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光速相对性原理万岁! 下一主题:电场为何不能把光给扭曲吧
[楼主]  [3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1/26 17:40 

[楼主]  [3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1/26 17:47 

射电磁波的雷达,测试一下雷达波的速度就会真相大白。因为这种雷达波的速度要比光速要慢一些。
对光的传播来说,以太完全变硬象固体光纤一样,也就是以太传光似固体光纤。用这一观点还能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重作新的解释。
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半反镜无疑是固体。对从半反镜中射出而进入以太中的光来说,传播此光的以太又象固体一样。半反镜和相连的该传光以太就分别是固体和类似于固体,它们之间不是流体而好象是固体而联结在一起。而半反镜又是同地球固联在一起,也就是地球和传播此光的以太也好象是固联在一起。或者说,光在以太中的传播好象是在地球上的“以太光纤”中传播一样。于是,地球和传播此光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没有以太漂移,也就是没有以太风。以太风既然没有了,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水平臂和垂直臂的相同路程上花的时间完全一样,没有光程差。将迈克尔逊干涉仪转动90度,干涉条纹当然不会有任何移动。这就是用以太传光似固体的观点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作出的新解释。反过来也可以说,以太传光似固体的现象是被迈克尔逊——莫雷试验证明了的。
既然以太传光似固体的观点能解释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专门为了解释零结果而假设长度收缩的洛仑兹变换就是唯心的和错误的,以洛仑兹变换为基础的狭义相对论当然也错了,对以太的否定同时也是不成立的。
如果以太中的光和水中的超声波在传播时有同样的使它们各自介质变硬的特性,那么就从波动时介质相互作用的角度上证明了以太是一种能变硬的物质,它具有惯性而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人们为了找到以太存在的蛛丝马迹,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的结果。没想到在这里真正的找到了以太存在的证据。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又因为只有波才能使传播它的介质变硬,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不可能使介质变硬。因此,我们同时又证明了光的确是一种波。
不过,由于传统习惯势力非常强大,电磁波的速度在频率很低时比光速小的观点在现阶段是很难为人们所接受的。例如有人认为,天文上观测到的超新星爆发是各个波段都同时观测到辐射突然增强,特别是Ⅰb型和Ⅱ型超新星观测到强射电辐射。超新星大多在银河系外,距离我们在十万光年以上,如果电磁波传播速度与频率稍有关系,是决不可能同时观测到射电辐射的。Phys. Rev.D 5,796(1972)中有文章说:从对脉冲星的天文观测数据中得出在无线波段(100MHz至400MHz)光速不变性的精度达到10-10; Phys, RevLett. 93,043901(2004)中有人发表文章,从自然闪电事件的观察中认识到在极低频率段(50Hz及以下)光速不变性的精度达到5×10-4。这就与太阳耀斑的观测发生了矛盾。但太阳离我们很近,耀斑能频繁地重复,仪器测量也能精密地重复,其可信度应很高。而超新星爆发我们无法知道在此次爆发以前是否已经发生了的爆发。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为此专门设计一个《真空电磁波速度和频率关系的试验研究》。用试验数据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否定以太这种物质的观点不是唯物论的观点,也无助于解决光的本质问题。相反,否定以太只会把光的本质问题弄得更加扑朔迷离,而且很容易滑入唯心论的泥坑。唯心的东西永远变不成唯物的,形而上学也永远变不成辩正法,无论它们伪装得多么巧妙,迟早总会原形毕露。
[楼主]  [3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1/29 18:44 

人们对太阳耀斑的测试结果,证明了真空低频电磁波的速度随频率升高而变大。以此为突破口,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1、既然真空中低频电磁波的速度是随频率而变化的,在米波及以下频段,频率越高,波速越快。由此,就能断定以太在传播电磁波时是一种能随电磁波频率增高而逐渐变硬的物质,它的的确确是具有惯性的。这就等于找到了以太存在的物质性质的证据。人们为了找到以太存在的蛛丝马迹,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的结果。没想到在这里真正的找到了以太存在的证据。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2、又因为只有波才能使传播它的介质变硬,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不可能使介质变硬。因此,我们同时又证明了光的确是一种波。3、如果真空中低频电磁波频率增大到微波或可见光频段以上,此时以太对这种电磁波的传播就变得象固体一样。那么,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不需要用在运动方向上长度收缩的假设,而是用以太传光似光纤来解释。因为以太光纤中的光不受以太风的影响,无论怎样转动干涉仪,光的干涉条纹都不会发生变化。4、以太是存在的,就可以进一步揭示磁的本质: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5、同样地也可揭示光的本质:光是交变的量子以太涡旋在以太中的传播,其实它是以太量子涡旋的密度波。6、既然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可以用以太传光似固体来解释,洛仑兹在运动的方向上长度缩短的假设就是错误的,洛仑兹变换当然也错了。7、洛仑兹变换错了,以洛仑兹变换为基础的狭义相对论就跟着错了。
 [34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11/29 19:36 

老叶:据可靠消息,光纤陀螺可以测出地球自转,用你的固体以太说如何解释?
[楼主]  [3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1/29 20:47 

老叶:据可靠消息,光纤陀螺可以测出地球自转,用你的固体以太说如何解释?
%%%%%%%%%%%%%%%%%%%%%%%%%%%%%%%%%%%%%%%%%%%%%%%%%%%%
光纤陀螺其实也就是Sagnac效应,只要把Sagnac效应用以太传光似固体解释清楚了,光纤陀螺可以测出地球自转也就没有问题了,下面就是我对Sagnac效应的解释。

