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希格斯粒子开上帝的玩笑(修) 下一主题:李秉泉为牛顿力学翻案给李子丰同...
[楼主]  [6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1 17:21 

磁场是电偶极子电场。它是中性粒子或带电粒子(如电子)被电场力把正负电荷拉出来一个距离的产物。是极化的偶极子定向规则排列的产物。

 [62楼]  作者:晓话123  发表时间: 2015/11/12 15:51 

磁场是电偶极子电场相对运动作用的计量,以区别于电偶极子静电场作用,磁现象只是由电荷相对运动产生的,在场速可变的相对性1+1原理看来磁场只是运动电荷量子的辐射场,电磁场的计量方程为麦克斯韦场方程。
[楼主]  [6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2 17:27 

两个通同方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互之间的引力的作用大小是F,两个通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之间的斥力的作用大小是-F。前者导线中载流子相对静止,后者载流子相对速度为二倍载流子速度,而力的大小却相等。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磁场并不是由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站在前者导线中的载流子角度看对方载流子,永远和自己相对静止,但力还是产生了。并且,力的作用是不随参考系的改变而消失的,物理过程也不随参考系的改变而改变。

事实上,导线中流动的都是偶极子,并不是纯电荷。偶极子产生出来的偶极电量才是磁场力的产生根源。单极电量只能构成电场力。
 [64楼]  作者:晓话123  发表时间: 2015/11/12 18:38 

磁场是电偶极子场相对运动作用的计量,以区别于电偶极子静电场作用,以电偶极子中一电荷为静止,另一运动的电荷量子的场传播等于相对静止的量子场传播即静止电偶极子静电场作用加上量子的辐射场。在场速可变的相对性1+1原理看来磁场只是运动电荷量子的辐射场,电磁场的计量方程为麦克斯韦场方程。
[楼主]将电偶极子看成一体,电偶极子相对运动速度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大小,同时决定了产生的磁场的强度,不计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小不利于研究电磁场的本质。
[楼主]  [6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2 19:13 

电流是相对导线的电流。因为导线中的电流是被极化的电子的流动,是偶极子的流动,因此电流大小直接反映出的是偶极子偶极电量的大小。这个偶极电量的大小决定了磁场力,偶极的方向决定了力的方向。一个导线中的载流子速度是很慢的,通常是在每秒毫米数量级上。两个载流导线之间的力只决定于导线中电流的乘积,也就是偶极电量的乘积。和两导线之间有没有平行的速度无关。假定两静止平行导线中电流同向,载流子流速都是v=1毫米/秒,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F,如果让其中一导线以速度V=-v平行于另一导线运动,两导线之间的力F不变。因此,不管两导线以任何速度平行运动,只要间距保持不变,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不变。因为磁场根本不是电荷相对运动所产生的。

经典物理讲解的磁场是运动电荷产生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理论。相对运动速度为V的两导线中流动的偶极子电量只取决于各自导线中的电流,和导线的平行运动速度无关。也就是说磁场力和两导线中载流子的相对速度无关。这个磁场力的观点我在几年前就表明了。我的说法是偶极子在导线中极化出的偶极电量决定电流的大小,并不是偶极子相对速度的大小决定电流大小。
[楼主]  [6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2 19:33 

两载流导线之间的作用力和两均匀带电线之间的作用力完全一样,电流和带电线的电量线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λ=I/c

这是我在几年前就推导出来的关系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式。

我揭示了导线中的电流是电场在导线中极化出的偶极电量。磁场力是这些偶极电量之间的库仑静电力。



 [67楼]  作者:晓话123  发表时间: 2015/11/13 16:33 

电流是自由电子在导线中的流动形成的,电偶极子整体是中性的,中性的电偶极子在导线中流动时不能形成电流的。
[楼主]  [6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3 16:57 

电子是带正电荷的,电子的负电量总大于正电量,因此电子净电量为负,它是能够在电场中形成电流的。产生磁场的是偶极部分,带动电子流动的力是电场对电子净电量部分的力。带正负电量不均等的偶极子我把它叫异偶极子。

