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致TONGZL 下一主题:“康普顿效应”值得注意?
致刘武清
[楼主] 作者:wangjqq?  发表时间:2001/03/08 22:00
点击:1776次

在太空船中氢气球不运动是因为在太空船中处于失重状态,氢气球总是向与重力加速度相反的方向运动难道不是重力加速度作用的结果吗?
物体的运动总是要归结为力的作用,而且可能是多个力的合力。放在桌子上的物体不运动是因为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抵消了重力,不能说桌子改变了重力加速度。同样的道理,要证明磁场改变了重力加速度,必须证明磁场对在磁场中的物体没有作用力,否则就不能证明加速度的改变是由于重力加速度的改变造成的。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37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致TONGZL 下一主题:“康普顿效应”值得注意?
[楼主]  [2楼]  作者:tongz1?  发表时间: 2001/03/09 02:06 

回复:相对论学者的诡辩水平
我确实有必要告知各位,相对论学者的诡辩水平的确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已经在宣扬:现有的理论(相对论)并未完全排除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的可能性。当然您的实验成功与否的价值不单在相对论问题上,它会让人们加深对光的物理本质的认识。
我觉得,我应该用一部份的力量来揭露相对论实验中出现的大量假、伪、理论计算中的疏、漏和明显的逻辑错误等。这是相对论的致命之处。也就是说,一个骗子可以出落得风度翩翩、富丽堂皇,当他的骗局事实被揭穿时人们才会认清其丑陋的本性。我的所作所为虽然会给人一种反感,认为我是在出风头、是疯子。当然也可能是我真的疯了,我失去了太多太多、得到的是骂名。但我还必需做下去。因为还没人骂我骂在真点上。我的WG理论仅供大家参考,抛出的破砖而已。
我真心祝愿您尽快做出您的实验。测不到超光速电子也是成功。人们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说明中国人对发展科技的赤诚之心。中国已在日益强盛。

WG theory>
 [3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1/03/12 22:50 

回复:光的波粒二象性只是数学上的理解
感性与理性是有区别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不是光的本质。最起码说目前只是感性的认识。还没有向升为理性的东西,这一块是有欠缺,不知哪位后起这秀能补起这一块。这也希望有这么一天,这样不更好。

以逆子看来这样的人才不会再有的。时间会作出公论。时间是最公证的。另,不要相信自已的眼睛,要动自已的脑子,有位哲人曾说过:如果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明。

※※※※※※
逆子
[楼主]  [4楼]  作者:张若静?  发表时间: 2001/03/13 08:03 

回复:光的波粒二象性只是数学上的理解
我认为光的粒子性是第一性的,而波动性则是许多粒子的重叠效果,光的相干的原因是光子的特性决定的。
 [5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1/03/13 16:17 

不算。
通常所指的物质波仅是带电粒子的是物质,它具有某些现象与波有相似之处,或者说,有对应的关系。的确,微观粒子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它的这种波粒二象性。如果以此来个轻率外推,把宏观物质也与波动联系起来,这样有点太可笑了。


※※※※※※
逆子
[楼主]  [6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1/03/14 01:02 

对物质波的描述很粗糙---原因是?
书上称“物质波”是一种“平面单色波”,
可就没有再加解释了,比如它是靠什么传播的?
是如同机械波一样的“介质粒子”?
或是如同电磁波一样的“交变电磁场”?
总得有个说法吧?

如果匀速运动的电子也能产生电磁波(物质波),
那麦克斯韦也要感到为难了?
所以不能轻易承认“物质波”也是电磁波,这才是关键。

直流电的瞬间互感现象,实际就是“电子波”了,
天线中的交变电流产生的还是“电子波”,
但这个“电子波”是一个被调制波,调制频率就是[交变电流]的频率?
再从“同步辐射”看,在旋转的轨道内,电子基本是匀速运动的,
不是同样有各种频率的辐射产生吗?

另外,“中性粒子”也能产生“物质波的,转载一篇作为参考,
现在连中子、原子、分子的运动也能产生电磁波了,
经典的机械运动正在与电、磁运动接轨?
不过先要解决“电子波”是什么波的问题,这很难吗?

==============================================
大 学 物 理
COLLEGE PHYSICS
1998年 第17卷 第3期 No.3 Vol.17 1998
科技期刊

德布罗意波及其干涉

陆瑞征 唐宗岳
(同济大学物理系,上海 200092)

  摘 要 介绍了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和实验验证,
介绍了原子物质波的干涉和干涉仪的新成果.
  关键词 物质波;干涉;干涉仪
  分类号 O 441.1