Sagnac效应能用“以太传光象固体一样”来解释。两束光都是从半反镜中射出来的,半反镜是固体,光环路上传光的以太又好象固体一样,从而半反镜和传光的以太是固联在一起的,它们以角速度ω旋转,于是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都被以同一角速度ω带旋,一束光的旋转方向相同,另一束光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
为简单起见,我们不妨假定该环路是半径为R的圆,并假定干涉仪是作顺时针方向的定轴转动,角速度为ω。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束光在实验室参考系中的速度都应当为c,环路本身的线速度应为ωR。从转动的参考系中看,伽里略的速度合成原理依然成立,那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的速度就应当分别为
v'=c-ωR v"=c+ωR (1)
环的周长为L=2πR,因而两束光在环中的渡越时间分别为
t'=2πR/v' t"=2πR/v" (2)
两者的时差为∇t=t' - t"=4πωR^2/c^2(1-ω^2R^2/c^2)
略去二级小量,得
∇t≈ 4πωR^2/c^2 (3)
环路包围的面积是S=πR^2,因而上式可改写成
∇t≈4ωS/c^2 (4)
单色光的周期为τ=λ/c,因而与上述时差对应的条纹移动数目是
∇N=∇t/τ=4ωS/cλ (5)
该式虽是用圆形环路导出的,但对任意形状的环路都适用。
公式(5)与实验相符,但推导时使用的顺钟向的光速v' 小于c,逆钟向的光速v"大于c,这就违背了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
 [36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11/30 07:14 

老叶:你的光速可是与频率有关的,你是否考虑过顺逆两束光的速度差异?即你式子中的C的不同?这个C是否与频率呈线性关系?如果线性关系严格,是不是存在抵消?
[楼主]  [3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1/30 19:33 

现代包括干涉式陀螺仪和谐振式陀螺仪两种,它们都是根据Sagnac的理论发展起来的。Sagnac理论的要点是这样的:当光束在一个环形的通道中前进时,如果环形通道本身具有一个转动速度,那么光线沿着通道转动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比沿着这个通道转动相反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多。也就是说当光学环路转动时,在不同的前进方向上,光学环路的光程相对于环路在静止时的光程都会产生变化。利用这种光程的变化,如果使不同方向上前进的光之间产生干涉来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干涉式光纤陀螺仪,如果利用这种环路光程的变化来实现在环路中不断循环的光之间的干涉,也就是通过调整光纤环路的光的谐振频率进而测量环路的转动速度,就可以制造出谐振式的光纤陀螺仪。

