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朱学渊的上古史大统一 2014年8月9日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陈其翔教授转给我一封电子邮件,是朱学渊的《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他说"或许您有兴趣";其意思是叫我评说看看。朱学渊先生的该文和他的《夜郎国在哪里?》,我似乎恍惚在网上看过,而且沿着他的这种思路,还有网文说,中国历史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大的统一朝代中,除秦朝政权人物的祖先是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外,商、隋、唐、元、清等朝代的政权人物的祖先,也都是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即占50%的朝代是北方少数民族领导汉族,还不算五代十国等分裂时期。我当时还不在意,在陈其翔教授的提示下,我认真地浏览朱学渊的文章,感到他是从搞物理学的大统一,转向人类上古史的大统一。 如果不把朱学渊的"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的农耕社会是同祖不同路,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社会在历史上的一次次入侵,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变相‘返祖'",看成是美化"侵略"的话,那么朱学渊的所谓"返祖"年代,是可以追溯到"盘古-嫘祖远古联合国的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的时期。陈其翔教授说:"关于‘盘古-嫘祖远古联合国的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我很有兴趣,中国古代文明,真是博大精深,就是不善于继承和发展。"可见陈其翔希望我评说的套路很明显,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今天乌克兰、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的内战,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等人类战争现象,都与国际背后的宗教、政治、经济等势力的利益相关联,而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一、中国的远古与起源 盘古-嫘祖时代人类自然形成的远古联合国,没有今天这种现象,这就是"天下莫非王土"的由来。这个"王",就是"远古联合国"或称"远古联合国的王法"。违反了,"远古联合国"的政权和政权人物组织的军队,可以出面强制维和,或捉拿违反"远古联合国的王法"者问罪。这是与今天以战争胜负形成的联合国,不同的地方。但今天"以战争胜负形成"的联合国,也有好的规则。如国际旅游规则,采用一种没有类似贸易保护的平等往来双赢,何来的侵略?又如联合国的投票规则有三类:五个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还有常任理事扩大国和全体会员国会议的多数票等规则,使今天的联合国也能基本实现世界范围内多元一体,战争的规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其实,政治、宣传的规则也是这样。但拿民主或集体说教做幌子,侵略别国,祸害群众之事,也难平息。 远古四川盆塞海干涸前,围绕青藏高原河流下游的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第一次形成的人类"远古联合国",有《山海经》类似的"涸海古卷",可证有类似"远古联合国史"书。当然嫘祖与黄帝联姻,嫘祖让远古联合国政权和平过渡分割到中原和全世界,反对这种交接的,既有嫘祖故里传说的"金二伯射黄帝",也有内部、外部刑天与黄帝争"神座"的著名传说,可印证人类之间早存在的纷争与屠杀,辩证地看,这也包含有"进化"。认清这种"进化"的自然性,是此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在尚处于居住无定,流动觅食的原始阶段,就从这种变动不居的生活中,给他们思维的基因留下从运动观察运动,从内部的纷乱,探知外部的离合;以动把握动,以动把握静的印记。他们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大量的天文、气象、人类疾病的观察、概括、抽象,产生的是近乎三旋转座子的自然人学模型模具概念。这可对比尼罗河水的泛滥,测量土地需要的对图形规律的认识。 测量如果有公认可循的好办法,能解决家庭、村落之间的土地纠纷,这对直接促进生产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应算作人学解放的正能量。