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比较复杂,模糊量太多,相对比较的问题不明显,
不过可以认为:各国的语言系统也有自己的发音、文字“基础”, 相当于各国的单位制“基础”,要是相互都能理解, 除非有“同声翻译”工具,否则还是要学英语, 而各国自己的“基础”、“基点”还是必须有的,这是“相对”的普遍性。 |
语言比较复杂,模糊量太多,相对比较的问题不明显,
不过可以认为:各国的语言系统也有自己的发音、文字“基础”, 相当于各国的单位制“基础”,要是相互都能理解, 除非有“同声翻译”工具,否则还是要学英语, 而各国自己的“基础”、“基点”还是必须有的,这是“相对”的普遍性。 |
“波方程”的问题我简单的讲过了 这样说吧,测量“大自然‘规定’”的光速时, 是否需要一个相对静止的“靶”参考系? 其必要性我已在“测量误差”问题中说过了。 你以为证明“洛伦兹变换”时所用的“静止系”K 有必要吗?理论证明中能缺少“相对静止系”这一假设吗? 加利略变换不要求各惯性系“调整自身的物理规律”, “波方程”的问题我简单的讲过了,以后再详细解释。 |
逆子,我准备整理论坛的文章,可否? 不回答,我就“先斩”了? |
回复:光速与引力常数 我认为没有联系,仅仅是单位选择的原因。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 单位的来源。 单位分两种,一种是人为规定的单位,是为能定量标识而制定的人为标准, 如米、秒,我也不清楚如何规定的,千克我还记得,是一立方米的水的质 量,但这个“水”的选择就是人为的,因为你也可以选择其它自然界的物质 来定义,如一立方米的煤油为一千克,所以千克也是人为规定的单位;还 有一种是物理定义的单位,是为方便简化而定义的单位,如赫兹,就是 /秒,牛顿就是米/秒*秒。 根据F=G*M*m/r*r,那么G的单位是牛*米*米/千克*千克,由于刚才说过 牛顿就是米/秒*秒那么G的单位就是米*米*米/秒*秒*千克,而光速的平方 单位是米*米/秒*秒,这两个单位有什么不同呢,G多了一个米和千克,由 于米和千克都是人为任定的,所以如果一开始人们定义的米比现在通用的 短一些或使用煤油来定义千克,这两个数值肯定就不相等了。 这使我想起了报纸上登载的金字塔的神秘情况,有一些如金字塔高度除以 宽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类,实际就是单位的选择发生的巧合,一个 是比值,一个是米,如果原来定义日地距离就是一米,看它们怎么相等, 而且可以肯定古埃及的长度单位决不会是用现在的公制。 |
回复:光速与引力常数 怎么会呢?9和6.67可不同耶, 还是你另有说法? |
就算是一盘没下完的棋吧? 双生子即双胞胎,同时出生,却有不同的经历, 一个生活在地球,和常人一样。 另一个就不同了,坐了飞船去游历于宇宙之间, 由于这飞船是以接近光速行驶,所以按照相对论 的“光速不变原理”推出的“洛伦兹变换”的 推论:尺缩时胀,认为:如果以运动的钟为准, 我们静止的钟就“胀”了,如果以静止的钟为准, 责飞船上的钟就“缩”了,这里没有逻辑问题, 因为反正是“静时”大于“动时”。 所以据说坐高速飞船旅行的那个双胞经历的时间 比那个静止的双胞经历的时间要短,大概是50比1吧, 所以当他回到地球时,看到他的兄弟已老了, 而他却保持青春。 可是有一个问题,如果都以静止的空间、时间为基准, 那么飞船上测得的“船内长度”与静止时相等, 测得的“船内时间”却比静止时缩短, 也不知是怎么测的,反正用最古老的沙漏是测不出 “时缩”的,因为沙漏的尺寸没变,除非是沙子下落 的速度减慢了,这就涉及重力的问题,同样的问题 还有:在同样的重力下,运动的“钟摆”是否会变慢? 如果会变慢,是什么原因? 对于机械钟呢?钟的各种尺寸也没变,发条的弹性系数 变了?没有依据,难以证实。 不过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制造一个模拟的重力场: 用离心力来模拟,即在太空中让一个试验室绕轴旋转, 使得vv/r=g,太空人的生活就如同我们一样了, 所以钟摆也和在地球时一样了,可惜飞船的速度还太慢, 暂时无法直接验证相对我们的“时缩”。 这也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惯性力是引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