光纤对光来说是固体,以太对光的传播也但须固体一样。光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到了光这种频率,其速度已经为恒量C,不随其频率而变化。速度随其频率而明显变化的只是频率很低的电磁波。所以我的光速与光的频率无关,于是顺逆两束光不考虑光纤陀螺仪的转动其速度是一样的即C。这个C与频率无关。
不过光纤陀螺仪中的光纤或以太对光的传播都是固体。由于光环路好象固体一样,光环路如果在转动时,这种转动引起的光的迭加速度对顺逆两束光是相反的,光线沿着光环路转动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比沿着这个光环路转动相反的方向前进所需要的时间要多。
[楼主]  [3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1/30 19:41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证明了什么?
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来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也就是企图证明“以太风”和以太的存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根据光在以太中的运动和船在流水中的运动的相似性设计出来的。在他们的实验设计中,固定在实验室中的仪器装置仿佛是“河岸”,漂移着的“以太风”类似于“河流”,相对于以太以恒定速率传播的光相当于以恒速在水中运动的“小船”,光对以太的漂移相当于船对水的漂流。具体地,因为水有流速,小船在河道来回横渡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和顺着河道上下往返同一距离所需的时间并不相等,它们有一时间差。据此,迈克尔逊认为光在干涉仪的垂直臂上往复运动所花的时间相当于小船在河道上来回横渡所需的时间,光在其水平臂上往复运动所花的时间则相当于顺着河道上下往返所需的时间,同样的计算,它们当然也是不相等的。把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两臂转动90度,它们的时间差增加一倍。有时间差就有光程差,就会引起干涉条纹的移动。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具体计算表明,转动90度后,屏幕上的干涉条纹会移动0.4个。但实验结果是没有条纹移动的“零结果”。
瑞利勋爵和开尔文勋爵认识到这个实验的重要性,一再鼓励和催促他进一步重做这个实验,洛仑兹还具体提出了改进实验的意见。
于是,他们对仪器进行了很多改进。考虑到地球的运动对光线路径的影响,改为经过八次来回反射,使光路长达十一米;将仪器的光学部分改装在很重的大石板上,再把石板浮于水银面上,使它可绕中心轴自由转动,从而使实验的精确度得到了很的大提高。在1887年7月,终于完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实验。但干涉条纹依然没有任何移动,即使以后多次重复试验也是如此。人们迫不得已,只好否定了“以太风”和以太的存在。为了解释这个“零结果”,人们绞尽脑汁,假设了一个在运动方向长度收缩的洛仑兹变换,狭义相对论也由此应运而生。
迈克尔逊对实验的结果大失所望,他称自己的实验是一次“失败”。迈克尔逊为实验的失败感到泄气,没有继续做这个实验,放弃了在实验报告中许下的诺言:每五天进行六小时测量,连续重复三个月,以便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等等。而把干涉仪用于其他方面去了。迈克尔逊并不认为自己的实验结果有什么重要意义。
说起迈克尔逊试验,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本来他认为这个试验有把握证明以太的存在,但没想到弄巧成拙事与愿违。迈克尔逊是一个以太论者,他设计的试验就是为了证实以太的存在的。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以太性命。实际上迈克尔逊试验机关并没有算尽,还有以太传光似光纤算漏了。他也隐隐约约知道什么地方有问题,所以他至死还念念不忘“可爱的以太”。直到晚年,他亲自对爱因斯坦说,对自己的实验引出了相对论这样一个“怪物”,实在是有点懊悔。以太论者设计证明以太存在的试验最终却否定了自己的以太,对当时的迈克尔逊来说,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绝妙的讽刺。
这一实验被认为是否定了电磁理论所要求的菲涅耳的静止以太说,使电磁学的基础受到了冲击。实验结果使洛仑兹极为困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挽救以太理论,他提出了长度收缩假设。洛仑兹为以太的否定而郁郁不乐,直到晚年,他还认为以太是具有一定优点的概念。洛仑兹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疑虑重重,一再追问: “在迈克尔逊先生的实验中,迄今还会有一些仍被看漏的地方吗”?是的,洛仑兹说对了,确实有一个地方搞错了。如果站在以太传光似光纤的观点立场上,迈克尔逊——莫雷的实验结果正好是没有干涉条纹的移动。下面加以详细论述。
人们普遍认为:固体永远是固体,流体永远是流体。但是这个成见对波的传播来说并不成立。
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往复振动时,物体的受力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流动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介质的流动性自动消失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就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
例如,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但20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当超声波频率达到几个T(1T=10^12)赫兹时,这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竟增加了2倍多。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实验最终以高弹性介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一现象,解决了困扰物理学20年的难题。
意大利的科学家的高弹性介质理论认为,超声波的频率越高,水的弹性越高并更难移动,成为一种高弹性介质,超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扩散就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声波在冰中的速度约为3160米/秒,这正好是1450米/秒的2倍多。也就是说,水对超高频超声波的传播有点象固体冰。
由于以太是传播光的介质,以太和水一样,是一种流体;光和声音又都是波。因此,有理由认为光在以太中的传播类似于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因为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同时可见光的频率非常之高,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类比:以太对传光的传播好象固体一样。简而言之,以太传光似光纤。
有了以太传光似光纤的观点,就能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重作新的解释。从迈克尔逊干涉仪半反镜中发出的光,是在半反镜中传播后射出的,半反镜无疑是固体;对从半反镜中射出而进入以太中的光来说,传播此光的以太又象固体一样。这样一来,半反镜和相连的传光以太就分别是固体和类似于固体,从而它们好象是固联在一起的。而半反镜又是同地球固联在一起,也就是地球和传播此光的以太也好象是固联在一起。于是,地球和传播此光的“似固体”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没有以太漂移,也就没有以太风。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水平臂和垂直臂的相同路程上花的时间相同,没有光程差。将迈克尔逊干涉仪转动90度,干涉条纹当然不会有任何移动。这就是用以太传光似光纤的观点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作出的新解释。
[楼主]  [3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1 17:49 

