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宇宙 2009-5-23 欧洲在哥白尼(1473~1543)之前,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奉行的是以托勒密(85~168)为代表的地心说信念。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首创,他认为宇宙的运动是由上帝推动的。他说,宇宙是个有限的球体,分成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各个天层自己不会动,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恒星天层才带动了所有的天层运动。人居住的地球,静静地屹立在宇宙的中心。托勒密继承和改进了这一地心说,他利用前人积累和自己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把亚里士多德说的9层天扩大为11层,把原动力天改为晶莹天,又往外添加了最高天和净火天。托勒密设想,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运动,而每个小圆的圆心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他把这个圆周叫"均轮",每个小圆叫"本轮"。又假设地球并不恰好在均轮的中心,偏开一定的距离,均轮为一偏心圆;日月行星除作上述轨道运行外,还与众恒星一起,每天绕地球转动一周。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地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业的实用价值,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公元前571~前494)率先提出大地是一圆球的想法。1519年9月由麦哲伦(F.D.Magalhhaes,1480~1521)率领船队,历时三年,首次完成了环球一周的壮举,大地是一个球体得到证实。通常认为完整的日心说宇宙模型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实际上在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经提到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哥白尼为阐述自己关于天体运动学说的基本思想撰写的《短论》中说地球有三种运动:1,绕地轴的周日自转运动;2,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 ;3,地轴的进动造成每年二分的岁差。哥白尼在他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认为天体运动满足以下几点:1,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2,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3,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4,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1543年5月24日,弥留之际的哥白尼终于见到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可惜他已因脑溢血而双目失明,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以此发现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后,日心说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直至开普勒以椭圆轨道取代圆形轨道,修正了日心说,日心说才真正战胜地心说。哥白尼的学说后为众多科学家肯定和发展。1882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完全胜利并为社会所承认。 中国古代人们也可以说是信奉地心说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圆地方",也有九重天之说。到汉代虽有盖天、宣夜和浑天等学派。盖天说认为,天如盖,盖心是北极,天盖左旋,日月星辰右转。天像一个圆锅盖在大地之上,故名"盖天说"。宣夜说认为:天无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并不附着于"天体"之上。浑天说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元气形成了天,其精气形成了日月众星。"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也只是对"天"的不同认识而已,他们仍都是地心说范畴。
现在知道,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类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气体而巨大的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依此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8 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3颗矮行星是:冥王星,柯伊伯带内最大的天体之一的谷神星>--小行星带内最大的天体;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太阳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平均半径约6.96×105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0多倍;质量约1.99×1030公斤,约为地球质量的3.328×105倍。