yanghx兄的思绪有点混乱 我来简单说说“双生子佯谬”吧。 假设一对双胞胎:哥哥和弟弟。哥哥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弟弟在地球上快活地生活。哥哥在20岁的时候出发旅行去了,那时候弟弟也是20岁。由于飞船的速度奇快,达到了亚光速(只比光速慢一点点),根据狭义相对论,相对运动的惯性系时间膨胀,于是地球上的弟弟测量出运动着的哥哥和飞船的时间“膨胀”了。时间“膨胀”,可以理解为时间流逝的速率变慢了。同样地抽一支雪茄,时间流逝快的人,看到自己比时间流逝慢的人抽得更快。同样,哥哥也可以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而地球在运动,也测量出弟弟的时间“膨胀了”。那么,到底是谁的时间膨胀了呢?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进行比较:哥哥飞了一大圈之后回到地球,看看谁比谁年轻就可以了:年轻的那个,时间流逝慢。可是,不管是那个年轻了,都与相对论的结论相抵触:年轻了的那个人运用相对论,得出自己应该年老才是。就这样,这个问题有逻辑上的矛盾,是一个典型的逻辑佯谬,当时被用来否认狭义相对论,称为“双生子佯谬”。 爱因斯坦亲自解地、完整地、彻底地解决了这个所谓的佯谬,还发展出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说:如果要进行哥哥弟弟年纪比较,那么一定要哥哥飞回来或者弟弟赶上去,相遇了之后才能够比较。而“飞回来”和“赶上去”,都要经过加速运动。而加速运动脱离了惯性系的范畴,需要用广义相对论来解决了。加速的时候,时间流逝速率变慢了。结果,他计算出,飞回来的哥哥经过了加速、回到了地球之后,的确比弟弟年轻了。年轻了多少,可以按照广义相对论精确地计算出来(和哥哥加速的路径、方式有关)。 guojia |
波粒能三象性? 请注意:波、粒子、能量, 能否说是“波粒能三象性”呢? 这里有个质、能关系的问题, 我对爱氏的质能关系:E=mc^2 的理解是:一块质量为m的砖头,如果以光速飞行, 它的动能是爱氏能量的一半:K=(mc^2)/2, 当然砖头现在不可能达到光速,但是如果把 砖头“分解”到核子级的地步,则组成砖头 的质子、中子、电子都可能以接近光速飞行, 只有这时才能说“砖头”(微粒子)的平均动能 近似有:E=mc^2,而在此之前,砖头就是砖头, 不能把物质和能量混为一谈,比如煤的化学 “质能关系”就很简单:E=mk(K是燃烧值), 但是没有人会把煤这种物质与它能够产生的热能 混为一谈,由于物质不灭(或说无限可分)定律, 热能也只是更微小粒子的动能而已,分子级的叫 “传导热”,电子级的(通过以太传导)叫“辐射热”。 至于核物质的自发辐射衰变后,质量减小, 与煤的“自燃”有什么不同?至少核辐射与热辐射没有 什么本质的不同。 |
加速过程,时间也有变化 呵呵,老弟我也有点昏了。好吧,尽量理清楚。 其实,通过无线电通讯,是一种校准时钟的方法,老爱是用过光信号来校准的,本质一样。但是就算无线电通讯,无线电传播还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呀,要同时比较两个人的时钟,还是无法实现。 至于如何运用广义相对论来定量或者定性地说明哥哥弟弟俩之间的时间流逝,我以前看的一本书上描述过的(先定性描述,后定量描述),可是现在忘了(不好意思,是我没有学好)。 其实,这个佯谬涉及到的是“本征时间”(广义相对论的时间概念之一),而不是相互测量时间。 好像还没有讲清楚,唉,怪我学艺不精。 guojia |
无线电通讯无法校准广义相对论的时钟 对了,广义相对论中,非直接相邻的两个远距离时钟是根本无法对准的。能够对准的,只有相邻的两个时钟。有人说,可以通过安排一排相邻的时钟来对准两个远距离时钟,可是,计算结果表明,中间的时钟的安排路径不同,校准后的数值也不同。所以,还是无法直接校准两个远距离时钟。 请注意,这里的相邻时钟校准,是最最直接的校准(大家都直到,在微分几何学中,即使是弯曲空间,极小距离也可以看作是直线)。而用无线电校准,涉及到时空弯曲对无线电路径的影响,也就是不同时空路径,将产生不同的无线电行走消耗时间。所以,无线电校准失效。 guojia |