对于光和小船的类比来说,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垂直和水平臂上的运动相当于小船来回横渡和上下往返;以太传光似固体相当于水对船来说象固体冰;光在以太中的运动好象船在冰面上的运动(假设是两栖船,有轮子,能在冰上运动);对光而言没有以太风就好象对船而言不再有流水;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水平臂和垂直臂的相同路程上花的时间相同而没有光程差,就对应着小船在冰面上下往返和来回横过相同的路程所需的时间相同而没有时间差。
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并没有失败,只是他试验的设计原理中没有考虑到以太传光似固体,而是认为传光的以太永远是流体。在他那个时代,不懂得以太传光似固体的道理是不足为奇的。即使在今天,以太传光似固体这样重要的现象也迟迟地没有人去认真考虑。以太传光似固体是这样的意思:对光的传播而言,以太好象是一种特殊的“光纤”。光在以太“光纤”中运动,当然就没有以太风了。以太风只对地球才有,对光则根本没有。
人们知道,传播横波的介质必须产生剪切应力才行,而且只有固体才能产生剪切应力。然而光又恰是一种横波,以太在传播光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是一种固体。因为介质中横波的速度与剪切模量的平方根成正比,光的速度又极快,仅从这一角度上分析,以太的剪切模量就得比钢铁还要大很多倍,也就是说以太比钢铁还要硬很多倍。地球在这种固体中又如何能无阻力地运动自如?
以太传光似固体是说以太仅在传播光这种波的时候好象固体一样,不是以太对什么都是固体。粒子不是波,粒子不可能象波那样使以太受交变力,从而以太对粒子而言永远是流体。对于地球(可看成一个粒子)来说,以太是很稀薄很稀薄的超流体。地球和以太的运动关系永远是这样的:以太和太阳是相对静止的,地球以30km/小时的速度在以太中穿梭。于是,以太传光似固体的观点就巧妙地解决了地球在以太“固体”中运动的难题。因为对地球来说,以太不是固体而是流体。至于光的速度极快的问题也是不难解决的,我们必须全面地看问题。介质中横波的速度还与介质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只要以太的密度足够小,以太的剪切模量即使不大光速也可以极快。同时对光的本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以太不再是一般的弹性介质,电磁波也不再是机械弹性波。在这方面不能作机械性的类比。
固定在地球上的光源以30km/小时的速度在太空中穿梭,是不是传播光的以太也以30km/小时的速度在太空中运动呢?不是。以太的流动性是光到来时自动消失,光一旦离开,这种流动性自动恢复。是光在运动,随着光一起产生的以太流动性自动消失的这种特性在运动,整个以太并不运动。就象船在高速行驶时后方产生的波浪一样,船来自动产生,船去自动消失。
从历史上看,人们认为光行差现象和迈——莫试验是矛盾的,光行差现象要求以太完全不被地球带动,迈莫试验的零结果则要求以太完全被地球带动。我们以上已经分析过了,迈莫试验的零结果只要以太传光似固体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以太完全被地球带动。于是光行差现象和迈莫试验都是以太完全不被地球带动,光行差和迈——莫试验之间没有任何矛盾。
光行差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天顶上某一恒星垂直向地面发出一束光,天顶上的恒星和传播这束光的以太好象固联在一起。因为这束光不是从地球上发出的,传播这束光的以太和地球并不固联在一起。整个以太相对于恒星是不动的,恒星相对于太阳也是可以看作是不动的,从而整个以太可以看作和太阳保持相对静止。地球在以太中以30公里/秒的速度向前穿行。站在地球上看这束光,它既有以速度C垂直向下的运动又有和整个恒星一道以30公里/秒的速度向后倒退的运动,这两种运动的合成就产生了光行差。
事实证明,人们对以太的种种责难都可以合情合理地解释,以太并不存在任何矛盾和任何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总而言之,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证明了以太传光似固体,而不是证明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要收缩一定比例。从而专门为了解释零结果而假设长度收缩的洛仑兹变换就是错误的。以洛仑兹变换为核心的狭义相对论当然也错了。对以太的否定是犯了一个历史性的大错误。(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要收缩一定比例被称为尺缩,本人在后面设计了一个检验尺缩的《尺缩判决性检验试验》,完成这个试验,就可以检验尺缩是不是真的存在。)
[楼主]  [4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2 19:36 

以太是超流体一、以太的存在性

    如果以太是超流体,以太的存在则是前提条件,否则一切都是侈谈。事实证明,以太的确是存在的,有以下四大证据。

(一)以太能变硬和具有惯性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秒,但20多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当超声波频率达到几个太(1=1T=1012)赫兹时,这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竟增加了2倍多。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实验最终以高弹性介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一现象。意大利的科学家的高弹性介质理论认为,超声波的频率越高,水的弹性越高并更难移动,成为一种高弹性介质,超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扩散就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声波在冰中的速度约为3160/秒,这正好是1450/秒的2倍多。也就是说,水对超高频超声波的传播有点象固体冰。由于以太是传播光的介质,以太和水一样,是一种流体;光和声音又都是波。因此,有理由认为光在以太中的传播类似于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因为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同时可见光的频率非常之高,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类比:以太对光的传播好象固体一样。简而言之,以太传光似光纤。

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往复振动时,物体所受的力(或力矩)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运动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介质的流动性自动消失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对太阳耀斑的测试结果证明,低频电磁波特别是磁场的传播速度就比光速要慢得多。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加,电磁波的速度增快。对低频电磁波而言,以太也就是在逐渐变硬。

如果以太中的光和水中的超高频超声波在传播时有同样的使它们各自介质变硬的特性,那么就从波动时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角度上证明了以太是一种能变硬的物质,它具有惯性从而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人们为了找到以太的存在,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的结果。没想到在这里真正的找到了以太存在的证据。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更详细的论述见《真空电磁波速度与频率关系曲线》一文)

(二)以太能和超流体漩涡及太阳交换角动量

当液氦-4的超流容器缓慢旋转时,其中的超流部分不会随之转动,也不是相对于随地球自转的实验室静止,而是相对于恒星保持静止,不管时间多长情况始终不变。    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乔治·希思等人做了一个试验:为了保证容器中所有的液体都旋转,他们在超流发生之前就开始转动容器,然后慢慢冷冻到临界温度以下,超流在缓慢旋转的容器中形成了,但仍然是相对于恒星保持静止。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一定是空间中和物体内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它的存在使得它与超流液氦- 4相互作用使得超流相对于恒星保持静止。这种看不见的物质是什么呢?它就是以太,由光行差现象可知,以太正好是相对于恒星(如太阳)保持静止的,这就是以太静止参考系。也就是说超流的转动是相对以太静止参考系保持静止的。

容器缓慢旋转的流体变为超流体,开始时缓慢旋转的超流体会带着部分以太一道旋转,超流体的角动量就会传给这部分以太,直到超流体的转动坐标系随以太一起相对静止为止,而以太又恰好是与恒星保持静止。同样的道理,以太也能逐渐带走太阳的角动量。也就是说,太阳在自转的时候,会产生很强的磁场,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这些涡旋向太阳以外不断传播就十分缓慢地带走了太阳的角动量,太阳角动量就因而慢慢减少。根据理论上的计算和实际测量,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太阳的自转周期由最初的大约1/2天减慢到现在的约26天。太阳角动量困难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解决了。

以太存在的第二个蛛丝马迹又流露出来了,因为以太能和超流体液氦-4的漩涡交换角动量,同时又能带走太阳的角动量。
[楼主]  [4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3 19:29 