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研究古老的陨石元素显示,只有超新星爆炸的心脏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阳的星团必然是来自超新星爆炸的震波和物质喷射,使邻近太阳附近的星云密度增高,由引力克服内部气体的膨胀压力造成塌缩,触发了太阳的诞生。一旦年轻的太阳开始产生氢核聚变能量,太阳风>会将原行星盘中的物质吹入行星际空间>,从而结束行星的成长。目前的太阳系会维持到太阳离开主序。当太阳内核的核聚变越来越强,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于是燃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导致太阳不断变亮,变亮速度大约为每11亿年增亮10%。从现在起再过大约76亿年,太阳内核热得足以使氦转化为铍、碳、氧、氮、镁等元素,而使壳层的氢聚变为氦,这会导致太阳膨胀到现在半径的260倍(超过地球轨道)。此时,虽然太阳的总光度增加,但表面积扩大的更大,单位面积的光度变暗,表面温度下降,变为一个红巨星>。随后,太阳的外层被抛离,最后裸露的核心成为一颗白矮星>,一个极为致密的天体,只有地球的大小却有着原来太阳一半的质量。除了光,太阳也不断放射出等离子流,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此微粒子流的速度为150万公里/小时,在太阳系内创造出稀薄的大气层(太阳圈),范围至少达到100天文单位(约1.5×1010公里,1天文单位=1.496×108公里,不足1% 光年,1光年=9.46×1012公里=0.3066秒差距,为太阳半径的二万多倍),这也就是我们所知的行星际物质。伴随太阳自转而转动的磁场在行星际物质中所产生的太阳圈电流片,是太阳系内最大的结构。地球的磁场在与太阳风的互动中保护着地球大气层,交互作用产生的极光,可以在接近地球的磁极(南极与北极)的附近看见。水星和火星则没有磁场,太阳风使它们的大气层逐渐流失。行星际物质至少在两个盘状区域内聚集成宇宙尘。第一个区域是黄道尘云,位于内太阳系,并且是黄道光的起因。它们可能是小行星带内的天体和行星相互撞击所产生的。第二个区域大约伸展在10-4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可能是柯伊伯带内的天体在相似的互相撞击下产生的。最内的水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107公里,为太阳半径的80多倍。但太阳系仅是银河系一条旋臂中的一个普通的恒星系而已。太阳系的年龄约为50亿年,它是银河系内次生的中年的恒星,富有重金属。就太阳系而言,它的空间是有限的,内部物质高度集中于少数星体中。相比太阳系所占的空间,这些星体仅占有极小的空间,就象大海中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因此,物质在空间均匀分布说,是严重违反客观事实的主观唯心的论断。太阳系的生命是有限的,并非一成不变,它也是有生有灭,始终在运动、演变着。 古人以为是天上的一条"天河"的银河,实际是一个恒星集团--银河星系。银河系是一个高度扁平的类凸透镜形的旋涡星系,它的主体称为银盘,直径约为50千秒差距,厚约为1~2千秒差距;中心为一大质量核球,长轴约4~5千秒差距,厚4千秒差距,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4×1010倍。银河系为直径约100千秒差距的银晕笼罩,银晕中最亮的成员是球状星团。银盘是在银晕之后形成的。或者说,由于银河系的旋转,物质向银盘集中,从而银晕是古老银河星云的残留物,其中的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集团,年龄在100亿年以上,它们缺乏重金属,最亮的恒星是红巨星,属于极端星族Ⅱ。表观而言,其内没有大质量的恒星,质量不大于太阳的质量级别。但球状星团(球状或扁球状)直径不足几十秒差距内有105~106颗恒星,质量是太阳的几十万倍,恒星的平均间距不足1光年,其中心更密,这样的星团有三百个左右。球状星团可能具有内部结构,可能有大质量高密度恒星作为引力中心和旋转中心。这个恒星会是中子星,还是黑洞?需要天文探测的揭示,其X射线源和X射线爆会揭示其秘密。银晕中有许多暗天体,形成暗晕,暗晕的年龄不超过150亿年,银晕总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2×1011倍。整个银河系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012倍,其中气体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8×109倍。银河系内恒星的数量约1.2×1011个。银道平面两侧呈盘状分布有上万个疏散星团,形状不规则,每个内有恒星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直径从几个秒差距到十几个秒差距,星与星的平均间距约2光年。疏散星团内的恒星是含重金属较多的星族Ⅰ星,多为主序星,有许多是双星和变星,有些还与星云紧密联系,是年龄较轻的恒星。疏散星团的年龄只有几十亿年,其中有许多更年轻的恒星。大致成球状的星协是比疏散星团更松散的恒星集团,分布在银道平面的旋臂处,它由几十到几百颗年龄只有几百万年的几乎同类的年轻恒星组成。O型星协直径在20到200秒差距之间,内有十几到几百颗O、B型星(兰白色巨星,O型表面温度在50000K以上,紫外线辐射很强;B型表面温度在25000K左右);T型星协直径在几个到几十秒差距之间,内有几个到几十颗T、RW型星(T型星是低温恒星,它是正在向主序星演化的年轻恒星;WR恒星是贫氢的亚矮星,正在向红矮星演化),它们都是脉动变星,星体的涨缩脉动周期与星体平均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星协正在扩张瓦解,其成员将成为银河系普遍星场中一个个较孤独的恒星,就像太阳那样。银核是由球状星团和RR变星组成,离它的中心1秒差距的恒星密度达到太阳附近恒星密度的几百万倍。银核中心是一个半径为1609万公里,质量为太阳质量四百万倍的大黑洞--人马座A,它是声波和从射电、红外、可见光到X、γ射线的强辐射源。其周围还有一群中小型黑洞,有的质量为四万个太阳质量。