变大(不计引力的负号),所以轨道变小, 过了远日点之后, 陈氏力使得轨道变大. 在近日点前后也是如此变化,陈先生的这些推论都是正确的. 但是以此来推证水星近日点进动则是错误的! 假设矢量rv的夹角为φ, 陈氏力在引力方向的投影 = f c  cosφ, 这是陈氏力的一个分量,它应该还有一个分量却被陈先生忘记了, 即是f c  sinφ, 这个分力使得水星近日点到退而不是进动, 在远日点或近日点处, φ=90°,这时陈氏力在引力方向的投影为零,f c  sinφ= f c   其方向与水星运动方向即v的方向相反,它会使得水星近日点倒退而不是进动. 谨遵师命,只摆事实,供陈先生参考.刘启新先生再三叮嘱,陈先生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我不过是刘老的马前卒,有不到之处请陈先生多多指教.回复下:

对《谁引爆了宇宙》书中第81页陈绍光先生关于“水星近日点进动的直观解释”,[z0x1c2]

陈绍光先生量子场论狄拉克真空涨落的虚中微子与质点中核子和电子通过Z0波色子弱作用的散射(碰撞)压力,经统计平均推导出的量子引力公式:

f = ( G m M / r 2) ( r / r )+ ( v / c)

 

由于量子场论是四维的,导出的公式也是四维的,其中( r / r )项是由四维动量-能量中的动量分量的变化产生的,( v / c))项是由四维动量-能量中的能量分量的变化产生的。由于量子场论中重整化的质量是可变的,能量分量E的变化就是质量乘光速平方m c2的变化,因光速是常数,能量分量E的变化就完全表现为质量m的变化。根据力是动量的变化率:

f =δ(m v)/ δt=mδv/δtvδm/δt=f nf c

f nmδv/δt = m a = ( G m M / r 2) ( r / r )

f c = vδm/δt=-( G m M / r 2) ( v / c)

由此可见陈氏力f c是质量的变化率δm/δt与速度v的乘积。δm/δt恆为负f c总是与运动方向 v相反, 使得f c总是减小运动物体的能量。

矢量f c除了可分解出f n方向的投影分量f c cosφ之外, 的确还可以分解出垂直于f n方向的分量f c  sinφ (在远日点或近日点处(φ=90°)有f c  sinφ= f c ,对于园运动来说处处都是f c ) ,更直接的方法是由矢量f c总是与运动方向v相反, 可直接积分求轨道运动的能量耗损,在《谁引爆了宇宙》书中第59页至64页有较详细的讨论,陈绍光先生的计算的结果与观测结果完全一致。(见附文)

轨道的近日点进动指的是椭园轨道的长轴方向的空间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慢慢地转动,长轴转动的方向与轨道运动物体的前进方向一致。轨道的近日点的进动是轨道形状的变化,而不是轨道中运动物体的“前进”与“倒退”。[z0x1c2]先生是顾名思义地把轨道进动理解为物体“向前运动”,从而会说:“而f c sinφ= f c   其方向与水星运动方向即v的方向相反,它会使得水星近日点倒退而不是进动”。实际上,与水星运动方向v相反的力f c只改变水星的质量,不会改变轨道的形状,从而与进动无关。只是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f c cosφ在过近日点(或远日点)时会改变符号,使水星受到的太阳引力在过近日点之前引力增大而收缩轨道,在过近日点之后引力減小而扩张轨道,轨道的变形导致椭园轨道的长轴方向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轨道近日点进动。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力不会改变轨道的形状,对轨道近日点进动沒有贡献。园形轨道中f c恆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为零,就沒有进动。椭园轨道愈扁,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愈大,进动就愈快。

 [4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0:49 

回复:请您对陈老师的理论拿出一点指导意见(有具体的东西)不要泛泛而谈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5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0:59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6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1:04 

回复:恳请大家对陈绍光的引力理论提出意见和问题.希望有具体内容.谢谢!!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楼主]  [7楼]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 2004/07/14 11:38 

沈建其一招克敌 陈绍光败走麦城
看了沈建其的文章, 很有道理, 帖出供大家参考: 

