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课本上一处藏匿多年的错误 山东章丘 马国梁 大家知道:在宇宙空间中,凡是流质天体当没有自转时均呈正圆球状;而当有自转时,它们就会变成扁球形。其中两极半径最短,赤道半径最长。 在球面上的物体除受万有引力作用外,还受自转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只有将万有引力和离心力进行矢量合成,才能得到我们所常见的重力。 由于重力作用,使扁球面变成了等势面,即各处的重力方向总是与等势面相垂直。这是很自然的,否则就会产生水平流动,一直流到两者相互垂直为止。 在扁球面上,重力的方向一般不再指向地心,其大小也不再处处相等。在许多物理课本上,常将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写成如下这样: g = GM/rr – ωωr (cosθ)^2 这个公式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因为在扁球面上,第一项的万有引力加速度不能这么算。物体的下方并不是半径为r的正圆球;其引力场线也不再是指向球心的直线,而是在半径和重力方向之间的曲线。 所以正确的重力加速度应该改写成这样: g = GM/rr 因为地球的经线圈是椭圆,而椭圆的半径公式是 r = ab/sqrt(aa sinθsinθ+ bb cosθcosθ) 将r式代入得 g = gb (sinθ)^2 + ga (cosθ)^2 = gb - (gb - ga ) (cosθ)^2 实验测量的结果也证明了在地球表面的不同纬度上,该公式的正确性。具体如下表所列:
既然下式是正确的,当然就说明上式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有一个减项。 这真是歪打正着!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竟然不是真正的万有引力,而直接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好奇怪啊! 那么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到底是多大呢?根据它们的矢量关系,当然就是重力和向心力之和了。即 F = mg + mωωr (cosθ)^2 = mGM/rr + mωωr (cosθ)^2 可物理课本上的公式显然与此不同。多少年了,没人发现,更谈不上纠正。可见社会的习惯势力是多么强大!。现在虽然知道了,可需要多少年才能改过来呢?我看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