但历史学家往往把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印度等地的古代文明都称为"河谷文明",并认为中华文明崛起晚于埃及,这是不辨藏象模具类别的结果。因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所揭示的重大意义,是表明人类已经定居,它给人类思维留下的印记,总是从一点(定居点)向四周出发,从静止到运动,由一到多;它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维程序,便表现为从点到线到面,以及从自然数运算到现代的函数,复变函数......。 秉承何拔儒先前远古联合国等思想的理解,对"中国"的"中"字来源、"汉族"的"汉"字来源,有文章说:藏象"中"字,包含从"众"音以及"中原、中和、中庸、中正、众"等意思;"汉"字包含从"汗"音以及"汗牛充栋、大汗长流"等意思的劳苦、劳累、勤劳、下层大众,两者都宝藏"多数原则"、"大汉、汉族"等引申。 如果说"大多数原则",是对一种提案或选举表决的判定程序,那么它同中华民族为什么在世界上是人类中的最"大多数"群体,是有文化基因关联的,甚至同"汉族"为什么在世界上是人类中的最"大多数"群体,有文化基因关联。例如有人说2025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但印度有200多个民族,中国才50多个,汉族仍是世界的"大多数"群体;它是如何起源的?我们讲过:在围绕青藏高原和古四川盆塞海经历的海洋文明自然灾害,如超强大地震、大火山、陨石、海啸、台风、龙卷风、暴雨、泥石流等造成地质的山崩地裂天翻地覆的磨练,团结抗灾,才奠定了团结抗灾中心活动地区的"远古联合国",和形成了以"多数"原则的"汗牛充栋"族群中华的"汗族";即"允执其中"就是"中国"之来历。 事情直等到类似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6.5 级地震,"堰塞湖"从人们闻所未闻,到成为全国、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词,也许能够理解"盆塞海"及盘古"汗"族失落与刘邦王朝才复得"汉"族之谜。盘古文明是中华民族由此团结抗灾形成的以"多数"原则的大社会族群"汗族",凸显出汗牛充栋的多与实干出汗之意的盘古文明。但这个文明在涸海后失落了,直到秦始皇打下重新统一中国的基础,汉初才第一次开始复兴中华古史的历程。回答有人问:"汉族称谓始于汉朝,关盘古何事?盘古乃古神话人物,居然也能考证得有鼻子有眼"。对刘邦的汉朝与汉族,和盘古与神话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或联系?众所周知的原因是,汉朝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初年被项羽赶到原古西南四川盆塞海之地立足,刘邦-盘古-汗族-汉族才联系起来。原因是上下各五千年之期间,古的地质"自手术"现象使远古四川盆塞海干涸了。 中华民族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其实在盘古-嫘祖远古联合国的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的时期,是"多数"原则的"实权派",他们的后盾是在远古联合国旗帜召唤下,源源不绝来自亚、欧、非洲各地盘踞在北方青藏高原大陆的外围邦族人,即朱学渊先生说的"北方的游牧民族或北方少数民族",他们在远古联合国上层的代表政权人物,还真掌管着海洋山寨城邦的"会议厅"和"金库",但地质"自手术"的干涸现象,把他们与"汗族"的多数分割了。《黄帝内经》对远古政权及政权人物的这种顶层设计,有一个反映"会议制"缩影的"切片"。 在盐亭有一种传说,黄帝是广西人,是炎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在炎帝族与蚩尤族争夺和繁荣的远古联合国中心地区西陵族的贸易权的战争中,炎帝的母亲和难民一起失散流落到广西,和一位工匠重新结合生下黄帝。是嫘祖的舅父岐伯从远古联合国政权人物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到海外寻找"王储",才把年少又聪明的黄帝带回远古联合国中心地区的西陵族。但后来又被北方外围的白马邦族的人员抢走到了中原。在远古联合国中心地区的政权和政权人物,也如今天的联合国一样,是推荐表决的,只不过更重视发明创造的竞争。下层劳苦、劳累、勤劳的"汗族"大众,虽是大多数,但也只能在发明创造竞争推荐提名的人物中选择。当然下层的能工巧匠也不少,但终究还是在远古联合国政权和政权人物的下层。 所以《黄帝内经》提到黄帝与岐伯、伯高、少俞、雷公等人物的议医,这看似与政权无关,但它反映了不是"首长负责制"的人物岐伯、伯高、少俞、雷公等,也有参与"顶层设计"的作用,这是远古盆塞海洋文明政权及政权人物时期"会议制"缩影的遗存。虽然《黄帝内经》最后成书是在汉初,与黄帝时期相隔很远,很多研究者认为是假托,但《黄帝内经》毕竟不是近代的著作,和近代政治解读的影响无关。汉初以前没有这样"会议制"的开明,只能与远古政权及政权人物有联系。