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时间的呐喊 下一主题:我重新分析了王飞2008年的深圳大...
新空间论!——兼论暗能量和引力的本源问题
[楼主]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2012/03/20 08:43
点击:2716次

新空间论!

|——四幅图巧解引力、暗能量本源均是真空!

张哲  

内容提要:牛顿认为空间应该是"平直"的,爱因斯坦则认为空间应该是"弯曲"的,本文则大胆的认为空间既是"平直"的也是"弯曲"的,因为作者发现空间本身不但具有弹性和韧性并且可以发生一种任意形变,而空间的这种任意形变还可以产生出一种神奇而又神秘的作用力量......  

真空作为一种空间被经典物理学定义为,"一个一无所有的虚空场所";与其相反,现代物理学则认为,"真空是一种能量而并非虚无"。作为同一个真空怎么会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呢?纵观物理学史我们会发现对于空间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牛顿为核心、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时空观,该观点认为,空间是平直的、无限的、永恒不变的是物质运动的场所、其本身与物质的运动变化没有直接关联的、而时间则是固定的、不变的、单向流动的与其本身也是独立的,即空间、时间和物质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区分互不关联,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之上牛顿确立了牛顿三大定律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此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王国。天王星的发现使牛顿力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和辉煌,但是由于引力超距即引力本源之谜直接导致牛顿力学从巅峰滑入了低谷、从辉煌走向了衰败,这也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现代物理学的出现坚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作为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恒定不变的基础上则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空间是弯曲的、变化的、时间是可长可短的、在特定条件下时间也是可逆的,时间、空间和物质不是独立的、相互区分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方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另外一方或另外两方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的时空观都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大飞跃,它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998年,美国两个科研小组分别独立的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暗能量的概念也从此被发现,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发现宇宙膨胀的这三位科学家。暗能量的本源问题至今也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科学家是通过它的作用效果发现它的,从作用效果上看暗能量其实就是一种引力的反向作用力即反引力作用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重力"。 "反重力"一词自产生之日起,因其不具备科学验证标准就被冠以伪科学之名被主流科学界排除在主流科学研究领域之外且遭到长期抵制和否认,直到2003年美国航空航天局首次使用了"反重力"一词后科学界才开始解冻"反重力"一词。特别是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暗能量的发现者便掀起了一股"反重力"研究的高潮,某研究机构认为,无论是"反重力"原理及其作用机制的发现还是反重力飞行器的发明都必将会改变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据悉,美国其实早在1996年甚至更早就试图研究开发一种可以调节和控制地球引力的装置和装备,这足可见美国似乎早已经相信反重力和飞碟技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了,之所以一直保持缄默那是因为美国深深知道无论是那一个国家谁先发现反重力作用机制或发明出飞碟的飞行技术,那它必将替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而成为新一代霸主,介于暗能量即"反重力"研究的这种重大作用和特殊意义,一直以来被美国等先进国家均视为和国家利益、国防安危紧密相关的国家最高机密。除此之外,作为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的量子论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认为,"真空不但不空而且还是一片充满负能量的海洋"。

