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张亚鹏老师的文章 下一主题:[逻辑]和实验都证明`以太`不存在
 [31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0 14:47 

对【20楼】说:

为此我是苦恼了很久,按说只要陀螺能测出地球自转,那么就一定存在465m/s的以太风,
而且如果陀螺的"纵向sagnac效应"存在,那么"横向sagnac效应"也应该存在,
为什么只能测出"纵向sagnac",却测量不出"横向sagnac"呢?
==============================

前一段时间,我记得好像是去年,刘启新黄新卫探讨的‘米勒实验’的‘非零结果’,应该是您说的纵向sagnac效应

根据我的‘光速不变’的观点,这个结果是合理的、可信的,只是‘米勒实验’的实际可重复性,包括时间和地点两方面的可重复性,至今还没可信资料。

我的‘光速不变’说,虽然大家还都不以为然 ,但却能够解释目前我已知的所有光学实验和现象。

我的‘光速不变’是:光速决定于观测者(光信号接收器),相对观测者恒为常数c不变;通俗点讲:无论观测者(相对以太或光源)怎么运动,观测者接收的光(信号)速都是常数c不变。

 

 [32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0 21:36 

MM实验的困难在于臂长难以做的很长,要测量465m/s,要求很高,
光纤MM的灵敏度还难以与光纤陀螺相比,因为后者的两路光是用的同一根光纤,
干扰和嘈声都是一样的(具有互抑性),容易消除,
光纤MM是互垂的两条光路,这一差异就使得灵敏度比光纤陀螺减小了3-4个数量级,

另一条路就是用反射率很高的反射镜,不过好的反射镜价格也很高,
不清楚“米勒实验”的情况,这个资料也很少,也是要逐步拼凑吧,

光速是否可变确实难以论证,只有等待最终的实验结果了,
好在现代测量技术进展不算慢,已经很接近最后检验狭义相对论的时期了,
 [33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0 23:07 

‘光速不变’不是难以论证,而是你还没进行论证,一直在钻‘用实验直接证明光速可变’的牛角尖。

只要把光学干涉实验、MM实验、MG实验、sagnac效应实验、光纤陀螺实验、王汝勇实验、米勒实验、恒星光行差等综合分析一下,就会明白这些实验结果之间‘相互印证’,在足够高的精度上充分证明了‘光速不变’。

如果再结合以下几点事实,就可以充分认识到‘光速绝对不变’

1)看起来,‘恒星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
2)看起来,‘恒星之间都相对静止’。
3)‘双星无魅’。

提示:光学干涉实验还表明‘光速和光多普勒效应无关’。
 [34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0 23:18 

呵呵,黑兄这么肯定?我要是没有综合分析过,会轻易往“用实验直接证明光速可变”里面钻吗?
好吧大家耐心一点,你认为“王汝勇实验”如何说明了“光速不变”呢?
 [35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7/21 00:23 

对【32楼】说:
    根据第[17楼]提供的资料,看来迈氏干涉仪的原理与你的“铁锅实验”原理一样,都是无法测量垂向漂移了,没有方向偏转的垂向漂移把精度再提高10个数量级也是白搭,迈氏干涉仪的原理必须克服这一缺陷重新设计。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36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1 07:45 

对【34楼】说:

为了实现让您不离不弃坚持下去的目的,先指出您的失误之处。 

您与所有‘反光速不变’的朋友一样,既没有牢固清晰的‘速度概念’,分析认定事实的方法还错误。

在首先观测清楚一件事实,即做好一个实验之后,就应该认真综合分析认定所有数据即现象。认定现象的实质是:确定该事实的客观规律即物理规律。最后再根据物理规律即现象分析该事实的成因,如果能把成因确定下来当然最好,否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也只好等待继续探索的结果。

光速是光传播的速度,等于光的传播路程除以光的传播时间。在我们的绝对时空观下,任何人(坐标系)测量的时间都完全相等,都是同一个时间,都等于‘自己接收到光的时刻减去光源发出光的时刻’;相对运动的任何两个人分别测量的‘光的传播路程’都必然不同;所以如果这两个人接收到的‘同一个光子或同一列光波’,分别计算出的光速必然不相等,即光速必然变化;然而如果这两个人分别接收到的不是‘同一光子或同一光波’,则分别计算的光速,就可能相等,就可能‘光速不变’。