  很多记者或者外行都把2002年1月17日出版在英国《自然》这篇文章的意义做了张冠李戴的误解。在中子在引力场中运动这一主题中?/b>

作者:jqsphy(xxx.xxx.xxx.xxx) 2004/07/11 21:54   字节:4K 点击:26次 帖号:50662

当前论坛: [挑战相对论]讨论区 [hongbin.xilubbs.com]   互换联接:http://www.diyarim.com  

1.很多记者或者外行都把2002年1月17日出版在英国《自然》这篇文章的意义做了张冠李戴的误解。在中子在引力场中运动这一主题中,涉及到的量子化对象有两个:一是中子的行为具有量子化的(这是熟知的常识);另一是引力场的量子化。但是不要张冠李戴,错把中子在经典引力背景下的量子行为错当成引力场本身的量子化。许多记者包括szchenfu50就犯了这一错误。

中子的量子效应的确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确立了,但是在引力场中地量子行为却是少有实验研究的,而且其研究也很有意思(因为引力场中的量子力学规律(对于电子、中子而言)违反等效原理,见曾谨言量子力学书,所以值得研究)。

2.河南的靳瑞敏先生在他的书中也犯有这一错误。他为了在理论上研究引力场是否量子化的,设计了一个实验思路,那就是研究物质波(如中子、电子)在引力场中的散射行为,看看有无出现条纹现象,若有条纹现象,表明引力场是量子化的。这里,靳瑞敏就犯了一个错误,条纹现象其实是物质波的量子行为,他把物质波的量子行为错当成引力场本身的量子化了。看看他的理论处理手段就可以知道,他在理论计算中,把引力场当作经典背景处理,用了经典的量(势能、力)来表示引力场。用经典量来表述引力,怎么能预测引力场的量子化行为呢?只能预测中子在经典引力背景下的量子行为,而非引力场本身的量子化行为。

3.看看2002年1月17日出版在英国《自然》这篇文章的题目Quantum states of neutrons in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field,就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是中子的量子态,而非引力场本身的量子态,在实验中引力场本身是作为经典背景存在的,实验测得是中子的量子行为,而非引力场的量子行为。如果说是在测量引力场的量子行为,那么题目就应该是detection of quantization of gravitational fields by using neutron motion.

4.实验中测到中子能量10^(-12)电子伏特,它这么小,难道就能说明它是引力的量子效应了吗?不能。看看,中子-自旋转动耦合效应(一个中子自旋与转动参考系的耦合)能量也恰好为10^(-12)电子伏特(以转动参考系每秒钟转100转计算,转动角速度好比一个引力磁场),难道这就是引力磁场的量子化效应了吗?非也,它照样仍旧是中子量子效应。

Z0波色子的存在是通过高能实验,能区为100GeV,它已经深入质子尺度以下。

5.其实从2002年1月17日出版在英国《自然》这篇文章的的摘要与引言中也可以看出:

他们研究的是以中子的束缚态(以引力作为背景势阱),即中子的引力量子束缚态(gravitational quantum bound states of neutrons),这好比原子是电子的电磁束缚态。在原子中,电子的行为是量子化的,但是原子中的电磁场却是以经典形式表现。

《自然》这篇文章的的摘要与引言中明明说得很明白,szchenfu50也把主要意思翻译出来了,为什么还要空穴来风地去叫板李淼呢?真是啼笑皆非。

我替szchenfu50修改szchenfu50的中文翻译(关于2002年1月17日出版在英国《自然》这篇文章的的摘要与引言)(我的修改见【】内)

物质不连续的量子特性是表现在现象的多样性中。由充分深宽的势垒捕获的任何粒子都被固定在量子跃迁态。

例如,在电磁场中电子的量子态的存在是造成原子结构的原因,在强核子场中中子的量子态则产生原子核的结构。

类似地,引力场将导致量子态的形成。但是引力与电磁力和核力相比是极其微弱的,使得在引力场中物质的

量子态的观测是非常地具有挑战性。因为中子的电中性和长寿命而成为观测这样一个效应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在这里我们报告中子的引力量子跃迁态【中子的引力量子束缚态】的实验证据。粒子被充许向一个水平的镜子下落,

地球的引力场提供所需的约束势垒。在这个条件下,下落的中子沿垂直方向不是连续地运动,

而是从一个高度跳跃到另一个高度,如同量子理论所预期的。

Quantum states of neutrons in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field

The discrete quantum properties of matter are manifest in a variety of phenomena.

 Any particle that is trapped in a sufficiently deep and wide potential well is

settled in quantum bound states. For example, the existence of quantum states

of electrons in 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ructure of

atoms, and quantum states of nucleons in a strong nuclear field give rise to

the structure of atomic nuclei. In an analogous way,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should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quantum states. But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is extremely weak compared to the electromagnetic and nuclear force, so the

observation of quantum states of matter in a gravitational field is extremely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ir charge neutrality and long lifetime, neutron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with which to observe such an effect. Here we report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gravitational quantum bound states of neutrons. The

particles are allowed to fall towards a horizontal mirror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field, provides the necessary confining potential well.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e falling neutrons do not move continuously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but rather jump from one height to another, as predicted by quantum theory.