另外还有正在爆发的超新星以及许多中子星和红巨星。银心处的强烈辐射和喷发还促进了新恒星的形成,那些新恒星往往是大质量的兰巨星,寿命只有几百万年。以大黑洞为中心,银核内由3000万颗红矮星构成一条旋棒,由此伸出二条旋臂,向外分裂成四条旋臂:人马臂、英仙臂、猎户臂,3000秒差距臂。它们是银盘的主要结构。盘星族由白矮星、新星、变星和行星状星云组成。旋臂是O、B型星,超巨星、造父变星和疏散星团、弥漫星云、星际尘埃和星际气体集聚之处,旋臂外星际物质比旋臂内稀少得多。所以,地球随太阳进入旋臂内往往发生较大天体的撞击和流星雨,发生地磁场逆转、冰河期和生物大灭绝。银河系中星际尘埃和星际气体也不是均匀分布的,向着银道平面密集。星际尘埃质量大约是星际气体质量的十分之一。星际尘埃和星际气体中发现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包括氨基酸分子,有的是银核中生成的。表明爆炸的强烈喷发和辐射和重金属元素的生成,不仅促进星云凝聚成恒星,还促进生命的进程。由于波长越长越容易透过星际物质,故红外线和射电望远镜成为星际探索的有效工具。太阳在猎户臂内侧,在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处距银心约8.5千秒差距,以每秒250公里速度绕银心运转,2.5亿年转一周(最新研究提出:太阳系是在绕银河系中的次级星团--天狼星团旋转)。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半人马座α(南门二)距我们约1.33秒差距(4.338光年),它是星空中亮度仅次于天狼星的亮星。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了解了它,就加深了对恒星世界的了解。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自转速度是愈内部越快,从日面看,纬度越低转速越快,甚至还有径向的涨缩脉动,这也表明它不是固态的。其平均密度约1.4克/厘米3,仅为地球平均密度的1/4 。但其物质密度是越近中心越大的。它有分层的内部结构:日核、中介层、对流层、光球、色球和日冕。日核半径为太阳半径的1/4 ,但集中了太阳质量的一半,密度160克/厘米3,为太阳平均密度的110倍,是水银密度的12倍。日核又集中了太阳光度的99% ,温度约为1.55×107 K ,压强达3.4×1017达因/厘米2,相当于3000亿倍的地球大气压。在如此高温高压下,粒子和光子(X射线)激烈而疯狂地相撞扰动,彼此几乎寸步难行。那里发生着质子--质子及碳参与的氢→氦的核反应,这是太阳辐射的能源。1克氢→氦,质量"亏损"0.0069克,依此,经100亿年太阳仅会"损失"0.06% 的质量。此热核反应中产生的中微子由于与其它粒子间无电磁相互作用,质量微小引力作用微弱,故几乎毫无阻力地直接从日核以星际相光速(近30万公里/秒)辐射出来,但由于切伦可夫辐射而衰减,因而到地球探测器时,实测值仅为理论产率的1/4了。而光子由于与粒子的电磁相互作用,在日核内的平均自由程不足一厘米,在整个太阳的内部平均自由程仅几厘米。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太阳光实际是日核在一万年前产生的。日核的能量通过辐射穿过中介层(这是很缓慢的),到达较稀薄的对流层。在这里能量不仅通过辐射(速度已较快),还通过对流传递到光球层。我们看到的太阳光是从光球层辐射出来的,从远红外线到X射线,光球层厚度约300公里(太阳半径近70万公里),平均温度约5800 K ,但上层仅4500K,故日面边缘比日面中央看起来要暗些,这就是"临边昏暗"现象。光球上显示的"黑斑"称为黑子,它成群地发生于中纬度(±400),转移到赤道附近(±50)而消失。它们是磁场渦流,温度约4500K ,比周围温度低而显得"黑"。 黑子处的磁场强度达四千高斯左右,而地球的磁场不足1高斯(太阳磁场最弱处也有1高斯)。太阳磁场是太阳的较差自转和湍流形成的。光球上显示的"米粒"组织处于无黑子区,每个"米粒"的直径约1000公里,温度比周围高300K ,它是光球内上下气流对流的显示。光球上显示的"耀斑"位于黑子群处,它是太阳内部能量和黑子区磁能的突然释放爆发,每个耀斑爆发相当于约100亿颗百万顿级氢弹的集中爆炸能量,它发射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的宽广的光波和冲击声波,还有高能电磁流体辐射。色球层位于光球层之上,平均厚度有几千公里,它由无数的红色火舌组成。火舌是上升的气流,有的高达几万甚至上百万公里,有的落回日面,有的脱离太阳而去;有的喷射速度为每秒几公里,有的则高达每秒几百公里,成为形状各异的日珥。耀斑爆发使色球层温度升高几千度,气流猛烈扰动是其起因。色球层外是太阳最外层的太阳电离气体层--日冕,它的温度高达100万度。色球层的温度是底层最低,上层最高,这是冲击波的声能在越高层释放越多之故。由于磁场的作用,日冕显示着复杂的结构,有冕环、冕洞、喷流、极羽和X射线亮点。从太阳光谱中知,太阳大气层中氢元素最多,其次是氦(只有氢的6.3% ),氧为氢的万分之六,碳为氢的万分之三,氮为氢的万分之二,镍为氢的十万分之四,铁为氢的百万分之八。从太阳的结构可见,无论是径向还是日面看,物质和能量分布都不是均匀的。"物质在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完全是荒谬绝伦的一派胡言乱语! 质量不足太阳质量的8% 的恒星是红外矮星(氢白矮星),其中心区的温度和压强不足以引起氢→氦的热核反应,它的核心靠电磁斥力抵御引力的塌缩,其辐射是引力收缩能转化的红外和远红外辐射。经十多亿年冷却为不发光的类行星的星体。质量不足太阳质量的0.2% 的星体就不可能自身发光,就不属恒星范畴了. 质量在太阳质量的8% 以上到不足4倍的恒星是类太阳的恒星,在主序星阶段是靠热核反应的能量而辐射,质量越大的热核反应越强,发光光度越强,越偏兰,氢源消耗越快,在主序星阶段的寿命越短(质量仅为太阳质量的20%的M型星在主序星阶段的寿命可长达一万亿年),后期演化为红巨星。热核反应中止时,引力塌缩引发大爆炸,抛射出行星状星云,而核心(一半质量)被压缩为白矮星。其中质量在太阳质量的8% 以上到不足0.5倍的是氦白矮星, 质量在太阳质量的0.5倍以上到不足3倍的是碳白矮星。天狼星的伴星是天文学上发现的第一颗白矮星,其密度为太阳密度的一千倍以上,体积与地球相当而质量与太阳相当,表面重力有地球表面的几十万倍。我们知道,氢原子的质量几乎完全集中在它的核上,核半径仅为10-13厘米,而氢原子半径为10-8厘米。