(三)以太能与电荷发生相互作用
电荷间的作用力是以太与正电子或负电子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表面现象。我们知道,液体与固体之间存在“润湿”与“不润湿”的作用,例如水和玻璃是“润湿”的,水和蜡则是“不润湿”的。类似地以太和正电子是“润湿”的,而和电子则是“不润湿”的。
在正电子的周围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靠近它周围的以太的密度会比较大。或者说在正电子周围吸附有较密集的以太。同样地,靠近电子周围的以太的密度比较小。或者说,靠近电子周围排斥以太作用使其周围的以太比较稀疏。以太总体上则尽量保持各处自由以太密度的均匀一致,所以同种电荷会排斥得远远的,异种电荷又会相互吸引在一起。
正电子周围吸附有较密集的以太和负电子周围的排斥而有较稀疏的以太,这说明以太能和正负电子发生表面作用。特别地电荷的运动能产生磁场,交变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电子绕原子核运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光。而磁场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电磁波或光是交变的以太量子涡旋的密度波。没有以太,就无法进一步弄清磁与电磁波的本质。
(四)3k微波背景辐射也证明以太的存在性
众所周知,固、液、气态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如果以太也是一种物质,那么以太涡旋有不有温度呢?我们又如何求得它的温度呢?任何固体、液体或气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电磁波。向四周所辐射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这种辐射在量值方面和按波长分布方面都取决于辐射体的温度,所以叫做热辐射。如果把作热辐射的物体看成黑体,便可根据热辐射中的维恩位移定律求出其温度。1893年维恩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任何温度下黑体辐射本领都有一个极大值,这极大值对应的波长λ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即
λT=b
只要能求得λ,因为b为一常数,便可求出T。这种测温法称为色温法,用此法测得的温度称为色温度。
如果以太存在,空间中的以太的涡旋也应该有一定的温度,因为热辐射的本质就是以太量子涡旋的共振和传播。它能和固、液、气体一样能向四周发射电磁波或热辐射。显而易见,如果以太涡旋存在,我们应能探测到周围空间存在一种各向同性的电磁波或热辐射。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耳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接收天线系统。他们安装了一架卫星通讯用的喇叭形天线。这架天线有很强的方向性,即喇叭口对向天空中某方向时,地面及空中其它方向电磁波干扰都很微小。为了检验这台天线的低噪声性能,他们避开噪声源而将天线指向天空进行测量,在波长7.35厘米处所作的测量已经表明,无论天线指向什么天区,总会接收到一定的微波噪声。这种噪声相当显著,并且与方向无关。他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进行测量,结果都是一样。它既没有周日变化,也没有季节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也没有明显关系。这种噪声应当是来自空间的一种辐射。这种辐射相当于绝对温度在2.5-4.5K之间的黑体辐射,通常称之为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由于天顶方向和地平方向的大气厚度明显不同,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的这种辐射与方向无关,排除了地球大气层起源的可能性。由于银河系物质分布不均匀,因而也排除了银河系起源的可能性。微波背景辐射只可能来自广阔的宇宙。更精确地说,微波背景辐射是高度各向同性的温度约为2.7K的黑体辐射,这是一种充满宇宙各处的均匀辐射。
从那以后,已经有许多人对微波背景辐射作了详细的研究,在相当宽的波长范围内得到了支持黑体辐射谱的结果。也证明了高度地各向同性。1989年11月宇宙背景探索卫星(COBE)升空,获得了丰富的数据,证明实测的微波背景辐射谱非常精确地符合温度为2.726±0.010K的黑体辐射谱,观测数据与黑体辐射理论曲线的符合情况极好,卫星同时证明,这种辐射具有高度各向同性。
1965年初,彭齐斯和威尔逊与狄克小组进行了互访,最后共同确认这个相当于3K的宇宙背景辐射就是“原始火球”的残余辐射。这是对大爆炸理论的强有力支持,从此,大爆炸理论又获得了新生。这一发现被狄克、皮伯斯、劳尔和威金森等人作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后约200亿年的今天,在宇宙间还残留着3K左右的辐射。
其实,这一发现用来作为以太存在的证据更为合理。因为空间中本来存在着以太的量子涡旋,它本身就是一种热辐射,它存在于空间中很容易理解。
第一、以太充满了我们能探索到的任何空间,在时间上它的存在既没有起点,也不会有终点,所以,以太的存在是极大时空范围内的事件,以太具有各种各样涡旋,物质中也有各式各样的以太的涡旋,它们之间长期地传播和共振,相互之间不间断地通过共振而进行能量的交换和传播,最终形成黑体谱。
第二、微波背景辐射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极高的各向同性。各向同性说明,在各个不同方向上,各个相距非常遥远的天区之间,应当存在过相互联系。
以太充满了人们所能探测到的空间,从宏观上看,天体的分布是均匀的。各个相距非常遥远的天区之间的以太涡旋,通过长期的传播和共振而进行着能量交换,达到极高的各向同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三,因为以太是极大空间范围内的事件,它是客观世界的本底或背景,同时,以太涡旋的传播和共振又正好是一种辐射。可见以太的这种传播和共振完全可以称为背景辐射,只不过这种背景辐射恰好落在微波波段上,所以就称为微波背景辐射了。
第四,目前已由测得的曲线求得这种热辐射对应的色温为2.7K。如果把以太涡旋作为绝对黑体,则以太涡旋的温度就是2.7K。以太既然是一种物质,以太涡旋具有一定的温度也是理所当然的。说它的温度为2.7K,也是非常合理的。
于是,我们认为这种宇宙背景微波辐射就是分布在空间中的以太涡旋,它的温度为2.7K。这就为以太的存在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证据。
[楼主]  [4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4 20:13 