1948年卡西米尔设计了一套检测该理论的实验及其装置,1996年经实验检验果然发现在微观状态下真空的确存具有一种神奇的作用力,这种力后来被命名为"卡西米尔力"。去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进行的一场名为"超越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研究项目中把引力和暗能量的本源问题列入其它各种问题之首。那么引力和暗能量到底本源出自哪呢?考察引力理论和暗能量(反引力)理论以及卡西米尔力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三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作用力之间似乎隐隐约约存在着某种关联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力和暗能量(反引力)以及卡西米尔力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联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三种作用力都离不开真空空间,那么他们和真空之间究竟存在着那些关联呢?既然量子力学认为真空是一种能量又在微观真空中发现存在卡西米尔力,那么我们就再做一个更大胆的假设:卡西米尔作用力不仅存在于微观真空之中而且宏观真空中也存在着这种作用力,我们暂且把宏观真空中的卡西米尔作用力简称为"真空力",并且假设这种"真空力"作用机制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1.被真空空间密闭包裹或密闭包裹真空空间的物质体均受到来自真空空间对它施加的一种作用力,力的大小等于该物质体排开真空空间的作用力。 2. 被真空空间密闭包裹的物质体所受到力的方向从体内中心(重心)处分别指向真空空间。 3. 密闭包裹真空空间的物质体所受到力的方向分别从物质体指向真空空间中心部位。在以上假设和三大作用原则的基础之上,我们会惊讶、惊奇地发现引力和暗能量(反引力)原来分别是物质真空空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作用力反作用力而已,引力和暗能量(反引力)的本源其实分别是"真空力"被分解的一个分力而已。如图所示   图1方框内部表示的是一块真空区域,根据力学的定义和相互作用原理,单一的物质由于没有另一物质和其发生相互作用,故而该物质对外不显现任何作用力,不显现任何作用力但并不等同于没有任何作用力。此时的真空空间可以被看做任意体,读者可以对它进行任意想象,可以把它想象为空白区域A,也可以想象为网格区域B,怎么好理解就怎么去想象。 图2表示某一个物质体(包含原子等和星系)进入到该真空区域,根据上面的假设1和力学相互作用原理,在真空完全包裹物质体的前提下,真空就对物质产生一种立体式、全方位的"拖拽"和"拉扯"作用,相反物质体也同时相应的对真空空间产生一种反"拖拽"和"拉扯"的作用,我们暂且把真空空间和物质体发生的这种作用称之为"耦合作用",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当这种"耦合作用"发生时,原本是同一个有机整体的"真空空间作用力"立刻被进入体内的物质体分化为两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的集合,如图2所示OA、OB、OC、OD、OE、OF、OG、OH等离心式集合作用力和AO、BO、CO、DO、EO、FO、GO、HO等向心式集合作用力。 图4表示的是当真空区域进入且存在有两个(或更多)物质体时(原子等和星系)三者之间作用力的相互关系,即当物质体A和物质体B一块进入到真空区域时,真空立刻和物质体A和物质体B发生"耦合作用","耦合作用"并立刻分别赋予物质体A和物质体B各自一种向心集合作用力和离心集合作用力,当物质体A和物质体B从真空空间处得到并具有了这种向心集合作用力后,物质体A和物质体B彼此之间也就立刻发生一种相互作用,如图3种XY和X'Y'作用。从以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最初只有真空空间这一种作用力,当某一个物质体进入后"真空空间作用力"立刻被分化为向心集合作用力离心集合作用力这两种作用力,当第二个物质体进入到该真空区域后,这两个物质体之间的向心集合作用力又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又结合成另一种新型作用力,而这种由物质体之间的向心作用力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力其实就是牛顿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即图3中XY和X'Y'以及之间所有的作用力,而真空空间对物质体所施加的"拖拽"和"拉扯"的作用力qFqGqE等以及PePfPg等其实就是暗能量作用力。可见,引力(图中向心作用力的集合)和暗能量(图中离心作用力的集合)分别是"真空空间作用力"的一个分力,故而这两种力本源就是真空空间。  

声明:本文作者张哲拥有对此文包括版权在内的一切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侵犯本著作权,否则本人将保留并实施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65286.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时间的呐喊 下一主题:我重新分析了王飞2008年的深圳大...
 [2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20 20:00 

在人类已知的空间内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空间是弯曲的。说空间既是弯曲的又是平直的,这种说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因而是错误的。
[楼主]  [3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1 11:04 

此言甚是差异!表面上看好像违背逻辑举一个例子你就感觉到不违背逻辑了!

平直就平直、弯曲就弯曲,怎么会既平直又弯曲呢?

它不是又平直又弯曲,而是既可以平直又可以弯曲,有的的地方平直有的地方弯曲,某一个时间段内它是平直的而另一个时间段内它又是弯曲的,明白了吗只是个理解问题!这其实就是对空间弹性和韧性的理解造成的。

举例,软剑你见过吧!它相对于一般的宝剑你说它是硬的还是软的?软剑你完全可以说它是软的、也完全可以说它是硬的,说它软那是因为它可以向绳子一样随意缠绕在腰间;说它硬那是因为它可以削铁如泥。说空间的既“平直”又“弯曲”就如同这个层次上的软、硬一个道理。

 [4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22 17:21 

你发现宇宙中哪个地方的空间弯曲了?哪个空间一会儿平直一会儿弯曲?
一切假设和理解都必须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逻辑的基础上,否则就会犯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楼主]  [5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0:45 

对【4楼】说:

啊?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你读过吗?这些都已经是常识了!爱因斯坦说当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时光线会弯曲,原因是空间弯曲导致光线弯曲,当大质量天体移动过后光线在经过此空间又是平直的了,因为此时空间是平直的,这已经是常识了你还要我来再给你讲一遍吗?你什么学历呀?