当压强大到1018大气压时,原子被压缩到间距为10-10厘米左右,这就是白矮星的情况。白矮星的半径在几千到一万多公里不等,中心密度在1000~2×106克/厘米3不等,平均密度不小于103克/厘米3,其内部结构:铁镍核心,硅镁岩浆层,硅碳氧岩层,氦气层,氢气层。表面温度高,发白光,它不断的热辐射使表面温度下降,发光变红变暗,后来成为褐矮星,最后会象红外矮星那样,冷却为不发光的类行星的星体,历时约十亿年。矮星的中心是靠电子简并(电磁相互作用)的膨胀力抵御了引力收缩。 质量在太阳质量的4到不足8倍的恒星是亮度极大的兰白恒星,它内部的极高温、极高压使核聚变极其快速迅猛地进行着,不仅是氢→氦→碳→氧、氮等非金属元素的聚合,而且进行着锂、钠直至铁等金属元素的聚合,由于内部热核聚变的迅猛,产能大而猛,一则星体的辐射和物质抛射强烈,星体亮度大而为兰白色;二则内部氢的消耗迅速,故处于主序星阶段的时间短,质量越大演变越猛越快,仅数亿年就会结束核聚变,在失去了热膨胀力、光压对引力的对抗后,发生猛烈的爆炸,爆炸当量可达1018颗百万顿级氢弹的爆炸当量,称作超新星爆发。其外层被高速抛出成恒星际星云,其核心(约一半质量)被压缩成中子星。中子星靠中子简并的膨胀力来抗衡引力收缩。中子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一到三倍左右,半径仅20~40公里,平均密度为1.2×1012克/厘米3,比日核密度高1010倍以上,其内部结构:超子核心,由中子、质子--电子高温等离子体组成的超流中子层,由丰中子核原子和中子、电子组成的半流体层,由原子核--简并电子气组成的固体层,表面是以铁镍为主的强磁体,磁场高达1012高斯。磁极附近荷电粒子的速度接近于星际空间相光速,从而发生极强的定向同步辐射,而星体的高速旋转,使这种辐射呈扫描式的脉冲信号,所以,中子星又称为脉冲星。其辐射从微波、可见光、X射线到γ辐射都是扫描式的脉冲信号。已发现的脉冲星的脉冲周期为毫秒级到四秒多,总的来说,周期慢慢变长,但还有短暂的突然变快。最典型的是蟹状星云中心的脉冲星,它的脉冲周期为1/30秒。它与蟹状星云是我国宋代《宋会要》中记载的一颗超新星爆发--客星(1054年)的产物,蟹状星云的扩散速度为一千公里/秒。有的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星云的膨胀速度达到1700公里/秒。中子星的强大磁场及其星体的高速自转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像电风扇扇起的脉冲星风--沿着旋转的磁力线向外高速辐射的电子流。这种电子流带走了中子星的能量(辐射功率可高达1026~1028千瓦)和旋转角动量,中子星的温度和自转速度会缓慢下降,经几亿年表面温度会从几千度下降到几百度,转速也会极大地降低。 质量大于等于八倍(不可能大于65倍)的恒星是亮度极大的兰色巨恒星,由于内部热核聚变极迅猛,内部氢的消耗极迅速,故处于主序星阶段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几百万到几千万年,结束核聚变后发生更猛烈的超新星爆发,抛射物成为恒星际星云和吸积盘,其核心(约一半质量)被压缩成恒星黑洞,它的中心由光子(胶子)简并的膨胀力来抗衡引力收缩。也即胶子的强相互作用抗拒着引力,所以,物质不可能被引力压缩到零空间!说"物质会被引力压缩到零空间"完全是主观主义的错误论断。 宇宙中黑洞按其形成机理和演化阶段可分为六类: 1,恒星黑洞,它是大质量恒星热核反应晚期引力塌缩的爆炸产物。对于四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其极半径约11.86公里,其视界表面的光子帘温度为6.06983426×10-7 K ,远低于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约2.7 K )。它有一个约3000fm厚度的气体表层,此表层的最上层(与光子帘相邻)是温度很低的e--P等离子层,这个气体层是超导的,因为它的温度比光子帘高不了多少。在其表层1mm处,温度也只有6.06983477×10-7 K ,但密度已达3.739×1011kg/m3了,故它是个具有极硬的超导岩层外壳的星体!在其表层下3.3mm处,物质密度已达7.261×1019kg/m3了,远大于中子密度,更别说更深的物质层次了! 恒星黑洞被浓密的星云所包围,它还有个吸积盘。因而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它的真面目。但物质在落到它表面的过程中,相互猛烈碰撞、磨擦、爆裂而发生的声激发和红外激发,高速运动的韧致辐射和近光速运动的切伦可夫辐射是从γ射线、x射线直到低频电磁波的宽频的电磁辐射,给我们传来了它的信息。恒星黑洞在吞噬下落的物质时会有霍金辐射,它的质量和尺度随之增大,但表面温度则是下降的,霍金的黑洞温度公式就是描述黑洞视界表面温度的算式。但黑洞内部的温度是越靠近中心温度越高,其近中心的温度是近普朗克温度级的。在那里白洞的胚胎在孕育起来!恒星黑洞因自转而都是克尔型黑洞,它的最终结局是被其所在星系的中心黑洞所吞噬,它不可能独立地完成其演化,其内的白洞也没有机会孕育成熟。另外,相邻的恒星黑洞也有可能相互吞并。 2,星系黑洞,就是星系中心的大黑洞。它的成因可能有三种:1,星系中心恒星黑洞发展而成,它的年龄要比星系的年龄小; 2,它由原初的星系演化成第一类类星体→第二类类星体→第三类类星体(第二类类星体内的白洞爆炸)生成的次生星系的星系黑洞,它与所在的星系同年龄,但小于宇宙的年龄,我们的银河星系就是这样的情况; 3,宇宙大爆炸(次生的)生成的微黑洞作为星子形成的原初星系的中心黑洞,它和此星系与宇宙同年龄。 星系黑洞的质量低于星系总质量的1/30时,它是个有岩层的星球;质量更大的则是个气体星球。例如,为百万个太阳质量的星系黑洞,M = 2×1036kg,其极半径约2.9656×106km,比太阳要大。在其表面二公里处,密度约为每立方米1.1028吨,温度是2.42744412×10-12K 。可见,它有近二公里的超导大气层。而其视界表面的光子帘温度为2.42744248×10-12K 。 星系黑洞的外围不仅有浓密的星云和巨大的吸积盘,还有密度很高的恒星团包围着,除了比恒星黑洞更为猛烈得多的声辐射和宽频的电磁辐射外,我们是看不到它的。那里不仅高温,很强的宇宙线和粒子流,强大的引力和光压,情况比恒星黑洞的外空间更恶劣。 当星系黑洞集中了它所在的星系(这星系与别的星系并无物质桥联系时)总质量的百分之八十九时,它就到了第一个质变关节点。