 [43楼]  作者:__hegel  发表时间: 2010/12/04 21:18 

以太的确是超流体,如果以太是一种介子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楼主]  [4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5 19:10 

[楼主]  [4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6 20:04 

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

一、磁的本性的论断
磁现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只要有磁的地方就一定有磁南极和磁北极。我们就从这个特点入手,进行磁的本性的论证和推断。
在我们周围空间中广泛地分布着一种以太,虽然传统观点认为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否定了以太,但最新研究表明,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可以用以太传光似固体来加以解释,否定以太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这里就用新以太的观点来深刻地揭示磁的本质,提出一个新的磁的物理模型。
超流体有两个特性,一是几乎没有粘滞和摩擦阻力,二是超流体中产生的漩涡永不消失。以太与超流体的性质特征完全相似,例如以太不被地球所拖曳,地球在以太中无阻力地运动了几十亿年;超流体以太能被电子带转形成一个个不消失的以太量子涡旋。
把以太量子涡旋定义为磁,磁现象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一个以太涡旋必须有一根转轴。把以太涡旋角速度的方向作为磁力线的方向,则磁力线指向的极是磁北极,另一个极则是磁南极了。这就是磁为什么总是有两个极的原因。以太涡旋不存在只有一个极的转轴,由此可见,所谓的磁单极子是不存在的,这就简单地解决了磁单极子的难题。
将一根逆时针转动的轴竖直放置,此时它的角速度方向向上。如果迅速将其从中间切断,就变成了两根角速度都向上的短转轴,由于切断处新生成了两个“端”,这两根短转轴共有四个“端”:它们依次是一根短轴的“上端”、“下端”和另一根短轴的“上端”、“下端”。它们的角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磁棒也有完全相类似的特性。将一根磁北极在上边的磁棒竖直放置,此时它的磁力线方向向上。如果迅速将其从中间切断,就变成了两根磁力线方向都向上的短磁棒,切断处新生成了两个磁极,两根短磁棒也有四个磁极:它们依次是一根短磁棒的北极、南极和另一根短磁棒北极、南极。它们的磁场方向保持不变。从而不难看出磁完全具有转动的性质。
但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磁单极子是存在的,磁荷的静磁场也同电场一样,这样电磁现象就是完全对称的。
根据理论分析,可能的磁单极子源包括宇宙大爆炸、银河系、太阳、地球、陨星、宇宙射线和加速器等等。根据磁单极子的性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就可能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就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使300亿电子伏的质子与轻原子核碰撞,但是没有发现有磁单极子产生的迹象。这样的实验已经做了很多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结果。
日本物理学家后藤等人检验了露出地面的铁矿石和铁陨石碎片。他们使用了强度为6万高斯的脉冲磁场,一次脉冲的时间约为1毫秒。他们期待着利用这套装置把宇宙线中的磁单极子吸附上。然而,结果令他们失望,仍然是一无所获。类似的实验在海底、矿山、深海沉积物和地球大气等地方都有人做了多次,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没有找到一个磁单极子。
[楼主]  [4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7 19:01 

 [47楼]  作者:宇观系统论  发表时间: 2010/12/07 20:19 

对任何“以太”论来说都有这样的难题:电子运动的阻力(没有阻力)如何解释?

※※※※※※
黄氏时空由光频多普勒红移定义可变时间单位秒t'=tsquart[(C-V)/(C+V)].时间秒的变化导致了可变光速C'=Csquart[(C-V)/(C+V)].光速的变化导致了可变距离单位米l'=lsquart[(C-V)/(C+V)].黄氏自旋衰变相互作用模型:引力=动量时间变化率,电磁力=角动量时空变化率.超光速C=2ZM/r
 [48楼]  作者:宇观系统论  发表时间: 2010/12/07 20:19 

对任何“以太”论来说都有这样的难题:电子运动的阻力(没有阻力)如何解释?

※※※※※※
黄氏时空由光频多普勒红移定义可变时间单位秒t'=tsquart[(C-V)/(C+V)].时间秒的变化导致了可变光速C'=Csquart[(C-V)/(C+V)].光速的变化导致了可变距离单位米l'=lsquart[(C-V)/(C+V)].黄氏自旋衰变相互作用模型:引力=动量时间变化率,电磁力=角动量时空变化率.超光速C=2ZM/r
[楼主]  [4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7 20:53 

以太是超流体,以太不但对电子对所有物体都没有粘滞阻力和摩擦力。
 [50楼]  作者:魏恩庆  发表时间: 2010/12/07 21:45 

对【49楼】说:

叶老师,这样不符合自然运动.