我们认为"汉族"是起源支持国家共同体模式的政权及政权人物的多数邦族、邦国、部落,这约开始在公元前6390年的法天法地时期。 这里主干的"多数"与支干的"少数",是在一个多元一体的国家内部;这个远古模式可称为"世界原始共产社会联合国",或简称"古联合国"。它不同于今天的"联合国",但是更具有统一国家的权威性。这个远古国家共同体模式的政权,就是所谓的"盘古开天地"。八千多年来,经过无数次内部社会大的改朝换代,这种"多数规则"至今都没变。"汉族"和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50多个民族,从"盘古开天地"起就是中华民族。所谓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少数民族,是远古华夏国家共同体政权之外民族的说法,是不实之辞。 现在很多人以为"汉族"起源于汉朝,一个理由是"盘古"这个传说中的人文始祖,是汉朝才出现的,不可信。其实科学是政治,是灵魂。神话传说在上古,本身就是突出政治。一是神话夸张的想象力,具有吸引聚集人心的效果;二是神话的神奇,才具有传播久远的功效。如果没有神话的科学运用,人类传说能够传承是不可能的。但政治是"中心"原则,盘古文明的失落也是政治。汉朝捡回盘古,是刘邦政治短暂的需要和开放。但终因盆塞海干涸,中华民族的重心移到了中原和东部地区,突出炎黄文明是巩固"中心"的政治纪律或新闻纪律。 如果说中国本土的学术与远古中华民族的起源有关,这是因有两种理解,一是从上到下才五千年,二是上下各有五千年。上个五千年经历的迁徙聚集交汇的这个文明失落了,直到秦始皇打下重新统一中国的基础,汉初才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被项羽赶到干涸的原古西南四川盆塞海之地立足,刘邦-盘古-汗族-汉族才联系起来。由此也可以从西汉开始看出,在汉朝类似藏象弦论的《黄帝内经》,这时才正式定型成书流传。上个五千年人类在这一孵抱期,来自青藏高原围绕古四川盆塞海四周的河流、江水入川,气候温和,食物丰富,优于地中海和里海地区,人类自然汇聚在这里集聚,由此才奠定了中华为远古联合国的核心和文化大同世界思想;而在团结抗灾形成远古联合国的中心活动地区,左、中、右人群,中为多。到古盆塞海彻底干涸期,大地震仍然有一段过渡期,盆塞海洋文明经过若干年代的逐步迁徙,随着两期大溃坝最后才在东部、中原,甚至远至埃及--中东成为闪族及巴比伦苏美尔人,定居下来,创建了繁荣。 嵇少丞教授说:"去其史"与瞎编其史最积极者,不是异族,竟是中国人自己。其实对于上古超强大地震、大火山、陨石、海啸、台风、龙卷风、暴雨、泥石流等大自然灾害,上古我国先民经历的恐惧和敬畏而产生的盆塞海洋文明在先的盘古--嫘祖上古史,今天被割裂,也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自己无意为之的。类似施雅风院士说,李四光教授开创了中国第四纪研究,他勇于向陈规旧习挑战的开拓精神、探求真理的严肃态度、支持各门学科发展、培植后进青年的宽阔胸怀,永远楷模;但限于政治和经济条件实践的局限性,包括李四光先生在内多数研究者没有去西部高山区从事现代与第四纪冰川深入研究的机会,形成的不符合实际的错误认识难于自觉改正。这或许,也是我国不能认知西部盆地盆塞海洋文明在先的盘古--嫘祖上古史,及其过早具有古希腊海洋文明的特征的原因。 这也要说到朱学渊先生,他的上古史大统一会陷入"王玉哲悖论"吗?他为什么会说"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的农耕社会是同祖不同路,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社会在历史上的一次次入侵,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变相‘返祖'"?他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吗?这还真问到点子上。朱学渊的母亲宋莲卿是朝鲜族人,他1942年生于广西桂林,父亲朱其培是个铁路工程师。朱学渊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在四川、南京等地任中学教师十余年,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命运本应该是搞物理学大统一的,而且有很好基础。因为他在研究生院是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家谈镐生院士,并曾亲聆过彭桓武、李政道、黄昆、李佩等著名物理学家的教诲。1980年他还到美国留学,1983年他在蒙大拿州立大学以多篇论文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前曾在能源部属下的Ames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课题涉及"过渡元素表面的磁性现象"等理论固体物理学问题。 所以说朱学渊搞上古史大统一研究探索,算是一位很特别的科学家。物理学大统一搞的是基本粒子涉及夸克、部分子、弦论、圈论等物理学结构函数的费曼-比约肯的"标度无关性",其抽象被称为"量子色动力学"。