总之:‘光速不变’是可能的。

至今为止的所有光学实验都没有任何让两个相对运动的人,接收‘同一个光子或同一列光波’的保证措施,都只是也只能保证观测者和以太或光源之间具有不同相对速度时,分别检测光速。这显然无法排除‘光速不变’的可能性

您们‘观测者和以太或光源相对速度不同时的光速必然不同’的错误观点,来自以往的《光波说》或《发射说》,都是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假说,希望您们先放弃,以有利于深入观测分析事实现象。

 [37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1 12:40 

对【35楼】说:

迈-莫干涉仪是属于“纵向sagnac”,自己可以用往返光的sagnac时间差推导出MM时间差,
按照张元仲的说法是:

张元仲 , 《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 , 1979年9月第1版 , 第26页

    在狭义相对论建立之后,人们又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反复做 过迈克尔逊-莫雷型实验,
而且精度越来越高,但都没有观奈到"以 太漂移"效应.
例如,Kennedy(1926)和Illingwarth(1927) 分别用不等臂长的干涉仪做的实验给出"以太漂移"速度的上限

分别是5.1公里/秒和2.3公里/秒; Joos(1930)他用改进的干涉仪做了这种实验,给出的上限是1.5公里/秒,
在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所做的"以太漂移"实验中这个结果是精度最高的.

此外,一个例外的情况是Miller的实验,他观察到了约10公里/秒的"以太漂移"效应.   但是,...... 
===========================
以后使用的两垂直激光腔实验是测量的共振频率差,
虽然激光陀螺也可以测量出由于激光谐振腔“相对长度”改变后,出现的频率差,
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是“驻波共振”(光是往返的),后者是“行波共振”,
有些人可能错误的理解了,以为激光可以在谐振腔内来回往返数公里,等于是很长的光臂了,
最后产生MM干涉,这可能是个误解?确实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实验,
因为你很难分出激光谐振腔内的哪束光是往返了数公里的,而且独立双光源干涉找了很久,
还没有找到(存在频率差,难以形成稳定的干涉环),否则就简单了,
 
“lasers in the triangular Trimmer experiment ”可能是张元仲说的“三角形干涉仪”,
其实就是一个sagnac干涉仪(我奇怪张老师似乎不知道sagnac实验?只字未提),
而M-G实验早就有了,这个"三角形干涉仪"我们以前不是分析过了吗,光程太短,远无法与M-G实验相比,

现在国内最可能达到MM测量465的装置就是光纤MM干涉仪了,都还没有十分的把握,
可想以前的任何一种MM干涉仪要想测量465有多难了?
不过国外的光纤MM干涉仪可能要好一些,不知fujo是否有这方面的资料?

有必要的话,再把这些历史上的实验逐一整理分析一下?



 


 [38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1 13:04 

对【36楼】说:

“不离不弃”就对了,可为什么最后又劝导我们“希望您们先放弃”呢?

你讲“可能性”的思维方法就比较对头,最好不要放弃?呵,
我们现在就是认为“光速可变”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才不断的朝这方面努力验证嘛,
当然,也同样很关注证明“光速不变”的实验,而且是逐一的认真分析,

你可能误解了,我们并没有最后下结论,而是一直在实验、探讨、分析、修正,
如果下面三个目前最有希望的“纵向sagnac”实验都显示:光速不变,
那我们不也是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吗?这样看的话,相对论的支持者不也应该努力去实现这三个实验吗?
1、光纤-原子钟实验(类似老黄的“校钟实验”),
2、光纤MM干涉仪实验,
3、光纤-法拉第实验,

至于你担心“两个人分别接收到的不是‘同一光子或同一光波’”,这在实验中当然是要尽量避免的,
不过一般是不会发生的,但也希望你能就某个具体实验分析、提醒一下?