一个电子在没有电场作用下,它含有的正电荷被负电荷所包围,并不能显现出偶极性。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起来,也在电场力作用下被极化。
[楼主]  [6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3 16:57 

电子是带正电荷的,电子的负电量总大于正电量,因此电子净电量为负,它是能够在电场中形成电流的。产生磁场的是偶极部分,带动电子流动的力是电场对电子净电量部分的力。带正负电量不均等的偶极子我把它叫异偶极子。

一个电子在没有电场作用下,它含有的正电荷被负电荷所包围,并不能显现出偶极性。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起来,也在电场力作用下被极化。
 [70楼]  作者:晓话123  发表时间: 2015/11/15 23:38 

电子是带正电荷的,电子的负电量总大于正电量,因此电子净电量为负,那又如何解释正电子的电性呢?一个新理论需要严格的理论公式推导和实验证明,希望看到严格的推导,并能用电偶极子推导出电子的电量才是可行的。
[楼主]  [7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6 06:06 

正电子是正电量大于负电量的粒子。正电子含有4he+、2he-,电子含有4he-、2he+,正电子净带点为2he+=1e+;电子含有4he-、2he+,电子净带电量为2he-=1e-。

正负电子相遇4he++2he-+4he-+2he+=6he++6he-
它们可以湮灭为两个γ光子γ=3he+3he-,或三个光子γ=2he++2he-(很少)。
he是半个电子电量。这是从电荷守恒定律上推导的。

从能量守恒上推导,一个电子静止质量是含有1个e+的质量me=0.511MeV,动能是零,带2e-负电量,净电量为1e-。把电子在加速器中加速到光速c,它刚好吸收到1e+的正电量,它的净电量变成为零。质量增加1倍。动能为0.511MeV。它如果释放出0.511MeV的正电量,它又回到静止。

正电子不是常见的,它并没有静止质量(不存在静止正电子),它有光速电子的正电量2e+。因此它也有0.511MeV的动能。正负电子湮灭后,会产生两个0.511MeV的光子。正电子可以看成光速能量的电子失去1e-形成的,机理待你们研究。我认为它应该产生于β衰变,质子衰变成中子等核裂变反应中。

正电荷和正电子还不是一个概念,我这里的正电荷是指比电子电荷电量大或小的正电荷团体和个体,它们存在于电子之中、存在于加速的电子之中,以及场物质之中。电子(或正电子)的通常概念是具有一个e电量的、质量等于me的特殊粒子。

我并不认为电子电量e是最小电量。我们通常说的电子并不用特意加个负字,它是一个电荷的集团。它是能够吸引正电荷的。它每吸收一点正电荷,它就会被原子核排斥一些,引力就变小,轨道就变大。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在其它专题帖中有描述。严格的推导我给不出,就如同现在没有测量到光子质量一样,但不影响分析。

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讨论它必须要冠以“正”字。我说的电子都是缺省条件下的负电子。如无特别声明,都如是,即电子默认是带负电的负电子,这也是公知的。
 [72楼]  作者:晓话123  发表时间: 2015/11/16 15:05 

用磁聚焦法测电子的荷质比其与理论值的误差很小,因此相对运动的改变不可能有一个单位。虽然我们都认为磁场源于电场相对运动,但它并不支持以下假设。
从能量守恒上推导,一个电子静止质量是含有1个e+的质量me=0.511MeV,动能是零,带2e-负电量,净电量为1e-。把电子在加速器中加速到光速c,它刚好吸收到1e+的正电量,它的净电量变成为零。质量增加1倍。动能为0.511MeV。它如果释放出0.511MeV的正电量,它又回到静止。
[楼主]  [7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6 15:50 

我这里电子的加速运动并不是相对运动,而是在场中的绝对运动。它在加速中得到场能量,也就是得到了场物质中的正电荷。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是积累出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突变出来的。当它积累到这个电量时,电子就已经失去了负电性,它再也不能在电场中加速了。光速下的电子是个中性粒子。