 

 [8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2:32 

回复:您有没有看下面liusanmao3的一贴.好象说的很清楚.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9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3:35 

回复:不要泛泛而谈,陈是怎么败的,zox1c2又是怎么对,沈又怎么胜了,他们间什么都没有分析.怎么判断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10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4:30 

复:沈建其老师jqsphy您好,您好象还没有回答szchenfu50的贴:您和李淼似乎还没有搞清楚场的量子态和粒子的“量子行为"的定义

沈建其老师:您好! 请您不要回避szchenfu50的问题,好吗? 下面附szchenfu的帖原文:

 

您和李淼先生似乎还没有把场的量子态和粒子的“量子行为”的定义搞清楚:光谱的不连续性是由电子与原子核通过电磁场构成的束缚态能级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同样,中子的下落过程是中子与地球之间通过引力场构成的束缚态中进行的。Nesvizhevsky等实验报告的原文中所说的束缚态能级的不连续性,指的就是作为中子与地球之间的媒介――引力场的不连续性,而不是中子的“量子行为”(不连续性)或地球的“量子行为”(不连续性)。测量的结果是 “中子下落的过程不是连续的,而是从一个位置到了另外一个位置”,当然验证的就是引力场构成的束缚态的不连续性,而不是中子自身的不连续性(“量子行为”)。

现在光谱的不连续性是解释为虚光子的行为,但历史上,波尔解释光谱的不连续性的时候,并没有实现电磁场的量子化。他用的电磁场理论还是半经典的,光谱的不连续性是用半经典的电磁场中的轨道量子化来解释,仍然说的是电磁场的量子态所致,从来就没有人用电子或原子核的“量子行为”来解释。单独的电子或原子核并不构成束缚态,也就没有不连续性的所谓“量子行为”。光谱的不连续性和中子的下落过程的不连续性(所谓的“量子行为”)都是场的量子态的表现,因为只有场才能表现出连续与不连续的区别,才有量子态与非量子态的不同。粒子本身就是不连续的量子,说粒子在场中的“量子行为”(包括实验报告的标题《Quantum states of neutrons in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field》)实际指的就是场的量子态。实际上,上述所说的“量子行为”这个词本身没有确切的科学定义,你们使用这个词容易混淆视听!

因此,请您和李淼先生重新解释该实验。

 

 [11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4:46 

回复:沈建其老师(jqsphy),您好! 您好象也还没有回答(复)szshanshan的问题贴:版主(jqsphy)和李淼请别浑水摸鱼!

沈建其老师(jqsphy)(不知对不对,是SENPY说的,别怪我认错人):

   您好!您好象也没有回答(复)这个问题。请您也不要回避问题,好吗?否则----难到您和李淼真的在混水摸鱼吗? SENPY先生也请耐心看一下szshanshan的帖原文,再来讨论好吗?谢谢!

 

附szshanshan帖的原文:

致版主及李淼:请别混水摸魚!

在我看来,使用“中子的量子行为”这个沒有确切的科学定义的词就是想混水摸魚。就用你们自己翻译的话“由充分深宽的势垒捕获的任何粒子都被固定在量子跃迁态”也表明Nesvizhevsky等的原意是:首先,运动状态表现为不连续的量子跃迁态(或者表现为连续的非量子跃迁态)是由势垒决定的,並不是由粒子决定的;其次,粒子是被势垒固定在量子跃迁态(或被势垒固定在非量子的连续态),粒子是被动地被固定到某种状态,而不是主动地由本身的量子行为”去固定势垒;第三,所说的势垒包括电磁场、胶子场和引力场等的势垒,所说的任何粒子包括电子、中子等,当引力场势垒捕获的中子換成了別的中性粒子(例如Λ0 、π0),若也能克服困难做出实验结果(Λ0 、π0衰变太快使实验更难做)则应与用中子作的实验结果相一致。因为引力场的势垒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捕获了不同的粒子就改变其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特性。