 

 [39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7/21 13:15 

对【38楼】说:
    你与他谈光速不变真是吃饱了撑的,还不如与死硬的相对论顽固派们去吵一架。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0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7/21 13:39 

对【37楼】说:
    根据第[17楼],其实验检测精度是2×10^(-13)应该是相当于略小于1m/秒数量级,而那段文字中却说成是0.000001 m/s,可以怀疑有可能是外行在胡乱说一气。另一方面,张元仲的书是1979年出版的,如果有1979年和1990年的这两次实验是肯定不会收录入他的书中的。我现在没有精力具体考这么多,只是凭直觉认为迈-莫实验原理可能要重新分析,也是你的“大铁锅实验”给我的启示﹕不要随意否定实验现象,必须考虑其他可能的机理。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1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1 13:56 

老刘可别这么说,在“可能性思维”(科学思维?)方面你可不如黑洞,
喜欢轻易下结论,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
记不记得我有时把话说的稍微肯定一点你都受不了?

不过黑洞在“光速不变”问题上的分析确实还缺少依据或说服力,
或者你也只是先随便说说?以后我们可以在光行差与“横向sagnac”方面仔细探讨一下?
其实我们没有完全否定“光速不变”,只是估计它似乎、也许、大概有个适用范围,呵,
比如相对波介质的波速就是不变的,没有这一点作为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有纵向的sagnac效应了?
 [42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8/07/21 15:04 

对【41楼】说:
    有了“相对波介质的波速就是不变的”这一句就行了,如果还停留在“只是估计它似乎、也许、大概”水平上,那么我们再讨论一百年也是白搭,整套理论体系这么严谨难道连自己都不相信而认为“喜欢轻易下结论”那还谈什么?如果你也还是这种思维而如此缺乏自信,我也就无法奉陪了。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3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1 16:37 

对【42楼】说:
那就算是个人性格的不同吧,呵呵,
还要感谢你的提醒和fujo提供的资料,
我找到一个似乎很重要的论文,还请fujo和各位帮助准确翻译一下?
论文暂时放在"窝"里(登陆后点击):
http://yanghx.5d6d.com/viewthread.php?tid=48&extra=page%3D1&frombbs=1>
 [44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1 16:37 
 [45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1 21:29 

对【38楼】说:

:yanghx光速可变’

我今天下午仔细把这类实验的结果演算了一遍,结果表明我错了。(我的机子突然出了毛病,所以没有及时发出)

但是这并不表示我对您的批评有错误,起码您对这些实验的认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您多次提到‘精度’问题。也就是说:既然这些实验明确证明了‘光速可变’,还管它精度干什么?

再就是我原来常提到的证明‘光速不变’的事实,也是明摆着的,也是不能否认的。

我想现在应该再仔细审查一下: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想考察一下:您要证明的‘光速可变’是否能直接针对《相对论》

 [46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1 23:18 

就是了,只有实验才能说明一些问题,讲清一些道理,
我们开始也跟你想的一样,以为大功告成了,可理论界还有他们的看法,
所以虽然实验出来4年了,物理刊物上也登载了,可还是存在争议,
这方面老沈的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据说这个实验没有摆脱“闭合回路”这个框架,
所以还在相对论可以解释的范围以内,呵呵,这个我就搞不懂了,再说吧,

“卫星双向校时”的实验虽然是双向,但不是“闭合回路”,
属于两个不闭合单程光路之间传输时间的“比对”,
可惜卫星又不是直线运动,结果仍然不被相对论承认,
所以才说楼上的3个实验可能是对相对论的最后检验,
因为他们都不是“闭合回路”,而且可以直线运动,而且可以上飞行器作为速度计应用,
(MM干涉仪算不算“闭合回路”?我是有点搞不懂)
这才是关键所在,因为一个理论要想质疑或取代一个长期形成的理论,不是件简单的事,
可能需要一组互相印证的实验反复检验一段时间,还要经过反复争论,
可如果一个实验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我就可以先应用,得到初步的科研、经济效益,
并不一定需要理论界的普遍承认?

比如激光陀螺吧,管你理论上怎么争论,我领先一步,意义和价值就很大了?
所以我认为王老师的实验关键是实用性差了点,否则一旦有了经济效益,
何愁没有十多个相互验证的实验同时展开呢?忙都忙不过来,还一定要先在理论上争个高低吗?