各种方法测量电子的质量从来都没有准确过,都是电子在极低速度下测量的。他们的实验电位差一般都是在几十到上百伏特范围内。几乎对光速下(或接近光速)的电子做出的测量都是有极大误差的。季灏先生做的实验就是高速电子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和理论值(相对论算法或非相对论算法)的误差都是百分之千的数量级的。
 [74楼]  作者:晓话123  发表时间: 2015/11/16 16:45 

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是积累出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突变出来的。当它积累到这个电量时,电子就已经失去了负电性,它再也不能在电场中加速了。光速下的电子是个中性粒子。
这一观念的确是新观点,与现有理论电荷的电量是量子的固有特征冲突,需要严格的理论公式推导和实验证明,希望看到严格的推导。
[楼主]  [7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6 16:53 

假如我们是在我定义的那种惯性系中,静止的我们就拥有静止的场物质。在这里如果有一个运动的单极电荷或偶极电荷,它们会在这里产生一个运动的电场或磁场,但是场物质却是不运动的。

这就像风吹麦田一样,看上去麦浪滚滚向前,其实麦子在原地长着没有向前。场物质是通过顺序的极化、退极化实现场能的传递的,但介质并没有移动。
[楼主]  [7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7 01:16 

电流和带电线的电量线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λ=I/c
这里的λ=I/c就是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偶极电量的线密度。

1A电流将在1m长的导线中产生的偶极电量是
Q=Lλ=LI/c=1*1/299792458=3.3356409519815204957557671447492e-9 C
真空中两根距离d=1m,电流为I=1A的通电平行导线之间的安培力是
F=Lμ0I^2/2πd=2*10^(-7) N
其中μ0=4π*10^(-7) N/A^2

采用偶极静电力对其进行计算,就把两导线看作均匀带偶极电量Q的带电线计算,使用静电力公式计算两带电线受力
F=LQ^2/2πε0d^2=2*10^(-7) N
其中ε0=8.8541878176203898505365630317108e-12

两种方式计算出的力是完全相等的。
而我后一种方式就是按照偶极静电力进行的计算,它其实也是最符合物理真实的计算。
[楼主]  [7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7 01:33 

我史无前例地揭示了磁场力就是偶极静电力。给出了分布在导线中被电场极化出的偶极电量密度和电流的关系
λ=I/c。

我指出了,这个偶极电量是矢量Q。
[楼主]  [7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7 06:38 

λ=I/c
这个式子来源于我对光速的推导。我在《光速定律》首次提到这个重要式子。因为我认为光就是正电荷在介质中的传播、光就是正电荷电流。

 

关于这个式子和它的应用、导出的一些式子,我在《我已证明μ0ε0cc=1》中有广泛的讨论。

 

对于电子,我的认识和以往的传统理论有着太大的不同。我认为:
一、电子不是具有单一电量的负电荷。它的电量和质量是和速度相关联的。不同速度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电量。
二、静止电子是含有1e+和2e-电量的粒子,静止时净电量为1e-。质量为1e+电荷的质量0.511MeV。
三、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各层电子不是全同粒子。它们的带正电量不同、因此净的负电量不同、质量也不同。
四、因为电子含有正电荷,它在电场中会被极化成偶极子,确切地说是异偶极子,是正负电量不均等的偶极子。
五、电子吸收正电荷就会被原子实排斥、引力减小。吸收的正电荷就是光子。光子带正电。
六、电子在加速器中加速,向电场正极方向运动,会吸收电场中的正电荷,增加正电量,同时质量增加,净负电量减少,一方面造成质量增加、一方面造成加速力减少。当电子达到光速时,吸收到的正电荷达到e,刚好使电子净电量为零。质量增加1倍。
七、光电效应也证明光子带正电。光电管阳极加正电位会帮助光电子逸出,而加负电位则抑制光电子逸出。这证明光子带有正电的性质。
八、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会向上跃迁到高轨道,也说明光子使电子负净电量减少,原子实对其引力下降;正电量增大,原子实对其排斥力加大。这又证明了光子带正电荷。