现在清楚地知道电磁场是量子化的虛光子场,可在20世纪初期人们认为它是附加轨道量子化条件的半经典场,在19世纪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完全经典的连续场。这並不表明电磁场也会与时俱进地从连续的蛻变成半连续的最后蛻变成不连续的。电磁场固有的不连续的客观特性决不会因人而变。现在的对引力场的认识有如20世纪初期对电磁场的认识,虽然尚无公认的引力场量子化的理论,但是Nesvizhevsky等的实验结果绝不可能用经典的连续引力场来解释,至少也要用类似玻尔的半经典的方式用附加量子条件的引力场才能解释。Nesvizhevsky等的实验的社会意义在于实验走到引力场量子化的理论的前面去了,实验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这在历史是累见不鲜的,正确的态度是努力进行引力场量子化的研究工作,尽快赶上实验工作的进展;而不是采取鸵鳥政策来迴避事实,因为我们还沒来得及将引力场量子化,就死不承认Nesvizhevsky等的实验结果,把确切无疑地观测到的引力场朿缚态的不连续性偷換成含糊其辞的中子的量子行为”。

现代的拋棄了超距作用的所有场论(不管是量子场论还是经典的连续场理论如爱因斯坦的时空度规场理论)都认为是场决定着粒子的包括产生和湮灭的所有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场决定着粒子的全部行为,因此,中子的量子行为”归根到底也是由场决定的。当引力场被认为是时空弯曲的度规场,则包括中子在内的任何粒子只能是沿测地线运动,粒子不可能不连续地从一个高度跳到另一个高度。说引力场中存在中子的量子行为”这句话本身,就否定了引力场是爱因斯坦的度规场这个前提,就对经典的引力场作了修正。此修正即使尚未达到将引力场量子化的高度,至少也是在经典的引力场中附加了额外的条件(有如玻尔的轨道量子化条件),或者说,经典的引力场必需修正,不作修正的经典的爱因斯坦的度规场与Nesvizhevsky等的实验结果是相矛盾的。不愿承认Nesvizhevsky等的实验结果表明了引力场的量子效应,至少要承认Nesvizhevsky等的实验结果表明连续的经典引力理论不符合验事实。
 [12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4:55 

回复:沈建其老师(jqsphy),您好,您好象更没有回答(复)liusanmao的问题贴:关于引力的量子态,我们先来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Ne

沈建其(jqsphy)老师:

您好!您和李淼好象更没有回答(复)该问题!这只是一个业余校报记者的生活常识的逻辑推理题,您回答不了吗?

请您不要回避问题,好吗?SENPY先生也请耐心看一下liusanmao3的帖原文,再来讨论好吗?:

以下附liusanmao的帖原文:

关于引力的量子态,我们先来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Nesvizhevsky他们自己是怎样评价他的实验结果的(或记者有到底有没有报道错)好吗?

   

先把你们Nesvizhevsky等的实验的看法的争议放到一边,让我们来推测一下Nesvizhevsky等他们自己是怎样评价他的实验结果的(或记者到底有没有报道错)下面仅谈谈一个业余记者(校报)的看法,仅供参考:

李淼,jqsphyszshanshanszchenfu50以及其他广大网友:您们中有谁和Nesvizhevsky等直接沟通过――-他们做此实验的目的和他们所认为的实验结果吗?如果有,请告诉我答案,谢谢!

没有,是吗?!  但,显然,《NATRUE》的科技记者是确切无疑的与Nesvizhevsky等沟通过,并一同拟定了《Quantum states of gravity这一高度专业化的新闻标题和内容,下面是理由,请指正:

A. 不与Nesvizhevsky等事先取得联系,一位记者是不可能写出这一报道的。关于这一点,有怀疑者吗?如有怀疑,看一看报导原文或到任意电台,杂志社,报纸打听一下,―――作为任何一个媒体,作出如此爆炸性的原创报道,是不可能不与当事人沟通的。当然,炒作和转载不算!《NATRUE》在炒作自己吗?在我看来,不像。不知你们是如何看的?

B. 从报道的时间上看:报道《Quantum states of gravity》一文2002117日,也就是Nesvizhevsky等的实验报告Quantum states of neutrons in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field(中子在引力场中的量子态)》发表的同一天!……下面还要我说什么吗?

C. 发表过科技论文的人可能都知道,从投稿的那一天开始到通知采纳,修改,直到正式刊登,期间少则一月(月刊),多则几月,甚至半年。这期间除了NATRUE》自身,对外(新闻界)基本是相对保密的。试想在这种情况下,NATRUE》的记者是如何确定《Quantum states of gravity》这一标题和撰写文章的内容的呢?显然……

D.Quantum states of gravity报道中的内容,所出现的那些数据如1.41, 2.46, 3.32 and 4.08 peV等,是一个明证!因为一位记者是不可能在未得到Nesvizhevsky等指导下来引用这些数据并完成这一高度专业化的独家报道的!一种最有可能的假设是:《Quantum states of gravity报道就是Nesvizhevsky等起草的!在科学界这么多年的你们,这一点没看出来吗?