[楼主]  [5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8 08:21 

对50楼
以太不符合常规流体的自然运动,但它符合超流体的自然运动.
[楼主]  [5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8 19:30 

 [53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0/12/09 06:21 

对【49楼】说:
以太对电子没有阻力、磨擦力,何以电子可以激发以太行成波?在这里,电子和以太之间还服从牛三吗?
[楼主]  [5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9 18:25 

以太对电子没有阻力、磨擦力,何以电子可以激发以太行成波?在这里,电子和以太之间还服从牛三吗?
%%%%%%%%%%%%%%%%%%%%%%%%%%%%%%%%%%%%%%%%%%%%%%%%%
根据超流体的性质,超流体中可以产生永不自动消失的涡旋。以太对电子没有阻力、磨擦力,但在运动的电子周围,会产生许多以太量子涡旋。电子和以太之间没有粘滞阻力和磨擦力,没有服从牛三的问题。
[楼主]  [5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09 18:33 

[楼主]  [5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10 18:46 

阳的内部运动越剧烈,产生的带电漩涡也就越多,黑子也就越多。因此黑子越多,太阳活动也就越烈,从而整个太阳越亮。这与观测是一致的,因为已观察到太阳上黑子高峰期比低峰期亮度增加0.1%。黑子越多不是太阳活动越弱,而是太阳活动越强。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太阳黑子是太阳上的一种漩涡或台风更加合理。
(二)、太阳黑子的基本规律
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呈周期性出现,两次极大黑子间的间隔平均为11.2年。在一个黑子群中,都有两个较大的黑子,即位于西面的前导黑子和位于东面的后随黑子。测量表明这两个黑子的磁场极性往往相反,如果一个是N极,另一个就是S极,这种黑子群称为双极群。
在大量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海尔特别注意双极黑子群的分布特点。如果以太阳赤道为界,把双极群按南北分开研究,海尔发现三条规律:
1、在同一个半球内,双极群的磁极性分布是相同的。例如在北半球,一个双极群的前导黑子磁极为N,后随黑子的磁极性一定为S,则所有其它双极群的极性分布也都如此。
2、不同半球内双极群的的极性分布恰恰相反。如上例,在南半球,一个双极群的前导黑子磁极一定为S,后随黑子的磁极性一定为N,所有其它双极群的极性分布也都如此。
3、在太阳活动的每个11年的周期过程中,双极群的这种分布规律保持不变。而当下一个11年周期开始后,太阳整体磁场反转,双极黑子群的磁极性分布规律也恰好与上一个11年周期完全相反。
(三)、磁是以太涡旋的铁证
太阳黑子为什么有以上的三条规律呢?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的总体磁场对其上涡旋产生了科里奥利力。太阳的总体磁场是太阳上以太的总体涡旋,也可以看成是太阳上以太的总体转动。以下我们这样类比:把太阳上以太的总体转动当成是地球的自转,把太阳上局部黑子当成是地球上的台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他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的旋的,也就是逆时针的。他认为这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1962年,他发表论文,认为这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转动的话,拔掉盆的塞子,水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逆转。
谢皮罗认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恰相反,台风和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世界各地的试验结果表明,谢皮罗的论断完全正确。
对于太阳总体磁场而言,磁北极在上时是太阳所带正电荷同太阳一起自转产生一个和太阳自转方向相同以太涡旋,磁南极在上时是太阳所带负电荷同太阳一起自转产生一个和太阳自转方向相反以太涡旋。我们把太阳黑子看成是太阳上的台风,磁北极在上的太阳黑子是逆时针旋转的太阳台风,磁南极在上的太阳黑子看成是顺时针旋转的太阳台风。
这样一来,海尔发现的三条规律就完全可以用谢皮罗的理论解释得清清楚楚。
1、如果带正电的太阳逆时针方向自转,就象地球上形成台风的道理那样,在太阳北半球,太阳总体磁场涡旋对太阳上的运动气流会产生一个科里奥利力,形成一个逆时针的漩涡,也就是一个磁极性为N的太阳前导黑子。磁极性为S的后随黑子的产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这个黑子对太阳总体磁场的转动是向后弯曲的马蹄形,磁极性为N的太阳前导黑子的后面就会跟着一个磁极性为S的太阳黑子。这就是一个双极群的前导和后随黑子的产生过程。其它所有双极群的太阳黑子极性和产生也都是如此。这就是前导黑子磁极为N,后随黑子的磁极性一定为S的原因。
2、不同半球内双极群的极性分布恰恰相反,因为太阳的磁场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相反。在太阳南半球,一个双极群的前导黑子磁极一定为S,后随黑子的磁极性一定为N,所有其它双极群的极性分布也都如此。
3、在太阳活动的每个11年的周期过程中,由于带电的极性不变,双极群的这种分布规律当然保持不变。而当下一个11年周期开始后,太阳因所带电的极性相反而整体磁场反转,太阳磁场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相反,双极黑子群的磁极性分布规律当然也恰好与上一个11年周期完全相反。
因此,太阳黑子的磁场是一种涡旋,它是由带电的太阳表面灼热气体的巨大漩涡产生的。
四、结论
在我们周围空间中广泛地分布着一种超流体以太,超流体中的涡旋一经产生就会永存,这是超流体的一种特性。稳恒电流能带转以太不断地产生出很多个很小很小的以太的量子涡旋,这就是磁。或者说,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磁场的方向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的旋转方向,这种太的量子涡旋的形状因惯性离心力呈现圆盘形。一根最小单位的磁力线就表示一个以太的量子涡旋的存在。磁通量就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的总数。磁场的大小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的密度和范围的大小。于是,磁力线的根数、磁通量、磁感应强度B就有量化了的具体物理模型。
以太量子涡旋能在以太中以波动的方式从产生处向四周扩散,它们在扩散时角动量保持不变。扩散的速度比光速至少要慢100倍。因为光从太阳传到地球只需要8分钟的时间,而太阳耀斑产生的太阳磁暴传到地球形成地球磁暴的时间却要800分钟以上。运动到一起的以太量子涡旋可以象波一样互相通过而不发生碰撞。它们是一个个的,从而是不连续的。
至此,麦克斯韦磁的“分子涡旋”物理模型就发展成为磁的“以太的量子涡旋”物理模型。这既简单又容易理解。
磁是以太量子涡旋揭示了磁的转动本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电与流体力学有些相类似,磁的转动本质又把磁与牛顿力学中的转动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电磁感应和洛仑兹力也与理论力学中的科里奥利力密切相关。于是乎,电磁学也就与牛顿经典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楼主]  [5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11 19:23 