反正是需要耐心吧,现实就是这样不如人意,还得知足、知将就?




 [47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2 09:19 

对【46楼】说:

我犯错误的原因大概有三点:

1)您们的‘光速可变’对推翻相对论有阻碍作用,所以我一直期望所有实验都证明‘光速不变’

相对论因子中含有c+v和c-v项,而根据维相者一般理解的‘光速不变’来看,是不应该出现c+v和c-v项的;根据我的‘光速不变’是可以出现c+v和c-v项的,但其中的v是‘恒星光行差’。但相对论推导洛伦兹变换时明确地忽略了‘恒星光行差’。

然而您们的‘光速可变’却为相对论中出现c+v和c-v项,提供了事实的支持,从而必然增大了推翻相对论的理论工作量。

我当然承认:您们的工作对科学发展有利,但在不推翻相对论的条件下,您们的工作又难以得到公认。

 

2)我的‘光速不变’和您们的‘光速可变’都有事实证明,所以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矛盾,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种事实’之中。

我的‘光速不变’发生在‘光源成像’的事实之中,能够直接观察清楚‘光源的像’的光接收器,即观测者至今还只有‘肉眼和感光胶片’。这让我想起了‘米勒实验’。

‘米勒实验’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但结果却是‘非零结果’,却是您想要得到的‘纵向sagnac效应’。同一个实验怎么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呢?据此我猜想:米勒实验的光接收器,大概不是肉眼或感光胶片;希望您在实验时,能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为方便讨论,暂把肉眼和感光胶片,称为‘成像接收器’或‘成像观测者’吧;sagnac效应的接收器,暂称“光能接收器”。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结论就应该是:光速相对成像观测者不变,相对光能接收器可变

3)《相对论》是错误的,其‘描述描绘的情景’不可能完全符合任意一个事实和实验,所以只要认真分析任何一个事实就能证明其错误,然而您们和主流却认为:相对论符合所有事实。

 [48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3 14:50 

错误也说不上,只是“光速可变”的可能性也许会随着实验的不断积累变得越来越大?
那么另一方面,你也应该寻找积累一些证明“光速不变”的实验?否则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了?
这种概率性思维方法不单是在产业、商界、股票、恋爱上有效,在科学研究上显得尤其重要?
 [49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3 20:21 

我过去的观点:sagnac效应证明了光速不变,当然是错误的

但我说的‘光速不变是可能的’,‘可能’可不是‘概率’,而是说:光速不变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些条件是可能具备的;一旦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那么光速就必然不变。

既然‘光速不变是有条件的’,那么‘光速变化也必然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一旦具备,光速就必然是变化的。

光速变或不变分别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需要通过精密实验严格检验确定;实验越多、越精密,就能把条件确定的越准确。

 [50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3 23:18 

你这话说的比较靠谱,哲学果然是哲学,呵,
不过难的就是如何用实验来确定这些适用条件,
也许我们刚好赶上了这个历史时期?
[楼主]  [51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7/23 23:26 

感谢老杨把数算对了。我的去复习一下高中数学了:)))
 [52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3 23:40 

呵,我难得算对一次,最怕那些单位换算了,还好,你给的数据可能还算准确,

不过那个“日字形”的东东我还是不很清楚怎么回事,
希望能再查找到更多的资料才好?
[楼主]  [53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7/24 00:32 

没有具体数据,只有图。回路加了一横。
大回路
2010X1113
小回路(看示意图估计)
200X1113

实际上,搞成1X1113都可以。

 [54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4 21:32 

对【50楼】说:

不过难的就是如何用实验来确定这些适用条件

====================

现在检测光速变和不变两方面的实验已经很多,把两类实验的仪器资料收集起来,好好比较一下,应该能发现一些线索。

各种实验及其仪器的光源和光路的等效性不容怀疑,因为都必须符合‘光速=传播路程/传播时间’的概念和定义,那么差别就只有‘光接收器’了。

我至今的了解是:所有证明‘光速不变’的实验的‘光接收器’,都是‘肉眼或照相摄像底片’

我还不知道:米勒实验和迈克尔逊——盖尔实验的‘光接收器’ 是什么?