E. 而,报道的最后一句:“This novel experiment is, say the authors, "another demonstration of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quantum properties of matter". ”(这个新颖的实验是,作者说, “物质的量子属性的普遍性的另一实证”)更是铁证:记者与Nesvizhevsky等事先一定沟通过!当然,有可能是记者招待会听来的,但互动式的记者招待会难道就不是沟通的一种吗?但我认为记者招待会的可能性更小,因为这可是NATRUE》和NEWS@nature.com》的独家报道呀!另外,请教一下,上面提到的matter(物质)包括引力场吗?

F. 现在我们假想:若Nesvizhevsky等都是瞎子聋子的概率为0,并且否定他们实验观测到的是引力的量子态(Quantum states of gravity),Nesvizhevsky定会像我国理论物理研究所著名弦理论专家李淼跳出来将2002117新华社原始的报道科学家观察到引力场的量子效应》“更正”为《科学家观测到中子在引力场中的量子效应》(详见http://www.oursci.org/magazine/200202/020202.htm>《三思科学》电子杂志2002年第2  总第8《地球引力场中中子的量子态》-李淼)一样,第一个跳出来反对《NATRUE》的不实报道!但,直到今天,两年多过去了NATRUE》的报道依然没有进行过所谓的“更正”!(哪位网友如果发现有,请告诉我,谢谢!后附NEWS@nature.com》上最新查到的当时发表的文章<Gravity leaps into quantum world>

综上所述,确切无疑的,至少当时Nesvizhevsky等认为他们观测到的是引力的量子态(Quantum states of gravity

在报道仅发布两周后,即200221日,弦理论专家李淼就在《三思科学》电子杂志2002年第2  总第8    http://www.oursci.org/magazine/200202/020202.htm>上发文怀疑《自然》网站记者的报导不准确,并由此修改新华社的报导。根据以上理由,我个人认为李淼对记者的怀疑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知你们和广大网友如何认为呢?

另外,由于本人孤陋寡闻,不知国际上其它国家的科学家对该实验的态度:实验观测到的是引力的量子态呢?还是中子的“量子行为”呢?有没有类似的讨论?麻烦介绍一下。谢谢!

 

Published online: 17 January 2002; | doi:10.1038/news020114-8

Gravity leaps into quantum world

Tom Clarke

Researchers finally measure the subtle quantum effects of fourth fundamental force.

Far from falling smoothly, objects moving under gravity do so in lurching, quantum leaps, a French experiment has revealed1>. The finding confirms that gravity, like the Universe's three other fundamental forces, can have a quantum effect.

Particles, such as electrons confined to their orbital shells around the nucleus of an atom, are restricted by the ru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To move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they must jump to the next quantum state.

Theoretically, this rule holds for all matt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ure's four fundamental forces: electromagnetism, weak and strong nuclear force and gravity. But gravity, especially at small scales, is a very feeble force, making it extremely difficult to measure its quantum effects.

There's no point in looking for quantum behaviour in everyday objects. It is occurring, but the larger things become, the more subtle are the quantum effects. Even small molecules are practically immune to the weird ways of the quantum world.

Valery Nesvizhevsky and his colleagues studied ultracold neutrons (UCNs) at the Laue-Langevin Institute in Grenoble, France. These very slow-moving, uncharged particles normally team up with protons to form the nucleus of an atom. The team isolated the neutrons from the effects of the other three forces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detector.

By following the progress of hundreds of UCNs falling from the top of the detector to the bottom, the team found that the particles exist only at certain heights. "They do not move continuously, but rather jump from one height to another as quantum theory predicts," says Nesvizhevsky.

That someone has measured quantum leaps has physicists wide-eyed. "The effects are so small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y can actually observe them," says Thomas Bowles, a particle physicist at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in New Mexico.

Trick questions

This satisfying trick may also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physics. "Right now, we don't have a theory of how gravity is created," says Bowles. If refined, he says, apparatus like Nesvizhevsky's could explain how gravity behaves in the quantum world - and perhaps where it comes from.

    
"Ifyou're searching for something in fundamental physics, this is a very clean system," agrees Nesvizhevsky. It should allow researchers to pick apart some of the niggling questions about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matter.

