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给出的质量密度公式m/V=μσ^2,我大致计算出了静止电子的半径。 设电子的半径为r0,电子静止电量为e=1.602×10^-19 库仑,μ=μ0=4π×10^-7 牛顿/安培^2。以半径r0做球,包围电子,则球体积为V=(4/3)πr0^3,面积为S=4πr0^2,又知σ=e/S,推导出电子静止半径r0为: r0=μ0e^2/12πm0,代入μ0=4π×10^-7,得到 r0=10^-7e^2/3m0=9.39e-16 米
λπικμλπικμ |
根据我给出的质量密度公式m/V=μσ^2,我大致计算出了静止电子的半径。 设电子的半径为r0,电子静止电量为e=1.602×10^-19 库仑,μ=μ0=4π×10^-7 牛顿/安培^2。以半径r0做球,包围电子,则球体积为V=(4/3)πr0^3,面积为S=4πr0^2,又知σ=e/S,推导出电子静止半径r0为: r0=μ0e^2/12πm0,代入μ0=4π×10^-7,得到 r0=10^-7e^2/3m0=9.39e-16 米
λπικμλπικμ |
同样,把质子质量代入m0,可得质子半径为5.115e-19 米。 |
当然,这里的σ是按表面电荷面密度算的,并不是平均的面密度,误差可能会很大。 |
如果这是一个有均匀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并取其一面的面积计算电荷面密度,则会有精确的结果。
当然,主楼的计算是粗略的,其实计算面密度时也应按半个球面面积计算。 |
这是一个粗略的计算,并不追求精确解,只是阐明质量、极化电荷面密度和体积之间的这种关系。通过它,我们能定性了解物质的作用原理,也能给出一些分析思路。 |
物理机理的架构是这样的,但是具体计算往往要复杂得多。把质子质量代入后,我也得到一个质子半径。这个半径比通过散射实验得出的半径明显要小得多。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分析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计算结果差很多? |
我得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质子的电量是有方向的。可以认为,它显示给电子的电量只是局限在局部某位置,并不是像通体砖那样,遍布质子每一个角落。计算电荷面密度时所有的面积也要是一个局部面积,因此实际显示给电子的极化面密度要大很多,而使用【2楼】计算出的电荷面密度是偏小的。这样,就完成某种程度上的粗略分析。 |
主楼所用的质量密度的式子,适用一个均匀极化的物体,其中电荷面密度也是一个极化横截面上的密度。主楼的计算是示性的。 |
我只满足于机理的分析,给出方向性的原理分析。说实在话,我看到量子力学中的那些长链符号、长链式子就晕菜。我不知道各位中不晕菜的有几位? |
前面按照半个球面面积算也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还不知电子长什么模样。如果按照正六面体的类似算法,计算用的面积只有1/6总面积.按球的大圆面积算.只有1/4表面积.这时估算的电子半径应该更小,应该在2.34e-16 米1.56e-16 米范围. |
我觉得电子这样的物质结构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只是人们对原子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现象的错误解读。电现象的本质也是一种振动波。 |
对【14楼】说: 原子当然是存在的。原子是由密度大的内核和密度小的外围组织构成,原子核和外围组织靠和谐振动维持原子结构的稳定,原子一旦受到力的作用,原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和谐振动被打破,就会发生不和谐振动,于是光热电就产生了。 |
对【14楼】说: 原子当然是存在的。原子是由密度大的内核和密度小的外围组织构成,原子核和外围组织靠和谐振动维持原子结构的稳定,原子一旦受到力的作用,原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和谐振动被打破,就会发生不和谐振动,于是光热电就产生了。 |
阿尔法粒子是氦核,是两个裸质子。中子弹爆炸成功,也证明有中子。中子穿透力很强,而阿尔法粒子很弱。它们都存在。 |
对【19楼】说: 我只是否认电子的存在,并没有否认质子和中子的存在。 |
对【19楼】说: 我只是否认电子的存在,并没有否认质子和中子的存在。 |
光电管被高能光照射后逸出的、那个能奔向阳极的东西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