它周围的星云和星体已稀少到无法再遮蔽它,而且它已由仅视界外层发光的克尔型(旋转椭球体)黑洞,转化成本体也发光的史瓦西型(球型)黑洞,它的光子帘内的光速达到每秒四十万公里,它在继续吞噬其周围的物质时,将不再膨胀,而是与其所在的星系一起收缩。从而,它不仅有吞噬物质时的那些辐射,还有更为强烈的驻波激荡辐射,这时它本体发光,已成为我们看到的类星体之一--第一类类星体。此时,其视界外还有11%的星系物质,掉落到黑洞时仍旧有声辐射和宽频的电磁辐射。 3,第一类类星体是人们已能观测到的黑洞,它本身不是黑的,而是非常地亮!作为星系级的第一类类星体,其本身的尺度不大于一光年。如果几个星系之间有物质桥联系,那每个星系黑洞都不可能单独演化成第一类类星体,而是相互吞并成一个星系团级的星系黑洞,当它集中了该星系团的总质量的百分之八十九时,就演化成星系团级的第一类类星体,它本身的尺度不足1pc(3.2616光年) 。第一类类星体都是气体星球。例如,对星系级的,其内部距中心r = 4.56×10-7 m处,密度也只不过1.84kg/m3 。其质量为1.78×1041kg时,它的尺度1.48465×1015m,其表面光子帘内光子气体的温度是6.4639×10-18K ,其平均辐射功率为11×1037千瓦,其辐射具有幂率和脉动的特性。第一类类星体的周围有稀疏且逐渐收缩消失的星云。由于它们是宇宙中古老而衰亡的星系,因而距地球十分地遥远,都在五十亿光年以外。当第一类类星体吞噬了其周围的星云时,它就到了第二个质变关节点,成了没有星云物质的裸黑洞,也就是第二类类星体。它只有本体辐射。 4,第二类类星体的密度要比第一类类星体大,因为它刚形成时,集中了整个星系(或星系团)的质量,但体积却变小了。对于星系级的,其最初尺度为4.1704×1014 m,其表面光子帘内光子气体的温度倒是升高了:4.6023×10-17K0 。那时它仍是个气体星球。其周围没星云遮蔽,它是裸露的黑洞。第二类类星体的表面光速是每秒八十万公里,达到了真正的真空光速。由于一切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都超不过这一速度,因而,一切相互作用被屏蔽,故裸黑洞与周围时空的物质不再发生任何互作用,它是个孤立系统,它的演化是独立的。它将通过日益强烈的驻波激荡辐射和霍金辐射(辐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日益收缩,表面温度也越来越高。虽然,质量不断减少,而密度倒越来越大。例如,当其质量减少到原初的百分之一时,其尺度减少到4.1704×1012m,它将具有厚达五万公里的岩石圈;当其质量减少到原初的10-10时,其尺度减少到41.704公里,其密度已远高于中子星的密度。表面温度也升到了4.6023×10-7K 。第二类类星体内的白洞胚胎已经成熟,只是黑洞向内的收缩束缚了白洞的膨胀。但当它蒸发到1.6×10-13m时,它就到了第三个质变关节点,其内的白洞爆炸了,这种大爆炸是在不足2×10-22秒内发生的,它在否定了孕育和束缚它的黑洞的同时,否定了自己。它显示于世的是爆炸形成的光球宇宙,其遗迹就是第三类类星体,它最后会发展成新的星系。第二类类星体从形成到爆炸,其寿命是很短的,质量是星系级的,大约是六天;质量是星系团级的,大约是六十天。在我们观测者看来象是超新星爆发。所以,第二类类星体往往会被视为超新星爆发。那种孤立的(不是在星系内),离我们在五十亿光年之外的"超新星爆发"应考虑是否是第二类类星体。第二类类星体的平均辐射强度为2.455×1051千瓦. 裸黑洞的爆炸是在第二类类星体的辐射余辉中发生的,它不但在爆心形成一个新的中心黑洞,还会将周围的物质压缩为微黑洞,白洞爆炸也可能将裸黑洞外壳炸成为一些小黑洞。所以,第三类类星体会显示不断快速扩大的星云,其内有越来越强的辐射(微黑洞愈来愈强的霍金辐射和微黑洞作为星子发生的物质聚合成新恒星的辐射),可能有绕中心旋转的黑洞。大约经十万年以上,星云就会扩展到星系的尺度。 5,微黑洞是第三类类星体的星云中尺度仅为8×10-14m,其质量约3.8366×1014kg的黑洞,它的密度很大,表面温度达1.265×1010 K 。由于其表面温度很高,霍金辐射很强。其尺度又很小,内部的白洞也太小,来不及发育成熟,故不会爆炸,要么通过驻波激荡辐射和霍金辐射而蒸发掉,它是强γ辐射源;要么在作为恒星星胚中加热恒星物质使之达到热核反应温度。微黑洞太小又太热,宇宙飞船是无法接近的,更别说进入了! 6,宇宙中心黑洞,它是宇宙大白洞爆炸后,当弱相互作用脱耦,随之中微子脱耦时,因球对称自发破缺,转化为CPT的镜面对称(这是一个新的质变关节点),正反物质间的强大反引力(斥力)的反作用力将光球宇宙的中心物质压缩而在爆心处形成的,它将同时形成的正反物质宇宙分隔开来,并与它们相接相切于其光子帘(于是,单一度规的光球宇宙转化为以中心黑洞为中心,正反物质宇宙分隔两边,外为光子层包围的三度规四宇宙体系)。由于正反物质宇宙间的强大反引力的推动,中心黑洞的拉动,同性物质间引力的凝聚和引潮力的排斥的对立统一,正反物质宇宙各自分裂成N个分宇宙(于是,三度规四宇宙体系进一步转化为2N+1度规的多宇宙体系,光子层成为2N个宇宙内的背景辐射)。我们所在的(也是所见的)宇宙只是这个宇宙中心黑洞周围诸多的宇宙中的一个,与我们所在的宇宙对应的反宇宙就在宇宙中心黑洞的另一面。当今我们测到的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速则是我们所在的宇宙与宇宙中心黑洞光子帘相切处光子的光速,也是我们所在的宇宙相对于宇宙中心黑洞的运动速度,也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内星际空间相的相光速,而非真空光速!真空光速是要到大爆炸的波阵面处才能测到的。当今宇宙中心黑洞的尺度是115.47亿光年。因而,与我们对应的反物质宇宙距离我们约500亿光年,它与我们的相互作用是反引力(斥力),由于距离远,我们只感受到我们所在的宇宙施加于我们的正引力(吸力),似乎不存在反引力。就象我们在地球上感到的是地球引力,没感受到太阳的引力似的。当今宇宙中心黑洞的质量为7.351×1052kg,接近我们所在的宇宙质量的74倍;其表面光子帘的光子温度为1.651×10-29 K ,密度为1.596×10-145kg/m3;在其内距中心0.014mm处,密度也仅1.596×10-24 kg/m3;可见,它是个密度很低的气体星球。在其中心普朗克尺度处,温度为0.59×1033 K ,低于普朗克温度,就是说,其内部的白洞胚胎还没有成熟。 