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量子论什么的都是由最初的力学里的波动理论推及而来的,而最初的力学里的波动理论是机械波。 一开始,人们就想当然地定义了一个机械波的定义:介质中所有质点均按相同的正弦或余弦规律振动且有周期性。 大家想想,这可能吗? 大家可以任意设想一个一维的介质链,一根绳子也行,一排水也行,一排介质球也行,就一根绳子吧,最直观形象。 人们最初在研究机械波时把绳子分成了一个个微观的质点(这是他们分的啊,不是我分的,我就是顺着他们的说)。 大家想,原来绳子直直的,且静止,突然一端的质点作为振源开始振动,后面的质点由于受到张力(这张力也是他们 说的啊,不是我说的,我就是顺着说)而依次开始振动,这样才能形成机械波。 那我就想问问了,那个张力和后面的依次有什么理论依据?啊,就按他们说的,后面的质点是受到张力(事实上可能也就是收的张力,又或者是什么其它力,总之反正得有力,不然无法解释后面的质点也跟着动),但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张力 或者其它的什么力是怎么导致依次这个效果的,依次嘛,肯定是后面的质点比前面的振动时刻晚,但是,现有的全部力学 理论也无法解释这个依次。除非是考虑到如果抖绳子这个实验是在地球上做的(事实上就是在地球上做的),那么就有了 重力了,重力延迟了一下后面质点的振动时刻,否则绝对无法解释。但是如果考虑重力,绝对不会有什么间谐机械波一说,更不会有y=Acos(wt+a)这个推导以后全部波动理论的最初的式子。那大家想,什么相对论、量子论还有产生的必要吗? 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谁能合理解释间谐机械波这一概念的力学可能性?既要所有质点均按相同规律振动,又让它们产生振动延迟,好像没有任何一种力能单独做到这一点吧,想得太美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