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方面的进展缓慢,要想证明[一个]氢原子
会产生两个频率: 一个是电子绕核产生的“电子波”频率F, 一个是电子绕核频率(圆频率)f。 电子波公式:F=cmv/h 圆频率:f=v/2πr 所以F=cm(2πr/h)f 即:f=F(h/cm)(2πr) (h/cm被称为“康普顿常数) 实在有些不容易。 不过发现“康普顿效应”有些蹊跷: 1922年康普顿首先从伦琴射线通过物质的散射中, 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在散射光中,除了原波长λ0的光外, 还出现波长λ>λ0的光,这种改变波长的散射称为康普顿效应。 (参见:《简明大学物理》) 书上的解释是:由于X射线的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相碰撞, 使得部分光子的能量下降,从而引起频率的变化。 我觉得这里面有些问题,首先我对光子说就很怀疑, 其次,碰撞很难只碰出两个频率λ和原来的λ0。 这很可能就是散射物质对前面所说的两个频率F和f的分离作用吗? 散射角φ也许只是起到一种放大作用? 不知各位以为如何,我一时也拿不准,看不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