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陈绍光先生著《谁引爆了宇宙:引力起源与引力红移》(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Jian Qi Shen
今天大致阅览了陈绍光先生著《谁引爆了宇宙:引力起源与引力红移》一书的某些章节,我有如下一些小看法(目前我的看法主要针对该书第一章,因为这一章具有核心作用,是他其他几章的基础)。 该书P.24-34用所谓真空极化效应导出牛顿引力的平方反比公式。虽然他使用了所谓量子场论的真空极化概念,但是其处理方式仍旧是经典的土方法。 为了得到平方反比,陈绍光先生利用了“立体角Ω正比于1/r^2”条件。我的看法是:这是不对的。立体角只是一个张角,它是不会随着距离r变化的,就好象三角形的一个角不可以被放大一样。诚然,在微积分书上,我们的确有公式r^2Ωdr=dV,其中dV为体积微元,dr为r的微分,因此可以得到Ω= dV/(r^2 dr),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确有“Ω正比于1/r^2”,系数是dV/dr。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因为这里存在dV/dr,它不是常数。所以,陈绍光先生的“Ω正比于1/r^2”是错误的。我认为,陈绍光先生的这句话应该用某一个物理量的“通量密度正比于1/r^2”代替。的确,从中心点源出发,粒子的通量密度正比于1/r^2。这个粒子可以理解成引力子之类,它对处于r的其他粒子有力的作用,从这个模型出发,参照陈绍光的某些论述,也可以得到牛顿引力的平方反比公式,而且避免了陈绍光先生的“Ω正比于1/r^2”错误提法。其实,以上做法(包括陈绍光先生的做法)只是对平方反比规律的一个唯象描述而已,充其量只是一个图景,而不是说抓住了引力的本质。陈绍光先生认为以上过程(牛顿平方反比引力)是中微子参与弱作用Z粒子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引力起源于中微子与Z粒子之间的弱作用。我这里就有很多不明白:干嘛是中微子?干嘛是Z粒子?由于胶子、光子等粒子与中微子和Z粒子无关(不作用),于是按照陈绍光先生的看法,胶子、光子就不再有引力起源前提,因而难道胶子、光子不参与引力作用?引力作用是任何物质之间的作用,而中微子与Z粒子只是其中一类,何以它们的作用能成为引力的起源? 另,P.41-42太牵强附会。他假设E的平方等于进来的E与出去的E的乘积,从而来迎合Schwarzschild度规的g_00分量,实在过于牵强。 SHEN J Q, 2007-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