我把光子和电子放在一起讨论,目的是明显的。一是为了说明光子的正电性,二是说明电子吸收不同数量的正电荷就具有不同的能量。三就是告诉大家,电子是含有正电荷的粒子。

 

正电荷是能量。电子、原子、分子的各种热运动,无一不是吸收了正电荷产生的。光子、声子统统都是正电荷。我的这套理论,实际上是对热质说的发展。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有序排列,就对外产生磁场。没有正电荷,只有负电荷就没有热能。电子净电量为1e-时,它是静止电子,是没有动能的电子,也是没有热量的电子。因为1e-的电子,只能在原子实周围和原子实结合,不能成为热传导的电子。所有自由电子其净电量都是小于1e-的,即其含有的正电量都大于1e+。

 [79楼]  作者:晓话123  发表时间: 2015/11/17 15:40 

电子不是具有单一电量的负电荷。它的电量和质量是和速度相关联的。不同速度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电量。与现有理论电荷的电量是量子的固有特征冲突,得不到现有理论与实验的认同,不知能否设计用实验证明。现代理论遇到了瓶颈,只有用场速可变的场论能更好解释。
[楼主]  [8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7 23:06 

现有理论是矛盾的理论。相对论就有相对论质量增大的说法。听说过夸克有1/3、2/3电量的说法吧。那就说明e并不是最小电量。那电子电量就可能是三个或更多个更小的e组成的。它们也能得到或失去不同电量成为具有不同能量的电子。

[楼主]  [8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8 00:37 

雷雨天下雨为什么打雷?带有很大热能的水汽在高空冷却后,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即正电荷。正电荷被地球排斥到高层、负电荷存在于水滴中随重力下落,重力造成正负电荷分离。负电荷受地球吸引,正电荷受地球排斥。在水滴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会击穿大气,把负电荷释放到大地上,而正电荷,基本就算是速度近乎零的光子辐射回太空。因此地面上空的晴天电场总是正电场。
[楼主]  [8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9 06:47 

正电荷是热能的载体,它也是质量的来源。相同速度的运动物体,热的比冷的动能大。相同质量的物体,热的比冷的引力大。

光子是正电荷、电子含有正电荷、能量是正电荷、万有引力、磁场力是偶极电场力这都是我学说的核心。热质说是对的,我从方方面面得到的证据都显示热能是一种物质,它就是正电荷。

力致极化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理论。它阐述了任何加速的物体都会产生力致极化。通常物体被加速时,力致极化出的极性总是和加速度方向相反的。

比如直线加速一个物体,在加速方向的一面会出现负电荷,其背面出现正电荷。比如一物体自东向西加速,西面出现负极,东面出现正极。

地球自转,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则力致极化后的地球,外面是正极,内部是负极。这种极化贯穿于每个分子、原子、电子。它们就构成辐射状的偶极极化场。偶极极化场再极化空间场物质,使空间能传播引力。也正是因此,地球表面带有正电。这种由地心就开始了的力致极化,会形成由内到外电位逐渐升高的态势。

正常温度下的物体是电中性的,但是对于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比如燃烧产生的火焰,它是带有正电荷的。火焰会向电场负极方向偏转,这是有无数人做过实验的。放热意味着把正电荷释放出来。电子得到原子、分子释放出的正电荷后会被原子实排除到高轨道,成为高能电子。它会使原子间距离加大、压力增高、膨胀、爆炸。这一切过程都是释放正电荷所为。

负电荷的基本电量比正电荷的大。两个(或多个)负电荷组成一个定容容器,它可吸收正电荷进入容器内并使其电量消失,但它也相应减少了负电量,即减少了库容。它最大能容纳1e的正电荷量。电子捕获的正电荷成为惯性质量的来源。当有加速度产生时,正电荷惯性质量大,落后于负电荷。力致极化的电极性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就是这样来的。