有人说,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就是个大黑洞,由此可以轻松地解释我们所在的宇宙加速膨胀的机理。但是,这么大尺度的黑洞,其质量至少应该是现在已知质量的80倍。有人说,我们所在的宇宙质量主要集中在暗物质、暗能量上,算上这些,能满足我们所在的宇宙成为大黑洞的条件。但是,这样大的黑洞,除了距中心三毫米多的范围内,温度都远在2.2 K以下,而我们所在的宇宙的背景辐射温度在2.7 K以上;我们所在的宇宙在120多亿光年的范围内散布着千万亿颗恒星,它们的尺度在105km以上,整体的温度在105 K以上,并不断地向周围空间喷射着巨大的能量。而黑洞内部是不存在这样的物相结构的。因而,我们所在的宇宙绝对不可能是个大黑洞! 这个宇宙中心黑洞要经历2.9132×108百亿年才能将它周围的宇宙(当然也包括我们所在的宇宙)吞噬掉,成为裸黑洞。此时,它的尺度为4.17×1033m ,即使以那时1光年 =1.2615×1016m 计,也达1.1767×108百亿光年;其表面温度为4.6×10-36 K ,但其中心普朗克尺度处,温度为1.187×1033 K ,已远大于普朗克温度,就是说,其内部的白洞胚胎已经完全成熟。这一结论对于一切裸黑洞都一样(微黑洞除外)。再经过0.1653×108百亿年的蒸发,再次发生宇宙大爆炸,开始新一轮的宇宙"创生"过程。因而,黑洞既是旧宇宙的吞噬者,也是新宇宙的孕育者。如果没有黑洞,宇宙内的物质终将无限地分散,最终达到宇宙内处处温度近乎绝对零度的死寂状态。正是黑洞(它是黑洞和其核心处的白洞的对立统一体)使得宇宙处于不断的演化和更新(否定之否定)中,而完全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宇宙一旦停止膨胀,甚至收缩,宇宙内的光就会形成驻波,此时星空背景不再是黑的,而是亮的,且发生闪烁。星体光谱将普遍兰移,星系的碰撞和吞并将变得愈来愈多见;甚至星体的碰撞,黑洞的吞噬将不罕见;甚至有智慧生物的行星将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地震、火山爆发和电闪雷鸣!观察者怎会不知宇宙在收缩?!现在我们所在所见的宇宙还在膨胀(还是缓慢的加速膨胀),所以,光不会在"宇宙边界"上反射回来,不会形成光驻波。因而,我们看来宇宙的背景是黑的,那些不射入我们视野的光我们是看不见的。 人们最先认为黑洞是无底的旋涡,物质只进不出;而白洞则是它只出不进的另一端。后来,史瓦西(Schwarzschild,M)提出,黑洞是球形的,得出了黑洞尺度与其质量、光速的关系式。再后来,克尔(Kerr)指出,黑洞在旋转时是个旋转椭球体,得出了其尺度与质量、光速和单位角动量的关系式。另外,莱斯纳(Reissner)得出,带电也使黑洞成旋转椭球体。白洞既是物质高度密集的产物,又具有极大的膨胀压,那么它是由具有将物质高度收缩密集能力的黑洞在其中心(那里物质高度密集)孕育而成,并被黑洞强大的收缩压所约束着,就是唯一合理的机制了。关于黑洞的温度,笔者得出的算式就视界表面温度而言,与霍金博士得到的公式一致。TR=Kβ3/n ,K=hC3/4GkBMO=2.427×10-6K ,n=M/MO , M是该黑洞的质量,MO是太阳的质量,β=Ch/C ,Ch是该黑洞极点光速,C是当今星系空间相光速。当Ch=C时,β=1,公式与霍金博士的黑洞温度公式一致。而黑洞的温度分布公式是:Tr= TRRh / r 。根据熵的定义:S = Q / T ,由黑洞的质量M,根据质能公式:Q = MC2 ,T取黑洞表面温度,就能得到霍金博士得到的黑洞熵公式。但我对这个结果不满意。首先,黑洞内部越靠近中心,温度越高;其二,黑洞内的白洞具有膨胀能,此算作正能的话,熵是正的;黑洞的其余部分具有的是收缩能,该算作负能,熵是负的,这二部分的熵也得分别计算。由此导出的黑洞熵公式与霍金博士得到的熵公式非常不同:S=(4π6kB/45)ln(r2/r3)-(9kBA/32πAPL){1-α4β4[1-4 ln(αβ)]},r2=hCβ/2EC 是白洞的外表面半径,EC >12MeV是核物质汽化能;r3是白洞的内表面半径,r3 /LPL=33π7[(810×332×πβ3 - 4π10)1/2 - 2π5]/(405×332×β3 - 4π9)。LPL是普朗克长度,APL是普朗克胞元面积,A是黑洞视界表面积,α= r2/Rh ,Rh是黑洞的极半径。黑洞在吞噬物质时,其质量和尺度在大部分时间是增大的(在演化成史瓦西型黑洞后,质量增大而尺度收缩),其熵是个很大的负值,且量值是增大的;在演化为裸黑洞后,其熵的负值是减少的,即裸黑洞在蒸发过程中是个熵增大的过程,微黑洞也如此。这表明热力学第二定律仍然成立。但据霍金博士得到的熵公式,黑洞在蒸发的这种不可逆过程中,熵倒是减少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违反!有趣的是,由黑洞的收缩能算出的负熵仍显示与黑洞的视面积/普朗克胞元面积成正比,与霍金博士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黑洞演化过程中熵的变化,与生命体相仿。生命体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它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物质(质能),又排出一部分物质,其负熵值增大;当它不再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物质(质能)时,它只能消耗自身的物质,其负熵值减少,到支持不住时,就死亡,其自身就瓦解,那是个熵增大的不可逆过程。可见,黑洞好象一个宇宙级的"生命体"。而黑洞内部具有分层结构,仍然是保持因果规律的时空区域。 有人说:"③不存在只吸收物质而不放出物质的黑洞;④不存在只放出物质而不吸收物质的白洞;" 从字面而论,宇宙中确实"不存在只吸收物质而不放出物质的黑洞",黑洞倒是像个"宇宙生命体",毕生与周围环境的物质发生着"新陈代谢"式的相互作用。黑洞也不是"黑"的,虽然,克尔黑洞本体不发光,但它的视界之外由于周围物质落入黑洞时,有近一半物质以光子形式向四周辐射,从而看起来它还是很亮的,当黑洞演化为史瓦西黑洞时,它本体有越来越强的驻波辐射和霍金辐射,它本身是很亮的。但不能因此说宇宙中没有黑洞。就像原来人们说"恒星是恒定不动的星体",可后来发现恒星也都在运动,有自转、彼此绕转或绕星系中心公转,但我们并不能否认恒星的客观存在,只是认定恒星是自体发光的星体而已。黑洞是宇宙中一类特殊的天体,它的视界表面是光子帘,其极点光速与该天体的质量及极半径满足史瓦西关系式。"