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光的困惑(二十五) 下一主题:我的论文在《前沿科学》发表,需...
 [91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11/06 07:45 

批89楼:
错误连连,略举几点:
1、【光告诉我们变了的事物就是变了,光我们没变的事物就是没变】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绝对相信光,】矛盾!
2、【上图中的A是相对O以速度v运动的惯性系。】,既然用了t',A就要改为O’,懂不?
3、三个黑点都任意的,怎会用起直角三角型?
4、由于γ =1/√(1-vv/cc),所以表明不仅v<c,而且当v越高速,越难再高速,即越接近极限不变量c,就越被压缩,即V=γv ,怎会t’=γt ?
 [92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11/06 16:14 
 [93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11/07 07:27 
 [94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11/07 07:59 

接91楼:
不过,89楼竟用了【(ct')2+(vt)2=(ct)2】,这表明楼主已警觉“狭相”的γ(虽然是假γ)是用了勾股公式才得到的。
请与洛仑茲建立的‘求真γ式’【(c△t)2-(v△t)2=(kc△t)2对照。

(c、△r、△t都是绝对不变量,k是洛氏特意放置的数学性调节因子,以使‘Kc△t ’也成为可变直角边。),
于是求得 K=1/γ =√(1-vv/cc),v<c,从而就有‘惯性速度变换式’
V=γv。
(具体请看拙帖《革命性的发现了洛仑兹的五条原真式子被爱氏分别埋灭、篡改…》之27楼的求真γ图;是请王普霖先生帮助贴的。)
 [95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11/07 15:43 
 [96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4/11/19 08:19 
 [97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5/02/12 22:11 

接94楼:
显然,tyger还会知道, 专门介绍“狭相”的书籍中有所谓“时空间隔式”(ct)2-(vt)2=s2(也写为(ct)2-r2=s2 )。

有很多反相者,只看过“狭相”简介,所以不知有此“狭相”式子。
于是,由对照可知:
洛仑茲的‘求真γ式’(c△t)2-(v△t)2=(kc△t)2成立;
爱氏的“时空间隔式”不成立;
tyger的【(ct')2+(vt)2=(ct)2】也不成立。
 [9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02/13 06:09 

陆先生老毛病又犯了。上面三楼发一遍就够了,何必发三次。我们不提倡这样顶贴。
 [99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5/02/14 10:11 

一不留神搞的。
 [100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5/03/15 07:12 

楼主:
要反相,最起码须知道‘绝对论’和“相对论”各是什么意思 。

须知,用一个‘参考系’来表达的才是‘绝对论’,用两个“参考系’(即所谓“相对性惯性系”)的就是荒谬的所谓“相对论”(此专指“狭义相对论”,即“真正相对论”之意)。
爱氏知道,对于行星轨道速度,只能用一个有“有心参考系’O-rφθ了,不能再叫“相对论”了,怎办,于是就叫“广义相对论”吧,隐含“非真正相对论”,但听起来仍然还是“相对论”;爱氏还不放心,于是把牛顿‘绝对论’改称为所谓“经典理论”,意即过时的理论,这样就使伪论“相对论”名正言顺了,便于诈骗,便于推行。

如果爱氏把“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分别老老实实地称为“真正相对论”和“非真正相对论”,则产生矛盾,那就自暴做假了!
而称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那就都是‘相对论’了,不仅不会露馅,而且还会因其所有式子都是假式子,让谁也看不懂反令其唯觉高深莫测,于是附庸风雅之流,都说自己看懂,并据之高谈阔论,从而助其强力传播而成‘帝国’了。

