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不明白的我明白。这些基础的东西有时是很唬人的,就算一些资深教师也不见得理解深刻。 |
教科书不明白的我明白。这些基础的东西有时是很唬人的,就算一些资深教师也不见得理解深刻。 |
一个100米/秒速度的车撞向一个钉死在地面上的静止汽车,和两个都是100米/秒的汽车对撞,作用力和作用时间都是一样的。前提是对撞后必须结合在一起并相对地面静止。否定相对论先生没有设定这个前提条件,如果你当时定下这个条件,那么你说的一个50米/秒的汽车和一个静止汽车相撞和两个50米/秒的汽车对撞效果一样就成立了。 |
一个100米/秒速度的车撞向一个钉死在地面上的静止汽车,和两个都是100米/秒的汽车对撞,作用力和作用时间都是一样的。前提是对撞后必须结合在一起并相对地面静止。
====钉死在地面上的静止汽车,受到撞击的冲力、和地面提供的(反作用)冲力(和能量)。受到两面夹击。 |
对【3楼】说: 王老师,你的动能计算是正确的。但两车相撞的动能损毁是由两车承担的,而撞向静止的墙则是由一车承担的。所以前者的损毁程度是后者的四分之一。 |
对[33楼]说:
你根本不明白这里说的是什么。这里只讨论碰撞界面发生的力和作用时间。 一个100米/秒速度的车撞向一个钉死在地面上的静止汽车,和两个都是100米/秒的汽车对撞,界面所发生的力和作用时间相同。但实际效果总有不同,比如产生的热量不同,每次碰撞效果也都有区别,钉死汽车的固件所安装的位置不同,效果都会不同。比如你把汽车的底盘焊牢在铁桩上并深深钉入地上的混凝土中和你把车尾紧靠一个坚实的墙,效果就不一样。后者造成了尾部变形,造成汽车有位移产生,实际就破坏了设定的静止不动的前提。这些都不妨碍理论结论。 |
在地面上x=0点竖立一个绝对刚性的墙,一个汽车从-x方向撞向墙,汽车所有发生的变形都开始产生于前面接触点x=0处,没有任何越界到+x。
地面上两辆同样速度的汽车在x=0处发生对撞,接触面也是发生在x=0位置,互不越界。这里假定汽车是个橡皮球,没有任何区别。这样假定都是为了讨论方便,以免有人提出这个方向盘插入对方玻璃而越界的类似烦恼问题。 在这种假定下,对撞汽车没有任何一个具有优势能够超越界限x=0,那么每个汽车发生的形变都截至于界限。这种碰撞和对一个墙的碰撞是完全等效的。作用力和作用时间也完全一致。区别只在于发热不同,撞墙的发热是1,对撞的发热是2,变形程度是相同的。这里禁止各种反弹,相撞后互相结合。 我们这里很多人对动能的基准搞不清楚,认为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一样,其实就是错误的。一切能量计算基准都要以惯性场为准。 在地球表面,惯性场就是地球引力场。加速一个静止物体到速度v,所使用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地面的。这样才能计算出真正的动能。任何不以地面为基准的速度,比如相对速度,都不能反映物体真实动能。动能是相对场的绝对值。比如你在地面上加速一个1kg物体到10米/秒,所用能量50J,恰好一个车子也是10米/秒的同方向速度经过物体,这时车上的人接过物体,物体依然还具有10米/秒的速度。车上的人接过物体后,再同方向加速这个物体到相对车子10米/秒,这个人做了多少功呢?按照相对速度计算必发生错误:这样会计算出人也做了50J的功。那么地面上看这个物体的速度已经是20米/秒了,它的动能应该是200J,远大于车上的人计算出的能量。 其实地面上的计算是正确的,车上的人用相对速度计算出人对物体的做功是错误的。车上的人应该用他施加给物体的力和物体实际在他手中期间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移计算。任何按照相对速度的能量计算都是不正确的。相对计算只适合运动学而不适合动力学。也就是说,只考虑表面运动状态用运动学、用相对速度。具体计算能量转换就要使用地面绝对参考系。 汽车对撞是一个道理,100米/秒的汽车具有确确实实的5000m能量,而两个50米/秒速度对撞的车,尽管具有相对速度100米/秒,但是不具有100米/秒速度的实际能量,它们所具有的实际能量只有两个1250m,总共只有2500m。 |
角动量不守恒实验,否定相对论。http://tieba.baidu.com/p/2884792009?pn=3
===其中自转飞轮的角动量需要的平行轴定理,难道是在误导我? |
接[37楼]:
相撞的力不相加,这是我给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如[39楼]的例子,两个100米/秒速度的车从同一个方向同时撞向[37楼]的墙,它们施加给墙的力是二倍的10000000 N,共计20000000 N,持续时间0.01s。 但是两个车对撞,在界面产生的力依然是10000000 N,共计10000000 N,持续时间0.01s,并不因为两车速度叠加到200米/秒而增加为20000000 N。无法理解的人很多,曾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
对[35楼]说:
马老师说得对!前者两车对撞损毁小,它们的对撞是无法和一个100米/秒速度撞上死汽车能够比拟的。 |
请王普霖 看看38楼,在系统中单独自转的飞轮或者单独自转的圆柱体,相对于系统的质心轴,是否能使用平行轴定理?
|
对43楼]说:
平行轴定理和你那个图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一个圆柱体,它的轴线就是圆柱体的中心对称轴,这时该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具有最小的一个值。和它运动不运动,正在转还是不在转没有关系。 当你把这个轴安偏了,不和对称轴同轴了,成了偏心轴了,这时要用到平行轴定理重新计算转动惯量。 这个轴越偏心,转动惯量越大。这个轴一直可以从对称轴的位置一直往外移动,可以移到表面上,或远离表面的空间。这时才使用该定理,计算移动了旋转轴后的那个圆柱体的转动惯量。 你1、2、3用的都不对。 |
对44楼]说:
看来,平行轴定理的前提条件是绕旋转轴转动,而不是绕圆柱体自己的质心轴自转。是吗? (如果是这样,证明我被人误导了) |
哈哈!是地。你的圆柱体只要绕自己的轴自转,没有公转,它和另一个圆柱体是否接近都没关系。
自转的圆柱体进行平动是不会改变角动量的。这里也根本用不上平行轴定理。 只有当发生公转时,即出现了新的质心,这时你的圆柱体在旋转质心之外,需要重新计算新转动惯量才需要。而你原本自转着的轴依旧是你的圆柱体的轴。在既有自转又有公转时,出现两个轴(或多个轴,视物体数量而定),自转的按照自身的转动惯量计算,角动量也是算自己的。公转轴上的每个物体都要计算新的转动惯量,需要用该定理。物体数乘2是需要计算的角动量数量,每个物体有两个角动量分量,一个是自转的,另一个是公转的。所有的加起来才是系统总角动量。 |
接[37楼]:
参考系也不能随便选,比如你站在一个100米/秒的车上,看另一个100米/秒向你对撞过来,假定你不被吓死,你会看到它相对你的速度是200米/秒。你会计算出它具有的动量为200000,还按照0.01s计算作用力,你会得到 20000000 N的荒谬结果。其实真正作用力只有1000000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