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5楼】说:
迈-莫干涉仪是属于“纵向sagnac”,自己可以用往返光的sagnac时间差推导出MM时间差, 按照张元仲的说法是: 张元仲 , 《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 , 1979年9月第1版 , 第26页 在狭义相对论建立之后,人们又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反复做 过迈克尔逊-莫雷型实验, 而且精度越来越高,但都没有观奈到"以 太漂移"效应. 例如,Kennedy(1926)和Illingwarth(1927) 分别用不等臂长的干涉仪做的实验给出"以太漂移"速度的上限
分别是5.1公里/秒和2.3公里/秒; Joos(1930)他用改进的干涉仪做了这种实验,给出的上限是1.5公里/秒, 在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所做的"以太漂移"实验中这个结果是精度最高的.
此外,一个例外的情况是Miller的实验,他观察到了约10公里/秒的"以太漂移"效应. 但是,...... =========================== 以后使用的两垂直激光腔实验是测量的共振频率差, 虽然激光陀螺也可以测量出由于激光谐振腔“相对长度”改变后,出现的频率差, 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是“驻波共振”(光是往返的),后者是“行波共振”, 有些人可能错误的理解了,以为激光可以在谐振腔内来回往返数公里,等于是很长的光臂了, 最后产生MM干涉,这可能是个误解?确实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实验, 因为你很难分出激光谐振腔内的哪束光是往返了数公里的,而且独立双光源干涉找了很久, 还没有找到(存在频率差,难以形成稳定的干涉环),否则就简单了,
“lasers in the triangular Trimmer experiment ”可能是张元仲说的“三角形干涉仪”, 其实就是一个sagnac干涉仪(我奇怪张老师似乎不知道sagnac实验?只字未提), 而M-G实验早就有了,这个"三角形干涉仪"我们以前不是分析过了吗,光程太短,远无法与M-G实验相比, 现在国内最可能达到MM测量465的装置就是光纤MM干涉仪了,都还没有十分的把握, 可想以前的任何一种MM干涉仪要想测量465有多难了? 不过国外的光纤MM干涉仪可能要好一些,不知fujo是否有这方面的资料?
有必要的话,再把这些历史上的实验逐一整理分析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