正电荷有更小单位的电量,它以光子、声子等形式出现。电子在加速中沿路可吸收无以数计的正电荷,当这些正电荷填满负电荷的容器后,电子电量消失,成为中性粒子。这样的电子就能轻易突破原子表层电子,从深层电子中打出X射线。

[楼主]  [8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19 07:34 

我的磁场是偶极子电场的理论现在开始深入人心了。朱顶余先生刚刚发出的《用恒流螺线管模拟处于磁饱和状态的矩磁体的想法如果符合事物客观事实必然左右逢源自圆其说》帖子,已经开始使用了这样的字眼:“这里的关键就是 将一切磁场视为电荷运动的效果或电位移矢量变化的结果。”。

我并不反对别人使用我的说法来描述磁场,因为我的描述是正确的。电极化理论正是我磁场理论的根本。偶极子规则极化正是形成磁场的本质。但这些关键词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原始出处,不能随便说成是自己的理解。
[楼主]  [8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5/11/22 07:24 

“热质说”在中国现有教科书中乃至全世界教科书中都被否定了的。我现在大胆地重新提出热质说是极其反动的,这会遭到持正统观念、正统理论的人强烈反对。

但是我无悔地追求我的热质说,就如同我提出的三维复数运算法则一样。我开发出了三维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平方、开方的运算法则。这个曾经被数学家哈密顿判定维数大于2的线性空间没有乘除法复数域的结论被我断定是错误的。

我使用我的独家理论把被正统理论枪毙的东西救活两个。

正电荷是一切能量的来源。正电荷就是热质。不管是动能、势能、分子间、原子间的化学结合能,还是原子核内部质子、中子之间的结合能,都来自正电荷。
 [85楼]  作者:tanlian2  发表时间: 2015/12/29 06:41 

这个结论的一般形式其实是:
对于N节点电阻电路中任给定一对点,在该两点间通以一单位强度的电流,记录由直接连接这两点的导线上的电流。取遍电路中的所有点对后,将记录的电流全部相加,其和为N-1。
 [86楼]  作者:zhoujianghua  发表时间: 2015/12/30 22:29 