 [101楼]  作者:杨升山  发表时间: 2015/04/23 07:28 

关于同时性的讨论

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是从 对同时性的讨论开始的。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的意义>>中写道:为了完成时间的定义,可以使用真空中光速恒定的原理。假定在假定在K系各处放置同样的时计,相对于K保持静止,并按下列安排校准。当某一时计Um指向时刻Tm时,从这只时计发出光线,在真空中通过距离Rmn到时计Un;当光线遇着时计Un的时刻,使时计Un对准到时刻Tn=Tm+Rmn/c。光速恒定原理于是断定这样校准时计不会引起矛盾。
对于同时性,有主观的同时性与客观的同时性之分。经典力学关于同时性的说法,是客观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由于信号的传递速度限制,不可能均被我们感知,如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需要八分多钟时间。我们感知的,也只是光线传递来的八分多钟以前的太阳的信息,现在太阳什么情况,只有以后才能知道。
主观的同时性表面上没人赞成了,实际上远非如此。用光信号作为相对静止的点间同时性的校对信号,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办法。但是人们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测量,光在空气中的传递速度是低于真空中的光速的。。其实用Rmn/c计算出的时间是不准确的。还有一个如何把Tm如何告诉对方的问题,只可以近似的用。
如果两个时钟放置的物体是有相对运动的,那么Rmn就是个随时变化的,Rmn/c就是个变化的值。
是不是没办法校对同时性呢?也不是。前已分析过,时间仅是物质变化的量度,使用周期信号来记数,时钟也只是一个周期信号,是一个比较基准。所以我们校对同时性时,可以在一点校对多个时钟,然后分别拿到各个观察点去就行了。运动是相对的,被测物体也是可作为观察者的。
[‘信号传递的速度’不必考虑,至今也没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是科学理论的基本要求。]
[是哲学黑洞在《狭义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帖子中的发言]
这句话不对吧?
的确在牛顿力学的那个时代,因为研究的速度都很小,用光线进行的测量出现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当进入研究粒子的时代后,因为粒子的速度可以与光速在同一个数量级,就不能不考虑光线在传递信号时造成的误差了。如果看到什么就是什么,那么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电影就是正在发生的现象了,事实上,电影中的影像是很早以前的影像,有些演员已经作古,有些演员还和我们一起在看这些电影呀,他们并没有在舞台上。
我在《网易论坛》中看到一个乐子,转到这里,可能对讨论同时性有点价值。
大家看看说的对不对?
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张三去京城赶考,临行前,张母要求张三每天书信一封,以报平安,张三乃孝子,遂答应。
第一天张三到了李县,马上写了一封信,请当地邮差送回家,邮差走了一天,在第二天把信交给了张母,张母不高兴了,明明要儿子每天写信,为何隔两天才收到信?
第二天张三到了青县,马上又写了一封信,请当地邮差送回家,邮差走了两天,在第四天把信交给了张母。张母又不高兴了,明明要儿子每天写信,为何又隔了两天才收到信?
第三天张三到了徐县,马上又写了一封信,请当地邮差送回家,邮差走了三天,在第六天把信交给了张母,张母很不高兴,明明要儿子每天写信,为何又隔了两天才收到信?
.......................
从这以后,张母都是每两天收到儿子的一封信,她很想知道为什么。终于她想明白了,原来,儿子在运动中,时间变慢了,儿子过一天,相当于她过两天。
张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相对论的人。]
这里的邮差速度是与张三的速度相同的,如果邮差的速度较快,就会是另一种样子。这种情况下,张母要想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张三,是根本不可能的。
故事中说到她看到的不同,并不是真的不同,是由于信差传递信号造成了误差才形成的,事实上,张三与张母的年龄差异是与生下张三时候相同的。决不会因张三的运动变得少了。