......
考虑到分子、原子物质波的波长比电子波更短;
中性分子、原子与电子相比呈电中性,因而受仪器弥散电场的干扰比
电子小得多,允许使用更大尺寸的干涉仪;原子、分子可以由更廉价、
体积更小的发生器提供,而中子源则通常用反应堆,不仅庞大而昂贵,
同时可控程度差;原子源的强度可比中子源高出若干数量级,原子束的
可探测光谱亮度比中子源光谱亮度高106倍;原子与中子、电子相比有
更大的质量,极冷原子具有很小的速度和速度分布;等等,因此,
预计利用原子、分子物质波干涉仪,其分析灵敏度比现有仪器高上亿倍.
一旦这种干涉仪出现,许多新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就可以进行,
例如用它寻找原子的净电;寻找第五种力;检验广义相对论;
观察量子力学的Aharonov Casher(即A-C)效应;测量Berry相位移;
进行地质、全球变暖的研究,等等.
  70年代人们开始构思中性原子干涉,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几年来,
由于原子的激光冷却技术的突破与成熟,使原子干涉仪的研究获得了
新进展.干涉仪的关键部件是分束器,它将原子束分成相干的两束,
其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类似于光波干涉仪方法,采用精细制作机械
分束器进行波前分裂;二是根据光对原子的力学效应,通过激光与
原子的作用进行动量传输,原子由于受激辐射或吸收而导致原子波
的分裂和合成.考虑到工科物理的教学要求,我们这里只介绍第一种
方法的最新成果.
  1) 原子波杨氏双缝干涉仪
  直接演示干涉图最经典的实验是1801年英国医生托马斯*杨巧妙
地进行的光的干涉实验,即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991年德国康斯坦大学卡纳尔(Carnal)等人利用双缝干涉首先
观察到了He亚稳态热原子束物质波干涉条纹,实验装置参见图1,
干涉条纹参见图2.


  图1 氦原子双缝干涉


图2 热原子束杨氏双缝干涉条纹

根据杨氏双缝干涉条件,相邻两级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式中L′为双缝到观察屏的距离,d为双缝间距,λ为波长.
为了提高条纹分辨率,实验中采用波长稍长的物质波.卡纳尔实验
采用He原子,一方面是除了氢原子外,它的质量最轻,相应的物质
波波长稍长,另一方面获得强He原子束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从氦原子
束发生器发出的原子束,经电子碰撞激发,形成亚稳态氦原子,
这个能态的氦原子跃迁时产生近红外波段的辐射,容易接收探测.
氦原子束经超声膨胀冷却后通过一狭缝飞跃64 cm后到达双缝板,
在双缝板后64 cm处观察.卡纳尔实验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卡纳尔实验还表明,温度为83 K的氦原子束干涉条纹的对比度比温度为295 K的高.
  根据德布罗意公式,降低原子运动速度可以使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降低原子运动速度的主要办法有绝热膨胀和激光冷却.另外波长的单色性
影响干涉条纹的宽度,为了观察第k级条纹,需满足条件
    Δλ<λ/k 或 Δλ/λ<1/k
即对原子运动速度的单色性有一定要求
    Δv/v<1/k 或 v/Δv>k
在卡纳尔实验中,v/Δv为15~20.


图3 极冷原子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4 极冷原子波包干涉条纹


图5 钠原子波干涉仪

  由于卡纳尔实验使用的是热原子束,所以条纹的清晰度很有限.
据报导,Shimizu采用原子磁光陷阱技术,利用激光冷却后的极冷氖
原子进行了原子波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其结果获得很大的改善,
图3和图4分别是其实验装置示意图和干涉条纹图.图中表示改变原子
从陷阱到狭缝的自由下落时间(即速度)而得到的清晰而规则对称的条纹.
  2) 三光栅原子波干涉仪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基思(Keith)等人用三块透射波栅组成
原子波干涉仪,参见图5.他们所用的波栅制造工艺精度比光学波栅
高得多.在整个波栅上各条波栅严格平直,又因原子对材料没有穿透能力,
因此,它不能有基底材料,而是由一条条同样大小的“金棒”架空构成,
每条棒宽0.1 μm,间隔0.1 nm,波栅面积9×4 mm2,用由紫外光产生的
干涉条纹在光刻膜上曝光,形成一个掩膜,在厚度为0.5 μm有机玻璃上
制造一根根“凸”栅的槽上镀金膜,厚10 nm,再用消蚀法溶掉有机玻璃,
留下的是在硅膜上架起的一条条金“棒”.为了增强机械强度,在它四周
镀上4 μm宽的支撑架,当把硅膜溶解后,留下的便是由金“棒”构成的
栅网.三块波栅的相对位置要求严格稳定,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采用的是
波长为0.016 nm的钠原子波,由氩气体作载体的钠原子束经超声膨胀冷却
后由两块准直狭缝准直,原子束的发射角为2×10-4rad,速度单色性
Δv/v为0.12.原子束经第一块波栅衍射后产生零级和第一级衍射,
它们投射到第二块波栅上,两条衍射波束错开27 μm,第二块波栅
产生+1级和-1级衍射波交叠后形成干涉,用第三块波栅对干涉图取样.
  这台干涉仪已显示出极高的测量灵敏度.
  原子干涉仪和原子光学的研究是近年新兴起的一个领域,有人预测它将是
一个可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也已着手进行实验,
并已列入国家重点项目.

4 参考文献
 1 郭奕玲.大学物理中的著名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40,253
 2 Carnal O,Mlynek J. Young's Double-Slit Experiment with Atoms:
A Simple Atom Interferometer. Phys Rev Let, 1991,66(21):2 689~2 692
 3 Keith D W, Ekstrom C R, Turchette Q A, etc. An Interferometer
for Atoms. Phys Rev Let,1991,66(21):2 693~2 696
 4 雷任谌.物质波和干涉仪.科学,1993,45(1):48~49
 5 吴晃.原子干涉仪和原子光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物理,1994,23(3):152~158
 6 钱裕昆.中性原子干涉实验.物理,1994,23(8):封三

 [7楼]  作者:刘武青  发表时间: 2001/03/14 08:42 

谢谢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60700225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