“尺缩”不是“视觉现象” 呵呵,逆子先生的绝对空间观念还是太强了。 不错,可以用“视觉现象”来理解相对论效应,也可以说相对论效应可能是表面的,可能具有更深层的本质。至今没有发掘出那个“本质”,可能是根本没有这个“本质”;也可能是我们的科学技术不行,不能切身体会高速运动时候的相对论效应并设计精密的实验来探索这个“本质”,而一切只能够靠智慧的、非直接的想象了。 然而,以简单的“视觉现象”来作为这个本质,就不可靠了(“视觉现象”只能用作类比式的理解)。我可以说,将来发现的这个本质,远比“视觉现象”要复杂的多。然而,爱因斯坦和许多相对论学者还是提出一个比较实际的本质:时空变换而引起的效应。下面我说说我对这个时空变换效应的理解吧: 在老爱口中的“惯性系”,其实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宇宙(请区分与当前的“宇宙”的区别)。存在着无数个这种惯性系宇宙,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互是运动着的。每个宇宙具有自己独立的时间--空间坐标系统(当然是以“同一个规格”来设置的人为坐标系统)。而每一个宇宙之中的物理定律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相对性原理”。这些无数个宇宙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关系:坐标变换关系。相对论揭示了这个规律:洛仑兹变换公式。 至于到底尺子的真实长度变了没有,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我举一个类似的现象: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相对于运动电荷非静止的观察者,测量到一个感生磁场;而和运动电荷相对静止的另一个观察者,就没有测量到该感生磁场,那么,那个磁场到底是否存在?相对论尺子的缩短效应,也是类似的情况,只是“感生”出这个效应的是不同时空(就是前面所说的宇宙)之间的相互转化----时间和空间的转化:尺子的空间属性部分转化成时间属性了(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坚持把时间看作和空间相同地位的原因啦)。把时间看作第四维空间属性,就可以明白这种转换现象了。至于为何发生这种转换、转换是如何发生的(也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个复杂的本质),相对论没有提供答案,这还是一个神奇的谜题。所以,尺子的真实状态,应该包括它的空间属性(长度)和时间属性。时空是一个整体,分裂开来研究,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尺子只有一种状态,一个真实的时空统一物理量。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理解,是不是比单纯的“尺子的真实长度”要深刻的多? guojia |
回复:“尺缩”不是“视觉现象” 一对双胞胎:哥哥和弟弟。弟弟在地球上快活地生活。这位哥哥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guojia先生我们可暂且不论俩弟兄相遇来比较哥哥与弟弟到底是谁年轻了。我有疑惑的是哥哥在飞船上观测弟弟时又会怎么样呢? 地球上的弟弟测量出运动着的哥哥和飞船的时间“膨胀”了。也就是说弟弟测量哥哥乘座的飞船上的时钟变慢。 飞船上的哥哥认为自已处于静止状态而地球上的弟弟处于高速运动中。同样哥哥会观测到地球上的时间“膨胀”了。 看来弟兄俩个处于相对运动中会观各自观测到对方的时间“膨胀”了对方的时钟走的比自已的慢。为什么爱氏认为“钟慢”只适合于飞船中的哥哥,而弟弟无缘享受“钟慢”所带来的延年益寿呢。爱氏在这里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逻辑错误因为这里很明显哥哥观测到弟弟的时钟变慢,同样弟弟观测到哥哥的时钟也变慢,这是由于两者处于相对运动中所观测到的结果。如果说哥的钟慢现象为实,弟弟的钟慢现象为虚的话,相对性原理又作如何解释。 guojia先生假如说你是飞船上的哥哥的话你会相信爱氏的狭隘相对论吗。我们不要一味地当地球上的弟弟,试想一下当飞船上哥哥来理解相对论。 所谓钟慢有确凿的实验证据也就是指u子在高速运行时寿命变长。但在电场中高速运行粒子是不是可以看成是一个惯性系这是应值得考证的问题。 |