It might even be possible, suggests Bowles, to work out why Einstein's theory of general relativity - which explains gravity and large things, such as galaxies and the Universe - doesn't tally with quantum mechanics, the physicist's handbook of the very small.

 We don't have a theory of how gravity is created   Thomas Bowles,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13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15:22 

回复:senpy,您是2SINXCOSX吧!怎么您又在不加思考地引用文章来攻击别人呢?
不是告诉过你:要去伪存真吗?!这回可是帖哟!
[楼主]  [14楼]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 2004/07/14 18:41 

花木兰提出善意的改进意见 您挖苦她 谁还敢提 只好借题发挥 这都是您自已招来的
本来有很多改进意见,能提吗? 顺便告之,花将军是天文学家,师从刘老, 她能看出陈氏力有两个分量, 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水星的轨道偏心率e=0.2 , 陈氏力的径向分量很小, 而切向分量却很大(本不应称之为切向分量的,因为它可分解为切向分量,故称之无防),它能推动椭圆转动,在天体力学的摄动理论中称之为转动椭圆法, 或称近日点进动, 但是陈氏力却推错了方向.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发现者,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就想用水内行星的摄动力来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 这个摄动力与陈氏力相当, 只是方向相反, 所以陈氏力是错的,  可以看出, 花木兰处处让您三分, 她不说了不是没有说的, 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多好,
 [15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04/07/14 20:04 

回复:在道理上都不对!

因为粒子自身是不能量子化的,否则违背因果律。沈所谈恰是说量子力学的矛盾;陈认为场是量子化的这一观点没有错,因为粒子只有受到场的量子化的作用才能表现出量子行为。按这种考虑,应该用粒子量子化现象去揭露场的量子化的形式。但先给出经典形式去说它是量子化的就显得荒谬了。

我证明了波是不连续的,它具有粒子性的本性,也就是说场是量子化的。因此,量子力学出发点就是错的。是陈在与量子力学压游,我说过,他们都是蒙士,这是五八对四十。不过,物理学就是这么蒙过来的,取得的现象成就是巨大的,只要不披上理论的面纱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但大师们特要面子,只是不肯把蒙的老底说出来而已。你们回想一下自己的研究有没有胡思乱想的过程就明白了。由于我认识到这不是理论研究,因此我走的是一条客观研究之路,根据现象来揭示本质,从而否定了波粒二象性。

主观研究建立不了理论,得到的是开拓未知现象的方法,这仅是对认识未知世界迈出的第一步。物理学中除牛顿那么一点外在理论上还是一片荒野。

道理在无理中产生、知识靠无知来积累,这就是辩证法。物理学正处在无理的探索阶段。

 [16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20:15 

回复:本来中国人有信心想拿诺贝尔奖是一个好事,做专家应鼓励.但有人感觉不舒服"先"挖苦这人会丢中国人的脸?不知对自己小孩是否是
中国人为什么很难得诺贝尔奖,原因在此:,您在国内还没出头就被同行先嘲笑然后打压,因怕您超过他.很多天才因得不到同行鼓励而夭折 .窝里斗    
 [17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04/07/14 20:32 

我知道他的预言不会成功,但是我还是敬佩他的探索精神。
关于这个实验,我预言它只有引力磁场效应。
 [18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20:50 

回复:在科学上没有面子可讲,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要面子就会浪费青春和金钱,

先搞清楚什么是轨道的近日点进动::指的是椭园轨道的长轴方向的空间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慢慢地转动,长轴转动的方向与轨道运动物体的前进方向一致。    轨道的近日点的进动是轨道形状的变化,而不是[zox1c2]所说轨道中运动物体的“前进”与“倒退”。[z0x1c2]先生对《谁引爆了宇宙》书中第81页陈绍光先生关于“水星近日点进动的直观解释”,[z0x1c2]

陈绍光先生量子场论狄拉克真空涨落的虚中微子与质点中核子和电子通过Z0波色子弱作用的散射(碰撞)压力,经统计平均推导出的量子引力公式:

f = ( G m M / r 2) ( r / r )+ ( v / c)

 

由于量子场论是四维的,导出的公式也是四维的,其中( r / r )项是由四维动量-能量中的动量分量的变化产生的,( v / c))项是由四维动量-能量中的能量分量的变化产生的。由于量子场论中重整化的质量是可变的,能量分量E的变化就是质量乘光速平方m c2的变化,因光速是常数,能量分量E的变化就完全表现为质量m的变化。根据力是动量的变化率:

f =δ(m v)/ δt=mδv/δtvδm/δt=f nf c

f nmδv/δt = m a = ( G m M / r 2) ( r / r )

f c = vδm/δt=-( G m M / r 2) ( v / c)