现在检测sagnac效应的‘光接收器’,都不是‘肉眼和感光胶片’,大概是‘光电管’之类的。

我想,这个问题值得考察一下。

 

 [55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4 21:52 

对【53楼】说:

先画个图吧,猜测一下,可为什么一定要小环的条纹对比呢?
或许这么长的光路已经不存在“锁区”的问题了(激光陀螺的光路很短),
这样的话,两套干涉环可能已经有几条干涉条纹了?
测量两套条纹的间距,再设法计算、去处小环的移动量就差不多了?

 

 [56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4 21:58 

对【52楼】说:

不过那个"日字形"的东东我还是不很清楚怎么回事,

============================

大概是这么回事:

相干光具有一定的‘相干长度’,当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超过其相干长度后,就不会发生干涉了。分别通过大回路和小回路的任何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都必然超过相干长度,所以不会发生相互干涉;从而通过大回路的两束相干光产生相互干涉,产生一组干涉条纹;通过小回路的两束相干光之间相互干涉,产生一组干涉条纹。

根据两条回路长度计算的结果是:分别通过大回路和小回路的两对相干光的‘路程差’相等,那么如果分别通过两条回路的同向的两束相干光的光速相等(即光速不变),则‘光程差相等’,从而这两组干涉条纹之间应该完全重合。

因为该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干涉条纹之间不完全重合,即所谓的‘产生了干涉条纹移动’,所以证明:分别通过大小回路的同向的两束相干光的光速不相等,即光速变化。

 [57楼]  作者:哲学黑洞  发表时间: 2008/07/24 22:29 

对【55楼】说:

先画个图吧,猜测一下,可为什么一定要小环的条纹对比呢?
或许这么长的光路已经不存在"锁区"的问题了(激光陀螺的光路很短),
这样的话,两套干涉环可能已经有几条干涉条纹了?
测量两套条纹的间距,再设法计算、去处小环的移动量就差不多了?

=========================

我觉得图很好很清楚,如果再标注上‘字母’,就更方便探讨了。

原理应该是这样的:

设:小环回路的两条方向相反的光束的光速都为常数c;大环回路的两条方向相反的光束的光速分别为c+v和c-v,则大环回路相对小环回路的干涉条纹的‘移动量δ’,和2v成正比(或对应)。

[楼主]  [58楼]  作者:fuj0  发表时间: 2008/07/24 23:44 

对【55楼】说:

你画的完全正确

 

是有两套干涉条纹。

如果不转,两套干涉条纹的中央条纹必然重合。

如果转动,两套干涉条纹都移动。

根据公式,fringe shift 和面积有关。小环面积小,因此移动可以不计。小环的中央条纹位置可以看作大环中央条纹在地球不转时的原始位置。

所以两个中央条纹间隙宽度代表大环路的fringe shift

 [59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5 00:33 

多谢各位指点,看来“拼图游戏”有了进展,这个“案子”是有些眉目了?
在“窝”整理一下,随时补充资料,算做大家以后共享的资料备查吧,

另外刚在“窝”里加入了历史上观测以太风各种实验,资料还很简单,
基本都是以张元仲老师的《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摘抄而来,需要各位逐步给予充实,
另外希望只在“窝”内阅读,不要传播,以免张老师一怒之下,窝窝难保,
 [60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8/07/25 16:11 

对【59楼】说:

引力波观测站
http://boinc.equn.com/einstein/einsteinathome.htm>


天球上每一个"L"型的标记均表示一个观测站的天顶位置,正是这些观测站采集了 Einstein@home 所分析的数据。之所以是 L 型,是因为这些探测器本质上只是一个非常大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探测器的实际方位与标记的方向是相符的,当然,探测器并没有标记所看上去的那么大。

====================================
这个MM干涉仪够大,可惜不能转动,不是用来测量地球自转465以太风的,
真的就找不到这个现代化高精度的MM干涉仪吗?各位再仔细寻找下,实在不行就只有自己攒了,
那也是个小工程呢,要搞的好也不很容易,不过可以考虑先搞土的,积累经验,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01001834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