狭义的是狭义相对论;狭隘的是你。 首先,我得指出你的一个极其恶劣的错误:是狭义相对论而不是狭隘相对论(不可能是拼音错误:义音yi;隘音ai)。如果你一味这么称呼的话,那我也称呼你为“逆死”吧。反正在你的眼里狭义、狭隘、逆子、逆死都只是代号而已,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弟弟哥哥相互观察所形成的“双生子佯谬”,不是狭义相对论能够彻底解决的。然而,狭义相对论关于时胀的说法,并不与弟弟哥哥相互观察产生不同时间观向背。具体分析一下: 哥哥位于高速飞船,弟弟位于地球。弟弟看哥哥,觉得哥哥什么动作都是慢慢的;哥哥看弟弟,也觉得弟弟什么动作也是慢慢的。从这点能否得出那个“到底谁更年轻”的问题嘛?爱因斯坦说,得不出。因为,要比较年龄,必须同时比较两个人手上的时钟读数。然而高速远离的飞船和静止参照的地球之间如何同时测量,是一个大问题(应该用到测量,而不是看)。把飞船和地球看作两个惯性系,可以按照某些方法来同时测量时钟(还是间接的手段)。可是不能忘记了,飞船经过了加速过程(或者以飞船上的哥哥看,地球经过了加速的过程)。这个加速过程,形成了非惯性系。在广义相对论中,非惯性系中是无法校准远距离(相对于极其微小的近距离)的两个时钟的,只能够校准两个相邻的时钟。所以,狭义相对论无法计算出弟弟哥哥相遇后哪个更年轻。而在广义相对论中,这个所谓的“佯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用没几个积分公式就可以彻底地解决。所以,如果你还是无法从逻辑方面考虑清楚这个佯谬,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狭义相对论仅仅适用于惯性系这个结论。 关于现在做的高速运动电子的实验,我的感觉和你相同: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不是惯性系。可是,在我们没有达到亚光速飞行之前,是没有办法真正地测量相对论效应的。说不定到那个时候,高速运动会产生更多的奇怪现象,就会产生更复杂、更奥妙的理论了吧。目前美国正在着手安排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实验,希望能够快点得知结果。 guojia |
你答对了。 就是这“短短的”起飞和降落,使得飞船中的哥哥,测量到弟弟的时钟发了疯似的乱走一气。别小看这短短的加速过程,能够加速到亚光速,这加速度是极其巨大的。在广义相对论观点看来,相当于引力场是极其巨大的。如果加速度不大,那么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达到亚光速。不管哪种情况,结果是一样的:加速引起哥哥的时间变慢,哥哥比弟弟年轻。这就是广义相对论对“双生子佯谬”定性的解释。 guojia |
请注意自圆其说 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怎样自恰呢? 加速结束后,v接近光速了, 这时狭义相对论是否有效? 如果有效,“哥”回到地面 就要去上幼儿园了吧? |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原本就是两个彻底的自圆其说的理论。 相对论抛弃了绝对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说,这个宇宙中并不是只有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上面的刻度值是全宇宙必须校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度量值,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这个某个人自身的时间度量,就是“本征时间”,是永远以一个速度向“将来”流逝。可是,A的本征时间,在B的眼里就是一个完全不同于B本征时间的时间度量了。反之亦然。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间,在相对论里面转化为某个人的本征时间。 在那个双生子佯谬中,在狭义、广义相对论时胀效应里,没有“时间倒流”这个概念。所以,哥哥是不可能上幼儿园的。你不要一意孤行地找这些“佯谬”的现象(比如哥哥回来后去上幼儿园),这只能够说明你根本没有理解相对论的时胀效应,或者是你有意刁难。对于前者,你我可以进一步讨论,这样对你,对我都有好处;对于后者,一旦让我发现,呵呵,我的挖苦功夫如何,你应该明白。 guojia |