由此可见陈氏力f c是质量的变化率δm/δt与速度v的乘积。δm/δt恆为负f c总是与运动方向 v相反, 使得f c总是减小运动物体的能量。

矢量f c除了可分解出f n方向的投影分量f c cosφ之外, 的确还可以分解出垂直于f n方向的分量f c  sinφ (在远日点或近日点处(φ=90°)有f c  sinφ= f c ,对于园运动来说处处都是f c ) ,更直接的方法是由矢量f c总是与运动方向v相反, 可直接积分求轨道运动的能量耗损,在《谁引爆了宇宙》书中第59页至64页有较详细的讨论,陈绍光先生的计算的结果与观测结果完全一致。(见附文)

轨道的近日点进动指的是椭园轨道的长轴方向的空间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慢慢地转动,长轴转动的方向与轨道运动物体的前进方向一致。轨道的近日点的进动是轨道形状的变化,而不是轨道中运动物体的“前进”与“倒退”。[z0x1c2]先生是顾名思义地把轨道进动理解为物体“向前运动”,从而会说:“而f c sinφ= f c   其方向与水星运动方向即v的方向相反,它会使得水星近日点倒退而不是进动”。实际上,与水星运动方向v相反的力f c只改变水星的质量,不会改变轨道的形状,从而与进动无关。只是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f c cosφ在过近日点(或远日点)时会改变符号,使水星受到的太阳引力在过近日点之前引力增大而收缩轨道,在过近日点之后引力減小而扩张轨道,轨道的变形导致椭园轨道的长轴方向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轨道近日点进动。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力不会改变轨道的形状,对轨道近日点进动沒有贡献。园形轨道中f c恆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为零,就沒有进动。椭园轨道愈扁,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愈大,进动就愈快。

 [19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4 21:24 

回复:谢谢!!!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20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5 06:55 

回复:那些话是本将军说的与陈老师无关.遭陈老师训斥而且已经道歉了;zox1c2您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吧!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楼主]  [21楼]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 2004/07/15 09:04 

记得花木兰说过 先不说您错了 等您拿回诺贝尔奖之后 再与您大战三百回合, 因为她看出您的引力理论错了, 但是一般人很难看出来, 如果能蒙回诺贝尔奖, 就先蒙了再说, 然后再指出您的错误也不迟, 您却说得奖之后要参加很多活动, 一个回合也没有时间斗, 逼得她只好写出一评, 她的评论是很有分量的, 她指出过沈建其的错误,她指出过和满的一个表达式写错了, 她指出过中科院资深院士彭垣武老先生的引力理论错了,她指出过章均豪教授的引力方程的笫二项有拼凑的痕迹, 能得到她的点评真实难得, 网上一般的小错误,她根本不理, 那些没有入门的议论, 她看也不看, 她没有100%的把握, 没有事实做根据, 她是不会说别人错了的, 正由于她看出了陈氏引力的确错了, 不能拿奖, 她才劝陈不要拿奖, 再说奖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就一直没有拿过奖, 绝对不是帕别人拿奖她不舒服,  如果真有诚意求教, 她会拿出天文事实来证明陈氏引力错了.
 [22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5 09:44 

回复:好象除了花木兰提了一个把轨道进动理解为向前运动与倒退的问题,已回复!量子效应有人在等回复.

 

 

 

 

 

对《谁引爆了宇宙》书中第81页陈绍光先生关于“水星近日点进动的直观解释”,[z0x1c2]

陈绍光先生量子场论狄拉克真空涨落的虚中微子与质点中核子和电子通过Z0波色子弱作用的散射(碰撞)压力,经统计平均推导出的量子引力公式:

f = ( G m M / r 2) ( r / r )+ ( v / c)

 

由于量子场论是四维的,导出的公式也是四维的,其中( r / r )项是由四维动量-能量中的动量分量的变化产生的,( v / c))项是由四维动量-能量中的能量分量的变化产生的。由于量子场论中重整化的质量是可变的,能量分量E的变化就是质量乘光速平方m c2的变化,因光速是常数,能量分量E的变化就完全表现为质量m的变化。根据力是动量的变化率:

f =δ(m v)/ δt=mδv/δtvδm/δt=f nf c

f nmδv/δt = m a = ( G m M / r 2) ( r / r )

f c = vδm/δt=-( G m M / r 2) ( v / c)