不存在只放出物质而不吸收物质的白洞"这句话本身也对,白洞只是黑洞内的一种物质形态,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白洞这种"天体"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白洞爆炸后的产物,看不到白洞本身的。黑洞的客观存在已经为天文学观测所证实。有些黑洞是大质量恒星晚期演化的必然结果,大多数星系(包括银河系)中心都有大质量黑洞,类星体的辐射也只有以黑洞辐射来解释。闭眼不认账只能是顽固的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而已。 宏观地讲,地球不会是我们所在宇宙内的唯一文明,存在众多的智慧文明,有许多会优于地球文明,这不是科学幻想,而是科学推理。外星人的语言、数学、物理和哲学与我们不同是很自然的事,与我们完全相同倒是不可思议的事。即使他们也以其所居行星的自转周期为日,以它的公转周期为年,那他们的时钟与我们一致也是不太可能的,除非其所居行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与地球完全一样!所以,他们的时空度规对我们而言,是独立的。从酉空间和么正变换的角度而言,他们的时空度规与我们的时空度规就是正交的。从相对论的观念而言,相对运动和引力破坏了同时性,所以,任一天体的时钟都是独立的,各天体的引力场以洛希面为界,相邻天体的洛希面相切于拉格朗日点,也就是它们的时空度规是正交的。所以,笔者提出的是正交的多度规多宇宙时空理论。从微观世界而言,根据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粒子间都有相对运动,更不要说许多粒子的质量也不同。所以,微观世界是个多时钟系综,而非单时钟系统。从这一角度来看,微观世界也应该是个正交的多度规多宇宙时空! 每个星体由于其速度及引力场的不同,会导致时间的快慢程度不同。适合智慧生物的行星,其质量最大的与质量最小的相差四个数量级(见《近代物理学》P536,王正行编著),就是按牛顿观,这样大的差异引起的重力加速度的差异大约不到22倍,其摆钟走时差别约4.5倍。引力强时,原子钟由于振荡频率减小,计时也变慢。同样材质制作的量尺,在大质量行星上强引力会使原子、分子的间隙减小,尺度会变得短些,就象人平卧时身长会比站立时长些一样。高速运动的物体其能量也大,其质量也大(质能相关),引力也就大些,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高速运动导致时钟走慢及量尺缩短,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不同行星上的智慧生物测得的宇宙的年龄和尺度会不相同,但他们在比较彼此的星球的运动和引力后,计及了运动和引力引起的尺缩钟慢后,他们会发现宇宙的年龄和尺度的确是客观实在的,可以得到统一的认识。 当观测者或观测器面对星空时,他(或它)就位于R = ∫0T C(t)dt 的球心位置,C(t)是星际空间的光速,T就是他(或它)观测星空的时刻,以C(t)⊿t为半径的球面处的景象是在T时刻前⊿t时发出的光带来的景象映射,T C(t)为半径的球面处的景象是在观测前T时刻(也就是0时刻)发出的光带来的景象映射,这些景象是在T时刻同时映射到他(或它)的观测点的。可见在他(或它)的面前展现的是一幅时间间隔为0到T的宇宙景象的历史画面。离他(或它)越近的是时间越接近其观测时刻的景象,离他(或它)越远的是时间越遥远时的景象。近期的景象信号越强又最接近,故细节观测得越清楚;遥远的信号传输的时间和距离越久远,信号就最弱,越难分辨其面目。所以,任何观测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面对星空时,他都感觉自己是处于宇宙的中心,离它观测的时刻越久远,它看到的宇宙的范围就越宽广;离它观测的时刻越近,它看到的宇宙的范围就越窄小,他永远也看不到宇宙在他观测时刻的实时全景!从而,不同的观测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看到的宇宙景象,只有时间越久远的,才看得越一致;时间越近的,各人看到的差别就越大。就全景而言,各人的观察是不全相同的。一个人在平地上平视的视野不超过3公里,站在200米的高塔或山顶上,视野不超过30公里,这样的范围内他接受到的光信息时间差不足0.1毫秒,而通常人视觉的时间分辨率仅为10毫秒(如果一个人对距离一米处的图象能分辨1毫米的细节,那他对一公里外的物体,三米大小内的景象就无法辨明了,只有靠望远镜来提高空间分辨率)。从而,人们都以为在他视野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瞬间发生的,都是他在观测的时刻发生的,是与他同时存在的事物。而以此经验去观测星空,他也以为离他多远的星体只是距离问题,没意识到时间上的差异。这也说明观测实际上已包含着光的性质(光速),如果光速是无穷大的,就没此问题;如果光速与声速一样,也只每秒数百米,那么信息传输的延迟现象就会非常明显了。我们也就不会先见闪电后闻雷声,或先见超音速飞机后听到飞机的轰鸣了。 笔者的这一理论以形成我们所在的宇宙体系的原始质量为2×1061 Kg,较理论界原有的估算值大得多。我们所见所在的这个宇宙仅是这个宇宙体系的一小部分,现年200亿年,尺度不大于150亿光年,不小于138.59亿光年(美国根据太空摄影算得为137亿光年),算得二次宇宙大爆炸的时间间隔约为3.079×108 百亿年。我们无从得知,我们现在所见所在的这个宇宙是第几次宇宙大爆炸的产物,而宇宙体系从宇宙大爆炸到全收缩到中心黑洞里,中心黑洞蒸发到其内的白洞再次发生宇宙大爆炸,宇宙的演化如此周而复始(否定之否定),并非是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是个开放系统,可能并不满足质量和能量守恒。如果宇宙内没有其它的宇宙体系与之相互作用,其演化频率会加快。而宇宙中这样的宇宙体系也可能有许许多多(是否有无限多,无从得知!),从而,宇宙在广度上可能也确实是无限宽广的,时间上也就可能是无限的。所以,宇宙时空在广度上就是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但从人类的探测技术手段而言,它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只能是有限的,永远是有限的,无限的只能是人类的想象力。有限的观测时空和无限的想象时空,这也是一种对立统一。 