另外,不能只认为有相互作用时才说物体存在。比如太阳光照到地球上需要八分多钟,我们不能把自己感知太阳光时,才说太阳存在。太阳的实际位置也不是我们看到的位置。有人举例说:与我们相距八十光年处爆发了一颗新星,有人在二十年前写了一本有关新星的书。那么这颗新星不会记载在这本书中。能不能说这本书记叙的完全正确呢?显然是不能够的。因为不管书中记载了没有,八十年前这颗新星就诞生了。我们不能要求记叙完全正确,因为我们的活动能力有限,而事物的变化是无限的。我们只能要求记叙的基本准确。有许多事情我们这一代人是无法得知的,但不能说那种事情不存在。我们的有些感觉掺进了主观的成分,必须经过思维才能了解真情。
比如,我们感到地面是平的(说海平面更恰当)。可地球是球形,海平面当然只是球面一部分。太阳东升西落,实际是地球自转。这些都只有经过思维,有些还需要经过模拟试验才能得出结论。
例如:在北京至广州的火车上设一个邮递员,车尾挂有邮政专车。
某甲乘客要到广州去,在北京站临上车时,给住在长沙的一个朋友乙写了一封信,说了一些事情。当甲乘了一段车后,想起还有一些事情没交待清楚,在火车上又写了 一封信给乙。车上的邮递员很快把信转到车尾的邮政专车上。假设北京站的邮局也把甲的第一封信放在这节专车上,那么长沙的乙同时会收到甲的两封信,甲写信的时间是有间隔的,甲不会承认同时写了两封信。怎样去评价他们说法的是非呢?常识告诉我们,甲是当事人,甲的说法是正确的。乙认为甲同时写两封信是乙的感觉,是不符合事实的。甲的两封信都 寄出了,不论乙收到收不到,都是寄了,不能因乙没收到信就断定甲没有寄信。但如果甲在信的末尾准确地写上了他写信的时间,乙在看信时也注意到这一点,乙就会根据信上注明的时间判断甲在什么地方写的信。并能想到,甲在写这些信时,自己分别在干着什么。但是,自然界的情况要复杂的多,物体大都不能把自己发出信号的时间写在信号上,所以人们在接到信号时需要仔细的判断,不然会出现甲乙两人说法不同的情况,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的。
另外,如果乙的住地不在长沙而在郑州,甲的第二封信又是在经过郑州以后发出,那第二封信就与甲的行程相反,情况就更复杂了。
上述说法是大家早已知道的。当某人要到朋友那里去而希望朋友到车站给自己帮助时,总是打电话或发电报给自己的朋友,就是因为电话或电报有比信件更快的传递速度。如果写信,除非是几日前就把信寄出,那就只好由自己去拆信了,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不可能的。
如果甲不是乘火车而是乘飞机,飞机中途在武汉停留。甲在北京起飞时寄出一封信,甲在武汉停留时又寄出一封信。如果邮政系统仍以火车送信,那么乙收到甲的第二封信要比收到甲的第一封信要早一些。如果 乙粗心一点,就会把信的次序颠倒。当然乙可以从信的内容和注明的时间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自然界怎样来标明这些信号的先后呢?
对于信件发出的时间,甲的说法是正确的,而乙只有在经过思维分析后才能 得到正确的结论。“狭义相对论”否认甲的说法,承认乙的感觉,不出错误才怪呢。
“在某个参考系中同一时间,但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参考系看来,将变成被一定时间间隔分离开来的两个事件”。“在某个参考系中同一地点但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参考系看来,会变成被一定空间间隔分离开的两个事件”。这两种说法,用“看来”一词表述,只反映观察者的感觉,并不是事实。而这两种说法,却是“狭义相对论”使时间与空间等价且可以互相转换的理论基础。
 [102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5/04/23 11:15 

批101楼:
你说这么多,都是大家已知道的,所以是废话。
在本贴中,楼主和大家都知道“狭相”的“同时相对性”是荒谬的,但就是否定不了它。

而我在57楼提出,须否定"相对性惯性系"才能否定“同时的相对性”,因为是爱氏用主观编造的"相对性惯性系"再编造了“同时的相对性”,是在做假(其最终目的是编造假γ)。而"相对性惯性系"已被我具体否定,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103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5/05/05 23:33 

"相对性惯性系"已被我具体否定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同时的相对性”就被否定了;用‘洛变原式’r’ =γ(△r-v△t),‘时隔’△t(即‘时间’t)就‘绝对性’了。

用‘洛变原式’,整个理论物理学就浅简了!
 [104楼]  作者:陆道渊247484  发表时间: 2015/06/01 16:31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51110363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