由此可见陈氏力f c是质量的变化率δm/δt与速度v的乘积。δm/δt恆为负f c总是与运动方向 v相反, 使得f c总是减小运动物体的能量。

矢量f c除了可分解出f n方向的投影分量f c cosφ之外, 的确还可以分解出垂直于f n方向的分量f c  sinφ (在远日点或近日点处(φ=90°)有f c  sinφ= f c ,对于园运动来说处处都是f c ) ,更直接的方法是由矢量f c总是与运动方向v相反, 可直接积分求轨道运动的能量耗损,在《谁引爆了宇宙》书中第59页至64页有较详细的讨论,陈绍光先生的计算的结果与观测结果完全一致。(见附文)

轨道的近日点进动指的是椭园轨道的长轴方向的空间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慢慢地转动,长轴转动的方向与轨道运动物体的前进方向一致。轨道的近日点的进动是轨道形状的变化,而不是轨道中运动物体的“前进”与“倒退”。[z0x1c2]先生是顾名思义地把轨道进动理解为物体“向前运动”,从而会说:“而f c sinφ= f c   其方向与水星运动方向即v的方向相反,它会使得水星近日点倒退而不是进动”。实际上,与水星运动方向v相反的力f c只改变水星的质量,不会改变轨道的形状,从而与进动无关。只是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f c cosφ在过近日点(或远日点)时会改变符号,使水星受到的太阳引力在过近日点之前引力增大而收缩轨道,在过近日点之后引力減小而扩张轨道,轨道的变形导致椭园轨道的长轴方向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轨道近日点进动。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力不会改变轨道的形状,对轨道近日点进动沒有贡献。园形轨道中f c恆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为零,就沒有进动。椭园轨道愈扁,f cf n方向的投影分量愈大,进动就愈快。

 [23楼]  作者:和满  发表时间: 2004/07/15 09:51 

您过得了“杨氏双缝实验”这一关吗?
您怎么解释“一个一个粒子发射,叠加得到干涉图。在一缝上观测,又得到整个粒子”这个物理事实?
 [24楼]  作者:和满  发表时间: 2004/07/15 10:05 

qapin如果你认为陈绍光先生的理论可以作为基础理论,就不要怕问。

当年牛顿力学确立,是解答了一个个的疑问。包括“地球是圆的,人为什么不掉下去”这些问题。

400年后的人们看我们今天提的问题,可能就与我们今天看当年对牛顿提的问题一样傻。那也没办法,人,都有历史局限性的。

在学科高度分化的今天,一个基础理论要确立,会面对各领域各专业五花八门的问题。每当你回答清楚一个问题,人们对陈先生的理论就会增加一分信心。

即使最后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陈先生的理论也不会是无意义的。毕竟,用他的理论能正确预言很多过去无法正确预言的问题。

我等了这么久了,我真心希望他的理论就是我盼望的理论。

 [25楼]  作者:和满  发表时间: 2004/07/15 11:16 

非嫉妒也,花木兰这个人我在网站上几个月了解了,她一直是快言快语的,她不会玩这种心眼的。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26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5 14:36 

回复:没有看到一个手握"利剑"士兵,何谈四面楚歌呢?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27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5 15:52 

回复:本人是陈老师俗家第子.陈老师说她的水平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很多;所以我上贴道歉了.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28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7/15 16:06 

回复:谢谢提醒.陈老师有自知知明,年纪这么大等他的理论被承认还有一个过程,我们帮他扩大播音器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29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04/07/15 18:56 

回复:不是过这一关,而是纠正粒子具有波动性的错误认识.

波具有粒子性的本性。这个粒子性是弥散物质所具有的,由物质的惯性决定的,而波是由波源产生的大量粒子性个体所表现出的集体行为。在此前提下我来解释粒子的双缝干涉现象:

真空中充满弥散物质(我认为是电磁场物质),根据作用的相互性,运动的粒子与场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使场物质产生波动,而粒子也就成为波作用下的粒子。所以,双缝干涉是波的干涉,不是粒子的干涉,运动粒子只是在这干涉分布的作用下把波的干涉图样表现出来。

我的解释符合因果关系,也符合我们的宏观经验,破除了单粒子干涉的神奇。

我们作驻波实验时就是用纸屑显示的。

 [30楼]  作者:z0x1c2  发表时间: 2004/07/16 08:33 

不是我的水平高 是刘启新先生的水平高 我只不过是他的打字员
这个论坛真利害 陈绍光四面楚歌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21302986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