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尺缩效应导致的炸不炸悖论 下一主题:三种统计推导过程中的问题
黄晓磊:回答王红旗与达尔文之争
[楼主] 作者:yetiaoxin  发表时间:2012/04/01 17:27
点击:901次


 

黄晓磊:回答王红旗与达尔文之争

黄晓磊

我很多同事说不应该再用"达尔文学说"一词了。他们争辩说没人将经典物理学称为"牛顿学说"、将相对论称为"爱因斯坦学说"。为什么我们这个领域还要用带着个人崇拜色彩的称谓呢?对这种修正主义想法的最好回答,就是去重新读一读《物种起源》。除了达尔文的"五大想法",即演化自然选择共同祖先、支系分离或物种分化渐变,《物种起源》中的的很多观点直到现在才开始被人证实或发现。因为,观点有时候仅仅是很短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一本科普著作(我们要知道这本书是达尔文写给大众而不是同行的)能像《物种起源》一样对科学理论和人类认知有如此大的影响。基于他自己收集以及与同事通信所获得的大量证据,他用令人印象深刻的论证方式成就了经典。他使用修辞性问句、与他自己进行辩论、列举并回答有关他理论的异议,到最后,让他的读者确信他们不但买到了他的想法,并放弃了三千年来对生命的宗教解释(创造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听到过有些生物学家一些发现将颠覆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或者需要进化论进行重大的修订,比如间断平衡理论(化石证据)、分子进化中性学说、进化的内共生机制、分子自组织等。实际上,这些领域的进展促进了进化论的发展,但都没有带来库恩式的变革

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是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胚胎遗传学家,曾获199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果蝇胚胎早期发育的关键基因),是坚决支持达尔文和"达尔文学说"一词的代表,他的看法自有他的道理。也正如他所说,很多达尔文最初提出的想法直到现在才开始被拿出来验证。我想这点科学网博主刘用生>老师或许也会有些同感。前些天UCI生态进化系招聘正教授和助理教授,有幸听到很多精彩的报告,其中一位老师所关注的科学问题及验证的假说,多来自《物种起源》中达尔文的原话。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说《物种起源》是科普著作,若果真如此,这是后人多么难以企及的科普标杆。

重读《物种起源》给我的第一个深刻感受是:达尔文的书是一本非常棒的文学作品--令人激动的、有趣的、很好的写作、通俗的语言。这么多的内容却丝毫不令人觉得乏味,达尔文好像一直担心失去读者。

正如很多人指出的,达尔文最大的局限性是他不懂得遗传学。这确实让他很困扰,他一直尝试描绘"变异的法则",但他不能解释变异是如何产生的。不过,他也强调,有性生殖增加了变异和适合度,并认为是"强大的遗传原理"在起作用。读这些章节,有时候会觉得达尔文好像已经接近了孟德尔法则,但他的观点却被掩埋在大量的有时会相互矛盾的有关野生和驯养物种杂交的研究报告中。或许,正是使得《物种起源》读起来很有趣的如此多的观察和杂交研究实例,妨碍了达尔文,使他无法像孟德尔一样利用非常好的试验系统揭示清楚的遗传法则。《物种起源》也是达尔文执着的见证:有了一个精彩的想法,冒着被绞死的危险,期望获得理解和支持。现在的科学家可能写不出这样一本书,一方面很多自然界的多样性消失了,另一方面达尔文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与大自然接触(比如航海旅行)。《物种起源》的最后一章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这一章主要基于其他学者的研究证据以及他自己对藤壶的详细观察。这一章主要讨论了分类:"从最初的生命开始,所有的有机生命的相似性越来越低,因此它们可以(根据相似性)被分为不同等级的组。"实际上早在1735年的时候,林奈就提出了自然系统。达尔文强调他的理论能够用于解释自然系统。......大量的证据说明自然分类系统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但很奇怪为什么达尔文之前的人没有能够通过假定共同祖先来解释共有形状。那张非常有名的书中唯一的插图,达尔文就是用来讨论这个问题的(自然系统,生命之树)。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66283.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尺缩效应导致的炸不炸悖论 下一主题:三种统计推导过程中的问题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660771369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