 [6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2/03/23 10:46 


空间是宇宙的体积,所以空间的形状就是宇宙的形状,空间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空间的形状只有在宇宙能量膨胀的体积中才能体现出来。宇宙的时空是弯曲的。因为时空是非物质,所以弯曲的时空是不能用测量物质的方法去测量,也不能用理解物质的方法去理解。这种弯曲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宇宙空间射线上每一点的时间宽度都不一样,连接所有射线上时间宽度相同的点,就可以得到宇宙空间的年轮曲线。宇宙的年轮曲线可以证明宇宙时空是弯曲的。就像树木的年轮曲线,是客观存在。树木的年轮曲线只说明树木的形成和生长过程是弯曲的,不会因为树木年轮曲线的存在影响木材的加工和木制品的形状。同样弯曲的时空不会对物体运动形成轨道和阻力。正因为空间是空的,年轮曲线也是空的,所以物体在空间才能自由运动,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用各种不同的坐标系来描述空间事物相互关系的可能性。
[楼主]  [7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0:48 

这已经被科学证实!你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楼主]  [8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0:54 

对【7楼】说:
嗯!赞同!您在某些方面比我理解得好深!爱因斯坦相对论只是认为空间可以弯曲或者说是弯曲的,但空间何以能弯曲为什么弯曲又怎样弯曲,他没能去诠释清楚,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我认为,空间之所以能够变得弯曲或者变得平直,那是因为空间自身具有一种弹性和韧性,而这种弹性和韧性又能产生出一种弹力和韧力!您看行得通吗?
 [9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2/03/23 11:19 

对【8楼】说:

首先应当对时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时空是非物质,所以弯曲的时空是不能用测量物质的方法去测量,也不能用理解物质的方法去理解。

4楼说:【你发现宇宙中哪个地方的空间弯曲了?哪个空间一会儿平直一会儿弯曲?】

你说:【我认为,空间之所以能够变得弯曲或者变得平直,那是因为空间自身具有一种弹性和韧性,而这种弹性和韧性又能产生出一种弹力和韧力!】

都是用理解物质的方法去理解非物质,都是错误的。只有研究宇宙形成变化的过程才能正确理解时空弯曲。

[楼主]  [10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1:34 

对【9楼】说:

嗯!明白您的意思了!根据马克思对物质的定义,所谓物质即就是客观存在,我们在谈论空间说明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体,虽然空间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但由于其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故而也应该归纳到物质概念的范畴内。

既然空间也是物质的一种,我们就跳不出传统物质的法则,不过有所不同而已,根本不可能用一种完全脱离物质的方法来认识空间。

完全脱离物质的方法或理论那是神学范畴并非科学范畴,您认为呢?

 [11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2/03/23 11:50 

对【10楼】说:

【所谓物质即就是客观存在,】

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客观存在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具有质量的客观存在是物质,不具有质量的客观存在是非物质。空间、时间、信息,精神的都属于非物质。空间描述的是范围,时间描述的是过程。是对物质的描述,不是物质本身。

物质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质量。物质是形态和质量的组合。

[楼主]  [12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2:11 

对【11楼】说:

啊?呵呵!那您应该先反对马克思的学说后我们才能交流~!~马克思的物质观是我们国家官方科学也是主流科学理论,那您应该先把他推到才可以!嘿嘿!

另外您说,“具有质量的客观存在是物质,不具有质量的客观存在是非物质。”那我就不明白了,按照您的说法请问,光和电磁波是物质还是精神类的非物质,应该属于科学范畴还是神学范畴呢?

到底是您对物质的理解正确呢?还是马克思的物质观正确呢?
 [13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2/03/23 12:31 

对【12楼】说: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马克思,马克思虽然不是科学家,但马克思还是承认物质和非物质的区别的。

电磁波当然属于物质,因为电磁波不但有形态,而且有质量。

如果你认为时间、空间是物质,请问:它们由哪些物质元素组成?其包含的“物”是什么?其包含的“质”是多少?马克思什么时候说时间、空间是物质?

[楼主]  [14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4:04 

对【13楼】说:
你在对【10楼】说:

【所谓物质即就是客观存在】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不是我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哲学理论里对物质的定义,怎么会是我强加给马克思的?你去查阅任何一个版本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书看看。

电磁波还有质量?你在哪学的?出处哪里?

那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你认为电磁波是物质,按照你对物质的理解其包含的"物"是什么?其包含的"质"又是多少呢?

[楼主]  [15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4:05 

对【13楼】说:
你在对【10楼】说:

【所谓物质即就是客观存在】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不是我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哲学理论里对物质的定义,怎么会是我强加给马克思的?你去查阅任何一个版本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书看看。

电磁波还有质量?你在哪学的?出处哪里?