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同志吧。
“狭隘”和“狭义“的用法确实是我的一个错误。这是我一惯的用法又传至网上出丑。多谢guojia 先生的指点,逆子以后一定更正。 关于“双生子佯谬”的问题我还是坚信我的看法。这完全是一种视觉现象。这里并不涉及到非惯性系中 是校准远距离的问题。实际上光的多普勒效应对于这个现象的本质已经论述的很明确了。例如:某一原子 发出特定的谱线,这个谱线的测定是相对于发光原子处于静止时测定的。可发称为该光源的固有频率和 固有波长。当观测者相对于光源运动时所观测到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各种结果,室女星座中的星系所发出 的光中的某些典型波长,与则地面光源所得的相比较,大约增加了百分之四。得到这个测定结果guojia生 生你会如何解释这一结果呢? 1、这纯属于光的多普勒效应。是观测者与被观测物处于相对运动中的一种视觉现象。并不是该星系的 的原子光谱发生真实的改变。 2、真实的谱线发生改变。这个星系离开地球运动,光源的谱线就会发生改变,既是在该星系中测定 也会是这一结果。也就是说,这是真实的变化。 guojia先生你相信哪一种结论。肯定会相信第一的论断。因为有绝对精确的实验支持1。如,现用的卫星 定位技术已采用光的该特性,卫星携带以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源,地面站也具有一个同样频率的电磁波源。当 卫星发射到指定轨道时,向着地面站运动时,发射的频率就大于地面的频率(地面频率=卫星频率)。远离 地面观测站时,卫星发射的频率就小于地面工作站的波源频率。我们地面工作者要对卫星进行定位时就根据 光波的这一特性对卫星进行定位。因为卫星与地面站相对静止时,俩者的频率才可能达到一致。卫星携带的 固定频率发射器并不因为卫星的运动而变化,只是地面站的观测结果。爱氏相对论中的“钟慢”“尺缩”与 卫星携带的固定频率发射器有什么内在的连系呢?“钟慢”对应固定频率发射器中频率,“尺缩”对应发射 器中的波长。从光的多谱勒频移中可以验证爱氏的相对论。是真的变化还是“海市蜃楼”现象。guojia先生 你认为如何。不会是真的吧。 逆子 |
四维时空的真谛 逆子先生:那时候我也是一时的怒气,说了比较重的话,也望你多多见谅啦。 好,不说客气话了,进入正题: 其实,相对论效应是否视觉现象,这对于理论的实际应用来说,是没有关系的:只要能够运用这些公式来达到目标,就可以了。而这个是否视觉现象的问题,在于更本质地理解“上帝”。我以前理解的方式,和你完全一样,认为所谓的时胀、尺缩,都是观察效应、视觉效应。可是随着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相对论书籍,觉得有更好的解释,就是“时空物理量”的解释。其实两种观点并没有矛盾之处,就像光子的粒子性、波动性同时存在一样,只要从更高的层次来归纳、来理解,那么原本看似矛盾的结论,就能够得到统一的理解了,你说对吧。 对于你说到的那个卫星-地球电磁发射的多普勒效应,正如你说的,我相信第一种结论:多普勒效应是一种测量效应(和视觉效应等同吧)。可是,换一种角度来解释,也未尝不可:多普勒效应是由于频率、波长的真实改变而引起的。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完整地解释多普勒效应。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他的理论并用来验证,那么就可以得出与验证理论相符合的解释。如果我们没有其他理论可以来验证,那么,“选择更简单的、更能够包容其他说法的解释”,是唯一的标准。相对论效应,可以认为是“视觉的”,也可以认为是“真实的”。然而我觉得用“真实的时空状态”来看这个问题,一下子上了一个层次了。