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要让自己的理论永远不被推翻,就... 下一主题:物理学中‘皇帝的新衣’与‘反相...
贝托齐的量热法实验是错上加错,季灏只继承贝托齐一个错误
[楼主]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2013/01/24 10:43
点击:520次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8789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要让自己的理论永远不被推翻,就... 下一主题:物理学中‘皇帝的新衣’与‘反相...
[楼主]  [2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0:46 

陈绍光 陈其良 汪 斌 《简评季灏的量热法实验结果》 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4期240页
摘要:季灏和贝托齐用高能电子打静止靶的量热法实验中,都认为电子的动能会全部转换成为靶的热能。我们根据质点组动能的柯尼希定理,得出电子的动能大多数都会变成为靶-支架系统的机械振动能,并通过固体内超声波传播到靶外。
[楼主]  [3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0:47 

季灏为检验相对论质速关系,沿用贝托齐(W.Bertozzi)的量热法理论和技术思路也做了一个实验。贝托齐和季灏两人的实验的方法和装置基本相同,实验结果却正好相反,贝托齐的符合相对论预期[1],季灏的远离相对论预期[2]。两人的实验都是用直线加速器产生最高达15MeV的电子束轰击静止靶,测量靶的温升随入射电子束能量的变化,称为量热法。其理论根据是入射电子的动能几乎全部(贝托齐的观点)或95%以上(季灏的观点)转变成热能来使靶升温。
柯尼希(Sam.Koenigio)定理早在1751年就由牛顿力学推导出,定理的内容为:质点组的动能等于质心动能EC加上相对于质心的动能EKCM,它也适用于相对论力学中的动能。质心动能EC碰撞前后是不变的,使得打静止靶时有一半以上的入射电子束动能不能转变成热能。为提高效率,使更多动能转换成别的能量形式,发明了对撞机来取代打静止靶,就是为了减小不能转换的质心动能。
[楼主]  [4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1:01 


以季灏的实验为例,总能15MeV的电子其动能EK为:
14.5MeV = (56.64-3.78)焦耳 = 52.86焦耳 = 52.86×10^7尔格。
质量为M的静止靶与质量为m的电子组成的两体系统的质心动能EC等于电子相对于质心的动能EKCM,两体系统的质心速度V为:
(1/2)(M + m)V^2 = EC = EKCM =(1/2)EK =(1/2)×52.86×10^7g cm^2/s^2,
因为(M + m)近似等于靶的质量70 g,由此可算出自由靶的速度V为:
V^2 = 7.55×10^6 cm^2 / s^2 = 755 m ^2/ s^2 , V ≈ 27 m/s。
季灏实验中的电子束脉冲宽度为5ns,每秒发射5次,季灏给出的120秒的15MeV的电子束总能为52.86焦耳。5ns入射电子的轰击动能为(52.86/600)焦耳,使静止的自由靶获得的速度V1为:
V1^2 =(7.55/600)×10^6 cm^2 / s^2 2=1.25×10^4 cm^2 / s^2 , V1 ≈ 1.1m / s。
靶安装在支架上就不是自由靶,靶-支架系统的速度比自由靶的小很多,振动的幅度和速度主要取决支架结构,其计算较复杂。由于每轰击5ns后要停0.2秒才会再轰击一次,由V1产生的靶-支架系统的振动能在0.2秒内会通过固体超声波传递走而衰减掉。因此,第2个脉冲产生的靶位移速度V2不能与V1相加,机械振幅不会不断地增大。
[楼主]  [5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1:03 

若将靶-支架系统的固有频率设计为5Hz,与打靶的脉冲重复频率相同而发生共振,靶的振幅就会增大。每秒约1米的自由靶的速度所引起的靶-支架系统的振动就不难测量了。也可调节脉冲的间隔时间使得撞击频率与靶-支架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而发生共振。当打算测量振动,应降低靶的固有频率,可将支架制作得细长,或用吊装的悬丝做支架。
占总动能另一半的相对于质心的动能EKCM是可以转换成热能的,条件是要有时间来转换。高能电子接近光速,穿过靶的厚度1.88cm的距离所需时间仅0.063ns,约为5ns的脉冲宽度的1.2%。入射电子进入靶的内部受阻后,都会留在靶的内部。EKCM中的未来得及转换成热能的部分,以及不能转换成热能的质心动能EC,都在5ns内成为靶的机械位移动能。经过靶-支架系统变成机械振动能,以固体超声波向靶外传送出能量。固体中超声波速度远高于空气中声速,铅的声速约为2.4 km/s。靶的半径为1.4cm,仅需约6微秒的时间振动能就传递到靶外。所以,打靶的高能电子的能量,大多数成为靶的机械振动能被传送到靶外,少数转变成为靶的热能使温度升高。
[楼主]  [6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1:08 

季灏的实验结果见下表,表中的理论值是按95%以上的电子束动能都沉积为热能算出的温升值℃。

能量 1.6Mev 6Mev 8Mev 10Mev 12Mev 15Mev
温度理论值 0.67 2.52 3.36 4.20 5.03 6.29
实测值 0.97 1.03 1.03 1.03 1.03 1.03
[楼主]  [7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1:16 

贝托齐是用‘距离/飞行时间法’测量靶的入射电子的速度,用示波器测出电子从直线加速器进入漂移室后飞行8.4米的时间,对应于能量分别0.5 、1.0 、1.5 、4.5 、15 MeV的飞行时间分别是:3.23、3.08、2.92、2.84、2.80 ×10^-8 秒。贝托齐由此绘制(v/c)^2对E k /m c^2的测量曲线,基本符合相对论预言的质速关系,但这不是量热法实验。
贝托齐用铝靶的量热法实验连续犯了两个错误:首先是理论上违反柯尼希动能定理,把可转换成热能的电子束动能估算得大了一倍以上(季灏也犯有此错误)。再是误认为入射到靶的能量不会流失,用测量电荷量来代替测量能流密度和入射时间,使测得的热量远大于实际的热量(季灏是直接计算靶的热容量再测量温升,从而得到了真实的靶热量而未犯此错误)。贝托齐的两错迭加互相抵消,巧合地得出了基本符合相对论预言的实验结果。
[楼主]  [8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1:18 

判断对错的标准唯有实验,用激光测速仪、位移测量仪等多种仪器都可检验是否存在靶的振动,季灏先生有现成的量热法实验装置,我们希望季灏先生做重复实验的同时观测靶-支架系统的机械振动,用事实来驳倒或证实我们的看法。
参考文献:
[1]W.Bertozzi,Am.J.Phys.32,551(1964)
[2]季灏, 量热学法测量电子能量实验 《中国科技成果》2009年 第01期
[楼主]  [9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3/01/24 11:49 

季灏先生的实验虽然跟着贝托齐犯了错度,但比贝托齐的错上加错还是好些。真实的实验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揭示了自然界的某种规律,尽管这种规律不是实验者自己己所预期的。
一些人对洋人贝托齐的实验明知错了还千方百计掩饰,对国人的态度就就明显相反。这种崇洋媚外的洋奴才比比皆是,他们在维护洋人的利益上比洋人自己还卖力。这就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国粹!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45110130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