四、关于磁场的新认识
下面谈一下对磁场的新认识,磁场存在着两种效应磁场:
一种是物质普遍存在的不具有N、S极性,只具有吸收弱磁能(热能)和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强磁能为特征的“发射磁场”。这种“发射磁场”是物质普遍存在的磁场,它是物质间存在万有引斥力的本质原因。
作者认为我们宇宙中的物质不应当只存在万有引力,如果我们宇宙中的物质仅仅存在物质间的万有引力,那么我们宇宙中的物质将会凝结成一个点,目前对物质间只存在万有引力的理论认识与分布在宇宙中各自独立的星球客观事实不相符。作者认为物质间(星球间)不仅存在着万有引力同时还存在着物质间的万有斥力,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应当与物质间的万有斥力对立统一存在。
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应对立统一存在的观点认为:星球间相互吸收着对方发出的电磁辐射能量构成引力,同时星球间互相发射强电磁辐射的对抗力构成了星球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力,星球都处在引力和斥力平衡间距的自然规律中。
作者认为地球、太阳所有星球都向外太空发射着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在地磁环境中相对显现出放射性,同样地球这个近似大铁球(地球97.13%八大元素构成铁元素含量较大约占地球总重量5%)在宇宙真空环境中也同样相对显现着放射性,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是阳光,地球发射的电磁辐射是不可见地光,地球发射的地光由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不被我们人类肉眼所感知,地球发射的电磁辐射地光只有在地震较强烈时我们人类才能够用肉眼看到这种地光的存在,地球不断的向外太空持续发射着这种带有地球特征的不可见电磁辐射地光。地磁场就是地球物质向外太空发射这种电磁辐射形成的,地球物质发出的这种电磁辐射充满着我们的地表空间形成地磁场。地球外空间出现的地磁层是由于地球向外太空发射的这种电磁辐射与来自太空入侵地球(太阳和其它星球向地球发射的电磁辐射)的电磁辐射撞击而形成的。星球间电磁辐射撞击对抗区域就形成了保护地球的地磁层,这就是地球外空间存在地磁层的原因,这种电磁对抗作用力也是太阳风不论多强只能把地磁层压缩的很薄也不能直接侵入地表的本质原因。这种阳光、地光都是星球物质发出的电磁辐射,这种电磁辐射如同放射性物质发出的放射性一样是相同电磁辐射属性,可称为放射性直线(或称直流)电磁辐射,它不同于手机信号交流电通过电磁震荡产生的电磁波,地球物质发出的这种放射性直线(直流)电磁辐射充满着我们的地磁场空间,并由地球物质发出直射向地外空间,地球物质发出这个电磁辐射场就是地磁场,地球物质发出这个电磁辐射场是地球的大地磁场,不同于较小的地球具有N、S极性特点的艾伦辐射区小地磁场(关于N、S极艾伦辐射区小地磁场形成原因见参考文献2)。
地球物质发出的这种地球特征的电磁辐射存在着发射电压值,这个电压值是由地球物质元素构成所决定的(见参考文献2),估计接近在2000伏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在地球自然环境中当我们测试静电时只要静电显现都在2000伏之上的原因,地表空间充赤着这个2000伏左右的截止电压,难怪存在着自然条件中我们不能观测到1伏——100伏低压静电的现象,这就是在地表空间自然环境中由于存在着2000伏左右的空间截止电压,因此我们无法在自然条件下观测到低于2000伏的低压静电,因为只有大于地表空间存在2000伏截止电压强度时的静电才能够显现出静电的存在,这就是静电只要发现都在2000伏之上的根本原因。
另一种具有N、S极性的磁场是特定原因形成的 磁场,其成因如下 :
根据上述对物质普遍存在“发射磁场”的论点,由于地球物质主要是由占总重量97.13%的八种元素构成,这八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位序是:8位氧、11位钠、12位镁、13位铝、14硅、19位钾、20位钙、26位铁。根据前面介绍的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位序也是各元素饱和磁压逐步升高的排列位序,因此地球发射电磁辐射的磁压强度应当是排列在八种元素最高位的26位铁元素特征强度的磁压,由于地球中存在着大于铁元素的重元素,它们对地球发射电磁辐射的磁压强度具有向上调节的作用,所以地球向外太空发射电磁辐射的磁压强度是趋于 铁元素至铜元素饱和磁压强度区间(其原因后面论述) ,这正是上述地球物质原子向外发射电磁辐射的约束磁压,地球持续地向外太空发射着这种磁压强度的电磁辐射,这就是为什么在地磁场中发射电磁波存在着最低能量界限值的原因。在地磁场空间发射电磁波的磁压能量值,必须大于地球持续向外太空发射的电磁辐射磁压强度能量值。比如手机发射电磁波存在着发射最低能量值,低于它不能发射,其原因是只有大于地球向外空间发射电磁辐射的磁压强度时,在地磁环境中才能够发射电磁波。预言2:在地磁场外空间中发射电磁波最低能量界限值应远远小于地磁场内空间发射电磁波的最低能量界限值。
