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氏当年的光臂长是11米,预计干涉环应该移动0.4个条纹, 而当时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可以分辨0.01个条纹的移动, (相当于相位检测灵敏度是2.7*10^-2 rad,条纹间隔的1/100) 由于在欧洲的纬度下,地球自转线速度v大约是公转的1/100, 所以如果当时的分辨率能再高一个数量级(即0.001个条纹), 就可以测量到地球自转引起的0.004个条纹的移动, 所以要测量到地球的自转效应并不是很难,只要再提高一个数量级就可以了? 所以后来的进一步实验测量出的就不再是“零结果”了, 一次是“公转值”的1/80---0.025个条纹移动, 一次是“公转值”的1/140---0.05个条纹移动, 所以虽然现在对波长(条纹间隔)的划分精度提高到了10^-3 rad---条纹间隔的1/6000, 也只是比当年最初的“迈实验”精度提高了60倍,但也就足够了? 当然光纤的优势还在于可以把臂长提高很多,这有助提高信号的可靠度(信嘈比), (不过光纤过长,嘈声反而会增加,所以应该选择个合适的臂长) 另外光纤的一个好处是抗振动能力要比反射镜来回反射好的多,这对光学实验是致关重要的, 再就是光纤的臂长可以做得很短,只要重复圈数足够就行了,这样体积就可以做得相对很小, 可能关键还在于最后怎样面对:能测出“自转以太风”却测量不出“公转以太风”这个看似辣手的事实? |