那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你认为电磁波是物质,按照你对物质的理解其包含的"物"是什么?其包含的"质"又是多少呢?

[楼主]  [16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4:05 

对【13楼】说:
你在对【10楼】说:

【所谓物质即就是客观存在】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不是我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哲学理论里对物质的定义,怎么会是我强加给马克思的?你去查阅任何一个版本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书看看。

电磁波还有质量?你在哪学的?出处哪里?

那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你认为电磁波是物质,按照你对物质的理解其包含的"物"是什么?其包含的"质"又是多少呢?

[楼主]  [17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4:05 

对【13楼】说:
你在对【10楼】说:

【所谓物质即就是客观存在】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不是我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哲学理论里对物质的定义,怎么会是我强加给马克思的?你去查阅任何一个版本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书看看。

电磁波还有质量?你在哪学的?出处哪里?

那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你认为电磁波是物质,按照你对物质的理解其包含的"物"是什么?其包含的"质"又是多少呢?

[楼主]  [18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3 14:05 
 [19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2/03/24 09:36 

对楼主说:
你说:【这不是我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哲学理论里对物质的定义,怎么会是我强加给马克思的?你去查阅任何一个版本的马克思哲学理论书看看。】
我在所有的马克思哲学书中都没有找到你所谓的定义,空口无凭,希望请你出示证据。
关于物质的定义,列宁是这么定义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
而你说的是:【根据马克思对物质的定义,所谓物质即就是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差甚远。客观存在是所有的存在,包括“实在”和“虚在”,而客观实在只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方面。按照列宁的定义,客观实在是物质范畴,客观实在以外的自然是非物质范畴。“空”和“实”是反义词,“空”和“虚”是同义词,没有理由把空间划归定义相反的范畴,空间自然不属于实在,所以不是物质。时间既没有形态、也没有质量,自然不属于物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没有说过时空属于物质,这是铁的事实。
把客观存在定义为物质是你的错误理解,把时空定义为物质也是你的错误理解。

你说:【电磁波还有质量?你在哪学的?出处哪里?

那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你认为电磁波是物质,按照你对物质的理解其包含的"物"是什么?其包含的"质"又是多少呢?】
看来你不懂电。不知道“电动生磁、动磁生电”的基本道理。在电磁波中“电和磁”是共同存在的。电磁波包含的“物”就是电子,包含的“质”就是电子的质量。一个电子的质量是多少?你不会不知道吧?电磁波的强度和运动电子的多少有关,如何计算电磁学讲的清楚,那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的事。恐怕你连电磁波是通过震荡电路放电才能形成的基本原理也不清楚。
 [20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25 19:52 

对【5楼】说:
当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时会发生弯曲,原因是天体周围的大气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如此简单的问题非要用不合理的观点去看待。
[楼主]  [21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7 08:53 

对【19楼】说:

非常高兴能和您交流!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学不透的知识!

一、关于物质的定义,这是哲学范畴,哲学之所以为“哲”之所以争辩上千年它是纯理论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哲学观无法量化、无法标准化,科学从中孕育、又从中诞生 !如果有兴趣我们在其它哲学论坛交流一下我们对物质的理解,何如?

科学不同与哲学就是用“事实胜于雄辩”来考量哲学、使哲学不光是理论上的争辩从而使哲学观点有物质上的验证和支持,鉴于此我们在科学网论坛处不必要争论是你理解物质正确还是我理解物质正确这些哲学观念。

二、电是电、磁是磁、波是波!波是否就是物质、能否物质化考量!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之上谈论是无意义的!因为波的本源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现代物理学量子理论认为物质是一种波,而你相反,认为波是一种物质!到底波是物质的本源还是物质是波的本源?你能明确证明吗?据现在的理论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来看,这个问题还是无法可举证的!那你又是怎么肯定波是一种物质呢?

 

                  !

[楼主]  [22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7 09:04 

对【20楼】说:
啊!那您知道不知道?宇宙中没有大气存在的大质量星体有多少?光线经过这些没有大气的大质量天体依然会“弯曲”de?
[楼主]  [23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7 09:06 

对【19楼】说:

希望19楼,能针对该文所述内容提点意见和建议以及看法..........

 [24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2/03/27 09:55 

对【23楼】说:

【电是电、磁是磁、波是波!】

错!电磁是当电子运动时必然产生的磁场,初中物理就讲了电磁场产生的原理,所以说“电动生磁”。电磁不同于地磁,也不同于永磁铁。电磁波是电子在波动中产生了磁。没有震荡电路进行放电,就不会产生电子波动,没有电子的波动哪来的磁场和电磁波?你以为电磁波是凭空产生的?