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也在“时空物理量”层次上统一起来了。“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绝对的,不再是相互无关的”,这句话,正是应该从“时空物理状态”的层次上理解。“长度”、“时间间隔”不再是绝对的物理特性,取而代之的是“四维长度”,包括三维空间的经典长度概念加上一维时间长度。这个四维长度,才是真实的,是绝对的。而经典的“长度”、“时间间隔”,可以看作是这个四维长度在空间、时间上的投影,物体速度的改变,更可以看作是物体在四维时空里面发生偏转,使得空间、时间投影发生了改变,而引起了相对论“视觉效应”。你看,时空观念的转变,可以得到多少观念的转变呀:物体速度改变,是真的速度改变了嘛?还是由于物体四维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视觉效果呢?广义相对论更绝了:苹果被抛出去,在我们看来是一条抛物线,是弯曲的路径;而在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式里面,该苹果的路径是“直的”,因为苹果根本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其实,我们空间中的抛物线,正是四维时空中的“直线”;地球绕太阳在旋转。其实在四维时空中,地球走过的路是一条永远不弯曲的直线。这“直”和“弯”之间的差别,正是在于有没有考虑“时间”因素。所以,从更高层次来观察问题,许多问题就不成问题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广义相对论是简单的”,正是这层意思。 希望我的理解对逆子先生有所帮助。 guojia |
回复:四维时空的真谛 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爱氏的相对论与实际能够很好吻合。如果说象guojia先生所说的,爱氏论 中所述的“尺缩”和“钟慢”是被观测物的具体物理过程呢,还是观测者的视觉现象并不重要的观点 我对此看法是有异议的。如果说抱有这样的观点来看相对论的话,尺缩和钟慢只是一个相互约定行为。 我认为相对论中的“尺缩”和“钟慢”是观测物的具体物理过程,还是观测者的视觉现象这是相对论 正确与否的关键。 如果“尺缩”是具体的物理过程,就会形成“双生子佯谬”。目前普遍认为“双生子佯谬”无法从 实际中作与此类同的实验,哥哥如果想返回地球与弟弟比年轻,他必须有一个减速和加速的过程。由于 这一个过程哥哥也变老了。当哥哥返回到地球时哥俩的年龄又相同了。 我们不妨以“双生子佯谬”问题再作一假设,哥哥乘飞船到太空了,弟弟留在地球上。哥哥今次太空旅 行中带有重要的任务的。哥哥要把我们的五星红旗插上距地球为100光年的M星球。哥哥能否地完成这项 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呢。逆子和爱氏有不同的看法。 爱氏认为:哥哥的乘飞船以极高的速度离开地球,哥哥就会发生“尺缩”和“钟慢”效应。至于说哥 哥能否到达M星球,这就要看的运动速度如何,如果说飞船的运动速度能与光速相比拟。哥哥不要说去距 地球为100光年的M星球,就是把红旗插到距地球为1000光年的C星也完全不成问题。 逆子认为:哥哥的乘飞船以极高的速度离开地球,哥哥就会发生“尺缩”和“钟慢”效应。但这仅是弟弟 在地球上的视觉现象。这是由于光传播的多普勒效应所致,这是时空的一种属性与飞船中的具体物理过程 无关,从目前人类的寿命来看活100岁的并不多见,哥哥能否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应先检验他的基因是不是 具有长寿基因。否则的话的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因为爱氏论中所述的钟慢是一种视觉效应。虽然说弟弟 观测到哥哥永远年轻,但这仅是一个视觉现象。实际上哥哥的生理变化与地球的的弟弟是一样的。弟弟在临 终前会告诉其子孙,我已告别人世,你们的大伯生命也在宇宙中终止。不过,孩子们,你们要想看一看你们 大伯的容貌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你大伯离我们太远了,他的近二十年给我的传真照片与贺年片还没能接到。 