真空电磁波速度和频率关系的试验研究

一、试验的意义和必要性
人们只对光和微波的速度进行了几次测量,从来就没有对低频电磁波的速度进行过测量,仅凭电磁波速度公式
v=1/√(εμ)
人们就顽固地坚持认为真空电磁波速度不变,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没有直接对低频电磁波速度进行测试。其实这一测试很简单,只要制作研制一台频率很低但能发射电磁波的雷达,用这台雷达,测试一下它发射的电磁波的速度就会真相大白。因为这种雷达波的速度要比光速要慢一些。
对低频电磁波来说,随着频率的减小,其速度也会变慢。 但对光的传播来说,因为频率太高,以太完全变硬象固体光纤一样,也就是以太传光似固体光纤。对电磁波已有的试验,初步证明了如下结论:
1、真空低频电磁波速度可变。(对耀斑的测试)
2、以太传光似固体光纤,从而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零结果有不同解释。
3、洛仑兹变换和狭义相对论是错误的。
4、以太是存在的。
5、光不是粒子而是波。
这一试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也是非常迫切的和必要的。
二、试验目的
求出:雷达能发射的最低频率—300MHz范围电磁波的速度与频率的关系。
三、设计原理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但20多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当超声波频率达到几个太(1太=1T=1012)赫兹时,这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竟增加了2倍多。
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介质往复振动时,其受力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振动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介质的流动性消失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而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中快得多。
光的波动说认为以太是传播光的介质。以太和水一样,是一种流体,而光和声音又都是波。因此,有理由认为光在以太中的传播类似于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因为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一样的。流体介质随其传播的波的频率不断增高会逐渐变硬,波的速度就会不断增大,直到介质象固体一样为止,这应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常高,频率最小的红光就约为400 太赫兹。于是类推出这样一个结论:以太对光的传播才象固体一样,其速度也才不变。但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由最低频率增大到光频时,其传播速度也应增加。
四、工作原理
自四十年代以来,利用雷达,天文学工作者便可以对太阳系中的一些天体进行主动积极的实验。用已知发射频率的雷达向被研究的天体(如定点卫星、流星体、月球和行星)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由天体所散射(反射)的回波,通过对这两种波的分析,便可获得这种频电磁波的速度。
天文雷达在原理上和一般的军用雷达基本一样,不过它要求有更高功率的发射机和更高灵敏度的接收机。见以下示意图。
雷达主要是由发射机、接收机和显示器(或记录仪)组成。由发射机产生频率信号,经过转换开关,送到天线上,对准所要探索的天体发射出去。此时,转换开关立即自动使天线和发射机断开,而与接收机相联。经过一段时间t后,由天体返回的信号到达天线,进入接收机,经过放大和检波,就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或在记录仪上记录下来)。显示器受定时器的控制,因而可从显示器上读出这段迟后的时间,这样便可测出电磁波的速度v:
v=2D/t
D为雷达到天体的距离,可用激光雷达预先测出。
 [58楼]  作者:浪击漩涡  发表时间: 2010/12/12 18:13 

对【57楼】说:

LZ的理论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假设太多,
2、用宏观事物的特性解释微观事物,没有考虑宏观与微观的差异。

 

 [59楼]  作者:浪击漩涡  发表时间: 2010/12/12 18:17 

对【57楼】说:

在正电子的周围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靠近它周围的以太的密度会比较大。或者说在正电子周围吸附有较密集的以太。同样地,靠近电子周围的以太的密度比较小。或者说,靠近电子周围排斥以太作用使其周围的以太比较稀疏。
--------------------------------------
有什么理论或实验依据?

 

以太总体上则尽量保持各处自由以太密度的均匀一致,所以同种电荷会排斥得远远的,异种电荷又会相互吸引在一起。
-------------------
又是想当然

 

在我们周围空间中广泛地分布着一种超流体以太,超流体中的涡旋一经产生就会永存,这是超流体的一种特性。稳恒电流能带转以太不断地产生出很多个很小很小的以太的量子涡旋,这就是磁。或者说,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磁场的方向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的旋转方向,这种太的量子涡旋的形状因惯性离心力呈现圆盘形。一根最小单位的磁力线就表示一个以太的量子涡旋的存在。
---------------------------------
流体内部不可能存在圆盘形的涡旋。涡旋的类型有涡管和涡环两种。涡管的两端要么封闭成为涡环,要么延伸至流体表面。

 

而磁场是以太的量子涡旋,电磁波或光是交变的以太量子涡旋的密度波。
-------------------------
电磁波中的电场是什么?

[楼主]  [6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10/12/12 18:26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63937950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