水波是水波动的结果,声波是空气振动的结果,电磁波是电子波动的结果,没有物质产生波动,什么波也无法形成。

物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科学不是想当然。你的物理水平太差了,有问题先看看书,看懂了再说。

物质不是哲学,是哲学定义了物质。定义是否正确,需要实践来检验。 除了物质之外宇宙中还有反物质、暗物质、未知物质。这些都是客观实在的范畴,但却不属于物质范畴。把客观实在定义为物质,显然把反物质、暗物质、未知物质排除在客观实在之外。事实证明哲学对物质的定义已经远远落伍。物质的定义应当由物理学定义。

用哲学的理论来验证物理学事实,违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楼主]  [25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7 10:58 

对【24楼】说:

我们越扯越远,问题已经离题万里、太大了......不利于讨论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提升,从空间观上升到哲学观,由此哲学观要上升到方法论吗?

你拿什么来证明“你”的方法是正确的?又拿什么来证明“我”的方法是错误的呢?

我对电磁不发表评论是不想扯得太远离题万里,从一个命题扯到另一个命题而已,以你的口吻你已经穷尽真理了?

有价值的讨论是固定在某一个话题之上,以某话题为核心围绕它讨论,讨论没有核心话题(命题)那只能是毫无意义的无休止的争吵!把科学又变为了哲学!

科学和哲学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把方法和观点建立在可验证、可检验、可证实、可证伪的基础之上,而后者全部都是建立在观念对观念、方法对方法的基础之上,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此不探讨哲学和方法论,对本文所述内容您有见解的话我们不防来探讨一下。

比如说,空间又没有可能弯曲?会不会弯曲?弯曲后的空间会不会具备弹性作用力............真空空间到底是真空还是不空等问题.........

 [26楼]  作者:申书亭  发表时间: 2012/03/27 11:17 

对【25楼】说:
我给你纠正的是你对物理学基础知识认识的错误,不是我发现的理论。任何前沿理论都必须建立在物理学基础理论之上,如果连物理学基础理论都不认可,前沿科学就无法延伸,我们之间就失去了讨论问题的共同基础,将无法交流。
[楼主]  [27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7 12:45 

对【26楼】说:

哦?此言差矣!什么是基础知识?在哥白尼时代基础知识就是地球中心论!在爱因斯坦时代基础知识就是空间平直论,哥白尼必须保持地球中心论才能探讨科学问题?爱因斯坦必须保持空间平直论才能研究科学问题?

其实真正的科学研究、特别是重大的科学研究,都是对基础知识的颠覆和创新!你怎么敢肯定你的基础知识就是真实的基础呢?

我发现,你的思维模式倾向于哲学思维模式并不倾向于科学思维模式,你如果研究哲学你一定比较优秀,但是科学不同于哲学,它必须基于某一物理或自然现象,不仅仅是观念和方法!我这篇文章性质属于科学研究范畴具体点属于物理学范畴,并不研究哲理问题。 可是咱们两并没有探讨物理学问题一直纠缠于哲理问题!不妥!不妥!
 [28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27 18:45 

对【22楼】说:
那些周围没有大气的质量大的天体,它们的周围有密度较大的暗物质,同样具有对光的折射作用。这些知识教科书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不知道。
[楼主]  [29楼]  作者:上官诺金  发表时间: 2012/03/27 20:26 

对【28楼】说:

从方法论上来看,人们一般使用确定了的事物来定义、认识未确定、未认知的事物,暗物质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和认可,也就是是暗物质目前还只是一种假设,你怎么敢把还未被科学界证实的、假设的事物用作论据来论证你的结论呢?根据思维逻辑规律,前提为假的推论其结论一定为假!

所以你所认为的“那些周围没有大气的质量大的天体,由于它们的周围有密度较大的暗物质,同样具有对光的折射作用”是错误的论断!

 [30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28 19:34 

对【29楼】说:

你的方法论是错误的,这也是目前人类认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事物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在基础理论领域,我发现了目前的理论中存在着许多原则性错误。如果我们以这些错误理论为前提搞科学研究,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发现不了现有理论的错误,基础理论就难有突破。当我找出了现有理论的错误之后,就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凭着这个理论体系,我破解了万有引力的原理等许多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了我的理论体系对科学研究的重大指导作用。

我的研究成果不想过多的公开,因为网特太多。我要把我的研究成果献给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067650794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