那么为什么地球存在着N、S极性的地磁场呢?答案是由于地球物质不仅仅是由占总重量97.13%的八种元素构成,对应还存在着2.87%的其它元素,在2.87%的物质中存在着排列位序大于铁元素的重元素物质(大于铁元素位序的元素都可看作是重元素)。由于地球发射的是以铁元素饱和磁压强度为特征的电磁辐射,那么地球发射的铁磁压强度的电磁辐射对于这些重元素物质来讲是低磁压的弱磁能,因此这些大于铁元素的重元素物质就具有吸收地球释放电磁辐射的能力,并受到来自银河系银核电磁辐射入射地球的定向作用。这样由于这些重元素的存在,地球一方面具有吸收自身释放的电磁辐射的能力,另一方面加上来自银河系中银核电磁辐射入射地球的定向作用,使得地球出现始终面对银核北极的一端成为回收地球发出电磁辐射的入射端地磁S极,而始终背对银核的南极成为地球发出电磁辐射端的地磁N极(这种观点有利于揭示为什么北极温度高于南极以及 地磁极点在南、北两极一年四季为什么呈现小圆周运动的动态变化规律的自然之谜,书中有详细介绍 )。但是要知道占地球总重量97.13%的八种元素发出的电磁辐射量远远大于2.87%的元素中大于铁元素物质吸收和释放电磁辐射量,因此就出现了在大地磁场中存在着一个很小的艾伦辐射区地磁场,艾伦辐射区地磁场本文认为就是具有N、S极性的地磁场,而由占地球总重量97.13%的八种元素发射的庞大地磁场则是不具有N、S极性的地球“发射磁场”。这种观点揭示了艾伦辐射区地磁场和庞大地磁场存在原因的自然之谜。
我通过对磁性材料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地球上所有的磁性材料都 至少要 含有铁、钴、镍、铜中某一种元素,下面纵观一下地球上软、硬磁性物质所含的元素构成:磁铁矿(Fe3O4),铁磁质即铁、钴、镍、坡合金(78.5%的镍、21.5%的铁),硅铜,纯铁,碳铜,钨钢,铝、钴、镍 、磁钢(Ai-Ni-Co),铁氧体永磁材料(BaFe12O19,SrFe12O19),稀土永磁材料(SmCo5,Sm2Co17,Nd-Fe-B)。为什么磁性材料至少 要含有铁、钴、镍、铜中某一种元素且只对应吸引铁、钴、镍、铜元素物质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当你注意一下这些元素在 元素周期表中排列位序你就会明白,第26位铁、第27位 钴、第28位 镍、第29位 铜,这些元素位序都将等于或大于第26位铁元素,根据对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位序是各元素饱和磁压逐步增大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原子中粒子动态迁移时吸收和释放磁能的认识,这些 铁、钴、镍、铜元素饱和磁压接近于地球发射的铁磁压强度,从而使这些化合元素物质就出现了既具有直接回收地磁压能特性的同时又具有直接释放地磁压能特性,从而表现出这些磁性材料具有回收自身发出的电磁辐射特性,这就形成了具有 N、S极性的磁场。那为什么N、S极性磁场具有对应吸引 铁、钴、镍、铜元素物质效应呢?原因是含 铁、钴、镍、铜元素的物质内含存在的和发出的磁压与地球发出的电磁辐射磁压相同,因此这些 磁性材料就具有对应吸引铁、钴、镍、铜元素物质的特性。93年美国发现的铜磁性材料与本理论相吻合。预言3:如果在地球上重元素矿区再能找到新型磁性材料将是第30位元素锌磁性材料。预言4:在不同于地球元素构成的星球上,存在着不同于地球的新型磁性材料。例如,根据目前报道月球富含钾,如果钾元素在月球上既是大含量又是其元素构成的高位元素,那么月球上就应当存在着对应吸引钾物质的新型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出现N、S极磁场效应的本质原因是:通过上述原子模型新认识可以了解到, 原子中发射磁能的频率是由每种元素饱和磁压与约束磁压的压差大小决定,压差越小发射磁能的频率就越大同时电子向原子核迁移的速度也越快,具有 N、S极的磁性材料由于含有 铁、钴、镍、铜元素,这些元素饱和磁压强度与地磁压强度 相同,因此其饱和磁压处在相同约束磁压环境的这些物质元素就出现了 原子中发射磁能(发射电磁辐射)频率最高,电子向原子核迁移的速度也最快的 N、S极磁性材料,从而出现N、 S极磁性材料具有回收自身发射电磁辐射的特殊性。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206403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