如对同一种的正、反、虚、实、无的夸克、胶子等粒子,还要增加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分类。如果把这比作计算机语言编码、编程,而叫做"量子色动语言学",那么它真可以移植到类似的人类学。即在漫长的史前期内,人类的多元种属和语言的分裂及形成机制,对应物理学大统一,也类似终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最艰深课题。朱学渊在夫人张宁华的支持下,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这类人文科学的疑难课题,他说包括传说在内的人类历史记载,仅仅起步于四、五千年前,而按非洲起源说,现代人类的祖先通过数十万年的跋涉,至少在一万年或数万年前就已经遍布全球。 是的,如果把现代人类各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看作"部分子",那么在这些部分子里,是否还隐藏着三种不同颜色的夸克、胶子等类似上古的语言文字的"源语"、"母语"呢?例如远古的四川人叫蜀人----从人类的源语或母语学可以推证:蜀人得名与烧烤有关----即蜀人是最早吃熟食的人。四川的竹林中,爱出一种叫笋子虫的金黄色的昆虫,在火上烧烤,会发出"苏苏苏"的声音,非常好吃,而且香味扑鼻。原始的蜀人扎堆吃这种烧烤的时候,随着烧烤发出的"苏苏"声,有人最先学着喊叫出"苏苏" 声,接着大片人群也附和喊叫出"苏苏"声。这就是蜀人最早的源语或母语。后来这类现象成为了一种习惯,外来的原始人群见之,也就把四川这里的原始人叫"苏"人,或"熟"人。再后来到源语或母语变成了有语言和文字,"苏"人或"熟"人的叫法,被规范为了"蜀"人。 所谓的源语是指,或是在第一匹马被驯服,第一只狗不畏缩地被带到营火旁以前很久,就再也听不到了的最古老的那些原始母语,这是把世界上所有语言追溯到遥远过去说的源语。盐亭沿梓江河从章邦苏家山,到麻秧的苏家坝、苏家沟,再到玉龙的苏家湾,苏姓原住民很多。如果把朱学渊的经由以历史语言、语音、姓氏、地名等文化和文明的考据和研究方法,引用来看从"熟"人、"蜀"人到"苏"人,有人想到两河流域出现的苏美尔人可联系"蜀"人,那么朱学渊先生能否认可?而且如按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讲:苏美尔人,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这一支很奇怪,他们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这说明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湖北学者胡远鹏先生就直说:苏美尔人就是蜀人,这从《山海经》以及《旧约》可以得到印证,这个"东方某地",就是中国的四川。再据保存盘古王表地方的天垣传说:盘古王在盐亭县祠窑坝领导爆动建国后,并没有实行终生制,而是以"传播发明、天下大同、幸福共享"作为立国之纲,率先垂范。他卸位后带领部分人马行舟渡海到南边云南,进入缅甸,沿印度的恒河水,横穿印度出海,乘阿拉伯海的季风,到达阿拉伯半岛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是第一代苏美尔蜀人的来源,因此中国南方多盘古王的传说。 2006年李劼先生评论朱学渊和他的北方诸族野性"返祖"探源中说:朱学渊 继《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到《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从语音学的角度,将姓氏、部落、地名等等融会贯通地娓娓道来,是别开生面。周策纵先生也评论说,语言、血族、文化、文明的和平交流融会,更可能是将来的趋势。但李劼说朱学渊的成就还不啻于民族融合,北方的所谓少数民族用的通古斯、蒙古、突厥等语言,都是史前的中原语言。但这对吗?那么我国中原的通古斯、蒙古、突厥等语言又来自哪里?是否与盘古-嫘祖远古联合国的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有关?李劼和朱学渊都没有说。然而他们却认为北方游牧民族对我国中原农耕社会的一次次入侵,是"返祖"的变相;但不阐明和盘古-嫘祖远古联合国的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有联系,难道没有美化"侵略"之嫌? 如果把这种美化"侵略",还说成是一次次给衰败的中华民族回注了野性的生命力的、获得别一种生动的诠释,以及中原汉族在令人窒息的周孔文化下得以幸存,这是否太过分?接连不断的蛮族入侵,血腥方式的侵略,这种使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强行"融合、返祖",只有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干得出来;所谓蛮族被汉族的文化同化,在日本人统治台湾的50年多,并不存在。而台湾人民在日本压迫下的造反仇恨,和刑天与金二伯的造反仇恨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