十八世纪以前,人类认识了地球所在的太阳系,那时哥白尼的日心说比之于地心说是划时代的科学革命。 十八世纪以后,借助于光学望远镜,才知道太阳系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太阳",组成了一个更大的集团--银河系,知道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大"岛群"中的一个小"礁石"而已。近半个多世纪来,人类不仅依靠更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甚至还使用了庞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近来又发射了太空望远镜和多种波段的光电探测器,人们又了解到众多的河外星系,数量可能有百亿之数,在100亿光年范围内已观察到十亿个以上的星系,每个星系内都有强辐射的星系核。在这样浩瀚的宇宙"海洋"中,银河系又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岛礁"而已。银河系不仅有二个伴星系--大小麦哲伦星云(大麦哲伦星云直径是银河系的1/4,质量为银河系的10%;小麦哲伦星云直径是银河系的1/10,质量为银河系的2 %。它们是不规则星系,其中有很多球状星团、疏散星团、变星和星云。它们之间及和银河系由氢气为主的星际气体"桥"将它们联系起来),还和邻近的五十多个星系构成本星系团,仙女座星系是其中最大的星系,质量是银河系的二倍,直径17万光年,比银河系大十多倍,内有三千多亿颗恒星,距我们220万光年,也是旋涡星系,也有二个伴星系。本星系团的尺度约一千万光年(三百万秒差距),质量为银河系质量的七倍左右,它是个疏散星系团,其中半数以上是矮椭圆星系,其次是不规则星系。本星系团和相近的百数个星系团构成本超星系团,它是一个巨大的扁平状天体系统,直径约二亿多光年,质量为银河系质量的近千倍,其中心是室女座星系团,它包含2500多个星系,银河系在距边缘约二、三百万光年的外围绕本超星系团的中心公转,周期可能要1000亿年。本超星系团本身在自转和膨胀。估计半数以上的河外星系构成星系团,并进一步构成超星系团。超星系团的中心往往是个巨椭圆星系,四周是一些椭圆星系和透镜形星系,而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则散布在外围区域,其中一些星系往往成群结队结成星系团。我们所在所见的宇宙内这种超星系团有成千上万个,它们组成我们所在所见的宇宙的总星系,而它也只是一个具体的宇宙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宇宙可能有许多这样的宇宙体系。从而,到今天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概念。对于整个宇宙而言,则成了陈旧过时的观念,并不科学了。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处于两种状态:相对稳定的状态和急剧变动的状态。处于主序星阶段的恒星或白矮星、中子星就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脉动星、红巨星、兰巨星和黑洞就是正在急剧变动的状态。超新星爆发,X、γ源爆就是剧烈突变的状态。M82星系离我们一千万光年,其核心在150万年前的一次大爆发,抛出了560万太阳质量的物质,辐射功率为太阳的几亿倍,核心气体的喷射速度为1000公里/秒。而M87椭圆星系的核心正向一个方向喷射的物质足以形成一个星系!飞马座NGC1275星系核心的气体喷射速度为3000公里/秒,喷射出几亿太阳质量的物质。宇宙中物质有实物又有辐射,有连续又有间断,还有不同层次的结构。可以看到,非均匀性和非平衡性是绝对的,均衡性和均匀性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宇宙中天体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千姿百态,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又各有所联系。每个天体甚至每个天体体系都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演化过程。它们不是同时形成的,往往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有的在发生、发展,有的在衰亡或突变,它们存在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宇宙中爆炸和凝集,分裂和吞并,膨胀和收缩,排斥和吸引,上演着物质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运动和演变的活剧,具体的天体和天体体系在这种对立统一中经历着量变到质变,在某一关节点时发生质和形态的突变。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物理学所谓常数,大部分不外是这样一些关节点的名称,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该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转化为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402页)只承认宇宙中的凝聚、收缩和吸引及渐变和稳定、连续,否定爆炸、分裂和吞并、排斥和膨胀及突变在宇宙演化中的重大作用,既违反宇宙的客观事实,又是极端错误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那种"宇宙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正是恩格斯强烈地批判的:"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365页) 宇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丰富多彩,最生动活泼的教科书,是使那些自封的"唯物主义者"和"物理大师"原形毕露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