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晓春先生歪评Rindler1961年长度收缩文章
梅先生在他的专著(2009)p.404提到:“… …季灏先生提出的桥断悖论… 假设你坐在一列长200米,重50吨的火车上。火车正通过一座长100米的桥,桥只能承受25吨的重量。假设火车每秒速度260000公里,于是根据相对论,在守桥人看来,列车变为了100米,缩了一半…桥必塌无疑,但对你来说,火车长度不变,桥却变为了50米…火车会安全过桥…
……..于是有个名叫W. Rindler的美国人在1961年写文章, 证明你一定会堕桥而亡… 近来无事翻翻W. Rindler的文章,结果发现老先生竟将相对论弄错了。他采用的是经典力学的加速度变换,而不是相对论的加速度变换,用的落体运动方程也是经典力学的方程,不是用相对论的变换…这种文章会马上被任何一个头脑稍微清楚的审稿人给枪毙,但如果审稿人是爱因斯坦的粉丝,那就另当别论了…”
梅先生的最后一句话,令我纳闷和好奇。因为W. Rindler是广义相对论专家,写过不少关于相对论的专著,他会分不清牛顿力学与相对论力学?会用牛顿力学去解相对论问题?连审稿人都是糊涂的?由于这涉嫌梅先生冤枉三个人(W. Rindler、审稿人、以及被拉进来的爱因斯坦的粉丝),我特意在网上搜索“Rindler 1961 relativity”, 查到了题目是“Length Contraction Paradox”(Rindler 1961)的文章(pdf版本,只有两页,页码是第365-366页,没有标明期刊名。期刊名称应该是标在期刊封面上,我下载的只是其中两页的Rindler文章)。该文应该就是梅先生“近来无事翻翻W. Rindler的文章”。该文一共标出了三组公式,其中第一组和第三组其实就是(或者用了)Lorentz变换。那么该文是不是如梅先生所说的“结果发现老先生竟将相对论弄错了。他采用的是经典力学的加速度变换,而不是相对论的加速度变换,用的落体运动方程也是经典力学的方程,不是用相对论的变换”? 我的鉴定结果如下: (1)该文根本没有加速度的变换。 (2)该文第二组公式有一个z方向的位移公式z=at^2/2 (a为竖直方向的加速度)。这个公式z=at^2/2大家很熟悉,为高中时学到过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与时间t的关系。原来梅先生把这理解成牛顿力学了?!?!这大大冤枉了W. Rindler。z=at^2/2不是动力学公式,而是运动学公式,只要假设物体具有恒加速度a,那么z=at^2/2就正确(无论是在牛顿力学还是在相对论中)。如果是在恒力作用下,那么z=at^2/2在相对论中就不再正确(当t比较大时,因为质量要变大,如果力恒定,加速度其实要偏小)。在W. Rindler考虑的这个“物体是否下落”的例子中,力主要是重力(mg),它可以看作“具有让物体在恒定加速度a运动的功能”(或许在物体速度很大或者在其他条件下,如z很大,可能重力场中短程线方程会使得a做出修正。但是在z、t都较小时,a确实恒定,是成立的。W. Rindler自己也在z=at^2/2下面写有一句用括号标出的话,中文意思是“相对论中,均匀的场会近似产生均匀的加速度,但是这里小的误差是无关紧要的”,这说的就是我的意思:Rindler选取了均匀的重力场,产生了匀加速度a),作为运动学公式z=at^2/2,它独立于牛顿力学与狭义相对论,在牛顿力学与相对论中都成立。因此,Rindler没有做错,根本不存在梅先生诬告的“他采用的是经典力学的加速度变换,而不是相对论的加速度变换,用的落体运动方程也是经典力学的方程”罪名。 我们看文章应该看明白其意思,不能随便一浏览,就凭着偏见把他人当作“低级白痴”(审稿人与Rindler连牛顿力学与相对论都分不清楚?!,到底是谁没有区分?)。 J Q SHEN 2013-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