这些东西还在空间以光的速度传播,还未到达地球,以后孩子们会看到的。不过当你们看到大伯的照片时, 你大伯已早已不在人世子。也就是说我的现在的生理状态与你大伯是一样的,他也是生理生命也临终了。我 今年85岁了,这也就说明了你大伯在此时还未能到达目的地。就是你们大伯飞船速以光速运动,他最多的行程 为85光年,根本不可能到达M星球。 guojia先生,如果你作为把五星红旗插到距地球100光年的M星球这项计划的可行性研究的负责人,你有何计划 报告给资助这项投资者呢。你的论据是什么?是相对论吗? 逆子 http://84920.126.com 挑战相对论的网站=========================> |
回复: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双生子佯谬及其相对论解释? 请看一看上面的贴子可能对双生子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
说的对,加速度和速度一样,也是相对的 “目前普遍认为“双生子佯谬”无法从实际中作与此类同的实验, 哥哥如果想返回地球与弟弟比年轻,他必须有一个减速和加速的过程。 由于这一个过程哥哥也变老了。当哥哥返回到地球时哥俩的年龄又相同了。” 说的对,加速度和速度一样,也是相对的, 如果狭义的速度有相对问题,那么广义的加速度也有相对的问题。 |
逆子先生,你犯了一个错误... 你说:哥哥去100光年外的M星球,在弟弟眼中,哥哥时间膨胀是视觉效应。而实际俩人生理状况是完全同步的。所以,当弟弟百年归西时,哥哥也百年归西了,虽然哥哥发回来的传真照片上还显示着年轻的容貌。 这里,你的依据是:哥哥时间膨胀,是弟弟的感觉。而哥哥自己根本感觉不到,所以,100光年的距离,即使以光速前进,也需要100年,所以哥哥会死于半路。 错了,你漏掉了另一个重要的“视觉效应”:尺缩效应。 我的看法:哥哥没有感觉自己时间在膨胀,还是觉得一如既往地生活。可是,在高速飞船里面的哥哥,看到飞船外面的世界“缩短”了。100光年的距离,现在哥哥竟然测量到只有1光年距离了。所以,哥哥飞到那个M星球,只需要1年的时间,而根本不会死于半路上。哥哥发给弟弟的那些传真照片,都是真实的照片。 好了,关于双生子佯谬,广义相对论已经彻底地、完整地解决了。建议逆子先生多看看一些科普读物,这样,许多问题都会得到完整的解释(我就是一直不停地看科普读物,所以许多想法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比如那个时空统一问题,就是一本科普读物上的观点)。 guojia |
你有数学依据嘛? 〉哥哥如果想返回地球与弟弟比年轻,他必须有一个减速和加速的过程。 〉由于这一个过程哥哥也变老了。当哥哥返回到地球时哥俩的年龄又相同了。” ------------------------------------------------------------------ yanghx先生能否说出哥哥加速变老为什么和时间膨胀正正好好抵消掉,而年龄又相互相同了呢?如果你没有数学上的依据,这种说法就是完全不可信的。 guojia |
哥哥“加速变老”是相对谁的?
弟弟相对哥哥“加速变老”吗?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相对的,这不用证明了吧? |
回复:肤浅说说广义相对论 guojia,你说狭义相对论没法解释双生子佯谬,那么广义相对论对此如何解释? |
唐先生能否给我解解“场” 我只觉得关于“场”可就大有文章。我的意思是关于“场”的研究目前不太显眼,似乎对物理无多大功劳。不过最近倒觉得物质始原是从场开始的,那个场是“胶子”大小的两倍。它由无数个如+1 -1 之类组成,空间由这个基本“元”组成,0就是没有,真空不是0,而是 “元”。不过说来说去还是说不明白。 “元”这个场不具空间意义。不过有对称性。光就是以它传递,光只是宏观上才有直线意义,在“元”却象水波一样,这由“元”的对称性引起,光本来不是波,是“元”少了某些+1 -1 。以此类推我门所发现的粒子。 那么当然关于相对论我是否定的,我觉得在列车中间放一瓶硫化氢得到的也是同样效果,跟光速扯不上关系。 我读书少,那些理论具体怎样我无从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